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是汉寿亭/侯、汉寿/亭侯还是汉/寿亭侯?

感谢各位知友,三年前提的问题得到慷慨解答,让我这个知乎小透明受宠若惊


汉-寿亭侯必然是错的,三国时代的封爵中,从来没有什么侯还挂着一个汉朝的汉作为前缀的,而X寿在汉末是常见的地名:汉朝有汉寿县,魏朝有魏寿县,晋朝有晋寿县。其他的寿也有,比如于禁是益寿亭侯,显然不存在所谓的“益”朝。汉寿作为地名是无疑的。并且三国志里也没有『降汉不降曹』那一套说辞,所以曹操特意为关羽破了东汉两百年的成例,非要冠一个空前绝后的『汉』字的说法也很难成立。


以上应该回答了答主的问题的一半,但是真正的疑难问题在于,到底应该读作汉寿-亭侯,还是汉寿亭-侯?一周前,这个答案对我来说是显然的,读作汉寿-亭侯,汉寿为县名,汉寿亭侯即是汉寿县的亭侯。汉寿县就在武陵郡,貌似非常完美的解释。

这里需要插播一下汉末三等侯爵:县、乡和亭。县最大,乡次之,亭最小。 所以相应的县侯等级最高,乡侯次之,亭侯再次之。但是要注意的是,乡和亭之间只有大小关系,并没有统属,而县是更高一级的行政单位。

但是先前读『三国志集解』就已经发现有这么一段:

亭侯之号,不得袭用县名。

就已经让我之前的解释感觉有些站不住脚了。而上周读了鸿庵杨氏的一篇67页的长文『东汉列侯制度的相关问题』,感觉自己二十年来的信念彻底受到了颠覆,此文详细的陈述并分析了东汉所有的侯爵的升迁转进。读完之后,不得不承认汉寿县的亭侯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因为这面临一个问题,为什么亭侯前面要冠一个县名?在东汉开国的时候,没有亭侯冠县名的,那么到东汉末年,除了汉寿亭侯之外,其余的一些魏国将帅的亭侯爵位:

于禁-益寿亭侯
荀彧-万岁亭侯
荀攸-陵树亭侯
李典-都亭侯
郭嘉-洧阳亭侯
孙礼-大利亭侯
庞德-关门亭侯

都找不到对应的县名,那么关羽的汉寿亭侯,仅仅因为有一个汉寿县的存在,就解释为汉寿县的亭侯就不是那么站得住脚了。事实上汉朝县乡亭同名的屡见不鲜:

比如长安是县名,但是:

《史记》: 张章,父故颖川人,为长安亭长, 失官
《后汉书》: 及即位, 以定策封长安乡侯 六百戶

可见有长安亭,有长安乡。再比如安陵也是县名,但是在《续汉书》郡国志里面则写到:

汝南郡召陵县有安陵乡,汝南郡征羌县有安陵亭。

所以有一个汉寿县,不代表没有汉寿亭,并且汉寿亭是不是在汉寿县,很遗憾,现在除非有出土文献能够明确指出,那么无法考证。并且,就算有出土文物显示,汉寿县存在一个汉寿亭,那么这个汉寿亭是不是关羽的封地,依然两说。所以除非有文献真正的指出关羽的封地在某某之南,某某之北,然后在当地附近发现一个汉寿亭,那么才能真正确定关羽的封地在何处。


不严格的类比一下,法国很多很多城市里面都有如下地名: Jean D"arc、 Jean Jaures、Carme... 当封侯的时候,封号不会写卡尔卡松县的Jean D"arc(贞德亭),而是只写Jean D"arc(贞德亭侯),省略掉前面的县名。结果就导致除了县侯之外,其他的亭名和乡名基本不可考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都亭侯和都乡侯,东汉历史上有几百个。


这个就是典型的省略,都亭和都乡,当是指某县的治所所在的亭或者是乡,一般人口比较稠密。所以封都亭侯其实只能表明这个人的封地是某个县的都亭,全称应该是比如说平寿县的都亭侯,朱虚县的都亭侯…… 但是书上只记载了都亭侯三个字。


