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好在哪裡?
別來虛的,讓我看懂。
蟹妖。
不來虛的我可以,但是至於看得懂看不懂,我不敢保證。
在我看來,這個問題幾乎是在問:五絕的好處在哪裡。這也頗反映了很多未入門者的困惑,不就是二十個平常字么,怎麼你們就說它這麼拽?所以詩體不明,規模不分,是咀嚼不出一些好處的。我有一位朋友退半堂,寫過一個《近體詩心得》,頗能得趣,且安利於此,能看完,稍稍洞明五七律絕之區別,才可論《靜夜思》,引文略長,且為文言,各位有興趣的可以看看,沒興趣的可以直接看4,體會下五絕的特色:
1,七律:
七律體勢精嚴,是三軍俱備六陣周全者也,其中必高築帥台以為三軍號令。兵甲者眾,無號令無以進退。況之詩篇則必有一處凝聚全詩,或為一句,或為一意,俱可。又,但凡雄兵大陣,號令明則進退有據;七律之體亦如是,凝聚處宜明不宜晦,若讀者不能見視,則敗筆也。
然則帥台雖明,而陣氣必欲森嚴,壘列不可蠡測,方為用兵大家。詩之辭氣譬如陣氣,句列譬如壘列,故此七律辭氣欲藏,藏而不晦者,大手筆也。
氣欲藏而鋒欲銳,辭氣藏而不晦,辭色勁而不厲,兼號令明者,絕妙好辭也。
既為大陣,首尾相函,左右顧盼,遠攻用弩,近戰執刃,檣盾立柵,突騎踏營,使進退有方,是為良將。以有方使無方,更為名將。況之七律,首聯為先鋒,出句輕騎,對句尖步;次聯為步弓,盾列於前,矢蝗在後;頸聯為重騎飛炮,一發沖營,二發破陣;尾聯為帥帳後軍,臨戰定之際,舉劍疾呼,使三軍死戰,一決雌雄。此律體常法也。
有重騎列於前者,先聲奪人,摧枯拉朽,「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者也。有帥駕置於中者,戰既已定,奪糧掠貨,「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者也。陣法雖一,其用萬端,不可繩墨。此為有方使無方也。2,七絕:
七絕如飛騎,輕裝快馬,角弓短弩,刀二尺余,槍不足丈。日奔六百里,進如雷電,退如瀉銀。傷殘者去,無馬者去,而不減其銳。故此七絕定須暢達,情致寬和者是,情致沉鬱者亦當如是,以暢達筆書沉鬱意,不失其格。或有質實筆、平和筆、縈迴筆等,其妙篇佳作皆不悖於暢達二字。
或曰:暢達者,筆法乎?氣脈乎?其實一也。
有以為七絕乃七律之半,此論不確。蓋字多一倍,其中寥廓豈止一倍。七律四聯,每聯六段十四字,一句即為一伍什,一聯合一營,篇章轉折處分建軍部,前中後部合為一師,體勢之繁於此見焉。又截去首尾,中軍仍有四句,盾騎弓步皆可藏納其中,既繁且富矣。七絕僅為四句,置首尾則去其半,置帥駕亦去其半,著一轉折又去其半,其半何多。
故此七絕之法,主旨既明則不宜轉折,轉折既出則裁去首尾,首尾俱備則主旨斂藏,三者取其一二即可,多則亂,亂則廢。法不盡出,一招制勝,七絕之精要也。
是故七絕起首多直陳,如「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運意多簡明,如「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輕重多偏側,如「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前二句幾近於無。又多以比興附麗,如「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或著一轉折對比而盡表其意,如「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總而言之,七絕宜簡不宜繁,宜露不宜藏,宜直不宜迂。亦有如義山《夜雨寄北》者,縈迴復沓,纏綿悱惻,是為異數也,學者多死。況義山此篇,起首似平而崛,腰力堅韌,雖繁複而無一字累贅,實為才子之筆,暗藏法度,讀者不可不察也。3,五律:
五律精而不能嚴,達而不須暢。精者,鍊字之功也,譬如裁軍減員,去其老弱,獨留精甲;達者,神思之駿也,譬如運籌帷幄,敵形我勢,無一紕漏。因其精,故此將士用命,毋須嚴責;因其達,故此一戰功成,不勞奔襲。
五律之體,如仿之七律,枝繁葉茂,則臃腫不便;如仿之七絕,一筆到底,又失之溜滑。最妙者,通取其半:題旨半隱半現,涵蘊半露半藏,筆法欲直不直,辭氣清勁後斂,辭鋒似鈍實銳,體勢拙而圓通。歷代佳作,多如此等。
