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到底想要什麼?

陳宮叛曹的原因本來就很模糊,所謂曹操殺邊讓這個原因從陳宮勸張邈叛曹迎呂的對話中根本找不到證據。
陳宮迎呂布後,又聯合袁術夥同郝萌反叛呂布,原因又非常模糊,只能推測為呂布不夠聽話,可袁術難道更聽話嗎?
陳宮後來提出的犄角防守戰術,說實話我覺得呂布不聽是對的,這個戰術呂布出城,陳宮守備,要是陳宮再擁立個新主,呂布根本毫無辦法,結合陳宮的前科,這種計謀不被用只能怪自己信用喪失太嚴重了。
如果陳宮最終「成功」了,他到底希望得到一個什麼樣的格局,他想擁立袁術的仲家帝國嗎?如果下邳一戰呂布勝利,陳宮最終又能夠得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呢?


好不容易又有個邀請,好像還沒有太重合的問題,這次一定要答一個!陳宮這個人活躍時間不長,出仕到被殺七年左右,事迹也不多,有很多模糊的地方。他本人連傳都沒有,一篇出自典略的小傳作為裴注在了呂布的傳後,可見陳宮跟當時眾多英雄相比不是很重要的人物。

從這段小傳可以知道陳宮是東郡人,這個地方正是曹操獲得的第一塊根據地,陳宮此時出仕自然就跟了曹操。劉岱戰死的空擋曹操取兗州的過程中,陳宮勸說曹操和勸說別駕、治中給了不同的理由,對曹操他強調了王霸之業,大概是看出了曹操志向不小;而對別駕治中他除了強調曹操才華以外還說曹操可安民。這兩個想法不矛盾,輔助曹操有功自己仕途可以順利;曹操恢復州內秩序作為當地人自然是樂見其成。這一階段現在看是順理成章,曹操在戰爭中確實表現出不錯的才華,當時又是陳宮的頂頭上司,沒理由不去幫助。

之後典略說陳宮背叛曹操的理由是自疑,大概是說懷疑當初爭取曹操入主兗州的決定。這些事情的記載簡略,可以窺見曹操在兗州執政這兩年時間與當地士人土豪發生了不少的矛盾。邊讓之死是不是陳宮反叛的理由有些爭議,因為邊讓的死期不同的文字記載互相矛盾。這個理由最早大概是出自陳琳在官渡之戰前的檄文,陳琳作為當時的人有較大的概率獲得確切消息,當然陳琳解釋的是為什麼呂布一來整個兗州幾乎就都丟了,沒解釋為什麼呂布會被迎來,但可以作為一種可能性。我認為陳宮很可能在曹操與當地人的矛盾中感到苦惱,覺得自己本想請個明主當管家保境安民,作為當地人利益得到保護;結果請來的人非但不好好當管家,反倒把自己當主人了,趁他出去打仗的時候給攆走算了,然後就發生了兗州的叛亂。

迎呂布時候從陳宮與張邈的對話來看,看中的是呂布是一名善戰的壯士,可以趁曹操遠征內部空虛的時候迎過來,與張邈共牧兗州。陳宮肯定不是真心要跟呂布,不然他也不會說權且迎來呂布。陳宮跟了曹操時間也不短,知道曹操善用兵,一旦殺回來憑他們文化人幾個無論如何也擋不住,他應該是打算把呂布當成保鏢來使用,自己和張邈去做兗州真正的主人。這時候很快呂布失敗了,曹操收復了大部失地,陳宮只好跟呂布走了,當然陳宮作為東郡人基本沒有可能回家了,那地方這之後的數年先後是臧洪、袁紹的勢力範圍,話說臧洪被袁紹圍困期間還向呂布求救過,不過時間沒來得及。

這之後陳宮的自疑估計更加嚴重,家回不去了只能硬著頭皮跟呂布,呂布還時常不聽,再反叛一次也不意外。曹性說參與同謀的有袁術和陳宮,這應該是有可能的,不過作為利益相關方也未必可以全部可信,僅作參考。最後呂布與曹操決戰期間我倒覺得沒必要再想那麼多了,陳宮拒絕呂布投降曹操的建議,就是怕自己當初背叛曹操無法被赦免,這種情況下就是保命,應該沒有另立新主對付呂布的心思了。何況當時的處境附近也就能擁立個袁術,他還被曹操打怕了。

關於陳宮想要什麼,從文字記載不是很明顯。一個同時期類似身份的陳登,一直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誰來投誰,但地方勢力牢不可破。陳宮早期也有點類似的跡象,曹操來了他出仕,看曹操不順眼又聯合張邈迎呂布,不過曹操一回來事情脫離了他的掌控,只好跟著呂布當流浪漢。這之後沒看出什麼明確的目標,只能反曹操一反到底了。


