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用幾句白話文簡介一下到底什麼是王陽明的心學和知行合一,有這麼複雜么,難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沒那麼複雜,理解起來很簡單的,分三層來講。
首先,你得明白儒學的目標是什麼?
儒學的目標,和絕大多數哲學、科學一樣,是求道,道這個東西在道家叫道,在佛家叫真如,儒家叫天理,用哲學講叫究極真理,簡單說就是一種對外能解決人類社會的一切問題,對內能排除人類內心的一切煩惱的讓人得以超脫的只在理論上存在的鑰匙。
其次,什麼是心學?
這個我自己的領悟也淺,但我的感覺是心學的關鍵是心即理,即「人心便是天理」,它的突破性在於指出了一條清晰地求道路徑,即得道不假於外物,可以通過改造自己的內心(即致良知,類於明心見性那種正方向的精神磨礪)來求。
最後,什麼是格物致知?
如果說「求道」是戰略目標,「心即理」是戰略方向,那麼「格物致知」便是戰術手段,教人怎麼具體的從一種後天的被慾望蒙蔽扭曲的「懵懂」狀態臻至『』明心=天理『』的得道狀態的,它是二元一體的,格物是現實探索,致知是內心追求,二者呈螺旋並進的整體結構(兩者是同步的,緊密相連的,互相促進的),即通過不斷地推動自己的內心思想和現實行為趨向光明,而不斷接近真理,直至最終打開明心=天理的得道之門。
這便是王陽明身故前說的「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因為創派者逝世前找到了自己心中的真理之鑰,開了門解脫了。
但問題是它在現實中的普及往往很艱難,因為人類社會的種種慾望、壓迫和不平等這些黑暗的東西,往往會蒙蔽大多數人的內心,甚至會扭曲和抹殺掉很多人的理想,包括對光明和真理的追求。所以心學的效力對於整個社會來說其實很有限,或者說心學之途,只對心向光明,追求真理者開,不具備這樣的追求,並願意為之而身體力行的人是走不下去的。


所謂「心學「的宗旨,說白點,就是靠自己的「第六感」去行事。

當面對事情的時候,不要去過多的思考,「心」會告訴你正確的做法,因為心外無物。

何謂正確的做法,符合「天道」的做法就是正確的做法。

而天道,在人心。

人心有善有惡,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心意去行動,善惡打架,何謂正確,何來天道。

所以,要養心。

心本是沒有善惡之分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所謂的善惡是意念的動作,有善有惡意之動;要養心,先要靜心,不要讓自己繁亂的念頭;然後按照自己心中生髮的良知去行事,好的良知去弘揚,不好的念頭要摒棄,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白話解釋:
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重點是後一句。


(以下是我用白話文翻譯的主要概念,僅供理解用,不是嚴謹學問)

