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醫療的前景如何?

本人臨床醫學畢業,沒當醫生(那個年代太苦太累收入太少)。混跡醫藥圈,國企私企外企全都干過,今年來有朋友拉了筆投資做020,正好趕上醫藥大環境不好,去待了半年,學習了互聯網思維。有感而發。

今年來,聞聽N多外企醫藥圈裡的市場部經理、市場部產品經理出來創業,主攻移動醫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只聽說失敗的案例,沒聽到成功的。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幾點:
1、只有產品沒有思維,現在做一款APP產品費用很低,但是如何來推廣就需要運用到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了。作為外企市場部的高管,專家醫生的資源是第一大優勢,這是其他互聯網公司所不具備的,可是資源不能這麼浪費啊,舉例說明:某外企公司市場部總監拉了幾個產品經理出來湊了一兩百萬設計了一個產品,此APP只能在醫生的桌頭上才能掃碼下載,主打的也是可以醫生反饋,問診。但您上來就讓患者每月交100塊錢是不是有點2?為了讓醫生有主動性100塊里分50給醫生,那麼大牌的專家門診患者都看不過來會為了50塊讓患者去下載?塊一年了,錢也花沒了,怎麼辦?
2、沒有創業精神,外企市場部收入高待遇好,產品經理年薪在30-50W,市場部經理50-60W,出差全部飛機,出入五星級酒店。如此好的條件很少有能出來創業的,聽聞北京幾個外企人員每人拿了幾十萬出來開發產品--有勇氣,但是全部兼職,為了解決互聯網缺失部分專門請了職業經理人--薪水不詳。至此已有半年多,產品還沒上線。
移動醫療是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像春雨等等也拿到了巨額的融資。但這些產品有著先天的不足,互聯網宣傳的是以用戶為中心,醫藥圈秉承的是以患者為中心其實就是以醫生為中心,這兩者如何結合在一起是需要磨合的。
明天見投資方,還在整方案,寫的有點亂,歡迎亂噴


類似的問題,自己原創直接貼過來了。醫療行業發展相對比較慢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的流通慢,而對於非標行業信息流通慢是本身的屬性。有意思的是醫療的數據化確是非常高的,只是沒有合適的渠道去流通而而已,移動醫療的概念,好吧,這傢伙真的是天時地利人和都佔了。現在國內移動醫療發展火熱,超級財團布局,傳統醫藥公司器械公司紛紛轉型插一腳,移動醫療創業公司更是遍地都是。醫療能或者不能跟互聯網結合的地方都有人在做。拋開政策的影響,未來移動醫療一定會最有前途的行業,雖然現在醫生的參與度並不高,看上更像是資本和創業者自嗨,但醫生離不開患者,未來隨著技術進步用戶習慣養成,醫生一定會重度參與的,這是職業本身屬性決定,無關於國情現狀。我們再來看一下現狀,知名醫院的醫生參與移動醫療相對較少,主要原因是1.很忙2.模式簡單對醫療價值有限3.醫生投入產出不成正比4.技術不足以支撐診療過程。這樣我們就可以從現狀中看到移動醫療的未來了,通過軟硬體技術的進步,現在不能數據化的都能數據化了,患者的信息數字化程度提高到一定層級,醫生憑藉數據更有效率的能完成比面診更精確的判斷。保險的進入改變包括支付在內的商業結構,醫生的投入產出得到平衡,政府通過精準醫療完成單病種成本控制,社會整體醫療成本增速趨向平緩,患者跟醫生的距離更近,對健康管理也不再完全依賴於醫生。好吧 ,創業公司這個時候應該已經該死的死了,該被收購的收了,該合併的合了


