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蔡崇達的新書《皮囊》?


豆瓣上對蔡崇達《皮囊》的介紹是:一部有小說閱讀質感的散文集。


書中李敬澤作序的最後一段說:我不能肯定這本書是什麼,我甚至不能肯定它是小說還是自傳。


小說?散文?還是自傳?讀完整本書,一部分的我確實想知道那些故事到底是真是假;另一部分的我說算了無所謂本質上我們都不過是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自己的淚。刻字的人抽身,把自己當別人,讀字的人浸入,把別人當自己。


木心在《溫莎墓園日記》的序中說自己偏愛第一人稱寫作:「......袋子是假的,袋子里的東西是真的。當袋子是真的時,袋子里的東西是假的了。」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給了太虛幻境門口的石頭一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我並非執著於真假,可能是這本書太過匠氣。


看上去在寫人生,實際是把人生的枝椏都砍斷了裝進故事的四方盒裡。讓無序服從於秩序,把離亂的碎片都拼成圓滿的故事。起承轉合,前因後果,一條小巷配幾家五金店,一個茶壺配幾個茶杯,全都匠心獨運,穩穩妥妥。


可真實的人生不是這樣的,它雜亂無章,肆意鋪陳,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相比之下,脫胎於真實生活的《皮囊》,故事太規矩了。作為小說來講,沒有小說的想像,作為寫實來講,沒有寫實的誠懇。這是整體印象。


然後是可怕的疏離感。


作者對他文中的朋友們都有一種近乎冷漠的疏離,彷彿他只是一個置身事外的記者,永遠在旁邊觀察,觀察,看得透徹卻從不參與。該發的簡訊不發,該談的心不談,不該發生的悲劇也就發生了。


然後,有一種可惜。


後記中說投身報業是曲線救國,最終目的是文學。從這本書看來,他曲的這條線著實給文字留下了印記,好的或壞的。也許是我本身口味的問題,鍾愛的文字要麼潦草不羈,要麼誠懇克制。不喜歡他的這些印記。


《皮囊》的配角們都是被生活傷害的人,只有主角自帶主角光環過上了看似理想的生活。而實際上《皮囊》也被生活傷害了,如果他一開始就選擇了文學,文字應該會更自由。


人有那麼一種心理,痛悔,內疚,等等,放在心裡深思即可。一出聲,就俗了,就要別人聽見——就居心不良。人要想博得人同情、叫好,就是犯罪的繼續。文學是不許人拿來做懺悔用的。懺悔是無形無聲的,從此改過了,才是懺悔,否則就是,至少是,裝腔作勢。


翻《文學回憶錄》看到上面這段話。但我不忍心說《皮囊》裝腔作勢,至少是,在某些方面。

因為看到那精心布局的背後,是一顆忍著痛的心,那顆心曾經向文學低頭,如今正跪著求它原諒。


姿勢還算好看。還是推薦看看吧。

文/木石

微信公眾號:直女日記(zhinvriji)

一切關於女人都關於自由,都吸引我去言說,停不下來。


開篇之前居然看到三個人為本書作的序,比較少見。看完之後,倒吸一口涼氣,好像明白了些什麼。
————————————————————————————————————————————
若後續精氣足,何需齊鼓吶天喊?
不過,這本書還是推薦可以一看的。
前面從《皮囊》——《我的神明朋友》,憋著的是來自家鄉、親人、苦難的一口氣,從前到後從強到弱噴薄而出,給人的震撼和顫動都是從皮膚里撕裂的真實感。但凡有過故鄉有過苦難有過親人相濡以沫的人,都很難從中抽離出來把它當成局外人的故事,「子欲養而親不在」是中國傳統家庭關係中大量存在卻很難能體會到的身不由己的冷漠。蔡崇達通過克制的寫法,還原了苦難家庭中的親人關係和情感表達,甚至用現代文明定義為愚昧的方式來決定鬼魂的去留,是千千萬萬平凡人對死亡無能為力的回魂,是所有將父親作為家庭支柱精神之光的中國式家族的情感命脈。
而後的《張美麗》——《厚朴》,味道漸漸變了,中國式鄉村成功學衰落的演變法。他做回了老本行,用新聞體來寫那些在青春成功路上摔得頭破血流甚至沒了命的人,他作為參與其中甚至能改變他人走向的人一直用冷漠旁觀的表情看著他們終成遺憾。
《後會無期》里的一句「告別的時候一定要用力一點,多說一句,說不定就是最後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後一眼。」似旁觀者的疏離,欲言又止的理性,讓他對生死的告別,多半都是遺憾。
如果用比較溫和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就像一條發源處噴薄而出,中段迂迴曲折,後段迴流乾涸的江。


一本捨不得馬上看完的書


他寫阿太,寫父親,寫母親,寫家裡的老房子以及鄉土神明。他很用力在寫,可我卻覺得他的感情恨不徹底,愛不真切。不是矯情,而是索然無味。

他寫香港阿小,寫家鄉阿小,寫玩伴文展,寫室友厚朴。我不知道他筆下的這些人是否能看到他對自己的描寫,但我希望看不到,或許這樣就不會對他產生恨意。很奇怪,明明這是一個男人的文章,是他用現在的筆去回憶過去的人和事,可我卻分明看見了一個拚命講著蹩腳故事的小男孩。他站在人性制高點上,評判著曾出現在身邊的人和事,字裡行間總能感覺到他對這個世界若有若無的敵意。這讓我想到東野圭吾的《惡意》,他把身邊每個同伴都寫的醜陋不堪,而把自己塑造成有理想有抱負的熱血青年,好像在人生這條道路上,他一直是正確的、領先的。尤其是他寫室友厚朴,我一直在想,這個人的三觀去哪了?
我不知道最後幾篇簡短隨筆是不是他用來湊數的,但不得不說,只有那幾篇讓我覺得這是「人」寫的文章。
如果單看後記,我會覺得這是本好書,可再好的後記也彌補不了內容的乏味和空洞,以及作者丟失的三觀。我只能說,通過後記,他為這本書許下了一個美好願景,然而現實卻是,他的人還不足以支撐起他的夢想。
書是韓寒監製、劉德華大力推薦的,可這除了能證明蔡崇達有堅實的靠山和讓人艷羨的人脈以外,其他什麼都證明不了。況且,在我讀完整本書以後,不免替靠山和人脈感到深深的擔憂——他們正在用實際行動砸自己的招牌。
支撐我讀完整本書的動力,開始是我不想把作者想的太不堪,後來是我想看看他還能寫出什麼幺蛾子。這本書最大的好處就是,大家讀完可以一起玩遊戲——大家來吐槽。


