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品牌的車子真的比較安全嗎,價格越貴的車子,在安全性上有多大的提升?

我比較粗糙,對汽車這類產品,除了代步功能之外的一些附加值,都不是很敏感。
比如提速性能,我一直都覺得對我沒有意義,我每次都是小心翼翼,感覺還是慢點好,難道就差那幾秒嗎?所以我現在開的是新福克斯1.6排量的,我覺得我一輩子開1.6的都可以了,可能是因為我比較膽小。
比如靜音,我感覺我的車也不吵,不過坐過別人的凌志,沒有太注意人家的車是不是更靜,不過有一次有意靜下心來去聽那個聲音,好像真的比我的靜一點,不過也許也只是心裡作用,我覺得如果真的需要這麼用心去分辯才能體會到的那點靜音價值,對我這樣不敏感的人,好像也沒啥意義。
比如乘坐的舒適度,這一點我真的沒有感受得出來,只有在坐計程車時可能明顯的感受到這種10萬以下的車真的不是很舒適,但凡10萬以上的車,感受坐著都挺好的(除非座墊太硬,但這和車子無關)。
比如操控,這一點我真的不了解,因為也沒開過別的車,但我開車比較慢,在平地上這樣慢慢開,我覺得再好的操控對我來說好像也沒什麼用。
-----------
其實我的新福克斯是用我半年的收入全款買的,很多朋友不是很理解,他們認為我這個收入不應該買這個價位的車子的(我周邊很多人是花一二年的收入做首付,其餘月供,如果我也按這個標準來買車的話,我至少應該買寶馬五)。
----------
我也常想我是不是應該買更貴的車子,我並不是很在乎100秒之內能提速到多少公里,我生來謹慎,一般是不超速的,關於舒適度方面我又很難分辯出來,我想如果蒙住我的眼晴,讓我坐兩輛車,我大概很難跟據舒適度分辯出哪一輛更高檔。
-----------
現在考慮的比較多的是安全性問題,請問貴的車子,比如寶馬,在安全性能上,比我現在的車有多大的提升?據說沃爾沃是最安全的車子,那麼請問,50萬的沃爾沃更安全,還是100萬的寶馬更安全?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我的車安全嗎,更多「汽車安全」討論歡迎關注。


安全性方面我們分兩部分來說
說先說被動安全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參考碰撞試驗的結果
以美國的IIHS的測試為例
先放上你現在的車新福克斯的數據
Vehicle details
再放上你提到的50萬的VOLVO,以XC60為例
http://www.iihs.org/iihs/ratings/vehicle/v/volvo/xc60/2014
福克斯在Small overlap front這個項目上是不如XC60的,其他測試項目上並不差很多,
如今的汽車廠商都非常重視安全性方面的問題,被動安全最主要的兩個部分,一是車身結構,二是乘員保護設施(安全帶,氣囊等),而車身結構的部分跟車輛設計年代有很大關係,可以說你如果買近幾年推出的新車型安全性都不會太差,如果選擇年代較久遠的車型的話在這方面可能有問題。
如果不清楚的話可以參考IIHS的推薦榜單
2014 IIHS TOP SAFETY PICKs
其中pick+的車型都算是被動安全性不錯的,新福克斯也在其中。
再來說主動安全性
這方面就主要看安全配置了,VOLVO一定是最強大的,這一點毫無懸念,基本的安全配置已經很強大,還可以選擇一個安全配置選裝包,其中幾乎包含了目前市面上最先進的各種安全技術,此外德系三強賓士寶馬奧迪,日系三強雷克薩斯謳歌英菲尼迪也很不錯,想了解這方面信息直接上各大汽車網站查配置即可。
總的來說目前在安全性方面,VOLVO依舊是業界標杆,但是其他品牌與之的距離已經很近而且在不斷縮小。
最後,安全駕駛,系好安全帶的才是根本。


周日怒答一記

樓主寫了好多,我就只回答你的問題好了,100萬的車沒接觸過,接觸的多是20W到50W這個級別。

先說結論:

25W左右的車,和50W左右的車,安全方面相差基本不大,至少沒有大到像車價這樣一倍的差距。

======================================================================

汽車的安全配置,按主流分為主動安全配置和被動安全配置。

主動安全配置:主動安全配置就是預防車輛發生事故的安全配置。主要作用是在事故之前,盡量避免事故發生的。

防抱死系統(ABS)

