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于魁智唱的到底怎麼樣,好像很多人都不太待見他?


實名反對 @夏花 和 @王大川 二位關於大音希聲的說法。在我看來,在京劇舞台上對大音希聲的正確理解在於身上不帶麥。于魁智可是戴的哦。真水無味也是抬舉于魁智了。怎麼沒有味兒,看什麼味兒了。

下面我來評價于魁智老師的唱腔藝術:

第一,水。

第二,越唱越回去。高人們(比如說我的恩師)打上世紀八十年代就覺得他次。然後,現在,陸陸續續的青年人也都覺醒了。

第三,曾經,主要是曾經,他的顏在相當一定程度上讓於老師不那麼水。

第四,有體制內代表人物和體質捧。例如袁世海。袁世海其人,我不多介紹了——大的方面,懂的都懂。

——————————————補充一點!————————————————
水也看跟誰比。誰也看哪出。於老師伍子胥這齣戲的唱還是有相當高的地方的,跟於老師同齡相近的知名老生(張克、杜鎮傑、李軍、張建國)可能都跟於老師差著點或些。


個人拙見,於院能戲和老前輩比差太多,演出多是應景,不太入戲。嗓子條件很好但缺韻味,有灑狗血的毛病。
不過在當代,已經很不錯了。


唱的勝在一個清楚!


我粘貼一個我在回答「如何評價于魁智唱腔」這個問題時的答案:

剛入門時,聽聽無妨…因為說不定你就是通過他了解的京劇。毋庸置疑,通過他產生了大批新生代戲迷和票友,他對京劇在當今社會的推廣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以後會成為蓋棺論定。但是真正進門以後,你就會注意到一個問題,他唱的究竟是什麼?是戲么?是帶有京劇味的歌,也就是內行人俗稱的京歌。哦對了,甚至還帶點評劇和梆子味在裡面…你要知道,他可是個唱樣板戲出來的貨…至於你說水平高不高。一方面,天生好嗓子通俗易懂,容易被年輕人接受;另一方面可以追求高音、炫技巧,故事情節什麼不管,一概嘎調論處…(並且關鍵問題是這個人唱戲竟然有政治意味令我極其反感【個人觀點】)…記得四大鬚生余叔岩先生說:唱戲得做高境界是說出來(即現下流行音樂追求的走心)。多聽聽老先生的戲吧,看看他這個楊門再傳弟子到底有沒有楊寶森先生的意思…且看前後四大怎麼演繹走心的戲。譚門的戲、馬連良大師的戲、余叔岩先生的十八張半唱片、就算三五百年後京劇真的滅絕了(並且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京劇不用救,我才23歲,就聽的如痴如醉,是誰逼著我的么?千萬別人云亦云,京劇深深植根於藝術和歷史文化間,中國文化不滅,則京劇不亡。這跟中國國情有關,一言蔽之,該聽的自然就愛聽,不該聽的強拉來也是不成的,不能因噎廢食,斷絕了最精華的玩意兒),照樣是最至髓的精華。簡單的說,一出戰樊城楊寶森先生讓我聽哭,至於於院的戰樊城(一封書信),我只是呵呵,因為我聽渴了,想喝水(太平,無味道)…個中意味,自行揣摩;言語不當,敬請諒解;望您能更加喜愛京劇,為國粹的傳承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創建於 00:49


初聽覺得嗓子亮堂,再聽覺得好像還有那麼點意思,三聽覺得空空如也什麼也沒有。話說還能唱而且還有味的老生我選耿其昌


您千萬別聽他的吐字發音啊!!!好傢夥的,我沒聽過他對的時候!真是清水一樣淡薄,大音希聲啊,齁兒稀齁兒稀的呀。


這一通噴啊……真是不看不知道,原來知乎確實有懂戲的。只是我不懂戲,所以不知道懂戲的懂不懂戲。

聽得少,但確實喜歡于魁智。


真水無味,大音希聲。


我就好幾個鬚生的唱段,就說說唱段的事唄

一是四郎探母里的叫小番,前面的對唱且不去說他,最後這個叫小番……你們隨便找個版本吧,也不要和耿其昌先生比了,你們就找個郭德綱的相聲……郭德綱這位一向自稱是學的哥們也比他會賣力氣吧…………難怪我一好京劇的朋友老說他是歌王……
一是失空斬里的我正在城樓觀山景……我最喜歡的版本是馬連良先生62年的那個配像版本,當時老先生已經61歲了,要說嗓音條件,明顯聽得出來老先生的先天條件也掉得差不多了,氣息已經不足了。但是聽完就一個感覺,換了我是司馬懿我也不敢進去,真是從容洒脫。再隨便找個於院的版本聽聽,聽完真是嚇壞了,腦子裡第一反應出來的哪裡是諸葛亮,簡直就是官渡之戰之後陳琳被逼著在曹軍面前當眾念檄文啊,注意,於院唱出來的感覺不是說,是念…………
再說說樣板戲,沙家浜……這個我已經不知道如何吐槽了,總覺得……於院唱出來的刁德一,其實是個地下黨員……


