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和王陽明的思想有哪些共通之處?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王陽明《傳習錄》
這句話中是否就包含了叔本華所說的意志和表象?
具體見:如何給初中學歷的人解釋「薛定諤的貓」? - 知乎用戶的回答


謝邀。

真要討論考察,首先要釐清叔本華的意志和表象的定義還有其能夠追朔到古希臘的哲學淵源。這是一個足夠寫篇論文的題目了。然後還得了解心學的背景語境淵源。以及這兩種語言表達的各自內涵。才能講對比吧。中西對比的前提是兩家皆通。這其實比想像中難的多。

我們這裡就是大概聊聊,不敢深入,因為正好給學生講過的格物與此相關。

一,岩中花樹。

首先,我們得先看陽明心學和這句問答前後的語境。

一友指岩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有何相關?"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岩中花樹是心學成為顯學後,一個聚訟紛紛之事。我們不是哲學家,但心學也不是哲學家的專屬。我們確實有自己的看法。

王先生答案就是在回答格物,在講的就是格物的過程。這個是寫給我學生的。

首先,這裡面容易出偏差的就是同歸於寂。此寂在這裡不是寂滅圓寂之意,而是道德經中寂兮寥兮,湛然常寂的寂,《易》曰: 「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之寂。更類似於《中庸》未發之中。而未發之中恰恰是生機無限之時,也就是給下面明白的色彩打底子呢。這點熊十力先生貌似講過生生之寂的,有願意深入的同學可以去查查。而王先生在世之時,對於佛教的空寂虛寂有不少論斷批評之詞,傳習錄上多用虛寂表之。可見王先生的心學和佛教所言之寂卻有不同。寂滅之意和此處完全是兩種不同路,此學深入生機盎然,確實是華夏之學。只不過王先生有些後學未足深入,另作他言而已。外人往往因為不知寂字被置換了含義,造成了不少誤解。

其次,主客未分不同於主客雙亡。這話開頭並沒有直接回答的原因,就是不造成主客對立,或者不簡單確定第一性的問題,因為心學實際上並不認為這個世界是心識創造的。但承認認識需要交互才可以。言下之意,反倒是有一個實體外界的存在,但需要依賴和主體交互才可以被認知,他是在講一個認知的過程。所以壓根沒有回答山中花到底在不在。而是在講,你沒有看時,人我不交,皆處其寂,或言各處其中。這種答法非常講究,是個動態的描述,未看則寂,來看則一時明白,再到知覺花在心中,心外無物。其實可以看出心學的實質,並不是唯心的。而是動態描述認知過程的一種學問。心外無物,描述的是認識的關係,是超越唯物唯心簡單對立的一種方式。也能看出王先生的境界,絕非俗儒斷才可比肩的。

來看,則人我相交,則主客相應,這是認識的過程,就是一個交互的過程,也就是山中花傳遞到心中之後,心裡的花的形象明白起來。心中花和山中花到底差多少,才是真正儒道的功夫所在,而不是說否認山中花的存在。王先生對於友人所言自開自落,於心何干,並沒有回答的道理就在這裡。若是答了離心亦在,就會陷入你咋知道這個問題里,最後糾纏不清很有可能就是偏空或者唯物唯心乃至唯識。這不符合王先生心學的出發點的。

最後,心外無物。知此花不在你心外,這就是選擇落腳點的問題了。心成了他的支點,但不代表,萬物由心而生,這種以心為支點的華夏學問,並非沒有,但不能一刀切全部划到唯心之類。這種其實也和佛教的方式大不同的,只不過後人不治深學,不知華夏對於心性情感魂魄的研究理論在哪裡而已。就雜混而談。這話的意思是什麼?此山中花由心而生嗎?非也,而是山中花終究需要心的撲捉才能被感知。主客未分是為寂,所以實際上山中花和心中花不是一花。但山花無人看,也無意義,故曰此花不在心外。儒家比較實際,具體的意義對他們很重要。故有此說。

