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結婚因為門不當戶不對致最後失敗或者痛苦的經歷?

例如一方是城市,一方是農村。結果導致雙方親戚素質和數量大相徑庭,而且方言也完全不懂。更別說長相了。過年的時候看著兩家人真是欲哭無淚。


什麼時候人能認識到婚姻不是高尚的純潔的,是社會經濟和資本的產物就好了。

@慕容紅葉在評論里推薦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一、孝文化綁架人,愛文化也要綁架人?不要被媒體和文學作品洗腦。

愛情不是純粹的高尚的,是世俗的兩個人以合適為基礎組隊打怪升級。

不是有情飲水飽的,不是愛了就合適在一起。

就像不是每個父母都會對孩子無私付出的,很多都是要求回報的,你成績不好不能給他面子,他還會打你罵你。

不管是愛情、友情、親情,一味追求純粹關係的都會失望,都是不成熟的理想型想法。

成年人的穩定長期關係,是結成利益共同體,互相滿足需求,摻雜著紛繁的利益和複雜的感情。有精神共鳴感、可信賴、安全感、歸屬感、陪伴、接納、撫慰、互助、肌膚相親、肉體歡愉、內心滿足感。當然還有共同撫育下一代的利益捆綁。


動不動以愛為名,要求關係中的相對優勢者遷就包容相對弱勢者,都是要求人做聖母。

到哪都是實力說話,弱勢者不能要求對方去接受他接受不了的生活,上慣了廁所的人如何蹲旱廁?

所以會有窮小子說孔雀女嫌貧愛富,說女人都拜金,有孔雀女吐槽鳳凰男,有貧家女被男方嫌棄家境。

一個學霸和一個學渣組團,假設你是學渣,你覺得考80已經很高了,但學霸會因為考80就很傷心,學霸還覺得被學渣拖累了。
這只是考試。生活是現實的,還有著著意外、失業、病痛,兩個對生活的預期都不一樣的人怎麼一起生活?

很容易成為怨侶。去和朋友抱怨,去上網吐槽自己的戀人拖自己後腿?這樣兩個人如何並肩作戰去戰勝生活中的苦難?


二、認識你自己,直面自己的內心,坦然接受自己的需求和慾望。

搞不清楚自己要什麼,要得起什麼,忍耐的範圍是什麼,不隨便高估自己的能力。

最後鬧出江西年夜飯這種大新聞,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1.婚戀現象:

1)你可以明確你不能過苦日子,就別招惹帥氣能力強的貧家少郎,我們不嫌你嫌貧愛富。
最怕的是婚後後一直抱怨他和他的的父母。

(天涯盛產這種故事,10個鳳凰男故事,7個這種劇情。我每次看天涯故事,看廁所讀物,都想在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悲劇?是哪些因素湊在一起的化合反應?可以總結歸納出哪些規律?)

2)你可以明確你是外貌協會,就別接受外表普通的追求者,我們不嫌你看臉。
最可怕的是快結婚了的又發現完全不想和未婚夫親近,或者結婚後迴避過夫妻生活。

(下面一個自稱醜男且有錢的男士,寫娶了一個美貌的妹子之後,妻子拒絕過夫妻生活,也不肯生育,婚後搞出這種事折磨人。)

3)你可以明確你喜歡能力強的男生,就別接受胸無大志、喜歡安逸、小富即安的男生,我們不嫌你心大。
最可怕的是婚後發現丈夫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結婚天天嘮叨:「你看看誰誰誰的老公,都升高管了/提局長了/評教授了,你怎麼這麼窩囊。」


2.婚戀要點:

1)正確認識自己的需求和底線,直面自己的需求,正確認識自己在婚戀市場的價值。

2)尋求合適的另一半,不卑不亢,不隨便貪心,所有的額外所得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原句出自: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茨威格《斷頭王后》)

很多人說認識自己的需求和底線很難。

是的,很難。二千多年前先哲蘇格拉底把「認識你自己」刻在德爾斐神廟上。

3.如何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底線?

1)確定標準。總結自己常對什麼人有好感,總結出我喜歡的人的人物畫像和標籤,例如共性是:聰明和不醜。而不喜歡的人,例如共同性是:狹隘和無知。這就是你的需求和底線。

2)驗證標準。按照此來戀愛,談過之後分清楚真需求和假需求。
吵架就是一個很好的總結節點,明白雙方的矛盾點,觸及到了自己哪部分自己會接受不了。
真正的分手原因就是就是你真正的底線之一。

3)修正、調整標準,再驗證,接近正確值。重複2,快速嘗試快速迭代,多談幾次就知道了。思考是有力量的,思考的得多,現實中彎路走得少。

一方面是認識自己,一方面可選擇多多。大概率會找到真愛。

生活本身都是從無到有,沒有不可怕,晚也不可怕,迷茫困頓,年輕時誰沒有呢?
改變的時候生活就會改變,變得越來越好。
雖然我這句很雞湯,但我自己受益於不斷的總結和反思,以及不斷的完善自己,所以才會這麼說吧。


4.考慮現實就是不講感情了嗎?

咱能不非白即黑么?腦子裡能共存兩種以上的觀念和平相處嗎?

評論說我把愛情婚姻當成交換,還標上價格,說什麼不講感情只講利益。說話講證據好伐,不要把我沒說的話沒表的意瞎腦補。

標價?首先不是我給你標的價,其次那也不叫標價。

這個社會有無數種衡量人的標準,時時刻刻衡量人,在學校要考試評優、去單位要考核評級,這是社會規則。
最常見的一種:一個人的追求者數量*質量,一定程度反應在婚戀市場的熱門程度。
價格未必反應價值,一定程度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簡單粗暴把愛情婚姻選擇分為兩個維度(註:現實是很複雜的,還有外部因素,不是我下面寫的這麼簡單):
1.精神維度(包含a雙方三觀契合度、b性格、c雙方相處的感情)。

2.生活/現實維度。

2對1中的a和b有明顯的影響,生活經歷、閱讀史、後天教育和自我教育很大程度塑造三觀和影響性格,三觀和性格對雙方的合適程度不言而喻。

我所說的意思是愛情婚姻要務實,考慮現實和三觀,沒說不考慮兩人相處的感情。
有句話說得好,心裡想什麼,就能讀什麼出來。

假設一個女生有3個追求者。
做選擇的時候不是簡單選擇物質條件最好的。
是先排除掉背景差異太大的。再在條件都不差的裡面,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
這才是常規套路,現在誰還需要用愛情用婚姻去變現?把自己當貨賣?

三、為何現在大家會困惑婚戀的本質?

1.主要原因:
1)民國之前二千年,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愛情婚姻原本不自由,不存在考慮這種問題。

2)民國後逐步自由戀愛自由結婚,但50後60後父母大家懂,比我們能將就、能忍耐、能吃苦多了。很少有人離婚,不是他們婚姻質量高,是能湊合就湊合,離婚會被輿論壓死。

3)我們這輩人,普遍更追求自我價值和自我滿意,不是那麼好將就的,吃苦和忍耐不能和父母比。

2.當代男生女生的愛情觀婚姻觀從何而來?
父母、親戚、老師潛移默化教的?看書、看電視、上網得來的?
是自己獨立思考出來的,還是被灌輸的。

像AV一樣,韓劇瑪麗蘇就是在幫女生實現現實中實現不了的幻想。
幻想就是幻想,白馬王子不會從天而降愛上一個普通的丫頭,女神也不會愛屌絲。
生活本身是本教科書,我還會去看我身邊的人。

四、我的觀念

我只是疲於再去交待人生了。我漸漸發現不同成長背景和經歷的人,彼此的過去和痛苦都不能理解,惡趣味不能共享。
一個普通女孩,蜉蝣於天地。長路漫漫,上下求索,靠努力才能維持表面的體面和從容,這一路太累太辛苦。

我無意和一個只能分享正能量的人共處,我寧願彼此能互相懂得,能坦誠相待,能接納對方的無能、無力、無奈、虛榮、掙扎、彷徨。

年少時,我並不知道我需要什麼,我以為我喜歡強者崇拜英雄。
年歲漸長,我發現,處在一起舒服、互相懂得、互相理解、互相欣賞,要比帥氣或者優秀重要太多。

最優的未必是適合我的。一個人到底要活在別人的艷羨中?還是真實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期望有一天,我可以面對一個人,剝離這個人身上和世俗有關的衡量標準。
暫時忘記背景、學歷、家境、工作、地位等等條條框框。
去靜默地考慮,到底喜不喜歡這個人,喜歡這個人什麼呢?

