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心率比常人低、心臟更有力,為何卻經常聽說運動員多壽命短?什麼強度可益壽延年又不會把自己煉死?
運動在什麼強度下可以強身健體益壽延年又不會把自己煉死呢?
最重要的是,如果不是瘋狂熱愛,沒事別做職業運動員。。。
同理,關於運動強度,如果你只是把運動當作生活樂趣的一部分,而不是為追求體育競技的獎金或獎牌,那這個問題自然就會不存在~~~
不然煩請列舉出非職業運動員把自己所謂「練死」的案例和數據統計。
注意,國內最近馬拉松賽事偶爾幾次出現的猝死現象,基本都是不了解自己身體,有帶感冒還參賽的,有過於逞能玩命跑的,基本都是比較zuo才die的。。。
我是從根本上否掉這個問題的問法。
如果實在要硬性回答,那就以心率為標準吧——任何人過長時間保持在高心率的運動,對身體機能都是有損害的。。。
至於如何判斷為高心率,我個人認為最大心率的80%就非常高了。。。什麼是最大心率?請自己百度。。。
所以我盡量少跑公路馬拉松,就是因為自己訓練量不夠,無法在保持馬拉松配速下把心率降下來,如果要堅持拼速度,就得一直維持高心率,對我,輕鬆就過160,有時甚至180。。。
所以我喜歡越野跑,特別是超馬,除了不單調沿路風景好看,主要就是因為距離太長了,還要爬山,除了精英選手,其他70%以上的選手都沒啥絕對速度,全程都比較慢,只要不太追求成績,基本全程都在低心率有氧模式下完成,這樣受傷概率小,賽後恢復快,就是成績不會咋樣,但別忘了,我前提就是不以追求成績的非競技型選手。。。
如果你自認是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請忽略上面所有話,你需要的是專業和職業的教練、營養師和運動醫生。。。沒錯,任何運動,一旦往職業化競技化方向發展,受傷,反覆受傷,乃至退役,幾乎是一個不變得輪迴。。。
我自稱是越野跑愛好者里的旅遊型選手,愛好超馬,並不追求成績,盡量完賽。
上面這些簡單道理,說到底是我過去兩年半20多場超馬賽事從來不受傷的「秘密」,而且我打算繼續堅持「不受傷」,比賽和訓練怎麼開心怎麼來。。。
有時訓練跟不上,比賽也是不能完賽的,今年七場比賽,全都是百公里和百英里距離以上,退賽兩場,去年十幾場大小比賽,也退賽兩次。。。對於越野跑超馬,如何合理面對退賽,也是健康運動心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避免減少運動傷害的有效辦法。。。
其實看到網上不少愛跑步的朋友,平時訓練強度都很大,我總是隱隱擔心,如若不是天生身體材料好,很多玩法都是極度不科學的。而我,我希望的不是十年後,不是二十年後,而是三十年後,我依然還能有不錯的運動能力。。。希望能做到吧~~~
每每看到游泳運動員因為傷病,尤其是心臟問題而退賽甚至提早退役,心中都是一沉。我從6歲開始練游泳,直到19歲算正式退役(游完省大運會)。雖然從不算是職業運動員(一直在上普通學校)但訓練的強度也不低。尤其小學時候,每每放寒暑假,都是一天2練再加上陸上。那時候其他小朋友都很期待寒暑假,唯獨我苦苦哀求不要有假期。
我是1997年暑假在外地集訓時開始出現心臟不良反應--我夜間時常因為喘不過氣而無法入睡。當時年齡小,怕吵到同屋隊友更怕吵醒教練,根本不敢說。訓練時每每向教練反應我的心臟不適也是被當作偷懶的借口。記得有一次我在下水熱身的1500自由泳過程中游著游著便失去知覺沉了下去,是被身後超我一圈的隊友一把撈起來。教練後來帶我去當地醫院做了心電圖。不過具體診斷沒有告訴我。教練只是說,每個游泳運動員心電圖都長這樣,不用擔心。
後來我開始參加省比賽,主項是50和100蛙。說實話我游的真的很好,在我的年齡組蟬聯3屆冠軍。但也是1997年的夏天。下午有比賽的我在早晨熱身途中心臟又有不適。媽媽帶我去省醫院掛了專家號。醫生做完檢查就把媽媽臭罵一通說,「你是要金牌還是你家小孩的命?這個門今天你們不準出!」
最後我還是參加了比賽,並且奪得了兩項冠軍。但父母和教練在賽後談了很久。我1999年暑假之後開始淡出遊泳圈。但是直到今天,我時不時會出現心臟不適。每每夜間躺在床上,覺得呼吸開始變得艱難的時候,我都想起20年前躺在異鄉一張小小的床上因為痛而默默流淚的自己。
直到今天,回國看到教練時他還是會感慨我當年如果一直練下去,應該是很有可能走的很遠的。我沒說什麼。只記得我高中時一次寒假歸隊在體校參加訓練,大年初五。一群人練完後男孩子們便打籃球去了。女孩們聊天還不到五分鐘籃球場就傳來尖叫和騷動。我沒敢圍過去,也什麼都不敢問。獃獃站在訓練場上看救護車衝進來又沖走。
隊友是在跳起來投籃那一刻倒下的。走的時候才16歲不到。他的山地車在訓練場旁一直停著,直到體校開學後才被收走了。在那之後我便再也沒有去過那片運動場。