「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鬼神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辨他吉凶災祥?天地鬼神萬物離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我的靈明離卻天地鬼神萬物,亦沒有我的靈明。如此,便是一氣流通的,如何與他間隔得!」
又問:「天地鬼神萬物,千古見在,何沒了我的靈明,便俱無了?」曰:「今看死的人,他這些精靈游散了,他的天地萬物尚在何處?」

終其一生,陽明先生都在強調一個主體性的問題。主體存在才是萬物意義的支點。

如此,便是一氣流通的,如何與他間隔得。

他的天地萬物尚在何處?」


一語道破。


沒有交互,天地鬼神在不在?在,但的天地鬼神不在。這才是心學落腳之處。強調主體才是萬物的意義,而非心識是萬物的起始或者基本構成。所以講心外無物,不等於物由心生,這是全然不同的兩個概念。這是門實踐的學問,是一門從頭打破主客對立的學問啦。才有知行合一的認知。真的需要耐心參學才會窺其門徑。心外無物的表達,就在於主體性是萬物意義的關鍵。這點是非常符合時代進程的華夏學問的擴展。

別趣:
其實我們對他的學問並不是全部同意,或者只是認為此學可以入門,但深入仍有不足,而且容易上岔路。其後學有不少就是這類。他歸納的心體常寂,實乃我們所說心之未生,所以異名同實。而這對我們來說是基礎,後面有很多深入的內容,比如說山中花其實可以看過來,這就是採氣了。常人沒有體驗而已。比如說布氣成像謂之圓光,無非也是此學之深入等等吧。但對於他主體性的把握,非常佩服,也很有借鑒意義。所以也尊陽明先生為同道前輩。而非外道異學。當然我指的是核心,而不是一些邊緣的東西啦。

我們自身的學問不在這個命題上下功夫,淡然處之,別出著力,此意亦明。自然別有妙處。但心學終究是儒學之一大分支,考其根源特點,是從格物中,從華夏心性情感之學演變而來的學問。底色沒有變。而不是常有人說的是學習禪宗等等,陽明先生對於三教的態度,基本是批禪立學,他自己說過的,仔細深入讀《傳習錄》,會明白的。他想要心學無所不包,直通大道。所以有融匯三教的趨勢,這點也是有的。更多是時代造就,不予評價為上。

二,表象與意志。

首先,叔sir用表象來規避單獨從客體或者單獨從主體出發解釋世界的偏頗。這點前提是承認主體客體的對立。這和佛教根塵,能所並舉並不完全一樣。但是類似的道路。在對立中尋找出路。因為雖然出發點是主客皆包,不過落腳卻還是意識。但雙亡和皆包也不完全一樣,這與未分也不同的。所以雙亡,皆包,未分三者是有交集的三種根基的學問。不好一言蔽之都一樣。在真正修學推衍的時候,這個區別會在有些問題分歧很大。而且主客對半分的概念在佛教里也不被認可。不過叔先生在消弭主客矛盾的切入點確實是主體的意識。這點倒是類似的。他認為,表象就是意識上的最初事實。即包括主體和客體,而兩者都是同時對立的。

至於他把表分為直觀抽象兩種,我們就先不討論了。

其次,意志並不是我們平時漢語中的意志的意思,更非華夏經學等傳統學問下的意志。意志上帝信仰這三件事是中世紀討論太過的概念,就和中國的性命一樣。要是單單考察一遍,都能說三天,我們還是略過吧。而且真要搞明白,還是得從理性主義到非理性主義說起。我真的懶得打字了,也忘的差不多了。咋們還是接著上文接著講叔大爺的意志吧。他認為主客一半一半,但是主體起主導作用,一切的一切的支柱就是主體。這個主體就是人,人即意志,或者說人是行動和實踐的主體,而受到一定動機驅使有一定目的。這個背後的東西,就是意志,是個非理性的東東。這樣大家就能看出叔sir對於世界的解釋落腳在表象和意志的原因了。他們給這個世界找一個統一的解釋。那麼對於叔大爺。這個統一就在於人與萬物皆統一於表象和意志。