  • 陽明心學是一整套個人成長的觀念和方法論,也是一套關於真理的哲學
  • 核心目標:致良知,做聖賢
    • 「良知」不是良心、善良那個道德含義,「良知」就是真相、真理
    • 心學指出人人皆有聖人之心,皆可成聖人。這沒什麼高大上,就是人人都可以明白真相,做最好的自己。
    • 聖人不是職業,聖人就是擁有成熟心智的人。每個人都原本就有讓自己的心智不斷成熟的動機。
  • 核心概念:心即理。意思是真相不在心外。
    • 理,針對朱程理學,那種理認為真相、真理是獨立存在,跟人沒關係。
    • 心學指出求真理的方法不是「格物致知」,對著外物使勁兒格是不行的,得向內,對自己的心下功夫,讓自己向原本光明的本心靠近。
    • 這句理解不了很正常,現代量子物理學告訴我們同樣的結果,對一個事物觀察結果無法獨立存在,觀察結果和觀察者不可分。這個問題始終是人類文明的終極問題,不是心學複雜,是真相的問題本身很難
  • 怎麼做呢?核心方法論:知行合一
    • 「知」和「行」的關係與「理」和「心」的關係一樣,一方是無法單獨存在的。
    • 我說我「知道了」,你是看不出來我是不是真的知道了,除非我做到了,你才能認定,這個人是知道的。
    • 所以「知行合一」不是教導人要「知行合一」,而是重新清楚的定義了什麼叫「知」
    • 真知即能行!
      • 人的一切行為,乃至想法,都是這個人實際「知」的表現。人做不出不知的事情來!
      • 所以,知行合一指,知即行。
      • 人要改變自己的行為,必須去追求真知,必須「致良知」,而良知在哪裡?心即理!
  • 「致良知」的好處
    • 明白原來一個人原本就是自由的,可以掌控自己,為自己負全部的責任
    • 明白一切痛苦都是自己抗拒真理,抗拒本心,抗拒負責的結果
    • 實事求是的運用知行合一,幾乎可以做到任何目標
    • 不再受任何忽悠,也不再有任何恐懼
  • 「致良知」的「壞處」
    • 會發現自己渺小且無知,面對本心慚愧難當
    • 會發現自己無可避免的要承擔永不停止的困難,沒有任何捷徑,不能偷懶
    • 會發現人真的很孤獨,越明白,越孤獨

一心成為聖人,時刻問自己,這樣是不是聖人應該做的。


克己復禮


當你做了,便是知道了


知行合一,在我看來,是指知和行是一個統一的過程。
沒有人會只知道一件事而做不到,也不會確實做到了一件事而不了解它。如果對某一樣事務的方方面面了解得很透徹,就不可能做不好;反過來說,如果某件事失敗了,就是因為對它的理解還不夠透徹,很多方面沒有考慮到或存在錯誤理解。類似孫子兵法「廟算勝者,得算多也;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簡單比方一下,做股票虧了,埋怨股災、證監會、莊家都是無意義的,本質上還是自己對投資的理解不到位,是經驗、方法、心理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
在具體的運用過程中,非常同意 @六如公子 的說法。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加深理解,再將經驗運用到下一次的實踐中,周而復始,那麼對這件事的理解和行動都會越來越成熟。


①本心即是天道,你心裡裝著你能遇見感知的一切,並能對一切作正確之分辨。你面對的任何問題你的本心即有解決之答案。若心如明鏡則纖毫畢現

②知行合一,知即是行,能行即為知,知而不能行其實是不知。知行本是一體,未行之知是未致之知,行之則致知。即一切思考未付行動都毫無意義。

③致良知,獲得正確的善良的祟高的心,,心原本即是崇高的偉大的能明辨一切的,只是被外境的低俗的慾望所蒙蔽,所以要扣問本心讓本心出來讓心如明鏡,致良知的辦法是是格物,即是去做正確的事,怎麼做才是正確,只需問心,正確的事做得越多,心鏡越澄明,等心如明鏡明燈,你就是聖人了。。王聖人說一物即為一事,心外無物,你要分辨一物,即為你要分辨某物這件事,,物不獨立存在


「」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龍場悟道


「夫在物為理,處物為義,在性為善;因所指而異其名,實皆之心也。心外無物,心外無言,心外無理,心外無義,心外無善。吾心之處事物,純乎理而無人偽之雜謂之善,非在事物有定所可求也。處物為義,是吾心之得其宜也,義非在外可襲而取也。」

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未嘗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實行了;發動處不善,就將這個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次是我立言之宗旨。
——《傳習錄》

陽明自己說的很清楚,你要理解他本來的意思,直接去讀《傳習錄》和《王陽明年鑒》。 您要闡發,外擴,比較討論什麼的,倒是可以讀一讀今人的文章,大家一起交流學習,但還是得有原著功底!


