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的畫好在哪?
不客氣的說,絕大部分人看八大的畫是矮子看戲,人云亦云,說來說去離不開落款的」哭之笑之「和白眼朝天的動物,一扯背景就是亡國貴族、苦大仇深,然後頓時覺得自己和他心意相連。
再然後呢?還有啥好說的?沒了。
那我們先來看一張畫。
以下幾張是局部的細節。
沒有翻白眼的動物,只有幾乎靜態的蘭草、荷花、山石和一隻閉著眼睛的喵星人,也沒有大家熟悉的哭之笑之落款。
這幅畫叫《貓石花卉圖卷》,是八大71歲的精品力作,現在正在故宮武英殿展覽,是全場的八大繪畫中我最喜歡的一幅。真跡的表現力比圖片強了不止萬倍,整張畫的效果極為空靈,彷彿時間靜止,萬物都處於一種圓融自在之中。
現在,請各位捫心自問一下,國破家亡的悲涼在哪裡?憤世嫉俗的感慨又在哪裡?
答案是統統沒有。你要是能硬看出來,那我無話可說,反正我看不出來。
所以,要說八大的畫好在哪裡,要靠眼睛看畫面,不是靠耳朵聽故事。
說一千道一萬,八大的好大概能被分成構圖和用筆兩個大類。
先說構圖。構圖可以分成全畫的總體構圖和每一個局部的構圖,大面上要虛實疏密安排得當,每一個局部既要保持住自己的張力和存在感,又要得體地扮演在全局中的角色。當然,也有全畫都特別空(疏可跑馬)或者特別密(密不透風)的佳作,但是你絕對不會因此產生壓抑或者鬆散的不適感。下面這一幅的構圖,虛實的對比和關係,大家可以體會一下。
說了這麼多,其實還是流於空泛,因為這種感覺需要建立在對經典作品進行廣泛學習的基礎上,如果只是漫不經心看過幾幅,光靠文字是說不明白的。
就好像,如果我壓根沒有吃過雞,也沒吃過味道鮮美的菌類和蔬菜,你和我描述一鍋雞湯有多鮮美,我就很難切實地理解。
再說用筆。中國畫一直有書畫同源,書法用筆的傳統,要理解八大的用筆,最好有練習毛筆字的體驗,否則可能不太好理解什麼樣的線條屬於有質量的。比如這幾筆枝條,
枯,但是枯中透著潤勁,有一股很強的生氣。再比如這張的荷花莖幹
水汪汪的,但是不塌也不癱,感覺水分都牢牢鎖住,直挺挺向上伸展,是另一種有勁。
這些用筆和八大的書法非常一致。八大的字乾淨、有力,前期更偏向於張揚求奇,後期更內斂圓融。前期的來一張:
前期的東西有心求奇,常常能讓人感嘆:怎麼這幾個字能這樣安排,看似放蕩不羈,卻又在法度之內。一筆能張得出,卻又能收得住,不是沒邊沒沿地放肆。
後期的來一張。
八大的字簡化了勾一類的細節,所以沒有繁瑣、炫技和媚態,全篇顯得坦坦蕩蕩,緩緩而行,氣息好,書品高,其成就不在繪畫之下。
讓我們回到開始提到的翻白眼動物和哭之笑之。
這兩個標誌性的符號讓八大聲名遠播,在普通百姓中的影響力遠遠大於同為四僧的弘仁和髡殘。越簡潔易懂,越容易傳播,八大可能也有意考慮到這一點。或許這種機巧能一下子奪人眼球,但是奪完之後呢?沒有筆法和構圖作為支撐,一張畫根本不值得反覆看,也永遠不可能成為經典。就像光抖機靈沒幹貨,可能的確能博人一樂,但哈哈一笑完之後,就什麼也不剩了;同樣,如果八大光靠翻白眼和賣慘,八大絕不可能在美術史上佔據如此重要的地位。
明清之際,國破家亡的畫家多了去,有幾個能留下名字?
不甘平庸,求怪出奇的畫家也大有人在,又有幾個留下名字?
八大的畫好在哪? 歸根到底,好在畫本身。
首先你得知道八大山人是誰。
他是明皇室的後代,卻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時期。他的心境你可以從中體會,無奈但又倔強,飄逸狂縱卻又悲憤慷慨。
他能怎麼辦呢?他什麼也做不了,一腔情緒全部扔進了畫作里。
後來有位叫聖雄甘地的民族領袖,面對殖民者,搞了一場「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載入了史冊。那是在1920年開始做的,被視作非常進步的一場運動。
而朱耷,是17世紀的人物,他的心境比甘地要早了300多年——雖然只是一個人的運動。看看他的畫吧,對滿清統治者的話就是:
雖然我只是只趴在地上的鳥兒,不再飛了,但是,看我的眼睛:哼!
雖然我已是案板上的魚,但是,看我的眼睛:哼!
我失了前路,但且看我一隻腳站著歇會,然後:哼!
怎麼樣嘛,我孤獨,我落魄,我失去了很多,我蜷縮在石頭上。但是,看我的眼睛:哼!
八大山人,他的畫作蒼勁有力,而且透著非常強烈的悲憤情緒,甚至可以說是「孤憤」。但每個生靈的眼睛,要麼閉上,要麼白眼看天,就是一個字:哼!!
