如何評價賈平凹的《老生》?


《老生》是四個故事組成的,故事全都是往事,其中加進了《山海經》的許多篇章,《山海經》是寫了所經歷過的山與水,《老生》的往事也都是我所見所聞所經歷的。《山海經》是一個山一條水的寫,《老生》是一個村一個時代的寫。《山海經》只寫山水,《老生》只寫人事。

  如果從某個角度上講,文學就是記憶的,那麼生活就是關係的。要在現實生活中活得自如,必須得處理好關係,而記憶是有著分辨,有著你我的對立。當文學在敘述記憶時,表達的是生活,表達生活當然就要寫關係。《老生》中,人和社會的關係,人和物的關係,人和人的關係,是那樣的緊張而錯綜複雜,它是有著清白和溫暖,有著混亂和凄苦,更有著殘酷,血腥,醜惡,荒唐。這一切似乎遠了或漸漸遠去,人的秉性是好光景過上了就容易忘卻以前的窮日子,發了財便不再提當年的偷雞摸狗,但百多十年來,我們就是這樣過來的,我們就是如此的出身和履歷,我們已經在苦味的土壤上長成了苦菜。《老生》就得老老實實地去呈現過去的國情、世情、民情。我不尊重那些戲說,雖然戲說都以戲說者對現實的理解去借屍還魂。曾經的饑荒年代,食堂里有過用榆樹皮和包穀皮去做肉的,那做出來的樣子是像肉,但那是肉嗎?現在一些寺院門口的素食館,不老實的賣素飯素菜,偏要以豆腐蘿蔔造出個雞的形狀,豬的味道,佛門講究不殺生,但手不殺生了心裡卻殺生,豈不更違法?要寫出真實得需要真誠,如今卻多戲謔調侃和偽飾,能做到真誠,我們真誠了,我們就在真實之中。寫作因人而異,各有各的解數,生一堆火,越添柴火焰越大,而水越深流越平靜,火焰是熱鬧的,炙熱的,是人是獸都看得見,以細辨波紋看水的流深,那只有船家漁家知道。看過一個材料,說齊白石初到北京,他的畫遭人譏笑,過了多少年後,世人才驚呼他的曠世才華而效仿多多,但效仿者要麼一盡寫意,要麼工筆築構,齊白石這才說了「似與不似之間」的話。似或不似可以做到,誰都可以做到,之間的度在哪裡,卻只有齊白石掌握。八大山人也說過立於金木水火土之內,而超於金木水火土之外,形上形下,園中一點。那麼,園在哪兒,那一點又在園中的哪裡,這就是藝術的高低大小區別所在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年齡會告訴這其中的道路,經歷會告訴這其中的道理,年齡和經歷是生命的包漿啊。

  至於此書之所以起名《老生》,或是指一個人的一生活得太長了,或是僅僅借用了戲曲中的一個角色,或是讚美,或是詛咒。老而不死是為賊,這是說時光討厭著某個人長久地佔據在這個世上,另一方面,老生常談,這又說的是人越老了就不要去妄言誑語吧。書中的每一個故事裡,人物總有一個名字里有老字,總有一個名字里有生字,它就在提醒著,人過的日子,必是一日遇佛一日遇魔,風刮很緊,花開花也疼,我們既然是這些年代的人,我們也就是這些年代的品種,說那些歲月是如何的風風雨雨,道路泥濘,更說的是在風風雨雨的泥濘路上,人是走著,走過來了。
(摘自《老生》後記)

作者說:在灰騰騰的煙霧裡,記憶我所知道的百多十年,時代風雲激蕩,社會幾經轉型,戰爭,動亂,災荒,革命,運動,改革,在為了活得溫飽,活得安生,活出人樣,我的爺爺做了什麼,我的父親做了什麼,故鄉人都做了什麼,我和我的兒孫又做了什麼,哪些是榮光體面,哪些是齷齪罪過?太多的變數呵,滄海桑田,沉浮無定,有許許多多的事一閉眼就想起,有許許多多的事總不願去想,有許許多多的事常在講,有許許多多的事總不願去講。能想的能講的已差不多都寫在了我以往的書里,而不願想不願講的,到我年齡花甲了,卻怎能不想不講啊?!

