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設計上的審美和品味?
對於設計師來說,尤其是汽車設計師,看哪些資料,參加哪些活動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設計能力?
實名反對那些說從自己著裝做起的人。
原因如下:
有時間去花時間弄研究自己穿著打扮,不如把時間都花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服裝設計師除外)。
在工作中經常能見到好多穿的花里胡哨,每天估計都要花一個小時梳頭髮弄定型液的設計師,也有很多普遍穿著樸素的設計師,從設計作品上講並沒有本質差異,也不會覺得專註自己個人形象的設計師的設計能力更強,我個人而言我更願意相信把精力花在專業領域的人。
另外還有很多人覺得設計師應該懂得時尚,我個人的觀點是如果是時尚行業的設計師要懂得時尚是完全沒問題的,但如果不是,我覺得這並不是一個非要去花時間研究的方向。設計師應該多關注美,而非時尚。優秀的設計往往是永恆的,而時尚常常轉瞬即逝,而且很多也並不美。
另外反對說審美從生活做起就是各種拍照。
審美從生活做起沒什麼問題,但是實在神煩那些成天發照片拍東西的,全是裝B的。各種濾鏡弄得人不人鬼不鬼,動不動還發個自拍,這只是自戀好么?這和提高審美有個毛的關係,有這時間為什麼不去做點設計練習來發?
最後再回答下如何提高審美
在我自己(移動端UI、動效設計)的領域有幾個網站是比較好的:
Dribbble:Dribbble - Show and tell for designers 最近慢慢好的作品變少了,但是仍然每天都有一些非常有亮點的優秀作品,每天都要打開看一遍。
我的 Dribbble:Neal Gao
Behance:Behance 相較於Dribbble來說感覺層次更高一些,這裡一般作品都是要發完整的設計過程,或者流程,看的更加全面,可以學到很多設計中的思路技巧。
Vimeo:Vimeo: Watch, upload and share HD videos with no ads 我一般在Vimeo看一些C4D相關和AE的視頻作品,這裡也是各種非常非常贊的作品
Pinterest和花瓣
https://www.pinterest.com/花瓣網_陪你做生活的設計師
我的花瓣 Matuo__Basyou的花瓣個人主頁
其他一些小眾的網站可以自己摸索,對於題主來說,可以自己找找汽車相關的設計展示網站以及相關的資料來提高自己的審美
然後平時也要多欣賞一些其他方面的設計,比如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字體設計等等,也都會對自己有很大提升。有機會去一些畫展,設計展等,都非常有幫助。如果題主生活在北上廣深,可以多多參加。不過個人認為對自己專業領域提升最多的應該還是自己領域的設計相關作品。
然而光看是完全不夠的,要多做練習,臨摹,原創。很多東西 只有自己動手之後才能獲得積累和提升。
其實說白了還就是多看多練,如果是要提升自己審美的話,不必浪費時間在自己的打扮和發各種圖上,這些提升不了你的審美,只能提升你的裝逼技巧。
謝邀。
我們在招初級汽車設計師的時候,有一個共識,就是一定要招到審美和品位到了的人。設計師的技能和項目經驗可以短期內(1-2年)有一個巨大的提升,但是審美和品位就很難了。審美和品位,很大程度影響著設計師將來能夠到達的高度。
我在這裡是想說明,審美和品位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熏陶的結果。像是煲湯,要文火慢燉,大火出不來那個味道。短時間內裝出來的那叫裝逼。