運動強度的把握很重要,運動員壽命短倒是未必,可發生心臟相關疾病的概率確實高於普通人。以下我就分析下前半個問題——運動員的心臟問題(不一定是病理性的),希望大家不要過度鍛煉,過猶不及。至於後面半個問題,我也在探索過程。曾經每周2-3次慢跑,每次30min,親測效果不錯。但我太懶,最近支氣管炎連跑步也沒有去了唉
(一)運動員心臟結構
運動性心肥大是運動員心臟的主要形態學變化,可發生在左、右心室和心房,以左心室肥大為主。心臟大小與心臟容量和心肌體積有關,其肥大程度在一定範圍內與運動強度和運動持續時間呈正相關。耐力項目運動員心臟為離心性肥大(eccentric hypertrophy),以心腔擴大為主,也伴有心壁增厚。力量項目運動員心臟為向心性肥大(concentric hypertrophy),以心壁增厚為主。心臟容量最大的是長跑世界紀錄保持者,心臟容量達到20.8ml/kg(體重55kg,心臟容量1370ml),心臟呈錐形,左心室飽滿,右心室流出道較大。與耐力運動員相比,舉重運動員等力量訓練者的心臟要小,心肌壁的增厚佔據了部分容量,博出量較小。
在一項比較1451個運動員和813位非運動員超聲心動圖的meta-analysis中,耐力運動者(長跑運動),以心排出量的增加(可增加到平時的8倍)為主,而血壓僅有輕微的上調。力量訓練者(舉重或鉛球),血壓的升高會非常顯著(可到480/350mmHg)。在混合運動中(公路自行車或划艇),心排出量和血壓都會明顯增高[1]。
(二)組織細胞學改變
- 運行員心臟肥大、氧化代謝增強、能量產生增多及收縮性增強,其組織細胞學的改變表現為:心肌細胞增大,心肌纖維直徑增粗。心肌纖維之間毛細管數密度增加,毛細血管與心肌纖維的比值增大。心肌細胞內肌原纖維體積密度增加,肌節增長。線粒體體積與密度增加,線粒體與肌原纖維的比值增大,線粒體到毛細血管的最大氧彌散距離縮小。橫小管擴張,閏盤出現不同程度的改變,心肌線粒體ATPase和琥珀酸脫氫酶活性增高。肌球蛋白類型得到優化。肌漿網攝取和結合鈣離子的能力增強。心肌細胞膜上脂質成分發生改變,磷脂醯絲氨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增多,對鈣離子通透性增強,有利於心肌細胞膜結合和攝取鈣離子。心房肌細胞特殊分泌顆粒增多,心房肽免疫活性增強[2]。
(三)運動員常見的心臟功能改變
1. 心臟聽診
運動員常存在明顯地靜態心動過緩和低系統血壓。聽診時,由於肺流增加,常常可以聽到柔軟的收縮期噴射性雜音。在仰卧位聽診時,運動員的雜音最易聽及,在直立位時消失或變低。第三心音和少見的第四心音也可能因為生理性肥大而存在。
2. 竇性心動過緩:
長期訓練引起交感神經張力下降和迷走神經張力提高,運動員安靜時竇緩及不齊的發生率較高,特別從事耐力項目的運動員絕大數心率都低於60次/min,優秀運動員一般在40次/min,睡眠心率在30-40次/min。我國優秀男運動員安靜心率平均值為58.95次/min,女運動員為59.02次/min。男女最低心率為37.00次/min,1/3的人可能存在1-2s的停頓。運動員竇緩通常是心臟對長期的訓練產生的適應性生理變化。
3. 房室傳導阻滯:
I度房室傳導阻滯發生率在10%-30%之間,屬功能性,對比賽和訓練無影響。II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發生率高於同齡普通人5倍(MobitzI型10%和II型8%),多見於馬拉松、中長跑等耐力運動項目。而III度房室傳導阻滯為0.0017%。少數因急性心肌炎、電解質紊亂等因素引起。也有因過度訓練、過度緊張引起。當運動員中發生發生房室傳導阻滯時,應排除其他有可能的心臟病。
4. 右束支傳導阻滯:
運動員不完全右束支傳導阻滯發生率較非運動員高,馬拉松和競走項目運動員中可高達51.11%。
5. 超聲心動圖中運動員的表現
在耐力項目運動員, 室後壁增厚(通常&<12mm)、前間壁增厚(通常&<15mm)、LV 腔擴大大和量增加(45 %)、右心室舒張末期直徑增加;在力量項目運動員中, LV 壁增厚12 %和LV 量增加(13 %)而舒張末期容積不變[3]。
References:
[1]. La Gerche, A., A.J. Taylor and
D.L. Prior, Athlete"s heart: the potential for multimodality imaging to address
the critical remaining questions. JACC
Cardiovasc Imaging, 2009. 2(3): p. 350-63.