其中緊要者在於挫法。挫者,鈍斧斫木,欲斷而連。七絕暢達,挫亦可,不挫亦可;七律繁富,雖多轉折,而陣氣森嚴,莫能真斷。五律則不然,前文已述,五言為七言之半,必留空虛處以待之。若夫虛者自虛,滿者自滿,兩無干涉,黑白分明,則不為留虛引勝,而止殘文闕篇矣。故此須用挫法,將平實處挫斷,但留駁口,由空虛處逗引讀者思續之,此為上妙之法。4,五絕:
諸體之中,五絕最奇。譬七律如大陣,七絕如飛騎,五律如虎賁,五絕則如炮營。斯營也,前無盾牆,後無糧隊,左右無翼衛,遠近無友援,但陳兵設械,一炮而止,中則功成,不中則轉襲無力退守無門。故而五絕最儉,或取一景,或取一物,或言一事,或論一人;或由景及人,或由物及事,其法不一,而絕少兼取二景或兼論二事者。五絕體法似七絕而更簡,亦如五律不可不留空虛處。言盡則傷滑,語繁則傷澀,旨晦則無味,意直則鄙野,實難為也。
這一大段的意思是,別看七律、七絕、五律、五絕僅僅是字數上的差別,但寫起來卻大不一樣,七律如大陣,七絕如飛騎,五律如虎賁,五絕如炮營,這是質感上的差異。你要用一首五絕的容量來放老杜《登高》的內容,神作也完蛋;用王維的《竹里館》擴充為七律,大抵也撐不起來。
《靜夜思》,是一首五絕,也是一首古絕,通篇僅僅二十個字,這二十個字的容量要達到最佳的表達效果,只能靠它們自己,所謂「前無盾牆,後無糧隊,左右無翼衛,遠近無友援」,它不能像七律那樣子靠體勢精嚴,靠不同部分之間的契合來達到目的,也不像七絕那樣在節奏感上稍緩,所以只能如炮營,一擊命中,不然就臭了。
五絕是最難寫的,等閑學詩人沒事兒不會去碰五絕,言盡則傷滑,語繁則傷澀,旨晦則無味,意直則鄙野,寫差實在是太容易了。但是五絕要是寫好了,那就是大不易,可以以此短章橫行也,我們圈子有個小霍姐姐,出現的時間不久,但她的幾個五絕到現在都有很多人記著,並未她的淡出而遺憾:
無端
池冰且莫解。楊花且莫飛。江荷且莫敗。斯人尚未歸。十月一日夜偶翻王維論稿忽生異感因成一絕恭呈王十三維
石碗烹靈雨,山中摘白雲。有人秋燈里,與我對談君。今秋因雨多水患便夢輞水新漲似可泛舟直上白雲之間
夢底積詞山,醒來胡不語。隔簾日光薄,蟋雀鳴如雨。觀庚寅詩稿驚覺大半已忘聊為自哂
對人薄情慣,對己亦薄情。此身如空殼,車馬過魂靈。
*殼,四聲qiao
您看,好的五絕都是一種氣質。像刺客,一擊命中,技法必須洗鍊,所以語不能繁;刀刃必須鋒利,所以旨不能晦;另從詩之美學講,越是簡單的,越不能一氣泄了,沒有餘味,不能深思,則需言不盡意不直。這樣的要求滿足了,還不能說就一首好五絕,還須秉自然二字,得看不出痕迹,才配得上以上的幾樣好處。
《靜夜思》的版本我們且不論,就拿著最普遍流程的這個版本說吧: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無不滿足上面的四個要求。旨頗顯露,但是餘味不盡,若《李杜詩選》評:「范德機曰:『五言短古,不可明白說盡,含糊則有餘味,如此篇也。』」;言語洗鍊,卻章法井然,若《詩境淺說續編》評:「前二句,取喻殊新。後二句,往舉頭、低頭俄頃之間,頓生鄉思。良以故鄉之念,久蘊懷中,偶見床前明月,一觸即發,正見其鄉心之切。且舉頭、低頭,聯屬用之,更見俯仰有致。」最重要的是,這首詩寫的頗為自然,類《唐詩正聲》:「百千旅情,妙復使人言說不得。天成偶語,詎由精鍊得之?」《李詩鈔》:「偶然得之,讀不可了。」
所以,好處很明顯。以上。目擊道存。
這詩和下了一場雨,花開了。
下了一場雪,天地都白了。
對著鏡子,看到了自己。
是一個情況。
要說什麼高深的寫作方法,這詩是沒有的。要說這詩有多麼高深的內涵,也是沒有的(如果鄉愁是深沉的情感的話,倒是可以稱得上是深)。
他的高在於,詩的表現與傳達之間的完美無瑕。
這才是他最厲害的地方。
就像我們吃東西,不需要咀嚼,入口即化,但是又非常的可口有味,回味悠長。這種東西很難找,也很難做出來。但是李白這個櫥子或者蟠桃園的園主,五庄觀的主人,弄出來了。
寫東西的方法很多,寫出的東西所呈現的情況也是不能詳盡,但是歸納起來,還是表現與傳達這兩個方面的東西。
很多人重表現,比如文辭華麗,技巧高超,想像奇葩。
很多人重傳達,比如文以載道,言之有物,道理高深。
但更好的還是兼而有之。
靜夜思就是這種兼而有之。表現與傳達,完美合一。
其實流傳下來的詩,那些最著名的,最耳熟能詳的,往往都是如此的。
比如慈母手中線,少小離家老大回,春眠不覺曉等等。
所以,靜夜思好在哪裡呢?