如果問到底要怎麼做,只是四個字,多看,多想。多去看美好的東西,美人,美景,美食,美物(當然,也包括你需要設計的產品本身,但千萬不要局限於此);多思考:它們是真的美嗎?美在哪裡?(這種思考有時候不是有意識的,而是潛意識裡就在不停運轉的,這和一個人的敏感性又有關係。)這樣,慢慢的,你可以分辨出美的不同,你也可以分辨出美中的丑,丑中的美,當然,也可以分辨出哪些是真的「美」,而哪些是容易和「美」混淆,但其實沒有直接關係的東西。這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是一個積累 - 領悟 - 躍升 - 再積累的過程。
如果說對於這個簡單的建議有什麼補充,或許可以是「勇敢」。要敢於去多看,哪怕你還不懂,用眼睛去看這件事情不需要懂。要敢於去多想,哪怕與權威不一樣,在「美」這件事上本就沒有標準答案。
一旦在審美上達到一定水平,很多東西都可以快速地融會貫通。達芬奇如果穿越到今天,剛剛學會用照相機,他也可以拍出構圖,比例,光影非常有意思的照片,因為裡面的道理是一樣的。這種融會貫通會大大加快一個人的審美的提高,聽到一首歌,看到一款車,買到一件衣服,走到一座建築之中,你都會不自覺地去分辨這其中的美和丑。
作為一個合格的設計師,從一開始(至少從進入大學吧)就在「美」這件事上保持好奇心是很必要的。這種內在的驅動力讓你去撿起一片脈絡奇妙的樹葉,一塊形狀舒服的石頭,或者一張肌理特別的白紙。無數次這樣與「美」的偶遇,從本質上改變著一個人的審美和品位。
至於自己的著裝和女朋友。。。可能是審美提高以後的結果,但恐怕不是原因吧。我想先問幾個問題:
味全葡萄汁和拉菲紅酒,你覺得哪個更好喝?
鳳凰傳奇的《月亮之上》和王菲《明月幾時有》,你覺得哪個更好聽?
景區門口街頭藝人的肖像畫和梵高的自畫像,你覺得哪個更好看?
這樣的問題是沒有什麼正確答案的,雖然很多人會給出自己的鄙視鏈,認為某種品味或審美就高於另一種。
審美和品味是分兩部分的,一部分是客觀審美,另一部分是主觀審美。
比如黃金分割點、對稱、濃眉大眼高鼻樑····這些就是客觀的美,也就是正常審美。
這些只要通過學習就能找到創作規律。
而最難提升的是主觀的審美體驗。
我先繞個彎,別覺得我跑題了。
小時候我覺得茶這玩意太難喝了,苦不拉幾的,怎麼會有人喜歡喝,然後現在我每天幾杯茶。
小時候覺得抽象主義的畫就是鬼畫符,現在也開始喜歡抽象主義。
以前覺得古典文學枯燥無味,現在晚上啃的都是東西方經典。
以前喜歡聽流行,現在會去聽爵士和古典。
年輕時喜歡赤裸的肉體,成熟後會發現半遮半露的朦朧才是美。
我寫完這些都感覺自己有些在裝逼了。
有人會認為古典或者經典就是高級審美和品味,對應的,有人會認為喜歡這些的人是在裝逼。
這其中隔著幾道溝,但不能說誰審美高,誰審美低。
主觀的審美是建立在個人經驗、經歷和知識上的,以此形成自己的三觀,以及審美傾向。
好了,到題目上了。
提高設計上的審美和品味,需要先去擁有自己的知識、經驗體系,有自己穩定正向的三觀。
這需要不斷的經歷和學習,旅行、讀書、上課、交流···這些應該是貫穿你一輩子的事情。
如果覺得旅行太貴,讀書應該算是性價比最高的方式了,我不建議讀所謂的暢銷書或者流行作品,精讀一些哲學、藝術、文學經典甚至社科的書才能讓你的思維更加獨立,關於讀書可以參考之前寫過的一篇 設計書單丨設計師自我提升完全閱讀指南 。
其次,就是去看一些藝術設計作品藝術修養丨分享一些國際上常用的藝術設計創意網站 。
我一直很推薦大家使用大作http://www.bigbigwork.com這個網站,因為裡面的設計和藝術作品質量都是國際級別,具有很高的借鑒和學習意義。
然而千萬別認為看光看作品就夠了,不要停止讀書和思考。
