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關於「需求有層次之分」的理論合理嗎?


需求層次理論重構思考

多年裡有許多朋友都跟我一樣對層次理論的「層次」抱有疑問。
雖然對馬氏的論著並沒有深入研讀,不過我還是以自己的專業對「層次」這一部分進行了一點思考。
希望對知友們也有幫助:


理論和實踐是兩碼事,嘿嘿。

我作為一個深愛馬斯洛,精讀過馬斯洛全集(中文版),又特別擅長講課的人。我能把這理論扯得天花亂墜,讓你深信不疑它的合理性。

而另一方面,我作為一個追女孩教練,可以明確的告訴各位:單從追妹子的實踐上來說,用馬斯洛的金字塔去分析妹子需求是要死翹翹的。

泡妞中比較好用的需求分析方式其實是這樣的:

首先按照@程毅南所說的,分為上下兩層:【下層是基礎需求,即馬斯洛所說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上層是社會需求,即社會歸屬感、自我認同感和自我實現。】

而上層的社會需求,更好的分類則是套用@唐僧同志提到的冰山模型,成就動機,影響動機,親和動機,三需求呈現並列關係。具體請見他的答案:人類為什麼會有「雄心壯志」?為何有人「小富即安」,有人有「鴻鵠之志」?

而在我所搜集的大量泡妞實戰樣本中,絕大多數妹子在滿足了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之後,在冰山模型中追求影響力和親密關係的動機會遠遠大過成就動機。也就是說,在馬斯洛理論中,追求愛與社會認同的動機,遠遠大過自我實現的動機。只有極少內在力量非常強大的妹子,呈現出強烈的自我實現動機。

所以,在追女孩實戰中,可以把女性需求的粗略分類可以分成三個級別,並不算科學嚴謹,但是極有實戰價值,可供各位男性參考。

最底層的15%(這個數字是我靠經驗估計的,沒有來源,下同)。這群姑娘的生存和安全需求都沒有得到滿足。只要你有錢,能提供保護,不讓她漂泊,是很容易搞定她的。而且是真的得到她的心。但這裡要注意一點,你不要以絕對化的經濟指標去判斷。比如說,你在上海做公務員,不要看不起在上海打工的90後收銀小妹。你以為你的社會階層和經濟實力能吸引她,可是她一點生活壓力都沒有,去哪裡都能找到月薪2000-3500的工作,朋友一大堆,又不需要養家糊口。她根本感覺不到沉重的生活壓力。所以,她不屬於這15%。相反,一個月收入1w,家境一般,又恰逢父母身體不好常年住院的上海姑娘,可能更容易為金錢而折腰。(完全是舉例而已,不涉及任何地域指向。上海亦可換成北京或廣州或深圳等等。)

最頂層的15%。這群姑娘有著強烈的成就動機(即自我實現動機),並有著強大的行動力。她們可能會跟你發生一夜情,畢竟都是有性慾的。但要從內心真正的搞定她們,讓她們長久的愛上你。你的個人內在外在沒兩把刷子是不行的。甚至她們可能都不會那麼強烈的愛上某個男人,或者持續不了很長時間,她們愛的,是自己的生命和事業。想想古董科幻片《星河戰隊》的女主角,兩大帥哥那麼愛她,其中一個還掛了,而她最愛的其實是開大飛船。不過一般男人也不會對這樣的精神上無比漢子的姑娘感興趣,除非她長得很漂亮。

剩餘的是處於中間層的妹子,也許佔了妹子總數的70%。在一般的城市裡,也許90%的妹子都屬於這種。她們不擔憂最基本的生存和安全問題,至少不會為此而搭上愛情。也沒有強烈的事業成就動機。她們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和興趣愛好之外,其內心所思所想的全部基本就是出於影響動機和親和動機。也就是希望被更多的人喜歡,欣賞,尊重,以及需要人陪伴。感情生活對於她們來說非常重要。

要搞定這70%的妹子,泡妞技巧千千萬,瞄準三個點開炮即可:
1. 聯繫感。她心靈必然是需要陪伴的。此話雖絕對,但沒有錯。無論是親和動機還是影響動機,愛與社會尊重,這都是要別人的合作才能完成的。她們必然需要你在心靈上的溝通和陪伴。當然,心靈上的陪伴不只是陪著聊天這麼簡單。很多人不懂得陪伴,以為就是要天天發早安晚安的微信。
2. 虛榮心。沒有女人不虛榮。但虛榮的點有所不同,得看妹子所在的圈子。你有錢,開法拉利去接妹子下班,是能滿足她的虛榮心的。但在知乎上,一百個開法拉利的土豪都比不上張佳瑋張公子的一個關注更能滿足妹子的虛榮心。這就是圈子不同,虛榮的點也不同。
3. 價值感。最受歡迎的男舞伴,不是他自己跳得有多美,而是他能讓和他一起跳舞的妹子跳得有多美。自己有魅力不算什麼,懂得給予妹子價值感,能幫妹子發掘出她自己都想像不到的魅力和光彩的男人才是真高手。

上述這三個點,其實就是瞄準女人在愛與尊重,社會認同的需求上來開炮的。一打一個準。

至於生活上的照顧,體貼,送早餐倒熱水什麼的。如果姑娘對你沒興趣,就一點不好使。因為你沒有抓住姑娘的痛點啊。難道沒有你送早餐,她就會餓死嗎?

差不多就這些,隨便扯淡,供君參考。

院長來了,我要去吃藥了。我在知乎這麼屌,請不要告訴他!
=======================================

相關文章及硬廣:

如果您有任何情感、戀愛、兩性關係、個人成長方面的問題,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xuexizhuinvhai(「學習追女孩」的拼音)並直接提問,賬號君會在24小時之內回復你。


如果你想要科學系統地學習兩性關係知識和技巧,請關注我的連載專欄:寫給兒子的泡妞書,寫給女兒的挑男計

如果你想要提升戀愛技巧,追到心儀的男神女神,歡迎參加我在全國巡迴開辦的約會課程:劉念約會教室課程表。(劉念約會教室的課程都可在聽完之後申請無理由全額退款。如果你上完課感覺不適合你,我們不會收取你一分錢學費。)


是合理的,需求有明確的高低之分。但是如果要運用這個理論,比較尷尬。馬斯洛提出這個理論模型不是針對社會所面臨的某種問題來解決,而是一個概論性的框架,為將來以及後人的心理學研究提供方向。例如美國當代的超個人心理學家肯·威爾伯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對應到他提出的「意識層次理論」當中。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可以從以下現象中看出來:

1.進化史。生理需求從生物出現開始就產生了,安全需求是從節肢動物開始產生的,愛與歸屬需求產生於哺乳動物,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是從人類開始的。

2.個體發育。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從一出生就有了萌芽,幾個月之後才表現出與人親近的跡象和有選擇的喜愛,再晚些可以看到嬰兒有對自主、獨立、成就、尊重、表揚的要求,至於自我實現,天才式的人物也要等到三、四歲時才出現。與需求產生的「萌芽」不同的是,假如個體健康成長,各種需求分別在不同的年齡段展開,主導個體的生活。嬰兒為生理需求所主導,幼兒為安全需求所主導,兒童為愛與歸屬需求所主導,青少年為尊重需求所主導,成年人為自我實現需求所主導。如果個體的發展在某一年齡收到障礙,則停滯在那一水平,或者發展延遲。