兜兜轉轉,明明前面一再強調要考慮現實的我,為何到最後又講出反差這麼大的話。
所謂的考慮現實,是明確忍受邊界和自身素質,及時給雙方止損。
所謂的脫離現實,是剝離掉世俗社會的獎勵和金幣,選一個自己真正愛他/她的內心的人,是幸福的。

無論將來如何輾轉,面對這個人的內心,我總是忍不住的欣賞、靠近和讚歎。

補充:表達畢竟是一個寫作者的宿命,所以我不害怕被怎麼樣歪曲。
朋友說:「你只不過把這個殘酷的現實赤裸裸的揭露出來了。」
我於我身邊人,肯定不會去這樣好為人師,知乎是個平台,我分享我的知識和經驗,包括實話。
黑漆漆的屋子有人破窗了,一下子太亮了晃到了眼睛。
看的中有人被踩到痛腳了,就開始不滿意破窗的人了,而不多思考如何在「新常態」下生活。

寫答案本質是分享,支持也好反對也罷,大家一起來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引起關注引起思考引起啟發,這是價值所在。
我把我的思考獻給大家,我年紀較小閱歷有限思考較淺,謝謝大家看了這麼長。

http://weixin.qq.com/r/H0gLE4PE7t6Rrcdw9x0N (二維碼自動識別)


就不說故事了,
這裡面大概有1/2吧。


以大部分人的收入和階級,真的沒到把鍋甩在門不當戶不對的份上。結婚以後很痛苦又不願解脫的,無非就是能力大大低於慾望而已。開公司也需要成本,一窮二白又不想承擔任何挫折就組建一個幸福團隊,這世界沒有那麼好的事情。

許多人錯誤地認為結婚是一種立竿見影地提高生活質量的手段。追求的其實不是門當戶對,是對方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只有自己能獨佔的高額利益。這種想法基本屬於你既想要銀行存款的穩定,又想要P2P的利息。

把原生家庭目前的生活質量,等同於自己目前必須要有的生活質量,是大部分痛苦小家庭的根源。在這種前提下,一個在幾年前還是靠別人撫養活下來的人,要依靠結婚就過上和上一代奮鬥幾十年一樣經濟和精神富足自信的生活,不靠繼續吸原生家庭的血,聽原生家庭的話可能嗎。而一旦太過依靠原生家庭,新家裡的話語權就不在自己身上,一個家有三個女主人三個男主人,那能不複雜嗎?

而且,許多人包括許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目前的生活成本已經大大提高了,一個家庭能負擔自己家庭本身已經不錯了,再負擔一個迅速和自己生活質量持平的小家庭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負擔。許多人認為現在門戶觀念重要是階級固化,我覺得是相反,是因為大部分家庭一不當心就會陷入貧困,我們國家尚沒有多少可以傳代而不貶值的「老錢」,所以才會更看中對方目前的經濟能力。

許多家中父親忽然生病,喪失勞動能力以後的獨生子女,瞬間就失去了在婚姻市場上議價權就說明了我們現在的階級固化是種錯覺,大家都以為自己是中產階級,其實我們都遠遠沒到中產。往上三代不是抄家就是被抄家,我們這的門戶根本就不堪一擊。

在這個現狀下,與其說許多人在理智地追求門當戶對,其實是在貪婪地追求不吃苦就有小家庭經濟基礎而已。

所以才會出現那麼多其實在同一階層,但互相看不上的夫妻。

拿上一代幾十年積累的生活質量作為自己小家庭的起步質量,把精力和金錢白白交了智商稅從而進一步降低了自己小家庭的生活質量,這種惡性循環不是彼此門不當戶不對,而是彼此不想承認自己家庭抗風險能力差且又不願為此負責,拚命想占對方家庭便宜的軟弱和貪婪而已。

成熟和獨立就是離開父母的庇護,而離開庇護的代價必定是自己在獨立過程中要吃點苦受點窮,明白依靠自己能力能過上什麼樣的生活,才能理智地期待婚後的生活質量,從而能理智地規劃自己家庭的經濟分配,降低生活風險,提高生活質量。

當然了,現代社會的經濟分配還可以通過更合理出賣勞動力以後購買不動產,買理財,配置海外資產,繳保險等各種資本途徑來實現,與之相比養兒防老已經非常低效了,我們國家對於婚姻失敗家庭財產分割的執行也蠻低效的,所以。。。。除非真心喜歡對方到樂意嘗試非血親的合作生活,或者很想合法生個孩子省比罰款,否則不用急著結婚的。

-------------------------------------------

有人說看了負能量,其實我只是覺得以目前的賺錢和投資渠道,以為靠婚姻來瞬間達到原生家庭生活質量,少奮鬥五年十年是一件投入和代價都不靠譜的事情,你可能為之付出的東西五年十年都補不回來。

我對於婚姻的定位仍然是感情,獨立性,和成長性的契合。(這三點不知道算不算三觀)

首先必須有感情,因為一句話,克服困難的技巧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克服困難的決心。有感情才會同甘共苦,才會願賭服輸,和一個喜歡的人在一起,過一天就是賺一天,哪怕最後終究要離別,喜歡過,開心過,爽過,所以認了。

其次是獨立性,只有獨立的人才明白自己要負責自己能力和慾望的滿足,自己慾望滿足不是爸爸媽媽的事情,也不是配偶的事情,兩個人在一起,是搭檔和團隊,共同合作,而不是誰必須依靠誰,誰必須服務誰。而且只有獨立的人才能和原生家庭劃清邊界,在雙方認同且能承受的情況下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最後是成長性,過經的起變數的生活。以目前普通人的現狀,我們不可能一點挫折或者變數也沒有,一旦有了變化以後驚惶失措甚至埋怨搭檔,或者強制對方一定要和自己一樣,在現世,都很難長久相處。

以上三點窮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都有可能具備,有時候只是起步早晚,在學校里看不出,但是社會上摸爬滾打幾年,了解幾個異性,一些道理就具備了。。。人生不是衝刺,二十幾歲的選擇肯定能保一生平安太理想,判斷不出的時候沒必要急著下判斷,但是只要麵包自己搞定,哪怕小一點也不去占別人便宜,談戀愛就可以更接近人交往的本質,也更容易發現並培養默契。

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該搬磚搬磚,該談戀愛談戀愛,普通人其實沒太多選擇,所以更不要被一些偏見束縛了自己的眼界。不要太執著一夜暴富,所以當然也沒必要覺得剛出家門就有人替代自己爸爸媽媽愛自己,慢慢攢錢,慢慢談戀愛,盡人事,聽天命嘛。


我是西部農村出身,很多年前還在杭州工作的時候,當時還單身,工作能力還不錯,學歷也湊合,熟人給介紹了一個大老闆的獨生女,年齡相仿,確實有錢,別說少奮鬥20年了,不奮鬥坐吃山空都沒關係。

我跟她爹正好業務上有往來,見過面。門不當戶不對的,我本來就沒抱什麼希望,後來實在推不掉就去她家見了一面。那個獨生女很不成器,揮霍無度,丑得夠可以,胖成一灘爛泥,也沒怎麼上過學,我一看就心涼了大半截。

然後一見面,女方就跟我叨逼叨叨逼叨個不停,言辭粗魯幼稚,提各種無理要求,比如要嫁到她們家啊,給我父母多少萬呀,生孩子跟她們家姓啊,不會跟我回老家啊,婚後要怎麼怎麼地啊等等等等。

我當時心裡就羊駝一萬遍了,但是還得裝出溫文爾雅的樣子回答她:「嗯,好的,我會考慮考慮。」互相留了聯繫方式就散了。

過後我也就沒再搭理,沒有主動電話簡訊聯繫,心想就這樣過去了算了。

過了幾天,女方發簡訊問我考慮得怎麼樣了。我回復簡訊說考慮了覺得還是門不當戶不對不太合適。

然後收到女方一條很有優越感的信息,原話忘了,大意就是我這種條件碰到她這樣有錢的還猶豫真不知足云云。

我想了半天,回復了她四個字:去你媽的。


你們從不了解貧窮,也高估了愛情。


沒想到會上日報,看了看日報帖子下的評論,我想說幾句,講這個案例不是要說服所有人接受我的觀點,而是闡述我的觀點僅此而已。我不想因為寫了一個別人的故事出名,如果有機會成為知乎上小有名氣的人我希望是通過許許多多問題下我的回答得到許多人的認可和欣賞,而不是踩著別人的悲劇。這個案例有負面能量,有朋友說滿滿負能量,是的,我作為一個從業者每天接觸這些事情我也有許多負能量,可我不能把負能量變成自傷和傷人的武器,我得學著去化解,幫助別人的能力是建立在自我成熟的基礎上,所以說我宣傳負能量的朋友們很抱歉,這世界本來就有黑白灰三色,沒有人能只享受光明躲避黑暗,人生中或多或少都會經歷暗黑時期,你會因此而發瘋墮落嗎?說到底,這個例子是無法影響你的三觀的更不會影響你的人生,包括我在內,看了再多悲劇我能做的依然是管理好我自己的人生,我會因悲劇而改變人生態度嗎?我只會因此而多多思考,想想怎麼才能活的更有分寸一點。

