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和認同安妮寶貝的心理和價值觀?說說看你所理解的安妮。


自初中開始閱讀安妮的文字,持續到高中、大學,從《告別薇安》到《彼岸花》《八月未央》《薔薇島嶼》,再到《蓮花》《素年錦時》,以及後來的《春宴》《眠空》《且以永日》,還有她改名為慶山之後的《得未曾有》,她所有的作品全都收藏在書架上,包括很難買到的《古書之美》和音樂文集《月》,也曾一度將她的文字視之為毒且甘之上癮,只是後來粉轉路人,這是我自己也未曾想到的。去年買了她的新書《得未曾有》,至今沒有看完,不得不承認我實在是看不下去。其實自《春宴》起,便有些失望了,原本對她這一長篇新作期望甚高,甚至超出了《蓮花》,但讀完之後,覺得最基本的一點,我記不住裡面的人物,記亂了裡面的情節,遠不如《蓮花》。《蓮花》中的慶昭、紀善生、蘇內河,全部如同真實人物印在心中,故事讀完後讓人心境透徹且安定。但在春宴之後,我還是買了《眠空》和《且以永日》,結果依舊未能給我從前的感覺,直到最後的《得未曾有》,我知,或許我以後再不會買她的作品了。

早期的時候,只是覺得她的文字很獵奇,非傳統文學,她筆下的邊緣城市,以及邊緣式的生活,都讓人覺得不真實卻又忍不住被吸引,而後漸漸痴迷,直到看完《蓮花》完全淪陷。個人認為《蓮花》是她所有小說中的巔峰作品,也可以說是分水嶺,在此之前的文字暗冷孤獨,所反映的內容殘忍現實,之後的文字則更傾向於內心世界的描寫,心態逐漸平靜安然。

她筆下的女子有一個標準的特徵——銀鐲棉布,性格也幾乎無異——堅韌果敢,獨立決絕。有人說安妮是一個喜歡寫在「大冬天穿著白色裙子,喝一杯涼水,赤腳在地板上走路」的人,一個因此害得無數妹子痛經的人。我很不贊同這樣的說法,如果閱讀她的文字只是為了模仿書中的人物,盲從的想把自己變成她筆下的銀鐲棉布女子,連自己的健康都可以不顧的人,還是不要讀安妮的好。我們讀一個人的書,就像一場對話,並不是要一味附和,每個作者都有寫的權利,而每個讀者都有閱讀和理解的權利。

也因受她影響,我的學生時代一直保持在路上,並不畏懼和退縮,我曾經寫過:「行走是一種生活,安妮賦予行走生命,於是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一站又一站流亡,一城又一城抵達,有時站在月台上,會忽然忘了下一站是哪裡,只覺得,這將會是我一生的宿命。穿梭在陌生的城市,喧囂吵鬧,寂寞的人置身其中,忘了自己到來的初衷。」十九歲那年一個人走在上海最繁華的地段上,灰濛濛的天空,人潮擁擠卻不覺溫暖,看到的全是人們眼中無盡的慾望,那是第一次,明白了安妮筆下的「孤獨」。常有朋友說我文藝,我也承認,然而文藝所附加帶來的,便還有執拗,陰暗,以及些許的負面情緒。

或許以後不會再買她的作品,但並不是因為不喜歡她,只是越來越不懂她,不過安妮這樣的女子,是不需要別人懂的,她寫作從不為討好讀者,內心怎樣落筆便是怎樣,自成世界。有一句話放在安妮身上很合適,「毀了我的孤獨,就等於毀了我這個人。」所以,若是自己不能繼續讀她,那就停止便是。

她的書一直完好的放在我的書架上,從不外借,以前是,以後也是,不為別的,只為紀念和緬懷她曾經陪我走過的最美好最放肆的少年時光。謝謝她的文字曾給我的力量,謝謝。


《得未曾有》是我讀的她的第一本書。她之前的書我沒看過,所以也不妄加評論。
她的這一本書我是認認真真從頭到尾看完的。
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粉絲讀者因為這唯一一本讓我看好的書而去抨擊她,江郎才盡,從此與她便是路人,不再喜歡。
我是真的喜歡並且渴望她書中的生活方式,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我自身認知上的錯誤,還是說這些喝茶釀酒制陶談論古琴,這樣一種平和安靜地生活方式就必須得消失,必須要見不得光?
書中闡釋的尤其是第一部分,會畫畫的廚子,是我最喜歡的那部分。
難道追求這一種與常人心中的不同就成為了她的錯誤?成為了她受抨擊的正當理由?