3.對純粹的生存的迫切程度。越是高級的需要,對於維持純粹的生存就越不迫切,也越能更長久地推遲滿足,也越容易永久地消失。例如,人們對於安全感需求比對尊重需求更偏執、迫切。與食物、安全相比,尊重是一種非必需的奢侈。

4.生活在高級需要的水平上,意味著更大的生物效能,更長的壽命,更少的疾病,更好的睡眠,胃口等等。心身研究者多次證實,焦慮、害怕、愛和優勢的缺乏等等,除促成不良的心理後果外,往往還造成不良的生理後果。

5.從主觀上講,高級需要不像其它需要一樣迫切。它們較不容易被察覺,容易被搞錯,容易由於暗示、模仿、或者錯誤的信念和習慣而與其它需要混淆。能夠辯清自己在需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是一個重要的心理成就。對於高級需要更是如此。(因此,接觸馬斯洛的人們也容易誤解「尊重需要」的含義,更容易誤解「自我實現」的含義。)

6.高級需要的滿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觀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寧靜感,以及內心生活的豐富感。安全需要的滿足最多只產生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無論如何它們不能產生像愛的滿足那樣的幸福的熱狂與心醉神迷,或寧靜、高尚等效果。

7.追求和滿足高級需要代表了一種普遍的健康趨勢,一種脫離心理病態的趨勢。

8.高級需要的滿足有更多的前提條件。遺傳佔優勢的需要必須在高級需要的滿足之前得到滿足,僅此一點就足以說明這一問題。因此友愛的需要在意識中的顯露,要比安全需要的出現依賴於更多的滿足。在更一般意義上可以說,在高級需要的層次上,生活是更複雜了。尋求尊重、地位與尋求友愛相比,涉及更多的人,需要有更大的舞台,更長的過程,更多的手段和分段的目標,以及更多的從屬步驟和預備步驟。輪到友愛的需要與安全需要比較時,同樣存在上述差異。

9.高級需要的實現要求有更好的外部條件。要讓人們彼此相愛,而不僅是免於相互殘殺,需要有更好的環境條件(家庭、經濟、政治、教育等等)。

10.那些兩種需要都滿足過的人們通常認為高級需要比低級需要具有更大的價值。他們願為高級需要的滿足犧牲更多的東西,而且更容易忍受低級需要滿足的喪失。例如,他們將比較容易適應禁慾生活,比較容易為了原則而抵擋危險,為了自我實現而放棄錢財和名聲。與兩種需要都熟悉的人,普遍地認為自我尊重是比填滿肚子更有價值的主觀體驗。又如「捨生取義」的行為往往是用犧牲低層需求來滿足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

11.需要的層次越高,愛的趨同範圍就越廣,即,受愛的趨同作用影響的人數就越多,愛的趨同的平均程度也就越高。在原則上,我們可以把愛的趨同解釋為,兩個或更多的人的需要融合為一個單一需要的優勢層次。當然,這是程度問題。兩個相愛甚篤的人會不加區別地對待彼此的需要。對方的需要,的確也就是他自己的需要。

12.高級需要的追求與滿足具有有益於公眾和社會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越高級,就越少自私。飢餓是以我為中心的,它唯一的滿足方式就是讓自己得到滿足,但是,對愛以及尊重的追求卻必然涉及他人,而且涉及他人的滿足。已得到足夠的基本滿足繼而尋求友愛和尊重(而不是僅僅尋找食物和安全)的人們,傾向於發展諸如忠誠、友愛、以及公民意識等品質,並成為更好的父母、丈夫、教師、公僕等等。

13.高級需要的滿足比低級的滿足更接近自我實現。假如我們承認自我實現的理論,這就是一個重要的區別。除此以外,它還意味著,那些在高級需要層次上生活的人,我們期望發現他們有更多更高的趨向自我實現的品質。

14.高級需要的追求與滿足導致更偉大、更堅強、以及更真實的個性。這可能顯得與前面的陳述矛盾。前面的陳述指出,生活在高級需要層次意味著更多的愛的趨同,即更多的社會化。不管聽上去是否符合邏輯,它卻是以經驗為根據的現實。實際上,生活在自我實現層次的人既是最愛人類的,又是物質發展得最充分的人。這完全支持弗羅姆的論點,即,自愛(或不如說是自尊)與愛他人是協作性的而不是對抗性的。他關於個體性、自發性、自動化的見解也是中肯的。

15.需要的層次越高,心理治療就越容易,並且越有效。而在最低的需要層級上,心理治療幾乎沒有任何效用。例如,心理治療不能止住飢餓。

16.低級需要比高級需要更部位化、更可觸知,也更有限度。飢和渴的軀體感與愛相比要明顯得多,而友愛則依次遠比尊重更有軀體性。另外,低級需要的滿足遠比高級需要的滿足更可觸知或更可觀察。而且,低級需要之所以更有限度,是從它們只須較少滿足物就可平息這種意義上來說的。我們只能夠吃這麼一點食物,然而友愛、尊重、以及認識的滿足幾乎是無限的。


====================需要澄清的誤解=====================

1.在這個理論中,「自我實現」只是四個文字而已,我們必須弄清楚在心理學理論中的含義,而不能望文生義。這個詞從字面上容易被理解為「實現自己的願望」,其實不然,由於這是一個描述少數精英人群的概念,所以其含義難以用簡短的幾個字概括完全,於是勉強使用「自我實現」這四個字。馬斯洛在《自我實現的人》一書中對自我實現水平的人格特徵做了描述(見後文),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領會這個概念的含義的人,都知道這個概念難以用簡短明確的文字來命名。

2.需求屬於內在心理範疇,而不屬於外在行為範疇。外在行為只是滿足內在需求的方式。比如「買衣服的需要屬於那一層?」這裡的「買衣服」屬於外在行為,只是滿足內在需求的方式,而不是需求本身。買衣服有可能只是基本的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屬於生理需要;也可能是工作需要正裝,這時就要追問工作又是為了什麼,不斷追問下去,可以歸於需求層次的某一層或多層。而多數情況下,同一個行為的背後有不止一種需要在驅動。