原本第二道橫線後的內容是沒有的,我的想法是我寫清這個案例讓更多人去思考和討論就夠了,但是不行,網路上的任何平台都是一樣的,評論中千奇百怪的說法逼得我不得不加上我的個人看法。可是事實告訴我,說再多也沒用,有奇怪想法的人你永遠也說服不了他們。所以今天借著上日報這件事,我又加了這麼一段,我不說服任何人,大家在這個故事裡各取所需就好,我也不諷刺回擊任何人,不理智的評論者我會拉黑舉報,但不刪除評論。我相信絕大多數人的智慧。

另外,看到有很多朋友著重攻擊地域歧視,我很無奈。更有人說我一共說了八次蘇北,就是歧視的表現,我也不願再解釋。還是這句話,言論自由,但尊重是首位。

————————


幾年前經手的一個案子,覺得有必要說一說。

女方出生於七十年代後期,男方八零年生人。女方家住上海郊區,俗稱本地人,家境小康。男方來自蘇北地區(經評論中一位朋友提醒特此申明,寫蘇北地區是基於對當事人的保護原則,並沒有任何地域上的不智看法,望列為大蘇北地區的朋友寬心),家中貧窮。兩人通過朋友介紹相識,男方當時大學畢業不久,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又不願去做體力工作養活自己,在這種狀況下,緊追女方不放。兩人在相識一個月後發生性關係,女方不巧懷孕,男方不經女方同意就打電話邀請父母從蘇北來上海,並且告知所有人女方懷孕的事,女方沉湎於懷孕的喜悅中顧不得考慮其他問題,同意結婚。

婚後,孩子順利誕生,男方在岳父母的幫助下開了個小型超市,又學會賭博,對家庭的照顧幾乎沒有。女方在親戚工廠做財務,月收入五千加。哺乳期過後,廠里要求上班,於是女方媽媽幫助照顧小孩,看上去一家人還算和諧。

但不久之後問題就來了,男方父母要見孫女,從蘇北來上海,空手而來,在女方家白吃白住一毛不拔,並且對親家各種挑剔,還嫌棄兒媳婦年紀比兒子大長得不好看。每天都問兒子要錢,告誡兒子錢不能交給媳婦。女方百般忍讓之後終於在一次晚飯時爆發,要求兩位老人回蘇北,於是家庭戰爭爆發,第二天女方上班後,男方父母居然趁親家不注意抱著孩子坐長途車回蘇北了。女方全家包括男方亂成一團,最終獲知孩子被抱去蘇北,打電話過去,對方老太太說這是我孫女,我來照顧,你們來了也找不到,你們要來我就死給你們看。

這位潑辣的老太太在家庭中的表現異常強勢,三十幾歲生下兒子,老伴在家中毫無發言權。兒子在上海念大學她很驕傲,但兒子找不到工作也是事實,據她所說她一開始就不同意兒子的婚姻,但這是唯一能讓兒子留在上海的辦法,並且她多次對兒子說,戶口落實後可以離婚,孩子她來帶。

說回案子,孩子被搶之後,女方對男方死心,神智也略有不清,工作之餘總看著孩子照片發獃,她父母很是著急,但男方不管不顧,照樣吃喝玩樂。這種情況持續一年後,男方以性格不合提出離婚,在女方沒有任何反應的情況下,提交到法院。女方母親再也忍耐不了,用切菜的斬骨刀在深夜對女婿痛下殺手,導致男方重傷,沒死。

這案子交到我手裡時,該法辦的已經法辦,兩人正處在離婚官司焦灼狀態,核心是超市歸屬權和孩子的監護權,男方是法定代表人(原本寫的法人,其實是日常工作中的說法,但涉及到書面是嚴格按照法人法人代表法定代表人來區分的。本來在評論中已經做了解釋,但還是不斷有人來挑刺,那我索性更正吧。只不過也有疑問,我寫的不嚴謹確實不對,但是學了幾天法律就只會挑人字眼的真的沒問題?學法律的收穫僅僅如此?為了一個錯漏忽略整篇答案的意義,忙不迭出聲指責,很有意思。),但出資方是女方父母,雙方都請了律師。

我們去蘇北調查,多次登門後終於見到對方父母和小孩子,孩子兩歲多,長得很可愛但性格表現近似她的祖母。老太太始終哭訴謾罵,控訴兒媳婦的罪行,對親家母更是惡言惡語。這情況我們只能如實記錄,又去問詢男方父親,老人家很是苦楚,低頭不語,很久之後才說了句子不教父之過,一切過錯都是他的。

之後我們又去周圍調查,鄰居和親戚中有一部分人表示,男方母親的為人比較過分,男方從小就被打罵長大。

而後我們回到上海,分別與女方父母親以及她本人面談,也調查了他們的親戚朋友鄰居同事,女方在眾人口中一致好評,說她過於老實隱忍,父母也是老實類型,為人還是很單純可靠的。但女方有些自卑,因為長相普通,許多同齡女性結婚生子時她相親數次無果。

對這個案子的分析和結論,簡單說,男方結婚的動機不純,女方思慮不周,婚姻是錯誤的開始。而悲劇真正的原因,還是兩家在各個方面的差距。男方所經歷的家庭教育是陰暗的暴力的,他的人格形成不健全,三觀不正,急於逃離原生家庭的方式是藉助婚姻當跳板,結婚後對家庭的不負責任是最直觀的體現。他對妻子孩子無愛,也沒有絲毫尊重。他的母親又如此強勢無理,在他們的婚姻中起到最壞的作用。而男方對妻兒的態度,也折射出他父母在教育中的缺陷。

在普通人家的婚姻關係中,經濟條件並不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生長環境教育環境才是最大的差距。所謂門不當戶不對,指的也就是這個因素吧。
——————————————————

PS:再談點個人對這個案例的看法。我在寫案例時得想法是儘可能保護當事人的信息,所以雙方的地域都只是一個大概,寫蘇北地區有人覺得我在搞地域歧視,那不好意思這是你自己的問題,我並沒有。同樣,我寫上海郊區也有人開地圖炮了,我能回復的也只是呵呵二字。

之所以會在這道題下寫這個案子,是想提出關於門當戶對的另一種角度。很多人一說門當戶對就談經濟條件,窮人和富人結親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是在同等的階級中找對象,因為大多數人都明白攀高枝也是要量力而行的。所以,我試圖從成長教育環境這個角度來講述我的看法,人與人家庭與家庭之間在觀念上的差距,在婚姻中造成的摩擦和傷害,遠遠大於經濟條件。沒有很多錢,生活也可以繼續,吵架到了談錢的地步那基本離婚也不遠了,所以還想過下去的人們都儘可能的在摩擦中不談錢的問題。那麼,磨合不到一起的這些人之間真正存在的也就是觀念的差距。

就說我寫的這個案例,女方有不錯的教育資源和家庭資源,但她並沒有成長為一個成熟且堅定的獨立女性,她對戀愛的渴求直接導致她在決定結婚這件事上的草率,一個沒有經過全面思考的決定,背後藏著多麼大的隱患?愛情成了一片葉子,遮住了她的眼睛和心,她喪失了判斷力,應該說主動放棄判斷,因為愛情。

男方的行為已有太多人評論,我不再多言,婚姻不是跳板這一點但願他已懂得。

雙方父母呢,一方過於遷就,一方太過貪婪。

我們說一個事件的形成,其中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些關係互相糾纏著積累著,到最後無力掙脫的那些人,往往只能孤注一擲干出連自己都無法寬恕的舉動。所以人要學會獨立思考,在重壓下學會釋放,這是另一個話題了,暫不展開。

這個案例中,唯一無辜的是那個孩子,她被抱走後,母親沒有積極的去尋找她,當然我可以理解母親的苦衷,也許那時候婚姻的穩固要比孩子在她心裡來的更重要,但是顯然她做的並不夠。孩子的祖母始終在給孩子灌輸負面信息,她殘酷的剝奪著孩子接受更多愛和教育的權益,她是錯誤的。男方有人說他也挺可憐,我想說他最可憐之處是他這一生可能都無法擁有健康的三觀。


看上去,誰都沒做對什麼,但這就是現實生活。因工作的關係,我接觸過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悲劇,這些悲劇都發生在小老百姓身上,而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觀念不在一個頻道上,並且也無法相融。