好在,白開水喝出82年雪碧可樂老乾媽茅台的味道。
不來虛的這麼著:如果你有一個溫暖的家,試試三年不回家,然後找個一個月色好但是你睡不好的秋夜裡看看地上的月光。
即興的感觸。
拿個馬扎,坐在月光地里。披一身雪。
這時,你總會想點什麼。
李白,想起故鄉。
疑是地上霜有兩種可能:
1暗示雖未凝霜卻人靜風冷,^_^畢竟要是環境暖和很難往霜上疑。
2詩人故鄉的氣候或許比所在地入秋入冬更早,他當時滿心思念,有一瞬間恍惚以為身在故鄉(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才會誤認月光是故鄉夜中忽降的寒霜。
所以其實歷史上無法考據的這個寧靜清冷的深夜(月位置高才需要舉頭),並非為了創作而創作,他可能真的自始至終僅是思念故鄉。
思念比夢魘更有力量,一輪明月探出遊子的胸膛。用結構主義文論分析李白的《靜夜思》,你會發現這首詩很有意思。
原文: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為了後面更好的理解這首詩,首先我們來辨析字義:
「床前明月光」的「床」為何義?
古代的床大致有三種意義:
1.睡床
2.馬扎(古代坐具)
3.井邊柵欄
李詩中的「床」是我們最通常以為的睡床嗎?
誠然,霜和月光都具有皎潔清澄的特徵,並且都能給人以冷的感受。因此,大家覺得李白見月光而聯想到霜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但是我們應該注意的是詩人說的是「疑是地上霜」,是懷疑月光就是地上的霜,如果說李白在室內的話,那室內何來的霜呢?
很自然李白這裡的「床」不是我們通常所認為的睡床,而是指井邊的柵欄。霜出現在井邊就是非常合理的現象了。
井在古代是村莊和故鄉的象徵。水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生產、生活資源,因而古人依井而居,建立村莊、部落、族群,井在古代代表著村莊、家園、故鄉,我們從「背井離鄉」這個成語便可理解。
因此,李詩中的「床」是上述第三種意義:井邊柵欄
下面我們從結構主義文論中的「二元對立」來闡釋這首詩:
結構主義文學批評重視從文學作品中尋找、確定一種「二元對立」的關係,並且把這種邏輯關係作為批評得以展開的根基。
《靜夜思》第一句中的「明月光」與「地上霜」是一組對立關係,二者具有相似性:1、月光的皎潔與霜的晶瑩; 2、二者都出現在井邊柵欄;二者也具有相異性:1、月光可見不可觸摸,霜則是可觸摸的實體;2、不可觸摸的月光此刻是客觀存在的;可觸摸的霜此刻卻不是客觀存在的,而僅為一種視覺效果。
「床前明月光」————實
「疑是地上霜」————虛
「明月光」與「地上霜」是一種虛實對立的關係。
第二句中的「明月」與「故鄉」又是一組二元對立的關係。
月兒高掛空中,可望而不可及,故鄉遠在天邊,可思而不可及,然而明月確是此刻真實存在的物象,而故鄉則是腦海中聯想的虛象。
「明月」與「故鄉」又是一組虛實對立的關係。
從橫向上將整首詩分為左右兩部分:
左邊的意象是實,是有限的
右邊的意象是虛,是無限的
從縱向上將整首詩分為上下兩部分
上邊寫井邊月光,疑為地上霜露,是詩人無意中見到的近景
下邊舉頭望天上之月,思遠方故鄉,是詩人有意而為的遠景
整首詩的所有對立關係如下:
詩人從井意象引出月意象再聯想到霜意象再回到月意象最後回到井意象,只是後邊的月意象,井意象已經賦有了人的感情,不再是純粹自然界的井和月,它們代表的是故鄉和親人。詩歌所要表達的情感也在這種意象的轉換中逐步生成了。整首詩從點(井)到面(月光、霜)再到空間(天上之月)最後升華至一個超空間(故鄉),結構層次相當明晰。
看看《楓橋夜泊》,看看《清明》,看看《江雪》以及《靜夜思》這些流傳千古婦孺皆知的詩句,都有一些共同特點,用最簡單的字,甚至沒有任何修辭但是卻創造了最生動的意境,幾筆就能勾勒出細膩的情感。
這些偉大的詩人就像絕世的武林高手,摘花飛葉皆可傷人!
