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為什麼會用普通話進行念白和演唱?不應該是吳語嗎?


首先說明一點就是崑曲並不是地方戲,而是全國性的劇種,只是晚清以來亂彈的興起導致崑曲衰落了,因此不可能完全用吳方言演唱,也正是因為擺脫了純正吳方言的演唱,崑曲才得以走向了全國。
崑曲唱念為中州韻,但是發源於吳語區的蘇州,會不可避免地帶上姑蘇音,尤其是在演唱南曲時,口音會顯得更重一些。具體來說就是蘇州人用官話讀書的聲音,比如,讀「飛」作「fi」、讀「滿」作「mo-an」等。生旦凈末四個行當的角色的唱念大多都是遵循此規則。
比較特殊的是醜行的丑、付兩個家門以及凈行的邋遢白面這個家門,會用吳方言插科打諢,丑如《十五貫》的婁阿鼠、付如《水滸記》的張文遠、邋遢白面如《綉襦記》的揚州阿二。但是並非所有的醜行角色都會用吳方言,比如丑家門《長生殿》的高力士,用的則是京白。


崑曲一向是用官話演唱,也就是所謂的韻白(不是現代的普通話,北京話在崑曲裡面屬於方言白),完美意義上的崑曲字音應該不受方音影響,但是由於拍曲人士方言底子的關係,往往不能完全做到,所以略帶蘇腔是普遍的現象。
要說吳語也不是完全不能用,崑曲丑角念白是可以用方言的,其中就包括蘇白還有京白。
另外崑曲曲目分為南北曲,字音略有不同,主要是入聲字處理上。但要注意,南北曲是和演唱地域無關,蘇州人唱北曲也應用北曲音,北京人唱南曲也應用南曲音,所謂南昆北昆某種程度上是偽概念。


你的普通話一點都不普通…


知道為什麼崑曲逼格高嗎,就是因為啊,它叫歸叫崑山腔,演起來卻沒有半句崑山話!


明朝的官話是《洪武正韻》,這是一種結合了中州音(雅音)和吳地方言的一種發音,即便遷都北京之後,基本還是沿用的這種話。
明朝時候,運河畔、長江邊的人是南來北往,操各種口音的。
魏良輔就是在太倉的碼頭上遇到張野塘的,張野塘是河北人,精通北曲。後來張野塘成了他的女婿,他們一起改良了崑山腔,理所當然地會採納當時的官話和北曲的一些特徵。
幾個崑山人加上一個河北來的北曲專家,這一改革的結果就是梁辰漁的新劇《浣紗記》,這標誌著一個嶄新的劇種——崑曲的開端,自此之後,日新月異,盛極一時。
崑曲迅速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劇種,自誕生起至今,一定會有一些各地方的方言揉進去...比如北昆的念白就是用普通話,而蘇崑用吳語。


崑曲的腔調為中州音,中州音不等於現在流行的普通話。蘇州白是崑曲中的一個支流,適用於插科打諢的、背包的書童等角色。類似蘇白用途的還有揚州白、南京白、常熟白等等。


有一個可愛的紀錄片叫「崑曲六百年」 搜狐視頻里有。在第2集講崑曲的歷史中有說到:
崑山腔一開始是吳語,但吳語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會的,後來「曲聖」魏良輔選擇了用中州韻來唱,中州韻是當時的官話,流傳廣。


由於無人作答,請教了南大文院的許莉莉老師,算是自問自答吧。整理如下:
崑曲自誕生之時使用的便是官話。至於今日我們所聽到的崑曲念白唱段中個別字出現的吳語音,如《牡丹亭.遊園》中著名唱段《皂羅袍》一句「朝飛暮卷」就把Mu念作Mo(吳語),是因為當時人們在官話中依然帶有方言口音,有點類似於今日有些人讀不準普通話,在使用普通話時部分字詞仍發自己方言的音,同樣的道理。這種念白和演唱的語言就延續至今。
而崑曲中的丑角使用的是吳語或其他方言,稱為「方言白」。


雖說是全國性的,但我還是比較喜歡吳語版,因為吳語比較好聽~~


分南曲和北曲。南曲用《洪武正韻》,又稱「正音」或者「讀書音」,起初是取河南開封附近的語言,後來就不流通普羅大衆。有八種音調。北曲少了兩個入聲。


所有主流的地方戲只有丑角是說方言的,其餘角色說的都是洛陽雅音(和洛陽方言有區別)


早在明代魏良輔改良崑山腔的時候便把無語改成了中州韻,目的就是為了讓崑曲有更多的受眾。


確切的說不是吳語吧,參照韻學麗珠更為準確點兒。


請參看紀錄片崑曲六百年,有提到中州古調等概念能夠解釋您的問題


推薦閱讀:

老國音的詳解?
CCTV為什麼不給普通話配字幕?
從雅言到普通話,官話發音到底經過了幾次轉變?
普通話為母語的大部分人需要看國內影視綜藝的中文字幕嗎?
當對方和你說方言,而你只能說普通話時,如何兼顧兩方?

TAG:吳語 | 普通話 | 戲曲 | 崑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