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好的牛排和由肉膠做成的「合成牛排」?

最近網上曝出一則消息,說在澳洲的肉類市場裡面流入大量用肉膠做的「合成牛排」,都是用次品肉塊+肉膠拼接的!不單單是澳洲,據說「拼接肉」早已是全球行業內的潛規則。
媽呀,還能不能吃口放心牛排了?


重組肉又稱為組合肉、拼裝肉、塑形肉或者是部分新聞報導稱的膠水肉,是用酶蛋白、化學或物理等方法將兩塊以上的肉粘合在一塊,再進行分割切片的肉。

肉類重組的技術已發展多年,自1960年代,英美各國開始使用重組技術,至今已相當醇熟。

討論一下如何區分:

1. 這菲力牛排這麼圓可能嗎?正宗原切牛排大致上圓形,但是如果廚師沒用刀精修的話根本不是這麼圓。菲力是從牛柳上切下來的,一條牛柳大致上是不規則的圓錐形,橫截面截開來的也是不規則的圓形,絕對沒有圖中這麼規則,圖中這麼規則的原因是造假者用一個圓形的塑料袋裝碎肉塑形,最後出來的圓形,可以說,造出來這麼圓形的假牛排的人根本就沒有用心在造假。後面2個原切圖都是很好的原切菲力。

2. 這肉的紋路太假了,紋路不想多說,看看貴的菲力什麼紋路,大家自己感覺。正宗菲力紋路自然,圖中的肉黑一塊白一塊,仔細一看還有斷層,明顯是多塊肉拼起來的。

3. 價格,我再從價格上幫你分析下。一頭牛屠宰後有兩條裡脊/牛柳/也就是菲力牛排 一條2.5公斤左右,也就是說一頭牛能產出裡脊約5-6KG這5-6KG里還要去掉兩頭過細的不成型的(損耗約30%)。剩下能做好牛排的最多不超過4kg。一頭那麼大的牛身上才產出不到4KG的精華,正常的好一點的牛裡脊應該是400塊/KG以上。 視菲力的等級和來源而定。而圖中的是158元10片共1300g ,也就是100塊左右1kg, 還送刀叉,還要快遞,還要賺錢。這價格是不可能買到原切菲力的。

其他的區分圖片與方法:

------------------

有人關心合成牛排的肉是什麼肉,大概分為這麼幾種,頭等是用牛肉便宜的部位組合成的,例如牛霖、保樂肩肉、等這些部位,這些說到底也是好牛肉,只不過便宜罷了。第二等是牛碎肉,邊角料。這些是切碎的牛肉,但歸根到底還是牛肉。第三等就是用鴨肉、豬肉這種拼出來的。來源請自行想像。

---------------------------------------

本人其他精彩回答:

如何在X寶挑選真正的牛排? - 知乎

為什麼進口牛肉比國內的還便宜? - 知乎

來一堂牛排入門鑒賞課吧? - 知乎

如何區分好的牛排和由肉膠做成的「合成牛排」? - 知乎

用來做牛排的牛有哪些品種? - 知乎

請問牛排流出來紅色汁水是血嗎? - 知乎

注水牛肉怎麼區分出來? - 知乎


一打開某寶,首頁上 99 元、100 多塊 10 片牛排的信息鋪天蓋地。

賣家一般註明自己賣的牛肉是原切肉、非拼接肉,包裝上也寫著是原切肉,再看看買家拍的買家秀,牛肉纖維混亂,包裝上的配料表裡還有黃原膠等添加劑……然後賣家們讚不絕口,紛紛表示很滿意,孩子吃得很開心……

拜託別殘害小花朵啦!

以下截自某寶,為避免糾紛以隱去信息。

來看這個牛排,邊緣如此圓潤整齊,而且肉的紋理及其雜亂,正經牛可長不出這樣的肉▼

和上面那個截自同一家,買家秀連圖片都沒換,同一張圖片▼

這家也是一樣的毛病,哪只牛能長出這麼圓潤的肉啊!造假造得都不怎麼走心▼

當然和本G我隨便搜搜,搜到的價位比較低有關係,客單價擺在那裡,買太便宜的「牛肉」就不要指望買到原切肉,菜市場里賣的肉都比這個貴吧?