  ABS,英文全稱為Anti-Lock Brake System, 中文譯為「防鎖死剎車系統」.它是一種具有防滑、防鎖死等優點的汽車安全控制系統。

  ABS的原理是:在緊急制動的時候,如果四個輪子全部被剎車系統鎖死,那麼車輪就會由滾動變成滑動,這時候車輛很容易發生側滑或跑偏。而ABS系統則不會對輪子完全鎖死,而會以每秒數次的頻率對車輛進行「點剎」,這樣就能夠有效的防治車輪鎖死,使汽車在制動狀態下仍能轉向,保證汽車的制動方向穩定性,防止產生側滑和跑偏。

  現在,ABS系統已經成為汽車的標準配置,很少有車輛不配備ABS系統。

制動力分配系統(EBD)

  EBD的英文全稱是Electr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中文直譯就是「電子制動力分配」。

  EBD的原理是:車輛在制動時,車載電腦會根據車輛每個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力的情況,對每個車輪施加不同的制動力,從而保證車輛的穩定性。

  例如:如果左側車輪是接觸的是濕滑路面,而右側接觸的是乾燥路面,很明顯左右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力是不同的。如果在制動時對四個輪子施加相同的制動力,就容易產生打滑、傾斜和側翻等現象。而配有EBD系統的車輛則不會發生這種情況,他會對左右車輪施加不同的制動力而保證車輛的穩定。

  現在的EBD系統一般都是與ABS系統整合成一套系統存在的,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廠家宣傳說:車輛配有ABS+EBD系統。

剎車輔助系統(BA/EBA/BAS)

  剎車輔助系統各種廠家的叫法不同,最主要的叫法有三種:BA,EBA,BAS。

  剎車輔助系統會監控駕駛員踩剎車踏板的頻率和力量,在緊急的時刻輔助駕駛員對車輛施加更大的制動力,從而縮短剎車距離,確保車輛安全。

牽引力控制系統(ASR/TCS/……)

  牽引力控制系統的作用是當車輛行駛在光滑路面時,如果動力輸出過大,驅動輪轉動過快,就會突破路面的抓地極限,從而打滑。這時候牽引力控制系統就會監控到驅動輪已經打滑,從而降低動力輸出,而使輪胎回到正常轉動的狀態下,保證車輛穩定行駛。

  各個廠家的牽引力控制系統功能都一樣,只不過叫法不同而已。賓士叫ASR,豐田叫TRC,寶馬叫DTC,凱迪拉克叫TCS等。

電子穩定控制系統(ESP/DSC/……)

電子穩定控制系統其實就是牽引力控制系統的升級版本,牽引力控制系統只對驅動輪的動力輸出進行控制,而電子穩定控制系統則會對四個輪子的都進行控制。電子穩定控制系統是通過對四個車輪進行必要的制動來達到穩定車身的目的的。

  電子穩定控制系統是一套非常有效且有必要的安全系統,能夠大大地降低事故的發生率。不過現在國內只有中高檔以上的車型才會裝配電子穩定控制系統,大部分家用車型都沒有裝配。而在美國,電子穩定控制系統已經通過立法的方式,稱為汽車的標準配備了。

  首先發明電子穩定系統的公司是德國的博世(BOSCH)公司,命名為ESP,所以之後大家就習慣性地稱電子穩定系統為ESP了,其實ESP是博世公司的註冊商標,只有使用博世公司產品的汽車的電子穩定系統才能稱為ESP。使用博世公司的ESP產品的汽車公司有大眾、奧迪、賓士等。

  其他汽車公司也有功能類似的電子穩定系統,只不過叫法不同。豐田的VSC,日產的VDC,寶馬的DSC,本田的VSA等等。


還有陡坡緩降、自動駐車、上坡輔助、等就不細說了,50W級別的車通常還有變道輔助、車道保持等功能。


上述是主流的主動安全配置。


被動安全配置:被動安全配置就是在事故發生後,避免車內人員少受傷害的安全配置。是一種補救措施,在事故發生後,盡量避免人員的傷害。


安全氣囊

  安全氣囊應該是最典型的被動安全配置,英文名稱為SRS。安全氣囊作用是減小汽車發生碰撞時由於巨大的慣性力所造成的對車內人員的傷害。用帶橡膠襯裡的特種織物尼龍製成,工作時用無害的氦氣填充,一旦車輛發生碰撞,氣囊就會迅速爆開並充滿,以緩衝車內人員的撞擊,減少傷害。

