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口相聲和評書有什麼區別?
.
不好分。二者的基本形式都是一個人在講故事,單口相聲很有可能原本就脫胎於評書,很多優秀的單口相聲演員,本身也身兼評書演員的身份。老藝術家比如張壽辰,現在的比如郭德綱(郭德綱拜西河門評書藝術家金文聲先生為師)。
更何況還有《永慶昇平》和「八大棍」這樣攢起來是評書,拆開來是相聲的神奇作品,這件事情就更難說了。
硬要區分呢,提幾條個人的觀點:- 最主要的:單口相聲更注重「包袱」(笑料),評書更注重「扣子」(懸念)
當然,好的評書和單口相聲,都是又有包袱又有扣子。但是單口相聲相對更鬆散一些,比如像《君臣斗》,幾乎都是單獨的小故事,直接聯繫並不緊密。
- 篇幅:單口相聲一般較短,評書一般較長
舊時評書演出一般為兩個月周期,稱為「一轉」,每天一小時左右,一部書大致 60 個小時可以說完,換算成現在普遍的半個小時一回的形式,大致是 120 回左右。單口相聲一般比較短,即使像「八大棍」這樣的長篇單口相聲,也很少有超過十個小時的。
也正是因為評書篇幅較長,所以需要懸念來留住觀眾,所以更注重扣子,單口相聲演出的周期比較短,所以更注重包袱。
評書《水滸》智取生辰綱片段(張壽臣) 視頻巧嘴媒婆(張壽臣 單口)全本視頻.
如果是「評書」而不是說書,還是好區分的。
形式上的區別,顯而易見。
評書從業者精神上自然自視更高,表現為颱風上也有區別,當然當下這些自己不拿自己當回事兒的評書名家不足訓。
評書執行了一整套閉合的表演手法,說評講論,都有規矩和標準,觀念也上也是內部統一。如說三國,如果以真正歷史的眼光看評書自然不對,以《歪批三國》的態度對待,恐怕也不對。
樓上提供的張壽臣《巧嘴媒婆》和《智取生辰綱》(還是《楊志賣刀》?我沒點開聽),我覺得倒能聽出二者的區別。
總的來說,說書的包袱是為了故事服務的,所以包袱第一不能多,第二不能跳出情景,第三不能破壞故事的氛圍。當然這三條不絕對,也有不按規矩來的,這麼做的一般是評書相聲兩門兒報的演員。
單口相聲的故事是為了包袱服務的,整個節目的核心價值就在於逗觀眾樂,或者使觀眾覺得有趣,具體到故事怎麼怎麼樣,是次要的。這就形成了包袱隨便抖,如果是相聲大會還能隨意拿前場後場的演員抓哏,完全不必在意故事的情景和氛圍這樣的方式表演方式。甚至故事本身你也能隨便改,說廣泰回家你也可以把廣泰說死,只要現場效果好,沒演員的不是。
還有就是,說書先生的傳統中還有一個高台教化的使命,人物故事臉譜化,忠臣孝子得捧,昏君佞臣得罵,可以說代表了底層人民最樸素的價值觀。相聲就沒那麼多顧慮了,儘管使勁抖包袱。
先說這麼多,算是我再挖一坑,近期填大坑之後再來說。恩,是的,要把內邊的扣子圓了。
最近知乎上總有留言問我,說說單口相聲跟評書有什麼區別?
這個很好解釋,單口相聲篇幅一般沒評書那麼長,故事結構也沒有評書那麼完整,目的只是逗你樂,相聲要使「包袱」;而評書的目的不是通過「包袱」逗你樂,是通過情節吸引住你,聽人情,講道理。
所以在台上如果就以使包袱逗大家樂為目的,這是單口相聲;
要是通過故事情節把大家吸引住,甚至從中能說出點人情世故道理,這是評書。
單口相聲大家很熟悉,像什麼丟驢記,日遭三險,小神仙,化蠟扦,珍珠翡翠白玉湯,連升三級,都說單口大王劉寶瑞,很多人聽過他的作品。
評書大家聽袁闊成的,單田芳,連麗如,劉蘭芳,田連元的等等等等,這個事兒在過去就不是問題,沒人提。
為什麼這些年有人提?
因為郭德綱。
郭德綱在台上多次說,很多人攻擊我,說你說的不是評書,你說的就是單口相聲,那憑什麼我說的就是單口相聲,別人說的就是評書呢?因為有人發現郭德綱在台上說的這些東西你不好歸類,你說它沒情節,它情節驚險起伏,很吸引人;你說它有情結,很多人聽都聽前頭忘後頭,聽後頭忘前頭,好像這裡包袱很多,哈哈一笑過去了,或者有的說好像不怎麼合理,這故事編不圓。
很多朋友聽了劇場版,郭德綱說的像濟公傳,槍斃劉漢臣,白宗魏墜樓,九頭十三命等等。有的人產生疑惑,說這個東西到底叫單口相聲,還是評書?
