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乾隆要禁《大義覺迷錄》?


事件發展順序大概是這樣的:

1.
曾靜發布文章:

  • 為什麼說滿清入主中原是亡國而不是換號?
  • 雍正是不是一個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誅忠、好諛、奸佞的賊皇帝?
  • 震驚!社會出現貧富差距竟然何如此之大!!!
  • 宋亡之後無華夏,明亡之後無中國!
  • 公眾號「殺盡天下滿清狗」被刪了,我又換了個號,大家直接搜「ZJGG告訴你真實的歷史」就可以了。
  • 軍隊內部已腐敗透頂!軍內貪腐大揭秘!
  • 地域?民族?No die no pin,科舉真的是公平的制度嗎?
  • 孔廟失火,滿清的所作所為氣火了夫子!
  • 江陰遺民筆記被發現:屠城之時天有異象!
  • 我(曾靜)為什麼說自己是復興中華的一代奇才?
  • 山川崩竭,斷了龍脈,清政府的罪惡天人共怒!
  • 感動!山西男子為母守孝三年,哭瞎了雙眼。
  • 據說智商超過150的人能找到十個字以上。
  • 奢靡!廣西一官員納妾八十餘個,個個都戴金手鐲!
  • 匈奴、突厥、回鶻、蒙古、後金殺我同胞多少?
  • 為什麼我說其他民族是低等民族?
  • 雍正帝位來路不正,曾篡改遺詔,將十四改成於四。
  • 畜生!!!雍正霸嫂為妃,一夜九次!!!
  • 傳雍正喜好人妻,坦承自己的妻子幹起來不爽,人倫何在???!!!

2.
曾靜發布狀態:

我的公眾號又被封禁了,大家想看我的文章可以來我的知乎!

3.
曾靜在知乎提了一個問題:

川陝總督岳鍾琪是岳飛的後代嗎?聽說他被朝廷懷疑不忠,是這樣嗎?

回復:

聽說是的。

於是曾靜寫了一篇文章,列舉了雍正十條罪狀(即剛才說的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誅忠、好諛任佞),準備策反岳鍾琪,安排張熙前去。曾靜的弟子張熙提了一個問題:

從郴州到西安怎麼走?騎馬需要多長時間?

曾靜的弟子張熙又提了一個問題:

在陝西投帖拜訪要注意哪些事項?第一次這麼做,怎樣才能裝作很熟練的樣子,希望大家能多多指教!

4.
曾靜的弟子張熙向川陝總督岳鍾琪投遞了老師寫的文章,文章大概是這樣的:《細數雍正十大罪狀,令人髮指,希望岳總督能和我一起造反》。結果岳鍾琪假裝很認真地傾聽了張熙的敘述,但暗地裡給朝廷寫了個報告,把他倆給告了。
派人將他們抓了起來,押送京城。

5.
審訊。
不知道用沒用辣椒水老虎凳,但很快,曾靜就表示他已深刻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雍正皇帝那麼好,他卻不知足,還要狂妄地與朝廷作對。於是改口頌揚皇帝,說雍正絕不是萬年不遇的昏君,而是天下臣民的榜樣,為此,他寫了個《歸仁錄》。
雍正將此前的傳言逐一反駁,加上曾靜、張熙兩位同學的口供,於是就有了這本《大義覺迷錄》。雍正決定不殺他二人,讓他倆四處講課,講課的主要內容就是依據這本《大義覺迷錄》,全國巡演。
你看看:

6.
根據維基百科的觀點:《大義覺迷錄》呈現出了完全的,不加掩飾的檔案和秘聞,除了皇帝的自我辯解外,剩下的就都是皇宮醜事,帝王傳位皇子之間的爾虞我詐,以及文武大臣之間的相互傾軋。

7.
雍正去世。
乾隆即位。
乾隆充分意識到了6,覺得他爹話太多了,而且十分的中二,你跟一群傻逼嗶嗶個什麼?乾隆還以為,《大義覺迷錄》全書唯一的作用就是漏蛋,而他,又是個喜歡打造皇帝高大全(簡稱十全)形象的題詞者。
所以不顧父親囑託,剛一即位,就把曾靜和張熙抓起來殺了,同時封禁《大義覺迷錄》,凡有私藏者,一律殺頭(有些流傳到了日本)。事情就是這樣,有些原本是官方大力宣揚的書籍、視頻,到後來你再搜就變成了這樣:

完。


我覺得雍正是真性情的一位領導,不久之前美國總統川普,面對記者咄咄逼人的問題大為光火,一律斥之為Fake News,當面跟記者怒掐。

如果放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我相信雍正一定也會這樣痛罵記者,給記者一點教訓。

可是有達成總統的期望嗎?沒有,謠言還是繼續傳,而且因為川普生氣怒罵,媒體就認為他心裡有鬼,而且當領導人當成這樣跟記者拉哩拉雜亂扯實在失態,別說我腦補,這半年來CNN、MSNBC、NYT、WP就是這樣罵的。

這事情要是乾隆就不會跟記者瞎JB扯,你不管扯甚麼記者都能大作文章。

=====================================================================

你們看,你們看,果然被舉報了吧,玩哽玩得太過火就是這樣,現在不會被舉報了,開啟評論。


因為民眾都是拿它當《清宮秘史》讀的。

 1728年,也就是雍正6年,湖南一個邊遠山區的知識分子陰謀推翻政府。這位具有革命精神的知識分子名叫曾靜,時年50歲,是個秀才,住在湖南南部苗漢混居的山區,當地經濟水平十分低下。
  曾靜本來是個老實本分的學問人,沒有什麼政治理想。有一年他忽然讀到了浙江省名儒呂留良的著作,其中提到的一些具有大漢族主義傾向的文字深深地打動了他。於是,他自費來到了革命聖地浙江,拜會了呂留良家族。那時候呂某人已經離世,兩個兒子從事非法刻印出版及銷售呂某文集的工作,他們賣給曾靜一些書,就是這些書,成為了曾靜反抗滿清政府的革命啟蒙。
  曾秀才推翻政權的宏偉計劃是這樣的:他老人家一沒槍二沒人,追隨者只有一個二百五的學生,唯一的實現理想的途徑,就是策反一個有權有勢的人。他瞄準了川陝總督、封疆大吏岳鍾琪,選中他的原因,是聽說他「是岳飛的後代」,根據多年後流行的血統論,這忠良的後代必定也是忠良。
  經過長達好幾天的籌劃,他指揮他的二百五學生攜帶一封謀反信上了路,在西安攔轎交給了岳鍾琪。在這封信里,他捕風捉影、牽強附會,把坊間流傳的許多段子加以總結、概括和拔高,將當今聖上雍正描繪成了一個貪財好色又酗酒、殺父軾母又害兄弟的超級大爛人。
  不出任何人的所料,二百五學生被抓,信被扣,曾靜和學生提到的各色人等全都以謀逆大罪被捕。雍正看完那封指責他是超級大爛人的信,噴了許多的鮮血,決心要為這起罕見的侵犯名譽權的事件討個說法。
  於是,一場奇怪的案件審理出現了,它主要追究作案人的動機。經過長達一年多的初審複審再審,終於揪出了造成曾靜產生這種不健康思想的根源,一舉破獲呂留良團伙傳播不良信息案,將遍及幾個省的團伙分子繩之以法,並將已經散佈於民間的呂氏作品盡數查獲,取得了這場掃黃打非戰役的勝利。
  為了挽救失足老年曾靜,雍正採取了一系列用心良苦的措施。他令人帶曾靜參觀了許多重點工程,瀏覽了一些秘密級的政府檔案,還讓人給他做思想工作,並讓他不斷寫出心得體會。在一年多的改造後,曾靜決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他在他的一篇總結性發言中深情地感激了政府不拋棄他這個戴罪之人,擦亮了他的雙眼,讓他認清了什麼是忠什麼是奸什麼是正什麼是邪。在文章的最後,他宣誓他要永遠跟政府走。
  至此,這場有代表意義的大案走到了尾聲,而這並不算完。由於留言的傳布,許多無知百姓對聖上和政府產生了誤解,消除這種誤解,有著很長的路要走。為了用正確的輿論去教導人民,雍正要求專家組根據案件偵破記錄、涉及的各項政府檔案、曾靜等一干罪犯的供詞編纂成一本厚達500多頁的四卷本書,定名為《大義覺迷錄》,免費發放至各基層政府,並由專人在人群密集地區和時間向普通民眾宣講。
雍正認為,他的冤案終於得以昭雪,他的名譽權得以捍衛。但是遺憾的是,由於民眾的不開化,由於書中披露了眾多皇室秘密,老百姓們都是拿它當作《清宮秘史》來聽的,並饒有趣味地做了很多發揮,將清宮秘史傳播的更為廣泛。
  於是,在雍正死去,他的兒子乾隆繼位,繼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大義覺迷錄》為禁書,派人盡數查抄焚毀,一場新的掃黃打非的戰役又打響了。


