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了年紀的老一代遊戲人現在在做什麼?
我,呵呵
最早在小電腦公司做給別人拷遊戲的生意,所以接觸遊戲比大部分人可能要早一些。
然後有一本叫《Game集中營》的雜誌創刊了,我買了試刊第一期,然後給他們寫了封信。幾個月後他們搞了一個熱心讀者茶話會,邀請我去。因為離家比較近,就去了,認識了主編、龍哥、King、特工黃他們。
因為他們都是寫Console game的,就我主攻PC,所以之後他們為了豐富內容就向我約稿子。
我就瞎寫唄,談不上文筆,純粹就是希望以一種大白話的方式讓大家明白這些遊戲怎麼玩,新遊戲資訊是怎麼樣的,可能也就算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吧。
97年左右,主編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把我打發到前導那邊去了。當時年輕,也想不通這些事,去就去吧,反正又認識了一票新朋友。現在想想,我覺得也許是因為我屬於那種不太聽話的員工,不太好管理,當然也可能是主編希望我能有更廣闊的空間吧。反正事情過去這麼多年了,我也不糾結這些事,之後的一切都是成長的經歷。
前導我覺得可以說是中國的遊戲行業黃埔軍校,培養出很多現在還「混跡」於遊戲行業的人,哈哈。
前導倒閉之後呢,我又去CBI待了一年,那是比較苦悶的一年。
之後跑到了尚洋、藝龍.....
2000年開始,我算基本脫離了遊戲行業,進入了玩具行業。2001年自己創辦了《玩具新時代》雜誌,但有點太超前了!雜誌只堅持了一年多就停刊了。但是我到現在還是在玩具行業,做文化,做產品。
嗯,差不多就這樣了。
看見不少老兄弟都露面了,我也彙報一下。沒想到在知乎的第一個答案給了這個問題,呵呵。
1994年電子遊戲軟體雜誌創刊(當時還叫GAME集中營),6月第一本創刊號上的霸王大陸的攻略,就是我寫的,算是遊戲圈子裡開始比較早的作者吧。那時候哪有論壇、社區什麼的,想發表個什麼都得變成鉛字才行。也沒有電腦,寫字都是靠400字的稿紙一個一個碼出來,所以當時管寫稿都叫「爬格子」。正因為這本雜誌,我結交了軟體動物、龍哥、King等一批老友,也因為這本雜誌,我結識了影響我這半生的一位老師,邊曉春。當時另一本雜誌《家用電腦和遊戲機》的總編孫柏英老師,也很令人敬重。許久未見,不知孫老師是否還安好。
從94年當遊戲雜誌的撰稿人開始,算是開始了我踏入遊戲行業的路程。到95年我在大三的時候,就投入到邊總麾下,在前導公司進行遊戲製作,先後參與過官渡、赤壁等產品。接著98年前導解散,很多老兄弟各奔前程,也有退出遊戲行業的,也有依然堅持在行業中的。
95-03年的歷史,可以見我以前為《大眾遊戲》寫的一篇稿子。
稿子在這裡:李波--「催眠」我的遊戲和我的人生
網路上居然還有存底,感謝新浪。04年的稿子,從業10年的歷程。當然很多東西現在看來又不一樣了。說起來大眾遊戲的編輯們也是一群妙人兒,有現在人稱「卡公」的commando、畢老師salala、鬼畜羅老師……其實這個圈子裡提起個人來也是大大有名——馬伯庸,親王殿下。祥瑞御免……祥瑞御免……
98-03年,基本還是單機年代,都是在做PC單機遊戲。後來去了華義,攙和了《石器時代》系列,還有被稱為「研發時間最長,超過最後的毀滅公爵」的《鐵血三國志》。過了兩年華義也解散了,研發團隊帶項目被金山接手。又陸陸續續開發了很長時間,最後無疾而終。當時跟鄭問老師做搭檔,老爺子的藝術造詣真的很深,但也帶著藝術家骨子裡的狂放不羈和高傲。那會兒從來沒見過老爺子下午三點以前起過床,呵呵,老爺子都是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工作,凌晨睡覺,下午起床。
從04年以後,我去了盛大數位紅公司,老闆是吳剛——對,就是尚洋的吳剛。吳老闆當時在做手機遊戲。04年開始做手機遊戲,真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那會兒都是功能機,用戶恨不得連貪食蛇都能玩半天的年代。我們最開始做的都是java遊戲——只有56K的容量啊,還得做出RPG來,每一個像素都摳著算,能用黑白都絕不用彩色的。
之後呢,數位紅被盛大收購,我則去了史克威爾艾尼克斯(中國)擔任製作人。不得不說泥轟國在遊戲製作上很有一套,在史克威爾學習了很多一流的理念和知識。但泥轟國也是真瞧不起除了本土以外任何地方的遊戲製作和用戶。當時跟日本製作人交流有兩個論點讓我印象深刻:
1 遊戲機平台才是真正的平台,PC遊戲就是渣,就算掙錢也是渣!光榮公司做電腦遊戲,所以他們也是渣!