這就是拼接肉,倒不是用膠水粘在一起

這種肉用的是碎肉和一些添加劑做成的,其實國際市場上也是承認這種肉的,牛肉的邊角料總不能都不要了吧。

拼接肉的存在是符合規定的。

具體做法是這樣的:

原料只需碎肉加粉末狀的食品添加劑

(ps,圖片來自好奇實驗室的視頻)

把添加劑均勻地灑在碎肉上充分融合,用保鮮膜包好壓實,捲成圓筒。再把多餘的空氣擠壓出來。
這就是拼接肉邊緣那麼圓的原因

5、6 個小時後,肉緊緊地連接在一起了▼

本G :原理有點像火腿腸或者臘腸~

切開炸後,主持人根本吃不出差別來

上面這個做的是「菲力」,還有做眼肉的。

先拿一塊肥肉

刷上粘合劑

放上碎肉,圖片里黑手套上的白粉末就是粘合劑

重點來了,在肉中間要放肥肉……才能模擬眼肉那個脂肪。

另一邊碎肉也放上去,用保鮮膜蓋起來。

視頻還用真空包裝袋壓緊了,截圖沒截出來。可以看到肉的截面還有真空包裝袋的痕迹。

把最邊上切掉,可以看到除了壓得不夠緊密,和眼肉很像了。

煎制好後,肉的纖維有點散亂。

這種肉倒不是不能吃。但是這些肉的質量如何就要看製作者的良心了,你不知道這些肉的來源是哪裡,部位是什麼,安全不安全,衛生不衛生,還可能混了其他動物的肉。超市裡賣的肥牛, 有的甚至不是用牛肉 ……那到底是什麼肉就不得而知了。

還有就是,一般我們認為原切牛肉的內部是無菌環境,所以內部不熟也可以吃。但是拼接牛肉不存在內部這回事(畢竟是散的拼起來的),細菌比較多,所以建議烹至全熟食用。也不用擔心全熟的牛肉會不會咬不動,這種牛肉一般加了膠類添加劑,所以就算是全熟吃起來也很嫩的……

如何辨別重組肉?

最方便的做法是看標籤:

拼接肉上面的配料表有很多食品添加劑,比如卡拉膠,黃原膠等。

而原切肉的配料表只有一個牛肉

這是我們 GMG牛煮意 自己的包裝,不知道會不會有廣告嫌疑,總之就看看啦

一張圖告訴你區別拼接肉和原切肉的區別

拼接肉:纖維短而分散,形狀較為一致,肉質有異常的彈性,而且由於是擠壓到一起的,

整切肉:纖維長,肌理分明,大小不一,形狀不規整,它就是肉啊!

最後是本G逛某寶遇到的一個慧眼買家,圖片很說明問題了。看看這圖片,也叫牛排?這個明明是肉餅啊!

還有就是不要圖方便買預先腌制過的牛肉,那是用大量的醬料來掩蓋牛肉的品質不好的事實……

腌制過後花紋看不出來,味道又很重……再怎麼擦亮眼也看不清啊~

反正本G是一定不會買預腌制的肉噠~

想吃到好牛排可以去大型超市進口櫃看看啦,當然現在電商這麼發達,在我們 GMG牛煮意 買也是很方便的~在家就可以享受到優質牛排送上門啦。而且我們的牛肉通過了 CCIC 認證,每塊牛肉都可以溯源~友商通過這個認證的不超過 3 家吧~

當然我們這種貧民窟少年有時候囊中羞澀,去鮮肉市場買國產牛肉也不是不可以!有一句怎麼說來著?寧可居無竹,不可食無肉!

特別不要臉的放上本 G 的新浪微博 @GMG牛煮意環球精選餐單 ,客官來找我呀~

------------

本 G 覺得對你有用的其他答案

如何做出好吃的牛排? - 知乎

在電商上怎麼買肉:

如何在淘寶挑選真正的牛排? - 知乎

以及端午節快到了

什麼牌子的粽子最好吃? - 知乎


謝不邀,好像來晚了。

看過這篇報道的也都清楚了,目前市場上的牛排的確有很多都是拼接牛排。

其實不僅僅是國內,國外也有這種拼接牛肉。它肉是合格的,添加劑也是合格的,但不同的是,在國外,這種拼接牛肉都會在包裝上標明是「合成牛肉」,但在國內,產品名稱一律都寫的是牛排,而包裝圖更是直接用的原切牛排的圖片。