想到這些詩的時候真的為自己是個中國人自毫,真是這樣。。。。。。
過去我也曾不懂,這詩不似「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般精緻動人,為何也能流傳千古。
直到工作離開家開始獨居的日子,沒有家人不愛做飯,沒有生活氣息,壓力大時無人可訴(即使訴了別人也愛莫能助)。失眠醒來房間空空蕩蕩,想起前夜電話里父母說誰誰誰過來聚了家裡多熱鬧,窗外黑暗寂靜,運氣好還有月亮懸掛空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一瞬間我是懂作者的。
節假回家,同類還有「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情形。
題主不懂,也是好事。身在福中,望珍惜。
李白一低頭,鄉愁就成了千年詠嘆的事。也只有鄉愁,能教李白低頭了吧。
—————————————
以上是舊感。有些詩,是用不著分析解釋的。杜甫到了歲暮時節,連梅花都不敢折,要問為什麼,無非是因為鄉愁。在外漂泊多年,有一天,我忽然抬頭看著窗外,心裡沒想到這首詩,也莫名掉起了眼淚。
只是看了看窗外的天,沒想起靜夜思,沒想起家裡人,怎麼就哭了呢?有些詩的好處和神奇就在這裡,幾乎可以說是,中國人千百年來深入骨髓的經驗。抬頭遙望玉娥遠,
低頭孑身思鄉難。
月亮還是那個月亮
故鄉只是夢中的故鄉
無論在哪,只要抬頭都能看見這如霜的月光。
身在他鄉,在那個沒有手機的年代,能寄託思鄉之情的也只有這個月亮了。
抬頭看著月,低頭念著鄉。
縱使離親遠,千里共月光。
就這樣,隨便一答,勿怪。
我想多看幾首感觸會更深一點。
例如白居易的《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又如一首《新嫁娘》
三日入廚下,洗手做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我讀的也少還是感覺不錯的。
因為是李白寫的
2012年我在一所民辦寄宿小學當老師。
學校里的孩子們都是父母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兒童。他們每天都在學校里,隔著鐵門看著外面的世界,吃著並不可口的飯菜,念著枯燥乏味的課本。
中秋節的時候,學校給每個孩子發了一個月餅,孩子們很高興。我去三年級上課的時候,音樂課本里有《靜夜思》,我問道:「大家想家嗎?」孩子們笑了,我叫了一個孩子站起來:「你多久沒見你爸爸媽媽了?」孩子說:「不知道呀,兩次過年沒見到他們了。」我點點頭:「那就是大概兩年了。」另一個孩子在班上比較調皮,被放到後面坐,他喊道:「我都三年沒見他們了!」說完,大家都盯著他,然後七嘴八舌議論起來,每個人都說自己多久沒見自己父母了,雖然有些說得誇張,說自己十幾年沒見父母(他們有些年紀都不到十歲),但是至少他們這一年沒見父母那是肯定的了。
說著說著,有個小女孩就哭了,說自己好想爸媽。哭泣是會傳染的,一瞬間大家都爆發了,整個班級頓時全是嚎啕大哭。
我拼了命要壓制他們的哭聲,卻絲毫不起作用,我回頭看了看窗外,那個鬼鬼祟祟的主任居然轉身離開了。主任最喜歡偷偷躲在窗外,看看哪個老師上課教學方法不對,例會的時候點名批評。
我抓住一個小孩,拉上講台,吼道:「再不忍住我就扔你出去!」小孩嚇得趕緊不哭了。其他人也終於漸漸安靜下來。
下課後回到辦公室,隔壁班班主任就沖我嘟囔:「你上課能安靜點嗎?瞧你搞得那樣!我們班都被你們吵死了!你這是上課還是玩遊戲?巴拉巴拉……」
我也怒了,我說:「你閉嘴好嗎?你懂什麼?你知道這些小孩家裡情況嗎?你以為每個人都一樣嗎?你下班回去老公兒子熱水器,他們下課後睡在宿舍的木板床,一年四季看不到父母,年紀那麼小,還不讓哭了?」
我和那個老師相互間邏輯混亂的吵了一架之後,回家寫了這首歌:
床前的月光,
皎潔了我的思念,
如同撒在地上的雪,
凝結成了霜。
風聲穿過屋檐,
故鄉在心底蔓延,
我低頭走過的瞬間,
在誰眼裡面?