===================自我實現的人格描述====================
摘自馬斯洛《自我實現的人》

(一)對現實更有效的洞察力和更適意的關係
這種能力的第一種表現形式是能夠辨別人格中的虛偽、欺騙、不誠實,正確而有效地識別他人的不尋常的能力。自我實現者往往比大多數人更為輕而易舉地辨別新穎的、具體的、獨特的東西,他們更多地生活在自然的真實世界中而非生活在一堆人造的概念、抽象物、期望、渴望與陳規中,大多數人將這些東西與真實的世界混淆。因此自我實現者更傾向於領悟實際的存在而非他們自己或所屬文化群的願望、希望、恐懼、焦慮以及理論或者信仰,赫伯特.米德非常透徹地稱此為「明凈的眼睛」。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我們能夠體驗的最美的事物是神秘的事物,它是一切藝術和科學的源泉。」在這裡決定的因素是智慧的力量,發現我們生活的世界,發現並感受一切的美好。對於健康人而言,未知的事物未必可怕,他們不會否認或忽視未知事物,不迴避它們或自欺欺人地把它們看成已知的,他們也不急於整理未知的事物,過早地分類和成規化。例如:懷疑、試驗、不確定以及因此產生的延遲作決定的必要性雖然對大多數人是種挫折,但對自我實現的人是一個令人愉快而且富有刺激性的挑戰。
(二)對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
自我實現者能夠坦然地接受自己,悅納自我,同時毫不懊悔、抱怨,儘管自己的人性有弱點,與理想有種種距離,但他們仍可以從本質上接受而不感到真正憂慮。我們能夠以一個人在接受自然特性時所持的那種毫不置疑的態度來接受脆弱、過失、弱點以及人生的另一面。從另一個角度看:自我實現者對現實看得更清楚:他們看到的人性的本來面目不是他們希望中的人性,他們的眼睛不為各種「有色眼鏡」所累,從而歪曲、改變或粉飾所見事實的真象。
第一個接受是在各個層次上都能夠接受自己,例如愛、安全、歸屬、榮譽、自尊等,所有這一切都看作是值得花時間和精力的,他們傾向於接受自然的作用而非憤憤不平。
自我接受與接受他人緊密相關體現在兩個方面:他們沒有防禦性,沒有保護色或偽裝;他們厭惡他人身上的這種做作。他們能與自己的缺點和平共處,那麼缺點在以後的生活中會使人覺得根本就不是缺點,而只是中性的個人特點。
(三)自然地表達自己
自我實現者的生活在數量與質量上與普通人有所不同。自我實現者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自我奮鬥,而是發展。他們努力成長日臻完美,努力將自己的風格發展得日益全面。普通人的動機是為匱乏性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而奮鬥。他們的動機是發展個性,表現個性,更加成熟、自信、自然地表達自己的內心。
(四)以問題為中心
自我實現者一般都強烈地將注意力集中在他們自身以外的問題上,以問題為中心而非以自我為中心。自我實現者通常有一些人生的使命,一些有待完成的任務,一些需要付出大量精力的他們身外的問題。有些任務未必是他們喜歡或他們自己選擇的,而可能是他們所感到的責任與義務。一般而言,這些任務是非個人的,不自私的,更確切地說,它們與人類的利益或家庭的少數幾個人有關。這種態度對於日常生活的每個領域都具有意義,他們超越瑣事、視野開闊、見識廣博,在更加廣闊的參照系及籠罩在永恆的氣氛發現社會以及人際關係的意義,它彷彿傳播了一種寧靜感,擺脫了對於緊迫事務的焦慮,而使生活不僅對自己而且對那些與之相關的人變得輕鬆了。
(五)超然獨立的特性,離群獨處的需要
自我實現者可以離群獨處而不會使自己感到不舒適,他們常常可以超然於物外,泰然自若地保持平靜,而不受那些在其他人那裡會引起不安的事情的影響,他們對待個人的不幸也不像一般人那樣強烈。這種超然獨立也許與其他某些品質有關。首先,可以認為他們比一般人更客觀。具有高度集中注意的能力。例如,當面對難題、焦慮、責任時仍然能夠談笑風生,坦然自若。
(六)意志自由:對於文化與環境的獨立性
在一定程度上,對於自然條件和社會環境的相對獨立性,是貫穿於自我實現者的始終的,因為他們是由成長性動機而非匱乏性動機推進的,他們主要的滿足不是依賴於現實世界、依賴於他人、文化或達到目的的手段,他們自己的發展和持續成長是依賴於自己的潛力以及潛在的資源所實現的。正如樹木需要陽光、水分與養料一樣,大多數人需要愛、尊重以及其他基本需要,而這種滿足只能來源於外界。一旦獲得了這些外在的滿足物,人們內在的缺乏由外在的滿足物所填補,個人真正的發展問題就開始了,這就是自我實現的問題。這種對於環境的獨立性意味著遭遇打擊、剝奪、挫折時的相對穩定。
由成長性動機推進的人,他們很堅強,能夠不受他人的讚揚甚至自己感情的影響。榮譽、地位、獎賞、威信以及人們所能給予的愛,比起自我發展以及自身成長而言,顯得並不那麼重要了。要達到這種超然於愛和尊重的境界,最好的方法是事先就有完全同樣的愛和尊重的充分的滿足。
(七)欣賞的時時更新
自我實現者具有奇妙的反覆欣賞的能力,他們帶著敬畏、興奮、好奇甚至狂喜,精神飽滿地、天真無邪地體驗人生的天倫之樂。每一次落日都像第一次看見那麼美妙,每一朵花都溫馨馥郁,令人喜愛不已;甚至在他見過許多花以後也是這樣的,他所見到的第一千個嬰兒,就像見到第一個一樣是令人驚嘆的產物。偶然的日常生活中轉瞬即逝的事物也會使他們感到激動、興奮和入迷。這種奇妙的感受並不常見,他們只是偶爾有之,而且是在最難以預料的時刻到來。他們還能夠從生活的基本經歷中得到喜悅、鼓舞和力量。此外,還應加上一種特殊體驗:對於自我實現者的性愉快,特別是情慾高漲提供的不僅是一時的快樂,而且還有某些基本力量的增強和復甦。
(八)高峰體驗
對於自我實現的人而言,他們有一種相當共同的極為神秘的主觀體驗,這是一種氣勢磅礴、漫無邊際、視野無垠的神秘體驗。伴隨著的主觀體驗是巨大的狂喜、驚奇、敬畏、以及失去時空感的感覺,體驗到更加有力但同時又是孤獨無助的感覺,他們感到某種極為重要極有價值的事情發生了,在某種程度上,感受主體被改變了、增強了,因此,他們同時兼有自我的喪失與自我的超越體驗。馬斯洛曾用神秘體驗、海洋感情、終極體驗等描述。
高峰體驗是一些極大增強的、有著自我喪失或自我超越的體驗。正如本尼迪克描述的那樣:以問題為中心,高度的集中,奉獻行為,強烈的感官享受,對音樂或藝術忘我的熱切的欣賞。
(九)社會情感
由阿德勒提出的,表示一種與人類一體的感情,他們對人類懷有很深的認同、同情和愛,真誠地願意幫助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兄弟一樣。由於他們在思想、衝動、行為、情感上都與人有所不同,他會常常感到沒有人能真正理解他,他也會偶爾表達出氣憤、不耐煩或厭惡,但仍然能夠表現出寬容與理解,因為一些事情他們可以做得更好,另外一些事他們可明察。
(十)理想的人際關係
自我實現的人,具有更深刻和深厚的人際關係,擁有更多的融合,更崇高的愛,更完美的認同以及更多擺脫自我限制的能力。他們的人際關係呈現兩個特點:一是對愛的理解的完整,對愛具有較高的鑒別能力,懂得處理好專一排他的愛情與普通的社會感情的關係,仁慈、愛和友誼同時存在,他們對所有的人和藹和耐心以及對那些應受譴責的人的嚴厲,構成其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石。也就是說:「大多數人非常平凡,本來他們可以不平凡,他們犯一些愚蠢的錯誤以致感到極為痛苦,但仍不明白良好的願望為什麼會落得如此結果」。二是他們能夠吸引一些欽佩者、朋友甚至崇拜者,但他們可以較好地處理好彼此的關係。
(十一)民主的性格結構
自我實現的人具有明顯的民主特點,對大多數人認為明顯而重要的教育背景、社會經濟地位等方面的差異都能包容,並具有深厚的民主感情,他們不管一個人有什麼其他特點,只要某一方面比自己有所長,就可以向他學習。在學習中表現出真誠與謙遜。因為他們確信:與可能了解以及他人已經了解的相比,自己懂得太少了。他們還有一種最深奧也最模糊的傾向:只要是一個人,就給他一定程度的尊重,甚至對於惡棍,他們似乎不願意超越某種最低程度去降低、貶損或侮辱其人格。
(十二)區分手段和目的
自我實現者能夠很好地區別手段和目的,他們致力於目標,手段則相當明確地從屬於目的。他們較常人更有可能純粹欣賞「做」的樂趣,又能享受「到達」的樂趣,同時能夠欣賞「前往」本身的快樂,他們通常能將機械的平凡的活動變成具有內在歡樂的遊戲、舞蹈或戲劇。正如韋特海默所說的那樣:大多數孩子具有創造力,他們具有將某些陳腐的程序、機械呆板的體驗加以轉變的能力。
(十三)富有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他們確信:自我實現者的富有思想性的、哲理性的幽默比普通的雙關語、笑話、妙語、揶揄和開心的巧辯更能帶給人思索與啟迪。惡意的幽默、體現優越感的幽默、反禁忌的幽默都不會使他們感到開心,自我實現者的幽默是更加緊密地與哲理相聯,它通常籠統地取笑人類的愚蠢,忘記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或者妄自尊大,有時以自嘲的形式出現。
(十四)創造力
自我實現者所表現出來的創造力與莫扎特型具有特殊天賦的創造力不同,而與未失童貞的孩子們的天真的、普通的創造力一脈相承,它是所有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潛力;大多數人隨著對社會的適應逐漸喪失了。自我實現者保持了這種以新鮮、純真、率直的眼光對待生活的方式,或者先像大多數人一樣喪失了它,但在後來的生活中失而復得。
這種創造力並非總是以創造藝術作品的形式出現,而是作為健康人格的一種顯現,彷彿是映在世界上的投影,或者彷彿為這個健康人所從事的任何工作塗上一層色彩。從這個意義上說可以是富有創造力的木匠、園丁、職員。一個人會以源於自己性格本質的某種態度、精神來做任何一件事,甚至可以像兒童那樣富有創造性的觀察世界。
這些人較小屈從於外界的壓力與阻力,較少適應社會上存在的文化類型。即更加自然、更具自發性和人性。
(十五)對文化適應的抵抗
從贊同文化和融合於文化意義上講,自我實現者都屬於適應不良。他們能夠與文化和睦相處,但從某種深刻的、意味深長的意義上,他們抵制文化適應。並在某種程度上內在地超脫於包圍他們的文化。
他們是自主的人,對文化進行權衡、分析、辨別,然後作出自己的決定,他們喜歡獨立於他人,喜歡獨處,對熟悉的習慣的事物的需要及偏愛不像一般人那樣強烈,他們更多的受個性原則而非社會原則支配。
然而,如果我們把他們同過分社會化、行為機器人或者種族中心主義相比,我們就會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而假定:他們是另一個亞文化小組,更少文化適應、更少平均化、更小模式化。他們處於一個連續的統一體中,按照文化的相對接受到文化的相對分離的順序排列的。
(十六)自我實現者的缺陷
自我實現者是現實的人,因而他們有著世俗的慾望與人性的弱點。他們也會不時地暴露出易怒、暴躁、乏味、自私、沮喪等弱點,他們會因自身的堅強而顯得有些無情,他們也會因其仁慈而犯錯誤;他們也有罪惡感、焦慮、悲傷、自責、內心的矛盾和衝突。自我實現者會犯錯誤,但他們能夠恰當地加以糾正。