2 日本的遊戲製作水平一流,用戶水準也是一流。所以在日本流行的,必然被全球接受。不接受那是你們用戶水平不行,要提高用戶的素質。
為什麼很多日本產品進入大陸之後,紛紛關張大吉,跟他們這種習慣其實不無關係……好吧,其實中國大陸的用戶確實不太一樣,問題是用戶是大爺啊,產品進來不是為了刷存在而是要掙錢的啊。堅持不改遊戲要改用戶是怎麼回事……
後來……史克威爾(中國)在這種指導思想下,也關門啦。
08年離開史克威爾,我又跟吳老闆開始合作——對,還是尚洋的吳剛。這次吳老闆創辦的公司是數字頑石。嗯,就是當年被稱為手游界四大先鋒公司的數字頑石。在手游開始爆發的時代,有幾個人是一定被拿出來當做標誌人物的:陳昊芝(捕魚達人)、吳剛(二戰風雲)、邢山虎(我叫MT)……當時頑石在手機行業開展的不錯,一是趕上了智能機市場爆發的時機,二是在手游製作上確實有自己沉澱多年的底蘊,三是走國際化路線拓展了更大的市場。所以藉助《二戰風雲》和《契約》,頑石走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12年我去了趣游公司做移動業務,之後在15年我加入了智明星通,依然還在做遊戲。
就我所知,當年的老兄弟們有很多還在這個行業中,只是隨著遊戲行業的發展日盛,大家從業的方向也不同了。有的變成了投資人,有的現在專做版權和影游聯動,有的開始做渠道發行,當然還有不少在繼續做產品研發。
回首從業20年來,從單機到端游,從頁游到手游,也做過家用機和掌機,基本上遊戲行業全平台製作經驗收集成就達成……但一直對自己製作的產品還不是很滿意,所以依然沒有離開這個行業。這個行業的魅力就在於,也許一個人的名字你記不住,但總有一款產品能夠走入你的生活,伴隨你成長,讓你永生難忘。當提起岡本吉起,你可能不知道他是誰;但說到《街霸2》,你一定會一拍腦門,「嗐!」
做遊戲,圖的就是這一聲「嗐!」
及:看到之前有的答案里說,我們這些70後老傢伙的情懷只是對著自己。嗯,部分來說,也對吧。我們這代人,加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其實動機是最單純的。90年代遊戲行業一沒錢,二沒影響,三沒形象,甚至不算是個行業。能在一個行業被稱為「電子海洛因」的時候加入進來「制毒販毒」,這得是真愛了吧?
但確實,70後的我們跟現在90後甚至00後的用戶,距離已經有些大了。就連公司里的小朋友們,以前喊我是「波哥」,現在已經升級成「波叔」了……所以在產品層面,是要更多的依靠80後、90後的新血,才能更好的契合現在用戶們的感受和心理。
或者,跟馬親王聊的一個話題似的(我怎麼老提他,祥瑞御免!),以後做老齡化遊戲,做老齡版的網遊,字體倍兒大!顏色淡雅!刷怪要慢!掉地上的裝備要有大字兒提示並且高亮!別人不能搶!
哈哈,想起來未來也挺有趣的,不是嗎?
我75年的,99年北漂艱難的時候給CBI投稿,被毛熊三老師採用,從此開始接觸到遊戲行業,01年在帝都混不下去的時候,又是CBI的宋曉春大大介紹我去了金山西山居,開始我的遊戲從業生涯至今。這兩位老師是我的指路人,至今回想起來仍然充滿感激!
