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霍去病、周瑜,這三個人誰的對其輔佐對象的貢獻最大?誰對歷史的貢獻最大?


都是對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人,說說霍去病吧,看樓上很多對霍去病不以為然,霍去病雖然只打了6年(18歲-24歲),但是戰功是非凡的,甚至舅舅衛青都被比下去了(個人是衛青粉)。幾乎每次斬殺的對手都比自己的軍隊多(如果司馬遷記在屬實且霍去病沒有誇張自己的功勞)。打通河西走廊一戰,採用靈活機動的戰法,春夏秋連續三次千里出擊,給匈奴沉重打擊。歷史上首次將河西走廊納入中華版圖,為後來經營西域創造了跳板。我覺得這些誇大中華版圖的戰役一定要佔有重要的地位。漠北大戰,幾乎是消滅了左賢王(結合之前右賢王接連被衛青打擊,單于主力1萬9千人*2被衛青吃掉)。這幾乎是打垮了匈奴的所有有生力量。匈奴花了一代人的時間才稍微恢復元氣。

比較其他「優秀將領」?武帝三名將的另兩位中的衛青自不必說,除了有一次損失蘇建和趙信一部外,幾乎百戰百勝。飛將軍李廣,則幾本是百戰不勝,當然運氣也有很大關係。武帝時其他將領,趙坡奴,李廣利,李廣,公孫傲,公孫賀,張騫,李陵等在單獨領兵的過程中,完全無法達到衛霍哪怕一半的效果,有的是運氣,有的完全是實力和對武帝戰略戰術理解問題。怎末能隨便說其他將領就不會輸?漢朝與匈奴的戰爭不是內戰,如果無法取勝就是失敗,就是耗費了國力缺得不償失。如果無法取勝,就要承受每年n次匈奴對邊塞的襲擊,每次就本都是殺兩三萬邊塞軍民。所以霍去病的勝利的歷史意義很大。如果其他將領在武帝時期用著漢王朝巔峰騎兵只能和匈奴你來我往打個持久戰,那幾十年後的國家安全形勢是非常危險的。

到了宣帝時期,經過昭宣兩帝的修養升息,加上匈奴之前損失掉河套河西,只能遷徙到氣候環境更加惡劣的地方,漢匈實力進一步拉大,那個時候不需要衛霍這樣的軍事天才,也不怕匈奴了


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


從帝國的開拓上看,首推霍去病,作為一名大將,其戰術思想在冷兵器時代是業界先進思想。
從對boss的作用上看,首推韓信吧。畢竟,漢武帝還有衛青呢。

從個人綜合技能上說,將/技+才+德三個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最差的,應該是周瑜,我一直覺得民間對周瑜的作用過度美化,也許是出於神話諸葛亮的目的。


沒韓信,劉邦陳倉關都出不去,更別提後續了。

孫伯符平定江東過度渲染了公瑾的作用,文有二張,武有黃蓋程普太史慈。再說孫權,當年二張與周瑜政見相反的時候,他的作用本應該最大,可惜。。。倘若不是公瑾是託孤大臣,當年沒準二張的政見在東吳得以實施,子敬還沒有權勢,以孫權的德行,估計吳很快就成魏的一部分了。

冠軍侯閃電長途奔襲所向披靡,與衛青截然不同的思路,但對戰局的影響有限,更多的是鼓舞了士氣。沒有冠軍侯,匈奴照樣被衛青打慘。

綜上,對於輔佐對象,韓信&>&>周瑜&>霍去病。

歷史貢獻

如果沒有韓信,項羽佔領中原衣錦還鄉,在范增軟磨硬泡下沒準稱帝,范增拜相,一片喜氣祥和的樣子。范增死後,項羽沒人管得了了,治國無方,帝國崩塌,劉邦六齣陳倉,被章邯打慘,滅團。隨後匈奴冒頓大舉侵入中原,在面對外族侵略的情形下,項羽老當益壯,親自披甲上陣。但因久疏戰陣,最終被冒頓打敗,中原一片混亂。中原被外族屠戮的同時,一名叫韓信的人被年邁的張良推薦給當年漢王的的殘餘部隊拜大將軍,率全軍逐步收復冒頓佔領的城邦,最終四面合圍冒頓於安邑。自此中華歷史無匈奴。