移動醫療的現狀和前景如何。

首先,是做現體制的補充者還是顛覆者?不觸及現有利益分配格局對現體制的核心規則影響不大的可視為補充者,諸如預
約、挂號、轉診,遠程會診和醫院品牌推廣的各種平台都是。對利益分配格局或核心規則影響較大的可視為顛覆者,諸如醫院去中心化、患者的反向重構都是。糾纏
在顛覆等於全部醫院關門和全部醫生下崗是沒道理的,斷言互聯網就是個工具,跟汽車、電話一樣顛覆不了生活也是錯誤的。人的生老病死或者情感確實沒法顛覆,
但人的生活方式恰恰被汽車、電話重新塑造,更何況威力巨大的移動互聯網。如果是在不喜歡顛覆這個詞,我們也可以說重構。看看會場中低頭看手機的人就知道微
信對他們的生活有多大重構。從重構和補充角度都可以做產品,二者起步難度和未來格局是大不相同的。

其次,移動醫療誰來付費?從官員的眼亂中看得出醫保體系的變動必然非常小心,何況這兩年的重點在改變對公立醫院的後
附制度。在公立醫院獨大的前提下,商保大規模介入只是夢想。沒有醫保和商保的支付,大多數移動醫療項目帶來的社會效率提高將無人買單。作為現在的支付者,
風投的耐心是否能堅持到真正支付者確定的一天?


不少移動醫療項目在今年融的錢可能最多支撐一年,在明年下半年無法再續就是斷糧倒閉。

最後,移動如何做好醫療服務?大家都認同互聯網+醫療是低頻和服務驅動,但在公立醫院堅壁清野下,優質醫生資源極為
稀缺。即使許以高額報酬,願意花時間在為移動醫療提供服務的醫生很少,願意免費接受服務的大中型醫院就更少。沒有醫生和醫院資源如何提供醫療服務,人工智
能神馬還都是浮雲。移動醫療可真不是APP加廉價客服加醫藥代表兼職地推,很多產品創立不久自吹有X萬個醫生入駐,難怪要被院長們看不起。醫生的日常工作
已經超負荷,怎樣讓他們下班後還有興趣在手機上讀文獻、發病例和看病人。不僅需要從技術角度,還需要從專業、從人性角度來打開。

移動醫療是一個奇怪的世界:創業者和投資人沸騰入火,政府、醫院和醫生冷若冰霜。本來兩個環境的對話融合是最理想的結局,可惜現在的移動醫療創業漸入魔
道,燒錢買客戶,迷信病毒營銷,照搬純互聯網企業來做產品運營。如果有人願意下本去證明自家產品的臨床獲益來爭取醫生,證實自己如何能節約醫保費用來爭取
醫院和政府,之前的三個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文/劉謙


本文摘自健康點healthpoint: 移動醫療:在糾結迷茫中野蠻生長
健康點 - 全球健康互聯點


隨著國內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眾對醫療健康的關注,移動醫療將得到一定的成長,但很多醫療機構和政店對移動應用、雲計算等概念還需一段時間的引導和教育,預計在2015年實現快速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移動醫療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達到28.4億元,預計到2017年底,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元,達到125.3億元。

2013年移動醫療常規服務的市場規模達到13.6億元,移動診斷服務(僅指在線輔助診斷)的市場規模達到2.9億元,治療服務(不含入院治療)市場規模達到2.2億元;而到2017年移動醫療常規服務的市場規模達將73.4億元。由於移動互聯網的技術背景,基本常規服務、診斷服務、治療服務將會一直佔據中國移動醫療市場絕大部分。

目前醫療保健類APP產品已達2000多種,主要包含以下幾類:醫藥產品電商客戶端、面向醫生/醫學院學生等與業人群的客戶端、綜合醫療健康信息化及雲端服務客戶端、眼科/牙科等細分領域產品、細分功能產品。分析認為:未來移動醫藥APP價值將體現在便利、高效、及時和個性化這四點。
便利:隨時隨地查詢藥品信息、附近藥店信息、與藥師溝通、下單支付。
高效:藥師、醫生通過患者用藥數據做出科學診斷,從而提高診斷效率。
及時:及時與線上藥師或專業醫生溝通服藥情況,並通過APP定時,提醒服藥時間,自我管理用藥情況。
個性化:患者在APP上的使用數據進行數據分析。、抓取和應用,從而提供個性化服務來優化體驗。

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未來5年內,在中國移動醫療市場發展的過程中,電信運營商將是該產業的主要推動者和受益者,佔據主要角色,在整體市場上將佔據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其次是設備提供商。