從某一方面來說,這可以說是乾隆手段比雍正高的一處:不管呂留良曾文靜他們是潑髒水也罷還是李菊福也罷,皇權的合法性不是一個可以拿來討論的東西
雍正把這種事情拿來當做學術問題討論,即便再引經據典有理有據,也是然並卵,只能越描越黑。


雍正是內心深具正義感且天性單純善良的歷史主義皇帝,當然心胸狹窄嫉惡如仇,在大義覺迷錄上,算是犯了政治幼稚病,那就是他以為在那個年代真的真理越辨越明;他的這種心性,是優於自己的父親和兒子的地方,那兩位就是技術高超的黑心政客,深得帝王之術真傳,因此乾隆肯定早就發現大義覺迷錄上不妥,雍正想以寬厚和自白的方式為自己辯解,殊不知政敵根本不管事實,無知屁民面前越描越黑,皇權正統帝王形象都是不可質疑的,他親自辯解已經先落人口實,反而讓大家口口相傳那些攻擊他的說法;雍正這麼做一來說明他單純,二來說明他確實冤枉,三來說明作為帝王他心不夠黑不夠狠,四來說明他幼稚的相信公道自在人心,他心中裝著屁民而非士紳,但後者掌握話語權,前者一盤散沙;乾隆更加認可康熙的帝王之術,在大方向上回到了他爺爺的老路,即拉攏士紳集團,注重個人享受,不管百姓死活,康雍乾高下立判!


其實大義迷覺錄很有意思,我覺得雍正這人這一點上挺可愛的。但是他忽略了中國封建帝王要點之:皇帝可以犯錯、改錯但是絕對不能認錯。不管你幹了啥,對不對好不好自己心裡琢磨就好了,不要和人論對錯,你是皇帝你就永遠是對的,別說你沒篡位,你就是篡位了,那也是糾正康熙的老年痴呆而已,殺手足別人說啥隨便,他們就是大逆不道怎麼滴吧。什麼華夷之分啊,老子就是正牌天子,龍氣紫氣的它就是照我家墳頭了你咋滴吧。這才是皇帝的干法。當皇帝一旦自辨,就是越描越黑,百姓就更開心了。

而且單純從辯論題目來說,他就不該論點是「少數民族也能統治天下」,他應該邪魅一笑抬起對方的下巴說:對不起,請問「夷狄」是什麼?我字典里沒有這詞兒。


曾靜:你雍正不是漢人,不配管理中國。
雍正:誰說我不配,我寫書證明給你看。讓大家評評理。
乾隆:404 not found
曾靜說華夷之辨,然後雍正一個勁講我乾的好夷狄也能管華夏,這不擺明了說自己是夷狄嗎?比Tg五十六個民族差遠了。太naive,乾隆覺得自己老爹政治上太幼稚,還是把書收了別丟人了。


