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人奉行獨身主義不想要孩子,真得是因為害怕無法突破所謂階級壁壘么?

隨便和一高中同學聊了兩句,聊天記錄如圖。他今年三月份研究生畢業於某985高校,現在於濟南某研究院做繪圖員。其實我想問的是,這種做法的原因,是不是真是如他們的言論一樣?還是折射出更深層次的心理現象?如果是,這是什麼心理?

聊天中所設計回答的鏈接是否應該取消對窮人的補貼和福利以激勵他們上進? - 經濟學


謝題主邀請。

妄自猜測一下吧,害怕無法突破階級壁壘應該只是表象,更深的原因其實是對自我的否定。

先說說階級壁壘這個事。

雖然目前中國的階級正在加速板結化,但不管是橫向和其他國家比,還是和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時期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壁壘都算是輕的。

中國人很早就接受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理念,封建貴族制也早在兩千年前就被中央集權製取代。於是我們也見過了太多的「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但如果放眼看看其他國家:日本現在還保留著天皇,大名、武士階層在一個多世紀前才消失,財閥門第依然深入人心;歐洲照樣還保留有王室和貴族,傳說中的羅斯柴爾德和美第奇等等古老的家族依舊在背後操縱著這片大陸;兩百年前一群想要掙脫階級壁壘的人來到了一片新大陸,他們把不看出身的奮鬥稱為「美國夢」,兩百年後的美利堅照樣出現了新的貴族和門閥,終結者入贅肯尼迪家族才實現了州長夢;至於印度人的種姓,阿拉伯的酋長,我想你也不屑於和他們比。

再看下我國漫長的上下五千年歷史,如果一個時代有這樣的條件:土地公有,九年義務教育,最好的醫療和最好的大學都還是公立,不管什麼人,不管什麼出身,都可以且必須接受教育,高考對所有人一視同仁,被大學錄取不需要介紹信不需要贊助費,想成為國家官吏必須通過統一考試……

可以說,除了那些正處於洗牌階段的血腥亂世,沒有一個時期比這樣一個時代更容易突破階級壁壘。

但是你看,國外那些沒法突破階級壁壘的人,他們在戀愛,在結婚,在生孩子,在生活。我國歷史上從來就沒有比我們更幸福的一輩人,他們也戀愛,也結婚,也生孩子,也熱氣騰騰地生活。

可以說,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想過要去突破自己的階級。他們照樣可以在他們的生活中找到樂趣。

但在你同學身上,我們看到的是因為他不能掙脫階級壁壘帶來的苦悶,不滿,絕望。。。

雖然其實,我們大家應該知道,他事實上已經脫離自己出身的階級了。

按題主的說法,他出身貧窮的農村家庭,劃成分也就是個貧農。但目前是在省會城市的研究院工作,就算暫且不能歸類成知識分子,也遠遠高於工人了。也就是說,他事實上早已靠自己的努力實現了階級的躍遷。不然地話,他應該或埋頭在富士康的流水線前,或抗包在建築工地的烈日下。

但為什麼他還是覺得苦悶,覺得人生不如意呢?

我不憚做一個特別惡意的揣測:他人生最輝煌的一刻,已經定格在了十八歲的那個六月。餘下的一生,他都覺得自己是在走下坡路。

人啊,不怕一直吃苦,就怕好不容易嘗試到了美好,卻又被瞬間收回。

在高考這個他前十八年一直為之努力的事情上,他排在了全國同齡人的前百分之五(考上九八五大學)。如果考慮到他貧困農村的求學背景,他可能甚至是當地的百里挑一。可能在他的心目中,百里挑一這個定位,應該伴隨他的一生。

但一旦進入大學以後,成績再也不是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考試成績所佔的權重越來越低。

尤其是在吸引異性方面,你的長相,你的家庭,你的談吐,你的愛好,你的見識,等等一切,都遠遠超過了你的高考成績。

一個考上九八五的農村孩子,可能心裡本來一直都認為「我是成功者」,但新的環境會瞬間打碎這個美好的幻象,很多人會在這個打擊下轉向另一個極端,承認自己只是個屌絲,並懷疑奮鬥的意義。尤其是那些除了讀書考試,其他方面天賦並不怎麼突出的同學。

就比如拒絕愛情,拒絕繁衍,保持單身。可以說,這些都來源於自我懷疑,自我厭棄。害怕被拒絕,害怕被嘲笑,害怕受挫,所以拒絕開始一段感情。對自己人生的懷疑,對自己未來的悲觀,導致不願意生產下一代。

因為孩子即是基因的複製品,也是愛的產物。你愛你自己,愛你的伴侶,愛這個世界,才希望生下一個孩子,希望他長得有那麼點像自己,又有那麼點像愛人,他帶著你的基因,留著你的血,在你熱愛的世界上生活。哪怕自己有那麼一天不在這個世界了,那個像你的孩子還在,你知道你奮鬥過的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的消失變得毫無意義。

但如果世界對你來說是泥潭,是牢籠,對自我的認定是屌絲,是擼舍,又怎麼會想製造出另一個自己,重複自己的命運呢?