手頭沒書了,只能從維基百科拉點資料,需要的話我可以去翻一下書。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slow%27s_hierarchy_of_needs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is often portrayed in the shape of a pyramid, with the largest and most fundamental levels of needs at the bottom, and the need for self-actualization at the top.[1][6] While the pyramid has become the de facto way to represent the hierarchy, Maslow himself never used a pyramid to describe these levels in any of his writings on the subject.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basic four layers of the pyramid contain what Maslow called "deficiency needs" or "d-needs": esteem, friendship and love, security, and physical need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physiological) needs, if these "deficiency needs" are not met, the body gives no physical indication but the individual feels anxious and tense. Maslow"s theory suggests that the most basic level of needs must be met before the individual will strongly desire (or focus motivation upon) the secondary or higher level needs. Maslow also coined the term Metamotivation to describe the motivation of people who go beyond the scope of the basic needs and strive for constant betterment.[7] Metamotivated people are driven by B-needs (Being Needs), instead of deficiency needs (D-Needs).

The human mind and brain are complex and have parallel processes running at the same time, so many different motivations from different levels of Maslow"s pyramid usually occur at the same time. Maslow was clear about speaking of these levels and their satisfaction in terms such as "relative" and "general" and "primarily", and says that the human organism is "dominated" by a certain need[8], rather than saying that the individual is "only" focused on a certain need at any given time. So Maslow acknowledges that many different levels of motivation are likely to be going on in a human all at once. His focus in discussing the hierarchy was to identify the basic types of motivations, and the order that they generally progress as lower needs are reasonably well met.

粗體字大致翻譯:

馬斯洛用一個詞「Metamotivation"(衍生動機)來描述一部分超越基礎需求的限制進而追求不斷地改善和進步的人的動機。受衍生動機而驅使的人,他們的動力來自於第五層對而不是前四層。

馬斯洛清楚地意識到需要用「相對地、總體來、主要地」等詞來描述相關需求層級的關係,並且認為人類群體是受到某一類需求驅使的,而不是論證某一個單獨的個體在特定的時間內「唯一」專註於一個特定的需求。所以馬斯洛認為不同層次的需求可以是一個人同時追求的目標。他所專註討論的需求層次只是挖掘和定義動機的基本類型,以及從總體上來逐步實現的這個次序。

結論:
1. 馬斯洛的理論經過近70年的討論和完善,普遍認為是合理的。
2. 在馬斯洛的理論中,需求的分別不是「高低」而是一般而言的先後次序。
他老人家在所有文獻中均沒有用金字塔來描述自己的需求層級理論。所謂的「高低」,很有可能是後人根據衍生出來的所謂「需求金字塔」而產生的主觀判斷。
3.馬斯洛很早就認識到普遍代表性和個體之間的差別。這也是國外做學術研究十分注重的。


謝邀。我讀過人本主義彙編論文《人的潛能和價值》,翻過馬斯洛的《動機和人格》,不過內容都忘得差不多了。我說說我粗淺的看法,和以上又考據又舉例的各位不能比。
(1)理解理論的限度。據說對某個理論的接受會經歷從 全盤肯定——全盤否定——部分肯定的過程。

(2)馬斯洛理論的核心。我覺得就是兩個,一個是需要有高低層次區分,這個我相信,保暖思淫慾,倉稟實而知禮儀嘛。一個是自我實現,這個我也相信。這兩個是理論核心。其它的至於層次高低排序,有沒有越級的可能,都算理論外圍了。
比如我,在這裡寫這個答案,也許是尊重需要,也許是審美需要,也許是自我實現需要,誰知道呢,都有道理呢。但真有理也抵不過肚子餓。我真的餓了,得去吃午飯了。88。


馬斯洛的理論雖然很漂亮,但缺乏實證,至今沒有一個實驗能證明,5個階層一定是如他所說的順序排列。
事實上,每個階層可以並列,可以交叉,甚至優先順序也會改變。大多數情況下,是因人而異,因事而異的。

舉幾個例子。很多人達到最高層的「自我實現」並不需要前面的全部四層。比如消防官兵犧牲在救火現場,其實是犧牲了最基礎的生存和安全,來換取第四層的「社會認同」和第五層的「自我實現」。而比如周克強、蝙蝠俠中小丑這種角色,事實上他們的「自我實現」也不需要廣泛第四層的「社會認同」來滿足。再比如現在中國有部分人,為了追求身份上的提升(第四層社會認同),而節衣縮食去買iPhone,甚至逼迫父親母親(犧牲第三層「社交需要」),甚至賣腎(犧牲第一層)。