最后,还有一点点微弱的可能,关羽其实一个乡侯,是汉寿亭乡的乡侯。因为有些乡的名字就叫做XX亭,因为行政区划是可能变动的,一个地方原来叫做XX亭,后来政府决定改为一个乡,那么这个地方就叫做XX亭乡,比如东汉年间的颖川人丁夏的封爵就是马亭乡侯。不过这个可能性比较微弱,没有过硬的证据只能是可备一说。原因有二:

1. 关羽为曹操所建的军功,似不足以支撑一个乡侯的爵位,曹操早期封的侯爵还是非常少的,封了也多为亭侯,比如于禁是益寿亭侯,而张辽不过是比亭侯更低,连封地都没有只能吃俸禄的关内侯(不过辽神一生都在奋斗,后来从关内侯进爵都亭侯,曹丕当皇帝之后更是封了晋阳县侯,达到了人生的顶点,再往上就不是人臣所能及了)。


2. 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和关羽地位相仿但略低的张飞封号为新亭侯,比照关羽的汉寿亭侯,应该都是同一个档次的封爵,而张飞进爵西乡侯(这又是一个公案,张飞的西乡侯到底是乡侯还是县侯?诸葛亮的武乡侯到底是乡侯还是县侯?我以后会继续写)则是关羽败亡之后的事情了。


这第二点还是值得额外的说一下的,很多人——包括以前的我用来支持汉寿亭侯即为汉寿县的亭侯的证据就是刘备改葭萌县为汉寿县的故事。这个解释应该来自于清朝人写的一篇『关壮缪封爵考』中的一句话『殆先主以公赐名汉朝,因之不改,特建置一县为公奉邑』。汉朝的爵位确实是值钱一些,但是为了关羽改汉寿,这个说法并没有其他史料支撑(也可能是为了自己登基称帝而改的),同样只能说是可备一说。定论需谨慎。


所以关羽其实是封地在汉寿亭的亭侯。全部写下来就是汉寿亭亭侯。每次读两个亭显然是不合理的,于是查两汉文献,不仅仅是县侯,乡亭侯也会省略一个字,甚至于省略两个字,下面的例子中,第二排和第三排都见于史料:

杨邑乡乡侯 - 杨邑乡侯 - 杨邑侯
马亭乡乡侯 - 马亭乡侯 - 马亭侯 (这个最坑,如果不是有全称,我们几乎无从得知此人其实是乡侯!)
阳泉亭亭侯 - 阳泉亭侯 - 阳泉侯
安国亭亭侯 - 安国亭侯 - 安国侯

如果你认为省略的那个『亭』是第一个,也就是汉寿亭的亭,那么就读成『汉寿-亭侯』,如果你认为省略的那个亭是第二个,那就读成『汉寿亭-侯』,或者干脆两个都省略直接称关羽为『汉寿侯』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

补充一下:

亭侯虽然爵位低,但是户口未必比乡侯和县侯低,比如苟或的万岁亭侯就是两千户,而文聘的新野县侯也就一千九百户,夏侯尚的昌陵乡侯才九百户。不过苟是个例外,平均来说,还是县侯户口最多,乡侯次之,亭侯最少。


汉寿-亭侯 or 汉寿亭-侯 都是可以的,但你一定是理解这里面的含义才可以。

正如 @司马懿 同学所引《三国志集解》所说,亭侯不得用县名。故而这里的“汉寿”,无论如何不是一个县名。

为何不能是县名?

因为差辈了。

一个县下头有两三个乡,不一定多少个亭,每个亭下统辖数个里的治安。里下头就是户了,大约几十家人组成,归里长统一管理。

这就是汉代的规制。

而封地,就是这片地方的福利归你。如你被封了鸣雌亭侯,那你就享受鸣雌亭这片地方的福利,让本亭的百姓养你孝敬你。于是我们就很容易知道,“汉寿亭”这个名字,“汉寿”指代的是某亭,而绝非汉寿县。

那时是有汉寿县,但一定又有汉寿亭,这和“黑龙江省集贤县集贤镇集贤乡集贤村”是一个道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即,这里的汉寿亭,与汉寿县完全是俩码事,只是某地的一个亭名,刚好与其他县的县名重合。例如莱城有个石家庄,人家就是个庄。河北有个石家庄,但人家是个市,等级不一样,并不妨碍重名,也不是说不可以重名。

