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神話》裡面的劉邦是歷史上真正的劉邦嗎?

《神話》裡面劉邦一開始就是一個街頭的無賴地痞,一無是處,而且混吃混喝;對於有救命之恩的易小川同樣也想置之於死地。後來也是憑藉無恥和厚顏才登上皇位。所以想知道真實歷史中的劉邦。因為如果僅僅憑運氣和厚黑學的話不可能混上皇帝的位置吧


當然不是,劉邦軍事上不如霸王、淮陰侯、冒頓,但也還不錯,兵不滿萬就敢西鄉攻秦 下潁川、戰三川、降南陽、襲嶢關、武關、戰藍田、降子嬰、破三秦 淹章邯、降河南、破殷王、破曹咎、滅臧塗、平陳豨、剿英布。政治上實行「無為而治」減輕了百姓負擔。把以前寫的一個帖子貼過來吧。


隨著《楚漢傳奇》的熱播,最近吧里有關劉邦的討論多了起來,吧友大多對劉邦的認識有偏頗之處,下面就從處事為人的方面來談談劉邦。

關於劉邦的處事為人,應該分開看,各有顯著的特點:處事,劉邦的處事,「豁達大度」仁愛與殘忍並存,所謂豁達,即開闊、通達的人生態度,從大風歌①、重病時不肯醫治時所說的話,⑵等表現得很充分,所謂大度,指的是成大業的氣度,劉邦的大度表現在這幾個方面:
1、立大志:成大業首先要立大志,劉邦見祖龍時的感嘆,說明了他的大志。③
2、有大擔當:劉邦豐西澤縱徒、起義時慨然為首表現了他的大擔當。④
1、仁愛:劉邦早年就有仁愛的名聲,喜歡施捨別人,很是大方。⑤
2、殘忍:劉邦先後有過數次屠城行為,並把彭越剁成肉醬。⑥、⑦
劉邦的為人,也有幾個顯著的特點:
1、自知:這是劉邦成功最大的秘訣,一個人知道自己的優點很容易,知道自己的缺點很難,而別人指出缺點並不生氣,反而虛心接受就更不容易,劉邦就有這樣的素質,他知道自己能力的缺點,把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交給那些擅長的人,並且放手讓他們發揮。⑧
2、外寬內忌:劉邦一生,對臣子始終沒有做到像光武帝那樣「推心置腹」在放手任用臣子發揮才能的同時,對他們也一直抱有疑忌。⑨
3、小氣:劉邦有時比較小氣,不體諒別人的難處。⑩
4、冷血:劉邦是一個事業至上的人,為了自己的事業,哪怕是對親人,他都很冷血。?
5、粗野無禮:劉邦大半生生活在市井中,身上不可避免的染上了很重的市井氣,粗野就是其中之一。?
6、好吹牛:劉邦好吹牛,卻因為吹牛而得了個老婆,也算是奇遇了。?
7、好酒色:和很多普通人一樣,劉邦也有好酒色的毛病。?
8、富有親和力:劉邦十分有親和力,和地位很低的人也能聊得來。?
9、不以個人好惡影響施政:劉邦是個理性的政治家,他不以個人好惡影響施政,即使自己很厭惡的人、事,只要有利於政治,他也會保持克制並尊重、利用好。?
10、注重保護先賢陵墓:劉邦對先賢陵墓的保護很重視,為後世做出了榜樣。?
11、坦蕩,劉邦是個很坦蕩的人,不論自己做了什麼事情,善惡、好壞,都不加遮掩,讓一切真實地留在了歷史中,沒有刻意美化自己,貶低別人。

12、善於制怒:劉邦是個善制怒的人,即使勃然大怒,經過別人勸告也能很快調整好。?
13、善於收攏人心,劉邦善於收攏人心,通過一些簡單的舉動就能迅速把人心收攏到己方。?