理論和實踐辯證統一相結合,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但是王陽明覺得一切都是為自我服務,達到自我的完成。而唯物主義者認為意識是由物質決定的,就是王陽明的那個意識其實也是外在的各種環境,時代,人物,知識等各種物質決定的,而不是他自己憑空產生的。
而在我看來,萬物的開始都大同小異,根本的源頭是一致的,但細節的著落點表現卻是不一樣的。中間要經過千姿百態的形式卻殊途同歸,到了終極又會相通相同。
儒釋道如此。唯心主義唯物主義也如此。


剛寫的公眾號文章,供參考。
嘮嗑(十五)陽明心學辨析
原創 2016-12-21 天瓶雲水 閑人碎語


友:看了你的文章,受益頗深,非常感謝。微信號里有169篇文章,總字數應有60餘萬字吧。 我已經看了31篇,白話哲學17篇看完了,正本清源話中庸14篇看完了。


我:你的認真和嚴謹令人敬佩。


友:慚愧,好文章值得反覆讀,我也推薦給我一位學佛的朋友,讀第一遍里就有些心得自己寫在電腦里了,怕不真切,讀第二遍里再印證一下。唉,我的悟性不夠,我對於命,以及飛虹成就,始終不能輕易相信,但看了先生的文章,又覺得應該相信,這幾天我還在糾結這事。


我:你還是試圖通過大腦思考解決問題,可惜這些都是非意識思量的東西。安那般那氣的作用還算可以解釋,更多的神通是匪夷所思的。神通並不神奇,宣化上人說:「假如有人顯神通,乃大驚小怪地說:『在末法時代,人不可以有神通!』說出這種話,多麼的幼稚!簡直是地獄的種子,對佛法一點也不懂。你要注意!無論對什麼事情,在沒有徹底的明白之前,不可隨便亂批評,更不可隨便下斷語。」。

修行人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不要管什麼神通,它是修行後的自然產物,無需專門練習。一步步修行,功到自然成。自己的心「悟」到了就自然信了,到時候讓你說你也說不出來,當然,你也不願意或不敢說。真正修行的人是不會刻意追求神通的。


友:我相信無,因為無是起源或根本。對於神和命運,感覺好難接受。我認為修行先用腦為主,後以心為主,這種修行方法在天泉證道里屬於德洪的方式。汝中的直見本體象是空中樓閣,現實中這樣的人基本沒有。知天命也不是真知,陽明先生死前很平靜,只說了「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他不一定知天命了,但他知道服從自然,順從自然,安於自然了。


我:這只是你個人的大腦想像,是無明的,也是把陽明心學簡單化了。順從自然,安於自然是以知命信命為前提的,一個不知命信命之人如何做到心安和平靜?再說,如果聖人知天命不是真知,那麼孔子說自己五十知天命、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孟子夭壽不二、陽明先生恭敬奉承天命、莊子列子說窮富生死天註定、顏回陋巷之樂、陽明本體之樂、《易經》卜筮算命等等都是騙人的?傳統文化統統都是胡說?顯然,這是常人根器差導致的誤解。如果陽明心學靠思考就可以明白,那就太稀鬆平常了,如此簡單,他的學生怎麼就聽不懂呢?


不能由著私慾把聖人的上達心學變成下學的腦學。幾千年才出了幾個聖人?曾國藩被稱之為「半個聖人」,他窮其一生的刻苦修行,下學的功夫爐火純青,但他到老才領悟聖人上達的學問,說道:「不信書,信命。」,認識到一切都「關乎天命」。曾國藩尚且如此,何況普通人?聖人的境界之高不是常人可以想像和臆測的。


不過,一般人都有你這樣的疑惑,尤其今天被唯物主義洗腦的中國人,這很正常。最糟糕的是那些因為自身的私慾和愚昧而把陽明學當成經世致用之學的人,他們本質上就是王陽明批判的貪婪後儒。


儒釋道的聖人是悟道之人,他們領悟了宇宙人生真相和造物主的遊戲,知道自己肉身的命運,所以才能做到消除私慾,如何境遇下都是心如如不動。老子是大智慧,他讓人無為就是因為一切註定,心中有為就是刻意和私心,徒增煩惱。要以無為的心態,盡人事樂天命,該做什麼做什麼,貧富貴賤都是肉身的命運,與我無關。


