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義」和「民生主義」孰重孰輕?

為什麼國父宣揚三民主義時先講「民族主義」,而在《建國大綱》一書中卻又將「民生主義」列在第一?

請對國父遺教有研究的同學解釋一下。


首先請你們搞清楚,題主的問題是:為什麼國父宣揚三民主義時先講「民族主義」,而在《建國大綱》一書中卻又將「民生主義」列在第一?

問的不是:在你們看來,民族主義和民生主義孰重孰輕?

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時,指的「民族主義」不是我們後來認為的基於五族共和的中華民族的民族主義,而是專指漢地十八省的漢族民族主義,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指的是反對滿人統治。在辛亥革命以前,民族主義革命的任務尚未完成,同時以此為旗號可以吸引全體漢族人的支持,特別是海外漢人的支持,而民權、民生對於當時的普通中國人而言太虛無縹緲,也超越了很多保守勢力的認知,不容易爭取大多數的支持。

到了寫成《建國大綱》的時候,即1924年,滿清貴族統治已被推翻,佔據北京中央政府的是北洋軍閥余脈(直系軍閥的曹錕),可以認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一層面的民族主義革命任務已經完成,對民族主義的解釋轉為大中華層面的解釋。而這種層面的民族主義與直系軍閥並無根本衝突,再強調民族主義已經不能吸引革命志士共同反對軍閥統治。

同時,軍閥政府在形式上並沒有取消各種民主權力,形式上仍然是基於選舉的代議制民主政府,反而是孫中山提出「軍政-訓政-憲政」三步走,在廣東建立了軍政府,並指出即使在統一中國之後,仍然要搞以黨代政。因此,就民權而言,至少在形式上孫中山相對於曹錕是在開倒車的,高舉民權旗號實際上就是在打自己的臉,怎麼保證革命合法性?

因此,能夠拿出來吸引人的只有「民生主義」,畢竟當時的北方已經打了直皖戰爭、第一次直奉戰爭,已經讓老百姓民不聊生,這種情況下提出「民生」口號,正好擊中了北方軍閥勢力的要害,能夠提供革命合法性。


什麼是民生主義?是民粹主義吧。我就呵呵。希臘選民投票讓希臘債務違約。

人不怕沒有思想,怕的是有錯誤的思想。

今天的現實情況是這樣,是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的戰爭,假如民粹主義獲勝,我的國家將義無反顧的走上阿根廷的發展模式。

所以我必須理學加身,披堅執銳,圍剿民粹主義,使我國家不至於黃河泛濫,一發而不可收拾,而知乎就是最好的戰場。

阿根廷為何會由發達國家變為發展中國家? - 知天下(知乎欄目)

========================這是分割線========================

1、沙文主義:拿破崙手下有一名士兵,叫尼古拉·沙文,他對拿破崙個人崇拜,繼而對拿破崙以軍事手段征服其他民族的政策也狂熱追崇。

甲午戰爭前,中國的輿論。1、主戰派提出:派兵到日本本土,圍魏救趙,以10萬水師游弋於各個海口,作為疑兵。又分5萬人到琉球,伺隙而攻,相機而進」,使日軍「首尾不能相顧,然後勝算可以獨操」。2、主戰派提出:可以把北洋、南洋水師的鐵甲艦、魚雷艇、蚊炮船(安裝大口徑火炮、機動性差的近海防禦小噸位艦艇)首尾相連,一直向東開到對馬島,截斷日本海軍的後援。駐紮朝鮮的日軍歸路被截,就會不戰自潰。這支「連環艦隊」還可以直搗長崎,使日本海軍煤源斷絕;再直搗神戶、西京,將日本國橫斷為二,首尾不能相顧。接下來,清軍再攻破橫濱,震動東京,迫使日本遷都,則「全國可傳檄而定矣」。3、主戰派提出:徵發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民風剽悍之地的「兇悍徒卒」,以高官厚祿賞賜之,命令他們從福建、廣東一帶渡海,到日本橫濱上岸,或者繞道東北,由本州島東北部的新瀉登陸,分幾路騷擾。但得數萬人登岸,直指東京,彼即全局震動」。