PS:① 【高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正義】:括地誌云:「沛宮故地在徐州沛縣東南二十里一步。」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集解】:應劭曰:「不醒不醉曰酣。一曰酣,洽也。」高祖擊築,【集解】:韋昭曰:「築,古樂,有弦,擊之不鼓。」【正義】:音竹。應劭云:「狀似瑟而大,頭安弦,以竹擊之,故名曰築。」顏師古云:「今築形似瑟而小,細項。」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史記三家注本·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② 【高祖擊布時,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呂后迎良醫,醫入見,高祖問醫,醫曰:「病可治。」於是高祖嫚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病,賜金五十斤罷之。】(出處同上。)
③ 【高祖常繇咸陽,【集解】:應劭曰:「徭役也。」【索隱】:韋昭云:「秦所都,武帝更名渭城。」應劭云:「今長安也。」按:關中記雲「孝公都咸陽,今渭城是,在渭北。始皇都咸陽,今城南大城是也」。名咸陽者,山南曰陽,水北亦曰陽,其地在渭水之北,又在九嵕諸山之南,故曰咸陽。縱觀,觀秦皇帝,【正義】:包愷云:「上音館,下音官。恣意,故縱觀也。」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出處同上。)
④ 1、【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酈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正義】:度,田洛反。比,必寐反。到豐西澤中,止飲,夜乃解縱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徒中壯士原從者十餘人。】(出處同上。)
2、【父老乃率子弟共殺沛令,開城門迎劉季,欲以為沛令。劉季曰:「天下方擾,諸侯並起,今置將不善,壹敗塗地。【索隱】:言一朝破敗,使肝腦塗地。吾非敢自愛,恐能薄,【正義】:能,才能也。高祖謙言材能薄劣,不能完全其眾。能者,獸,形色似熊,足似鹿。為物堅中而強力,人之有賢才者,皆謂之能也。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原更相推擇可者。」蕭、曹等皆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盡讓劉季。諸父老皆曰:「平生所聞劉季諸珍怪,當貴,且卜筮之,莫如劉季最吉。」於是劉季數讓。眾莫敢為,乃立季為沛公。】(出處同上。)
⑤ 【仁而愛人,喜施。】(出處同上。)
⑥ 1、【項梁使沛公及項羽別攻城陽,正義括地誌云:「濮州雷澤縣,本漢城陽,在州東九十一里。地理志雲城陽屬濟陰郡,古郕伯國,姬姓之國。史記周武王封季弟載於郕,其後遷於城之陽,故曰城陽。」屠之。】《史記三家注本·卷七·項羽本紀第七》

2、【南攻潁陽,屠之.】——《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3、【沛公將數萬人已屠武關.】——《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此處存疑,武關為關卡,根據史記中屠為多刑殺的釋義,似可理解為攻打關卡造成傷亡較大。)
4、【引水灌廢丘,廢丘降,章邯自殺。】——《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⑦ 【十一年,高後誅淮陰侯,布因心恐。夏,漢誅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賜諸侯。】——《史記·卷九一·黥布列傳第三一》
⑧ 1、【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2、【漢王謂陳平曰:「天下紛紛,何時定乎?」陳平曰:「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者不來;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邑,士之頑鈍【集解】:如淳曰:「猶無廉隅。」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誠各去其兩短,襲其兩長,天下指麾則定矣。然大王恣侮人,不能得廉節之士。顧楚有可亂者,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鍾離眛、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人耳。大王誠能出捐數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漢王以為然,乃出黃金四萬斤,與陳平,恣所為,不問其出入。】——《史記三家注本·卷五六·陳丞相世家第二六》
3、【信拜禮畢,上坐。王曰:「丞相數言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信謝,因問王曰:「今東鄉爭權天下,豈非項王邪?」漢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強孰與項王?」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第三二》