如果你是研究消費或者用戶心理的話,馬斯洛理論會誤導你,因為他強調,只有滿足上一層需求,才會想進一步滿足下一層,而事實上,並不一定是這樣。

(補充)
我更傾向於認為,需求只分上下兩層(而非5層),下層是基礎需求,即馬斯洛所說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上層是社會需求,即社會歸屬感、自我認同感和自我實現。下層和上層有明顯區別,但層內的關係更緊密些。

======================對批評的反駁=========================
看到胡小迪的回答,我只能笑呵呵了。

雖然他說我「幾乎每一句話都不是在正確地解釋」進行反對,但我細看之下,不過強詞奪理、巧言歪曲、指鹿為馬。鑒於你拙劣的手段,我不得不進行反擊。我引述原文反擊。

首先我必須提醒你的是,請你把Maslow 1943年,1955年和1970年的3篇英文原文看完(哦你居然應用了他1943年的paper,那我assume你看完了?那太好了),再來指責我或者反駁我。我都懶得批評你這種只看他一家之言的行為。

另外,你不要拿一個理論失敗者的自我辯解當說辭,他提出這個理論的目的就是解釋人類行為和心理的規律,然後他居然解釋為「它不是一種社會性的研究,而是一次旨在解決各種個人道德、倫理以及科學問題的私人性的冒險。爲是指力圖使自己信服,而不是對其他人進行論證」(且不說他是否說過這樣的話),這不是自相矛盾嗎?如果他的確說過可能存在其他途徑的話,是不是說,他也承認了他的理論很可能不具備代表性?如果這個理論只對少數人適用,或者只在某些理想狀況下適用,是不是說明這個理論缺乏應用價值?(你如果能找出你引用的他這些話的原文,那就更能證明其理論的蒼白無力。)

下面用馬斯洛原文原話來對你的質疑進行反駁,希望你好好學習英語。

在馬斯洛最早提出其理論框架的1943年的paper中,其聲明其理論為"Motivation Theory",即動機理論,並非解釋「人的幸福」,將幸福與動機混淆,我不曉得你的專業性在哪裡?在這篇最早的理論框架中,馬斯洛承認了其缺乏實證,並說明了 「It derives most directly, however, from clinical experience." 臨床經驗Clinical experience算是你所謂的「大多數情況」嗎?觀察數據Observational data和實驗數據Experimental Data在哪?馬斯洛自己都承認了,他是缺乏Data的,而僅僅是根據個人經驗提供一個研究的框架和理論,需要後人通過實驗證實,原文:

I conceive this lack of sound facts to be due primarily to the absence of a valid theory of motivation. The present theory then must be considered to be a suggested program or framework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must stand or fall, not so much on facts available or evidence presented, as upon researches to be done, researches suggested perhaps, by the questions raised in this paper.

因此,我說他缺乏實證,缺乏其框架的嚴謹性,並無不妥。而事實上你也承認是這樣,那你反對個什麼勁?
再有。在馬斯洛1943年的paper中,他明確指出了各種需求之間的層級關係和先後關係,原文如下:

If the physiological needs are relatively well gratified, there then emerges a new set of needs, which we may categorize roughly as the safety needs.

這一句明確指出,安全這種需求是在生理需求滿足後才出現的。

If both the physiological and the safety needs are fairly well gratified, then there will emerge the love and affection and belongingness needs, and the whole cycle [p. 381] already described will repeat itself with this new center.

這一句則明確指出,感情和愛情是在生理和安全需求都滿足後才出現的。
而在其解釋「自我實現」的形成時,又有這麼一句明確的原文:

The need for self-actualization. -- Even if all these needs are satisfied, we may still often (if not always) expect that a new discontent and restlessness will soon develop, unless the individual is doing what he is fitted for.

這一句又明確地指出了需求的先後關係,即先滿足下層的need,才會develop一個新的自我實現的需求。因此可以很明確地看出的是,馬斯洛在其1943年理論初提時(後來的修改我後面會提到),是對分層有著明確先後關係的,這也是為什麼這個理論叫做「Hierarchy」,可能你英語不太好,韋氏詞典對Hierarchy的解釋中明確寫著orders or ranks each subordinate to the one above it.在其1943年的paper中,他也對很多例外情況進行了解釋,但一些例外是其繼續為自己理論辯解,一些例外則是其認為的病態。篇幅較長,不繼續引述了。

馬斯洛後來在其1955年和1970年的paper中,不斷放鬆這一嚴格的層級標準,以應對實驗者們對其理論的批評,甚至將attachment theory的部分基礎理論代替其原有的基礎框架,以證明其「belonging was an essential and prerequisite human need that had to be met before one could ever achieve a sense of self-worth」。但這本身就是對其原理論的一些修改,甚至可以說是成為了一個四不像。

隨著修改和批評越來越多,以至於在70年的今天,這個理論已經基本被認為沒有實際價值,即使是對你所謂的「健康的人」,也依然不具有價值,因為對正常的、健康的、普通的社會人的試驗中,實驗結果都只能部分支持其理論。這個理論無論在哪個領域,兒童心理學、管理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等等,都只有部分支持,既然不能被完全證實,其理論的完整框架和嚴謹性就必須得到質疑。比如Maslow的需求分級與財富水平有著很強的聯繫,也就是說,這個理論會受到「金錢」這個元素的強幹擾。另一些實驗證明,所謂「高級」和「低級」的需求其實是分立的,並不是如馬斯洛理論所言,按高低聯繫在一起的。引用對馬斯洛理論的一篇研究:

A review of factor analytic and ranking studies testing Maslow"s theory shows that the descriptive validity of his need classification scheme is not established. There are some indications that high and low order needs cluster independently. There is no strong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deprivation/domination proposition except with regard to self-actualization. Longitudinal studies do not support Maslow"s gratification/activation proposition and the limited support from cross-sectional studies is questionable due to numerous measurement problems. (Wahba, et. al., 1976)

==================下面是吐槽====================

學術的東西都說完了,說一下為什麼覺得你強詞奪理。消防員的例子中,我沒有說這是「一類人」,我是按照某個個體來舉例的,你曲解我說這是「一類人」,不合適吧?再有,在馬斯洛1943年的原理論中,Exception的第七條,他就是按照一類人來說的,原文:

Perhaps more important than all these exceptions are the ones that involve ideals, high social standards, high values and the like. With such values people become martyrs; they give up everything for the sake of a particular ideal, or value.

They什麼意思,懂嗎?
還有,馬斯洛在其理論中,並沒有明確定義「好」這個概念,其文章最後的limitation處也提到了自己沒有明確定義「the relation between appetites, desires, needs and what is "good" for the organism」。更何況你也說了,這個理論更注重的是個人(雖然我不認為馬斯洛的原意如此),既然個人哲學上的好壞分級就是非常個人的事,需要你一個心理學家來定義來區分嗎?賣腎對自己健康的損害,逼迫父母對自己家庭的損害,你是如何得出「非常一小點」和「不會受到太大的妨礙」的結論的?是你個人實驗的結果,還是基於社會調查,還是基於你自己的想像?