最後,算是我的一個奢望,網路雖然浩瀚飄渺,任何人都有權利說出看法,但起碼的尊重是體現教養最直觀的方式,與君共勉之。


說下我和我老公吧。
我父母都是政府單位公務員,老爸是軍人,現在父母都還沒退休還在上班,家裡有個弟弟研究生。我們家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是生活質量還是不錯的,親戚鄰居里也比較受關注。
我老公是山東農村的,家裡兄弟姐妹3個除了他都在農村結婚了,公公婆婆現在還在餵豬種地,非常辛苦。
我們兩個是同一所大學的,但畢業後才認識。我老公追我的時候我正在和前男友鬧分手,非常傷心和痛苦,前男友是因為拒絕和我去見家長後來冷處理讓我覺得非常沒有安全感的情況下我提出的分手。我們在分手後沒多久,我和我老公開始談戀愛,很大原因是因為他給我了很強的確定性換句話說給了我很大的感情里的安全感。
我父母在我和我弟弟的婚事上都沒有提出過多的要求,用我爸媽的話說一個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人,是我們自己的決定;另一個,不希望我們將來因為他們的干涉導致不幸福而怪他們。
最近的熱點事件,我看到之後也非常觸動。我還記得我老公第一次帶我去他家的時候,雖然去之前他跟我鋪墊了很多,但是說實話我還是被嚇到了。一樣是火車下車轉公交車再轉類似拖拉機一樣的車,一路顛簸之後才到的家。進村口的時候我就有點不適應,路上的牛糞堆,村子裡的臭味瀰漫著,到家發現院子角落裡一個牛棚牛糞味道刺鼻。沒有燒飯的燃氣灶,還是用柴火做飯,屋子裡灰塵瀰漫亂七八糟的農用的東西堆得簡直髒的不行(我們家我爸有潔癖從小到大影響到我也有,可想而知我多不適應)。飲食上也極度不適應,每天的菜都是煎餅饅頭就著菜,吃了2天過來我的胃就開始難受沒辦法消化,不得已我只能自己下廚做菜(我媽很介意我第一次去公婆家就下廚,但我沒辦法吃不下去我只能自己動手)。沒有洗澡的地方,當時洗澡是去了村子裡一家比較富裕的有熱水器淋浴。沒有抽水馬桶的衛生間,非常尷尬難受噁心……後來我們結婚後回去過春節,我爸媽家是地暖,而我公婆家只有爐子用花生殼燒,我們卧室冷的根本沒辦法睡蓋著特別厚的被子翻身都困難……的確,回我老公家我現在都沒辦法適應~ —— 這些是客觀感受
帶給我主觀感受的是另外一面。我公婆年紀比較大了,我公公會為了我想吃菠菜冒著大雨去地里給我摘回來;我婆婆會為了讓我多睡會,把早餐熱了一遍又一遍;不知道我喜歡吃什麼會買很多回來,讓我隨便挑著吃;為我們準備好電熱毯;我老公的妹妹會給我們郵寄自己家種的花生米和芝麻、葡萄等我們現在都覺得是「健康綠色」的東西;我公公養豬養牛也是為了幫我們買房子欠的錢還一部分,當初買房子的時候我爸媽支持了一大部分,公婆家雖然支持的不多也是儘力了
我們結婚我爸媽也沒要什麼彩禮,4W後來又原封不動給回來了,我老公當初還是跟我借了2W娶的我因為當時我們剛畢業沒多久他沒有存款。

我就是這樣嫁給了這個窮小子。

我不愛歌頌愛情多偉大,因為生活才是很具體的,滲透在每一個細節里。貧窮帶給人的困擾太多,我日常生活確實是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也會羨慕偶爾也抱怨。支持我們生活的是對彼此以及雙方家人的每一個細節。

我老公對我父母家人甚至好過我自己,他們無意當中提及的一個想法,他會努力去做到;我弟弟在讀研究生期間,很多時候的用錢都是我老公直接給的;每一次父母來滬所有的細節他都一一安排妥當,完全不用他們分心……如果說這些還是很平常,那麼生病的時候更能夠看得出一個人的真心。
我去年查出來生病,一個很難纏會跟隨我一輩子,而且很可能會影響懷孕生孩子的病。去年10月份到現在2月份,這麼長的時間內,頻繁地去醫院開藥、化驗,每一天起早貪黑的都是我老公,其實我也知道他也很害怕很痛苦,面對我歇斯底里的哭泣和自暴自棄一點點讓我建立信心去對抗這個疾病,一方面還要寬慰我父母不影響他們的生活堅決不讓他們請假來上海照顧我自己一個人扛下來。因為生病我一點都不能累著,他一面上班,一面照顧我的衣食起居,好多次累的直接倒在沙發上就睡……碰到過太多個因為我這個病分崩離析的家庭,我也曾跟他說過不拖累他如果再治療一年好不了就分開的話,他堅決地告訴我無論如何都不會走到那一步。

我們是生活在「愛」里的,互相為著彼此和家人。可能是和我老公在一起的緣故,他也在慢慢影響著我,把目光從碎片化的周遭里集中到家庭里和工作上,人更純粹更簡單更務實,也就不會太去計較和容易被影響。

第一答,啰啰嗦嗦寫了一大堆


簡單模式:原生家庭環境造成夫妻自始三觀不合——離婚。舉例就免了,比比皆是。

複雜模式1:原生家庭間三觀不合——原生家庭干預小家庭——矛盾激化出現無法迴避的離婚理由——離婚。在女子監獄聽到的,兩人感情很好,媳婦因為積怨把婆婆殺了,丈夫頂住壓力要求法院輕判了妻子,但終究過不去心中的坎兒,兩人在監獄法庭上抱頭痛哭許久後調解離婚,人間悲劇。

複雜模式2:原生家庭間三觀不合——干預小家庭——夫妻三觀差異越來越大——感情破裂離婚。這種情形常發生在結婚較早、人格不成熟、經濟上依賴父母支援而父母又喜歡干預兒女婚姻生活的家庭中。(不要覺得這四個要件很難滿足,事實上這種情形一抓一大把,在離婚訴訟中並不罕見)

複雜模式3:原生家庭間三觀不合——干預小家庭——夫妻有成熟的價值觀、堅實的感情基礎、生存必須的經濟來源——雖然抵禦原生家庭的干擾很辛苦,但總體上還能十全九美地維繫婚姻。如果只是一方干預,而另一方父母通情達理的,做起來會容易許多。