  2015年頻繁被《皮囊》刷頻,一直都沒想要看它,直到大狗熊推薦這是一本真誠的書,狗熊月讀的夥伴也強烈推薦此書,由此我便打開此書。這本書我分為2部分在讀,同時也恰恰是2部分截然不同的情感,前半部分寫家人到《我的神明朋友》,的確讓我感動;後半部分從《張美麗》開始,寫夥伴朋友,卻遠不如前面讓我喜歡。

《序》

   《序》試圖開始我們對自己人生、對遇見的人的思考。它告訴讀者,「人生際遇的好與壞,關鍵往往在於生命里碰到甚麼人,只要能對你有所啟發,都是明燈」,我們一生不同的階段總會遇到不用的人、不同的事。有些人在那時那下對你說過某些話,也許在那當下它並沒有對你起到任何作用,可因為你曾經聽過和未曾聽過卻有著本質的區別。當經過更多的人與事之後,曾經聽過的話、見過的人與事,便會在不經意間引導你人生的走向,驚喜與驚嚇可能都在不經意的拐角處。


   每一個拐彎也許便是我們對自己、對他人多了一分認知。如若我們不是活得懵懵懂懂、渾渾噩噩,我們終其一生都是在認識自我和認識他人的過程,自我探索之路於有些人是本能、是無意識的,於有些人是有意識的奔赴,無論何種,人總得努力嘗試看見自己。

   可看見自己從來不容易,「西方之巫說:認識你自己。認識你自己就必須認識你的他人」,我們生活在人群中,我們從來都不可能獨善其身,我們總有藉由自我認知和他人評價去看見自己。「在生活中、行動中遭遇的人,認識他們,照亮他們,由此你就知道自己是誰。這就是蘇珊*桑塔格所說的人的世界。人必須在人的世界裡求取意義」,可我們要的意義是什麼,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弄明白。

《皮囊》

   《皮囊》是書名,也是章節;是現實,也是象徵。皮囊是包括肉體的載體,也承載了精神的重點,可皮囊也僅僅只是皮囊,終有一天它將什麼都不是,它的冷酷法則:從不許諾什麼,也不相信奇蹟,不相信心。可它又等待著、召喚著人的掙扎、憤怒、鬥爭、意志、慾望和夢想,皮囊終究是我們世俗存活的依據。


   這篇講阿太(太婆,外婆的媽)的故事,一個白髮人送黑髮人的老人生活態度。這是一個經歷過無數生活磨難的老人,卻又是一個面對現實用力生活的老人。


   這篇感動我,大約是在阿太身上我看到了二姨的影子,她是生活在農村裡的眾多婦女形象的縮影。她們貧苦,可她們仍舊樂觀生活著;她們辛苦勞累,可她們認為用勞動換取屬於自己的生活本屬正常;她們沒有知識,可她們並不依附,她們可以獨立而強悍的活著;她們一輩子都在勞作,她們從來都不懂得何為享受,恰如阿太說的「肉體不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她們太習慣了忙碌,她們甚至不懂得休息。而讓我悲傷的還有是她們因為知識的匱乏、視野的狹隘,她們不得不一直停留在原地,等到她們真的老到沒法動了,她們的日子只有發獃和等待。

《母親的房子》

   《母親的房子》講母親年輕時從父親處得到的房子,更講母親在父親偏癱後努力想要建起的房子。房子,不僅僅只是一個空間,還寄託了母親無數的希望和尊嚴。這樣固執而倔強的母親,多少是讓人悲傷的,渴望更好,可支付更好的代價卻如此沉重。


   聽過無數關於房子的悲傷故事,它們不是現今房貸壓的你喘不過去來的沉重,而是那種有無「根」的無力承擔的重壓。我們能想像在90年代初期,一個母親為了買一塊地,為了支付200元定金,拿不出去,卻求借無門的無力和悲苦嗎?明明無力為之,可為什麼還要力爭呢?曾經在聽時,我所能感受到的除了無力,再無其他。當歲月逐漸沉澱了一些東西在心裡以後,我開始明白:那是「家」的概念,那是沒法明說,必須靠感知的情感,那是內心迫切想留住點什麼的念想。


   只是農村的房子也在慢慢的發生變化,我們無不被社會發展所裹挾,「以發展、以未來、以更美好的名義,內心的各種秩序被太倉促太輕易地重新規劃,摧毀,重建起來,然後再也回不去」,到來後我們已分不清回不去的到底是曾經的美好,還是曾經以為的美好。

《殘疾》

   《殘疾》偏癱的父親從醫院回到家裡,被喜歡的迎回家,從抱有希望的努力康復行為,到最後無望的等待死亡,再到死亡的突然降臨。一家人在艱難的生活里掙扎著,有初期的喜悅,還有更多的是生活本身的苦難,也有善意的溫暖,只是總逃不掉窮苦的現實和窘迫。