另外,真遺憾,你說要結合管理學理論來看Maslow,我恰好是在Daniel A. Newman教授的組織心理學課上,第一次聽他系統地批評Maslow的理論,並指出其理論在組織心理學這麼多年的實驗中,一直無法得出顯著支持。Newman教授雖然年輕,但在Meta Analysis和Research Review上的論文屢獲組織心理學界大獎。正是因為他的這一番話,我猜開始持有反對馬斯洛的觀點。請你找出支持Maslow的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的研究,按以下APA citation的格式,發送至cheng58@illinois.edu,抄送d5n@illinois.edu,不勝感激。

Reference:
Maslow, 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4), 370-396. doi: 10.1037/h0054346

Wahba, M. A., Bridwell, L. (1973). Maslow"s need hierarchy theory: A review of research.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571-572.

Pearson, E. M., Podeschi, R. L. (1999). Humanism and individualism: Maslow and his critics.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50(1), 41-55. doi: 10.1177/07417139922086902


說我民科啦,不專業啦,什麼都行。這個答案的確沒什麼專業價值,留在這裡給大家批判吧。也可以對比看看專業的人是怎麼分析和解答問題的。
-----------------

我試著從馬斯洛的觀點去解釋下爲什麼 @程毅南 的答案裡面有不對的地方。僅在說明他對這個理論理解上的疏漏,而非表示我支持該理論,或者他對該理論的批評是錯的。

我沒有程先生專業,請大家多看看他的意見。可以比較一下我的錯誤回答和他引用的文獻,然後自己再收集資料加以判斷。

  • 程:馬斯洛的理論雖然很漂亮,但缺乏實證,至今沒有一個實驗能證明,5個階層一定是如他所說的順序排列。事實上,每個階層可以並列,可以交叉,甚至優先順序也會改變。大多數情況下,是因人而異,因事而異的。

這兩句馬斯洛在自己的論文裡面解釋過,說他自己研究的只是「大多數情況」。「自我實現」是他用來描述相對來說最健康的一類人的狀態,他自己也說「我們可以承認一定還有其他通往健康的途徑」。 另外,關於他做的「自我實現的人」的實驗,他在論文裏的原話是:「它不是一種社會性的研究,而是一次旨在解決各種個人道德、倫理以及科學問題的私人性的冒險。爲是指力圖使自己信服,而不是對其他人進行論證。」

  • 程:舉幾個例子。很多人達到最高層的「自我實現」並不需要前面的全部四層。

第一句話就是錯的。按照馬斯洛的理論來說,達到「自我實現」的人必須要先經歷前四個需求的滿足。然而在他成爲「自我實現的人」以後,他可能放棄一些低層次的需求。他可能對生理需求比一般人要求更低,可能比一般人更能忍受飢餓。馬斯洛的原話是:「那些兩種需要都滿足過的人們通常認爲高級需要比低級需要具有更大的價值。他們願意爲高級需要的滿足犧牲更多的東西,而且更容易忍受低級需要滿足的喪失。」除非是個別極端情況,強行或者有意剝奪、放棄、以及壓抑低級需要及其滿足後出現,比如禁慾,迫害,孤立。

  • 程:比如消防官兵犧牲在救火現場,其實是犧牲了最基礎的生存和安全,來換取第四層的「社會認同」和第五層的「自我實現」。

這個說法是極大地錯誤的。馬斯洛在研究「自我實現的人」的時候,始終是以個體爲單位,從來沒有說某一類人是「自我實現的人」——因爲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人們達到自我實現和他們的職業、年齡、年代、性別、種族等等的劃分沒有任何關係。消防官兵的行爲是出於他們的職業需要,與「自我實現的人」個人的人格特徵相去甚遠。說他們是爲了「自我實現」,是非常不恰當的。如果有一個人看到房屋失火,自發地衝進去救人,這樣的行爲可能是在實現他的「自我實現」需求。

  • 程:而比如周克強、蝙蝠俠中小丑這種角色,事實上他們的「自我實現」也不需要廣泛第四層的「社會認同」來滿足。

我不認同這兩個例子,因爲這兩個人的心理屬於相對不健康的狀態,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那種健康、沒有防備、從心底裏感到幸福的狀態在他們身上幾乎無法得到印證。要強調一點:並不是只有自我實現者才有自我實現的需要,也並不是只有自我實現者纔有自我實現的時刻。

  • 程:再比如現在中國有部分人,為了追求身份上的提升(第四層社會認同),而節衣縮食去買iPhone,甚至逼迫父親母親(犧牲第三層「社交需要」),甚至賣腎(犧牲第一層)。

「節衣縮食」並不是指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是得到滿足的基礎上降低這方面的需求。逼迫父母,也只降低了他社會需求中非常小一點,因爲這並沒有傷害到他的整體社會關係(作爲一個人的社會屬性)。賣腎也是因爲,他知道他賣掉了也能生存,健康並不會受到太大的妨礙,所以也只是降低了他在健康方面的需求而已。

  • 程:如果你是研究消費或者用戶心理的話,馬斯洛理論會誤導你,因為他強調,只有滿足上一層需求,才會想進一步滿足下一層,而事實上,並不一定是這樣。

如果要想將馬斯洛理論運用到研究中,應該參考將他的理論和管理科學聯繫起來的文章,而不是只看這一理論。所有的理論都顯得有道理,同時讓人覺得空洞,只有將他們運用起來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補充:
馬斯洛的理論是屬於心理學的範疇,他所討論的是「人的幸福」,探究的是人的幸福與自身需求滿足之間的關係,想要達到的目的是幫助人們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創造性,成爲一個充分的人。

既然是從人自身討論如何幫助個體達到幸福,那就證明會有其他的辦法也可以同樣達到目的。你要是不同意個人需求在這一過程中起的作用,可以去研究其他人關於同樣主題的理論。

資料: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http://psychclassics.yorku.ca/Maslow/motivation.htm
《自我實現的人》(《動機與人格》、《存在心理學探索》、《人性發展能夠達到的境界》三本著作的選編)