2、民粹主義:知乎有很多人,都標榜自己是民族主義,其實那是一個誤區,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一樣是一種系統的理論,搞不懂這個問題,那就不是民族主義,而是左和右都厭惡的民粹主義。而精英視民粹主義如狗屎。

法律的尺度是人類社會哲學家、法學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者反覆推演、度量的產物,是人類社會存在的最高價值,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產物。法律體系有一個核心,那就是法學邏輯,新加坡的法律不存在這個東西,說難聽一點就是中國逃荒的幾個農民自己寫了一部天國十條。太平天國奉行「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信條,實行以公有製為特徵的「聖庫」制度,因此偷竊、劫掠、貪污均屬罪犯天條,處死刑。凡強姦犯,經婦女喊冤,即斬首示眾。吸食鴉片,亦屬罪犯天條,「斬首不留」;知情不舉者,一體治罪等等。

3、民族主義: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為基礎而進行的思想或運動。

========================這是分割線========================

以下開始介紹民族主義的起源和發展。

知乎有很多人,都標榜自己是民族主義,其實那是一個誤區,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一樣是一種系統的理論,搞不懂這個問題,那就不是民族主義,而是左和右都厭惡的民粹主義。而精英視民粹主義如狗屎。

先開始教民族主義理論。

1、態度問題。用某人的話說就是,與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勉、互勉之。

精神一定要謙虛,沒有誰在漢族之上,也沒有誰在漢族之下,唯一有的就是我族之利益取捨。

2、民族主義的起源。

2-1、伊比利亞。

伊比利亞就是現在的比利牛斯山以南的地區,由西班牙、葡萄牙、英屬直布羅陀、安道爾構成。

2-2、倭馬亞阿拉伯的崛起。

那伊比利亞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公元657年,倭馬亞阿拉伯的穆阿維葉在隋芬戰役中打敗了宗教選舉產生的阿里,從此以後伊斯蘭世界一分為二,遜尼派就是支持穆阿維葉的多數派,什葉派就是支持失勢阿里的少數派。

倭馬亞阿拉伯的穆阿維葉的宗教合一權利是通過武力實現的,用中國人的話說就是大位來的不正,眾人不服。所以穆阿維葉開始武力征服周邊國家和地區,向東北他們和唐遭遇。唐帝國的擴張和阿拉伯帝國的擴張,發生第一次碰撞,造紙術傳入中東,後經中東傳入歐洲。另外一支向東部隊打到印度河,這就是現在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而向西的部隊也是兩支,一支進攻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打了三次每次都被對方用火攻打敗;還有一支從北非就繞到直布羅陀海峽,開始進攻西班牙,一路所向披靡打到法國的圖爾城。當時的情況就像今天的美國打伊拉克,往死里打。不過美國換成了阿拉伯,伊拉克換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最後倭馬亞阿拉伯的攻勢雖被遏制,但伊比利亞還在倭馬亞阿拉伯手裡,那裡的民族面對一個極其尖銳的問題,那就是改宗,該信伊斯蘭教。

2-3、伊比利亞主義誕生。當時伊比利亞半島,一盤散沙,鄉長、縣長都稱國王,於是就在伊比利亞半島的知識分子中誕生了伊比利亞主義,主旨就是我們都是一種人。

用這一招伊比利亞完成了思想上的統一,就是今天,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感覺對方非常的親切。而美國人甚至簡單、粗暴的把拉美和伊比利亞半島統稱為西語區。

伊比利亞主義就是民族主義的祖源。

2-4、薩拉曼卡學派的崛起。今天我們的神權、主權、人權、法律、國際法、現代倫理學、經濟原理、正義戰爭等思想全部源於這一學派。

2-4-1、人權。宗教都有一個概念,那就是神權。由神權構成社會基礎,比如說:國王由上帝冊封,貴族由國王冊封,形成一個金字塔形的社會統治機構。這個時候,今天王侯,明天賊,士兵誰是誰都分不清,怎麼弄?於是一種新的思想構架出現了,那就是人權。大家既然都是一種人,那大家的權利就也應該是一樣的,誰都不能歧視誰,不能我抬轎,你之乎者也。不能你是國王,我是壯丁。

甚至人權這一概念被貫徹到了拉美殖民地中,不容許殖民者濫殺當地土著,伊比利亞人是來拯救迷失的靈魂的,所以拉美大量的土著存活了下來。反觀英國,英國的民族主義就是,英國人是有人權的,別的民族是沒有的。