乾隆禁毀《大義覺迷錄》,與以下因素有關:
首先,乾隆皇帝有與雍正對著乾的習慣。乾隆皇帝似乎不喜歡其父的執政風格、辦事方式與用人政策。本著凡是父親喜歡的我就要討厭,凡是父親確立的我就要推翻的「兩個凡是」的方針,乾隆皇帝對雍正朝之事多有反正,比如恢復八阿哥等人的宗籍,貶斥雍正朝受重用的大臣,禁毀《大義覺迷錄》,甚至都把多爾袞之事翻了案。
其次,《大義覺迷錄》坐實了宮中的某些醜聞和秘聞。本來很多事情只是坊間傳說,並沒有真憑實據,最多是拿來當消遣的談資。但《大義覺迷錄》一出,皇子奪嫡等宮中爾虞我詐的事情一覽無餘的暴露在普通百姓面前,有損於皇家形象。而且,雍正在書中動輒起誓,甚至謾罵自己的兄弟,皇帝權威的形象大打折扣。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雍正在《大義覺迷錄》里以華夷之辨為外衣來解釋政治鬥爭。在《覺迷錄》中,雍正一直強調能不能統治中原在天命在德性而不是在民族成分。雍正說「華夷之名本朝所不諱」,正因如此,在《覺迷錄》中,雍正屢次提到「外夷」「外國」等字眼。雍正的行為,表面上看是分華夷,實際上則是通過天命君德等說模糊滿漢邊界,使全體臣民忠於清朝這個政治實體。
而乾隆則認為,雍正屢次這樣提「外國」「外夷」,是在強調滿漢不同,容易在漢族人民心中導致對於滿族的統治不認同,激起漢人對於故國的懷念。乾隆一直強調自己是全天下的皇帝,又十分注重維護滿洲性。這是這種矛盾的心理與《覺迷錄》中雍正不諱言華夷,模糊滿漢邊界的觀念相違背,所以乾隆決定禁毀此書。
以上。
下面我來反駁一下認為雍正發布《大義覺迷錄》幼稚的觀點。
雍正身為一名老辣的執政者,其政治智慧在當皇子時就可見一斑。《大義覺迷錄》的發布與曾靜呂留良案有關,雍正對曾靜的處理和《大義覺迷錄》的發布是一種政治嘗試,即面對持異見者與謠言時,最高統治者不再選擇「防、堵、殺、禁」等手段,而是積極去面對謠言,積極去回應謠言。對於謠言轉發者曾靜,雍正不將其訴諸法律,而是用讓曾靜去反思懺悔的方式去各地宣講自己的心路歷程。從對呂留良及其子孫的處理方式可以看出,雍正對於曾靜案是十分生氣的,他把這股火發在了呂留良及其後人身上,但即便如此,雍正仍沒有禁毀呂留良的書目,原因就是防止禁毀後人民因好奇而去覓讀。同時,指定文人去寫相關文章駁斥呂留良。
雍正在整個事件中一直在進行這種政治嘗試。這種政治嘗試的缺點是風險大,因為一旦最高統治者在辯論中失敗,其後果是致命的。但最高統治者一旦成功,其效果也是顯著的。這是雍正不同於乾隆的地方,也是高明於很多統治者的地方。乾隆對謠言,選擇了禁毀堵殺等傳統方式,神經質似的大興捕風捉影的文字獄。乾隆與雍正形成了對比,乾隆的行為收到了一時之效,但貽害無窮。當時很多文人被迫自我閹割自我審查,很多書目被禁毀,可乾隆的行為擋不住思想的發展。晚清興起的思潮,正是對乾隆所作所為的逆反。乾隆的所作所為,恰恰成了乾隆的罪證。乾隆事與願違,大清國也是覆水難收。


看到這個標題就噴了。雍正這簡直就是……

打個比方,兩個小孩吵架,一個小孩擺好架勢:我跟你說,我可不是什麼尿床愛哭偷吃東西……
另一個小孩:哈哈哈你尿床愛哭偷吃東西!

這簡直就是拿著標籤往自己頭上貼好嘛。皇上您是天子,不要這麼實誠啊&>,&<
曾靜:你無恥,你下流,你淫蕩,你變態!
雍正:我怎麼無恥,怎麼下流,怎麼淫蕩,怎麼變態了?你給我說清楚!大家也來評評理!


雍正做了件【人】做的事 而乾隆的意思 老爹你真是 好好的皇帝不做 做什麼人呀


就像是曹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一樣,本以為我自己把話都說完你們就沒得說了吧。然後大家就說得更起勁了……


《大義覺迷錄》成書的梗概就是(忽略若干關鍵or醬油角色,只講兩位男一號):
Step 1. 一個叫做曾靜的愣頭青因為遇到一些人、聽了一些事兒以及無限的腦洞大開與聯想,寫下了當時被稱作大逆的文字。
Step 2. 雍正帝怒,欲興大獄。
Step 3. 曾靜忽然由愣頭青變成了大滑頭,獄中寫下無數懺悔文字,說自己被姦邪蒙蔽,如今才得逢聖主,你愛新覺羅·胤禛 乃是真命天子,大大滴好皇帝。
Step 4. 雍正轉怒為喜,讚賞曾靜知錯能改。雍正開始擔憂世間人,覺得難免以後還會有之前曾靜那樣的愣頭青出現,同時,雍正帝求正其名的性格作祟,為了讓天下人知道自己如何光明正大,於是糾集曾靜帥一眾筆手,並親自出馬,多翻審閱之後,集得千古奇書《大義覺迷錄》。書中詳細描述了「曾靜案」的始末,以及岳鍾琦等一眾關鍵人物的奏摺、雍正的硃批(or副本)等,內容雖枯燥乏味,然劇情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也。