正面氣囊(駕駛員和前排乘客各一個)

側氣囊(前後排左右各一個,共4個)

側氣囊是安裝在座椅外側的,目的是減緩側面撞擊造成的傷害。

頭部側安全氣簾(左右各一個)

膝部氣囊(前排左右各一個)

現在氣囊最多的車型會裝配10個氣囊,好一點的裝配8個氣囊,一般都是4個或6個。

後排安全帶

頭頸部保護系統

車身焊接質量對安全的影響

這個其實是很重要的一點,採用什麼強度的鋼板及焊接方式,對車身剛性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一般好一點的車,在前縱梁、中通道、側圍A柱B柱等區域,採用的都是熱成型鋼材或是高強度鋼材,在降低車身重量的同時可以提高強度。

同樣的激光焊接/等離子焊接&>MAG焊/MIG焊&>普通電阻點焊。


上兩張圖大家感受一下,第一張是某25W左右主流B級車的鋼板強度分配:

第二張是激光焊接的分布圖,該車激光焊接長度32.8m:

======================================================================


25W的車,是目前市場主流B級車的價格,如雅閣邁騰帕薩特天籟凱美瑞等,在這個價位上,上文所說的主動安全配置基本都配備了,像車道保持、變道輔助等高級一點的可能沒有。


50W的車,是市場上主流豪華品牌C級車的價格,在主流B級車的基礎上,增加了相應的車道保持、變道輔助、ACC自適應巡航、預碰撞系統等高級貨。


被動安全配置上,25W的車和50W的車,配置差別真的不大。就焊接質量來說,可能不同車系之間有區別,就德系車來說,上面你也看到了,差別不會太大的。


儘管主動配置有區別,但是那些東西多是錦上添花的東西。所以,25W的車和50W的車,安全性能相差真的不大。


同理50W的車,和100W的車,我相信也不會有太大差別。

最後說一句:再牛逼再安全的車,當駕駛員以超出自己駕駛能力的速度和方式行駛時,都隨時可能變成駕駛員的墳墓。


集中注意力、保持車距、不要超速、一顆冷靜的心,才是最安全的安全配置。


車,永遠是人的工具,永遠把車子控制在自己能掌握的狀態下,是最安全的。


汽車安全性配置分兩種:主動安全被動安全
主動安全就是碰撞前的預防:比如說小心駕駛,比如說賓士寶馬奧迪的主動式碰撞預防系統,比如說ESP車身穩定系統等等。
被動安全就是車輛發生碰撞後對車內乘員和車外行人的保護,主要包括安全帶、氣囊、車輛結構設計(低速緩衝區、吸能潰縮區、乘員保護不可變形區)。

而個人觀點是:主動安全永遠高於一切被動安全。

舉例說明:
1.有人買了一輛很便宜的小車,只有最基礎的安全配置,但是每天駕駛都很小心,從來不超速不違章,那麼發生事故的幾率就很低,就算髮生了事故,損失也不會很大。

2.有人買了一輛幾百萬的豪車,各種安全配置武裝到了牙齒,但是經常酒後駕駛,然後開著車就超速上路橫衝直撞,後果可想而知。

所以我想說的就是,價格越高的車可能確實會多一些安全性配置,但良好的主動性安全駕駛習慣高於一切,所有的主動安全系統其實都是這個道理。至於被動安全可以看看歐洲和美國的碰撞測試,但是記住,那些碰撞測試的速度也都不高。

當然,現在買車建議最好還是選擇帶有ESP車身穩定系統的車型,這個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後還有個未經證實的傳聞:越大的車越安全。

以上就是我的意見,希望可供參考。


2016 Skoda superb

2010 Saab 9-5
都是歐洲廠商的旗艦轎車
都是encap的側面柱測試
價格,設計,材料都不同
剩下的,悟吧


首先我們來定義一下,什麼叫安全,我相信題主所說的安全就是指發生車禍時對生命的保護。那我們把這個問題是不是可以分解來看:
1,如果這個車能讓你將發生車禍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那他是不是更安全呢?
2,如果出現意外情況,他的操控性更好,能夠更好的避讓進而讓你躲過車禍,那是不是更安全呢?
3,如果不可避免的發生車禍,那將對人的傷害降到最低,那是不是更安全?