他是中國國畫藝術的顛峰,不是說他喜歡哼,而是說,他的才情,孤傲,悲憤,無奈,倔強,通過那麼有力的筆觸,毫無保留的從紙面上透出來,就可以這麼清晰的傳遞到你心裡。
四僧的畫,放一起,高下立判。
修養只能評判畫不同的畫,修為即閱歷,寫出來什麼就是豐富或單薄。
他不與畫斗,因為畫即自然一部分,敗筆也是自然,只不過修飾為不自然。八大先看清這一點,其一。
好畫之所以舒服,有樂律,音樂從點到全貌,有時間緯度,而畫沒有,所以畫里見樂律,需由小見大。由簡現繁。八大深得此道,其二。
最難莫過放下所學即思想,此刻感受新鮮異常,忘技而現技,無情而懷情,八大做到了,其三。
自然,畫,畫者,是鏡子和鏡子兩邊的的關係,一個本尊,一個媒介,一個記錄員。但多少畫家能擺脫觀者這一層呢?一筆下去妙不妙?構圖巧不巧?形制雅不雅?擺脫了這些。自由了,八大接近了天人合一
你的問題配上這幅畫,不用解釋,自己體會吧。
趣味,情趣!
八大山人的畫,好在哪裡?好在純粹。
從法度而言,八大用筆簡潔,畫面生動。從創新上來講,有個人的面目。最重要的是純粹。
八大的字很軟很俗很醜,但他沒有遮掩,用二王或歐柳顏趙蔡蘇米黃等人的風格來寫。他很實在。展示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從這一點論,高明之至。
論書法,當然王羲之的最好(反對他的不是主流)為什麼人們還推崇歐柳等人呢?因為他們雖然不如大王,究竟有自家風格。
有的人,往往要寫得有力些給人看,寫得瀟洒些給人看,這是表演狀態,並非真我。雖然費盡心血,和猴子有什麼區別呢?
國中文人畫的巔峰。
筆墨線條技巧趙無極學八大的方法就是每畫100張撕掉80多張,只留最好的。
真正的高度是審美水平。審美的高端是禪。
但從八大的文字,超越程度看,還沒開悟成仙。
對,開悟就不畫畫了。
惠能大師種了兩棵荔枝樹,一棵在村口,一棵在國恩寺。
審美的高度是可以能量傳遞的,八大影響了何香凝,高劍父,傅抱石,關山月……
境界。曾經我也執迷於構圖、色彩...各種繪畫書法里必備的技巧,後來發現那些玩的熟的叫「匠」,而不是藝。
畫就是表現,好畫表現力都強,不論你看不看得懂,你看不懂多半是拿你認知的細節去和畫比對造成的;我畫的的是激情,是對這個世界的愛。你總是對比你認知里的向日葵是不是這個樣子幹嘛?結論就是梵高畫的向日葵那一坨是啥?哪裡好?
還有一點很重要!看原畫!看原畫!看原畫!
哪裡好?這太難回答了。
就好像一首歌好聽,哪裡好聽?怎麼就好聽了?為什麼好聽?你覺得好聽我tm怎麼知道為什麼?所有的解釋都是不得已給出的規律性的總結。但是牛逼的藝術都是沒有規律可循的。人的情感很難把握,藝術就是很巧妙的抓住你的感受,放大,誇張,並把這種感受控制在一個完美的空間里。這個度非常重要。所以牛逼的藝術家要苦逼的在各種扭曲的誇張的感受中歷練,控制這個度。這個過程非常苦,所以藝術頂尖的大師不是瘋魔就是不活了。。
問:八大山人是哪八個人...
當年美術史學霸調戲學渣的經典段...當你的藝術修養達到一定水平,你就能體會到其中的妙處了
說個不沾邊的。
余秋雨《文化苦旅》里談到一個笑話,一學生考試時說八大山人是古代八位大家,估計很多人都會產生歧義。
好就好在說不出好在哪
好就好在怎麼說好都行
好就好在就像透明的鏡子,每個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內心,但又說不出好在哪,因為每個人看到的也許都不一樣。
你看朱耷的簽名 就可以看出他的有趣
不是業內人,單就自己直觀觀感講。用筆很精鍊……生動?像……席勒?
八大山人是一個人?
八大山人:「我只是某方面比較大而已。」
八大的動物,一個個冷眼向天,這種人格化的表現方式,不知道有沒有先例,中國文化中,表現自我被認為是不成熟和不合群的,所以個體幾乎是泯滅的,而八大如此強烈地表達自我,這個在中國文化中絕對是另類,但是由於他特殊的身份和特殊的際遇,大家也都諒解他了,就好比對屈原的諒解。
不說內容 構圖都很完美 一幅畫倒著看也覺得舒服 感覺有一種力學的平衡
我也不知道好在哪裡......不過我想提供一些信息就是 八大山人 是他晚年的號,並不是一開始就叫 八大山人 了。我想題主 你可以自己觀察下 有題 八大山人 的畫(晚期)和他沒有題的畫(之前的)的區別,我也不敢亂說自己也不怎麼懂...另外八大還擅長山水的...
「八大"大概是他「夙持八大人覺經"的緣故,而「山人"呢,他自己有解釋,是遺世獨立的世外高人。
八大在中國畫中的地位好比西洋畫中的畢加索,簡潔到極致,怪異到極致,也美到極致。
這種美感來自於他獨特的人生際遇。
推薦閱讀:
※愛德華·馬奈對印象派繪畫的影響有哪些?
※畫家中有哪些師生戀?
※适合中国画专业学生阅读的书籍推荐?画册也可以?
※為什麼同為維也納分離派,克林姆特和席勒的風格感覺完全不一樣呢?
※繪畫基礎比較弱,在學習手繪插畫的過程中有什麼需要注意的,或者竅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