关羽的这个“汉寿亭”,就是一个名叫汉寿的亭,而亭侯是爵位。因此你读“汉寿-亭侯”是对的,但你理解“汉寿亭”是个亭,而且确实有这个亭,你读“汉寿亭-侯”,对应其他亭,那也是对的。

另外很需要注意的是,亭更倾向于一种安保警备、维护基层稳定的特色。如某几个里靠得较近,故设立一亭,由亭长带领亭卒负责这附近的安保等工作。举个例子,泗水亭有个亭长,名叫刘邦,就负责的泗水亭辖区内的几个里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安保督察和徭役催逼。这和路途中的亭是一个功能,在郊外的亭,有人守备,呵斥夜不归宿者及盗贼,不听话就抽丫的。

著名二流子,李广,削职为民后,外出打猎,还喝酒了,回家就被郊外霸陵亭亭尉拦住了,说夜禁禁止通行。随从说这是前任将军,亭尉说现任也不行,更何况还是前任。硬留李广在亭下困觉,等天亮解禁了再走。该亭尉后被李广打击报复,弄死了。

亭名什么都有,譬如设立地点在吕阳乡,那就叫吕阳乡亭。设立在汶水之阳的村落聚集处,则叫汶阳亭。设立在高陵南面的陵南村旁不远,就叫陵南亭。而设立在霸陵旁边的,就叫霸陵亭。这是个郊外的治安岗亭,因靠近灞河边的汉文帝刘恒的陵墓霸陵,故而叫霸陵亭。

乡与亭的功能不一样,你一看这个乡人少,你就设一个亭。那个乡人多,你就多设几个亭。故而有的乡就一两个亭,有的乡好几个亭。你被封了个差劲的亭的亭侯,那只能吃二三百家的税。如果封了个牛逼的亭,可以吃五六百家的税。你被封了普通的乡侯,那你能吃几百家或者一千多家的税。被封了县侯,那就能吃几千家的,非常爽。而更厉害的,可以吃一万家以上的,可以说至高荣誉,俗谓之万户侯。


据说当年马连良灌《甘露寺》唱片时误以为“汉”指汉朝,就唱的“寿亭侯”,后来知道“汉寿”是个地名,赶紧回收销毁唱片。

分享马连良的单曲《甘露寺》: http://music.163.com/song/5275870/?userid=132369375 (来自@网易云音乐)


上面说的很好啦。
我补充一个差不多的知识。
一开始以为诸葛亮功劳赫赫,最后只封武乡侯,才是乡侯,感觉很震惊,连县侯都不是。后来才知道,诸葛亮爵是的武乡县侯,武乡就是县。诸葛亮就是最高爵位的臣子。
所以,枣庄、台儿庄、石家庄不是庄,新乡不是乡,景德镇不是镇啊!


汉寿亭/侯,至于汉寿亭在哪,则是未知。

更新一下,感觉很多人不知道汉寿亭侯的封地是汉寿亭,而不是汉寿。汉寿和汉寿亭是两码事,不能一概而论。
至于孝顺,凡郡、国百五,县、邑、道、侯国千一百八十,《东观书》曰:“永兴元年,乡三千六百八十二,亭万二千四百四十二。”
也就是顺帝时县一级的行政单位不过1180,而桓帝时亭有12442,亭的个数是县的10倍,出现同名的情况很正常。
举个很简单的现代例子,一些市县名字有可能和其他市县的区,乡,街道什么的同名。换到东汉,县和亭同名也是正常现象。

但x县和x亭,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很简单的一个汉末的例子。
酂 《帝王世记》曰“曹腾封费亭侯,县有费亭是也。”
费侯国,曹胜封费是酂县费亭,非此国。
湖陆故湖陵,章帝更名。《地道记》县西有费亭城,魏武帝初所封。

帝王世纪和地道记所称曹腾,曹操封地不同,或许有异闻讹误,但无论如何,可以明确的是,曹腾所封的费亭不在费县,除了费亭侯外,还有一个明确的以费县为封地的费侯。
关羽的情况其实就是和曹腾一样,关羽的封地是汉寿亭,而不是汉寿。