   面對偏癱的父親,母親、姐姐、我都想給他積極的活力,然而「生活,從來就不是個太好的觀看者,它像一個苛刻的導演,用一個個現實對我們指手畫腳,甚至加進很多戲碼,似乎想幫助我們找到各自對的狀態」,一家人終究還是敗給了現實的殘酷,一切都會還原到事物最本真的面貌,無力掩蓋,無處躲藏。

《重症病房裡的聖誕節》

   《重症病房裡的聖誕節》這裡的人、這裡的情緒似乎是最真誠的,卻又是最容易消逝的,這裡面你如此深刻的感受到身體的存在,卻又如此無奈的發現一切都是障礙,「在這裡,靈與肉的差別第一次這麼清晰。在這裡,他們第一次像尊重自己的情感和靈魂一樣,那麼尊重自己的肉身 」。


   當我們健康的時候,似乎不知如何珍惜;當我們不再健康的時候,卻無從珍惜,如此矛盾,卻又如此真實,似乎如夢般,唯有痛才能讓我們感覺自己是真實的存在。可痛過之後呢?一切是不是終會歸於沒有,一切痕迹都會消散,一切都如同未曾發生,那個為父親燃放煙花的男孩,終沒能等到父親進入手術間。

《我的神明朋友》

   《我的神明朋友》在閩南地區,神明是日常的存在,是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作為閩南語系中的我,看這一篇,很多都是熟悉的,能理解她的行為,能體會她的情感。當一個行為從小根植在你的日常點滴之間,想要徹底的遠離談何容易,它在不經意間可能已經成為你本能的潛意識。


   「我不理解母親在那些廟宇度里度過多少艱難的事情,在我的這段記憶中,只是那渾厚的沉香,慵慵懶懶地攀爬,而聖杯和地板磕碰出的清脆聲響,則在其中圓潤地滾動。」我情願相信那不是迷信,那是信仰,而有信仰的人會活的更心安。我不願把祭拜行為歸於迷信,對於相信它的人而言,那是儀式、是寄託、更是生活。

   以上是《皮囊》感動我的內容,也許某種程度是因為它們都寫家人、家鄉,它涉及了很多的風俗習慣,讓我看見熟悉的影子,我在他的故事裡回望自己的成長點滴。


  《我的神明朋友》之後開始寫作者的夥伴、同學、以及零散的情感,它們都沒法吸引我,它們是故事,卻無法引起情感的共鳴。在一個個支離破碎的故事裡,既無法帶來情感的波動,又無法帶來理智的思辨,那它們留存在記憶里的時間和空間就有限了。

原文鏈接:【文紫看書】看別人的故事,過自己的生活


我一直認為書店,顯眼位置,大家一眼就能看到的書裡面,大部分會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而這本書,比其他書稍微遲進一秒左右,我是去年看的,現在完成想不起來他講了什麼東西。


實在很有感觸,來一發。

首先,我知道我看的書不多,見的人也不多,走過的地方更是少,所以見識不深是肯定的,但是讀了這本書,見識不深的我仍然想說一些自己的話。我盡量不受豆瓣上一大半讚美之詞和不少的激烈的抨擊的言語的影響。
本書共有14個小短篇,題材像是半敘事小說又像是散文。這本書從2014年出版至今,一直都銷售的不錯,各大圖書排行榜上都有。
那天去鼓樓,我很浮躁的隨手拿起皮囊打發時間。在書店,從皮囊到張美麗,幾乎是毫無停頓的看完的,期間淚水幾許。在催淚的幾篇里,作者的文筆略有矯情,但是就像他後文自己說的那樣,他是小鎮出來的,身上帶有那種「渾濁」,這讓他前幾篇寫的很成功,稍稍的矯情我看作是進入大城市,被這時代催化的產物。
曾經有人給過我建議,不要看近五年出版的書。經過至少5年,它還能出現在你面前,說明有被打開的資格。確實,當代的80後作家,實在很少有能被欣賞的傑作,我不知道這是怎麼了,時代變了,還是80作家的作品就應該是當代的傑作,我的審美有問題。反正現在是各種口味的心靈雞湯盛行,長期佔據各大書店暢銷書展位,這本皮囊的確是其中的「小清新」了。
重新說回書,前幾篇的確可以讓我打5星了,我興奮的看到一半就向我的摯友們推薦它。
後來,從阿小和阿小開始,味道變了。從那句:阿小雖然也引起了我的興趣,但他奪走了原本屬於我的許多目光,讓我多少有點失落感。鑒於作者當時的年紀,這心理也是無可厚非。但是,他帶著這種從小學到中學因為成績好而產生優越感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別人這就是錯的。字裡行間,無處不是他的優越感,他的童年畢竟不是當年寫的,一個33歲年齡的知名主編,在回憶過去的時候,仍然帶著這樣的優越感,他把文中的「我」美化成一個從小就懂得討好香港阿小(權貴)和拖鞋軍團(平民)的「善良」的人,這在我看來就反映出隱藏在文字背後的世故的作者的高於一切的彷彿洞穿所有的虛妄的優越感,這讓我反感極了,這個故事讓我感覺明顯帶有編的成分,弄不清楚作者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是 不應該像家鄉阿小一樣去嚮往走出小鎮去接近象徵大城市的另一個阿小還是 要從小懂得不為權貴折腰,亦或是 從小就要懂得不去得罪別人,無論哪一種,我都覺得這是作者的個人的從他角度的觀點,憑什麼嚮往大城市在他的筆下就一定會失敗?
接著說天才文展,讀了這兩篇,覺得底子里家鄉阿小和文展很相像,都是做著不切實際的虛妄的夢,都沒有像文中的「我」一樣「務實」!這一篇里,最欣賞這句話:我們都是,既失去家鄉又永遠沒辦法抵達遠方的人。
厚朴這一篇,讓我對這本書越來越失望,一度讀不下去。我生氣,背面的韓寒推薦語寫著,希望自己能讀的久一點,我那會想,韓寒還是永遠都讀不完的好!讀完這三篇,滿滿的都洋溢著「我」因為自己的務實而獲得的在北京生根的成功感,而且在我看來「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成功感,並一直在沾沾自喜,他彷彿站在山頂,俯視著阿小,文展和厚朴這幾個灰色的角色。這句話最諷刺:一個人頂著這樣的名字(厚朴,hope ),和名字這樣的含義,究竟會活的多奇葩?特別是他還似乎以此為榮。