說到底,還是把主客歸結為人的意識或者意志的一種方式。只不過這裡的意志更多是非理性的範疇,這些語境全部是西方下的,和我們意志並不是一回事,我們意是意,志是志。和心有各種關係。但不可否認這兩者確實有相通之處,只不過我們沒有把意志作為受力點,所以沒有那種複雜的討論而已。這個無所謂優劣。全看格物之所依。


三,意何比之?

其實應該由題主來仔細比較下,我們才好繼續發言。
我簡單比較下,拋磚引玉。^_^

1.先找等價的支點。

表象作為意識之最初事實,是不是和同歸於寂之寂,或者未發之中在某種成度上等價?雖然中寂未發之意不單單用於意識心體,才是儒學之要,但這裡畢竟是陽明心學,或可與表象這個概念比之。但明顯一個主客未分,一個主客對立皆包。這需要仔細深入才可以論證,如果真的可以被論證有某些等價的話,確實有些東西可以比較。言與意的關係,在翻譯過程當中失真多少,我真的沒把握,我畢竟讀的是二手翻譯材料。相對陽明先生之學,對我們還容易些,畢竟一脈相承,雖說別有樞機,但沒出學問的根底。

2.還是有兩點不同:

前文大概已經說過,這裡就在總結一下

----對待主客問題上,叔先生認識到偏而不全有問題,所以要新設立一個表象的概念一統之。並用意識說明,但其立足點還是承認主客對立的。陽明先生卻深知主客並非對立,而是相互作用才能成用,所以在表達上規避了對立的方式。這點可以視作一大不同之處。但是不是殊途同歸,不知道啦。^_^

----在表述上,叔大爺明確給出了定義,然後用定義進行了抽象的推導。這是西哲的家法。而陽明先生恰恰深知精確抽象和真實相比往往不足,抽象提煉必定少很多有機成分。所以才會用一時明白來表述山花映心之實。再用花不在你心外表達我們認知和環境的關係,以及或有的缺陷。這種依賴語境,不甚精確的表達往往需要積累功夫於其學才可以理解的。兩種模式截然不同,西哲的方式往往在於要超脫語境,泛泛皆準的普適,所以非常在意精確和推導。但這並沒有真的簡化問題。而往往衍生出其他的問題。而依賴語境,積累而達意是從莊子得意忘言以來的中國傳統。這種看似不精確而簡練,但是信息量更加貼近真實,但最大的不足,就在於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理解的。至於總是貶低中國學問的西哲愛好者,沒法理解中國古人這樣對世界的理解,

3.無論兩位誰的理論,都不能簡單表述成:「看即有,不看即沒有」或者「物由心生」的簡單唯心關係。而對於看本身這種感知,叔先生理論里更注重於動機,也就是他意志概念中重要的環節。而對陽明先生,「來看」並無特意強調動機吧。這點精微之處,貌似也是中西文化的區別,我們功利動機性不足。來看也許就是好奇,也許是為了美景,也許就是岩樹山花闖入眼帘。動機與否和這個自然過程相關性不大。

4.但有一點無疑是相似相通的,就是他們都是立足於主體意識,或者心上為落腳點。這點或許可以比較比較。但我不覺得意義太大。原因還在於皆包和未分這個核心概念的區別。街邊大爺說西瓜冬瓜都是瓜,這話沒錯的,但意義不足。