应该是“汉寿—亭侯”
汉寿是地名,亭侯是汉朝爵位的一种。

秦、两汉、魏、晋置,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后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后又改列侯。《后汉书.百官志五》:“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其意为在列侯中食禄于乡、亭者称为乡侯、亭侯。如《楚汉春秋》载高祖封许负为鸣雌亭侯,又如汉末曹腾、曹嵩封费亭侯,关羽封汉寿亭侯。刘备封宜城亭侯。
——百度百科《亭侯》

当然,如果你非要说是汉寿亭—侯,字面上勉强也说得通,但是实际上,汉寿到底是“汉寿亭”还是“汉寿乡”还是“汉寿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关羽的爵位等级是“亭侯”,所以实际上应该还是汉寿—亭侯。


我一早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形成的固有观念是,汉-寿亭侯,因为老罗说了:曹桑看到二哥斩了颜良文丑,于是上表给二哥请了寿亭侯。

后来发现好像不太对,要是这样的话为啥只有喊二哥的时候在官位前面还要加个“汉”字,而其他人都不加?汉寿是个地方,亭侯是个官名,所以二哥其实是汉寿这个地方的亭侯。

最后发现还是不太对,因为汉寿从行政区划上来说这个地方不是一个亭,为啥会是汉寿亭侯呢?这岂不是【上海区长/河北市长】这种感觉,不匹配啊,最后个人的结论是二哥是封在【汉寿亭】这个地方的侯,也就是读成汉寿亭-侯,就好像诸葛亮【此处应是张飞,一时大意写错了,多谢评论指正】是西乡侯,是西乡这个地方的侯,而不是西这个地方的乡侯。 =。=


水浒传里,朱仝私自放走雷横,被刺配,后来得到县令的赏识,县令说美髯公朱仝颇有几分亭候的风采,那就是2|2了


西汉初期的封侯制度承袭了秦朝。侯本身是二十级军功封爵制度中最高级别。其中第十九级就是关内侯,没有封地只有食邑多少多少户;第二十级最高,叫列侯,也叫彻侯,有封地,是其封地的领主。比如留侯张良,就是张良因为功劳比较高,被封为“留”这个地方的列侯。

东汉后期,侯爵细分为关内侯,亭侯,乡侯,县侯。根据当时官制,“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县比乡大,乡比亭大,亭比关内侯大。比如,关羽是汉寿亭侯,张飞是西乡侯。还有比乡侯小半级的都乡侯,比亭侯小半级的都亭侯。曹操为了激励将士,发明了号召侯,只是一个名号而已,类似于三八红旗手。

所以,汉寿亭应该是一个行政区划。应该读 汉寿亭_侯,或者 汉寿_亭侯。


“汉寿”--“亭侯”

当年,关羽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了白马之围,曹操便奏请献帝,封了关羽为“汉寿亭侯”。


这一史实在《三国志·关羽传》中写得很清楚。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汉”字,事实上竟引出了后来的误解。目前有三种方向,其一为“汉—寿亭侯”,其二为“汉寿—亭侯”,其三为“汉寿亭—侯”。其三可能性极小,这里不予考虑。


而对于“汉—寿亭侯”一说,是说“汉”是汉朝,“寿亭侯”是侯的名称。就连大名鼎鼎的罗贯中老先生也是如此之看法,这里不妨请看他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原本中的一段描写:却道曹操为云长斩了颜良,倍加钦敬,表奏朝廷封云长为寿亭侯,铸印送与关公。印文曰寿亭侯印,使张辽赉去。关公看了,推迟不受。辽曰:据兄之功,封侯何多?公曰:功微不堪领取名爵。再三推却。辽赉印回见曹公,说云长推辞不受。操曰:曾看印否?辽曰:云长见印来。操曰:吾失计较也。遂教销印匠销去字,别铸印文六字:汉寿亭侯之印,再使张辽送去。公视之,笑曰:丞相知吾意也,遂拜受之。