而分辨方法其實也不難,第一種就是看配料表。

拼接牛排的肉都深加工過,加了各種配料,並且為了使碎肉粘合緊密,一般還會使用黃原膠,卡拉膠,谷氨醯胺轉氨酶這樣食品添加劑,當你在配料表上看到這樣的字眼,就可以確定它是拼接牛肉了。

可以直接排除掉了

第二種就是看供應商。如果你習慣在網上買生鮮牛排,無非就是澳洲和加拿大產區的牛肉。嫌麻煩的話,直接認死理,澳洲來的基本也就那幾大供應商,什麼Teys,JBS之類,加拿大的應該也就是一個Excel(沒錯就是那個Excel),如果不敢標明供應商品牌的,趁早別買了。

第三種就是看評級。(目前國內牛肉並無評級標準,此條針對進口牛排。)

在國外很多成熟的牛肉市場,早已有了相對完善的評級標準,而合成牛肉自然是沒有任何評級的。

日本評級標準:

成品率:A=良好、B=一般標準值、C=較差。

等級越高代表肉品發育越完整,各部位的特徵也可以明顯分辨出來。

肉質等級:5=優、4=良好、3=標準、2=較差、1=劣。
肉質等級主要由「油花分布程度」、「色澤」、「結實度及肌肉紋理」、「脂肪色澤」四個項目來綜合評定。

澳洲評級標準:

澳洲以肉色深淺和脂肪分布來劃分成M1至M12級,越高級的和牛,脂肪和肉的比例越高,而且分布更平均。M12的肉與脂肪比例高達50%,而市面上多熟的澳洲和牛都屬於M8至M10級,脂肪比例約30-50%。

美國評級標準:

美國按照牛的成熟度和大理石紋脂肪含量來評級,共區分為八種:

極佳級(U.S. Prime),特選級(U.S. Choice),可選級(U.S. Select),合格級(U.S. Standard),商用級(U.S. Commercial),可用級(U.S. Utility),切塊級(U.S. Cutter)及制罐級(U.S. Canner)。

加拿大評級標準:

加拿大能夠評級的牛都必須年齡較輕,保證所有評級的牛肉都肉質柔嫩,肋眼肌必須是鮮紅色且肉質結實,脂肪必須要潔白。在這些必要條件下,再根據牛肉的油花度分為A級、AA級、AAA級、Prime級。評級越高,油花越多。

在下單前多辨別,大多數情況下都能辨別出優劣。

其實理論大家都看的不少了,樓主就給大家親身示範,鑒別一下牛排的好壞。

這是在某貓上買的一袋牛排,印著大大的「加拿大AAA級」。

翻到背面,配料只有牛肉,無任何添加劑。

生產商一欄,是某四大糧商之一——嘉吉。通過搜索不難發現,這塊牛排最終的供應商是加拿大的Excel,應該靠譜。

接下來就是剛剛教大家的,加拿大牛排評級是看油花量的。

打開包裝袋,來個特寫。筋肉分明,分布著迷人的大理石油花。看這油花量,果真正宗加拿大AAA級牛排。

(原諒我的渣拍照)