⑨ 1、【北渡河,馳宿修武。自稱使者,晨馳入張耳、韓信壁,而奪之軍。】——《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2、【罷布軍歸,民道遮行上書,言相國賤強買民田宅數千萬。上至,相國謁。上笑曰:「夫相國乃利民!」【索隱】:謂相國取人田宅以為利,故云「乃利人」也。所以令相國自謝之。民所上書皆以與相國,曰:「君自謝民。」相國因為民請曰:「長安地狹,上林中多空地,棄,原令民得入田,毋收槀為禽獸食。」索隱苗子還種田人,留槀入官。上大怒曰:「相國多受賈人財物,乃為請吾苑!」乃下相國廷尉,械繫之。】——《史記三家注本·卷五三·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
3、【高帝從破布軍還,病創,徐行至長安。燕王盧綰反,上使樊噲以相國將兵攻之。既行,人有短惡噲者。高帝怒曰:「噲見吾病,乃冀我死也。」用陳平謀而召絳侯周勃受詔床下,曰:「陳平亟馳傳載勃代噲將,平至軍中即斬噲頭!」】——《史記·卷五六·陳丞相世家第二六》
⑩ 【始高祖微時,嘗辟事,時時與賓客過巨嫂食。【集解】:徐廣曰:「漢書雲丘嫂也。」【索隱】:漢書作「丘」。應劭雲「丘,姓也」。孟康雲「丘,空也。兄亡,空有嫂也」。今此作「巨」,巨,大也,謂長嫂也。劉氏雲「巨,一作『丘』。」嫂厭叔,叔與客來,嫂詳為羹盡,櫟釜,【索隱】:櫟音歷。謂以杓歷釜旁,使為聲。漢書作「轑」,音勞。賓客以故去。已而視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為帝,封昆弟,而伯子獨不得封。太上皇以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為其母不長者耳。」於是乃封其子信為羹頡侯。】——《史記三家注本·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 1、【漢王道逢得孝惠、魯元,【集解】:服虔曰:「元,長也。食邑於魯。」韋昭曰:「元,謚也。」乃載行。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之。如是者三。曰:「雖急不可以驅,柰何棄之?」於是遂得脫。】——《史記三家注本·卷七·項羽本紀第七》(其實,史記的這一記載有點兒問題:夏侯嬰三次去撿被踢下車的孩子,那他就必須三次停車(因為不可能倆孩子在被踢下去後還保持移動,並和車同樣的速度。)而三次停車,楚騎居然都沒追上劉邦?騎兵要比車快,這是常識吧?如果夏侯嬰有三次停車的時間,那楚騎追的就不是很急,反之,如果楚騎追的很急,那夏侯嬰就沒有三次停車的時間。但既然史記明文記載了此事,還是存疑的好,後人不是穿越眾。)
2、【當此時,彭越數反梁地,絕楚糧食,項王患之。為高俎,置太公其上,集解如淳曰:「高俎,幾之上。」李奇曰「軍中巢櫓方面,人謂之俎也。」索隱俎亦機之類,故夏侯湛新論為「機」,機猶俎也。比太公於牲肉,故置之俎上。姚察按:左氏「楚子登巢車以望晉軍」,杜預謂「車上櫓也」,故李氏雲「軍中巢櫓」,又引時人亦謂此為俎也。【正義】:括地誌云:「東廣武城有高壇,即項羽坐太公俎上者,今名項羽堆,亦呼為太公亭。」顏師古云:「俎者,所以薦肉,示欲烹之,故置俎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出處同上。)
? 1、【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2、【騎士曰:「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索隱上所由反。下乃吊反,亦如字。溲即溺也。其中。與人言,常大罵。】——《史記三家注本·卷九七·酈生陸賈列傳第三七》
3、【漢七年,高祖從平城過趙,趙王朝夕袒韝蔽,【集解】:徐廣曰:「韝者,臂捍也。」自上食,禮甚卑,有子婿禮。高祖箕踞【索隱】:崔浩云:「屈膝坐,其形如箕。」詈,甚慢易之。】——《史記三家注本·卷八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九》
4、【昌嘗燕時入奏事,【集解】:漢書音義曰:「以上燕時入奏事。」高帝方擁戚姬,昌還走,高帝逐得,騎周昌項,問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紂之主也。」】——《史記三家注本·卷九六·張丞相列傳第三六》

