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以雞蛋為主要用料,但名里沒有雞蛋的菜品?

比如賽螃蟹,木須肉

有些人在答案里划水啊 應該添加一個限定條件:雞蛋是主要原料


來源參考自齊如山先生,《 中國饌饈譚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談炒木須飯及明朝太監


老北京很多菜都不能提雞和蛋兩個字,因為太監。
眾所周知,太監,用紀昀紀曉嵐的話說就是「下面沒有了」。所以雞啊蛋啊,他們聽了會特別傷心,總能想起自己身上缺少了的零部件來,從蠶房、刀子匠直罵到老天爺,心裡彆扭得能把石頭扭出水。人性好得了嗎。

清初模仿明朝制度,設立十三衙門統管太監事務。順治皇帝駕崩後,孝庄太皇太后加強宮禁管理,裁撤十三衙門。康熙朝規定,宦官歸內務府管轄,由敬事房管理。敬事房設總管、副總管等職,康總管宦官為五品,雍正時改成四品。順治時宮中有宦官千餘人,乾隆年間增至三千人,直至清末未過此數。
這些位中,有錢有勢的多,總難免要下館子辦宴席,吃請、請吃,點起菜來,雞和蛋總還是少不了,一輩子不吃帶這倆字的菜?那烤雞、熏雞、炸雞、炒雞蛋、熘雞蛋、雞蛋糕、雞蛋羹、鴨蛋、鵝蛋、松花蛋……全都不能吃,損失不可謂不大,若是由自己嘴裡說出這倆字來,自己噁心不說,別人聽了,還以為請客這位大太監如何想得開,其實是跨性別者,早恨不得自己剜去那二兩肉呢。

為了避免這場尷尬,也為了飯莊保全自己,不惹麻煩,所以命名上就要避諱則個,雞和蛋都不說出來,單有一套類似春點的叫法,大家打打啞謎,避過一場尷尬,里子面子都有了,中國傳統社會的人情禮俗盡顯無疑,管不叫友邦驚詫。
這套說法也有區別,有的只在北京能用,比如管雞叫牲口,熏雞改名曰熏牲口,滷雞曰鹵牲口,醬雞曰醬牲口,出了北京,沒人知道是什麼,也有人說管雞叫牲口是太監們想出來的主意,想必是高級黑,黑他們沒文化。而管雞蛋叫白果,鴨蛋叫青果,反而北京不多見,倒是天津多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由此引申出來一套專用語彙,頗為生動。

比如蛋花,將湯做熟,在其中加入攪爛的雞蛋,有時加入麵條,就成了一碗湯麵,是老北京吃面的方式之一,這就被改名成了甩果兒。雞蛋是果兒,打蛋花手上甩來甩去,倆字兒合一起,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印度飛餅一類呢。而大片雞蛋羹,就直接改名叫了果兒湯,老北京說話吞音,久而久之就訛為了逛兒湯。而到了北京鄉下,這些叫法就統統叫做亂雞蛋了,因為鄉下沒有這麼多避諱,而亂字作動詞又用得廣泛,比如勾芡,就叫亂麵糊。
而如今常說的荷包蛋,也來自太監們的避諱。將整顆蛋打入沸水中不使其碎,原來在避諱中叫做卧果兒,鄉下稱為卧雞蛋,而將卧果兒拿油炸了吃,在這套語彙中被稱為炸荷包,因為形狀像荷包之故。到了後來,就合併成了荷包蛋。變蛋改名叫松花,是此須用松枝之灰,包裹浸漬,蛋白中有松葉狀紋路,所以叫松花,原先這「蛋」字都是省略的,如今不避諱加上去了,荷包蛋、松花蛋,也就成了日常用法。

至於炒雞蛋和熘雞蛋,也專有別名對應,分別叫做攤黃菜和熘黃菜,沒別的,就是取其色黃而已。因為這兩種菜最為常見,點得人多,深恐隔牆有耳,聽者有意,所以避諱尤其嚴格,不僅北京市內明清時絕無說炒雞蛋、熘雞蛋的,就是在出了哪吒城沿途大路邊的飯館裡,也絕聽不到這兩種菜名,而是代之以黃菜,乃至到了如今,熘黃菜反而更為常見一些。
此外還特別改了避諱的,是老北京的炸雞。炸雞在老北京特別有一項講究,是從《禮記》里學出來的,《禮記》中載,「舒雁鵞也,翠尾肉也,又雲雛尾不盈握不食,皆為不利人」,小雛鳥不盈一握的不吃,因為對人沒有好處只有害處,而太大了肉又不夠嫩,所以老北京最講究吃剛盈一握的小雞,切成八塊,炸而食之,因為是分了八塊,為了避諱這個「雞」字,所以就改了名叫炸八塊,如今也是一樣叫法。