多年來,我們所知道的馬斯洛需求理論都是五個層次的,而實際上,不盡如此,其中還蘊藏著一層——靈性成長。靈性成長是一個過程,靈性的成長有兩個並行的任務,一個是發現無我,另一個是發展健康的自我感,探索真我的意義。歸於心靈需求的靈性成長才是真正的超越。
   馬斯洛早期的需求層次理論
   只要對管理學,心理學稍有接觸的人都知道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很多人還能很快地說出五個層次的需求: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受尊重、自我實現。這的確是廣為流行的需求層次理論,1954年,身為人本心理學中流砥柱的馬斯洛出版了影響深遠的巨著《動機與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書中提出了上述的需求五層次論。
  需求層次理論是解釋人格的重要理論,也是解釋動機的重要理論。 其提出個體成長的內在動力是動機(Motivation) , 而動機是由多種不同層次與性質的需求(Need)所組成的,而各種需求間有高低層次與順序之分,每個層次的需求與滿足的程度,將決定個體的人格發展境界。
   他先是將需要區分為缺失性的和成長性的,前四種是缺失性的,缺失性需要起源於實際的或感知到的環境或自我的缺乏。個體會努力從環境中尋求能使其需要得以滿足的東西,無論是物質上的、人際關係的還是社會地位的。這些需要的滿足,完全依賴於外界。而第五種自我實現則是成長性的,成長是導致自我實現的種種過程。成長性動機就是被自我實現的趨向所激發的動機。
   管理學家麥格雷戈根據馬斯洛早期的需要五層次理論,將管理理論區分為X理論和Y理論。X理論是專制主義的管理理論,這種理論假設人們工作是受生理和安全需要的驅使,工作只是滿足低層次需要的手段,人在本性上是厭惡工作的,因此管理者對工人必須採取指導、控制、逼迫,甚至懲罰的方式。麥格雷戈反對這種理論,提出了他的Y理論,作為Y理論基礎的是馬斯洛需要層次中的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可悲的是,人本心理學的一套術語逐漸變成了流行口頭禪,如自尊、自我價值、自我肯定、自我改善、自我實現等等。這些名詞本身並無過失,只因過度地引用,使得許多人把自己看得比什麼都重要,而變成不健全的自我中心,引人誤入歧途,自愛變成自私,自由變成不負責任,自我肯定變成不顧他人,自我接納變成自我放縱……「活出你真正的自己」本是一句頗有深意的話,可是若被酒鬼、性慾狂或具侵略行為的人所濫用,則遺害無窮。
  超越自我的Z理論
   1959年以後,他越來越多地涉及東方的觀點。對東方文化的研究促使馬斯洛反思他自己已經創建的人性觀,結合他對自我實現的人的精神生活與行為方式的深入研究,他發現人類天性中還有一種固有的精神維度,那就是作為最高需要層次的精神的自我實現或超越的自我實現。於是馬斯洛便將人本心理學視為心理學發展的一個過渡性的階段,它應該被一種更高階段的心理學所代替。馬斯洛開始將這種新心理學稱為「超人本心理學」(trans-humanistic psychology)。
   馬斯洛感到五層需求的層次架構不夠完整,自我實現,並不能成為人的終極目標。他愈來愈意識到,一味強調自我實現的層次,會導向不健康的個人主義,甚至於自我中心的傾向。我們應記得他說過「缺乏個人超越的層面,我們會生病……我們需要『比我們更大的』東西……人們需要超越自我實現,人們需要超越自我。」
   15年後,馬斯洛在他去世前發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Z理論》(Theory Z),他在文中重新反省他多年來發展出來的需求理論,並增加了第六個需求層次,進而歸納為三個次理論,即「X理論」「Y理論」及「Z理論」,構成了下面的體系:
   馬斯洛說「超個人心理學是以宇宙為中心,而不只注意人性需求或興趣而已,它超越人性、自我及自我實現等觀念……這一新的發展趨勢很可能為日漸消沉的人們,尤其是年輕的一代「受挫的理想主義者」提供一具體有用又有效的答覆……缺乏超越的及超個人的層面,我們會生病、會變得殘暴、空虛,或無望,或冷漠。我們需要「比我們更大的」東西,激發出敬畏之情,重新以一種自然主義的,經驗性的、與教會無關的奉獻自己。」
   馬斯洛試用不同的字眼來描述新加的最高需求,例如:超個人、超越、靈性、超人性、超越自我、神秘的、有道的、超人本(不再以人類為中心,而以宇宙為中心)、天人合一等等……馬斯洛將「高峰經驗」及「高原經驗」放在這一層次上。
  馬斯洛發現,超越者不僅存在於宗教界人士、詩人、知識界人士、音樂家之中,而且也存在於企業家、事業家、經理、教育家、政界人物中。他詳細訪談和觀察過三、四十人,對另外一、二百人也進行了一般的交談和研究。
   馬斯洛在晚年認識到,不能以他需求理論中的「自我實現」為人的終極目標,並進行了修改補充,但若只是專註他早期的需求理論不放,必然導致對人性的盲目認識,助長人的驕傲的同時把人正真的價值貶低!也必然影響對於人自我超越的誤解!
   不幸的是,我們心理學和管理學教科書所呈現出來的,始終限於馬斯洛早期的需求層次論(X理論及Y理論),根本不提後期的修正,使得整個新生代都在背誦那過時的需求層次論。
  第六需求層次的意義
   馬斯洛一開始很讚賞麥格雷戈的理論,但隨著超越自我實現的思想的形成,他就感到這種理論的不足,從而提出了Z理論。Z理論是在X理論和Y理論的基礎上,強調超越性需要。基於這種需要的管理就要考慮到超個人的價值、存在價值或宇宙價值的激勵作用,假設人具有為比自我更大的目標而獻身的需要和自我犧牲的精神。
   在工商管理中,X理論水平上的管理是權力取向的,僱員為工資而做被分派的工作。Y理論水平上的管理則是相互尊重的,僱員有權儘可能充分地參與組織的管理,權威被假定存在於每個人的內部。Z理論層面上的管理假設所有僱員都熱心於服務,業務的目的是儘可能地服務客戶或消費者,權威被假定為對每一個體都是超然的和在倫理上顯而易見的。我們在很多卓越的服務型企業(比如麗茲卡爾頓等)中都可以看到Z理論的成功實踐。
   西方心理學特彆強調積極的要素,包括投注於認識自我的探究和能量。可惜的是,西方世界缺乏對互補要素(專註和寧靜)的認識。沒有培養專註和寧靜,心靈的力量就會受到局限,認識的廣度也僅止於較小的範疇。
  相反地,東方傳統過於強調專註和寧靜,也常常造成難處,這些要素可以產生很棒的狂喜經驗、心靈的平靜,和出神恍惚的禪定狀態,可是少了探究和積極觀察事物真相的平衡力,以至於無法產生更深入的自我認識和開悟的自由。
   馬斯洛認為,刻意去尋找高峰體驗是徒勞無益的。自我超越者的精神生活不是由無止境的一系列強烈的、高度興奮的高峰體驗所構成。儘管自我超越的生活包含時而經歷到的高峰體驗,但它更多地是由日常生活中的神聖感所構成。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到的神聖的平和與寧靜,馬斯洛稱為「高原體驗」 ,以區別於高峰體驗,高原體驗在自我實現者的生活中也佔有重要地位。


《西方心理學史》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24224/ 第十五章——人本主義心理學:

二、根本缺陷
(一)具有自然主義人性觀的烙印
……
(二)忽略社會發展對自我實現的決定性意義
……
(三)缺乏實證性的檢驗和支持
人本主義心理學過分強調經驗 (主觀) 範式的重要性,尚缺乏有力的實證性檢驗和支持。本來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提出把實驗 (客觀) 範式和經驗 (主觀) 範式兩者統合起來,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論構想。但是在實際研究中,大多偏重於現象學的描述和經驗性的分析,停留於橫向研究 (cross-section study) 而缺乏縱向研究 (longitudinal study) 的檢驗,樣本 (sample) 較小而實驗較少,信度 (reliability) 和效度 (balidity) 不無問題,有力的實證支持顯然不足。
……
人本主義心理學缺乏實證性驗證,尚屬於探索性的嘗試。對此,馬斯洛毫不諱言地說:

我就是騰不出時間來進行一些計劃周詳、控制嚴謹的研究。它們將要耗費許多時間。尤其這對我有限的生命而言 (罹患心臟病——車文博注),要逐一驗證這麼多觀念,實非力所能及。

我自己只從事一些小規模但可立即獲得結果的試驗性研究。一般而言,研究對象至多也只有十來個。這些成果如公諸於世,似乎略嫌不妥,但卻使我個人相信,它們是真確的,終有一天會獲得證實。


他那個。。跟用戶體驗關係不大。
如果你想了解他的理論,建議買本書看看。中國書很便宜。切忌不要只去百度一下,就以為知道人家在說什麼,也別以為馬斯洛就真的傻到在那弄幾個辭彙排排序。
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ref=asc_df_B0021J3WRG430828/?asin=B0021J3WRGtag=douban-23creative=2384creativeASIN=B0021J3WRGlinkCode=asn

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算是早期提供了一個視角,這是很大的貢獻。
至於需求層次理論,只是提出的一個假設,之後也被無數次休整和批判。
就和社會分層論一樣。你說,社會真的分層么?很多社會分層理論將人按照職業分層,這合理么?同樣職業的人,全都在一個層次之中么?