補充某某匿名用戶的回答,把播客sinbasarara的評論轉了過來,他認為陳宮的所做所為,為的就是回到家鄉以及為了家鄉的人們(當時很多人看到這段,尤其是配樂用的神思者的《百鬼夜行抄》,也的確覺得催淚…)
…………………………………………………………
曹操用人一向是看能力而不是看名氣,而且其個人性格特別討厭君子,無論是真的假的都很看不順眼,陳宮想在曹操手底下混碗飯吃很簡單,但他那票朋友怎麼辦,於是一個選擇題就擺在了他的面前,是反還是不反。
與其說這是正義和邪惡的抉擇,不如說他是在天下和家鄉之間的選擇,在仕途和朋友之間的選擇,在理性和感性之間的選擇,結果很明顯,他選擇了後者。
之後的故事就很俗套了,他聯同張邈一起造反,將呂布引入兗州,之後被趕出兗州,取徐州守下邳,最後兵敗身死,留給所有的史書兩個蕩氣迴腸的評語--智遲(1有智 2遲發),這倆字一般存在著兩種解釋,第一就是陳宮反應慢,第二就是呂布反應慢,很多陳宮的飯都支持後一種說法,但呂布這個鍋背的確實挺怨,我覺得主要原因其實是第三種說法,陳宮在決定背叛曹操的時候為什麼不投降袁紹袁術劉表而是選擇了呂布,他戰敗後為什麼又選擇了正在曹操鋒芒覆蓋下的徐州,為什麼他跟呂布互相懷疑但又絕對的依賴對方,下邳之戰後他為什麼又在有機會活下去的時候選擇了主動求死,這些問題都並非是能用他反應慢或者呂布反應慢來解釋的,唯一的解釋他行為的四個字就是,他想回家。
他唯一的目的就是兗州,所以他需要呂布的衝擊力,需要徐州的壓制力,同時也需要自己用死亡所表達的凝聚力,於是他智遲的真相併不是因為他反應慢,而是因為他的第一目的暴露的過於明顯,目的過於明顯就導致少了機變,沒有機變也就意味著行為可以被預測,行為可以被預測的後果基本上也就是反應慢。戰爭很大程度上打的就是心裡,逼著對方率先暴露第一目的,而陳宮性情耿直直接告訴了對面他想要什麼,哪裡還有不敗的道理,這就跟我們平時覺得願望說出來就不靈了是一個道理,順便一說,我的願望就是以後的日子裡都能當個窮人,你們都聽到了我沒的耍賴的,沒有挺清楚的朋友我再說一遍,當個窮人!(嗯,當個窮人。。)
那麼拋卻第一目的,陳宮作為謀士真實的戰略意識和戰爭素養是怎麼樣的呢,我個人的感覺是,如果陳宮一心一意跟著曹操干,其地位很有可能要跟荀彧比肩,主要原因我們來看下邳之戰,陳宮的建議是,呂布出城守據,跟主城形成犄角之勢,這個戰術以曹操的進攻作為核心前提,主打防守反擊,很多人都為呂布未採用而扼腕嘆息,實際上沒有必要,呂布就算出城,這一仗也贏不了,我們來看曹操的陣容,夏侯惇夏侯淵呂虔李典為先鋒,一閃而過的還有曹仁的身影,簡直就是曹操手下的CW陣容,我們可以稱之為C-STAR,呂布軍最強悍的一點就是衝擊力和機動性,C-STAR的側重點明顯也是大前鋒,曹操很樂意跟呂布硬碰硬,也就是說呂布出城並不會起到什麼實質性的作用,況且陳宮的戰術思路呂布出城也只是防守,完全忽略其最大優點的機動性,所以說這個戰術的目的並不是打贏,而是告訴某個人我們願意並且有能力跟曹操硬碰硬,這個某人,就是袁術。
按照當時普世價值的標準來說,這是一個壞人。在下邳之戰的時候,袁術忙著稱帝而且遭遇了災荒,但陳宮的戰術思路無異於直接告訴了袁術,你只要出兵就能拿下徐州,所以呂布沒出城最嚴重的後果就是,袁術無法確定呂布抗操的決心,萬一老夫出兵出到一半你投降了豈不是浪費老子的一片真誠,更重要的是呂布的求助讓他認為他出兵的目的是為了救呂布而不是分徐州,作為一個把眼前利益看的比較重的人來說,救呂布毫無意義。所以說同樣是向袁術求助,陳宮的手段明顯要比呂布有用,而且顯得既強硬又高冷,我沒有求你,是你自己來的,我就是這樣洒脫的漢子。
直接向袁術求助的後果就是袁術要求聯姻,我一直都覺得聯姻這種手段十分扯淡,董卓曾經要把女兒嫁給孫堅的兒子,但直到孫堅死了之後董卓還要扭臉問一下,孫堅到底有沒有兒子,曹仁的女兒嫁給了孫匡,曹彰娶了孫賁的女兒,但孫策依然隨時準備奇襲許昌,孫權把妹妹都嫁給了劉備,但依然堅定的殺掉了劉備的義弟關羽,由此可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並不是在這個時代才消失的,而是人類文明史上就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東西。但即使這種虛無縹緲的承諾,呂布也沒有做到,這也導致了下邳之戰的描寫必須非常的潦草,呂布一敗再敗,固守再敗,卒。
但我們明顯能夠看到,陳宮的思路以及手段從曹操還未出兵之時就已經確立,那就是誘袁抗曹。如果這樣還不算是決勝千里,如果這樣還算是有謀而遲,那你告訴我什麼才是真正的謀士。在下邳即將告破之際,陳宮說了八個字:逆賊曹操,何等明公!這是史上記載他唯一一次最激烈的情感表達,有謀而遲憨厚耿直的陳宮理解這八個字用了六年,而王佐之才機鑒先識的荀彧參透這八個字卻用了一生,這實在是莫大的諷刺。
在這之後,他跟曹操最後一次交談中,又變成了冷靜深沉溫潤如水的模樣,甚至連稱呼也變成了明公,但這些依然是為了他的家,於是我寧願相信,在歷史上曾經存在著這樣一個人,在爾虞我詐的理性爭鋒中他選擇了直面自己的感情,在逐鹿天下的社會潮流中選擇了本分的留在自己的家鄉,我一直都覺得不管你離家有多遠,朋友跟你的 差距有多大,你是處在人生巔峰享受榮耀,還是處於低谷風雨飄搖,你的心裡終歸是要有個陳宮一樣的形象,他會告訴你,哪些人永遠是你的朋友,哪個地方永遠是你的家。
…………………………………………………………
來自於播客sinbasara的《有家,有愛,有歐派,遊戲中的愛家情懷》