蠟筆小生,十九年了。我如果說很多人是看我文章長大的,估計沒人能跟我搶了吧!因為大家都寫專業類文章比較多,那時候玩世不恭的小生手記反而有一些清新脫俗,好像比較吸粉。
十九歲就去電腦報了吧,第一期小生手記還不是我寫的。當時還是個編外實習生啊。記得是某人當時想偷懶還是病了,主動爭取了人生的一個機會,一寫就不可收拾。後來編輯部主任就網開一面招安了。年少成名,很輕狂,絕對的憤青一名。任何試圖私下給我賬戶打錢的遊戲廠商,都被我拉入黑名單不上文章,現在想想,還是有點過了。
那時候我們幾個好朋友組成的龍翔一族,做了個網站叫http://dsgame.com,放到現在訪問量都牛逼得嚇死人。伺服器放在網易,搞到網易打電話來說要麼加入網易,要麼把伺服器搬走,我們不提供免費的給你們了。可憐啊,那個年代,沒有資本市場,什麼互聯網投資都基本沒概念,幾個小孩子心智都不成熟,就這麼衰落了。當現在,估計各種基金得求著投。
電腦報當年很牛逼,電腦報光碟也超牛。但是,問題來了,老闆是教師出身,我發現教師出身的人特別看不起遊戲。網路遊戲剛興起,就試圖說服領導做遊戲運營,背靠報紙和光碟,那優勢得天獨厚。但是,不行!沒辦法,後來正好遇到編輯部主任換人,新來的找我談話說要不要考慮做編輯部副主任啊。我當年很老實說,覺得自己還需要鍛煉,以後再考慮。哈哈,那時候哪懂什麼叫站隊啊。
吃飯,一會兒再來回憶!我曾經給前導寫過案子,後來請《紅樓夢》的組確定下誰給我寫的回信?
我曾經給祖龍寫過命名徵集自薦,收到了優惠券,後來在完美給李青講這件事!
我曾經在CBI遊戲天地發表過關於遊戲開發的文章,那是在1999年。
參與制作過網遊崛起前的單機,和網遊崛起時的首個3D網遊
我曾經和西山居三劍客都談過,但沒有談成一家的工作。
和樓上的某些人在一個群里,天天聽新浪首任製作論壇版主黃海和紀崢八卦激情……
有一天晚上的對話,恍惚間感觸良多
那封信還在
誰寫的呢?樓上有人能回答嗎?
不知道有多少人記得這個封面
不知道有多少人記得這篇文章
相信這篇文章觸動了很多當時的少年
然而21年過去了
倚天屠龍記最老版有個結尾是這樣的
張三丰瞧著郭襄的遺書,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個明慧瀟酒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 前的事了
那些遊戲業的傾軋,得志,失意,財富,那些遊戲人的喜怒哀樂,那些努力的,奮鬥的,失去的,追逐的,最終,如果能留下一些大家玩的開心的遊戲就足夠……86年,第一次接觸紅白機,玩《超級瑪麗》,當時是5毛錢玩一個人,花了不少錢培養自己,最後,花5毛錢可以打很久。
89年,第一次接觸計算機, 一個叔叔拿了一個特別大的軟盤,插到電腦里,感覺輸入了好多命令,最後出來一個叫《淘金者》的遊戲,異常的興奮。
97年,家裡開本市第一家網吧,當時玩《大富翁2》裡面的角色還叫阿土仔,後來已經叫阿土伯了。玩仙劍奇俠傳、太閣立志傳、三國志、毀滅公爵、最終幻想、天地劫,後來玩對戰遊戲CC、星際爭霸、fifa足球、魔獸爭霸、暗黑破壞神、地下城守護者,再後來玩網路遊戲笑傲江湖MUD、萬王之王、龍族、千年、傳奇...期間經常會看到一種光碟上寫著「盜亦有道,我們盜的更好~」...
05年,網吧倒閉....魔獸世界...夢幻西遊...陪伴了我最後的美好遊戲時光...後來工作原因基本已經放棄遊戲。
當時玩任何單機遊戲,一定是第一個打通關的。
玩任何競技遊戲,和我一夥的才贏。
玩任何網路遊戲,在當時伺服器一定是最牛的公會會長。
後來漸漸老了, 感覺頭手眼不協調, 看那些玩LOL的90後95後真是羨慕,而今只能通過打字吹牛,消耗餘生。
如今,運營國內最大的遊戲開發者社區,遊戲蠻牛,已有約4年的時間...