[2]. 常芸,
運動員心臟的熱點問題與研究進展. 體育科學, 2010(10): 第70-79頁.
[3]. 黃祁平,
許方龍與於冬雲, 運動員心臟的生理特徵.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3(01): 第56-58頁.
這個問題科學界也在研究中,並有很多爭論,相信在大數據時代,慢慢的會有比較可信的、具有指導意義的結論。
目前,我個人認為,大多數項目,如果達到競技級別的訓練強度與訓練量,很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各種損傷。而普通健身愛好者不太需要考慮這方面的問題,只要作息良好,你想達到損傷身體的強度都難。
運動員壽命不長有什麼官方統計或者具體數據來支持嗎?如果沒有,這個問題就不應該存在,就是個偽命題。
「經常聽說」四個字非常點題,我們生活中太多「聽說」來的東西,它會放大你錯誤的認知,而忽略一些常態的東西。大家都知道飛機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依然有人不敢坐飛機因為一出問題全都會死,為什麼?因為新聞里老報道。是啊,難道要新聞里報道這個嗎——今天,馬航(躺槍)一架mh17航班平安順利降落於**機場,機上人員一切正常……或者——著名運動員,第*屆奧運會體操冠軍王二麻子在家中平靜地度過87歲生日……
運動員不長命這東西,往往出現在新聞里的都是極其個別的案例,當年馬華去世的時候,我媽(一位信奉生命在於靜止,每天要求我練龜息大法的神存在)點著我鼻子說「你看你每天運動,遲早會和馬華一樣!」因為她是我媽,我只能呵呵,但絕不會聽她的,因為我還有好幾十年要活呢,怎麼做,自己知道。我曾經有一句話,很多人認可——我寧可老了坐輪椅,也不願意活不到坐輪椅那一天。
每次體檢,查完心率,大夫都會問一句,你經常運動吧?心率很低。這個時候我是很享受的。運動員平均壽命和同時期非運動員沒有顯著差別,不過運動人群心源性猝死的概率確實高於非運動人群,但猝死概率高一點相對於運動帶來的好處,是屬於可以接受的風險。
啥都不說,先上圖
圖片中的人叫做鍾南山,是個醫生,03年抗擊非典的總負責人,現在好像是72歲了
會不會覺得跟大家印象中斯斯文文興許還挺著大肚子的醫生相去甚遠呢,又是秀肌肉,又是打籃球(請不要吐槽那位防守人員),又是游泳,我覺得這幾張圖片以及教授的職業已經足夠回答這個問題了吧。。
運動對身體的消耗磨損也比普通人大得多啊!
我有種感覺是不是和國內更多的不科學摧殘式的訓練有關。
是不是很多教練都是半文盲。前段時間看一個長跑運動員寫的自己的訓練過程,真心感覺方式簡單粗暴,也有很多地方不科學。過分強調意志。她在的地方體育隊和流氓一樣還剋扣了她的國家補償,死活拖著不給。
誰說運動員活的短?
讀書少,錢多(年輕時)。確實容易早死。
明顯的斷章取義,問問題之前能不能動腦子想想?有些運動員生命短是因為心率?你怎麼不說是縱慾過度?或者是吸煙酗酒吸毒導致?最怕碰到問這種NC問題的人
有種東西叫做運動員心臟綜合征
物極必反,練太多和一點不練一樣傷人。
每天少運動,即延年益壽,又不怕把自己練死
推薦閱讀:
※體重100斤和120斤,穿了緊身褲後有什麼差別?
※练习力量举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蛋白質能不能轉化為脂肪?
※跑步前和跑步後應該注意什麼?
※有哪些器械適合宿舍鍛煉使用?具體有什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