從作者這明顯的嘲諷,我也深深的嘲諷文中的「我」。在嘲笑他人的「我」在我看來,矯情,可悲,自以為是。這三篇,作者筆下,主人公都失敗了,我實在懷疑作者是在有意抬高「我」,貶低了配角們。這個時候,我感到憤怒,憑什麼,作者就可以隨意評論他人的人生,我覺得評論這個詞也不夠準確,用英語中的judge更好。
我知道作者想傳達的是,這個逐夢的時代,每一個人都被鼓舞了,躁動天真地以為突破常規,按照教科書上的夢想的範例就可以成功,從而走向人生的輝煌。這個立意是深刻的,但是故事刻畫的不真切,不夠貼近生活。
後來想想,作者這樣明顯的讓「我」成功,讓配角們撲街,挑起讀者的憤怒也是他的一種意圖,他後來寫了,或許 ,我和厚朴得的是同一種病更讓我堅定了上述觀點。在滿大街的正能量中,這幾篇獨樹一幟其實也挺好的,夢想其實就是卑微的執著。讀到現在,我還是覺得應該給五星,給認識自己和社會病態還勇敢寫出來的蔡崇達。


看到這本書,必須回答下。

那些刻在骨頭裡的故事,終究是我們要去回答的。

這是《皮囊》封面上的一句話,把人生的責任,平淡又深刻地描繪出來。

剛看到這本書時,韓寒、劉德華、李敬澤的推薦,讓書和作者鍍上一層金閃閃的外表;推薦語寫到,這是一本認人又認心的書,還是一本有小說質感的散文集。

人,都是喜歡懷念的,越長大,懷念的就越多;懷念家鄉,懷念親人,懷念故友;用文字描寫出的一種寄託,一切原來一直活在心裡。

筆者最喜歡書里一篇文章《重症病房裡的聖誕節》,描寫了在病房裡的故事,在文字里,你看到了生與死,看到了人性最初的一面。

疾病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他們,即使他們當時身處不同的生活,疾病一眼就看出了他們共同的地方,統一把他們趕到了一個地方;同一種疾病的人,會被安排在鄰近,經過幾天的相處,他們成了最熟悉的人。

只有在病房裡陪伴過親人的經歷,才能深刻體會到這段文字的力量,不經意地道出了患病者與家屬的內心,有緣相遇在同個病房的人,都有共同的目標,就是身體早日康復,回歸正常生活;可是有的人如願了,有的,卻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病人的心理是脆弱的,所以很多敏感的問題都不便開口,因為誰都不忍心再去打擊別人,不去打擊,就是最好的安慰。每個從病房離開的人,都帶著長舒一口氣和洋溢的笑容,都恨不得永遠不要在來到這個地方,病時才知健康好。

《阿小與阿小》、《天才文展》、《厚朴》此三篇說的是朋友的故事,從兒時鄰居到大學同學,每個人的命運都不盡相同;他們都懷揣著夢想,希望能成為理想中的樣子,最後他們都失敗了,現實給他們都開了個大玩笑,心靈的迷失,一開始就走錯人生的方向。

很多時候,我常常祈禱,身邊的每個人都能陪伴著走完人生,那就是最好的禮物;怎奈,每到一個階段,總有人不斷離開,不留一點痕迹;生活從來不會給你太多時間留戀,只給人無限的遺憾;生活這張問卷,你不回答這個問題,就永遠看不到下個問題。

用書里我最喜歡的一段話做結尾:期許自己活得更真實,更接受甚至喜歡自己身上起伏的部分,才能更喜歡這世界。懂得處理和欣賞各種人性的醜陋與美妙找到和它們最好的相處方式,把這一路看到的風景,用審美的筆觸表達出來。


我覺得前半部分講故事的時候挺好看的,一來這些故事都是很真實的,又充滿戲劇性;二來他文筆是我喜歡的風格;三來故事裡又加入了很多對於社會人生命運的感慨和討論。但後面幾篇頗有高中生作文的感覺,一味的在抒情,可能我自己不適合吧,覺得十分矯情,像在湊字數一般。
還有就是感覺他的文章有一種悲憫感,可惜是高高在上的,上帝視角,非常主觀的悲憫感。


昨天晚上加班到快九點,回家的路上我在便利店買了幾串關東煮當作夜宵。初春的夜晚乍暖還寒,行人寥寥。我在便利店燈火通明的櫥窗前找到座位,坐下草草的吃。忽然我覺得自己吃相非常難看;可是很快我對自己說,難看就難看吧,誰看你呢。

不知怎的我又忽然想起了家,離此地1300公里的一個小城,那個我擁有青春記憶的小城。讀初中和高中的時候,我從來不在校門口的小賣部吃東西,原因是怕自己吃相太丑被男同學取笑。那時候的我,每天將馬尾梳的一絲不苟,路過校門口的小店,知道撞球案邊有目光粘在背上,心裡美滋滋。聽到他們的口哨聲,我心裡很忐忑,但更多的卻是得瑟。

而如今,我在這片城區已經生活工作了五年多,除了同事我幾乎不認識更多的人;城市太大,周末偶爾逛街也不會碰到熟人;而那個小城,無論何時出門,總會遇見一路打招呼的熟人。

家,是什麼?家,在哪裡?這個城市裡,人人行色匆匆面目模糊,有我的家嗎?