也許哪一天我會參與一款神奇的遊戲的製作...也許只是個夢想...我曾經給《電子遊戲與電腦遊戲》當過編輯。
方舟子,寫過《俠客行》。(知道俠客行和MUD的都是暴露年齡吧。。。)
鏈接: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8105069boardid=1
首先回答問題~據我所知,中國的第一代遊戲人仍舊奮鬥在遊戲製作行業的第一線。也有許多人離開了,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但是不變的是我們對於遊戲的熱愛。
————————侯松得——《幽城幻劍錄》主美,答主有幸和侯老師同住了一段時間宿舍,侯老師人很好,經常做飯給我吃。就是味道偏淡了點了,有點潔癖就是了,每周都會讓我一起幫忙打掃宿舍!!!可能因為是巨蟹座的關係,很會照顧人。同事嘲笑我說,「侯爸爸」(??ω?)
照片送上
侯老師現在已經返回台灣高雄了。正在開啟一個新的項目中。(評論區提到可能是天地劫的後續作品)
這邊能透露一下的就是,今天是16年2月25日。項目已經啟動半年時間了。
據他自己介紹,他是台灣第一批做遊戲的人。漢唐的遊戲基本都有參與。在國民黨陸軍總部服完兵役之後,就進入遊戲公司,這一進就是一生。中間斷過一陣子,現在又回來了。所以他早期的純手繪海報和點陣圖製作的技藝掌握的非常熟練。現代美術所使用的一些小技巧也有掌握到。而且侯老師他一直在學習的過程中。包括遊戲引擎之類和美術關係不大的都有在學。
侯先生是典型的漫迷,dc和漫威的作品如數家珍。遊戲的話,他更偏愛一點寫實類的fps遊戲。是有一點軍迷。他在宿舍的時候所做的事情就只有看電影和畫畫。也是攝影愛好者。(拍的不好就是了。)
這算是第一批做遊戲的人的生活和工作態度。附上微信頭像一張。
還有我師傅,張宏文先生。我師傅出道比侯先生晚。松得貌似以前就是師傅的主管~233。阿迪斯瑪戰記(經評論區提醒是阿瑪迪斯戰記)的對白是師傅寫的。關於這款遊戲~師傅說:干!什麼鳥蛋啊!你知道嗎?第一行的對白只能放六個字元!!
當然,師傅還有很多其他的作品。基本上他在台灣有名的遊戲公司都有做過事。比如《仙劍ol》,師傅是主策。
講到這裡插一段,台灣遊戲目前不行了的主要原因,他們兩主要認為:
1:沒有很好的抓到ol發展機遇。
2:人才的過分流逝。(台灣給遊戲行業的薪水不高,遊戲行業對於人才的要求又高。)
生活方面的話,策劃要比死板的美術靈活許多了。師傅會用js寫一個六爻的程序,不忙的時候,每天拿出來裝逼。_(:3」∠)_
然後煮!飯!炒!雞!好!吃!
其實他們兩薪水都不是很高,我這麼說吧。一個移動互聯網行業小公司的總監。能完爆這兩。(由此可見移動互聯網泡沫多大。)
當然還有許多其他人,比如陳國貞先生。陳先生是老一輩的遊戲程序猿,他說他女兒叫:陳序媛,兒子叫:陳式碼~(「真的啊?國貞?」 「假的。」)
他很自信的和師傅說過,「遊戲引擎我會寫給你。」_(:3」∠)_
平時沒事的時候就會寫寫四軸飛行器的代碼,和六軸座椅的代碼。
因為和他三比較熟,就拿出來說一下。
最後放一張國貞和師傅的合照
啊,不好意思。放錯惹!!