分析認為,在中國移動醫療市場,電信運營商最有可能率先進入這一市場,進而帶動整體醫療醫療市場的發展,這與中國醫療現狀存在一定關係。


段濤總結公立醫院對移動醫療創新的態度,用三句話來表達:把移動醫療當風景看,當熱鬧看,當笑話看。說移動醫療不靠譜,看起來很美,更可能只是熱鬧一場。北大醫院王杉說:多年前就曾經做過移動醫療的一個課題,春雨只是他們研究的所謂「reallife medicine」的某一小分支而已,他們要干就沒有春雨什麼事。


But I don』t think so,sometimes too old, too simple!


你見或不見,移動醫療就在這裡,將是一種全新的生產方式。現代醫院的成立,發展和變化也是經歷了數百年的過程,尤其是戰爭和重大應急事件的推動,都是建立在一定生產力基礎上的。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醫院形態,也不過是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而已。憑什麼認為現在就是最好的,不可替代的呢?要知道醫院是中心化管理模式,以業務為中心的樹形結構,從歷史發展來看,由於當時的交通,人才培養和溝通效率的問題,集中化的醫院是可以大幅度提高效率,協作方便,控制醫療質量和降低成本。但是隨著技術進步,未來物流供應鏈,人才流,信息流和醫患溝通方式的重新轉變,不像從前很難組織和低效率,很多醫院一定存在的基礎就沒有了,分化重構是必然的。所以移動醫療的商業本質是去中心化,以用戶為中心,建立在高效信息流的基礎上。兩者邏輯截然相反。


關於春雨項目不過是你曾經研究過的課題,只是沒做而已這個事,我是這麼理解的。好比我是要真的有能夠登上月球的能力,然後我才有資格說我不想去登月。真有本事做成你再說,問題這些事你永遠做不成,誰都可能成功,唯獨你沒有可能性。其實確實很多院長,領導崗的大牛辭職創業移動醫療,基本上沒有掀起什麼浪花,也許做點局部業務「擺地攤「的有不少。因為北大醫院再牛逼,由你來建立平台想號令天下,也不會得到協和、301、華西等其他大醫院的實施和支持,不摩擦你就不錯了。醫院再牛逼也是一個孤立的機構,認為有基金、有項目、有資源就能做,犯了基本的商業原則錯誤:」甲方乙方」,這個都看不明白還談什麼商業模式。所以這塊一定是屬於院外的第三方平台,什麼公立醫院+信息化公司+風投會怎麼怎麼樣,簡直是頭髮短,見識更短,雖然有無數人捧臭腳。這就好比全球沒有一個最大型的網商可以脫胎於傳統的商業巨頭,計程車公司永遠也不能做出滴滴打車。這是基本的甲方乙方和平台戰略中的學術問題,不懂可以學習,而不是胡說八道。否則如果真是這樣,世界早就屬於煤老闆和開發商了。


關於不停炫耀各種title,學術背景和IBM顧問等事,我不得不想起了已故的北大王選院士,他曾經說過,32歲的時候我發明了激光照排,是這個領域真正的專家,但是從來沒人理我,各種學術權威都說應該如何如何。可是等我到了5,60歲(也是這些院長的平均年齡),再也沒有任何發明創造,學術枯竭的時候,今天評個獎,明天當院士,後天被授予個什麼title。當一個人言必稱過去成就,不停強調各種背景和title的時候,他的學術生涯基本上就結束了。

關於拿了國家的大筆經費去做各種高大上的研究,不去說小圈子瓜分潛規則的事情。這讓人想起了飛機的發明。但是美國有一個教授是權威,寫了很多這方面的論文,國家就把大量資源和費用都撥給他,多年來一事無成,最後卻是由受夠了他譏笑的「農民企業家」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這說明很多事業,全社會更需要實幹家,而不是只會在一邊冷嘲熱諷的自大成狂者,just干之!


