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台灣腔是什麼時候有的?

昨晚看了鄧麗君的「十億個掌聲」,才意識到她說的是很接近我們的普通話,解放戰爭後大量人民前往台灣居住,所以說的普通話並不稀奇,那台灣腔是怎麼形成的呢?


您在那節目上所聽到的, 是之前極少數人的口音, 而且是在特殊場合的口音。
之前有相關問題, 剛好就也提到了鄧麗君小姐, 我做了答覆,
請見 →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746789


至於這套歷史不到一百年, 透過現代的普及教育及藉助現代科技所生的影音媒體來推行,
兩岸人民也可以在口語以及書面上, 用以互通交流的這套工具性通行語/lingua franca ---

「國語」, 是1932年才完全定案, 完全以北京這一地方的語言音系當底經標準化所制定, 並送入
教育體系教學推廣的通行語/lingua franca。 這套語言, 即使對大陸大多數的地方來說,
是外來語言。就因為它對絕多地方來說, 是外來語, 才需推行。

1932年之後不久, 五年後, 便是1937-1945的抗日戰爭。戰爭結束, 不旋踵, 戰爭又起, 直到1949年。
動亂的年代, 能有多少人受教育? 在那個年代, 能有多少人經常性接觸到用國語播送的收音機
跟電影?

1949年之交, 有一兩百萬口操各地不同漢語, 即便當中有人能操國語, 也帶有各種國語口音的
當時大陸人民(含軍隊), 在極短時間一次性遷徙到臺灣。 就在那波大移民湧入之前的當下, 台灣
人口有六百多萬趨近七百萬人。而一兩百萬, 但卻是口操大陸各地不同漢語的移民, 是口音分散,
因而在語言上更顯少數, 所能造成的影響, 極為有限, 即使掌握媒體的是使用某種口音的人。

對臺灣, 這套語言更是外來語言。這個是外來, 且雖由官方運用各種手段強力推行的語言, 當然
無法不受當地多數人在使用的語言(台灣閩南語是佔優勢)所具有的影響, 因而在語言接觸時,
很自然且不可避免的, 融合成不同於這套語言的原本基底方言(亦即北京話方言)的口音。這個自然
融合而成的國語口音, 當然是在您所見的, 鄧麗君小姐於1980年代的那個節目之前, 便已成形。

而在大陸 ---
1955年, 剛掌權沒幾年的北京政府, 將這同一套以北京一地方語言當底, 經標準化的白話語言
的稱呼, 從「國語」改稱為「普通話」, 也有在少數字詞音的標準音上, 作修改(這是就兩岸
在使用的這套語言當中, 相對極少數的不同標準字音, 於網路上經常成為話題的主因)。
改名換包裝, 換湯不換藥, 持續推行。再提醒一下, 就因為它對絕多地方來說,
是外來語, 才需「推普」。

即便在六十幾年近七十年後的今天, 歷經新生代出生成長的兩三代人之後,
也即使掌握媒體的, 是使用某種口音的普通話的人; 然而,
題主在大陸, 該不止仍可聽到老一輩的長者, 在講普通話時, 帶有濃重的地方口音,
而且大陸各地較年輕輩的人當中, 在講普通話時, 也有因為各地原本語言的自然影響,
而有不同的口音, 有異於那些掌握媒體的人的口音。這是語言接觸上的正常現象。
廣袤的大陸的普通話, 不只一種腔口。這是不同的語言在互相接觸時,
會有的正常且自然的現象。

若忽視多數, 只盯著特定少數特殊來看來比較, 那會是謬了。

只是, 在臺灣的媒體上, 不再是由具有特定國語腔口且或特定族群的人, 來露臉或主宰。而且
因為時代跟社會態度上的變遷, 對這套通行語, 這套工具語言的口音, 也已不若早先有的,
在強力推行國語那時所用的宣傳包括有抑此揚彼, 將國語托到極高的手段, 而產生的那種
因不同口音而生的莫名其妙的高高低低的態度。那個時代已過, 時移, 態度也改變, 故爾
現在台灣媒體在使用這套語言時, 是呈現較趨近台灣生活語言運用上的自然口音。
「較趨近」 - 仍可見有一些不太相同, 畢竟, 媒體永遠是特殊場合。


是不是台灣媒體主持人、演員、教師不需要考像普通話水平考試之類的考試,所以說的國語仍然保持生活中國語的腔調?就像我們長沙的塑料普通話一樣,就是生活中的普通話,如果不是職業要求,也沒多少能達到標準普通話的水平


「解放時大量人民前往台灣帶去普通話」是不成立的,第一,那時候沒有「普通話」;第二,民國政府在國內推普沒那麼成功,東南亞倒是影響頗大……
真實原因是,台灣用的是民國初依北平音制定推行的「國語」,後來空一格父子在台灣還搞過類似「推普」的國語推行運動。普通話依憑的也是北京音,「國語」保留的北京土語成分甚至更多,當然像了。
台灣的國語受到吳、閩方言的影響更多,聲調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尤其是上聲),就成了這樣的腔調。


閩南語+普通話=台灣腔(閩南腔)

最近看馬來西亞歌手的影片 腔調跟台灣真的很像 只有一絲不同而已


啊不就一滋都醬妹


推薦閱讀:

TAG:語言 | 台灣 | 台灣話 | 普通話 | 鄧麗君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