最後再補充一句,作為設計師,不必去比較高級審美或者低級審美,想想你的設計目標群體,他們的審美接受程度是怎樣的,再去開始設計。
不同群體的文化背景、社會因素····都在影響審美品位。
實名贊成從注意自己的形象開始。
我讀了高山垚的高票答案,我覺得他說的是對的,他的意思是說不該把精力放在如何打扮自己這件事上而不去想想怎麼樣好好搞設計。
那為什麼我還要寫這些話呢。因為我相信高山答主不是一個不注意自己形象的人。
他反對的是一個設計師一天不好好搞正事給自己弄的花里胡哨。就像淘寶上那個腿拉的很長的現代中華英倫男一樣。
我看了高山答主其他的答案,他給工作打理的井井有條,崇尚認真做設計認真做產品的團隊。這樣一個人,在生活中絕不是一個邋遢的人。不會穿著一個月不換的衣服去上班,夏天不會幾個禮拜不洗澡。
只不過我不想看到很多把答主的話解讀成為設計師可以不修邊幅,可以不注意著裝整潔,可以連每天給自己搞得像模像樣的都做不到。
老佛爺一套造型走天下,麥昆萬年格子衫牛仔褲,喬布斯黑套頭衫牛仔褲穿到爛。。。
這不代表他們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反而這是他們堅持的風格。我不覺得人家這麼穿難看,他們的穿著也不會讓任何人感到不適。
我來告訴你什麼叫不注意自己形象。我上學的時候周圍一部分男生我見多了。不是說理工男做不出好設計,而是有的理工男方面的自我修養,超出了設計師對丑的容忍底線。
早上起來先穿褲子後穿襪子然後把後褲腳塞進了襪子裡面而自己渾然不知這叫不注意形象。
穿著西裝背著雙肩運動書包然後西裝後面被包壓住皺皺巴巴的有時候還直接翻起來壓在書包裡面這叫不注意形象。
去面試穿著正裝一坐下褲子飛起來露出半截小腿和兩隻顏色不一樣的襪子這叫不注意形象。
其他的不再列舉。
我很相信一點,作為設計師提高審美的同時會讓自己對丑的容忍度變得很低。我不能容忍自己出現上述情況是基本,至於是什麼風格隨你就好。我不能想像一個人自己的形象就是我說的那樣子,而且他還要告訴我他很有審美。反正我不信。
愛
我當時的回答說的是提升審美和品味而不是設計技法。審美和品味是修養。我不相信很邋遢的設計師可以設計出好的產品,他都不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他怎麼會在乎別人怎麼看他設計的產品,他不在乎用戶的看法怎麼可能設計出好的產品。
當時回答:首先注重自己形象,自己的形象代表個人品味。可以再看classic car 雜誌去了解設計發展的過程和厲史和其背景原因之後看現代設計類雜誌如autodesign去看一些不同品牌產品的設計故事和動機,最後要多看其他領域的設計作品和理念如家用產品設計,傢具設計,電子產品和服裝設計等等,這種信息現在網上有很多。
唯一的辦法就是多讀書啊。。。我的美術啟蒙老師很久以前告訴我,當他在藝術上面追求到一定境界時,遇到瓶頸,怎麼也突破不了,就只能去找文學書籍充電,美術上的知識,技巧、審美什麼的都只是工具,再往深了走,就要靠文學涵養積累,當然,涉及的知識不能只是文學、藝術。
我現在就在工業設計公司上班,不過我是搞品牌策劃的。。平時產品設計和我們平面設計也經常交流,有時候,想提升自己,要換換行業去學習下別的東西。
要建立正確的審美能力,必須要了解我們的大腦是怎樣工作的。當外界的視覺信息傳達進我們的大腦時,我們的大腦為了偷懶會儘可能地將看到的東西簡化,就像在網上下載大型文件,需要壓縮打包一樣。大腦將視覺信息簡化以後會存儲進視覺記憶資料庫,同時產生一種特定的心理作用,比如看見整齊的一疊書,會產生類似秩序,層級之類的心理作用,一旦以後看見相似的視覺形式,大腦就會自動調出簡化圖像進行對比,省去思考並直接產生相似的心理作用。
