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簡要說明一下王陽明的理論體系?


做正確的事。


三個字:致良知。
將內心的意識通過知行合一實現。

如果你發現內心的意識是惡的,不好的,那就說明良知在你的內心存在。
每件事情都按照內心的真實本意去做,就實現了致良知。

推薦書籍:《傳習錄》
推薦視頻:浙江大學公開課:王陽明心學_全9集_網易公開課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心存善念,內心給自己訂個標準。時代不同標準不同,但基本的道德標準不論何時都是不變的。知行合一,心裡已確定並為之衡量的知,在行動里體現。內心強大而不亂!


我認為核心是知行合一,這四個字真弄懂了,心學也就懂了。陽明先生死之前留下了一首詩。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存善去惡是格物
其實先生想說的致良知,只要心存良知,即使是凡夫俗子,亦可成聖賢。
而致良知的途徑便是知行合一,陽明先生完全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可以說他做到了內聖外王。內聖的境界大家可能都知道怎麼回事。但是外王我認為這並不是指的是先生平定寧王朱宸濠之亂,也不是平定剿匪,額,具體的我也說不出來,我現在有點亂,晚上我仔細理一理,再來補充一下吧


做該做的事


八個字「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我就總結一下:
知,,思想
行,,行動
知行合一,,思想和行動的統一
致良知,,提心內心本意的思想(???)


《拜陽明》
皇家老陳
心即理道瞬灌頂,
知行合一方為形。
良知之致終身求,
一生俯首拜陽明。


真知即行,明行便知。


知行合一,知的過程就是行的過程,同樣的,行的過程就是知的過程。事實上,我也不懂。百家講壇有一期節目,專門討論了王陽明,可以一看。


推薦閱讀:

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生活在想像的世界裡?
如何才能過上平靜的生活?
如果上帝看到了「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這句話,TA會如何想呢?
如何理解蘇軾「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 」這句話?
什麼叫普通?

TAG:哲學 | 王陽明王守仁 | 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