這算不算 於院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作為一個京劇藝術家,于魁智的職業生涯是有一個商業化的過程吧,早期比較正宗,後來隨著越來越紅,走向大眾化流行化商業化。這個和京劇觀眾的欣賞水平層次不齊、京劇演出市場混亂有關係,能夠欣賞正宗京劇的畢竟只是一小部分人,而于魁智面對的市場是更大的。
京劇究竟應該怎樣唱,幾百年前就已經確定了,後輩們又不是傻子,怎麼會不知道怎麼唱?奈何京劇觀眾的欣賞水平和京劇演出市場一直在變化,從古到今,從宏觀上看,一直是觀眾和市場決定演員。


好像現在聽京劇的嘲諷幾句于魁智已經成了風氣,可能我還算外行?始終還是愛聽。


同行是冤家,看到好多人怎麼說,就想起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先生了啊。


最開始聽戲從於院的三家店開始聽,94年訪台清唱的那版,開始喜歡上的京劇。隨後陸陸續續聽了訪台試的京劇,伍子胥(伍子胥),秦香蓮(陳世美),華容道(關羽)等等,這一段時間都感覺於院唱的非常好,至少聽的聽出。聽完他的空城計(諸葛亮)後,評論里有人說他唱的「我正在城樓觀山景」太快了,於是我就想了,那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速度呢。聽了譚富英的空城計,遂喜歡上譚派老生。再後來聽了二進宮(楊波),第一次聽的是叫倪…忘記了…他唱「嚇得臣低頭不敢忘」有四大賢人和四季花,但沒有琴棋書畫四藝,我想聽完整版的,就看了杜鵬的小段。不久後再聽於院的這一段,全不全不是問題,但這個調怎麼聽怎麼怪,感覺就是,唱得清楚但是趕了人。於是聽了譚富英的錄音…徹底喜歡上了譚派老生,新譚派老生…至於於院啊,感謝他幫我入門,但現在如果讓我說的話,他唱的雖然清楚確實不是很好…ps.原來在某個評論里看到有人說,他是京劇界的混混,當時我還很不明白…不過現在也明白了…


不夠厚,穿西服比穿戲服順眼。


就是喜歡聽於魁智唱的,非常喜歡聽。我周圍喜歡聽京劇的人都喜歡聽於魁智唱的,我們不用多懂,但是我們也為京劇的演出貢獻了票房,我們願意花錢買票進戲院看京劇,別說我們不懂,這世界上有幾個真正懂的,我覺得喜歡聽喜歡看就可以了,心甘情願為京劇花錢就行了吧。整天拿18張半說話的人,真覺得自己是行家了?我看未必……再說了 ,這種只聽老唱片的人,聽不進新人唱戲,對京劇有什麼貢獻呢。有票房才能有發展好吧……


廖化


太專業的我不太懂,感覺於老闆嗓子真好,是那種可以讓外行人喜歡上這門藝術的人,帶人入門。至於入門後您是喜歡譚派啊、馬派啊、還是楊派啊就是個人愛好了!
另:現在的老生以楊派居多,但是於老闆和楊寶森先生比起來總感覺少了那麼點蒼涼。


一頓噴的人能不能打個比方,說什麼白開水之類的,列出來哪裡不好,戲劇就是將當時的場景和心理表現的越真是越好吧,我覺得於院的空城計很好,將諸葛亮那種面對來軍鎮定自若,以及對司馬的憤恨等等表現的都很好啊。
郭德綱說過藝人或是一門藝術要被廣為傳播就不能高高在上,需要有點」俗氣「。雖然不是真理,但是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就此我覺得於院更是不錯,不在此行,但希望看到客觀公正的大神。讓國之大師有個公正的評價,一群不懂的人去評價一個大師,就算了。


我喜歡于魁智,覺得特別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譚正岩?
如何評價京劇余派老生王珮瑜?
譚元壽先生在唱念做打上的功夫比其他人如何?
現在中國京劇的乾旦扮相比較好看的有哪些?
京劇在台灣是否有發展?

TAG:京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