  這也就是我寫《老生》的初衷。


書裡面描繪了一個角色我印象最深刻:是個流浪漢叫做馬生,因為長得丑,別人都叫他騾子。
整天無所事事、四處遊盪。陰差陽錯地成了推動土地改革的農會副主任後,擺官架子以權謀私中飽私囊。
對村裡女人白菜性騷擾被拒後懷恨在心,鼓動其夫去逼死白菜的情人和尚,並在耕地時故意將已下葬的和尚的天靈蓋耙開了讓白菜看,自此白菜痴呆;
掛了鏡子去窺伺別人家的夫妻生活,卻由於太陽光聚焦點著了村人的房子,卻讓財主背了黑鍋屈打成招;
借著農會副主任的身份,強行潛規則了財主的老婆,財主氣得溺亡,其妻痴傻。
這本書讀到這裡,看到的是人性中的惡,人到底可以壞到什麼地步。真可怕,好想知道這樣品行不端道德敗壞的人中有多少人有著一官半職甚至很大的權力,我作為一個即將入職社會的秘書來說,我對全班同學的未來感到擔憂。


【AaronWetlands薦書——《老生》】

《老生》根據賈平凹在後記中所說,曾經三異其稿,並於2014年最終得以出版。對於哪些能說,哪些不能說,能說的又要怎麼去說,作者著實犯難。

書中以《山海經》為引子,通過一個「唱陰歌」的歌師的嘴帶出了幾段回憶——「土地革命」、「土地改革」、「大躍進」、「改革開放」、「正龍拍虎」、「非典肆虐」……,大致勾勒出我們這個國家的「發跡」之路。這幾段回憶我「有幸」親歷了一些,因此讀起來也格外憂心。閱讀過程中,躍入大腦的第一個問題是——此書究竟經歷了多麼艱難的過程才得以出版?就像那個敢於喊出「皇帝沒穿衣服」的孩子,他的下場讓人擔憂。在這個問題下,讀者會引申出一系列問題(也許這正是作者的用意),比如「……的合法性問題」、「人性的善惡問題」、「對於改革的反思」、「環境破壞與經濟發展的悖論」以及「命運的隨機性」等等。這些問題,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禁「讀一讀、停一停、想一想」,然後繼續讀一讀,並讀的更用心。

讀書、讀史,最「怕」的是聯繫實際。有良心的知識分子總希望歷史的車轍能夠延伸至未來,而另一些人則希望把歷史的腳印掃的乾乾淨淨才安心。幸而有書籍這種東西的存在——薄薄一頁紙既能承載厚厚一段過往。

《老生》如果僅僅把它作為一本消遣讀物,實在是輕薄了她。套用並篡改一句曾經的流行語——「如果讀,請深讀」。


AaronWetlands

2017年2月3日於深圳


《老生》跟我以往讀的故事相較起來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雖說是章節式的寫法,前後文也有些許聯繫,但文中著墨較多的人物,且稱為主人公吧,往往冷不丁地就死了,也沒個徵兆,讓人沒著沒落的。也許這就是作者的用意吧,旨在讓讀者去了解他所呈現的一個時代。


濃濃的鄉土氣息 隨著時代在前進 社會在進步 殺人變得越來越難了


又一次新的突破


推薦閱讀:

為什麼哈利波特第二部里哈利的話可信而第三部反而不可信了?
《戰狼》裡面說「中國是僱傭軍的禁地」,真有這麼一說嗎?
許三觀賣血記小說和電影有什麼不同之處?有哪些差距?
對江南的《龍族》褒貶兼有,甚至有些很極端,為什麼?
你怎麼看待慕容雪村這個人?

TAG:小說 | 文學 | 革命 | 賈平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