歲月的風帆,
蒼白了家的畫面,
彷彿年華褪去潮水,
擱淺了時間。
大雁飛過紅岩,
桃花在何處凋謝,
誰潑墨畫中的留戀,
相距幾光年?
聲聲慢啊,洪洞縣啊,
是誰在耳邊輕輕唱,
我在家鄉的爹和娘啊,
只在夢裡見。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小半年前我開始練吉他,因為怕聲音擾民,所以就晚上到露台去練,
那會兒有些事情不太順利,心情也比較低落,有一天正在嘔呀啁哳地掃弦的時候,忽然覺得眼前很亮,後來關上了露台的燈——
我可能這輩子都忘不了那種感覺,
柔和又清冽的月光,真的就像秋霜一樣鋪得滿地都是,露台泥板的孱縫忽然變得清晰,風吹在身上舒服地出奇,
不必舉頭,月亮一點點就轉到我的眼前,不黃,不紅,不刺眼,不朦朧,就是簡單的白,白到讓你懶於遣詞造句,不屑轉文堆砌,只想傻呵呵地一直看下去,
那種感覺,就是思鄉,
不是嚎啕大哭才叫思鄉,
不是滄桑慨嘆才叫思鄉,
不是睹物思情才叫思鄉,
不是蕭索孤寂才叫思鄉;
It"s never a tear in your heart,
But a smile of reminiscence on your face.
身臨其境,自言不虛,
非是難懂,至感不語。
先不看別人的回答,說自己。
像雞聲茅店月 人跡板橋霜,野渡無人舟自橫,包括李白的長相思等還能看出高明。
小時候不能理解靜夜思好在哪裡,現在還是不理解,但勝在有了經歷能感覺出好。
特別喜歡的平淡詩除了靜夜思,還有李商隱的巴山夜雨。完全沒有用力,什麼修辭、風致啊都沒有。
還有王維「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能擋百萬師」,以前覺得俗,現在真棒,是剛健的平淡。
曾經超喜歡魏晉詩,不過這麼詩意結合到自然的句子仍舊不多。
仍舊不覺得好的,李白的敬亭山,和千古麗句的煙花三月下揚州。也許以後有發現。
去看回答了
------------
我可以說所有回答全部沒有幫助么?預料就是這個結果。正像我寫煙花三月時順手搜了下為什麼千古麗句,種種回答用來解釋「落花時節又逢君」可以,但是距離千古麗句的評價還有一層。
夜小紫是從詩藝方面答的,收藏。但是靜夜思已經沒有技術及藝術了。
講個自己的事。今年正月初五齣來我一個人在浙江上班,老婆和兩個剛滿周歲的孩子留在河北老家,元宵節的傍晚下雨了,冬雨啊作為北方人真想問不應該是雪么很冷。我寫了一句「河北望月影,江南聽雨聲」。自我感覺良好,又加上其他內容湊了一首五律,差強人意。
詩里內容豐富,背後的意思意境也有。
但是!即便名家來寫也就是「好」,而靜夜思是「妙」。就像逸品高於神品一樣。
區別就在別的名作里即便平淡,也是暗含了很多內容。比如喜歡的王維《辛夷塢》,行到水窮處,確實詩佛級別,可以和李白蜀道難,明月出天山,長安一片月相頡頏。
靜夜思里什麼都沒說。一切在詩外,不能置一辭。在此處,仙高於佛。
ps,順口說杜甫。在詩藝上是頂尖的了,很佩服,詩聖名至實歸。阮籍」夜中不能寐「,嵇康」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一樣,很好,就是話太多了。
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回到詩的本質,所有的解答,詩無達詁。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懂了伐?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聽別人說你是不會懂的
侵刪
在表達了感情之餘還讓你讀懂了。
好在真的只有靜夜四下無人身處異鄉才能讀懂。是以靜夜思。
推薦閱讀:
※有哪些道盡人生無奈的古詩詞?
※有沒有古詩和理科知識結合毫無違和感的例子?
※《贈從兄襄陽少府皓》中,到底是「脫身白刃里」,還是「託身白刃里」?
※溫庭鈞和韋莊到底誰先用了「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有哪些喜感十足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