其实这个误解可以说是由来已久。早在北宋时,湖北荆门县玉泉的关将军庙里就存有“寿亭侯印”一方,直径四寸。这在洪迈的《容斋四笔》中可见记文。另据《明史·礼志》载:洪武二十七年,地方官在南京鸡笼山建造关公庙,也称关羽为“汉前将军寿亭侯”。直到嘉靖十年(距建庙已一百三十七年)才由当地政府公开订正,改称为“汉前将军汉寿亭侯”。

之所以出现这种由来已久的把“汉寿亭侯”的“汉”视为汉朝的误解,还是缘于对历史了解的欠缺。


洪迈在《容斋四笔》中就认为荆门玉泉关将军庙中的“寿亭侯印”是伪造的,而伪造的人能出现这种失误,显然也是因不懂历史。


清初的毛宗岗更认为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那段描述违反了历史常识,他不仅在书中删去了这段文字,还在评语中特别地指出:“今人见关公为汉寿亭侯,遂以为汉为国号,而直称之曰寿亭侯,即博雅家亦时有此,实之误也……汉寿亭侯,犹言汉寿之亭侯耳,岂可去汉字而以寿亭侯为名耶?”

事实上,在汉代,列侯大者食县(收受一县之赋税),侯小者食乡、亭。汉献帝曾封曹操为费亭侯,就是这种亭侯。而诸葛亮,也在刘备死后被封为“武乡侯”,尽管现在对诸葛亮是乡侯还是县侯存在一定争议。

封关羽的汉寿亭侯中的汉寿则是地名,当时的武陵郡有属县名为汉寿,旧地在今湖南的汉寿县北,正是关羽被封的地方。故此,此“汉”字是不能指为汉朝之意的,试想,若如可,那么曹操的封位不亦该是“汉费亭侯”了吗?


其实,你只要从《三国演义》章节列表中就能找到线索。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那一张,回目是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如果寿亭是个地名,那么,老罗应该写作“寿亭侯五关斩六将”。(!!!老罗显然犯了这个错误,改正他的是清初的毛宗岗!!!!)显然,汉寿是个地名,位置在今湖南省,战国属楚地。秦为黔中郡地。西汉为武陵郡索县地。东汉阳嘉三年(134年),改索县为汉寿县,寓意“汉祚长绵”,治所今鼎城区断港头。


汉寿——亭侯。

今天还有汉寿呢——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

(http://www.hanshou.gov.cn/Index.html)

个人认为,无论是按管辖面积计算,还是行政级别计算。亭侯,就是今天的村长,最多是乡长、镇长。

十里一亭嘛,一个村的大小。

武乡侯诸葛亮的乡侯。应该是乡长或者县长,应该不会再高、再大了。不说还有县侯、列侯嘛。


是汉寿 亭侯, 亭侯是汉代侯爵里级别最低的,汉寿是地名吧


说个关系不大的,前著名铁路机车制造商Henschel就被铁道部翻译成了汉寿尔·····


是汉寿↑亭/侯啊。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


汉寿/亭候,汉寿是地名,亭侯为侯爵的名称,县,乡,亭,亭算是侯爵里最低的了,但以当时关羽的地位,得以封侯已经是很高的礼遇了,所以老实说,曹操对关羽着实不错。
另外为什么诸葛亮获封武乡侯,张飞获封西乡侯(武乡和西乡是县,所以是县侯),而关羽只是一个亭侯呢,还要怪关将军死的早,先主还未称帝,没办法大封特封。


我特么一直以为是封地在我们常德汉寿的一个亭侯,汉寿是个县啊!


说句题外的,关羽的这个“汉/寿/亭侯”是有朝廷红头文件的。诸葛的“武/乡侯”是表的,是默认,有备案没文件。食邑且不论,这个虚衔,关羽是含金量最高的。


“汉寿”地名,“亭侯”官名。所以是:汉寿/亭侯


推薦閱讀:

英法火燒圓明園時持有何種心態?
紅樓夢裡的丫頭分為幾等?
秦漢時期黃河流域有很多湖泊和河流么,比如鴻溝、滎澤等,為什麼這些都消失了就留下了地名?
古代文人真的可以在月光下好風景喝點小酒時隨口作詩,出口成章嗎?
蘇聯解體對俄羅斯有什麼好處?

TAG:中国历史 | 历史 | 三国 | 关羽 | 历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