陽明先生臨終前說的「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就是佛家的「光定」之上的「法身定」境界,否則「光明」從何而來?一般人做學問就喜歡想當然,看到光明兩個字就以為是普通的形容詞,其實,光明二字不是隨便可以亂說的,修行到「光定」境界已經是通體光明了。當然,這個光明不是肉眼可以看到的,而是修行人的切身感受,這都是實實在在的功夫。王陽明是佛學高人,他當然不會隨便亂說,沒有到這個境界而說光明二字,豈不是說謊打誑語?從這裡,我們就可以明白,正是因為陽明先生這麼高的境界,五百年來沒人真正懂得陽明學也在情理之中了。


儒釋道聖人的說法都是關於真理的科學,都是可以實修實證的。今天的科學正不斷地證明著聖人的觀點。中國人被唯物主義洗腦洗的太厲害了,連科學也不相信了。


友:我沒有達到先生文章里的狀態,但確實已經不唯物了,就象先生的文章里說的,我看見了電筒光,也看見了燈光,對於X光,我雖然沒有看見,但也不敢輕易去否定一些事了,即使我還心存懷疑,不再妄言否定自己不知道的事。今後的修行,按先生文章所說,以經典為老師,反覆研習,希望能有所得。


我:好,聖人千古不倒不是偶然的,一代代天才多的是,他們首先都是想挑戰聖人,王陽明從儒到道再到佛,結果還是拜服在聖人的腳下。他們如果證不到怎麼可能服氣?你既然懷疑聖人的天命學說,那麼就按照經典的指引去實修實證,證到了自然就信了。所以,沒有依據不要去懷疑,一面學習聖人,一面又懷疑聖人,這樣怎麼行?你的心態很好,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所得的。我原來也很狂妄,自以為博覽群書無所不知,幾十年下來也就心服口服了。聖人學說都是親身體驗,只是對於我們這些俗人來說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了。

友:謝謝先生指點,謹遵教誨。得遇良師,唯有潛心修行為報。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陽明先生也說上達亦在下學中,那說明上達雖然是開悟後的境界,但這個過程即下學,似不能免,畢竟象汝中解四句教的情形也是陽明先生說顏子都不能達到,那象我們這樣的99.999999%的人,應該從下學中先勤學、苦思。象我現在這樣的情況,需先摒棄唯物思想(其實也從未只唯物,唯字太絕對),潛心讀經典、明白經典、參透經典、再用心悟經典。這樣用功可以嗎?


我:嗯。關於下學和上達,陽明先生下面的這段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後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謂上達未當學,且說下學。是分下學上達為二也。夫目可得見,耳可得聞,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學也;目不可得見,耳不可得聞,口號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達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學也;至於日夜之所息,條達暢茂,乃是上達。人安能預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語者,皆下學。上達只在下學裡。凡聖人所說,雖極精微,俱是下學。學者只從下學裡用功,自然上達去。不必別尋個上達的工夫。」


這裡有幾點:1、下學是針對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是器;上達是針對道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本體世界就是道。物質世界的東西可以學、可以思考、可以說,本體世界的東西不可說,不可思,不可學,只能悟。所以「凡聖人所說,雖極精微,俱是下學。」,聖人的經典文字都是下學。


2、種樹,栽培灌溉技術可以知道,這是下學;但樹從何而來?為什麼會日夜生長?等等就不得而知了,因為它屬於上達的學問了。


3、陽明先生說上達只在下學裡,是強調道無所不在。《莊子·知北游》有:東郭子請教莊子說:「你所謂的道,在哪裡呢?」莊子說:「無所不在。」東郭子說:「你一定要說個地方才可以。」,莊子說:「在螻蟻中。」東郭子:「為什麼如此卑微呢?」莊子:「在雜草中。」,東郭子:「為什麼更加卑微呢?」莊子:「在瓦塊中。」,東郭子:「為什麼越說越過分呢?」莊子說: 「在屎尿中。」。看見道無所不在,只是俗人智慧不夠所以視而不見罷了。值得注意的是,洒掃應對里有道,但洒掃應對卻不是道的本身。