段濤認為:合適的診療模式是全部由三級醫院初診,然後再轉診給下面的診所。並自認為是最好的醫療模式,且不說其想當然認為即使在高負荷門診壓力的情況下,三級醫院誤診率更低,效果更好。其實從宏觀上來說,如果這樣做的話,整個醫藥、患者流量入口將更加被三級醫院壟斷,80%的基層醫院就是複診配藥的。而首診負責制和壟斷組織為維護自身利益的自發性壟斷行為會讓基層醫療越來越弱,形成人才虹吸,業務虹吸的「畸胎」,然後全社會成本高企,更加擁擠,為此買單。完全逆整個大醫改的潮流,不符合衛生經濟學的基本配置原理。那麼如果這麼做,誰是最大的受益者呢?這些公立醫院的院長和科主任而已!這明顯是屁股決定腦袋的思維在作祟!


之所以醫療費用如此日益高漲,除了人民群眾永遠有追求更好的醫療健康服務跟有限的社會資源之間的矛盾之外,還和院長績效考核和公立醫院的壟斷有絕對關係。任何組織,個人,行政部門,醫院和企業都一樣,壟斷者只會更加維護自己的壟斷利益,這是無解的,即使從哲學上來說,這也是為什麼孟德斯鳩會提出「分權與制衡」與「三權分立」的法治精神,各行各業都是比較普適的。就是因為公立醫院壟斷,即使實現藥品耗材零差率改革也沒有意義,壟斷方會要求會利益轉移支付,有很多部隊跟地方的大醫院無恥到,故意長期(數年)拖欠供應商的貨款,逼的很多小本生意的公司借高利貸維持運營,個人傾家蕩產。也有的院長這樣做,既然藥品零差率,那我就給你一直結80%的貨款,然後我把結餘的大量現金低息存在我的關係戶銀行,被他們當祖宗供著,然後給其贈送豪車,豪華旅遊和其它潛規則的利益輸送。你上面讓我控制葯佔比,我就開出大量檢查,誘導治療。


整個中國。一方面是總供給量不足,醫療資源稀缺,一方面是三級醫院過度醫療消耗了巨大的社會財富,反過來更加劇了醫療資源的稀缺,大多數院長和醫務工作者只想強調第一點而忽略第二點,但這是客觀存在的。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看病托關係找人最多的是醫務工作者自己,而不是普通老百姓,除了有這個便利之外,醫護人員更了解大醫院過度醫療,創造收費的情況,而被內部人打了招呼的醫生,自然在檢查用藥和治療上會和普通患者有區別對待,無須過多解釋,因為這是一個事實。


王杉認為:巨無霸的公立醫院這樣做可以對醫療質量進行控制。其實你每天篩查癌症指標,肯定能救一些人,但是這些浪費的社會總成本,能夠用於救更多的人。對個體來說,人命不能與金錢劃等號,但是對整個社會來說,人命和社會財富是等價的,疾病預防、救災、保護農村的婦女兒童、檢驗防疫等整個衛生經濟學的布局,都取決於社會總資源的再分配。就像戰場上戰傷救治原則一樣。一批傷員來了,我可以給ABC傷員其中任何一個立即手術給予最好治療,這當然對個體最有利,但是會延誤整體傷員救治。所以應該推行分級診療,分類後送的高效低成本流動,即使有些處理得不那麼完美。


院長更在意的是微觀,自己組織的利益,所謂以醫療質量控制,患者利益為出發點行過度醫療之實。就說北大醫院最引以為豪的信息化建設吧,數億元真金白銀的投資,國家撥一部分,企業支持一點,但是更多的卻需要患者買單。這是宏觀經濟學基本原理,那麼北大醫院的每床位經濟考核指標和周轉率都要大大高於其他同類醫院,進而都將被迫壓在所有的醫護人員身上,從整體上不得不進行以「醫療安全」為名義的過度醫療,也大大增加了醫患之間的摩擦。而哪裡有絕對的權力,哪裡就有絕對的腐敗,這根本不是靠抓幾百個院長判一下能解決的問題。