三國志里,陳宮壓根不是什麼頂級謀士,對他的章節少之又少。因為作者叫陳壽(受),他叫陳宮(攻)……

抖機靈結束~

三國演義里,認為陳宮是一個剛正不阿,曲直分明,與漢賊勢不兩立的真性情之人。他幫助呂布是因為呂布性情耿直,純粹,像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不過,三國演義中只要是反對曹操的人羅貫中幾乎都支持了一遍。所以不能一廂情願地看。

說實話,我認為,陳宮還是比較有野心的一個人。甚至陳宮偶爾還比較恃才放曠。
他喜歡功高蓋主的感覺,喜歡一個對他唯命是從,能讓他才智100%發揮出來的君主。

陳宮選擇的君主一定是這樣的:1.不能是豬頭;2.能力強,但是不能比他強,要對他言聽計從;3.有一定勢力,能力和名望。

從曹操殺呂伯奢一家開始,陳宮就知道,曹操縱使有萬般能力,他也不能跟隨曹操。一來,曹操個人能力太強,自己可能幹不過曹操;二是曹操可能會對他不利的人第一時間做出殺掉的舉動。

至於說嫌棄他不識好歹,只不過是一個幌子:老子就是想和你丫的干一架,留著你是為了讓你死個明白。然後,和曹操第一戰就端了兗州的老窩,差點把曹操氣個半死。

他找到了呂布,但是沒找袁術,這是因為袁術是個豬頭,此時大家都槍打出頭鳥,他冒著天下之大不韙稱帝,各諸侯一定會趁機以天子號令討伐袁術。至於後來戰況節節敗退,他都沒有想辦法去投靠劉備。劉備當時就可憐的一千多個兵,手下的人都是一介武夫,劉備論名氣也沒他大,當然不能去投靠。

要麼是深井冰袁術,要麼是大毒草曹操,還有個老油條劉備,相比之下還是呂布來的純粹一點,武力高,聽話,好使,能幫他幹活,還是當年手刃國賊的英雄人物,何樂而不為?