⒀ 【沛中豪桀吏聞令有重客,皆往賀。蕭何為主吏,集解孟康曰:「主吏,功曹也。」主進,【集解】:文穎曰:「主賦斂禮進,為之帥。」【索隱】:鄭氏云:「主賦斂禮錢也。」顏師古曰:「進者,會禮之財。字本作『贐』,聲轉為『進』。『宣帝數負進』,義與此同。」令諸大夫曰:正義大夫,客之貴者總稱之。「進不滿千錢,坐之堂下。」高祖為亭長,素易諸吏,乃紿為謁曰【集解】:應劭曰:「紿,欺也。音殆。」【索隱】:韋昭云:「紿,詐也。」劉氏云:「紿,欺負也。」何休云:「紿,疑也。」謂高祖素狎易諸吏,乃詐為謁。謁謂以札書姓名,若今之通刺,而兼載錢穀也。「賀錢萬」,實不持一錢。謁入,呂公大驚,起,迎之門。呂公者,好相人,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蕭何曰:「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諸客,遂坐上坐,【正義】:上在果反。下在卧反。無所詘。【正義】:音丘忽反。酒闌,【集解】:文穎曰:「闌言希也。謂飲酒者半罷半在,謂之闌。」呂公因目固留高祖。【正義】:不敢對眾顯言,故目動而留之。高祖竟酒,後。呂公曰:「臣少好相人,【集解】:張晏曰:「古人相與語多自稱臣,自卑下之道,若今人相與語皆自稱仆。」相人多矣,無如季相,原季自愛。臣有息女,【正義】:息,生也。謂所生之女也。原為季箕帚妾。」酒罷,呂媼怒呂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沛令善公,求之不與,何自妄許與劉季?」呂公曰:「此非兒女子所知也。」卒與劉季。】——《史記三家注本·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 【好酒及色。】(出處同上)
? 【初,高祖不修文學,而性明達,好謀,能聽,自監門戍卒,見之如舊。】——《漢書·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
? 1、【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餘人,其餘日夜爭功不決,未得行封。上在雒陽南宮,從復道【集解】:如淳曰:「複音衤復。上下有道,故謂之復道。」韋昭曰:「閣道。」望見諸將往往相與坐沙中語。上曰:「此何語?」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上曰:「天下屬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屬取天下,今陛下為天子,而所封皆蕭、曹故人所親愛,而所誅者皆生平所仇怨。今軍吏計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屬畏陛下不能盡封,恐又見疑平生集解徐廣曰:「多作『生平』。」過失及誅,故即相聚謀反耳。」上乃憂曰:「為之柰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誰最甚者?」上曰:「雍齒與我故,【集解】:漢書音義曰:「未起時有故怨。」數嘗窘辱我。我欲殺之,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齒以示群臣,群臣見雍齒封,則人人自堅矣。」於是上乃置酒,封雍齒為什方侯,【索隱】:地理志縣名,屬廣漢。什音十。【正義】:括地誌云:「雍齒城在益州什邡縣南四十步。漢什邡縣,漢初封雍齒為侯國。」】——《史記三家注本·卷五五·留侯世家第二五》
2、【孔子冢大一頃。故所居堂弟子內,後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索隱】:謂孔子所居之堂,其弟子之中,孔子沒後,後代因廟藏夫子平生衣冠琴書於壽堂中。至於漢二百餘年不絕。高皇帝過魯,以太牢祠焉。】——《史記三家注本·卷四七·孔子世家第十七》
? 【十二月,高祖曰:「秦始皇帝、楚隱王【索隱】:系家作「幽王」,名擇,負芻之兄。陳涉、魏安厘王、【索隱】:史闕名。昭王之子,王假之祖也。齊緡王、【索隱】:名地,宣王子,王建祖。趙悼襄王【索隱】:名偃,孝成王丹之子,幽王遷之父也。皆絕無後,予守冢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無忌五家。」】——《史記三家注本·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 1、【初,諸侯相與約,先入關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項羽後至,欲攻沛公,沛公謝之得解。羽遂屠燒咸陽,與范增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民皆居蜀。」乃曰:「蜀漢亦關中地也。」故立沛公為漢王,而三分關中地,王秦降將以距漢王。漢王怒,欲謀攻項羽。周勃、灌嬰、樊噲皆勸之,何諫之曰:「雖王漢中之惡,不猶愈於死乎?」〔一〕漢王曰:「何為乃死也?」何曰:「今眾弗如,百戰百敗,不死何為?周書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二〕語曰『天漢』,其稱甚美。〔三〕夫能詘於一人之下,而信於萬乘之上者,湯武是也。〔四〕臣願大王王漢中,養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漢王曰:「善。」