所以這就是國家宏觀醫改的大目標之一,必須嚴格控制公立醫院的醫療費用高速增長!為什麼美國要改革醫療體制,因為有絕對的過度醫療,醫療費用高漲,整個國家不堪重負,而精準醫療的核心是控制不合理的醫療費用支出,控費是關鍵,不幸的是國內大批歪嘴和尚以此為名,巧立名目地去設置收費,加劇浪費。事實上歐洲和日本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都在天天改革。後面還涉及到貧富差距、社會公平與效率的問題。


段濤還認為,所謂真正好的移動醫療在醫院中的應用是醫院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的互聯,也就是醫院管理和服務全方位都要互聯。乍一看好像很有道理,事實上這還是以「醫院為中心」的思想,總覺得什麼事都得順著公立醫院來,能為醫院帶來什麼幫助,而這只不過是移動醫療的一個分支,是醫院用來維護自身利益的「e-tool」的初級階段。而真正的移動醫療是重構醫患溝通方式,重組醫療行為,重新分布利益格局,是要打破原有格局,降低社會總成本的破壞式創新,價值鏈重構。自由執業和處方葯網售等政策放開之後,我們早晚都是對手盤,憑什麼要迎合你?


同樣某些著名的500強葯企領導反覆強調:移動醫療應該如何迎合葯企痛點,如何幫助葯企。憑什麼一切圍繞你,去迎合葯企,你把我們當成依附你們的醫藥廣告公司了嗎?要不要給你下跪,就因為你有錢?真正的移動醫療不是原有流程的優化,將構建一個新的渠道和運營方式,不知道誰能最後勝出,但是勝出的我們一定不是來跟你們祈求生意的,是對等合作與競爭的關係。葯企投資移動醫療基本上會以不死不活而告終,再有錢也沒有用,還是那句話,誰都可能勝出,就是你沒有可能性!我欣賞杏樹林和春雨的投資人所說,未來比馬車跑得更快的一定不是馬車,而你去問這些院長和葯企高層的話,他們會說,給我「一批「更快的馬!


王杉強調,醫療一定要面對面,視觸扣聽,望聞問切,否則是對醫療質量控制的兒戲,什麼目前沒有看到百分百的色彩還原技術之類的。對此我只能說,old man,你低估了技術進步對醫療行業的影響,其實現代醫學和醫院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發展,沒有聽診器的時候,醫生貼在病人的胸前後背聽心肺,沒有X光,CT和磁共振的時候,大批患者因為診斷不清耽誤了救治,還有些只能憑經驗或者手術探查,醫患即使天天面對面又怎麼樣?你知道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嗎?通過高速衛星網路,醫生可以在千里之外直接進行手術操作,如果未來連很多手術都能這樣操作,甚至部分標準化手術可以機器人自動完成,還有什麼東西非要面對面呢?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大發展的今天,還在啃著老舊的書本。OK,就是日常科室病例討論,協會組織的專家會診和大型醫學會議的疑難病例,哪一個是把病人牽過去當場討論的呢?你的意思是所有那些醫學專家和醫生都在扯淡,就是因為沒有看過摸過病人嗎?

至於段濤和王杉所說的什麼移動醫療商業模式不清之類的話,只是這方面知識少,附庸大眾的無知呢喃而已,其實移動醫療的商業模式從來都很清楚,從來也沒有不清楚過,就看你能不能做成而已,共有六種比較大的商業模式,各模式也都有成功的企業,限於篇幅,我下周再發文闡述。

至於王杉說的什麼移動醫療違法之類的表述,讓我想起了,大鍋飯時代的小崗村包產到戶,計劃經濟時期的投機倒把罪。所謂醫生一定要在醫療機構內執業,將隨著國家全面放開醫生自由執業和相關醫療保險配套而成為過去時(除特殊科室和有監管的診療行為之外),而醫生將能夠自己決定採用何種出診方式,包括美國和部分發達國家,現在醫保已經為遠程診療開始付費,因為可以降低醫療總成本。這是趨勢不可逆轉,而整個社會一定會向著效率提升,成本下降的方向運動,並且這個過程並不會像大家想得那樣需要一萬年,會比較快,因為國家沒有錢了,不改不行了。