了解了大腦的視覺工作原理,建立起正確的審美也就不難了。接下來就教給你三招,只要運用得當,審美水平一定會有所提高。
一.盡量簡化視覺信息
學過設計的人應該都聽過密斯凡德羅那句經典的「少即是多」,卻很少有人了解背後的原理:大腦因為不想處理複雜的數據,會對那些信息量較少的物體產生好感。也就是說簡潔的設計在視覺上有天生的優勢,這也是極簡設計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
二.多接觸高端的作品
優秀設計師的作品往往是經過大量的實驗,研究了各種元素給人的感受的,當你接觸到這些元素按照固定的順序排列在一起時,產生的美感會形成簡化模型,下一次你排列自己作品中的元素時,類似的心理感受就會跳出來,審美自然而然的就提升了。
三.深挖一個經典作品
在我剛開始有意識地瀏覽一些設計網站時,常常就是快速的拖著滾動條,一秒鐘就能瀏覽好幾個,偶爾看見一個打動我的產品才會稍微停下來看幾秒,後來我才發現,一個優秀的作品背後常常隱藏著一些能給你帶來巨大啟發的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是靈感來源,也可能是材料的選擇,如果在瀏覽時只是簡單地觀察表面,很可能會錯過這些能給你帶來更大啟發地機會,當你看見一個極具美感的作品時,可以有意識的進行深入挖掘,比如,把這張圖片放在百度識圖上搜索出來看看背後的故事,在背後的故事裡選擇一個感興趣的點繼續深入挖掘,慢慢形成一個系統印象。一起來一次設計師的探索吧。
總結一下:
大腦會因為懶惰而偏愛信息量較少的物體,也會將看見過的圖形簡化存儲在視覺記憶資料庫中。有幾條技巧符合這些原理:1.盡量簡化圖形。2.多瀏覽優秀作品3.深挖一個優秀作品。
我覺得審美源於生活,去體會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景緻。讓自己的眼界和心胸更加廣闊。藝術源於生活。沒有生活就無法談論設計。比如,我美國西部自駕,看到荒涼的州際公路上只有最枯燥的沙黃色。如果想讓你的車看上去出挑,只有藉助太陽光的折射,也就是電鍍。大面積的電鍍比較謊言,但小細節的電鍍非常養眼,尤其是輪圈!設計思想與生活方式是息息相關的。
自己的一篇小文章,希望跟他大家共同探討。
什麼是審美?對我個人而言我覺得就是做比較。當兩個差不多的東西同時呈現在你的眼前的時候,高下也就立判了。文學中所謂的對比手法,其作用也是拿兩個東西比一比來凸顯好的。而這裡的東西不單只產品而已,文章、音樂、衣著、電影、談吐等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拿來做比較,都可以拿來審美。
審美的意義是什麼呢?對於我一個設計師而言,審美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大量的觀看、比較、審視之後,總而讓自己做出的產品高於一般的審美水平。也就是出,我設計出來的產品在一般人,乃至審美較高的人看來都是很不錯、很有設計感、很有逼格的。這樣對於我這個設計師來說,就是一種存在的意義。
對於普通人而言,審美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高品味和一個地品味的人你一眼就能分辨的出,再不濟跟他稍微一接觸,就知道這個人的水平怎麼樣了。如果你經常關注衣著,那你就能對這個人衣品說出一二來;如果你是一個對音樂愛好者,你就能通過別人的歌單和喜好來看出這個人在音樂方面的一個品味高低,如果你是設計師,那麼你也是能夠通過別人的作品評定另一個設計師的審美和水平的。如果你感覺不出,模稜兩可,那麼恐怕自己也是半斤八兩,關注得還不多吧。