《皮囊》中,我看的到的是,一個小鎮青年在夢裡,面對家的方向,發出的呢喃。

四天時間讀完了這本書。整個閱讀的過程中,很放鬆。讀專業書,枯燥;名著,深奧;雞湯,煽情;理論,燒腦。作者大凡寫書,總要想說明些什麼;或詞藻華麗;或情節取勝,讀者也就被作者push著一路高歌猛進,讀到最後一頁。

而《皮囊》,14個章節,14個故事,無論是記敘至親離世時撕心裂肺的痛楚,還是調侃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那些尷尬曖昧的片段,用語平實,記錄直白,所以,閱讀的時候,同為小鎮青年的我深以為然;只是自己沒有捕捉這種呢喃細語的能力;而作者做到了。

作者筆下的閩南小鎮,於他,似乎是瓦爾登湖及精神家園的存在。小鎮的空氣、人、變遷和頹敗,都與作者的成長血肉交融,也許這就是故鄉,回不去的地方。在農耕社會,"我們的帝國,本質上由數以萬計的農村整合而成"(語出《萬曆十五年》);而讀到作者描寫的小鎮上的鄰里之聲相聞與面目模糊的身影,我想讀者往往會會心一笑:這樣的人,在你我他身邊都存在。在小鎮中曾經吸引著無數曖昧目光的"張美麗",我在閱讀的時候,腦補出了《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吸引著小鎮所有男性目光的那個背影。

是的,書中的故事,有你,有我,有他。天才文展,那個早慧而敏感的少年。那樣支撐著他不斷奮進的目標---到達城市並在此生存,一點點地,在他心中破碎直到幻滅。"你得想好自己要擁什麼樣的人生,然後細化到一步步的具體規劃。"十幾歲的時候就懂得這樣的道理,最終卻被生活打磨的如此沉默而平庸。所以,作者說,"我知道,從本質意義上,我們都是,既失去家鄉又永遠沒辦法抵達遠方的人,我們註定無處安身。"

我們都是離開故土,來到大城市尋夢的「小鎮青年」。我們努力地在城市中抹去小鎮帶給我們的印記,卻發現,等到我們終於變得和城裡人一樣,我們最想念的,卻仍是那個內心深處的家。對於內心最深處對於家的依戀,大部分人認命, 並將牽掛寄託於愈加迅捷的交通和通訊工具,然後繼續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完成著自己細碎而必不可少的生存使命。可是,厚朴,從大一開始就組樂隊反叛的厚朴,在想要去北京「治療心病」的要求被家人屢次拒絕後,用自己的生命,大寫出了一個慘烈的「幻滅」。

這,是我們小鎮青年的宿命嗎?

還好,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有夢,可以在夢中,朝向家的方向,呢喃細語。

成長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疼痛。這疼痛;不是矯情,無需渲染。「生活,從來就不是個太好的觀看者,它像一個苛刻的導演,用一個個現實對我們指手畫腳。」道盡了無奈與辛酸。而我們這些小鎮青年,排解這無奈與辛酸的,就是回家看看,摸摸那溫暖而踏實的土地,貪婪的呼吸一下山間泥土的清香。

也許在那些寂寞的小鎮,往往回去看到的是,"物是",而人已非。可是,那些我們長大的歷程中走過千遍萬遍的路,還在那裡;家鄉的老街,就像蒙上細紗的風景,在內心的深處靜靜的看著我們,等著我們回去。

《願每個城市都不被閹割》里說,「千城一面」,使得城市沒有個性;城市的孩子從小就理所當然地遵守並接受著既定的秩序;而小鎮青年,才會在不斷地自我否定和逃離中,尋找到自己心中的歸屬所在。

也許,這就夠了;至少我們的夢中,還有遠方的那個小鎮。


有點假,不想讀第二遍,也不會推薦人去看。

寫閩南的部分基本沒有認同感。

寫要拆遷了還堅持要翻新讓我覺得有點作而不是感動。


這本書是周六在公司書店買的,這兩天剛剛看完,作者的文字沒有任何花巧,如最最平實的拳法,心隨意動、腰馬合一、傾力而出,沒有變招、不留後手,威力驚人。
若只是讀過皮囊一文,會以為這是一摞以人生經歷講道理的文字,每篇都會提煉一些如「肉體是拿來用,而不是拿來伺候的」般的警世恆言。讀完全書才知道,原來並不是那樣,這是一本關於「根」的書,一個在外漂泊打拚、於大江大海中破浪前行的小鎮青年,用文字將自己的「根」慢慢地順出來,重重地釘在那裡,只有這樣,才能夠穩得住身心,不至於被滾滾洪流沖得不知所蹤。
或許如韓寒所言,這本作者寫了很久的書,更適合帶上旅途,在每個靜謐陌生的夜晚拿出來慢慢讀,讀慢一點,不爭一些,也許會得到更多,到達更快。


 首篇不錯 末尾不錯 有幾個地方還行 一邊看 一邊失望 更多懷疑
  筆力普通 敘述普通 就連煽情都很普通 蔡崇達在儘力地去理智地寫 想脫離他當然會看不上的煽情 畢竟這麼大歲數了 還是個搞新聞的 但是 一切只能但是 平平 平平中也沒有驚喜 看完不知道看了什麼 只是自己的總結而已 感動別人 太難


審美之外,還有真實

大學時代看過一部英劇叫做《skins》,中文名譯為《皮囊》。上星期南京出差,在湖南路看到一本名為《皮囊》的書,忍不住買回來,才發現這本書與當年的英劇並沒有關係。同一個題目,講述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