給我力量。給我前行的方向。
讓我內心變得強大無比。
一度也曾潦倒窘迫,但我一直堅信,我會發光。
然而我也堅信,我會找到我的出口。
一如我現在的樣子,安定,有穩定的家庭和恩愛的老公。

少女時代看過她所有前期頹廢暗黑的文字。
直到蓮花,素年錦時等的轉變,我確信她的文字是代表了一個新時代女性的成長之路。
或許很多人生活得安逸,但內心彷徨時,她是指路明燈。

沒錯我就是她的腦殘粉。


雖然看了她幾乎所有的書,但是依舊沒有理解到她的心裡以及價值觀。個人覺得只要與她接觸過,了解她的人才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至於她個人,她在我看來她是一個對寫作有誠意的敬畏的創作者。


通過《得未曾有》這本書 來說說她的觀念吧。

書是高考之後買的。剛高中畢業,還未脫去稚氣,說話為人仍有不足,尚不知自己的未來與憧憬的生活,容易被人牽引著走到別人的世界裡去。開始看這書的時候,我已放假兩月,看了幾頁便覺得真好,像是王維寫的「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的心態,然後匆匆忙忙說與母親:「這本書寫的挺好的「就飛向大洋彼岸了。

在國外一年半的日子裡,我飛速地成長獨立,開始建立自己的觀念,開始思考人生。再次翻開這本書時,心境已大不同,遂發現並不是書里的每句話我都認同。書里採訪了四名身份職業年代不同的人,總的歸納來,我覺得就兩字,「無爭「。每個人的心態都平和,遺世獨立,與世無爭。

前兩位分別是廚師與畫家,慶山與他們一起講些細細碎碎的平常事,再通過一起的談話與生活發掘一些人生觀。大部分我持以贊同態度,有些我不敢苟同,比如我從中得到的許多信息指向」城市是壞的,人類在倒退「,所以他們回到鄉村,每日喝茶寫字作畫做菜。這場景我似乎在雪小禪的《在薄情的世界裡深情地活著》見過,略微刻意,過於強調返璞歸真反而失真。不是精通琴棋書畫就可拋棄世間雜念,它們沒有因果關係。生活在嘈雜的世界,慾望是上天給予的,本是人性的一部分,何必用力將其剜去,留的一灘血來向世人宣告:我已無欲。這是不對的。商人重利,這就是欲,可是若是無欲,那還談何商品,交易與生活。鄉村也是如此,若是心裡清凈,即便住在城市也沒有什麼不同,」大隱隱於市「即是佐證。所以,不必刻意,也不必崇尚農村,清心寡欲的神太少,唯有踏踏實實地生活才可做好凡人。

我更偏愛後兩人,一是桑濟嘉措,僧人,一是葉名珮,古琴人。

大概是年紀更接近,桑濟的話我倒是覺得很中聽。他覺得現代社會的浮躁與人們缺乏對於自己言行的責任感有關係,人們不在乎自己是否對別人產生傷害,但卻憎恨傷害自己的人。不是對等的關係,就很難追求社會的平等。另外,做事之前也應該考慮後果,「最壞的結果是什麼「,然後再決定去做與否。這與」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的觀點類似,如果可避免最壞結果,就去做。這個基本法則在很多地方都適用,可以將自己的心漸漸弄大,變得沒那麼脆弱。總的看來,」善「這個字在桑濟的心裡應該是有很重要的位置,與人善,也是與自己善。

我之前在網上有看見過彈奏古琴的視頻,讀葉名珮老師的這部分,我是聽著她的《陽關三疊》讀完的。古代的玩意兒都是自有妙處也有規則,如古琴有「五不彈「,」十四宜彈「及」操琴戒「。不得不說,古人是非常重視儀式感的,注重儀式感的人有敬畏之心。陳丹青曾說過,」民國隨便哪個混蛋晃出去,回來也沒啥成就,照片拍出來,派頭對的「,不像現如今的留洋生,出次國十分容易可是拍張照片倒是土得嚇人。所以說,儀式感是件很重要的東西。古人那麼多講究,能夠流傳至今,並非全無道理。有時候學習古代文化,倒不說學出什麼名堂,單單放下包袱修身養性,已是足矣。

總之,安妮寶貝成長為了慶山,但慶山還有成長的空間。她的價值觀可能略為極端,但同時,也是我們的問題。

摘些句子:

他(醉廬主人)說,很多人號稱自己是吃貨,其實對於如何吃並不清楚。只是炫耀自己嘗到了新菜,去到了某家特別的餐廳,卻不知道什麼樣的食材是最好的,以及應該怎麼樣做出來是最好的。