上好的牛排,鑒定完畢。希望大家以後通過這個方法,都能吃的放心。

當然,更希望的是國內可以推出自己的牛肉評級標準,那些以次充好的商家就沒有空子可鑽了。

以上。


看到有人匿名提問 語言風格跟@滕騰一個風格,然後他就把自己節目內容粘上來…看起來大義凌然 但是最終也沒有解決問題。提問本身也是不太專業的。好的對應的是壞的 重組肉(注意 不是合成肉,目前還沒聽說可以合成肉 要能合成就發財了 蛋白質人工合成 想想就很酷)對應的是原切肉。原切的也有不好的 不合法的,這個你們該問美食家 這牛排具體哪裡來的 新不新鮮;重組的也有不同檔次、好吃不好吃、合法不合法。如果只是為了口感營養,是不是原切肉有多大關係?如果為了吃正中牛排,那我這樣的工薪族肯定不指望經常能吃什麼原切牛排的;有錢人會去關注是不是原切?當然買貴的多汁進口的啊!有些內容大家可以參考:https://zhuanlan.zhihu.com/p/24365575
重組肉有各種方法 目前最好的就是食品酶連接。英文的肉膠「meat glue」是一種比喻 酶本身是蛋白質;蛋白質大家每天都需要吃吧?就好比腦黃金並不是黃金一樣,只是比方,難道黃金還能吃了。調理肉裡面加其它膠類添加劑的作用不是為了粘接、比如膠原蛋白 明膠、阿膠都不是膠水 也不是用來膠東西的。大部分膠都是為了調節牛肉的口感,不過恰巧很多都是多糖,也就是說很多膠其實都是膳食纖維,這個你們不知道吧?
看到這樣問題一般我都是不搭理的,科普也要講道德的,拚命煽動我們這些工薪階層對社會、對富人的仇恨這樣的做法不能解決自身的貧窮和無知;心平氣和地科學探討問題才是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徑。看到有人甚至說殺添加劑的 我先不給你按法盲無知暴徒之類的帽子 也不說醬油醋鹽蔥姜蒜這些很可能被一不小心列為添加劑的,但問問你 你有沒有考慮過自己種菜做飯?如果沒有,你有沒有一個月幾十萬的收入養幾個人幫你弄?否則憑什麼吃得起這些無法保存、即刻收穫即可做著吃的?我們要做的不是無腦憤青 而是努力提高自己素養,別動不動煽動別人自己獲利看戲。
另外 要吃便宜牛排如我這樣的 把牛排煮透好吃就行 別整起那些沒用的。好的重組牛排就是新鮮的 無污染的 味道好的;區別原切牛排的地方只要看紋理。原切牛排誰規定不能加添加劑了?憑配料辨識還不如憑價格辨識準確呢。
歡迎反對 拒絕評論。


區分其實很簡單:
看配料表。

好一點的原切牛排,配料只有一項:牛肉。
所謂的「合成牛排」一般指的是肉餅,拼接牛肉。
它的肉深加工過,加了各種調料。
配料:牛肉、水、大豆分離蛋白等等

我就是一些人說的,非常「敬業」的媒體,親自做了幾組「實驗」,拍攝大量的過程圖片,來說明市面上的牛排里含有各種膠。

確實,牛肉沒有問題,膠也符合國標。
我也從沒用過,吃了會危害健康,這種騙閱讀量的標題。
有什麼好噴的…

吃屎也是你的權利,但我也可以發個朋友圈:呵呵 這傻逼,屎都買貴了。

怎麼吃自在由心,但真相需要面對市場。

前面說過,最簡單的區分方法就是看配料表。
一些大型超市、電商平台上的牛排都寫的非常清楚。
甚至的寶貝介紹里,直接圖文對比圖交你區分什麼是原切肉,什麼是重組肉。
說明這個問題頭疼的不僅僅是消費者。

除了自行購買時,區分比較容易之外,更多的是你在一些西式快餐店吃的牛排。
價格也不便宜,但你知道這用的是什麼肉嗎?

好了,接下來說說我給小夥伴們煎牛排的事兒。

當時,看到這則新聞說:
澳洲肉類市場,流入大量用肉膠做的「合成牛排」都是用次品肉塊加肉膠拼接的。
不單單在澳洲,這種「拼接肉」早已是全球行業內的潛規則,碎肉可以用膠一粘,拼接起來做成牛排。

之前做過類似的實驗:
有些臭豆腐真的是用大糞汁泡出來的嗎? - 滕騰的回答
街邊或者飯店裡的紅色的裡脊肉到底是什麼肉? - 滕騰的回答
還有用凝膠做海蜇、一里香調製火鍋鍋底等等…
所以對買這種配料已經是熟門熟路…

老客戶了,說明來意後,老闆從貨架上拿了一份海譽天下,名震四海的產品:卡拉膠
老闆說卡拉膠是種合法的食品添加劑,能吃,但要適量。
除了保水還有一種特殊的作用,就是可以把碎肉合在一起。
隔壁內啥xx咖灰,就是用這東西攪和牛排。