說句題外話:99%的父母干涉子女婚姻生活都不會起到正面作用,從這個概率看,如果有這個閑心寧可拿去炒股。


一個要好的姐姐在談到出軌問題時,引用了他老公的一句話:一個男人如果出於感情以外的原因選擇結婚,出軌幾乎是一定的,或早或晚而已。


沒想到過了這麼久還有人關注這個問題,說一下我和前男友各自的近況吧,我們都已經有了新的另一半。前男友找了一個和她一起留學的妹子,準備畢業之後一起留美。我的現男友是長輩介紹的,門當戶對,學歷工作身高長相都相配,趣味相投,本來以為我會抗拒相親這種事,沒想到第一次去相親就遇見看對眼的人了,可能也算是幸運吧,我現在很珍惜眼前的幸福。過去的,就當是一段回憶吧。今天打開知乎看到了這麼多回復和感謝,嚇了一大跳,謝謝大家的祝福,其實我已經走出來了,就回復里的幾個疑問回答一下吧,不過這隻代表我個人的觀點,是我的生活觀價值觀。
1.為什麼不跟去美國當家庭主婦。其實我跟前男友除了人生規劃的大分歧之外,平時是很默契的,而這種默契除了源於相合的個性,更是建立在我所受到的教育和工作之後積累的人生閱歷的基礎上,我一直覺得婚姻不是一段感情的結局,而是另一個開始。如果我選擇徹底回歸家庭,那我和他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後面再發生什麼,誰也不敢想像。作為現代女性,不管掙錢是多還是少,有一份自己的事業總是必要的,至少能保持跟社會的聯繫。
2.不同的人對未來人生的期許是不一樣的,我想要的是一種安定的中產階級生活,而前男友的野心比較大,想干一番大事業,我覺得我們的生活觀念沒有對錯之分,只是選擇不同。以自己的人生經驗來引導別人的人生選擇,其實挺不合理的。
3.越大越覺得小縣城工薪階層獨生子女肩上的擔子真的蠻重的,我的父母以後都有退休金,我可能沒有經濟上的負擔,但是父母在情感上的需求,真的不是幾個電話,幾份快遞的禮物就可以解決的。我和前男友分手之前,我爸跟我說只要你覺得幸福就可以,他跟我媽可以相互照顧的。但是我分手之後他還是說了實話,要是我真的出國了,他們的晚景肯定是凄涼的。
4.即使我選擇了回省城當公務員,奮鬥也是必須的,不說以後大富大貴,至少我希望多年以後,我的孩子可以自由追尋理想和愛情,不會再因為經濟上和親情上的負擔而畏葸不前。
祝大家天天開心。
~~~~~~~~~~~~~~~~~~~~~ 跟前男友分手不久(本來打算結婚的),雖然也跟他在國外留學,長期不在一起有關,但是主要還是門不當戶不對導致的生活觀念的差異。
先說說兩人的條件吧。我中南地區某縣城長大,父母都是公職人員(非領導);前男友父親是北方某省的廳官,母親是211大學教授。我們兩個人學歷相當,畢業於北京的一流985高校。
前男友是個很低調很努力的人,大學時吃穿用度和我差不多,所以我自然而然地認為他是和我差不多的人,我們性格相合,有共同興趣,互相吸引,就在一起了。
大學剛畢業那會,我在深圳工作,他在香港讀研,我們依然很幸福。我們原本的計劃是,男友畢業之後再回深圳,而我盡量往體制內走。後來我們互相見了家長,我這個時候才知道原來我們是門不當戶不對的,他的父母熱情周到地接待了我,要我們好好相處,可他的母親卻在臨走之前告訴我,前男友原本是打算去美國留學,定居美國的,他們也打算退休之後去美國。
其實男友原本打算去美國這我是知道的,但是我的專業如果申請美國的研究生拿獎學金太難了,而且學費也不是我這種十八線小縣城工薪階層家庭能負擔得起的,所以最後經過商議做了這樣的決定。
後來男友研究生要畢業了,故事有了轉折。他覺得大部分在香港讀研的學生遠不及他努力,香港高校的研究生學歷含金量也不是很高,他還是想去美國深造,而那個時候,我只想要安定。我們開始有了爭吵,而這個時候,他拿到了他一直想去的美國學校的offer。
後面的故事很老套了,他要去美國讀書,追求更好的人生,他的家庭讓他想做什麼事情都不用顧及經濟上的問題以及親情的負擔。但我卻不能這麼任性,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我的父母一輩子都生活在小縣城,早已習慣那種家長里短,悠閑安逸的慢節奏生活,作為獨生子女的我如果去了美國,真的很難想像以後的日子他們怎麼過,不管是跟著我去一個語言不通文化氛圍完全不同的地方生活,還是我撇下他們,都太殘忍了。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男友長相身材中上,性格也很好,他一個人在美國讀書,我也沒有自信能一直抓住他。
我們還是分手了。
現在我回到了家鄉所在省份的省會,考了政府機關公務員。家鄉小縣城通了高鐵,我回家只需不到一小時,兩天假期就能回家看爸媽了。這是我,一個小縣城工薪階層獨生女的選擇。而前男友,我想他會在美國遇見一個可以和他繼續追夢的女孩的。


知乎新人,收穫百贊很是驚喜啊。想不到還有這麼多人對我這70後大媽的絮叨感興趣。再啰嗦些背景吧:

寫完發現我沒有定義「門當戶對」是一個漏洞。現在年輕人一提門當戶對很多想到的標準都是財富,是身家百萬和數十億的區別。然而在我父母輩,自1949後,多數平民家庭只有窮和更窮的區別。在我輩最初談情說愛的日子,也無非是拮据和不拮据的區別。當年拿出三五萬人民幣供我們出國,家家都是精打細算才做到。

所以我心目中的門第,是父母的三觀、教育程度、成長環境、社會經歷和職業背景。雙方父母找不到多少共同語言的,我認為算不得「門當戶對」。父母的背景在子女結婚以後基本不再隨時間變化。所以不會有當初「門當戶對」時結了連理,以後發生變化門第不般配了再離婚的顧慮。

關於兩地分居的婚姻:在60年代大學裡的戀人分配到相隔近千里的並不罕見,有時候甚至是人事部門故意搗亂。還有人因各種機緣得以在外工作,妻兒留在家鄉的也不少。因為經濟發展停滯、工作機會有限,加上嚴格的戶口制度,調動工作並非易事。先是一個人跑探親假,等有了孩子帶著小的長途奔襲,我周圍不止一兩家。最極端的是退休才到一處。

另外說一下關於離婚:1980年頒布的婚姻法首次許可無過錯離婚。我爸媽在此之前不和多年,反覆被調解,皆因不具備離婚條件 - 雙方都是老實人,都不曾出軌。新婚姻法一頒布,不到半年他們就離了。這開明的法律還真是解放了他們。

最後,雖然我是從妻子的角度說的,婚姻里的酸甜苦辣反過來對做丈夫的也適用。網路討論在理不在力,男女都是一樣的有人性優缺點的人。

-------------------------------------------------------------
以下原文:
--------------------------------------------------------------我覺得雖然說門當戶對的婚姻未必幸福,但是不門當戶對的婚姻想幸福需要更多的努力和運氣。

我爸媽是文革前在大學校園裡認識的。我爸來自江南農村家庭,我媽來自北方大城市商人家庭。兩人從結婚開始矛盾沒斷過。我爸受不了我媽的獨立,我媽抱怨我爸大男子主義。比如說他們剛一畢業分配工作是兩地。我爸給我媽在他單位附近找了一個小學教師的位置,說你不管怎麼樣先過來吧,教教書也不錯的。我媽是一心幹事業的工程師,說咱倆同行,你好歹在自己單位給我多看看,不行等上兩三年也會有位置,要是去教小學我專業不廢了?我爸說哪有媳婦不著急和丈夫團聚的,你別鬧了......最後我媽把調令給撕了,沒去。在其它很多事情上他倆大主意沒有一件一樣的,最終還是分手了。

所以到了我這兒,當我這個長在北方大城市的姑娘開始和家庭來自南方農村的男友(當時他父母搬到城市了但是思維方式比較傳統)談戀愛的時候,我媽內心很崩潰啊。但是如今我結婚十幾年了,生兒育女,過得很開心。

我的幸運之處在於,一方面老公受他的家庭(尤其是他父親)影響比較小。我公公婆婆兩地分居很久。團圓以後很快我老公上高中,開始住校。而我婆婆比較傳統,受男尊女卑思想影響,不大管兒子的事。我老公得以在成長過程里保留了他自己的個性。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倆本科畢業就出國了。我們共同經歷了兩個小麥穗互相扶持長成大麥穗的過程。一直到婚後各自磨合好了才接長輩來和我們同住。

公公心地不壞,但是傳統而強勢。在家庭生活中喜歡管小家庭的事,偏向自己的兒女而不自知,在孫子女里有意無意偏向男孩兒。這些老公看很清楚,也在努力平衡。雖然公婆來住的半年我都是數著日子過,但是所有的小不快都不足以撼動我們夫妻之間的感情。回國跟著公婆回老家給他們掙面子比較艱苦(主要因為語言不通生活習慣不一樣),但是我還喜歡上老家的幾個親戚(可能也和我過客的心態有關)。總之和公婆相處就是看著他們反客為主但是糊弄他們不生氣的一個過程。

我偶爾會想,如果在國內,如果我一開始就以「嫁入」婆家的方式結婚,恐怕我們不知道多早以前就離婚了。但是現在我們不會,因為我們有比父母輩更豐富的閱歷,比他們更開放的思想;因為我們有更多的安全感,能體諒他們表面的強勢下掩蓋的無助;因為我們打破過桎梏,能體諒他們仍然困居圍城的迷惘;更因為我們倆知道雙方是自己在茫茫人海里找到的精神伴侶,希望擺脫來自原生家庭的局限,把更開明更寬容的自己奉獻給親人。


30歲,女,大二與同級的他戀愛7年,結婚9個月。現在離婚中。
我父母在縣城事業單位,職務帶長,縣城一套200多自住房,一套小三房出租,無貸無車也用不上,很一般的家庭。對方,出身某村,父母在東莞當門衛、保姆,按他們家的說話,也是房屋兩棟,但我見到的,其中一棟是木質結構的老屋,另一棟是地板有坑,沒有獨立衛生間的兩層樓。據說是因為我的到來,他們才在廚房邊上辟了一間沒有門,只有布簾的洗澡房。
算來我們都沒有什麼所謂的門弟的。我也並不介意這些東西,他166高,100斤重,我161高,94斤重,外貌大家都算正常。因為他的積蓄不夠,我家出了部分首付款,在我們讀大學並工作的城市買了房,房子因為限購,上不了我的名。這些,我也不介意。

但是,買房之後,各種問題來了。
他奶奶得意地告訴我,他養出了兩個大學生。我覺得莫明其妙,我家裡有研究生的,我們也並不覺得這是什麼值得得意的事啊。然後就是,各種村民親戚知道他在城市裡買了房,知道他發達了,對的,他在城裡有房,他發達了,雖然連首付都是女方在幫補。然後他的收入我並不知道,偶爾一看支出,給各種親戚有借無還的借出了不少。這也不是什麼大事,錢還能再賺的。但他在婚檢時明明查出了問題卻因為複檢需要花錢而不去做,卻在這種地方如此大方。這金錢觀也是夠感人了。
接著,他表妹要來這個城市找工作,住我們家榻榻米上半年,沒給家裡煮過一次飯菜,共用著我們的生活用品,把我的鞋子從鞋櫃里丟出來放她的高跟鞋,把我們的書從書架上丟到沙發上,然後在書架上放她的化妝品。然後他弟也和這個城市的女孩談戀愛,一個月來四五次,拿著家裡的門卡,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行李物品也直接留在我們家了。他們的邏輯:哥哥的就是他們的。並且這個男人也這麼認可了他們的行為。完全沒考慮過另一個掏錢的人的權益。對了,他表妹他弟都是他奶奶照顧的,因為他們的父母都外出謀生活了。
再來,我們雖然處了7年,我是買房後過年第一次去他們家的,當時沒結婚,他姑就和我說,給我們家生個兒子啊,她表妹也特得意地說,像我現在出去,人家都不相信我生過孩子。小姑給表妹花了高價找了個專科院校混學歷,她讀了一年跟人跑到廣東去生孩子了,就是在我們家住的那半年,除了奶奶生病,我們一群人回去,她從來沒有主動回去看過她兒子。母子分離、留守兒童,這在他們看來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根本不需要特別迴避,更談不上改變或者彌補。我第二次去他們家的時候,也是還沒有領證,而他小姑已經說我高齡產婦了。醫學認定35是高齡,他家認定來我家兩次還沒有孩子是高齡。而我的這個他,居然不認為這個認定有問題,也不認為他小姑言辭粗暴,他認為這是長輩的關懷。
類似的事情層出不窮,我決定離婚。他手上沒錢,我要求將我家出的首付款還回來,他找他媽要錢,他媽哭著給我打電話。然後我是見識了真正的三觀不合。
談到錢,他們說我們也沒辦法啊,就是沒能力啊沒錢啊。那麼,將錢借於那些有借無還的人時,將錢用於修那些一年可能都不見一次的祠堂時,為什麼那麼得意而不是這般哭窮?
談到家暴出軌嫖娼時,他媽媽說,一家人要包容的啊。他媽是家暴的受害者,我是嫖娼的受害者,我以為,她會感同身受,沒想到,他媽的三觀也是如此。這都要包容,那就沒辦法了,和我家的三觀嚴重衝突了。
然後談到孩子,又是一副別人家的女兒是他們家人型自走子宮的樣子。那就定下心來離了。

也許是我沒見識過真正的貧窮,也高估了愛情。耽誤了彼此。


漢語言博大精深,內涵無限。
就好多人天天說著「門當戶對」,在我看來應該是想表達「勢均力敵」的意思吧。


我是一個醜男,但是我有錢,家裡的老房子拆掉了(兩層,臨街,一樓是門面),一下子賠了一筆相當大的數字,然後投身入股市,又運氣好趕上6000點之前逃掉了,在我看來可以衣食無憂的一個人過完這輩子。可我媽不肯,想要我討個老婆,各種相親,然後找了一個我認為是7.5分的妹子,先說說我出的錢:彩禮50w,海南婚紗照,卡地亞鑽戒,金項鏈金手鐲玉手鐲,房子郊外別野一棟,車是輝騰,還給岳父大人買了一輛奧迪A8頂配,請了兩個家政,生活費我出,每月給她5000做零用,婚禮兩邊辦,酒席錢我包,禮金全部是岳母娘收了,妹子花錢托福關係進了保險公司養老,辦了張副卡給她購物,把她全家從四川白帝城鄉下(無歧視意義)接到湖南來(買套三室兩廳,岳父母和兒子),安排她弟弟進入一省級建築工程單位,逢年過節禮品紅包從來沒有斷過。隔1年左右大家集體出境游一次。
她家裡:0(其實應該算負數,不僅沒出,還得了彩禮,改口費2萬,上車錢,茶水錢等等,壓根就沒提嫁妝的事)
各位看到這裡,肯定說她嫁的好,由一無所有到衣食無憂,運氣好,美滿幸福。


我只想說一句話:慾壑難填。


首先不准我碰她,她不是處,我沒說什麼,我不介意這個。然而她不肯生孩子,說會把身材搞壞,背著我吃媽富隆,我也忍了。 感覺得出她是嫌我丑的,平常休息我在家她就出去逛街去舍賓,不是出什麼事情不會找我,標準的十指不沾陽春水,除了結婚證和結婚照,在她世界裡是沒有我的存在。那次發現她大肆宣揚自己單身,遂大吵一架,冷戰至今。

然後她弟弟(不想說是小舅子,噁心)在工地上和項目經理頂撞,人家說什麼都不要他去了,退回機關又天天早退曠工,給開除了還沒賠償。回家就找她姐要錢,買了輛君越酒駕傷人還踏馬逃逸,車沒了我跟個狗一樣上傷者家屬賠禮道歉賠錢出具諒解書才沒讓他進去(判1緩1)。弄大了酒吧女的肚子(3次),整天遊手好閒,和我說得最多的就是姐夫我最近手頭緊。

岳父,駕照考不過去是花了8000買過去的(以前可以,現在新交規不行了),兩次酒駕拘留15天(酒駕有遺傳),上高速回四川下雨天跑110,追尾一新桑塔納,車翻過隔離帶被對面貨車撞,死了,車子報廢得6000塊,自身全責,保險公司指責更改氙氣大燈破壞線路脫保(具體不記得了)沒得賠,喪事全我出,別說喪葬費什麼的,死人還辦酒席我也是醉了,期間的噁心事不想提。

岳母,沉迷於賭博,在四川就是麻將,到湖南就是扳砣子,買私彩,天天買碼研究碼經。快60歲的人了跳廣場舞和人家老頭不清不楚,人家找上門打小三,受了氣還打電話讓我去給她出氣,我不肯去說我沒出息,妹子跟了我吃大虧。


加一點,我至今沒有改口,我叫婆婆「阿姨」,叫公公為「叔叔」,老公也是這麼稱呼我父母的。