在無限的時空中,人的確是不算什麼的。但表達出自己,完成自己,這是生命度過的方式。


等待機緣,天地自會指引我。等種子自然發芽,不管最後有什麼結果。


早上比晚上空氣中含的水分要多,光線柔和很多,也清澈。晚上就不一樣了,經過一天的污濁,光線的微妙程度差遠了。

在房間里有自己一個人的世界,不覺得孤獨。突然來了人會覺得孤獨。與很多人在一起狂歡的時候,也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虛無感,不知道為什麼在做這件事。


很多人還是空有想法,但缺少實踐。光有好奇心,很容易幻滅。


給我沉靜,帶給我理性的思考。
高三時,無盡的考試讓人心力交瘁,沒有盡頭的複習讓人直逼絕望的境地,每每心煩氣躁看不下教科書時,不管上課下課,都從旁邊箱子里抽出安妮的《二三事》,只要看到她的文字就會覺得無盡心安。她的文字帶給人一種沉靜,本來煩躁的心情會立馬消退,慢慢理智起來。
但是卻不能一次看太多,會很心累,那種透露著邊緣頹敗光景的生活像是在昭告我的未來,所以會覺沉重。
我一直覺得安妮是個很神奇的女子,就算身邊人覺得她太過矯情,寫的文章全是句號也無法停止我對這個神奇的女子的瞻仰,像是敬畏那一個渴望掙脫一切的狂妄對的自己一樣。


只看過她早期的作品,所以也就只談她早期的作品。個人認為安妮寶貝的早期作品是一個閘門,是她自己,乃至於是一類人的情感閘門。用文字來排泄和內化部分情緒實在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誠然,讀安妮寶貝最初被吸引的確有獵奇心理的影響,但是,越長大越發現,她的故事絕不僅僅是故事,而更多的是一種宣洩,是一種療傷。我會感謝在我人生的某段時間遇到她的作品。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讀者也有一千個安。所以,儘管我也看過不少對她的消極剖析,但我還是堅持我的觀點,她是一味救贖葯,儘管色晦暗,味辛,略苦,但飲下,妙不可言。


她帶我進入一個世界
此後才有所謂的 自我認識與思考
高考失利也是受了影響 因為整天想得太多力量得不到正確的疏通 力就使偏了
可我寧願如此 因為相信回頭看不會有結果 只有向前走
寧願活得明白而艱難
不願被世界所蒙蔽


現在再看覺得太消極
但那又怎樣
她已經改變我了


初中是因為看郭敬明的書,才知道有安妮寶貝這個人的,之後又再一次機緣巧合看了她的《八月未央》,《素年錦時》,《春宴》,她的書看的並不多,但一度被她頹廢煽情的文字所吸引,她筆下的女子,似乎都有點頹廢遠離現代社會的原始風格,嬰兒般淡藍色的眼眸,棉布花裙,耳際白色的梔子花,素雅的發簪,她們彷彿是幽林深谷里的精靈,現代文明社會似乎看不到她們的蹤跡。所以安妮寶貝的作品給我的感覺是萬花叢中帶刺的白玫瑰,你可以遠看,但不能拂手深看,越深入越感覺自己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像手指尖扎進了倒刺,你弄不出來,任由它在裡面腐朽作痛,這就是為什麼安妮寶貝的書,我只看一遍的原因。


《得未曾有》是第一本,之前看到很多知乎的朋友說看安妮早期的書會給人一種頹喪之感,樓上的知友又說到安妮給了其力量,所以安妮的書到底給了不同讀者怎樣不同的影響,是不可得知的。但看會畫畫的廚子這一章看了一半,感受就比較複雜了。有些帶有禪意的話語顯得略微刻意,插圖左側的銘言還是逃不過雞湯的嫌疑,對於那些面對未來挑戰不斷奮鬥的年輕人來說,第一個故事可以是碗雞湯——追求自己想做的,達到無欲無爭的境界;亦或是插入背後的一把冷劍——廚子的挑剔和品味一方來自於多年的歷練,但另一方不可否認是建立在傳承良好的根基和家業上。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一無所有,這時再找個時辰,騙自己「難得浮生半日閑」,艷羨「梨花初釀」「雪吟落梅」,就有點自欺欺人了。

品讀一本書,需要看這本書傳達了什麼,也需要看讀者的心境,若兩者契合,再好不過。可惜,對我來說,這本書緣分未到吧。


我只知道她抄襲╮(╯▽╰)╭導致我不想看她的書,本來還蠻想看的。


推薦閱讀:

长期看安妮宝贝的书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安妮寶貝受到詬病的點是什麼?
亦舒,張小嫻,安妮寶貝是一個級別的嗎?
安妮寶貝為什麼改筆名為慶山?
能否將安妮寶貝和郭敬明放在一起讀?

TAG:閱讀 | 價值觀 | 安妮寶貝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