今天我給大夥解釋解釋這兩個的區別是什麼?以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
有朋友知道,單口相聲系列裡頭有個《八大棍兒》,這《八大棍兒》怎麼來的?有一種解釋比較合理,就說《馬壽出世》這些都歸到《八大棍兒》裡頭,說這《八大棍兒》是相聲從評書那借來的活兒,相聲有兩人說的有一人說的,說單口的段子太少,所以想找點故事從評書那借,我就借了一塊,在這一說,說完就拉倒,也不一定有頭有尾,主要是這一場可能一個小時半個小時,把大夥吸引住就行了。
而評書不行,你在茶館裡一說,北京是三個月,天津是倆月,觀眾來了,從頭到尾都跟著聽,跟著看,中間哪不合理或者哪沒頭沒尾,觀眾得罵你。所以評書一定是能圓得過來的。你看《八大棍兒》裡頭《馬壽出世》,《張廣泰回家》,《晃桿呂劫道》,《宋金剛押寶》,《康熙私訪月明樓》等等等等。
這些來自原來一個傳統評書叫《永慶昇平》,也有說法說康熙爺沒出北京,叫「五龍捧聖」,出了北京叫「永慶昇平」,各種各樣說法都有。《八大棍兒》是截了一塊,那麼說書先生過去是在茶館裡說,風刮不著,雨淋不著,說相聲就慘點了,經常在外頭「撂地」,「畫鍋」,站在那說完了,掙點錢就走,所以它的目的是在很短時間之內把你吸引住,能要下錢來,所以它不像評書,得有頭有尾,故事情節得特別合理。
單口相聲從評書里摘下來的,只求情節驚險刺激,裡頭有包袱,我能把你吸引住,能掙錢來就行。
所以有的朋友一聽有的現在說叫評書的,說郭德綱在台上說那個確實情節驚險,《皮褲衚衕兇殺案》,《九頭案》,很驚險,可是你看一個扣解開之後你會有點失望,這有點不合理,它為什麼那樣?說不通。因為過去老先生就學到這,不需要把它編合理了,我只要扣住你了,吸引住你了,我就說這個短段兒,掙了你錢我就走,今天在這,明天換個地方還說這段,我用不著把它編得合理,也用不著都學,會這幾段就夠了,沒必要把它弄得起承轉合,是個完整作品。
說書的需要完整作品,單口相聲說完了掙錢就走,所以它留下大量的殘篇,就這麼一段,你說後邊人把它編全了吧,這前面弄得太小,起伏太大,想把這故事講完了,編圓了,太難,所以有的編著編著就不編了,放棄了。
所以為什麼很多人說是單口相聲,評書過去好的東西都失傳了?但凡失傳的,我告大家不是太值得留的,都是說得很邪乎,製造懸念很足,包袱挺多,但是編不圓,你想把他編圓了,特難。
但凡能留下的全是評書,都是故事很完整的作品。像三國列國東西漢,水滸聊齋濟公傳,都特別完整,所以從藝術作品的完整藝術性來講,評書是高於這些所謂瀕臨失傳的單口相聲。
所謂那種瀕臨失傳和已經失傳的單口相聲,大多數它的藝術價值並不大,一段你聽著高低起伏,心裡很激動,想後邊怎麼回事?等真把扣給你解開了,什麼玩意兒!也說不圓!多數是這樣作品。
它是藝人為了謀生採用的一種手段,不像評書。
評書為什麼完整?也是藝人為謀生,一說說倆月三月,不完整的大夥會罵你。所以它為了謀生,會反過來催逼藝術形式產生各種各樣的變化,這是一種生存需要。
那麼郭德綱有很多這類單口的東西,很多是老先生口口相傳的東西,所以難免有的地方不完整,需要整理。
在這點上我得提到我們的老恩師金文聲,金文聲先生既有傳統的評書,像三俠劍,封神榜,隋唐,都有,同時他又有大量的類似我這種短段兒,和挺邪乎的單口。
而金文聲先生後來在書館裡說,他是儘可能把這些東西加上自己的理解,加工,讓它的故事情節儘可能完整。很多朋友可以在網上搜他講的《槍斃劉漢臣》,《白宗巍墜樓》,《肖俊良賭妻》,《白玉雪》等等等等,像這些老先生整理的書都很吸引人。所以我認為是我們先生對評書的一大貢獻,把它編的趨於合理,能吸引更多人,眼下郭德綱也在按照這個路子往前走,但我們都知道德綱事兒多,一天也挺忙,我是希望他什麼時候有功夫好好琢磨琢磨這個,這可能會把更多的單口相聲編的趨於合理,也能讓更多的人接受他。
所以我理想中的境界不問什麼單口相聲和評書,這個是不是一件藝術品?是不是有頭有尾?這是我們判斷的是否值得你聽一回最主要的一個根據。
單口相聲把事兒說清楚人物演活就基本可以了,評書得評,得講人情,得前後捋。
郭德綱有段關於這事的單口,解釋了這裡的區別。單口不能搶評書的料,所以有了妥協後的八大棍限制。具體自己去聽下,轉述不是完美的
打個比方,評書是連續劇,單口相聲是電影。
以過去舊社會對人的界定標準來說:評書藝人是先生,說評書是教化四方,不算娛樂活動;而單口相聲藝人就是演員、藝人,或者乾脆說下九流里的「戲子」,說單口相聲就是娛樂性表演。