除了卡拉膠以外,還有種叫做TG酶的添加劑,專業名稱叫谷氨醯胺轉氨酶。

可以催化蛋白質分子間發生鉸鏈,作用同樣是重組碎肉,做整大塊的牛排。

效果怎麼樣呢?
買回去試試咯

去常去的肉鋪,以每斤30元的價格買來一批碎牛肉。
老闆說,又要給你們家的小怪獸改善伙食啊,順手就把邊角碎渣都送我了。

不不不,這傢伙太胖了要減肥,都快抱不動它了。

今天要做的是,使用這些粘合劑,把這些碎牛肉粘起來,看看能不能做成一塊大的牛排…

這種添加劑聞起來有種像過期奶粉的味道,別問我怎麼知道…
接著往裡面加水,攪拌均勻。
一加水瞬間就黏糊糊的,特別像小孩子吃的迷糊…

變得非常粘稠,而且必須不停攪拌。
只要一停下來,很快就凝固起來…

按老闆秘傳的比例,將添加劑撒在碎牛肉上面。

然後,給這些碎牛肉來5塊錢的馬薩基,使勁抓,抓均勻了。
這時候,肉的味道怪怪的。
一種生牛肉混著酸奶的味道…
酸爽!
摸上去黏糊糊的…跟打內啥一個手感…

接著,把剛剛攪拌好的膠均勻的抹在碎牛肉上。

最後,用保鮮膜裹起來塑形。
必須壓實,避免空氣進入。
在常溫下靜置6個小時後,放入冰櫃冷凍。

這塊肉在冰箱里放了一個晚上,拿出來的時候硬邦邦的。
用刀切成一片一片的…

說實話跟牛排真的很像…
很多人說這就是牛排…
……
行吧 你高興就好…

摸上去很硬,可能因為冰凍的關係。
我不能確保它是否粘合很好,所以就去解凍看看…

彈彈彈
解凍後的肉…摸上去肉質非常緊實,甚至還有點血水…
「拼接肉」根本就扯不開,粘得非常牢。

僅僅靠肉眼看,合成牛排真的以假亂真了。
口感又會怎麼樣呢?
三腳貓的下廚功夫,一不小心做了份十分熟的牛排…

嘗了一下,其實味道還不錯,但仔細BIAJI一下,還是能嘗出跟原切之間的差別。
就像你在火鍋店裡吃鮮切和冷凍的牛肉片,還是有差別的。
而且我覺得,這味道要比一些連鎖的西餐咖啡廳里的牛排味道要好。
畢竟我做這個肉,用的是牛腩的部分。
特嘛德,無下限的商家會用什麼肉來合成牛排…

實測發現,用添加劑,確實可以把碎肉重組在一起。
不但散不開,還能讓肉質變嫩。
老師傅說,要是在加點嫩牛粉會讓口感更像牛肉、加點調味劑會讓味道更像牛肉、往裡面添加xxxxx(我還是把配方打碼吧)等5種凝膠,並把白色牛脂肪注入合成肉里,便做成了人工雪花牛肉。

上周末,我特意去山姆、沃爾瑪、麥德龍轉了一圈,
黃原膠,卡拉膠,谷氨醯胺轉氨酶等食品添加劑的牛排以及牛肉製品比比皆是。
超市裡面成品的腌制牛排價格大概35一盒,每盒180g左右,價格大約是菜市場牛肉的三倍。

總的來說:
的確肉沒問題、膠也沒問題,吃了也沒有危害,在國外也是被認可的。
我特地問了一下澳洲的小夥伴,在國外超市這種肉一般會被標註合成牛肉。
但在國內一般都被統稱為牛排,包裝盒上的賣家秀照片還是整塊的原切牛肉。

一般我們認為的牛排是牛脊上的嫩牛肉、牛肋上的肉、牛外脊上的肉、牛背上的脊骨肉,你一定要把這種腌制過的合成肉也叫做牛排,也行吧……
我搜了下資料,還真沒人規定你可以把什麼樣的肉叫做牛排。
但我想,通過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能在吃牛排前,去看一下包裝上的配料表,能夠區分下原切牛排和合成牛排,這樣不是更好嗎?

另外,一分價錢一分肉。
很多100塊錢10片,包郵還送刀叉的,一般都是合成肉。

實驗視頻:貴的不一定好!你吃的牛排可能是「合成肉」!

深夜一點,小餓。
從冰箱里取出一棍子牛肉,切了一片。
5分熟…

煎一塊壓壓驚…
世界和平


媒體無良,讀者無知。

不是不打膠的牛排就是好牛排。用鯉魚管eye of round滾揉;辣椒肉check tender斷筋的牛排,霖肉kunckle加木瓜蛋白酶的牛排都沒有打膠,怎麼沒有人噴?