那麼回到題主的問題,乾隆為何要禁他老子編的書呢?還是他老子所謂的肺腑箴言?
剛剛的故事梗概還沒有結束:
Step 5. 雍正在書中為了正名,必然大量描述了一些其兄弟相爭的細節。比如奪嫡之爭,比如黃十四弟的處置……很多在古時候只能作為傳聞的皇室秘聞,被雍正腦子一熱,全部公布出來,而其初衷不過是「正名」而已。名有多害人,接下來你就知道了。
Step 6. 人民群眾的想像力是無窮盡的,現在官方都出了這麼多茶餘飯後的談資,說書人能不添油加醋么,寫書人能不文飾筆墨么,還是堂堂大清帝國的閨闈秘事。後來……什麼雍正弒父,什麼雍正矯詔繼位,什麼呂四娘刺殺雍正,什麼雍正頭也沒了,什麼雍正和他娘關係一塌糊塗,什麼乾隆是陳閣老他家生的……我天,全來了。

假如你是乾隆,你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
現在人都說 「有個坑爹的兒子」, 雍正絕壁是「坑兒子的爹」。還讓不讓兒子好好當皇帝了。
乾隆也是無奈,爹挖的坑,兒子得填。
你們不是有官方案本肆無忌憚么,好,我禁!
你們不是有民間堂本謠言肆虐么,好,我禁!
你們再叫呀!
你們再說呀!

你們YY,我是管不了了。反正那年代沒那麼容易 FAN 牆!
(完)

PS:雍正自詡「朝乾夕惕」,又以「夕惕朝乾」為由滅了年羹堯。今人又記得多少他的乾與惕呢。還不是秘聞相傳。帝王,與其兢兢惜名,還不如痛快生殺。普通人,亦是如此。
參考 史景遷《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錄》(一個外國人眼中的一段奇聞錄)


這就是四爺的可愛之處吧,會犯幼稚病、跟臣子推心置腹、酷烈又多疑。


反方辯友請問你是傻逼嘛?
不應該正面回答呀,不是,我不是傻逼,因為1,因為2。。。。。
應該直接宰掉他呀!


參考這個十缺老人修的四庫全書就知道了。修四庫全書時只要涉及到華夷之辯的全被篡改(滿江紅的笑話)甚至銷毀。只要涉及到關外的記載全部銷毀(建州考,東隅恨事)只要涉及他們的也全部銷毀。以上大義一書全佔了,只因這是他老子的書,沒被直接銷毀不錯了


政治必須正確

政治和宗教都不是簡簡單單要人一筆錢或者要人做一件事。政治和宗教要的是追隨者一生一世的努力和奉獻,要的是大家前赴後繼的獻身。因此,如果政治不正確,讓黔首們知道,他們的奮鬥不過是給郭美美買了個包 ,或者是為一個皇子的篡位提供了一把刀,那麼誰還會不計回報地付出呢?

因此,政治和宗教歷來都是造神最厲害的領域。政治的正當性往往來自三個方面,第一是古老,因為存在了上千上萬年所以神聖比如日本天皇;第二是偉大,因為第一代或者第二代君主完成了豐功偉績所以正當比如朱明,第三則是道德高尚,因為君主有德行,政府對人民負責所以具備合法性。

這三種正當性論其程度其實是依次遞減,一般來說,有第一種就會大談第一種,有第二種就會特談第二種,兩者都沒有才會特別在第三種上下功夫。清朝可謂是得位不正至少沒有第一神聖性,有清一朝,皇帝和權貴一直都在擔心漢人謀反,讓整個滿族人死無葬身之地。因此,特別要在第二和第三點上下功夫。康熙,乾隆的開疆拓土,以及文字獄,四庫全書就是在努力營造正當性和合法性。