懂一點科學方法論和科技哲學的人會知道,理論只是理論,提供了一個視角,協助人們分析問題。
在學術領域內,可以在研究的基礎上做批判。
在使用層面,哪怕給自己的思維多一個維度,當作參考,也是有價值的。

這種早期理論被亂用的情況非常普遍。馬斯洛這個是他自己的研究本來就粗淺,也不冤枉他。
帕累托的二八法則被亂用的才真是讓人蛋疼。


很誠懇地告訴你,社會學,社會心理學所有的理論都是半扯淡形式,也就是說當你說它不對的時候,它會辯解某些方面還是有理的。
比如說現實中為什麼有些人不需要「個人價值的實現」,馬斯洛派會坦言,「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具有同樣的生理心理需要,但大多數人是需要的


任何一個理論都不能絕對化,每個理論的存在肯定都有一定道理和從某個角度出發的可解釋性,對於不同思維或者不同經驗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來說,每個理論都有其存在意義和解釋性。但是正因為如此,理論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個體性,而且由於人類並不能完全的成為真理,只能不斷無限接近真理,所以每一個理論,哪怕最完好的理論都有可顛覆和可修正性,而不能一成不變的看做屆時所有事件的判斷標準。面對任何理論都應當具有靈活性和可變通性。
最後,需要完整理解一個理論的產生背景和具體所指,這些偉大的理論家對名詞概念的界定和我們日常理解常常有差異。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被各大公司用於企業管理之中,這是毋庸置疑的。

之所以被廣泛接受,是因為,這個理論可以直觀地被人理解,該理論的第一次是生理需求,最後一層是自我實現,想一想,一個人連飯都吃不飽,怎麼可能會去想著和大神談笑風生呢?所以很容易被人接受。

令人遺憾的是,這個理論木有被研究人員普遍證實,比如沒有證據表明,滿足一個需求就會導致下一個需求的。吃飽喝足了不意味就想去獲得大家的認可尊重,因為你沒法解釋為什麼有些人身處貧困卻還是想著實現自己,實現人生價值,也沒法解釋為什麼消防員會為了救火而不顧自身危險前行!


個人覺得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是有很大合理性的。人生來就是有很多需要,基本需要是必須滿足的。這樣才能促成成長需要的實現。他所說的低級和高級需要,是一個層次概念,並不是我們階級社會的等級概念。試想,我們生活的哪一件事不是需要分層次完成的。低一級的需要得到滿足或部分滿足的情況下,才會有高一級層次的需要。對於任何人來說,生理需要水,空氣,食物等都是生存必須的。一個人如果這些條件無法滿足,很可能會鋌而走險。比如搶劫,比如犯罪。一旦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滿足,歸屬與愛的需要變得重要起來,這種需要包括和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等。以此類推,繼續產生尊重的需要,認知與理解的需要和審美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雖然馬斯洛將各種需要做了一個等級的劃分,但對於不同的個體,各種需要的重要性是不同的,一些人需要不斷地證實自己是受人喜愛的還是被人厭惡的,而也有人對生理上的舒適和安全有更強烈的需求,還有人更側重於能實現個人的價值,成為自己能力所及的人的需要。另外,同一個人在不同情況下,也會有不同的需要。
我覺得馬斯洛的理論在當今仍然是很有價值的。當意識到人的低級需要無法滿足時,可以激勵他,轉變心態,用高級需要調節低級需要。比如單親的家庭孩子學習意識差,不自信,敏感,脆弱。完全可以從另一個角度鼓勵他,激勵他努力學習才能改變命運,當他的高級需要是實現時,例如成績優秀,表現優異,發展其他的興趣,同學們都認可他。反過來又可以滿足了自己的低層次需要。所以馬斯洛對於當今學習理論的研究還是有很大意義的。


合不合理我不敢說,任何理論都有其局限性的。但我知道,之所以經常被提到是因為他的理論看上去好像特別容易懂。比起艱深的精神分析,晦澀的榮格,或者追求實證需要看大量實驗和數據的的行為主義或者現在實驗心理學,又或者博採眾長的心理動力學,它是個隨時隨地就能拿出來解釋一番的理論,但你問那些人他真的有看過馬斯洛的論文嗎,他大概是沒看過的。
所以,如果時不時地聽到有人在知乎上用馬斯洛解釋某些現象,那些人起碼一半是對馬斯洛沒什麼了解的,你去看最近五年發表的心理學論文,幾乎沒什麼人動不動提馬斯洛需求理論的。


馬斯洛理論要是對的,這世界就沒有挨餓的藝術家了。


他的理論本身就不是初級理論,只是把他的研究和想法表達出來,希望對理解人類有所幫助,拋磚引玉。大體順序可以說是普遍性的,但是不絕對和全面的,由於個體的發展現實環境的複雜性會有差異,比如同時追求很多層的需求,或者跳過一些。人類的動機雖然有一個大體的脈絡,但還是要視環境而適應。實際的生存情況比馬斯洛說的複雜太多,就好像條條大路通羅馬,馬斯洛說的是一條主幹道。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住而知榮辱,總體是符合現實。但是要是僵硬的認為這是最終結論就不對了,他的理論不是要解釋所有,但是說到了比較關鍵的點,啟發性很大。比如說教育,寒門出貴子,窮人的孩子更努力,其實現實是資源充足,環境刺激豐富對孩子的成長更為有利,而不是相反(當然不同的個體會因為各種原因有所差異出現個例,但就一個個體來說,總是充裕好於匱乏)。所以每個國家和社會都是追求富裕,父母,包括動物都是儘力為後代提供好的環境而不是匱乏的。

要是有疑惑最好直接看他的書在多參考些教科書的評價,最關鍵的是自己思考,很多理論未來看來都不全對,但是也不一定沒有價值。就算不認同他的說法,看了也會有收穫,這是最關鍵的,不要只是百度和看公眾號。

最後可以看看《進化心理學》,會有助於理解馬斯洛的理論,動機和行為實際的情況比馬斯洛說的複雜太多,但是那個背景時期,馬斯洛的洞見證明他是很厲害的。


有一定的道理。
杜甫聽一個老和尚講止觀經,突然想起老婆娃兒還沒飯吃呢,於是寫道:
妻兒待米且歸去,他日杖藜來細聽。


正如所謂的學科,為了學習和研究的方便,人為的把自然現象定義分成物理,化學,生物……,自然界發生一個變化,往往夾雜著綜合的反應有物理變化,有化學變化,有生物變化。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很經典,是大多數人認可的,但不一定「對」,現在對未來不一定對,就像各個經濟學派,都可以用他們的理論解釋經濟現象,誰對誰錯?


我覺得馬斯洛的成功是在於把需求合理分類,並且嘗試按照單一的方式分層。但是這個分層是不合理的,在很多情況下會出現先滿足上層需求後滿足基本需求的情況,比如「不為五斗米折腰」。還有很多時候需求是混合交替出現的。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用戶需求 | 需求 | 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Mas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