網上絕大部分憤青一樣總會標榜什麼鐵皮厚,防撞梁等等,還號稱德系車一定比日系安全,其實這個問題永遠沒有答案,我們也沒必要較真在這種無法驗證的無聊的辯論中,你總不能拿一個帕薩特和一個雅閣真去撞撞,然後談論哪個更安全吧,而且就算真有人無聊到拿出來撞一撞,到時候大家對於安全這個問題本身的定義就又會出現分歧,比如雅閣看上去撞的更厲害,但是人沒受傷,而帕薩特看上去沒大礙,但是人磕破了皮,那哪個更安全呢?

我認為貴的車相比於便宜的車,安全主要體現在降低你發生車禍的概率上:
比如說我的車有四驅,那如果同樣行駛在打滑路面,那我車身更穩,更不容易發生側滑,那我能降低車禍風險,我的安全性就高。
舉例:某一年的冬天,我開奧迪A7,朋友開賓士E,高速突然大雪,A7有四驅,跑的四平八穩,而賓士E由於後驅,油門幾乎不敢動,剎車不敢踩的情況下,各種側滑,最大側滑幾乎45°角橫在了高速上,一公里內我們看到了近10起車禍,在這種情況下,奧迪哪怕一個50萬的四驅車,其安全性也遠遠高於100多萬的賓士S後驅車;

同樣,SUV給人感覺更厚實,所以更安全,但SUV由於受重心,輪胎影響,往往剎車距離很長,一個80萬的陸地巡洋艦,100-0大概45米剎車距離,而一個10多萬的福克斯,可能只有38-40米的剎車距離,想想看,車禍發生時,一米也能救命啊,那此種情況下10萬的福克斯比80萬的陸巡要安全;

再比如,我的車偏運動,那我極限更高,當我時速60過彎時懸掛可以給我們更好的支撐,不容易翻車,或者出現意外情況,我能最及時的變道,而有的車懸掛偏舒適,在這種情況下就變道不及導致追尾,這種情況下偏運動的懸掛就能帶來更好的安全性;

如果你能出更高的價錢,比如還是奧迪A7,我的有ACC預碰撞系統,再加上航道偏移警告,那我在跑高速時,就算睡著了,當偵測到前方車輛有碰撞風險,系統自動給你剎車,當發現你偏移原來方向,系統自動干預來矯正方向,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安全配置,但低價車很明顯就無法具備。

所以題主對安全的認識要更加清晰一些,如果你說我用A7撞福克斯,很可能角度不同,A7受傷極為嚴重,而福克斯幾乎沒有變形(我撞到過一次捷達,由於角度問題,明顯A7受傷比捷達要嚴重),難道說這種情況我就會認為A7安全性遠不如捷達或者福克斯嗎?

當然以題主的性格,小心駛得萬年船,安全係數應該很高,最安全的是人,永遠不是車。

PS;補充一下題主對舒適性,操控的認識,人有各種需求,你說你永遠不在乎加速,那是因為你沒碰到加速很牛的車,你說不在乎那麼幾秒,就像我們ML,不也就在乎那麼幾秒嗎,這個加速絕不是從是否在乎幾秒這個角度來看待,他能帶給你更多的自信,從容,讓你想爽的時候遊刃有餘,刺激你的多巴胺和腎上腺素分泌,當然,這個肯定就會帶來不安全的隱患。關於加速,建議樓主有機會可以開開加速5秒多的車,開一周之後你再開1.6的福克斯,你就會知道區別了。

就好比我當年剛剛大學畢業,出差不捨得買卧鋪,我心想,我站一晚上就能省200多塊,相當於我一晚上賺200多,買卧鋪都神經病嘛,多不划算啊,那是因為自己當年還不懂享受。同理,出差住30元的旅館和1000元的五星,都是一張床,也有電視,你住30旅館時你會理解不了1000元的五星,但是當你天天住5星後再讓你住30的,你會崩潰的。我原來瘋狂喜歡福克斯,但你要讓我開慣了A7再開福克斯,只怕我會有各種不適,這時候我才知道A7的加速有多麼的好,加速好某些時候代表著危險,但在極端情況下,加速好也是很好的一種安全保障。

同理關於內飾,靜音舒適,操控皆如此。我當年瘋狂迷戀福克斯時,我對他的愛源於好看的外觀,貌似安全的美系車血統,運動的懸掛。而當我經濟基礎達到後再看車時:加速,品牌,高科技配置,舒適性配置,內飾精緻程度,是否四驅會成為更為重要的東西。