4、陽明先生說「自然上達去」,這就是老子的「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下學越深入問題就越多,越學習越感覺自己不明白的事越多,到處都是為什麼,比如,人從哪裡來?有沒有靈魂?鬼神是什麼?有沒有上帝?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等等。離「道」越來越遠,遠到了極點必然會產生蘇格拉底的感覺:我是無知的!物極必反了,又回歸到當初的不思維,回歸到「嬰兒」狀態。只有不思維,也就是不動腦筋了,心靈智慧才開始啟動。真相出現了,真相就是:一切都是自然的,必然的,任何的有為、弄巧、競爭、奮鬥都是徒勞的,一切按照命運的安排自然而然的進行就行了。這是一個質的飛躍,就像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聲一樣,回到了原點卻又不是原點,這和佛家阿賴耶與如來藏的區別一樣。


5、《論語·憲問》:「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孔子感嘆上達的學問無法言說,所以只有老天爺了解他了。一個人能否上達要依賴於自身的根器,慧能不學而知,顏回學而知之,大部分人困而學之也不一定就能知之。歷朝歷代學者很多,下學的功夫都很厲害,但上達的高人卻沒有多少。孔子「五十知天命」是個下學走向上達的轉折點,也就是佛道兩家的悟道。不怨天尤人就是上達功夫的表現,因為一切都是天命,非人力可為,有什麼可怨的呢?我反覆強調知命信命就是因為這是做學問的前提和關鍵,離開了這一點是無法進入學問之門的。


6、你說的潛心讀經典、明白經典、參透經典、再用心悟經典。這樣用功是對的,下學的功夫到了,上達的問題就來了,能不能悟出?悟到多少?這本身就是上達的問題了。


友:嗯,回到了原點卻又不是原點,就如返樸歸真,從朴和真出發,過程俱是下學,下學過程中上達隨天分,悟得到,就能返回朴和真,只不過此時的朴和真是經過修行後的朴和真,就是形而上的道。悟不到,就一直是過程。


我:是的,悟不到就是個知識淵博的學者。悟到了就是智者聖人。

友:但做得個學者,也好過無主見者,因此謹記先生文章里教的,研習經典,獨立思考,以心悟來修行自己。即使不能悟道,也該讓自己在路上。


我:你說的沒錯。悟道成就莊子境界固然得大自由、大解脫、大快樂。悟不出也能獲得陶淵明淡泊名利無拘無束的洒脫境界。反正不能做一個不知根本而煩惱焦慮的俗人,王陽明和曾國藩把這種人稱之為千年的禽獸。


友:嗯,這句話我當常記心裡,修行不能鬆懈,警惕自己淪為千年的禽獸。謝謝先生賜教。下面是我昨天讀你知行合一後的領悟,不是對否? 陽明學的知行合一,應該分為二個層級,第一個層級,就是心知和心行,一切都是由心而生和發的,所謂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資質好的人,直接就悟到本體,成聖人的境界。第二個層級的知行合一,是對於資質一般的絕大多數人,可領會為良知和行動為一,即心知身行,需在事上磨。久之,身行自動轉換為與心知同步的心行,無絲毫之人偽,無絲毫之刻意,則能體會到第一層次的妙用,則天下無可無不可,所應之事無有不中的。至於大家日常理解的理論和實踐相一致,這是典型的二分法。


我:你的理解基本上是對的。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這個說法的本意是,知行是不可分的,不存在知後不行,也不存在行而不知,知和行是一回事,知難就是行難,知易就是行易。致良知的人是真知,所以他的行就不會出問題。