最後。我還是建議,不要貿然比較,兩家都是精深的學問,不是簡單的知識,而是能力積累才可以達到理解全面的程度。翻譯過來的經常有走形的可能,單單看這些二道手的書,三道手的文章,並不敢保證理解叔本華真正的意思。而心學又需要大量積累實踐功夫才能切入其中。泛泛比較,恐非其意。而以一學格另一學,往往會出現肢解謬誤之錯覺。再逢自大驕狂之輩,只怕就會妄下斷語。而且只是拾人牙慧是沒法比較的。所以還要有比肩他們的學養,對於世界的認識足夠深刻。所以在沒有積累,能力,學養之前。還是打住。那些中西比較的東西,若是工夫不夠,往往是硬套。流於肢解表面。

世間學問無窮無盡,哲人聖賢各有其學,但並不見得和修道是充要的。所以有涯無涯還是自己分清楚的好。找個可以修之於身的就好了。

關尹子曰:不以一格不一,不以不一壞一。

斯意盡也。
-----------
@鼠熊
我還是建議不要貿然去比較,這些都是精深之極的認識,不治深學,全憑感覺實在難以斷言之。


相同點:一、王陽明與叔本華按照中國官方的定義都屬於主觀唯心主義。
二、王陽明與叔本華都吸收了佛教思想。
三、王陽明與叔本華各自找了一個前輩作為自己的理論支撐(孟子和康德)。
四、王陽明與叔本華反對各自所處時代的主流哲學家(朱熹和黑格爾)。
五、王陽明與叔本華都有禁欲主義思想。
六、王陽明與叔本華看重良知和理性,但都把他們放在心和意志以後。
註:很多人說叔本華是非理性主義者或反理性主義者,其實叔本華很看重理性,只是在他看來,意志比理性更為根本。

不同點:一、王陽明認為,心與物是一體的,心是物的主宰,沒有心就沒有物,但沒有物也沒有心。叔本華則認為,意志客體化而形成表象,沒有意志就沒有表象。
二、王陽明主張性本空,無善無惡,懂得運用良知則走向善,為人慾所迷惑則走向惡。叔本華則是性惡論,認為意志導致慾望膨脹、致使人們痛苦。
三、王陽明認為人們要想成為聖賢,必須存天理、去人慾。叔本華則認為有兩條路可以走,沉迷於藝術和哲學而暫且拋棄慾望(這是他自己走的路),或者徹底地否定生命意志。

暫時只想到這些,如有謬誤,還望指正!


貝克萊:組cp也好,東西方比較也好,明明是我先!


能問這個問題的人,說明已經多少理解了叔本華與王陽明他們兩個人思想的相似性,事實上,從不嚴格的角度看,亦即從通俗角度看,叔本華哲學是王陽明心學的升級版,既然是升級版 那麼在基本觀點相似外(比如叔本華思想的意志概念的內涵與王陽明四句教中的「無善無噁心之體」以及叔本華思想中的表象概念內涵與王陽明四句教中的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叔本華哲學比王陽明心學有更豐富的思想精華。所以我們會發現升級的地方是叔本華論證更嚴格,有嚴格意義上認識論基礎,而王陽明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出發,雖然達到的結論與叔本華哲學有許多異曲同工之處,但因為王陽明沒有西方傳統那種認識論邏輯論證,所以在全世界的影響不是很大。不過話說回來,王陽明對中國的鄰國產生了巨大影響,在現代,王陽明的核心思想對蔣介石與毛澤東有巨大影響,這些都是常識,就無需贅言了。


看了一些答案啊,王陽明粉往認識論、唯心主義方面扯就一個自尋死路啊
余英時評論胡適時說,胡適的西哲也就平均水平,但用來研究中哲已經足夠了。
所以個人覺得就哲學方面,王陽明無疑要比叔本華差很多。但中國思想的方向就不是往哲學思辨方向的,所以這兩人相比就是雞同鴨比,比什麼?比到最後就變成比誰嗓門大了。


薛定諤的貓?