不是打了膠的牛排就是壞牛排。打膠牛排中的添加劑卡拉膠,三聚磷酸鈉,焦磷酸鈉都是國家允許添加的。

動輒安格斯,海福特的人有幾個天天吃得起原切牛排loin cuts?中國目前大規模商業化養殖的除了西雜還是西雜,西雜的loin cuts中除了裡脊之外,西冷眼肉上腦和霖肉有什麼區別?澳洲牛肉自己早都不按大理石花紋,肉色,谷飼天數來分級了,國人還在糾結這些過時的屠龍之技。
實惠點的推薦:牛腩煲蘿蔔。再實惠的:打膠牛排。


原切固然是好,拼接過的也不一定特別差。

牛的一條背最長肌,切成西冷和肉眼,總有最後不能單獨成塊的,通過手段把兩塊三塊合成一塊,如果這個肉本身來自好的品種的育肥牛,這個拼接的牛排也不差。

仔細看看中國超市裡的牛排,配料里含有大豆分離蛋白的,才是最差的,那就根本不是肉了,而是以牛肉為原料之一製成的貌似牛排的產品。當然主要成分還是牛肉。


買一塊真的仔細看看是什麼樣子,然後看到假的就會分辨出來了。
牛排的三部分,各部分都是固定的結構和質地,不是隨便三塊肉拼在一起就能跟牛排結構相同的。仔細看就不會上當。

其實呢,上了當也不是什麼大事,反正是牛肉,不是耗子肉,最多就是多花了一點錢而已。
能花幾十元上百元買一塊肉來吃的人,計較多花的這點錢幹嘛。


這問題提的,要是無心的只能說明你不夠嚴謹。要是有意的,那節奏帶的還真溜。什麼叫好的牛排和合成牛排。這兩個概念根本不是一個層級的。好的牛排應該是對應劣質牛排。跟這個牛排是整塊肉做的還是壓縮切塊的並不是同一個問題。整塊肉做的牛排也未必就是好的,有高檔的,有低檔的,也有以次充好,甚至腐敗變質的。合成牛排同樣是牛肉,其中同樣有優質和劣質的差別。這兩者最大的差別就是成本了,以後者冒充前者,才是我們應該提防的,屬於消費欺詐行為。要分辨很簡單,只要看一眼配料表就好。


講怎麼區分好牛排和拼接牛排之前,我先講講這些年我跟牛排的不解之緣。


話說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吃牛排,看著別人吃那些半生不熟的,心裡害怕,就點了全熟的,結果吃下去不僅咬不動,還塞牙。


我心裡就狂吐槽,還不如我媽鹵的牛肉好吃,不知道這些老外吃的是啥玩意兒,還那麼貴。


後來有一次請姑娘吃西餐,為了裝逼,就點了個五分熟的。結果吃下去那個噁心,差點把隔夜飯都給吐了,但自己裝的逼,跪著也要裝完,硬生生把想吐出來的又給吞下去了。


還笑著對姑娘說,這牛排還是要吃半生的,一口咬下去,這血脂的味道甘甜如怡,吃完唇齒留香,真是種享受,呵呵。


姑娘冒著星星眼說,你皺眉的樣子好帥。

……


基本從那時候起,在我心裡,牛排基本等於難吃加裝逼的代名詞了。每次看電影電視裡面有人吃牛排,胃裡就一陣噁心。


但是,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吃到了據說是頂級進口的安格斯牛排,一口咬下去,我愣住了,身上的衣衫瞬間炸裂,我終於知道了美味這個詞的真正體現。


原來好的牛排,不僅嫩,還tm是甜的。


我終於知道,牛排和牛排之間的差距,原來這麼大。


從那以後,我不僅愛上了吃牛排,還自學烹飪牛排,經常買牛排回來自己煎。


當然,如果你現在想吃牛排,確實得小心了。牛肉本身就不是便宜貨,尤其是牛排,更是價格昂貴。所以如果花很少的錢就能買到牛排,基本可以肯定是拼接牛排。


但是,如果你不懂的話,哪怕你花了錢,也很可能吃不到好的。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牛排才是好牛排,怎麼樣的牛排才值得買呢?