左一,陳國貞。左三,張宏文。
——————————
「師傅,做遊戲的都是傻逼。」
「是的。」
補充:另一位答主 汪寅 就是20年前的大陸PC遊戲一哥「軟體動物」,1995年入行。
你在知乎能找到的其他遊戲業元老,基本都是看著他寫的文章長大的。
————————————————
大陸遊戲業,2000年以後入行都不算第一代,至少是第3代了吧,在盛大喘氣以後入行的應該是第4代人。
中國真正的第一代,如果不算改版FC遊戲的那批人,再排除大宇、智冠這些台灣企業
就應該是前導軟體的邊曉春了。
你問他資格有多老?他去過第二屆E3展,而去年的是第20屆。
前導的前身是做FC遊戲漢化的先鋒卡通,他們的《官渡》是大陸第一批PC遊戲(金山的《中關村啟示錄》好像比它早兩個月),也是第一個發行海外版的國產 遊戲。
前導的官渡和赤壁在商業上基本是成功的,但是後續的齊天大聖和水滸因為缺乏經驗(當時不要說中國,現在如雷貫耳的歐美廠商內部管理也是一塌糊塗),開發進度失控,資金鏈斷裂,前導和邊曉春退出了遊戲行業。
前導的部分人馬又出來組建了金智,但是似乎沒有什麼作品出來。
前導是遊戲未能做完而終止,尚洋則是將未做完的《血獅》強行發售,引發國產遊戲市場的大崩盤。不過製作人吳剛仍然留在遊戲業,目前在做手游。
與前導同期的楊南征領導的金盤公司代表作是《鴉片戰爭》,受到血獅崩潰影響退出。
騰圖公司代表作是《美猴王》,也在血獅崩潰後退出。
周武的金智塔是南方最早的遊戲公司,代表作為《江湖》,後來一邊做自己的遊戲一邊代理韓國網遊,現在似乎仍然存在但規模已經很小。比起他們的遊戲,更為人所知的大概是旗下的國內第一個遊戲網站「遊戲之王」 gameking。
第一代公司中發展較好的,是以《鐵甲風暴》聞名的目標軟體(有段時間被譽為中國暴雪,現在的暴黑們都不知道這梗了),《傲世三國》與《秦殤》在2000年以後有相當的知名度,可惜05年以後發展不太順利,現在情況不明。
與目標軟體同期,以RTS大作《生死之間》聞名的創意鷹翔後來轉向網遊開發,現在在做手游。
唯一得以善終的,是求伯君領導的金山,或者說是金山旗下的西山居工作室。西山居的《劍俠情緣》毫無疑問是大陸遊戲業最知名的系列,也很順利的過渡到了網遊時代。西山居本身的實力是一個原因,背後金山公司的強大也是一個原因。
順便打聽個人,中國第一個同人遊戲《紅花會密令》的製作人葉丁、葉展兩兄弟現在都在美國,不知道還在不在遊戲業?
我特么還沒上年紀啊,邀請我做甚?!
「狼叔,我是看著你的文章長大的。」
過去聽到這句話,心中充滿了驕傲;
現在聽到這句話,心中涌動著心酸。
不信你看,「上了年紀」、「老一代」——這兩個定語就足以讓每個滾進來「謝邀」或者「不請自答」的人心有戚戚。
我生於1978年,2001年入行,從生理來說,38歲的年齡倒是與「上了年紀」有些沾邊;而從工作來說,我不確定15年的資歷算不算「老一代」。
求伯君、姚壯憲、吳剛、邊曉春……他們是名副其實的老一代。
我看到有人提到了電競選手——抱歉,洪哲夫、馬天元、沙俊春……他們都是名副其實的老一代,肉鬆餅是後面的事情。
再說我的同行——也就是編輯和作者,張弦、葉偉、大軟的cOMMANDO、家游的大狗、電軟的軟體動物、遊戲基地的風力、CBI的純銀、電電的雪鷹……太多太多閃耀在遊戲平媒最好時代的名字,他們也是名副其實的老一代。
每當我第一次在現實中與他們相識,我的開場白都是自己特別熟悉的:
「我是看著你的文章長大的。」
擴展閱讀:
cOMMANDO 是誰?
大狗(趙廷)是誰?
按照《老炮兒》的設定,他們是六爺甚至六爺為之敬煙的白髮長者,我頂天算得上彈球的級別。
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順手把它發在了一個微信群,裡面有很多前面提到的遊戲媒體老炮兒。大家都還在這個圈子,有的一步一個腳印地打工,有的一步一個哆嗦地創業,有的從乙方轉型甲方,有的從甲方又轉回乙方。上午我們討論開放式小區政策對於國計民生的影響,下午我們盤點誰是中國上了年紀的老一代遊戲人。工作、愛好、生活,我們自然而然的習慣於三者的無縫混搭,平淡如水,波瀾不驚——當然看到好遊戲或者渣遊戲還會不由自主的「卧槽」一下。
曾經,我們身上集中了讀者艷羨的目光。
現在,我們心中苦惱著如何跨越年齡的鴻溝,做出小我們十幾二十幾甚至馬上三十幾歲的用戶喜歡的東西。
有次聚會,我們聊到自己的孩子們都喜歡MineCraft。我們也知道這個遊戲好棒,然而就是提不起興趣,「或許,我們已經失去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了。」我說。
2001年開始,我在遊戲平媒。
2010年開始,我在遊戲網媒。
2014年開始,我創業做遊戲媒體。
2016年開始,我嘗試遊戲媒體的新方向。
還有1年多,我在廠商當市場經理、在老家當桌游吧老闆,時不時碼碼字練練手。
《老炮兒》裡面李易峰對馮小剛不屑的詰問:「除了打架鬥毆,您還會什麼呀?」
是啊,除了遊戲媒體,我還會什麼呢?