2-4-2、經濟學。打敗穆斯林以後,伊比利亞人聽到穆斯林能在東方做生意,於是開始找去東方的路。伴隨著南美的開發,大量的白銀、黃金被運到了伊比利亞半島,貨幣與實物的關係,貨幣與利息,希臘那種古典的經濟哲學和理論被演繹的出神入化,還居然破天荒的出現了貨幣浮動的理論,伴隨著伊比利亞人黃金、白銀的大量流出,帶來了世界第一次最嚴重的通貨膨脹。有一種觀點說:中國明朝就亡於伊比利亞人的白銀。

2-4-3、司法。伴隨著薩拉曼卡學派的崛起,原有的法律體系全部崩潰。薩拉曼卡學派提出人的自然權利(人生來就有的權利,不是國王給的)、人肉體的權利(比如說:產權)、人精神的權利(思想、言論、尊嚴)。

2-4-4、人民。以前對於國家,只有國王、貴族、牧師、騎士、農民,沒有人民,說難聽一點,除了國王是完整意思上的人,其他人都不是人,是國王的奴隸,唯一區別就是自由程度的大小。薩拉曼卡學派第一次提出人民這個概念,假如沒有這個概念,人民民主就是一句空談。

2-4-5、國際法。什麼叫國際法?就是一種普遍的價值規則,伴隨著普法戰爭、一戰、二戰,人類越發的感覺到先覺的睿智,世界需要秩序,民主需要秩序,薩達姆更需要秩序。

2-4-6、戰爭法。戰爭從國家對國家,民族對民族,家族對家族,變成了軍人對軍人。軍事行動必須限定在公約的框架下,不容許屠殺平民,不容許搶劫、強姦等行為,否則將會受到法律的追溯和制裁。還約定為了改變異教徒信仰而發動的宗教戰爭,為了財富、領土而發動的戰爭,在本質上全都是不正義的。

2-4-7、主權。國家的主權是什麼?答案是人權的集合,所以近代中國接受了這一原則,形成了人大制度。人權的集合,就意味著一部分人可以通過選舉的方式獨立,比如說蘇格蘭。

。。。。。。

2-5、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和約確定了以平等、主權為國際關係準則。迄今為止都是解決國與國之間矛盾糾紛的準則。這也為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

2-6、民族主義的擴撒。拿破崙征服歐洲,帶去了民族主義,這些國家的原有統治秩序被破壞,伴隨著拿破崙的撤出,這些國家義無反顧的走上了獨立的民族主義道路。

2-7、普法戰爭。戰後德國統一。

2-8、一戰。巴爾幹戰爭誘發一戰。

2-9、二戰。德國不滿一戰後的領土變遷,出兵波蘭。戰後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2-10、二戰徹底的動搖了由英法兩個國家控制下的全球經濟、政治體系,地球村民族主義國家紛紛誕生。


民族,民權,民生是一個從上到下的革命宣傳口徑。
對上層漢族講民族 你們甘心讓滿洲韃子統治嗎。
對普通地主談講民權 皇帝不能為所欲為,政府要由民做主。
對窮困農民講民生 跟著我有飯吃,有錢花
從孫大炮的實踐來看,他在革命路線是拉攏上層發動中層,所以宣傳方式就是 民族 優先。

而到了治理國家的層面,孫大炮又是從低到高的思路,吃飽飯是一切基礎的基礎,因此 民生 就放到了第一位


民生是民族的基礎,打贏了二戰的黨國(不管怎麼贏的)是怎麼沒了天下的?


民生主義第一。民權第二。民族第三。


民生。中國多少人爭著搶著移民。


不同的階段,重點解決的內容不同。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動畫《那年那兔那些事兒》?
網上流傳的日本和美國發明pokeman go的陰謀論是否有可能屬實?
根據《紙牌屋》第三季預告片,能否進一步、更加準確地推測第三季的劇情?
如何評價@wuweilxl君對巴門尼德的評述?
朱元璋為何不直接傳位於朱棣,而傳孫子,後面搞出那麼多事情?

TAG:歷史 | 政治 | 哲學 | 孫中山 | 三民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