~~~~~~~~~~~~~~~~~原答案

大家都是悲劇的,我是恰恰相反

已婚十幾年,過的幸福安寧。和老公家庭差距鴻溝般巨大。可早能預見會有矛盾,就做了一些奇葩措施,防止了惡性事件的發生,保護了雙方父母,也保護了自己,一個悲觀主義者極端建議!

1,雙方父母見面次數為0。從戀愛到領證通話一次。其餘時間,禁止通話,若有事,告訴我們,經過我們的加工審核後代為轉達。

2,純裸婚,不拍婚紗照。沒車沒房。不要彩禮。不辦婚禮。拒絕父母的一切物質支持,一毛錢也不要父母的,窮死也靠自己。沒出錢就沒話語權,也無權控股我們的人生。

3,雙方父母0接觸,互相只管好自己的父母。分工明確,只對自己的父母負責,對方那邊不用管!不用理性控制下的假惺惺的愛屋及烏的孝順對方父母,只顧好自己這邊就行了!

4,親戚問題,不走動不拜訪,份子錢父母轉交。我們卻不收你們的份子錢。

5,除了過年,我不去老公老家。老公也不去我老家。我們都自我偏執,不見為凈。

責任:
1,把對方父母當成自己的父母。任何問題全力共同解決。
2,為父母提供一切物質精神支持。每年給錢給父母,買各種禮物,經常打電話視頻。
3,只補貼父母。但不要父母的錢。
4,丁克。

執行效果:
1,雙方父母由於零接觸,信息交流阻塞,無法產生對比心裡,也不了解對方。so零矛盾。零衝突。
2,零婆媳矛盾,因為一年見一次,想產生矛盾也難!
4,小家從未被打擾。絕對的私密禁地。真正的家和港灣!

去年去在大理三塔祈福,先生許願

「希望來生,還能在一起~」


我覺得從提問到大部分回答,開始的出發點就錯了。

問的是「有什麼結婚因為不門當戶對導致最後失敗或者痛苦的經歷」,將婚姻失敗或痛苦的原因簡單歸咎給了門不當戶不對——然而他們真的當初找了門當戶對的另一半,就能不失敗、不痛苦?你敢保證?