只能說,希望題主的同學能跳出這種自怨自艾的想法,正視自己的成就,也坦然面對自身的不足。

高考的成功,並不能補足你其他所有的短板。但已經足以讓你的小孩不需要重複一遍從農村奮鬥出來的過程,他的眼界也不再是一個農村窮小孩的眼界,而是省會城市研究院的子弟,又豈可同日而語。

再說中國的階級固化這事,固然有拉幫結派人為製造壁壘的情況,但我們這個層次看到的龍生龍鳳生鳳,大多數還是由於改革開放後,那些天賦高的,努力勤奮的人終於不再收到體制的壓制而獲得成功,而他們的子女由於繼承了父輩的優良基因,在為人處世上也獲得了更多基於言傳身教的正面影響,所以才會更上一層樓。

社會並沒有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虧欠我們或者壓榨我們,起碼在你我這個層次上。


因為我無法突破階級壁壘,我不想傷害無辜的下一代,所以我選擇不生育後代。


如果自己突破了階級壁壘。那麼,我想好好的享受人生,去實現更多的夢想,所以我選擇不生育後代。


他的心理嘛,這個就不好揣測了,也許人家只是看了那片文章說了句這樣的話,很隨意。

之前那個關於階級壁壘的問題確實有,這幾年也有無法打破之感,我覺得這個問題在自身層面,在一代人身上探討,的確是無奈的,打破這層壁壘的機會較小,像現在很多三四十歲的人,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你同學能考上985說明他確實有過人之處,他打破了。但是這事拿到未來子孫後代的維度,說代代愚公移山這種,就不能等同解釋了。且不說富了兩代就出了敗家子,家事跟時運關係太大了。我國在階級上也就是近二三十年才有些固化,但你別忘了我們不算純粹的資本主義,我們政府的主導力仍然是最重要的。資本主義確實靠積累,但政府只需用一紙房貸就能將可支配購買力打回原形。

他能考985到城裡來,也是因為大學擴招,城鎮化運動,現在允許農村人進城工作學習並且落戶了,這是以前不敢想的,解放初期和文革,農村就是農村,城市就是城市,你生在農村就只有在生產隊工作,生產了糧食送到城裡人家門口別人來拿了吃。你想進城落戶沒那麼容易的。到現在,我國從八九十年代十億農民,大幅縮減到農村城市一半一半,城鎮戶籍還多一丟丟,這跟國家政策的大背景是分不開的。

你可以問問現在80歲的老人,他們的人生是怎麼樣的,是經歷多少的波折。

他們生在民國,可能出生農民,或是小資,或是大地主家庭,還沒怎麼開始展望人生規劃,抗日戰爭爆發解放戰爭開打,一打仗,家裡再有金山銀山不如一座米山,政府發個金圓券全給你零值了,這時候誰起誰落就說不準了。

又到了五十年代解放以後,管你祖上積多少家業,全部抄家,都窮光蛋了。右傾錯誤?把你從大城市直接攆到山溝溝呆著去,這輩子和子女別想出來了。

這種情況走到78年,以前那麼堅定的左的道路,說改就改了,八九十年代有的人做生意發了財,有的人沒有趕上時代發展機遇,也能湊合上班種地。

又來到90年代末,國企改制,當初覺得引以為傲的工人階級有力量,覺得是鐵飯碗的工人工作說沒就沒了。

到了現在,國家到處開工地,又產生出有多少拆二代,或者正好拆到他們家門口不拆了,他們家變成門面一夜暴富的?

想想這還沒一百年時間,有的人一生還沒過完呢,就經歷了舊中國,戰爭,文革,改革開放,國企下崗,房地產騰飛,經濟衰退,互聯網接過經濟大旗。。。未來會怎麼樣十年二十年能說,但以人類這發展速度,和我們這不穩定的政策。再往後就難說會怎樣了。

老人家說富不過三代也算有一定道理的,畢竟以後不可能回到封建社會,人秦始皇祖上十六代都是諸侯,那不叫富二代,叫富十六代,現在社會上你是找不到這種人的。大家往上就刨四代,沒得說,都是老百姓。兒子輩可以自己罩著,孫子重孫,沒準就因為躲戰亂跑山裡了或是移民火星了。

所以還是把心放寬,自己能活好就行。子孫後代他們自有自己生存的一席之地,至於是富是貧,生死由命富貴在天。


不止是階級壁壘,而是底層階級根本無法有尊嚴的活著。


現在年輕人突破壁壘的唯一途徑是中彩票。這是我某朋友的經典名言


擔心原生家庭的不好影響習慣植根心底,把噩運代代相傳。

比如……

算了,說多了都是淚


。。。如果這是他真實想法,那他只是一個沒錢的單身狗而已。。。。與獨身主義有差別吧。。他有了錢,分分鐘忘了什麼是獨身主義了


奉行獨身主義是因為愛自由,怕麻煩。不想生孩子只是因為風險太大,投資回報率太低。


不想生孩子,因為不知道應該怎麼教育他。告訴他你要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就會有好的生活么?然後等他踏上社會了才發現這些都是騙人的,還不如出生在祖祖輩輩放羊的家庭接著心安理得地放羊來的快樂。


這是要不要孩子的問題,和獨身沒多大關係。


推薦閱讀:

哪一刻讓你終於意識到了和對方階層(階級)不同?
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想要靠自己努力成為中產階級,這事有多大困難?
在一個書香世家成長是怎樣一種體驗?
怎樣看「在我國,真正的窮人都上不起大學」的觀點?
古代科舉考試的題目是些什麼?

TAG:經濟 | 社會 | 階層 | 窮人 | 獨身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