我認為如果對車的其他方面性能完全不感興趣,真的沒必要就為了安全性買太好的車子。除非是已經完成了若干個小目標的土豪。
從專業的角度來說呢,貴的車安全性能當然比便宜的要好一些,但是比方說貴一倍吧,這裡面有10%的錢貴在安全配置嗎,我覺得未必有。
換個角度來想這個問題,其實一個人能碰到的交通事故,絕大多數都不致命,另外還有一部分是多好的車都沒用的那種。真因為車好一點就能躲過一劫的概率其實也蠻小的。


一一回答:

1. 提速性能 應該是速度與安全唯一成正比的一點,一般情況超車所花時間越短越安全,特別是雙向單車道需要借道超車,如果你小心翼翼跟在大貨、慢車、新手車後面(並排)不超車反而是很危險的。

2. 靜音與舒適度 這個還得等你有朝一日換5系才會明白,福克斯的談不上舒適,只能算能用,與安全性基本無關。

3. 操控,10萬左右的車,福克斯和馬三的操控算最好了,有機會你試試同價的克魯茲就會發現油門響應、轉向精確度跟福克斯的差距,還有高速穩定性同樣120碼哈飛麵包與福克斯的差別,同樣160碼福克斯與5系、天籟的差距那不是一般的大唷(我福克斯開到140就覺得不安全,但是天籟開到180都很輕鬆從容),操控是比較細膩的感受,當你腦子裡想做一個動作的時候優秀操控的車能讓你一氣呵成,所以與安全還是有較大關聯的,當然了跟自身駕駛水平也有很大關係。

4. 購車 沒必要跟別人比啦,就像你說的你生性謹慎膽小,買個福克斯,無壓力不也挺好,我認為除去生意需要,買車價格不要超過年收入兩倍為佳,像你這樣年入20-30w的,如果沒有其它大頭經濟支出,只買了個福克斯確實差了點,至少應該蒙迪歐、邁騰、A4L、3、C這級別,性格決定一生,沒什麼好說的。

5. 50萬的沃爾沃更安全,還是100萬的寶馬更安全? 這個沒發比,得看車款50萬的SUV肯定比100萬的跑車安全,至於說沃爾沃安全是因為,很多科技配置例如自動跟車剎車、行人安全技術早期都是VOLVO率先配備或推廣的。

----------------------------------------------------------
「50萬的SUV肯定比100萬的跑車安全」
我的觀點是從主流大部分車禍事故類型來說,例如追尾、刮擦、側翻,當達到一定價位級別以上,車越大相比車小對人體的保護肯定是更好的,雖然SUV大型車比底盤低的更容易側翻,但達到側翻量級的撞擊力(不考慮特殊角度撞擊導致的側翻,這種雖然翻了但受傷不會很重),即便沒翻受傷也是很重的,比如側面壓扁了,從某個角度看側翻也是一種緩衝,那比如說正好因為側翻而掉入懸崖,那這種就算個案了。


價格區段低的車(40w以下),應更多關注被動安全的品牌。

價格區段高的車,被動安全已然沒什麼問題,安全性的比拼主要是主動安全的比拼。


先說結論:真的是越大的車越安全;其次是越貴的車越安全!

下面上圖,用事實說話,先說頂級車

1、豹2A6 價格:$5,740,000

長度:7.69米
寬度:3.70米
高度:2.79米
重量:62噸
發動機:MTU MB 873型12汽缸柴油發動機
功率:1,500匹馬力

重量比:24.2匹/噸
懸掛系統:扭力桿
速度:70公里/小時
最大行程:550公里

2、M1A2 價格:$2,350,000-$4,300,000

長度:9.78米 (26呎)
寬度:3.64米 (12呎)
高度:2.43米 (8呎)
重量:63.0噸
發動機:AGT-1500燃氣渦輪發動機
功率:1,500匹(1119千瓦)
馬力重量比:24匹/噸
懸掛系統:扭力桿
速度:72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465千米

3、T-90 價格:$4,000,000

長度:9.53米

寬度:3.78米

高度:2.22米

重量:46.5噸

發動機:12汽缸柴油發動機

功率:1,000匹(750千瓦)]馬力重量比(22匹/噸)

最大速度:65公里/小時

最大行程:375公里


4、奧迪A7 價格:¥728,000-¥950,000

車身重量:1805~1860千克


引擎類型:2.8L V6/3.0T V6發動機
最高時速:250km/h
加速時間:5.6~8.3秒(0-100km/h)

5、福克斯 價格:約¥100,000

重量:1.3噸


華麗的分割線

----------------------------------------------------------------------------------------------------------------------------


以下內容可能令您感到不安、恐懼或受驚,閱讀前敬請注意

Mr.Bean的MINI

---------------------------------------------------------------------------------------------------------------------------------------

無論多貴的車,在重量和速度面前都是那麼脆弱!