不論對專業設計師,還是對於普通群眾來說,審美都是有它意義的,最顯而易見的就是你的生活品味也會提高。在別人眼裡,你可能就是那種很會玩、很有范兒、很時髦的、很有格調的人,你會收穫來自他人的這樣一種誇獎。其次也因為你審美的提高,自身的眼界就會較高,對於生活追求自然也就很高,那麼對於一些低劣的、沒品的東西自然也就排斥了,那麼你對自我的認同和對美好東西的追求是會帶來很大的幸福感的。
審美很重要,是個好東西,那麼要怎麼去做呢?前邊提到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做比較,也就是大量的觀察和思考,哪個好哪個不好,你慢慢就能感覺出來。但是對已那些沒法做直觀對照的東西,我們需要的就是之前的積累了。比如你看了一部電影,但你沒法立馬再看另一部,然後來比較一下它倆哪個好。更自然的方式就是,你看了這部電影首先會和你之前看過的同類型的電影做比較,其次會和你看過的其他類型里較好的電影做比較,這種比較在多次「比較」的思維模式下是自然而然進行的。如果之前的觀影量太少,無法形成「比較」的機制,那麼你還是能夠通過這個電影給你帶來的直觀感受做出一個模糊的評價。比如它是不是很生動,是不是很新鮮,有沒有讓你笑了,讓你哭了,引發你的思考了,給你帶來試聽震撼了,或者只是讓你覺得很平淡,沒有情緒上的波瀾,那麼這種感受就是你在審美水平較低的時候所做出的評價,如果你慢慢看的多了,思考的多了,那麼你自己的審美機制也就形成了。
不單指電影,對於設計,文章,產品,衣著,音樂乃至人的性格、喜好等等都是能通過審美來評判的。審美是一種生產力,對於設計師而言更是一種核心的能力,好的審美能讓你做出好的作品,讓你挑選出搭配的衣服,讓你甄選出好的書籍和文章,也能讓你選擇優良的習慣以及更有追求的生活。
我能一眼看出自己的身材和施瓦辛格的身材差很遠,但是如果我想要達到他身材的千分之一,那麼我可能需要好幾年時間的鍛煉。也就是說審美能力的養成需要花時間和心思,而經過審美之後的選擇也需要極大的付出,況且審美本身也是一種需要大量學習和付出才能學得到的東西,都並非一蹴而就。作為土建設計,如果你要設計作品完美,那麼一定要在甲方開口之前殺了他們,然後一件偉大的作品就開始誕生了。
多多豐富自己吧!可以去嘗試一些新鮮事物~比如看看不同種類的書或者電影,參加不同種類的展覽和活動。只要記住:一個生活豐富的人不一定是設計師,但好的設計師一定有著豐富的生活經歷~ 世界那麼大,多去看看又何妨?
多欣賞,多分析,多想像,多與人溝通。
講真,審美這個東西,比較奇妙,有些感覺,是學不來的,任憑你看多少書,讀多少名著,看完近代工業設計全集,也不一定就能有長進。
審美是個範圍很廣的概念,
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都時刻存在審美,對於工業設計來說,除了功能,就是線條,生活中看到動物有線條,植物有線條,這些大自然的線條,放到工業設計中,就可能是流線型,可能是圓角矩形,工業設計就是找線條。
生活中經常看到文字,招牌,名片,海報,看到各種顏色,大自然的顏色,人為製造的顏色,白的紙,黑的字,顏色和顏色之間,和文字之間的大小比列就是平面設計,所以,平面設計就是搭配顏色和文字。
審美這個東西,從很小開始就存在每一個人的意識里,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的喜好習慣就開始影響你的審美觀了,童年到長大過程中接觸的一切,慢慢形成了一個人的審美觀,就像你的對食物的口味,一但形成,就不容易改了,也改不了。
就像有句古話,為官三代,始知穿衣吃飯,審美這個東西,也就是這個道理。
設計和攝影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聯繫 好的設計師也能成為一個好的攝影 攝影的美學 構圖等有助於提高審美