這裡,我給大家支幾招。


我們挑選牛排的時候,要注意這幾點:

1、看外形,牛肉外形太過圓潤規整,則是拼接牛排。整體切割牛排外形不會太過圓潤規整(國外有種高品質牛排,外形在整塊切割後有修型,也是非常規整。但是價格非常昂貴,國內的產品一對比價格就知道是不是合成的了)

2、看牛排的肌肉紋理,整塊切割的牛排肌肉紋理自然,每一組肌肉纖維的走向都是一致的。拼接的牛排紋理散亂,沒有一致的走向

3、解凍後看牛排上是否有空洞。拼接牛排由於是用碎肉、其他不合適做牛排部位的牛肉(還有其他肉,自己想像)等加粘合劑壓縮粘合而成,解凍後多少會出現許多細微的空洞,對著光看,會更加明顯

4、看價格。整體原切牛排價格一般都比拼接牛排貴。當然,也有商家會故意提價銷售。這招分辨方法慎用

5、不要圖省心方便去買那種腌制好的「牛排」,相信我,那絕對不是什麼牛排,基本上不是拼接牛排就是過期的冷鮮肉。總之千萬不能買。


但是,並不是所有原切牛排都是好牛排,國產的大部分牛排都不太行。畢竟老外的東西,還是進口的好。


----------------------------------------------------------------------------------------


而進口原切牛排,主要有這三個產地的比較好:

1.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是世界最大的牛肉出口國之一,向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牛肉,澳大利亞畜牧業以
食品安全和出色的產品質量著稱。

2. 烏拉圭

烏拉圭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認證的無瘋牛病國家。 牛種主要為安格斯和海福特,所產牛肉細嫩多汁。

3. 紐西蘭

紐西蘭是OIE(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認定的畜牧非疫區。其中, ANZCO 是紐西蘭最大的牛羊肉生產商和出口商之一,旗下的五星育肥場(Five Star Feedlot)是紐西蘭最大的育肥場,已有22年歷史。育肥場坐落在海岸線旁,面朝大海,背靠雪山,牛隻觀海景,吹海風,喝雪山融水。

而這些產地的安格斯和海福特是比較好的牛:

安格斯起源於北蘇格蘭高原上的亞伯丁和安格斯郡,於1863年被首次引入紐西蘭。典型的安格斯的膚色和毛色通常為全黑,給人以雍容華貴之感。安格斯特點為成熟早、易增重、大理石紋含量豐富。

海福特原產英國海福特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小型早熟肉牛品種,於1869年被首次引入紐西蘭。海福特毛色棕紅,但臉部、胸部、腹部和尾部呈白色。海福特牛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和安格斯一樣,均為大理石紋含量豐富的牛種。

而具體到飼料的話,谷飼牛肉更佳,這是因為, 與只吃草的草飼牛相比,谷飼牛肉有相對豐富的大理石紋(肌間脂肪),肉質柔嫩,多汁,無草腥味,富含香醇的牛肉風味。大理石紋的豐富度與谷飼時間和牛種相關,谷飼時間越長,大理石紋越多。

----------------------------------------------------------------------------------------

說完牛排的知識,下面再講講購買渠道。


通常來說,有這麼幾種:


1. 大型超市

比如家樂福、沃爾瑪、麥德龍之類的大型連鎖超市,通常都會有牛排賣,但普遍都是質量比較一般的國產牛排。記住不要買那種配料表裡有卡拉膠之類的添加劑的牛排,基本寫了一堆添加劑的,都是拼接肉無疑。

而一些比較高端點的進口精品超市,會有澳洲谷飼牛排,但也很難買到安格斯的。

-

2. 水產肉類批發市場

這種地方一般來說都會遇到好的肉,但通常都是不切片零售的,所以最好是幾個人約好一起買塊大的。

-


3. 電商類

最近電商都開始做生鮮了,其中比較出名的有中糧我買網、順風優選、天貓生鮮等等。

我們應該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對於我們這種懶人來說,電商現在實在是方便啊,之前從中糧我買網上下個單,第二天就送到家了還是凍凍的。他們家那個自有品牌安至選感覺還闊以,牛排都是整肉原切,算是國內比較高端的進口牛肉品牌。而且中糧家大業大,渠道比較牛逼,拿到的貨都是澳洲和紐西蘭的谷飼牛肉,也有安格斯和海福特的。


而具體買哪一部分的肉的話,這裡我上個圖簡單說明一下:

其中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也是最貴的。口感非常好,但缺乏嚼勁,適合三至七分熟。

而西冷牛排則具有超強的韌度,肉質硬一點,但很有嚼頭。五到七分熟最好,一口咬下去,能夠體驗鮮美肉汁在口中四溢的美妙,非常過癮。

而肋眼則具有筋肉焦脆的口感,非常適合煎制全熟,油嫩的肉絲里夾著Q彈的肉筋,讓人食慾大開。

不說了啦,寫的口水直流,我煎牛排去了~


正好我在沃爾瑪,拍點圖吧
沃爾瑪的切片牛排

20左右一份,我吃過幾次,肉質太硬了

合成牛排是什麼呢?

