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在二戰期間對炮兵、空襲的使用和蘇軍相比截然不同?

美軍經常看到連排級通訊兵對著步話機喊話,我方遭遇敵人重裝火力攔截,呼叫炮火支援/空中支援,用不了1分鐘,炮火支援、空襲就到了,打得敵人鬼哭狼嚎

蘇軍很少看見這種情況,通常是事先進行萬炮齊鳴的炮火準備(榴彈炮、喀秋莎成千上萬的火龍呼嘯著沖向敵方陣地,伊爾2強擊機對敵轟炸),炮火延伸射擊後,步兵跟隨坦克出擊,很少有攻擊受阻,呼叫己方火力支援的情況(有支援也是迫擊炮、直瞄炮火、坦克炮火支援)


反對 @山高縣 的回答

「兩山輪戰時有一個例子,某軍一天打五百噸炮彈,被新上任軍長組織整改之後,一天只打不到兩百噸,傷亡情況幾乎沒有變化,也就是說之前每天浪費三百噸炮彈。。。。。」

第一、兩山作戰期間,任何一個軍都沒有調整過軍長,不存在新上任之說。

第二、平均每天消耗炮彈500噸?看過兩山作戰彈藥消耗情況統計表?實際上日均消耗炮彈最多的4天,每天是400噸,但是只有這4天。其餘各個作戰階段日耗都只有幾十噸。

同志們,凡是在知乎上看到對越作戰相關問題,存有疑問的,直接call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信公眾號「南疆烽煙正十年」

同名粉絲群:614448611


連排級能叫的動的緊急密接支援空襲,是米軍在2005年 給tacp配了jfo後的水平,而且蹲在連排的jfo還只是輔助在營里的tacp小組,除非jtac那個人陣亡或沒空目視引導,他才能取代呼叫空襲。

二戰一個米軍陸軍連長就能叫的動空襲,要麼是在戰鬥規劃階段就約定好的計劃性近距空中支援,該連級軍官任務里有空襲指引的責任,要麼是問題中代入的cod世界線。

二戰中的米陸軍計劃性空襲和前置式空中支援的規劃與使用許可權是師級作戰單位,也就是一個連長在作戰規劃階段和戰鬥中覺得自己的衝擊方向需要空襲,那麼先層層打報告直到提交給師參謀再說,在戰鬥中遇到需要緊急密接支援也是如此。

如圖,陸軍最小的空地協調小組 ASP(air support party)這個末梢是配置給師級單位

在二戰中空地支援做的最好的是得天獨厚,在登陸戰中有非常靠近的cvl,cve航空支援的馬潤(相比陸軍和空軍是直到二戰打完,才扯皮出tac戰術空軍司令部),即使如此,在二戰末才摸索出lafascu小組,配置給團級戰鬥單位,進行空中支援空地協調,這也是因為馬潤的登陸戰鬥本身寬度小。

總之以二戰的米軍根本不可能讓連排級軍官有隨意調動空襲的能力,除非是計劃內的空襲指引任務,這是通訊技術、航空調度、和空襲效率等綜合決定的。


先問是不是。
第一。如果美軍真能做到隨時呼叫炮兵或空軍火力支援,那就不會出現阿登戰役兩個團被甩在後面投降了。
不用隨時,第一天能到就行。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因為美軍沒準備。
是的,真相就是——沒有任何一支炮兵部隊可以在沒有事先準備的情況下向一個目標開火。

那麼已經在陣地展開,有準備的情況呢?
隨時向射界內的任意目標開火也是不可能的。

我就不吐槽你們用電影說事了。就算電影上,也表現了呼叫炮兵支援得告訴人家坐標和修正吧?

這意味著什麼?尤其在二戰時期意味著什麼?
1、目標地域已經被偵查標定過。
2、步炮雙方參謀已經溝通過,明確了大致聯絡時間和聯絡方式。否則你在步話機上叫誰?

這種戰術在二戰的實際使用範圍很窄。基本就是小規模突擊行動的時候和炮兵事先協商好。
在步兵行動的時候炮兵已經準備好了等著呼叫。

第二。蘇軍炮兵很死板?