除此外最值得一說的,就是「木須」二字。肉絲炒雞蛋改名曰炒木須肉,雞蛋炒飯改名曰炒木須飯,雞蛋羹改名曰木須湯,都是從這套避諱里來的。木須本來是音譯,是新疆傳來的方言,在老北京話中,但凡瑣碎亂雜的事物,都可以叫木須,來源非常之早。而苜蓿是後來誕生的專用名詞,最早也是以其葉狀細小瑣碎所以名之,所謂「苜蓿隨天馬,葡萄逐漢臣」者是也。
而口頭說話,仍用木須二字之音,北方總讀為須或修,這是古音在北方方言中演變的一種表現。而不獨北方,南方也有木須的說法,但寫做木樨,比如桂花因其花狀瑣碎,就稱為木樨。而這種叫法或許來自佛經翻譯。在翻譯佛經時,譯家未用桂字,而特造了一個「樨」字,特造了一個詞木樨來指代桂花,所謂「聞木樨香否」。

這個樨字,韻書和字書都未收錄,而《康熙字典》有收,顯然在清朝時已經是習慣用法。木樨和木須,是同一種意思,所以也有管木須肉叫木樨肉的。樨字雖然讀作西,但用糖浸漬之桂花,則仍呼為木須,所謂玫瑰木須,也叫桂花鹵子。從用法來看,木須起源最早,木樨顯然是後來者。
而之所以在避諱中雞蛋炒飯被稱之為炒木須飯,是因為蛋炒飯最講究的炒法,是將蛋打碎,和飯攪拌均勻後,再下鍋翻炒,炒出來的飯上蛋瑣瑣碎碎,哪哪都是,非常均勻,所以可以稱為木須飯,木須肉,木須湯也是同理,如今圖省事,蛋炒飯和木須肉中的蛋都是先行炒熟,和其他食材下鍋同炒,再稱之為木須,就有些名不副實了。
太監們如今已為黃土,然如松花、熘黃菜、炸八塊、木須肉、芙蓉、桂花等名詞,到目下還仍然存在著。也算是一種語言文化的遺迹吧。


三不沾,建議籃球愛好者食用


日本豆腐


沒想到居然得注釋一下:不是日本的豆腐,而是日本豆腐……………


津菜典藏,芙蓉鮮貝


鍋塌。

反正是鍋塌一般都有雞蛋。把雞蛋換成面,那叫鍋貼。


《隨園食單》里有一道菜,叫混套。

具體做法就是把雞蛋打一個小孔,把蛋清蛋黃都倒出去。把蛋黃扔掉,只留下蛋清。然後加上濃稠的雞湯攪拌均勻之後再灌回之前的蛋殼裡。把之前打的孔用紙封住,上鍋蒸熟,剝去皮後仍是一個完整的雞蛋形狀。折騰半天還是一個雞蛋,這絕對是有錢有閑的人才能玩的吃法。有興趣的可以試試。


茂林糊!!!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名菜!!!

有雞湯…雞絲…蛋絲…上面是花生米沫…
味道非常贊~


八爪魚
2017.02.17


煎餅果子啊,還有虎眼丸子


蛤仔煎,福建叫海蠣煎

玉子燒

韭菜盒子

煎餅果子

金絲卷

帶木須的我就不提了,還有各種點心


親子飯,拔絲白果,牡丹燕菜,金絲卷,烤冷麵,煎餅果子??

只用蛋白的:雙皮奶,雪衣豆沙,棉花糖,冰淇淋??


雙皮奶。

雙皮奶的原料就牛奶、砂糖、蛋清,這蛋清還必須挑一下,要挑蛋清質量比較適合的才可以,蛋清和牛奶和糖按一定比例混合後,上鍋蒸一下子,熟了放涼即可。


攤黃菜~


七星肚是福州名菜,香菇的濃,雞胗的香,用雞蛋一起調和,口感也因為幾種食材的搭配Q嫩彈韌,讓人慾罷不能。
用料正如它的名字,七顆雞蛋和豬肚。說是這麼說啦,其實我也沒吃過 ,啥時候帶我去吃 @朱一二


攤黃菜,臭隔窩


芙蓉鮮蔬湯


親子♂丼


煎餅果子啊


我來說一個,酥黃菜。如圖。

這道菜其實就是拔絲雞蛋。但是液體的雞蛋做成拔絲,當年在我年幼的心靈中造成了極大的震撼!


來個主食吧。廣東的竹升面。不過是鴨蛋。


桂花炒飯。高中時去校外的一家小店點了一份桂花炒飯,滿心歡喜地期待著:桂花耶!好特別哦!最後端上來一盤蛋炒飯,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推薦閱讀:

怎麼做出好喝的酸梅湯?
好牛排與普通牛排的差別是什麼,20元和800元的牛排口味區別在哪?
一個人做飯給自己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15元自助火鍋和50元自助火鍋區別在哪?

TAG:美食 | 雞蛋 | 菜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