錯了。並不是「不犯錯就能對」,如果真有那麼好的事,世界就能永遠和平了。避免做錯,和保證做對,中間差了0.8個世界和平。只有在學校試卷上,選擇對錯題才有非對即錯這麼二元的選擇——就這你也不一定能全做對啊。

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從陌生到親密,到結婚,到結婚後很長時間,正常情況會遇到數不清的分歧和矛盾。親爹媽和子女、兄弟姐妹之間還經常互相看不順眼鬧矛盾呢,何況原本就沒有交情?激情期過完,玫瑰色光環褪去,缺點暴露出來,日常生活中由於關係密切肯定經常會出現數不清的衝突,小到你想睡覺他想看球、你想一起逛街他想打遊戲、過年去誰家,大到買房要不要向父母借錢、年終獎買包還是存錢、小孩放養還是報培訓班,這些衝突跟門戶關係不大,跟資源和處理能力關係極大。如果解決不好,對關係一定多多少少會有負面影響。門當戶對,確實可以避免一部分因為家庭背景差別過大的問題,但比起兩個人可能遇到的全部問題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了。這個坑跳過去了,還有一千八百多個坑等著你呢。

千萬不要把愛情或婚姻幸福當成人生標配,不但要得,而且要長長久久,真有人做到,那是十停中最多一停的幸運;便是曾經得到又失去,也需要感謝上蒼;目標放在追求當下關係和諧順遂,不行就分,較為可行,至於分手之後,記住對方的好,自己的錯,再次尋覓也就行了,別胡亂甩鍋,不是嫌對方門戶差就是哀嘆人心太易變,有什麼意義?須知你得到的都是僥倖,失去的,才是人生啊。


我有發言權,城市長大的我嫁給了我家先生。結婚六年,今年是第一次走完了婆婆家的所有兄弟姐妹,居然有九個!而是都散布在村鎮附近。語言不通,他們的話我基本聽不懂,多半靠猜,我說的話,反正在這也挺另類。我家孩子經常抬頭問我「媽媽,他說的什麼?我沒懂」我內心也在吶喊,你媽我也不明白,呀不明白!
結婚這麼幾年始終不習慣,一盤梅菜扣肉居然要吃三天!過年三天每天的飯菜就三種,每盤菜鋪在盤底。熱菜沒有!我們帶回來的年貨統統不上桌,孩子吃飯,夾幾片肉,被善意的說,孩子吃肉多,不好消化,我也是醉了。給孩子炒個雞蛋居然也要猶豫好久......
還有很多生活習慣讓我覺得在這裡度日如年,就不贅述了。

少女時代的我沒有這種貧富概念,父母對我的期望也是自己幸福就好,從未對先生有任何方面的物質要求,感謝我開明的父母。
目前我的婚姻還算幸福,物質條件通過先生的努力也都滿足給我。只是,跟他的父母永遠是無法溝通的,所以放棄。因為愛先生所以每年的面子工程都會陪到,但是內心是焦灼的。
此刻,想念爸媽,想念所有的零食,想念我的同學們,想念「美人魚」....
感謝大家的贊和評論,回家後心態平和了一些。補充一點我現在的想法。
我內心真是很感謝我的父母,她(他)們沒有給我施加過任何壓力,沒有跟先生家裡要過任何的彩禮。結婚一手幫我們操辦,沒有怨言,只是希望我們能幸福。
這次回家我又是一大堆的抱怨和不適應,老媽依舊說,多理解,多包容,要孝順,看在愛先生的份上不要刻薄,所以,我平復了內心。
對於孩子,我們沒有給他灌輸過農村與城市的不同,相反,他比我要熱愛農村,有小夥伴一起玩,可以上樹,可以烤土豆,可以摘玉米,辣椒,茄子等等,經常滿面紅光的跟我說「媽媽,韭菜是我自己割的!」講真,這確實不是我能體會的,我的童年是遊戲機和書來渡過的時間。所以,我不適應,但站在孩子的角度,我希望他親眼見到,親身體會農民的不容易,知道不浪費糧食,珍惜現在的生活。長大了,希望他會有自己的判斷和讓兩種生活方式融洽的結合吧。


戀愛5年,領證兩年,去年10月份辦了酒席。經歷就是,酒席第三天就和老公發生2015年來最嚴重的一次爭吵,具體原因嘛,無非就是婚禮上哪些事,導火索是公婆在婚禮前三天就和老公說,我們收到的紅包他們要拿去買房(公婆自由住房,房貸還是老公一次性幫他們還清的,想買新房是因為嫌老小區沒有電梯,爬不動樓,公婆50度歲),還有其他更狗血更複雜的橋段,就不多說了。

今年大年三十,又吵架了,也無非就是過年怎麼過,雙方親戚怎麼平衡的橋段。吵架時老公說了一句讓我很傷心的話:這日子到底還過不過?

我們的感情有多深呢?戀愛的時候,我覺得下輩子,下下輩子,下下下輩子......都要和他在一起。他亦然。認識九年了,身邊的朋友都覺得我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但是結婚後,我想假如時光可以倒流,我寧願從來不認識他。他亦然。

看了很多回答,強調了門當戶對很重要的兩個標準:經濟狀況和原生家庭干預否,但是我比較贊同匿名用戶的回答:我心目中的門第,是父母的三觀、教育程度、成長環境、社會經歷和職業背景。

就我和我老公而言,戀愛時感情深厚,婚後經濟獨立,沒有依賴雙方父母,小家庭的一磚一瓦都是自己努力建設起來的,我和他都是比較有主見的人,不存在原生家庭干涉的情況,但在婚姻面前,經常因為一些事情吵得雞飛狗跳,身心疲憊,愛情就在婚姻中一點點被消磨,最後維繫這段關係的,是一紙婚約,或者習慣,而不是愛情。

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父母的三觀,教育程度,成長環境和社會經歷等問題。

比如,老公那邊的大家庭奉行誰有錢有權誰是大哥,大哥說的話,沒人敢說半個不字,奉行尊卑有序,長幼有別,看重禮儀,長輩討論問題時,晚輩的口徑都是大人說話,小孩子不要插嘴,大家庭聚會時,都是勸酒,往死里喝,飯後長輩就打麻將,玩牌,KTV,或者聽大哥吹牛逼閃閃的官場經歷,晚輩就各自玩手機,或者吃完飯就找理由閃人。氣氛相當壓抑。

我家這邊的情況是,長幼無序,長輩和晚輩之間會以外號相稱,沒有權威,誰有理就聽誰的,哪怕是個三歲小孩說了比較有道理的話,大人都會誇讚鼓勵,也經常發生長輩做得不好,晚輩輪流批評的情況,比較尊敬讀書人。大家庭聚會時,沒有勸酒文化,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飯後基本都是聚在一起閑談,內容多是鄉村趣聞,家長里短。

PS:老公是城市獨生子女,我是邊遠農村非獨生子女。因為我父母屬於那個環境的「知識分子」(打引號是因為父親其實就是中專文憑,在一所中學教書),他們思想相對超前,做過許多能讓其他村民崇敬的事情,有點類似古代的鄉紳,有一定社會地位。

這兩種家庭文化差距巨大,有高下之分么?個人認為並沒有,只有習慣之分。老公習慣了他的原生家庭的強權,壓抑,雖然他也很不齒這種家庭文化,但是聚會時,他無疑是放鬆,能融入的,而對於我的原生家庭文化,他認為太過於散漫無序,更重要的是,大家聊天時他get不到笑點。(在他的家庭文化中,打麻將,打牌是很輕鬆的,並不需要太多交流,並且能讓他放鬆)

所以每次家庭聚會時,對我兩都是一種煎熬,在我家時,他習慣拿上筆記本去書房,假裝在工作,(老公自由職業),而在他家時,我習慣承包從做飯到洗碗打掃衛生的所有家務,(我自己平時很懶,尤其討厭洗碗,但聚會時,卻渴望做不完的家務),我寧願自己站在廚房被油煙熏,累的直不起腰來,也不願意出去奉承大哥。

更悲哀的是,這樣的差距不是錢能解決的,也不是獨立自主能解決的。


門當戶對什麼時候成了問題了?門當戶對的婚戀觀受到挑戰才是問題吧?
比如:當前以「窮則門當戶對,達則老公x我」為特色的一套頗具靈活性的實用主義價值觀(以一部分女性朋友為代表)大行其道,時常會讓我感到無所適從。
換句話說,「門當戶對」異化成漫天要價的鋪墊,這些人一邊無限誇大自己那身皮囊的投資回報槓桿比率,要去找「現貨」,要實現階級大跨越,與此同時這一切並不妨礙她們標榜「門當戶對是我的底線」。

再提醒各位一句,你們不妨把一些人嘴裡的「門當戶對」和」不將就」當成廣告詞來看。詩與遠方,「有原則」,「愛旅行愛讀書」,都是一些人情懷營銷的一部分。「老公x我」這種話雖然發自真心,但沒人想用其來吸引自己的潛在客戶吧?
「本小資的原則是門當戶對,不將就」 vs. "老公x我"
「某款豪車在售出前都會查客戶三代,身家不清白是不賣的」 vs. 「某款豪車不賣給出不起錢的人
都是幌子,你們感受一下。

同時,在當前「門當戶對」會經常被無良段子手營銷號當成炒作熱點,用一些白富美配鳳凰男的悲慘故事嚇唬騎自行車的小資女(最有話語權的女性網民主體)「看看,你豈止是不能找鳳凰男,你簡直就應該找個現成的寶馬男,你本來就很美,又熱愛詩與遠方,光西藏就去了十幾次,這一點你完全可以做到!」