陳宮的野心一直伴隨著他,到最後連智力還不到20的呂布都看出來了,處處提防他。當時陳宮提出的犄角之勢戰術,呂布也是半信半疑。一是受陳登陳珪父子離間,兩個人不能像原來那樣如膠似漆了;二是陳宮說的過於直白:「我留在城中,你帶隊城外」,呂布一定會想,這怎麼可能,如果你趁我不在城給我搞個政變,扶植一個聽你話的人上台,我這不是把大好山河拱手讓給你了么。

在三國志中,有關陳宮的記載實在是太少。作為曇花一現,智力接近100的謀士,不是僅僅因為侍奉了庸主,而是路遙知馬力,自己的野心還是瞞不過呂布。陳宮的智力與幾大謀士無異,偶爾的幾個狠招還是恰到好處的厲害。但是在處理君臣關係上終究是不能遊刃有餘。荀彧和曹操的矛盾,周瑜胎死腹中的二分天下,都是君臣之爭。(感謝知友提醒更正)

不過,陳宮的死和呂布的失敗不能全把鍋扣在他們頭上,實在是因為這幫敵人太狡猾。論年齡,呂布曹操劉備相差無幾,呂布甚至比劉備還要大,這天生的差距真心沒法彌補。

最後呂布拖家帶小,把女兒捆成木乃伊一樣連夜出城,陳宮此時看到江河日下之景心裡定是五味雜陳。走投無路之時陳宮並不想投靠曹操,一來曹操不是省油的燈,即便沒殺了他,他去了一定不會享受傀儡在握的感覺;二來一開始就立了個與漢賊勢不兩立的flag,要麼你死要麼我死,這下不死在曹操手裡難塞天下之口。

最後總結一下,陳宮的追求,是一個任他馳騁的舞台,一個聽他使喚的傀儡。然而不是什麼事情都能按他的想法發展的,這個時代本不屬於他。放在現在,某人想穩坐江山,最後還是在有生之年看著自己的部下一個一個被幹掉,實在是天數已盡,天命難違。


很簡單的事情為什麼要去複雜化?

曹操誅殺邊讓,後漢擅殺名士什麼下場?陳宮憂慮難安得多難?同時張邈又因袁紹之事而對曹操日益忌憚。二者湊一起,背棄曹操很奇怪?

曹操反擊,張邈、張超前後敗亡,陳宮跟著呂布落難。先不說陳宮對呂布半毛錢歸屬感沒有,後漢士人對武人是什麼態度?討董後,王允直接譏笑呂布不過是一劍客武夫,不配和自己說話。身為中州名士的陳宮還能獨樹一幟,很是看得起武人呂布?

袁術雖然不作死就不會死,但當時人家一則根正苗紅的士人巔峰袁氏嫡系,二則又是旗幟鮮明和曹操往死乾的典型。陳宮打算踩著武人呂布當墊腳石試圖依附袁術,自然而然。

真要說想什麼,呂布兵困孤城時,記載寫的清清楚楚,陳宮憂慮昔日背叛之事得不到曹操諒解,會被曹操事後清算,所以全力反對呂布投降,堅決抵抗。甚至於呂布之妻都笑話呂布如果再出城,陳宮將再次叛亂。

陳宮到底得多複雜?


不知道為何,陳宮總給我一種感覺:無論跟隨哪個領導,他都和這個領導不太「親」。他似乎總有一種讓人看不透,不知他心裡在想些什麼的感覺。這樣的人,往往自視甚高(即使你是他的領導)。他心裡其實是有一種掌控欲的,即:他雖然是下屬,但是卻希望成為背後決定領導走向的那個人。所以一旦領導稍令他不滿意,他便容易選擇離開。我們可以看下歷史,那些名垂青史的謀臣們,往往具備「大智若愚」的性格特徵,而陳宮,「智」是具備了,可是恰恰缺少「愚」。


@sinbasara


應該只是想把東郡治理好吧。。


陳宮核心是為了故鄉家人(首要),也為了自我實現的慾望(其次),即便最後曹操問他那你的兒女呢,那你的母親呢,陳宮都回答明公怎會加害他們,最後再說了大實話,曹操逆『』賊『』,豈為明公。識人和智謀應該說很高,只能說曹操即便賞識,二者道卻不相同,曹操對於當世社會的思考,讓其得出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處世之道(曹操對普世價值觀天子百姓之道的看破與抉擇),陳宮則是用其智守護其內心故土家人朋友的一片凈土。可惜生逢亂世,生死存亡。


隨波逐流而已,不是每個人都是賈詡,別想那麼多。


隨心所動。


騎虎難下


陳宮是個理想主義者。


陳宮開始是想和曹操一起干一番大事,後來發現曹操「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品質,就決定要跟曹操作對到底。。


推薦閱讀:

曹仁和曹丕同輩?
如何評價曹操,孫權,劉備的領導藝術?
如果北伐總指揮是曹、劉,會怎麼處理失街亭的馬謖?
曹操手下的第一大將是誰?(是曹仁,夏侯惇,還是張遼?)
曹操和夏侯敦 夏侯淵關係怎麼樣 為什麼夏侯淵死了 墩哥不給他報仇?他兒子夏侯霸當時在哪?

TAG:三國 | 曹操 | 三國志書籍 | 三國人物 | 呂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