與六爺不同,我還學會了與現實和解吧,雖然晚了點,不過好歹還有顆健康的心臟,足夠再折騰一把。
「反正都是該死的老人了,有啥可提。老而不死是為賊。」有人在微信群說到,這也是我們對於過去和現在的自嘲。
未來?我們相信還有用得著我們的地方——儘管,未必通過我們最為擅長的白紙黑字。
這就好比:在女兒成長至今的8年過程中,和她一起玩遊戲的每時每刻,便是我最為驕傲的榮光。
擴展閱讀:
為女兒推薦遊戲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狼叔的後院 - 知乎專欄
冉冉升起的遊戲之星! - 狼叔的後院 - 知乎專欄
雙打 - 狼叔的後院 - 知乎專欄
不用煽情,青春終將逝去,無需傷懷,無需感慨。
要不……還是保留上了年紀的老一代遊戲人煽情的特權吧:就算倒在春天來臨之前的冰面,頭顱,仍要朝著彼岸的方向。
擴展閱讀(整理一些大狗關於遊戲媒體的專題文章,篇篇精品):
一本遊戲雜誌的消亡
活著
《家游》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你們看,他是誰?
算不算,老資格
流星之父蔡浚松,著名遊戲製作人,原昱泉國際流星團隊領軍人物 ,擔任遊戲製作部副總、製作總監、創意總監、遊戲製作人。參與制作多款知名大作,包括:《笑傲江湖》系列《神鵰俠侶》系列《小李飛刀》《風雲》《神甲奇兵》《流星蝴蝶劍.net》《鐵鳳凰》《莎木OL》《流星Online》(中途夭折,不是久游的流星蝴蝶劍ol)等15款以上的作品。
14年就職空中網任《新流星搜劍錄》(目前由騰訊代理,空中網泰坦小組繼續研發)製作人,現在在蝸牛擔任九陽神功(個人不看好此遊戲)的顧問。
(部分摘自百度百科,並對有些過時了的或錯誤之處作了修改)
蔡浚松研發經驗超過二十年,製作的遊戲超過15部。在1998年的時候就開始了3D之路,當時的2D遊戲時代,要開發出一款3D遊戲,是多麼不可能。蔡浚松二十年的遊戲歷程,十多年來注視著3D的遊戲製作。
未完待續
提一下像素軟體吧。
知乎上現在在這家公司工作的人還是有些的,可以問問近況了。
北京像素軟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為北京像素軟體科技有限公司,由劉坤、劉岩、陳銘、楊雲龍、陳雪峰和李江於2002年31月18日共同出資設立。於2008年12月22日完成股改,董事長劉坤、副總經理劉岩、董秘劉豫斌、監事魏華、監事會主席李江、程序部副經理孟欣合計占股83.22%,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董事會這些基本都是第一代遊戲人,從目標出來的。
像素公司成立前,現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劉坤和劉岩都在目標軟體有限公司任職,分別擔任《秦殤》的藝術總監和主程序。由於對純格鬥類遊戲的偏好,而《秦殤》的風格更偏向對《暗黑2》的模仿。以致二人在結束秦殤研發後脫離目標公司,成立了像素軟體公司。
根據劉坤提出的以《侍魂》《街霸》等格鬥遊戲的戰鬥效果為標準的要求,公司開始研發《刀劍封魔錄》。公司成立之初,遭遇了嚴重的資金困難,11個成員甚至向家中借錢來維持團隊運作。直至遊戲開發後期,吸引了來自Centent Interactive的資金支持,團隊才暫時脫離險境。Centent提供的技術支持使遊戲的AI部分得到很大改善。其後台灣Boya Studio的加入,也使遊戲的故事性平衡性得到增強。
2003年4月,曾任《秦殤》主策劃的劉豫斌加入像素公司,擔任《刀劍online》的主策劃。像素公司在原來《刀劍封魔錄》基礎上製作推出了外傳《上古傳說》之後,開始全面轉向網路遊戲開發。
公司初期比較困難
後來開發出了尋仙之後,騰訊代理,依靠尋仙受益很大。
在這之後就是刀劍2、勇者大冒險。都是騰訊代理,騰訊同時對像素進行了投資。
公司先後授予騰訊計算機關於《尋仙》、《刀劍2》、《MX手游(勇者大冒險)》三款遊戲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代理運營權,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尋仙》和《MX手游(勇者大冒險)》兩款遊戲的銷售分成,以及《刀劍2》遊戲的版權金及銷售分成。
2015年1-7月、2014年度和2013年度,公司通過騰訊計算機實現的營業收入規模分別為48,306,528.12元、89,762,779.35元和87,042,317.42元,占公司同期營業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7.01%、98.45%和99.92%。公司的營業收入對關聯方騰訊計算機存在重大依賴,如果騰訊計算機減少對公司業務的需求,將對公司的營業收入帶來不利影響。
最近申請了新三板掛牌上市,不知道成功沒。
像素軟體十年回顧http://tech.qq.com/a/20120321/000340_1.htm
你才上了年紀!你全家都上了年紀!