之所以院長發出這麼多感慨,恰恰是因為移動醫療開始逐漸滲透,分化公立醫院,激發一部分對現實不滿的醫生蠢蠢欲動。用分級診療和醫生自由執業等政策去部分打破公立醫院壟斷,也是醫改的大方向。恰恰是由於公立醫院和院長們積極努力造成的,當然這並不是個人所決定,而是整個醫療體制的問題。未來打破、打散,配合處方葯網售,自由執業、醫生集團、移動醫療、物聯網,智能硬體,第三方檢測,整個醫療行為和組織方式進行重構。一大批醫療機構將會破產、重組,這是必然現象。壓縮公立醫院規模,抑制公立醫院膨脹也是重中之重。因為公立醫院形成區域「壟斷死亡區「,這又誘使公立醫院更加維護甚至不斷加強自己目前的地位,不顧及社會國家、總體經濟的平衡,更加在意小團體和自身利益,由此形成」兩個凡是「。凡是對我有利的都推行,凡是不利於我的都趕走。而大院長們的大嗓門恰恰是感受到了壓力,不是嗎?


作為一名臨床工作的醫生,我只想說幾點
1、因為經常會去其他醫院會診,有一次好奇看了所在城市的幾家醫院,幾家移動醫療網站的醫生網頁,然後,簡直是笑死了,臨床手術技術我們自己業內公認不錯(過程仔細流暢,切口小而且漂亮)的不少醫生(有的甚至還是科室行政主任),竟然得票和好評遠遠不如技術較差的醫生。事實上真正的大牛很多根本不可能在網上。很忙的臨床醫生或許會寫博客換下心情做一下科普教一下學生,但一般不會想休息時間還混跡於移動端。
2、我在幾個著名電商網路上,尤其是海外代購,鈣片和多維,看到過太多假貨,從來沒買到過真品,有的,在網上曬的發票根本此地點就沒有那個專櫃,更有甚者,連包裝和規格都不對。常規食品尚且買回來好壞參半,藥品,說真話,我自己當醫生,都不會選擇網購。
3、需要視觸叩聽診的西醫體檢和需要望聞問切的中醫診療常規,除瞭望診和問診,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結果還能勉強遠程,其他這些怎樣完成?
4、患者經常無法完整和正確的描述自己的癥狀,很多是因為疾病的原患者不知道自己真實的情況,譬如按照中醫說法真寒假熱的情況,我就親歷一個患者,下大雪她穿著一件薄到幾乎可以透視到皮膚的襯衫就來看病,她說自己從來不冷,手腳發熱,結果,我讓周圍病人摸了一下她的皮膚,冷得像冰。
5、這是無意的,更可怕的是各種有意隱瞞疾病史(有的連癌症都隱瞞,好騙醫保和商保)、生育史(誤導醫生第二胎當第一胎或許會出現急產危險),整形(有各種假體和內切口的疤痕,影響周圍血供)或各種手術史的病人(經常是為了欺騙配偶或家人)臨床上也很常見,甚至在急診看見隱瞞停經史,已經懷了6+月的病人,自己就是在校學護理的。遇到過各種奇葩誤導,如果真的完全信任患者的描述,肯定會徹底糟糕。
6、化驗單受過基本訓練的實習醫生都會看,開一堆化驗單不管有用沒用一點不難,但是體格檢查才是最考臨床醫生水平的,有明確診療思路知道該做什麼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用來幹什麼,卻是真正有臨床經驗和只讀過書卻無足夠臨床經驗的學生的分水嶺。所以,剛讀完書就在移動端工作的醫學生,和真正有經驗的臨床醫生,對於疾病的診療,是有天壤之別的。但是,外行很難看出。
7、很多嚴重疾病也許只有蛛絲馬跡,如果只按照患者敘述和要求來診療,常常會漏診誤診。例如曾有患者就診時以為是簡單的宮頸問題,而且堅決認為自己就是最簡單的炎症,就是一直治不好。我最後檢查,發現她不僅是癌症可能大,還是源自直腸癌的轉移癌可能大。如果是網上問診,這些根本就不可能發現,而會漏診誤診,到時候,責任算誰?倒霉的還是圖方便的病人。
8、我的2個同學,一天沒學過醫(父母是醫生),在移動醫療客服工作,負責回答諮詢。