身行是心行的外在表現形式。與普通根器的人談身行是一種方便說法。所以王陽明說:「自家痛癢,自家須會知得,自家須會搔摩得。既自知得痛癢,自家須不能不搔摩得。佛家謂之「方便法門」,須是自家調停斟酌,他人總難與力,亦更無別法可設也。」


知行合一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沒有思考在裡面,多了一份思考就有私慾和虛偽了。比如,你本來善良,見老人倒地就會攙扶,一想到惹麻煩就不扶了,這就是私慾作怪。多了一份心思就不是致良知了。看見美女立即喜歡了,喜歡美女的心是在看到美女之前就有的,並不是看見了以後才在心裡研究後喜歡的。


陽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還有個目的是為了區分假知假行,假行就是虛偽和表演,王陽明說:「若只是那些儀節求得是當,便謂至善,即如今扮戲子扮得許多溫情奉養的儀節是當,亦可謂之至善矣。」,演員的表演是假知假行,怎麼能是至善呢?


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是一種道理,一種狀態,不是方法,達到知行合一的方法是致良知。


友:嗯,看來我還是基本讀懂了你的文章,還需要自己再去感悟。先生,我對陽明心學的格物的淺見:物不離於萬事萬物,但所格之物是指進入自己心的物,和自己的心和意識發生聯繫的物。一句話:透過現象看本質。就是陽明心學的格物。


我:不太準確。要用良知格物,格物就是格事,這個事就是"必有事焉"的事,即心中的私慾。在心裡用自己的良知格,隨時保持覺察,這才是孔門的心印所在。意念所系縛的事情稱作『物』,包括你說的事和無事時心中產生的私慾雜念。

友:先生立意的格物是必有事焉的事,即是集義,這點啟發了我,確實格物中的物包含這個集義更符合心學的宗旨,也更類似於四無之說。但從陽明先生上面答顧東橋書中看,也包含有格日常行為之事物。能否理解答顧東橋書的格物,是四有之說的範疇,讓普通學者有個著手處,或者說是心學的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


我:事皆心內之事,"心外無事"是根本。談心外之事是陽明先生的第二種引導方法,只是無奈之下的方便說法。這是他從佛家借鑒來的。


友:嗯,我剛剛也想了很久,自己有些拘泥於文字了,畢竟陽明先生回信是傳道的,對於中人,他不能在信上直接說集義,因此才有日常瑣事之譬喻,是我自己不善看,隨著他的文字走了,確實是必有事焉,終生只是集義即致良知一事。謝謝先生的指點。


先生,有朋友知道我在學陽明心學,就問了我一句「心學是什麼?」當時講了一大堆,事後一想,以後應盡量簡單全面的介紹一下心學,總結出如下的觀點,請先生指正:


心學是什麼?回答為:心學是明朝哲學家王陽明先生的凈化心靈的哲學,心即理是其理論基石、致良知是其靈魂宗旨、知行合一是其本體工夫說。以萬物一體為其世界觀,以回復心靈本體為其人生觀,以實現終極之樂為其價值觀。充分肯定個人主體的強大能量,倡導一種客觀中道無滯的態度積極為人處事,達到最佳的人生境界。


我:你的定義沒錯,如果我來定義則是:心學是關於心靈智慧的學問。它是向心內求索的學問,故稱之為心學。心學的內容是對包括儒釋道在內的古今中外人類文化本質的高度概括和定義。同樣,陽明心學是王陽明先生對孔孟儒家學問本質的定義和繼承,是儒釋道學問在最高處的完美統一。


心學或陽明心學的理論基石是,宇宙萬物一體,其本體就是心,故萬物之理都在心中,心即理,本來具足,心外無理;心亦稱良知,故良知亦即天理,致良知就是對天理的領悟,即明天理。知行合一則是致良知後的心靈狀態,是本體的用。


心學與知識的區別如下:


1、心學對宇宙人生的本質和真相的領悟,所以它是心識,知識是關於現象世界的認知,所以是腦識;