英劇《皮囊》里,主角們年華正好,在荷爾蒙的作用下肆意玩樂,盡情揮灑,生活對於他們來說,也許只是一場輕快的遊戲。在這裡,皮囊的漂亮程度是決定這場遊戲精彩程度的關鍵,叛逆、逃離、放縱,是主角們的「主業」,也彷彿是名正言順的事情。這些元素,無論以什麼樣的形式和劇情表現,是大多數青春劇不可或缺的主題,只要容顏不老,荒誕的選擇是可以被允許的,無知犯下的錯誤是可以被原諒的。

在我們年紀還小的時候,為了掌握基本概念,很多知識被簡化了之後教給我們。高中物理,在力學、光學裡,可以把很多的變數忽略不計,只求一個值;語文課本里,把複雜的人性簡化成一個個的標籤,把許多不可複製的成功只歸結為一個因素;在政治課上,對思想家們的學說斷章取義,用來證明許多個不知所云的結論。當然,我更願意把這看成是教育家們的良苦用心,先種下概念的種子,再逐漸吸取養分來枝繁葉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嘛。

可正因為如此,長大的過程就成了不斷出走、尋找自我和意義的艱難歷程,也必然無法避免對原有觀念的顛覆。對於幸福人生的理解,對於自身的困惑和茫然,一路從未有過解答;從心靈雞湯到反雞湯,各種由黑轉粉,粉轉黑,只是這巨大變遷的縮影。從娛樂至上到娛樂至死的反省,想要逃離,但回歸田園也並不一定能回歸內心的平靜。

霧裡看花,看不清瑕疵的花朵是美好的,就像青春片里的主角們的生活,就像課本里簡化了的物理變數和化學反應方程式,就像用美圖秀秀修飾過的照片。雖然完美,但並不真實。當然,如果完全不用藝術的手法,沒有誇張,沒有比喻,沒有浪漫的想像,只有工學般的嚴謹,那麼生活必將是乏味的;但即使是虛構的故事,如果一味迎合讀者,美化苦難,粉飾現實,只唱讚歌,那麼難免會卑躬屈膝,矯揉做作。

所以「真」也許是一個當代作家難能可貴的品質。蔡崇達的《皮囊》,相對於現今的其他暢銷書來說,有一種貼近大地,樸素而真實的質感。他和韓寒一樣,都是從小鎮上走出來的80後青年,對於小鎮的情感複雜而又難以言喻。我想,這種情感對於因為城鎮化、高等教育普及、社會流動等等原因從小鎮來到大城市生活的青年人來說,應該並不陌生。一方面,童年的小鎮是心靈的家園,情感的皈依;另一方面,小鎮氛圍保守陳舊,生活單調重複,並不是青年們心中的「美麗新世界」。然而不管走得多遠,小鎮才是他們心中的家;不論路途多麼不便,有機會就要回家看看;即使看到老屋已經破敗,老家同齡人都已有各自生活,已不習慣家鄉的慢節奏狀態,只能帶著幾分失望回到拼搏奮鬥的城市,但過不了多久,又會開始想念。

「皮囊是用來使用的,不是用來伺候的。」這是開篇寫到的太奶奶告訴作者的一句話。太奶奶就是憑以這樣的人生信條,以極其堅韌的性格,過完一生的。後來作者的父親患病偏癱,母親苦苦支撐起經濟拮据,風雨飄搖的家,這段經歷主要集中在《母親的房子》和《殘疾》這兩篇里,在其他各篇里能找到線索。

封閉保守的閩南小鎮,與海相鄰,與香港相望,偶有颱風登陸。母親與父親結婚後被要求「一定要生一個兒子」,姐姐因為出不起嫁妝而遭到男方嫌棄,這樣的事情在作者成長的小鎮里幾乎像呼吸一樣自然。我並沒有看到作者對這種傳統有何看法,也許作者只是想說出事實,其他的留給讀者自行判斷。

擁有一具美麗的皮囊自然是賞心悅目的,趨之若鶩也是天性使然;即便沒有,健健康康也是極大的福分了。不然,皮囊就不再是靈魂休息的客廳,而變成囚禁靈魂的監獄。在《殘疾》這一篇里,作者的父親身患偏癱,半邊身體不再聽從指揮,醫生診斷,沒有康復的希望。這位病人一開始懷著信心,做著各種努力以求康復,發現沒有任何效果之後,開始自暴自棄,將厭棄和絕望的觸角伸向了親人。他漸漸不再當自己是一個丈夫,一個父親,而是退化為一個小孩,因為這樣可以隨心所欲,不用負責。也許從這樣的角度去理解,作者才能夠諒解父親為什麼對守護他,照料他的家人惡語相向,是疾病侵蝕了身體,也摧毀了理智。值得書寫的父親的形象,一定要是高大、偉岸的嗎?又有誰真正去嘗試著理解過父親的軟弱,父親的幼稚,愛他,不是因為他足夠堅毅,足夠勇敢,而僅僅是因為,他是無可取代的父親呢。我覺得,這可能是整部書里寫得最好的一篇。將殘酷的生活用冷靜的筆調寫下來,不去美化亦不用它來博取同情,本身就說明了作者心智的成熟,也自帶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讀者會懂得的。

在這本書里,《母親的房子》和《殘疾》這兩篇更像是紀實的散文,因為寫得足夠真誠。其他寫各色人物的則應該是小說,只有小說里才能那麼輕易地總結人生,有那麼清晰的因果輪迴,那麼隨意地說出抱歉和再見。

看過作者蔡崇達的一個演講,講他的人生經歷,講他是怎樣在媒體圈獲得成功的(他曾任&<中國新聞周刊&>執行主編)。基本上他在演講里表達的那些前因後果,書中都有提及。他的自負,他的堅持,他的奮鬥,與書中的風格如出一轍。真誠,是我欣賞他的文字最初始,也最根本的動因。(完)