過去遇到國喪,比如皇帝駕崩了,全國禁娛(比如相聲《八大改行》諷刺的就是這種事),相聲在國喪期就不能演了,但是評書卻不受限制。
同樣是一塊方頭方腦的木頭,評書先生拿在手裡才叫醒木,相聲演員拿手裡叫窮摔
相聲四門功課:說、學、逗、唱。
評書四門功課:說、演、評、博。
有75%的區別。雖然都是講故事,但是很好分,聚精會神的聽,故事引人入勝的是評書,引人頻繁大笑的是相聲^_^
劉寶瑞大師說過,評書說完,大家可以不笑,但單口相聲不能講完了沒一個笑點(原句忘了)
評書評書,關鍵在一個評字上,說書人要有自己的評論、觀點。舉個例子,隋唐演藝在舊時也叫黃臉書,也有叫羅單斗,評書先生說黃臉,就要話里話外捧秦瓊;說羅單斗,那就要變成單雄信一貫正確。
最近正好在聽郭德綱單口。反覆介紹了八大棍由來,當年相聲界地位低於評書界,談判的結果就是評書人挑揀半截故事給相聲藝人們改,別的不許動。
郭本人還在作品中聲明自己不滿評書內容中仙怪離奇的部分。
評書重在一個「評」字,傳統評書是幾乎沒有人物對話的(加入人物對話算是評書在現代的一個革新),基本就是一個人以第三人稱講故事,邊講邊評(有點夾敘夾議的感覺),而且傳統評書藝人為了吸引觀眾,都會在一次說書的最後留一個「扣子」,也就是懸念,也就是「且聽下回分解」,下一回開場就是「書接上回」,先概括上一回的內容,回顧幾句,然後繼續說。還有就是,評書應該是看,在廣播時代演變成了聽,其實評書藝人配合內容的表演也是頗見功力的,身法、架勢都很有講究。
單口相聲更偏重「相聲」,包袱比較重要,再就是往往都是小段的故事,或者比較鬆散的長篇(類似系列劇),這個其實和評書小段很難區分。
再有就是評書的歷史很久,至少在東漢就出土過說唱俑,表現的就是評書的雛形。而相聲一般認朱少文為祖師,其實朱少文是發展了對口相聲,在朱少文之前是有單口相聲的,很可能單口相聲的起源是評書的開場段子。就像相聲有定場詩一樣,評書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過一些類似的形式,比如在正書開始前,現用一個短篇吸引大家靜下來,這種短篇一個是短,一個是吸引人,短笑話之類最為符合,可能在慢慢的發展中就成了單口相聲的雛形,當然,這只是個人的猜測,不過評書出現的早,單口相聲出現的晚,是公認的。
看見樓上有人舉了張壽臣老先生的例子,其實評書表演藝術家裡也有運用相聲的包袱手法的高手,比如田連元老師,不論長篇評書還是評書小段,都運用包袱的手法為評書增色不少
這個問題聽過劉寶瑞先生的相聲應該知道。其中說《兵發雲南》一段開場就回答過這個問題。說相聲相比評書或者講故事要相對誇張一些。說相聲在台上就得把台下觀眾給逗樂了。沒逗樂了這相聲算是白說。算是火候不夠。
劉寶瑞老先生說過,單口相聲必須得逗樂人,評書不以此為標準,主要靠故事性和扣子。
一般來說是 長度 包袱 結構性
雖然混著來的也不少
然後 郭德綱那個一眼望不到盡頭 掉坑裡就一直下落 看見亮 都掉美國去了的 作品
我認為是評書 雖然 說的很次
除了郭德綱這個
其他的還基本都是按照 以上三點來的 ...
嗯
——————————
忘了最重要的一點 評書關鍵在評 評 評
思想境界要高一點[笑]
相聲更有趣 (生動而富有變化)
單口相聲,就是講故事,形式上有多少包袱,怎麼表演,看演員發揮。
重點說一下評書。
不提具體人了,有一次聽評書聽到,比較認可:評書不只是講故事,主要價值是分析故事裡的人情世故哲理思想。
當然,實際上,不一定所有的評書演員都這樣,所以演員也有高下優劣。
打個比方:
表演為主,看著熱鬧新鮮吸引人的,是單口和一般說書,甚至包括小品講故事笑話等等。
一般有一個特點,新段子受歡迎。
而借故事展開「評說」的,甚至議論部分多於故事本身的,屬於「評書」。
評書,往往是老段子。
評書一扯扯一生,單口不扯則以,一扯數發
評書有完整的情節,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以情節吸引觀眾。單口相聲故事結構不完整,只是選擇故事中的一段來擴展鋪開,加入包袱,以包袱的趣味性吸引觀眾。
推薦閱讀:
※中國為什麼會創造出那麼多垃圾動畫片?
※為什麼中國沒有F1賽車手?
※時間到2030年,如果中國的 10 億人過上發達國家生活,地球資源能否承受?
※人死了請道士做法,守靈這些習俗的起源?還有必要性?
※如何評價中國漫畫雜誌彩色四拼一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