身邊的幾個部門領導,還有大老闆都是10年以上的業內工作,不知道算不算,有幾個甚至更早,一開始都是做單機的。
他們目前是,有的大談情懷,有的重視技術(看扁創意),有的用盡全力剝削下屬,還有的做項目努力節約成本,保守起見。
他們的夢想依舊是用傳統主題(早就爛大街的三國,水滸,封神,山海經題材)挽回玩家的心,
他們對遊戲玩法至今依然參考傳奇,
他們對於現在年輕人喜歡的嘻哈風/日韓風/搞笑風接受不能,
他們已經不再瞧得起玩家的智商,
他們已經懶得去猜玩家的心思,直接看市場數據就好。
不知道是否是我想多了,反正感覺他們心理陰影面積很大,已經不會再愛了。
另外,我感覺他們和一些業界「老兄弟」的情懷,是真情懷,不是假的。但那隻對他們自己人適用。對我們這些普通員工,情懷就成了騙局,誰信誰XX。
我自己
01年某人說「你來吧,我們做一起遊戲」,大四的我毅然輟學北上,在北京;後來這個某人說「我跟老闆吵了一架,我離開xx了」;於是我到了鷹翔,做了2個單機遊戲的幾乎所有策劃工作和1個網遊的早期設計;
然後是目標,維護天驕,離開的時候是天驕的產品經理;
然後盛大,九游,epicgameschina,還有另外幾家公司;
現在自己創業在做手游;
當你們唾棄老一代遊戲人滿腦子只有傳奇、征途的時候,請記住讓自己不要變成這樣的人。
當你們5年,10年以後掌握了話語權,請不要把魔獸和英雄聯盟視為你自己的金科玉律,拒絕接受下一代浪潮的洗禮。
這些人也曾經有夢想有情懷,曾經和現在的你一樣。
作為UCG的讀者,我記得我買的第一本UCG應該是2003年的春節合刊,這也是我買的第一本單機遊戲雜誌,這也是我買的第一本UCG
現如今,封面裡絕大多數的編輯基本都離開UCG了,剩下沙迦和勝負師還在
說起UCG的編輯的話,我印象比較深的有4個吧
Gouki、多邊形、沙迦還有勝負師
不知道UCG和TX有什麼關係,反正有幾個從UCG走掉的都去TX了
多邊形最近也從TX出來,作為投資人搞了個「斧子科技」,要做中國自己的遊戲主機
Gouki好像是在知乎的
沙迦基本上還是個成就控
勝負師是PSN港服獎盃第一,白金數量超過300了
+++++
大概從2008年開始,我買UCG就很少了,因為網路資訊都非常發達了,紙媒的劣勢一下就出來了。
不過現如今2016年了,UCG也一直還在做,電軟好幾年前就倒了,目前國內也就只有UCG這一家算是做的還可以的主機遊戲紙媒了推薦閱讀:
※具有位移的技能是否應該支持被懸崖打斷?
※為什麼遊戲中的場景不做得更接近於現實呢?
※如何從零開始學界面設計?
※3A大作如今是否愈發同質化了?
※如果為王者榮耀設計一款新英雄,怎麼樣設計才能體現腦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