看配料表

再來張原切牛排的

配料只有牛肉

長什麼樣呢?

巴西進口原切牛排,有沒有雪花牛肉的視感?
價格

其實也不貴,兩片360g才36,良心價


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牛肉漢堡里的牛肉還是用更碎的肉末壓出來的。
不用這樣的方式超市裡100元10片的圓形冷凍牛排你以為是哪裡來的?包裝上也沒說它是原切牛排吧。
拼接肉說實話沒啥不好的。我就特別喜歡加脆骨的羊肉涮火鍋。魚羊鮮也挺不錯。


這種一吃就吃出來了啊。。。囧。。。


樓上這些打廣告的


看圖說話

肉餅牛排

注脂牛排

原切


我就是來這個無聊的問題下掛個無聊的人 死鴨子嘴硬接不上來就刪評論拉黑 不過很尷尬 一開始就知道你是什麼人 提前截屏了 請把我的問題接下去 (今兒要不是有人評論我想回復還不會發現呢)


1、可以明顯的看到真牛排的油脂分布還是比較自然的肥瘦分界是比較模糊的,所以那種肥瘦分界明顯的就直接扔回冷櫃里吧。2、肉的顏色一定是統一的、肉的顏色一定是統一的、肉的顏色一定是統一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一塊牛排顏色深淺不一絕對是拼接。


。口感不談,比較好的是原切牛排,這種價格貴,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了保證形狀和重量,很多角料是要捨棄的。其次是拼接牛排,這種也還好,都是一個部位的牛肉,只是為了避免浪費,會把同一部位的角料和大塊牛排通過機器壓倒一起,加點粘合劑粘合。次一點拼接牛排會把牛其他部分的肉拼接在一起。再差一點的重組牛排了,牛身上亂七八糟的肉通過機器壓在一起。最差的就是牛肉餅了,就漢堡里的那種,kfc用的哪一種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很多牛肉餅會把各種肉攪碎壓倒一起,量大的可以做到一元一斤。
但即使網上的很多所謂原切牛排,都會經歷幾道工序,一是斷筋,不然吃起來會很柴,而且這種也是會加粘合劑的,不然解凍後就會散開。二是會注水,原因不言而喻,所以裡面會加鎖水劑,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牛排解凍后里面會有很多血水的原因,三是會加嫩肉粉,然後腌制一下,所以味道很好並且Q彈,當然這些食品添加劑都是安全可食用的。
最後一點就是,餐廳千萬別寄希望幾十塊錢能吃到好牛排,那點錢物料+人工成本都不夠,其次淘寶200以內牛排最好的都是拼接牛排了,他們很多打著澳洲進口的名義,這點確實沒錯,很多都是可溯源,之所以選擇進口澳洲牛肉,不是為了別的,就是跟國內牛肉比便宜太多。但他們都是進口的大塊然後在國內進行加工,當然斷筋注水他們一樣都不會少。
另外我發現上淘寶買牛排的顧客從眾心理特別重,所以按銷量排行那口入口是各大牛排賣家爭奪之地,有時間可以去搜搜看牛排銷量前兩名的,他們的主圖提有意思的。


昨晚發生的,
今天正好看到這個問題。
被一幫人冷嘲熱諷的感覺
確實不好
唉……


如果你不排斥香腸,午餐肉,漢堡包,炸雞塊的話,合成牛排也不必驚訝,加工程度不會比這些高,最簡單的栗子是牛/雞/豬肉漢堡,在西方也的確有這種組合牛排的加工方式,另外中國人普遍更喜歡這種重度腌制、調理的中式牛排也是很大的原因,大部分人沒吃過真正的牛排,也不會烹飪原切非腌牛排。合成牛排本身沒問題,要注意的是黑心廠家無良的原料選擇和注水率。


哎呀
你從小吃的連這個都不如
假裝不知道就好了


推薦閱讀:

用來做牛排的牛有哪些品種?
吃牛肉就不會發胖,吃豬肉就容易發胖,什麼原因呢?
牛腩指的是牛身上的哪個部分?
食用牛肉可以緩解肌肉酸痛嗎?
牛肉怎麼炒才嫩?

TAG:美食 | 食品 | 食品安全 | 牛排 | 牛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