你不會認為蘇軍傻到長達幾小時的火力準備,和常常持續數周的炮擊當中就是隨便轟一下也沒有前線炮兵觀察員吧?

首先蘇軍對偵查兵極端重視,蘇軍偵察兵和一線作戰部隊的聯絡配合也比美軍多得多。

其次,蘇軍手中有高機動大殺器喀秋莎。提到喀秋莎大家總想到強大的火力。實際上卓越的機動性(那個時代而言),賦予她的威力絲毫不比火力的意義小。
喀秋莎不但火力強,腿也長。
蘇軍也沒有浪費她的機動性。實際上喀秋莎早期的作用就是堵口子的救火隊員,進行打了就跑的作戰。
曾有位英雄營長連續轉移陣地,並抓住敵軍集結在窪地的機會一波毀了德軍一次戰役集結。

黑蘇聯也不是你們這個黑法。電台再不夠,偵察兵手裡還是有的。

至於說空軍,四萬多架伊爾2不知道是用來幹什麼的?
鋼叔寧可虧了其他項目也要保證伊爾2的生產。
還說蘇軍近距離空中支援菜嗎?


首先美軍也是要進行計劃火力準備,比如硫磺島,諾曼底等。其次蘇軍也會根據需要進行臨時分配的炮兵支援。這兩種都是使用炮兵的基本方法。但是由於美軍通訊設備更好,組織也完善,所以一線能更快的要到火力支援,使得美軍火力支援更靈活。但即使是美軍,也幾乎不可能在呼叫幾分鐘後就得到火力支援,空中支援那就更慢了。至於計劃火力支援,美蘇則差別不大。


首先,炮火準備什麼時候成了蘇軍專屬了?無論是《硫磺島家書》還是《風雨太平洋》,都會看到登陸作戰開始前飛機、艦炮地毯式轟炸的場面。要不然憑啥鬼子要躲到地下工事里等你過來呢?美國大兵在登陸艇上立得最多的flag不就是「等我們上了岸,什麼都被炸平了」么?就算是寫坦克兵的《狂怒》,也給了轟炸機群一個鏡頭。你說美國用不用火炮齊射,用不用戰前轟炸?

戰爭一定是情報先行,陣地部署火力配置之類的事情,偵察機、偵察兵不知道要投入多少。敵人的火炮、機槍、地堡位置都摸清楚了,地圖上一個一個標出來了,你不提前用火炮空襲滅了,非讓步兵死一片之後呼叫支援?不怕被人打么?范佛理特彈藥量是怎麼出來的?二戰結束五六年了,美軍的炮火是怎麼打的?所謂的精確打擊呢?

第二,誰說美軍總是呼叫空襲和炮擊的?我看過炮擊用的最多的片子是《風語戰士》

片子里為啥呼叫火炮那麼猛呢?因為那通信員是主角啊。為了突顯呼叫炮火的重要性,飛機空襲從來打不中日軍炮位——你都炸完了我還打啥?結果就是,進攻必然被日軍阻攔,阻攔了必然要印第安通信兵呼叫炮火支援,一呼叫支援必然藥到病除。

然而其他影視劇里,主角不是通信兵了,那就該怎麼著怎麼著吧。《拯救大兵瑞恩》,攤頭被德國人壓製得不要不要的。結果呼叫炮兵那位被德國人一下子把臉炸沒了,步話機也壞了。這才有後邊大兵各種風騷走位狙擊懟死德軍火力點,一擁而上火焰噴射器燒烤德軍工事的好戲。《風雨太平洋》,貝里硫島進攻日軍機場,對方憑藉二層小樓等工事打擊美軍,結果無線電接不通,乾瞪眼。這才有了大兵(好像是Leckie?)返回去再找步話機的英勇行為。至於《聖安娜奇蹟》,呵呵噠了,前線黑人士兵報告炮擊位置,白人指揮官認為你們丫這幫黑鬼報的數是錯的,結果改了數據,於是自己的炮彈把自己的士兵炸得不要不要的。