雍正皇帝的《大義覺迷錄》是一本為自己辯白的書,但是對於普通民眾而言,他們並不關心誰對誰錯,在讀到這本書後只會產生「貴圈真亂」的感想。這種感想在根本上動搖了清朝統治的合法性。一旦這個合法性被動搖,大家就不會也不可能對這個政府有向心力。當然,雍正這麼做有他自己的理由,因為潑他髒水,把上層內鬥變本加厲泄露出去的就是他的政敵。可以說是他的政敵先不按照規矩來,在民間挑動矛盾的。因此作為雍正進行反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這一招其實一點作用都沒有,反而越抹越黑。

這件事情讓我想到了前幾年,方舟子說韓寒得獎的作文是他爹代筆。然後韓寒一怒之下把自己當年的手稿刊印出版了。然而最終,質疑的聲音非但沒有停反而愈演愈烈,支持方舟子的人說,韓寒不過是把他爹的文字又抄了一遍,這叫欲蓋彌彰。於是,韓寒自此再也不對這種質疑回應了。因為別人一旦不相信你,無論你做什麼都難以取信於人。

同樣,雍正一怒之下出版的《大義覺迷錄》非但沒有幫他洗白,反而讓反對派落了口實。中國那麼多皇帝,被民間小說編成故事的不在少數,但就在本朝竟然被編成被人砍頭的皇帝,雍正可能只此一個。究其原因就是他這本《大義覺迷錄》。

別人給他潑髒水,那叫野史,有學識者就不會信。只要他們不信,就不會有人研究,批註,再出版,一兩代後就鮮有流傳。而一旦皇帝本人刊印了東西,那就是正史,讀的人多了,研究的人多了傳播地也就多。

所以政治不是一個黑白或者是非的問題,政治需要考量地是百年尺度的東西。很多事在當時興許是正確的,但是在後來就可能是錯誤的。如何平衡當下和未來是每個政治家都必須要面對的問題。雍正皇帝作為顯然動搖了清朝的統治基礎。

這本被乾隆皇帝禁止的《大義覺迷錄》最後有幾本流傳到了日本,光緒末年革命黨人在香港出版,成為推翻滿清的有力工具。滿清的沒落雖然是歷史的大局,但雍正的意氣用事卻在質疑滿清合法性上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這一點他老人家大概是做夢也想不到。他的兒子當然已經儘力,但依然沒有辦法全面禁止。

政治必須正確,因為人們可以為了解放全人類去獻身,絕對不會為了四爺爭儲而搭進身家性命。凡是鄙視政治正確的人,最終都不會有一個好的歷史評價,更多的會在當世就有報應。當然,如果真的把自己所謂的政治正確當真了,也是不會有好下場的。政治本身就是把見不得人的勾當,包裝成偉大光明的政治正確,最終推動人類的進步。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必定是個完美的背鍋俠。連黑鍋都不願背,活該被後世罵!

最後,吐槽幾句,川普應該不會有好下場,即便他真的能做成點兒什麼事。


造謠動動嘴,闢謠跑斷腿。

在大眾輿論面前,解釋與澄清往往是最沒用的,而且會適得其反,越抹越黑。

雍正不明白這個道理,一廂情願的以為澄清事實最重要,殊不知輿論更願意篩選出那些帶節奏的,公眾更願意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所謂真相。解釋的再多也只能被理解成掩飾。

然後就輪到雍正不停的跑斷腿卻不起什麼效果

乾隆比他阿瑪明白,知道在輿論的聒噪下去心平氣和的解釋無疑於把水越攪越渾,與其陷入無休止無結果的輿論撕逼,不如直接動用公權力禁止人們議論,簡單粗暴,卻也非常有效,當然對錯與否另當別論。

大義覺迷錄這事兒,完全可以拿來當作傳播學的經典案例了


我覺得吧 敏感詞存在本身比敏感詞的內容還要敏感


正統之論、華夷之辨……《大義覺迷錄》洋洋洒洒寫了四卷,核心就倆字——委屈。
很明顯,這不是一位帝王應有的情緒,這又不是國際大專辯論賽,殺了就是何必廢話,在這種敏感問題上皇家不應有半點軟弱。乾隆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禁絕此書。


推薦閱讀:

元明清三代治藏,各有什麼進步?
為什麼提到現在我國領土,總是拿清朝相比,怎麼不拿元朝比呢?
隆科多到底是佟國維的兒子還是佟國綱的兒子?
如果1842年就有知乎,會發生什麼?

TAG:歷史 | 調查類問題 | 清朝 | 雍正帝 | 乾隆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