若說叔本華驕傲,王陽明還提出幾心就是世界呢 那個更驕傲呢?
不能因為一個人的品德不符合你的標準而說人家的思想一般......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這句話是關於認識論的 就是說人認識的對象的根本是認識主體


為什麼老是看到有人拿中國哲學和外國哲學比較,而且又有很多人站在外國哲學的立場譏笑中國哲學不是哲學,沒有思辯性啊什麼的。如果講到思辯性,我國的公孫龍子和惠施相比國外的尼采叔本華不知水平高到哪裡去了,可是莊子還不是一樣嘲笑他們是井底之蛙?哲學是教人智慧之學,如果有一種或幾種哲學不用通過大量煩瑣的邏輯推理論證就能一下子到達彼岸的,你是不是願意接受?道、佛、儒三家就是這樣的學說。王陽明是心學集大成者,是正宗儒學傳承者,這一點如果你讀過《傳習錄》就會明白。陽明先生說,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又說「無善無噁心之體」,這和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異曲同工之妙的,不同的是陽明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而佛道是在入世中追求出世。王陽明在中國歷史上是唯一能與孔子相比的聖人,因為他做到了「立言立德立功」,所謂兩個半聖人中的一個。以此哲學用於做官,成就一代名臣;用於打仗,百戰百勝;用於教學,心學蔚為大成。這幾點已經足以說明他在世界哲學史上的地位。我不知道叔本華有沒有做到這一點呢。外國有哪一種哲學在本國或是世界上能夠傳承數百年幾千年而不衰呢?
那些以外國哲學來評判中國哲學的,我估計多數人可能就是裝逼性質。因為外國書經過翻譯以後很難讀懂,而他讀懂了(也不知是真讀懂還是假讀懂),再引用一長串一長串的深奧的詞語和外國原文,讓人看得一愣一愣的,以為他水平比哲學家本人還高(竟然看懂了並且還能批判他),那他的目的就達到了。嗯,我也是來裝逼的。


他們的認識是一樣的,不要逃拘泥於名詞,畢竟他們給的結果都拘泥於時空,其實他倆的哲學思想均是將人『』心『』作為」無意之動的『純粹』認識主體 而去 審視認識『『關照』』 理念。格物本身就是去除意欲及其表象而得到的脫離 時 空 因果律 的自在之物,甚至他們和道德經說的 有和無 也是一回事,和金剛經 的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也是一回事! 正如叔本華所說的,他雖然矯正了康德和蘇格拉底的一些東西,單就本質而言,他們說的均是指向了一個東西。 我說的這些得靠你自己去直觀了,甚至 禪宗的 參話頭 其實也是 格物 而致 理念 的過程 ,這些人說的不是一種名詞,不是一個框架,不是一個理論,但都殊途同歸! 說再多也沒有用,這些必須出自自己,得自己去悟。拋棄所有的哲學分門別類,或許你才能有更深的認識!


這句話只談到了王陽明對花的認識,表達了客體須以主體為前提的觀點。這種論點與叔本華關於表象的界定很接近。只是王陽明用"明白"一詞,似有理性介入了直觀的意思,而叔本華認為悟性解讀了感官素材就有直觀,理性只是用於抽象。
補充:王陽明認為意的本體是知,叔本華反過來認為意志是本質,知對應的是柏拉圖理念,是銜接意志與表象的橋樑,愚以為這是王叔哲學本質的區別。由此出發產生的認識差別是:王認為可以通過去欲存知從而改變人的行為,人皆可成聖;叔認為意志是時間之外的本質存在,人無法通過後天改變其本質。其它方面只是表述之別。


跟王陽明的思想最相近的西方哲學家應該是斯賓諾莎吧。


推薦閱讀:

易經歷代註疏繁多,哪些最具價值參考?
為什麼現代很少出現大儒,聖人?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到底應該怎麼解釋?
看《幽夢影》,有一句無善無惡是聖人,想起王陽明也有一句類似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怎麼理解。。?
如何做到明心见性及其具体表现?

TAG:哲學 | | 王陽明王守仁 | 叔本華Schopenhau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