珍愛生命,遠離大貨!

註:上述圖片均引用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沒有絕對安全的車,只有相對安全的人。看題主的收入,建議賣了福克斯,換30萬左右的車試試。


不要光坐,要借來開開!


換個角度來說說:從司機角度而言,不算富二代暴發戶之類個別現象,
車越貴越安全。

能開的起20萬車的人,一般可以算中產了,這類人相對性格更好,而且年齡也過了爭鋒鬥氣的階段,開車比較穩當。

更高檔的車有時候是老闆僱用專業司機開,安全性自然不必說,即使有錢人自己開,也會注意安全,畢竟人家知道自己的命值錢。

十萬以內的車,司機經常是第一輛車,人也年輕,在技術和心理上都有些欠缺,會有些危險。

計程車,貨車,這些營運車的司機一般素質不高,好勇鬥狠,爭分奪秒,是最危險的車。


最後,說個小細節,比如大眾車,一般車門都帶防撞鋼樑的,所以開關門都感覺很重,而國產車,經常就沒這東西,如果側面被撞,人就很危險。


對於題主的幾個問題其實很不想回答,感覺題主真的是不懂享受,或者就是沒享福的命。你開這麼慢,靜音效果體現不了,或者體現了你也不在意,馬力也體現不了,至於安全問題,我估計你那麼慢的速度碰一下最多也就是掉一點漆。所以題主,你還是不用考慮這些了。塔塔集團旗下的一款塔塔nano挺適合你。純代步首選!還是進口的哦。


安全跟操控是玄學,要是從使用環境來說,城市用車盡量除日韓系的合資越野車剛性強,注意SUV跟越野車不是一個東西,市區跑除了公交車你想欺負誰就欺負誰。城鄉交界建議買拖拉機,這片區域大車多,而大馬力拖拉機是可以跟大車抗衡的載具,例如紐荷蘭的2104,車頭配重4噸的鐵塊不超過1立方,你怕不怕?至於草原戈壁就坦克裝甲車吧,相信這種地方一輩子去幾次知足了。
最安全的方法還是在生活圈內買房子,走著走。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IIHS能拿5星的絕對是安全的。
常見Acrua Lexus Honda Toyota Subru Volvo 一般是前5名的車型的牌子。(排名分)


汽車這東西,只有一個真理,一份價錢,一分貨。


一分錢一分貨 但汽車和音響 10分錢未必買兩分貨 當今的汽車行業主流品牌安全性都可以 自己做好主動安全 被動安全其實很難講 跑到200撞了誰也救不了你


汽車安全包括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

沃爾沃對這方面比較關注,比較早的用了一些安全技術,不代表沃爾沃是現在最安全的車子。

不考慮大卡車,防彈車,這些普通人不買的。你這種情況買車重比較大的非承載式SUV比較安全。

因為你慢慢開,不去做劇烈駕駛。

按照你買車的這個價格,榮威W5是不錯的選擇。


有一次非常困了還堵車走走停停,有一瞬間睡著了,差點追尾前車。然後就聽見碰撞預警滴滴滴滴的使勁響把我叫醒了 =。=

和便宜車相比起來,至少避免了一次追尾。。。


安全不安全,看人不看車
苦練車技是王道
某汽車雜誌有這樣一段話印象深刻,「X車裝備了XX項先進的被動安全技術及裝備,如果您這樣還能把車開進溝里,那麼任何高科技對您來說意義都不大」
相同的事故條件,還得看車型,還得看駕駛人的技術等等,把所有這些不定條件都排除在外的話,肯定是同一類型的車價格越高安全性越好的,但交通事故中這部分佔得比例不多(個人感覺)。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為什麼現在的汽車都這麼脆弱?
汽車的覆蓋件可以全部使用塑料材質來替代金屬么?
近期大貨車碾軋轎車事件我們該關注什麼?如何避免?

TAG:汽車 | 汽車行業 | 駕駛 | 汽車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