很多傑出的設計是在原有的產品上添加或改進一些看似簡單的地方 從而變得更加符合人的欲求 所以設計師應該多看一些優秀設計師的好設計 獲獎作品等
汽車設計更需要一些天賦和熱愛 熱愛使你更關注其細節 多摸摸車型 感受車的線條質感 有助於修整自己的設計靈感
我看了一些回答,覺得最贊同的觀點是,時尚與美不是同個事,我喜歡時尚是因為時尚它自己在不斷創新的精神,時尚里會有美的事物,而美是更加內斂跟相對永恆的東西,你看看日本的深澤直人,他穿的是什麼衣服,他的照片特別的樸素,但他的設計是非常有靈性的。說說怎麼培養審美,首先我覺得是得多看,比如說,一個沒見過手機的設計師,他幾乎不可能設計出一款特別美的手機,首先是有積累,看過許多設計,經常接觸,然後慢慢孕育自己內心比較真切的想法。我寥寥草草做了幾年的設計,包括平面,產品,傢具,我覺得美的東西都是共同的,品味是一種共性的成長,世界上有你看不完的很好的設計,慢慢積累是一個過程,你現在覺得拿得出手的很好的作品,過一年後再看或許覺得很土。積累是第一步,也是整個過程。第二是謙虛的認知態度,永遠有學不完的事情,好的作品永遠還有更好的想法,可以不斷推翻不斷深入。第三就是多一些實操,因為對我來說,實操才能更深的讓自己思考問題,有些東西單憑看或者欣賞是沒法得出結論的。比如你看著一個石膏像,跟去畫出它,才知道自己對結構跟光影理解層度的深入。還有好多好多,一下說不完,再針對你的問題說一個自己的觀點,西方很多設計師都是從建築學起,後來才去做傢具做家裝做平面,不要針對汽車設計就學汽車設計,就好比做傢具設計,需要多點去了解建築的設計。別把自己局限在一個衚衕里,思維應該開放些。
三步:模仿,思考,創新。作為設計師,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以美觀的方式解決問題。重點:一定要解決問題
審美這種東西除了多看還是多看,小時候畫畫老師講過「眼高手低」。這並不是諷刺,而是畫畫人必備的素養,一定要把眼力提高上去,手才能跟上,所謂提高眼力,就是多看。看好的書,好的作品。當你眼光刁鑽,對待東西越來越挑剔,就形成了你自己的品位和審美。
審美太高反而沒好處,比大眾高一些就行了,不然設計出來的東西可能沒人欣賞。
因為對美的敏感到了一定程度後,會排斥大眾範疇的美——那種美就像街邊女濃郁而劣質的香水。
而設計,大部分的用戶群體都是大眾。
自現代主義以來民主一直是設計的主流。
---------------------------------------
推薦一些提高審美的書,電影。
喜歡無印良品那種風格的可以看看,
三島的《金閣寺》《潮騷》,
松尾芭蕉的《奧之細道》,
《莊子》等經典著作,多朗誦古文,
以及小津的電影如 秋刀魚之味,還有小林正樹的 怪談。
還有呢,2001太空漫遊里的禪意
後窗,群鳥,紅藍白,十誡,德州巴黎,野草莓里的配色,
超市夜未眠,香水,超新約全書里美的小創意,
安妮霍爾,賽末點,巴黎我愛你,天才雷普利,八美圖等等里富人階級的傢具,
注意看的時候不要沉醉到劇情中去......
多看國外的設計(behance pinterest droidddle)案例,不局限於單一的設計,平面,空間,工業,建築,景觀,攝影,同時加強對專業的實踐,長期下來只要是智商正常的話必然提高。
推薦閱讀:
※工業設計在國內有什麼發展前景?
※怎樣設計飛天掃帚比較符合人體工程學?
※iPhone 5 在工業設計方面有何創新和不足?
※iPhone 7 是如何去掉中間的一條白帶的?
※2016 年有哪些產品的工業設計驚艷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