韓信能改歷史,信不信由你。

沒周瑜,沒事
沒霍去病,沒事。

歷史貢獻,韓信&>&>&>&>&>&>&>周瑜=霍去病。


周瑜的真正貢獻在於協助孫策平定了江東,沒有周瑜孫策能否平定江東,這個很難假設,但是至少會困難很多是肯定的。
霍去病只是利用漢對匈奴的優勢打贏了幾場仗而已,換其它經過嚴格訓練的將領來帶兵,雖然戰果不會如此輝煌,但是也不會差到被匈奴給打敗了,因此其實完全沒有影響到當時的交戰大局。
韓信幾乎憑一己之力為劉邦打下了江山,所以他對君主的貢獻很顯然是最大的。
對君主的貢獻:韓信&>周瑜&>=霍去病
至於對歷史的貢獻,其實就如樓上說的,關公戰秦瓊毫無意義,而且這三個人都沒有真正對歷史貢獻出創造性的進步,只能說把歷史引入了不同分支而已。


其實這個問題個人認為有點兒關公戰秦瓊誰更厲害的意味。但是如果非要比較的話我們可以用這種方式進行比較,把這三個人從他們輔助的人的歷史中剔除掉,看看結果如何。
那麼如果劉邦沒有了韓信,在楚漢之爭中肯定不能取勝,那麼結果勢必是身死名敗;再來看如果漢武帝的身邊沒有霍去病,我想漢朝也不至於就因為匈奴而亡了國,漢武帝自然也不會因為沒有衛青而死掉;再來看周瑜對孫權的影響,其實在赤壁之戰前先是由諸葛亮勸孫權抗曹,再有魯肅表明抗曹的觀點,其實我覺得在孫權心中早就已經打定了堅決抗曹的決心,再看赤壁之戰過程中少了周瑜也未必不能打贏,那麼周瑜的存在否更不會影響到孫權的統治。
經過如上的分析我的觀點是韓信最重要。


對於主公的影響,周瑜最大。
孫策意外遇刺去世,當時孫權被指定為接班人但是才十八歲,而且在天下未定需要征戰的情況下,他一點也沒表現出能征善戰的樣子,武將們只能看著好歹是孫堅之子孫策的弟弟的情況下, 多照顧一二,未必怎麼服氣。文臣們更不用說,張昭在孫策時代就是君主的半個老師,還可以用對待弟子的方式去對待孫權,其他人完全不會服氣。
這時候,周瑜帶兵出現,迅速穩定了局面,還帶頭向孫權行禮,讓他能夠在即位之初度過磨合期。
之後,曹孟德大軍壓境,這回連張昭這個老臣都覺得不應該抵抗,是周瑜首先在公開場合聲明要抵抗曹賊,最終讓孫權吃了定心丸,拔劍斫案,決定全力抗曹。
最後,也是周瑜親自運籌帷幄,統兵作戰,赤壁之戰擊垮曹軍,大獲全勝。
沒有周瑜,孫策當年就很難平定江東,後來孫權也很難服眾,最後就是沒有周瑜,赤壁就會是一個完全未知的局面,無論勝敗,孫權的處境一定會比歷史上更艱難。

相比之下,霍去病和韓信對於各自君主來說,沒有那麼重大的作用。


功高無二,略不世出,國士無雙,韓信。


關公戰秦瓊+1,綜合來看韓信是助漢則漢興背楚則楚亡,獨立則可三分天下的人物。所以對君主肯定是韓信最重要。同時韓信是兵聖,全虜戰不要太多,還能從剛征服的地區獲取供給,戰術戰略都高於後兩者。霍去病當然很厲害,但是武帝朝名將輩出,沒有他不會勝的那麼漂亮,但是多年家底和積累肯定也不會輸,只是拖成持久戰。周瑜戰術不如前二者,但是對君主(孫策)的重要程度高於霍去病對漢武帝。


韓信貢獻更大。中國歷史中,武將幾乎沒有能和他相比的。
作為一個臣子,兩年發展成比主人勢力還大的諸侯王,周瑜做不到,霍去病也做不到。


漢初三傑豈是等閑可比


從軍事角度看,韓信的輔佐比霍周強。韓信參與的戰役中,各種戰略欺騙手段用到極致,無論什麼層次的對手,跟他對陣都會被騙失敗。
從政治角度看,周瑜對孫權的輔佐作用更勝一籌。曹軍壓境,投降派蠢蠢欲動,盟友劉備弱小,孫權又沒自信,這時周瑜站出來,力排眾議,堅決抗曹,拉攏老一輩將領和抗曹力量,最終贏得勝利。
就歷史貢獻而言,還是霍去病。匈奴侵略邊境,前前後後殺了多少老百姓,霍去病敢於冒險又不會迷路,西漢的疆域因他而擴展,漢匈歷史被他改變。


推薦閱讀:

王維的少年行其二——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不是寫的霍去病嗎?
霍去病死後,漢武帝對衛青的態度究竟是怎樣的?衛青在漠北之戰之後,都幹了些什麼?
霍去病在中國戰爭史中的地位?
你心中的霍去病是什麼樣子的?
霍去病和衛青是情敵嗎?

TAG:中國古代歷史 | 韓信 | 周瑜 | 霍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