2、心學是對萬物一體、萬物之理和心靈良知的求索和體悟,知識是對萬物性質和萬物之間邏輯關係的理性思考和推理;

3、心學是形而上的上達之學,知識是形而下的下學之學;


4、心學是不器之學,知識是成器之學;


5、心學是為己之學,知識是為人之學;


6、心學是追求本體之樂的學問,知識是滿足肉身慾望的手段;


7、心學是為了純潔心靈,成聖成佛的君子之學;知識是為了肉身建功立業的俗人之學;


8、心學側重於宗教哲學,知識側重於哲學科學。


9、心學境界高低與真我的根器有關,知識深淺與假我的大腦聰明有關。


10、學習心學的終極目標是自身覺悟快樂,進而覺悟快樂他人;學習知識的終極目標是理論聯繫實際,實現物質世界的繁榮,進而走向大同。


總之,一個人知識再多都是在心學的大門之外。信命是前提,它意味著推開心學的院門;知命是開悟,意味著進入屋內了;耳順是悟後起修,意味著登堂了;從心所欲才是真正入室了。


酒多了,大概總結一下,供參考。

友:收到,謝謝先生指點。讓先生費心了。


其實說起來還是蠻簡單的。首先王陽明心學是良知之學。良知是人的本質,每個人都有良知。所以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也就是每個人都有成為聖人的潛力。但有良知並不代表你就是聖人。所以接下來人就必須行,也就是與知行合一有關了。其次,知行合一也就是人按照良知的命令去實踐。比如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等等。而王陽明往往更強調人在於行的方面。真知即是行,不行不足謂知。知行合一也就是不昧著良知而是依照良知去道德實踐。最後,良知是陽明心學的基礎。


看來真正讀過王陽明先師的書的不多,建議看看傳習錄,上面講的很明白,只是做起來很難而已


1.每個人都知道,孝敬父母與人為善勤勞工作誠實守信是好的,懶惰自私貪污腐敗鋪張浪費偷奸耍滑是壞的,但許多人還是明知是惡事而去做,明知是善事卻不做。知道的善惡和做出來的善惡要一致,這是我認為知行合一的第一層意思。
2.有人學富五車,懂得道理很多,講起來頭頭是道,但是實際做起事來卻很不好(許多剛畢業的大學生是這樣),他們知道很多,但是沒有把這些知識轉化到做事上,知不知道和會不會做是兩回事,兩者要一致,這是第二層意思。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實際上是混淆了知和行的概念。把知當做行,把行當做知。實際上並沒有脫離先知後行。朱熹則是直接認為知先行後。
我認為行是先於知的。我們現在的知也是古聖人行而思得出的結果。《大學》:「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說實話,不複雜,也不是不能言傳。就是做起來有點難(委婉說法)
在心學中,本心作為最高的天道,是起點也是終點,所做的一切,不過就是在本心上下功夫而已。
知行合一的意思很簡單是知和行合併為一,懂一點就開始做,做完了,也就是都懂了。
你要理解成認識和實踐的統一也行。


一切理論都從實踐中來,但最終還要回到實踐中去。
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將會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好巧,最近在讀王陽明的傳記,讀到戰勝寧王那一段。印象最深的是「知行合一」所謂「知」是「良知」。「致良知」。
先掛個號吧,讀完再來補充^_^


王陽明心學的核心就是「致良知」,認為人天生就有良知,不學而知。一句話概括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聽從自己的內心。這句話說起來很容易,但其實做起來很難。當你做決定時,首先要問問你自己心裡是怎樣想的,而不是想別人覺得我應該怎樣或者說這樣做之後帶給我的利益,真的很難。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能不能用簡單的話解釋一下?
王陽明的心學究竟是怎麼影響日本明治維新的?
如何看待這幾年的王陽明熱?
知行合一是孤獨的嗎?儒家思想承認孤獨嗎?
如何才能有長在心底的自信,能真正的從心所欲,不為外物外人的眼光所所累?

TAG:王陽明王守仁 | 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