〔一〕師古曰:「愈,勝也。」
〔二〕師古曰:「周書者,本與尚書同類,蓋孔子所刪百篇之外,劉向所奏有七十一篇。」
〔三〕孟康曰:「語,古語也。言地之有漢,若天之有河漢,名號休美。」臣瓚曰:「流俗語云『天漢』,其言常以漢配天,此美名也。」師古曰:「瓚說是也。天漢,河漢也。」
〔四〕師古曰:「信讀曰伸,古通用字。」】——《漢書顏注本·卷三九·蕭何傳第九》
2、【漢四年,遂皆降平齊。使人言漢王曰:「齊偽詐多變,反覆之國也,南邊楚,不為假王以鎮之,其勢不定。原為假王便。」當是時,楚方急圍漢王於滎陽,韓信使者至,發書,【集解】:張晏曰:「發信使者所齎書。」漢王大怒,罵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張良、陳平躡漢王足,因附耳語曰:「漢方不利,寧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為守。不然,變生。」漢王亦悟,因復罵曰:「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乃遣張良往立信為齊王,【集解】:徐廣曰:「四年二月。」徵其兵擊楚。】——《史記三家注本·卷九二·淮陰侯列傳第三二》
? 1、【召諸縣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索隱】:劉伯庄、樂彥同音方未反。者族,偶語者棄巿。【集解】:應劭曰:「秦禁民聚語。偶,對也。」瓚曰:「始皇本紀曰『偶語經書者棄巿』。」【索隱】:按:禮雲「刑人於巿,與眾棄之」,故今律謂絞刑為「棄巿」是也。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索隱】:殺人,傷人及盜。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集解應劭曰:「抵,至也,又當也。除秦酷政,但至於罪也。」李斐曰:「傷人有曲直,盜臧有多少,罪名不可豫定,故凡言抵罪,未知抵何罪也。」張晏曰:「秦法,一人犯罪,舉家及鄰伍坐之,今但當其身坐,合於康誥『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也。」【索隱】:韋昭云:「抵,當也。謂使各當其罪。」今按:秦法有三族之刑,漢但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者使之抵罪,餘並不論其辜,以言省刑也。則抵訓為至,殺人以外,唯傷人及盜使至罪名耳。餘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集解】:應劭曰:「案,案次第;堵,牆堵也。」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史記三家注本·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2、【漢王下令:〔五〕軍士不幸死者,吏為衣衾棺斂,〔六〕轉送其家。〔七〕四方歸心焉。〔八〕
〔五〕師古曰:「令,教命也。下音胡嫁反。他皆類此。」
〔六〕師古曰:「棺音工喚反。斂音力贍反。與作衣衾而斂屍於棺。」
〔七〕師古曰:「轉,傳送也。」
〔八〕師古曰:「以仁愛故。」】——《漢書顏注本·卷一上·高帝紀第一上》

PS:這是以前寫的,現在看來其中對「屠」的理解有誤,劉邦的「屠」應理解為「攻破」,但有兩次他是真正屠城了的:

1、城陽,霸王攻城【所過無不殘滅。】此時與霸王在一起的劉邦,以當時的軍紀,亦難免不參與其中。

2、廢丘是引水灌城,這屬於無差別攻擊。


開始為了劇情將劉邦的缺點過分誇張,吹牛、心黑手狠臉皮厚、沒誠心不仁義。但也有借呂公之口講他有遠大抱負。
直到劉邦起事後,才慢慢將角色扳正。
影視作品有自己的側重,不可一概而論


推薦閱讀:

劉邦自稱漢使奪韓信將印可信嗎?將印到底有多大作用?
哪些因素最終能讓劉邦戰勝項羽?
怎樣評價劉邦?
從霸王的葬禮能看出些什麼貓膩?
如果項羽遵守「先入關者王之」的約定,劉邦會不會真的只滿足於做關中王而不去統一天下?

TAG:電視劇 | 厚黑學 | 漢高祖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