歡迎訂閱大臉貓的微信公眾號,搜索visionkat0512
或長按圖片掃描二維碼關注

分享大臉貓的讀書故事

http://weixin.qq.com/r/vkjs9ELETx8wrQaX9x2s (二維碼自動識別)


看了《皮囊》第一章後,就放不下手來。之前是在早上上班的地鐵上看,每次的路程不夠讀一章,那些天,總希望上班的路可以再長點。而早上讀這本收極為為難的是,總要剋制住自己的悲傷的情緒,努力的不讓眼淚掉落在擁護的人群中。

是的,這是一本總讓我想哭的書。後來,我改在晚上讀它,讀完一章後就去跑步,我天真地想把淚水化為汗水也許會讓心裡舒服些。

我在福建呆過幾年的時候,所以一看到這本書的名字蔡崇達,就知道是一個典型的福建人名。他在文中提到他的家鄉東石也是我去過的地方,靠海的一個小鎮。那個並不富裕卻有些迷信神靈的地方,是他生長的家。所以,書里的故事都是他身邊的人。

看《母親的房子》,我會覺得作者在這寫這一篇時每一句都寫的極為艱難,命運的變換在一個普通人面前真的太無奈了。他的媽媽堅持付出一生的心血來修的房子,不是為了面子和虛榮,而是為了有一個完整的家。而這一章也讓我一次次的想起來在十來年前我的媽媽堅持要給家裡改建一個新房子的日子,她獨自挖掉舊牆,獨自填平門前的溝溝坑坑。一個人如果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麼她就是堅不可摧的。我們的母親都是。

蔡崇達在這一章的最後寫道:「我知道,即使那房子終究被拆了,即使我有一段時間裡買不起北京的房子,但我知道,這一輩子,都有家可回。」我知道我也是。

他在後面寫到身邊的朋友《阿小》《天才文展》《厚朴》,其實每一篇都沒有好的結局,那個他以為住在香港天堂的阿小,過的卑微而艱難。文展曾經是他小時候覺得了不起的人,從小就知道跟他談人生,而後來,文展卻在自己規劃的人生里出不來。《厚朴》是唯一章我讀了二遍的,也許是因為這裡說的事,是和年輕一代人最為相似的吧。

厚朴總想去看世界,總以為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揮霍青春,製造夢想。當現實排山倒海地到來的時候,他就頂不住了。蔡崇達說:「厚朴,或許能真正抵達這個世界的,能確切地抵達夢想的,不是不顧一切投入想像的狂熱,而是務實地、謙卑地、甚至時你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憐的隱忍。」

我看了這一章兩次以後,並不像其它篇章一樣會有想哭的慾望,而是一種比哭更為深重的情緒在翻騰著。因為我不知道像作者一般對自己的控制是否是人該有的樣子,是否是我們唯一的不走錯路的選擇?對現實、對生活、對自己看的太清楚,是為了生活的更快樂,還是為了活的更苦悶?

韓寒在書的開篇中說:好的文字往往能給人們兩種閱讀感受,一種是一口氣讀完,一種是捨不得讀完。他說的真的沒錯,這本書的文字全部做到了這兩點。我本想一口氣讀者這本書,以早一些完結這些翻騰不息的情緒。可是,每讀完一篇,反而不想這樣的情緒消失的太快,它們會叩問你的內心,擊打你的靈魂,讓你一步步看到別人,又從別人映照出你自己。

我越來越覺得, 一個好的寫作者,是敢於直面自己人生的勇者。他的文字像一把刀,他不刺向別人,而是劃向自己,剝開皮肉,讓別人看到哪些刻在他骨頭上的故事。而這些我們是終能看到的人生,寫作的人都加以不評論,命運在每個人身上,都會有它本來該有的樣子。

讀完這本書後,我有一個星期的時間沒有晚上出去跑步,任由那種翻騰的情緒陪伴著我,我知道,從現在開始,我也需要開始從骨子裡摳字的征程了。


價值觀超級扭曲,一路打敗假想敵完勝所有朋友,想說自己厲害就直接說嘛,何必打壓別人抬高自己?


一個生活中裝逼的及其勢力的人,寫一本消費父老鄉親窮人給自己帶來高額版稅的書。扯了幾個名人做虎皮。


不論是厚朴、文展還是阿小,作者總是有意無意的拿來襯托自己,些許矯情!


前半部分好看,後半部分想把書扔了。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特意去翻了目錄,蔡先生在這本書里寫了《皮囊》、《母親的房子》、《殘疾》、《重症病房裡的聖誕節》、《我的神明朋友》、《張美麗》、《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海是藏不住的》、《願每個城市都不被閹割》、《我們始終要回答的問題》、《回家》、《火車要開往哪裡》《後記:我想看見每一個人》總共15個短章。


看前面幾篇的時候,答主還是被書吸引,甚至是沉浸在書里的。


比如《皮囊》里,老太:「肉體不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擲地有聲

對於二十多歲天天嚷著:「我不管,我想掙錢!」的答主來說,簡直像是遇上了知音:是啊,人怎麼能被肉體束縛,得拼啊,年輕的肉體就應該是用來成全人的想法和追求的啊。


再比如《母親的房子》,答主在蔡先生筆下看到了父輩相濡以沫、不善言表的愛情,它可能不那麼浪漫,但是深沉且厚重


——比如在決定建一座馬上要被拆除的房子部分有一段描寫,當時摘錄下來了:

【我沒說出口的話還有:其實我理解母親了,在她的認定里,一家之主從來是父親,無論他是殘疾還是健全,他發起了這個家庭。

事實上,知道母親堅持要建好這房子的那一刻,我才明白過來,前兩次建房子,為的不是她或者我的臉面,而是父親的臉面——她想讓父親發起的這個家庭看上去是那麼健全和完整。

這是母親從沒表達過,也不可能說出口的愛情。

回北京的前一天下午,我帶著母親到銀行提錢。和貧窮纏鬥了這大半輩子了,即使是從銀行提取出來的錢,她還是要坐在那一張張反覆地數。清點完,她把錢摟在胸前,像懷抱著一個新生兒一樣,小心翼翼地往家裡走。