為什麼在當前的供需關係下,還會逆勢出現大批剩女?
一個經濟學原理:
賣方對未來漲價的預期將會導致其減少當今的供給(為將來的漲價進行囤積)。
而某些女性朋友估計是被當前的行情沖昏了頭腦,認為「站在風口上,一隻豬也能飛起來」,不幸像羅鎚子的情懷營銷一般,詩與遠方有餘,質量管控不足。而且還不像羅鎚子懂得見勢不妙降價。
畢竟在長期來看,眾多男性對於女性的需求彈性是呈增大趨勢的(總會有更多更年輕的女性加入這個市場,她們的同齡男性則頂替了食物鏈最下游的位置),一些對市場規律沒有基本認識的女性朋友,最終就不免淪為和資本家倒進大海的牛奶一樣的命運。

自行車女們可以為自己的行為搬出一萬個理由「加班累,沒有上升空間,職場性別歧視,買房難」。但很遺憾這本來就是個經濟下行,中產市民貧困化,財富向某國民老公這樣的少部分人手裡轉移這樣一個大時代。社會金字塔的斜率在加大,對於要現貨的自行車女們,合格的擇偶對象自然只能愈發稀缺,不斷減少。
你不想和你的另一半談「同甘共苦,共同奮鬥?」
於是
你們認為為什麼這幾年宮斗劇會異軍突起?
你們認為為什麼近些年"小三","閨蜜搶男友","劈腿","大叔"這類話題在天涯豆瓣微博這樣的社交媒體長盛不衰?
另一個經濟學原理有云:業餘的投機者不能通過公開的信息戰勝市場。懷揣跨越夢的投機者是如此之多,使得市場的供需關係迅速作出相對應調整。這就是各類「閨蜜奪愛」「渣男劈腿」等喜聞樂見素材不斷產生的大背景。
誰也不比誰高尚半毛錢,無非是鳳凰男在網路平台上最沒有話語權罷了。他們既買不起水軍,又不可能像部分遊手好閒的天涯豆瓣女一樣成天抱團在「xx女人幫」這樣的圈子裡交流市場行情。不過挺有意思的是,累死累活的直男在當前無論中西,都是政治不正確,是理應被批判一萬遍的。

我可以給你們講一個具有時代特色的,因門不當戶不對造成的悲劇:
我有一故人,閱男無數,劈腿無數,三年前和一分後複合的前男友結婚,此男工程師,兼有家資上億。此女雖一校長之女,然社會地位及家資終遜男方一大截,被其身邊人公認嫁得好。
然而去年她嘗向我抱怨,說嫁人如同籠中鳥,長期遭受冷暴力不得自由。男方定時按額發放零花錢,不準其出外工作社交。激憤之餘,她甚至想帶著女兒逃往國外隱姓埋名地生活(離婚後必然是凈身而且女兒會被判給男方)。

鑒於有些朋友一直在我的評論區里糾纏「你為什麼不說女高配男低」,我覺得下面這位朋友在另一個本次逃飯事件的問題里回答的非常之好:

作者:玄不救非氪不改命
要知道,女方自稱「長相一般性」,翻譯成人話,那就是…還是不說了吧,人艱不拆。家境來看,父親是退休工人,母親是普通教師,應該屬於本地的中下階層。因此,找了一個家境貧寒的鳳凰男,當然是門當戶對。一個核心優勢是戶口本,一個核心優勢是工資卡,一拍即合。否則的話,如果想找本地人,那麼戶口本的核心優勢就沒了,還能找什麼樣的呢?畢竟,本地的男士面對漂亮的外地妹子和「長相一般性」的本地妹子,只要審美觀正常,對吧。

答主還漏了一個事實,即「男方長得還好看」。
說實話,用「你怎麼不看外國也有吃不起飯的人」的邏輯討論問題,只能是和稀泥攪混水。這麼說好了,我身邊「女高男低」的案例里,大致都和上面那位答主分析的一樣,男方若非有賺錢能力(或潛力),便是有一線城市戶口(或發達國家身份),又或者女方實在是過於樣貌寒磣性格嗔怪。(通常是這樣幾個因素的結合)
一些女性朋友常見的誤區是把「鳳凰男」和「窮diao絲」混為一談,你硬要跟我說「天涯上有大把窮屌絲配白富美」的悲慘案例?呵呵。

婚戀是是社會經濟和資本產物,並按照一定的市場規律在運行。
一些自行車女在為自己的理性決策沾沾自喜時,忽略了市場上的另一方,男方也會像理性人一樣行事。你們可以看看攝於1995年的老電影《賭城風雲》 作為主角的賭場老闆,是怎樣在婚前為他身經百戰的交際花未婚妻訂立了一堆約束性條件(雖然兩者婚姻最後還是悲劇了)。
你提價,買主就更傾向於超負荷使用買來的商品,這又構成了天涯豆瓣這類地方狗血劇的素材來源之一。

一些新時代女性日趨把婚戀當成一個服務行業,把自己定義為服務業者而非傳統意義上的戀人,這是值得玩味的。
現在的眾多女性為什麼不反感「婊」,「碧池」這類辭彙的使用,甚至用其來自稱和互稱?無非是在這些人眼裡,「行業先驅們」比她們都要先走一步罷了。

列位看官有沒有注意到:現在的一些女性朋友越來越喜歡把其男朋友/老公給其的轉賬,紅包(通常是在節假日的時候,以520,1314這樣的金額)截圖發在微博和朋友圈一類的地方?這種行為,是不是像極了電商曬單?
「我的這個客戶從來不拖欠尾款,按時足額」。

而這個國家那些可愛的,時常把什麼權和什麼主義掛在嘴邊的一些人們對此不但像溫和MSL之於激進MSL一般的訥而不言,還轉過頭閉著眼高唱「這都是男權社會物化女性的錯啦」。
物化女性的錯啦
錯啦

我這個人不喜歡像一些大V般用俯視眾生的態度賣一些高冷的私貨,也不喜歡寫一些政治正確的東西四面討巧卻提供不了任何有益的思路。因此權且寫下了上面的文字供大家思考,望被冒犯的各位海涵。

借樓安利一下自己的影評,歡迎探討
如何評價周星馳導演的電影《美人魚》? - 知乎用戶的回答


雖然有點跑題了,我的婚姻並不悲劇。但我覺得我很有資格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因為我大概就是一個標準的鳳凰男,來自鄉下,魔都立足,然後還娶了個上海姑娘。

交代一下背景,本人標準蘇北農村出身,父母是標準三代農民,有著中國老百姓最基本的特質——貧窮。感謝父母的勤勞和偉大的付出,我小時候沒吃多少苦,學習也比較爭氣,上大學後到魔都工作,然後有幸遇到了我的老婆大人。

我覺得我很幸運。首先我的父母雖然沒有文化,但是卻異常的開明,從來沒有要求我回報什麼,對我提過最多的要求就是:該結婚了,該生孩子了。其次我的老婆家也比較開明,岳父岳母雖然是上海人,但沒有任何一點排外的思想,也並沒有瞧不起我這個鄉下來的孩子。還有我的老婆,對我的爸媽也很好,逛街的時候經常會提醒要不要給我爸媽買點什麼,這些雖然是小事,但真正能做到的我覺得不算多。

結婚也好幾年了,我們這樣的婚姻對雙方來說其實是有壓力的,只是我們經營的還算比較好,雙方都相處的比較和睦。首先,我盡量讓我的父母和老婆少接觸,因為我知道即便是再好的人,也不一定會處理好婆媳關係,更何況雙方情況相差這麼大。(父母在蘇北,我會經常回去,老婆盡量不去,雙方也都能理解)。其次,農村裡的親戚什麼的幾乎沒到過我家,偶爾來的,我也安排酒店,不會住到家裡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也是很多矛盾的源頭,入鄉須隨俗,很多農村裡的習慣,在城市裡確實不太合適,這些情況還是盡量避免比較好。

剛來上海的時候,混的不是很好,鄉下閑言閑語很多,我也有所耳聞,但這也是鄉下生活的一部分,父母當時壓力很大。不過現在過的挺開心,我為他們都辦了養老保險,還給養了一隻可愛的狗狗陪他們,我也會經常回去探望。以後也許會接過來照顧吧,當然不是在一個屋檐下。

希望我的經歷會幫助一些人

以上


推薦閱讀:

天津屬於「小地方」嗎?教育帶給我們的盲目自豪感是否是錯誤甚至阻礙城市發展的?
天津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建築?
為什麼計劃生育的政策不是傾向於讓有能力養多個小孩的生多個,而是限制城市戶口的小孩出生?
安徽省會是南京這個梗究竟是怎麼產生的?
為什麼中國不規制建築外牆上又惡俗又可能製造嚴重光污染的霓虹燈?

TAG:城市 | 婚姻 | 農村 | 門當戶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