所以,別拿影視作品太當回事。美軍自己都會根據需要調整各兵種的權重。主角是通信兵的時候,能保證塞班島戰役打下來,保護通信兵的小隊死得不要不要的,但通信兵就是不死——當然,另一位通信兵為了保護密碼英勇就義。主角不是通信兵的時候,開場20分鐘您就領盒飯了,端碉堡的事有英勇的陸軍/海軍陸戰隊呢。


1分鐘??看電影看多了吧。


不光是二戰,烏克蘭內戰中俄軍還是這樣使用炮兵。

蘇/俄軍的火炮使用邏輯比較奇特。。。。。。

我軍和美軍一般是設一個炮兵指揮所,然後各個部隊的前觀呼叫到炮兵指揮所,炮兵指揮所一般不請示主官就直接安排火力支援,使用邏輯上是炮兵配合一線部隊(由於朝鮮戰爭的緣故,我軍炮兵雖然是蘇式體制,但使用邏輯是美式的)。

而蘇/俄軍講究將炮火集中在決定性的方向使用,炮兵指揮部按照上級意圖組織炮兵作戰(看蘇聯電影就能發現,經常是羅科索夫斯基,瓦圖京這種級別拿著電話指揮炮兵)。基層部隊得到的是一個炮火時間表,然後根據炮火時間表安排作戰。也就是說,是一線部隊配合炮兵,而不是炮兵配合步兵,此所謂大炮兵主義。所以我軍其實算不上大炮兵主義,畢竟還是炮兵配合一線部隊的邏輯。

至於蘇軍呼叫炮火支援的問題是這樣解決的:

蘇軍一線指揮官能掌握的只有自己隊屬和戰前加強的炮兵,很少呼叫炮火支援。因為在蘇軍呼叫上級炮火支援,意味著打亂整個炮兵時間表,性質等於請求預備隊,批准程序非常麻煩。而指揮官會被視為沒有完成戰鬥任務,對個人發展很不利(當場被換人都有可能)。蘇軍特別喜歡在平台上堆積重火力,也與一線指揮官承擔的這種壓力有關。

這種邏輯在阿富汗戰爭時鬧出了非常奇葩的事。由於蘇軍指揮官不願意請求上級火力支援,導致擔任掩護運輸任務的蘇軍部隊,往往把隊屬炮兵平均分到沿途幾個據點,每個據點控制一段區域。由於火力分散又不請求支援,堂堂世界第一陸軍,炮火經常占不了游擊隊多大便宜。。。。。。。。

不過我認為對蘇軍的邏輯不能一味批評其僵化,也有其可取之處,可以調動一線指揮員主觀能動性,最大程度的發揮全軍的戰鬥力。我軍和美軍都存在一線指揮官不發揮主觀能動性,過於依賴炮火支援的問題,風吹草動就叫炮,給他們發武器簡直是浪費。

美軍浪費炮火毛病由來已久,舉世皆知。南越,伊拉克軍隊之所以離開美軍後戰鬥力只能用戰一渣形容,主要原因就是跟著美軍的時候養成了依賴火力支援的毛病。

我軍浪費炮火問題在朝鮮戰爭後期開始出現,對越作戰時尤其嚴重。兩山輪戰時有一個例子,某軍一天打五百噸炮彈(嚴重存疑,可能是周),被新上任軍長(存疑,應該是軍區副司令)組織整改之後,一天只打不到兩百噸(應該是周),傷亡情況幾乎沒有變化,也就是說之前每天浪費三百噸炮彈(應該是周)。。。。。

總之,在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生死相搏之中,用上千萬人鮮血換來的經驗,必有其可取之處。