這本應該是興奮的時刻,她卻一路的滿腹心事。到了家門口,她終於開了口:「兒子我對不起你,這樣你就不夠錢在北京買房子了吧。」

我只能笑。

又走了幾步路,母親終於鼓起勇氣和我說了另外一件事情:「有個事情我怕你生氣,但我很想你能答應我。老家的房子最重要的是門口那塊奠基的石頭,你介意這房子的建造者打的是你父親的名字嗎?」

「我不介意。」我假裝冷靜地說著,心裡為被印證的某些事,又觸動到差點沒忍住眼淚。

「其實我覺得大門還是要放老房子父親做的那對,寫有你們倆名字的對聯。」

然後,我看見那笑容就這麼一點點地在她臉上綻放開,這滿是皺紋的臉突然透出羞澀的容光。我像摸小孩一樣,摸摸母親的頭,心裡想,這可愛的母親啊。】


這段幾乎是全書唯一打動我的部分。


後來《殘疾》更像是蔡先生的自傳,作為讀者,沒有那樣的經歷,但也透過文字感受到了當時那個父親、那個家庭的絕望和脆弱。


《重症病房裡的聖誕節》、《我的神明朋友》中規中矩。


《張美麗》讓我想起《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裡面美麗性感的貝魯奇,我大概覺得電影是關乎人性的討論、而文章是關於傳統風俗思想陋習的呈現,而且深度也不同,相同的只是主角都是小鎮里一個美麗的女人


所以說前半部分,答主覺得還不錯


後面就越看越不對勁了。我感覺到作者對書里出現的人有一種置身事外的冷漠,而這些人都是他兒時的玩伴或者同學。也是很多答主提到的上帝視角,在《阿小和阿小》等章節時不時就能感受到。


這讓我這個讀者很不舒服,幾次有看不下去的衝動。


比如在文展的故事裡:

「我」察覺到文展的異樣,是這麼寫的:「我心裡隱隱覺得,他的腦子或者心裡有種異樣的東西,說不上那是不是病,但我害怕自己會被傳染上。」

還有「我突然很不願意再和他聊天了。和他說話,就如同和一個人在水裡糾纏,你拉著他,想和他一起透口氣,他卻拉著你要一起下墜。」

事實上,答主覺得蔡先生(如果這是自傳的話)曾經並沒有拉過他身邊的這些人。文展待「我」是特殊的,但是「我」卻遠遠沒有以朋友的方式對待文展。對阿小、厚朴也是一樣。


這個「我」是冷漠的。

答主祈禱現實中的文展沒有看到這本書,如果是我,我是要難過的。


再比如厚朴的故事裡:

文中的「我」理智得讓人害怕,他彷彿知道厚朴激烈的方式是非正常的,但是「我」卻看著厚朴在想:「他到底會活出什麼樣子,他到底能活出什麼樣子?」,「看著他,猶如在看老天爺正在雕塑的一個作品」

還有「我突然想打電話約厚朴出來喝酒。」「但我最終沒打這個電話,我沒搞清楚,是否每個人都要像我這樣看得那麼清楚。」。


想打電話結果又沒打,同之前文展回家奔喪,「我」想回來看看文展結果又沒有回去;同之前想給阿小回信卻沒回;都是一樣的,而且已經不止一次了……

對待親友,「我」始終是個冷靜的觀察者,冷靜得沒有人情味,被動到死。


其實書里最後蔡先生對自己已經有了比較清楚的認知了。

他說:「這幾年來,我就這樣生活在兩個世界的夾縫中。現實中不願意真正踏步進去,工作中作為記者,一個記錄者,我所要做的,像是一個好事的看客,迅速擠進眾多人圍觀的某個故事現場,嘗試被卷進去其中的喜怒,然後一次次狠心地抽離」。這就不難理解他自然而然表現出的置身事外的態度了。


最後這本書應該不會再推薦給別人了。


可能是一開始的期望太多,導致看完這一本書覺得還蠻失望的,幾次想要憤憤棄書,心裡另一個聲音卻又在掙扎:說不定下一篇正是我想看到的呢,要是作者換了一種表達了呢…然而看到後記為止,已經是灰心了。
我從讀《我的神明朋友》開始,就已經厭煩了,厭煩作者一直像是一個旁觀者一樣,觀察著母親,觀察著神明,觀察著這個小鎮人來人往,彷彿這一切,這生活與他自己已然是脫節般似的。絮絮叨叨繞來繞去,個人認為全書篇章安排的很亂,時間點跳躍太大,有點讓讀者猝不及防。稱呼也是一下從父親跨到阿爹。
越讀到後邊篇章越能濃濃的感覺到作者基於自身的自控力成長為一個尚有成就的人以及對走出小鎮後自己的生活現狀甚是滿意。對於阿小、文展、厚朴,作者在塑造他們形象的同時,其實字裡行間不經意已經流露出對他們的鄙夷,他覺得這是他們選擇的生活,而他自己則選擇了拚命努力走出這片狹小天地。所以他認為他的玩伴就是該,該是這樣的生活著的。
大概就是作者太過全力以赴,急於將自己的滄桑往事攤在眾目之下,我才越覺得彆扭,實在不喜這樣的故事以及這樣過分晦澀的表達。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電視劇白鹿原中的白靈這個角色?
如何評價諸神字幕組?
如何評價朴樹2015.10.17北京「好好地」演唱會?
如何評價周瑜?
如何看待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取消晚婚晚育假?

TAG:閱讀 | 豆瓣讀書 | 書籍評價 | 如何看待評價X | 皮囊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