1、通訊裝備的缺乏。
2、人員訓練的缺乏。


強答一發………
倆字,授權,四個字,戰鬥準備!
這幾個字是密不可分的,在戰前能授權給你的支援有哪些,黑鷹墜落開始前美軍指揮官試圖獲取AC130進行近距支援被否,所以才會有不專業的黑鷹進行對地支援。同樣的,德浪河谷之戰,美軍在戰前就賦予的前線指揮官呼叫海空軍支援的權利,戰鬥準備中包括了這個,自然就有一次又一次把越軍扔進火海里的機會。
反觀蘇軍和我軍也是如此,柏林戰役中,蘇軍為了彌補攻堅火力不足問題,乾脆把ZIS3配屬到步兵中。上甘嶺戰役中,當秦基偉意識到戰役規模擴大時,也調集了軍屬炮兵和配屬炮兵對上甘嶺我軍進行支援。而兩山輪戰期間我方前沿陣地也可以呼叫炮火支援,根據以前看的一篇文章中記載就是前方貓耳洞陣地遇到班排級進攻時就會呼叫炮擊………
換句話說,就是如果計劃中有核彈對你進行支援,那你哪怕碰上了一個班,只要是覺著可以,你也可以呼叫一顆大伊萬


其實差不多…
主要看電影怎麼拍。老蘇聯電影好拍重炮群齊射,氣勢足。現在的戰爭片重點是兵,所以會拍呼叫支援的場景。這才給了人這樣的錯覺。
反例:
潘菲洛夫里,德軍第一輪進攻前遭遇了蘇軍的火力打擊。我們可以看到影片表現了前沿炮兵觀察員與後方炮群之間的通訊與指引。
而反應美軍登陸作戰的大片,基本都會表現登陸前的大規模炮擊。(除非是沒錢的片方)

另:

當你呼叫支援之後,還要等很久很久很久,才會有炮彈or飛機飛過來的。


題主要搞清楚哪些電影的不同,哪些是實際情況的不同。美蘇兩方的電影側重點不同,不代表實際情況也是這麼不同。蘇軍傻大黑粗,很大原因是蘇聯喜歡這麼宣傳。。。

進攻戰役,在步兵衝擊到敵方陣地之前,敵方火力點是不會暴露的,所以進攻方都會儘力組織火力準備來儘可能的壓制敵方,減少敵方反應時間,也就是我們看到的按表亂炸。。。美國人只是不愛拍這種電影,但朝鮮戰爭中我們見得多了。


蘇軍的機械化理論就是通過在集團軍周圍建立實力較強的機械化先遣支隊來對敵進行試探,找到缺口就投入主力進行大開大合的分割包圍,而為了突破缺口勢必要集合所有的炮兵活力進行支援,況且蘇軍的通訊手段遠不如美軍,只能盡量集合起來為主要戰事方向提供支援。 美軍技術水平高,重視生命,蘇軍則是技術水平不夠不得已那人命湊,屬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猛攻。 空地協同要求空軍很強大而且通信器材要保證直接溝通,蘇軍沒技術沒財力將通訊器材下放到基層單位,而且會用的人並不多;而空軍由於蘇空軍力量很有限,提供不了多少即時支援,到後期德軍空軍力量消耗殆盡才有能力進行支援活動。


go play cod , please


有錢,美國當時還沒到拿命填的地步..


因為他們導演拍電影的風格不一樣。而且美軍火炮機械化率稍微高一點,通訊器材多一點。
至於美軍當量和火炮口徑不夠攻堅乏力的問題,自求多福


題主電影看多了,美帝空地聯絡實際上事件差遠大於一小時。總不可能一部電影給實際展現出來吧?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的測圖技術裝備,通訊技術裝備,優於其他軍隊導致的戰法區別。


大炮兵主義的體現吧

步兵按照炮兵的計劃來


美軍炮兵力量貼近基層,師/團屬炮兵比蘇軍同級別的龐大,多用作傳統的支援力量。蘇軍炮兵力量多集中在軍和方面軍,時不時的集中使用作突破力量。


老子打cod都不是每關都能叫空中支援的哇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孤獨的生還者》(lone survivor )這部電影?
南海問題到底有多嚴重?
攻陷柏林時蘇軍燒殺搶奸,英美軍是否克制仇恨?

TAG:武器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戰術 | 美國軍隊 | 蘇聯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