事實上,哪怕親朋好友打電話希望診療,我常常也是愛莫能助,必須親自檢查,否則只可能給較為籠統的意見。
因此,我個人覺得,移動端,只適合解答常識和預約分診,進行分診和挂號服務還是不錯的輔助。
但是如果用來診療,或許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移動醫療是移動互聯網最後一塊沃土,將來肯定是會大有作為的,不過醫療行業壁壘太高,這也是它最晚進入的原因,更是制約它未來發展的主要阻力,前途風景無限好,但腳下的路十分艱險,能不能走下去,看的還是毅力和決心。


SUKI,移動醫療圈(公眾號:yidongyiliaoquan)專欄作家,多年移動醫療工作經驗。

---------------------------------------------------------------------------------------------------------------

移動醫療在經過前期解決用戶就診預約挂號難題,開展線下診所發展後,再到中期陪診服務、遠程醫療的萌芽,至今已經擴展至診後的健康管理,移動醫療的閉環模式開始初顯雛形。雖然移動醫療正在逐步完善其核心功能,但卻仍然難逃用戶數量大、活躍度低的尷尬局面。

移動醫療目前始終沒有辦法獲得一大批忠實粉絲,原因何在?首先:移動醫療的「知名度」幾乎為零。某知名媒體在一次調查結果中顯示:在隨機受訪的普通群眾中,僅有20%對移動醫療有印象,而其中只有13%能準確說出移動醫療的主要作用,且大部分人的認知停留在可穿戴設備層面;更令人震驚的是,只有5%的群眾曾經體驗移動醫療。即使移動醫療一直秉乘為群眾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理念,幫助群眾管理健康為主要目的的新興領域。但從這個結果看來,在移動醫療高速發展的2014年過後,移動醫療卻並未能獲得如期效果,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其次,用戶對移動醫療功能一竅不通。上述提到移動醫療知名度低的現象,事實上不少移動醫療企業都心知肚明。因此,其中資金雄厚的這部分企業想出了這樣的餿主意——燒錢「買」用戶。繼春雨醫生「一元看名醫」到平安好醫生「一元購葯」再到滴滴專車「基因檢測項目」;用戶在高速增長的同時亦出現了活躍度低問題。這樣的現象並非只出現在普通群眾身上,就連醫生用戶也似乎沒有辦法解脫這個厄運。醫生作為文化水平較高的一群人,他們的接納程度理應比普通群眾高,但是現實卻並非如此。不少醫生坦言:每天都有很多銷售代表在自己的安裝APP,雖然也不知道那是幹嘛用的,只是每安裝一個就能拿到一定的補貼,所以自己也不會去理會什麼。這就是移動醫療燒錢背後的弊端。用戶數量是上去了,但用戶對於這個APP是不了解甚至是陌生的,那又怎能發揮這款產品的價值呢?

再者,使用移動醫療費用高昂。不能否認,移動醫療正在改變以往傳統的就診模式,看病流程也在不斷簡化,移動醫療的的確確在往一個好的方向發展。但是,一個產品成功與否,除了需要良好的出品外,合理的價格也是決定人們購買的主要因素之一,移動醫療也是如此。目前,移動醫療的支付問題一直未能得到解決,不少用戶對其望而止步,引致移動醫療被冠以「高端醫療」的稱號。我們或許可以作出以下比較:如果一名普通職工生病,前往一家三甲醫院就診,那麼他可以報銷門診費用的20%,檢查費可報銷50元,而處方藥費限額200元,按照一個普通的小病的標配來算,這名職工可能在整個就醫環節結束後,僅需自己承擔100元左右,那要是通過移動醫療來看病呢?由於目前移動醫療還未能與醫保卡完全接通的情況下,在同等情況下,至少需要支付300元的醫藥費。對於車水杯薪的打工一族而言,就算心裡明白移動醫療的簡便,也顯得有心無力。難道移動醫療就這樣成為有錢人的「玩意」嗎?

儘管如此,但種種跡象還是表明了移動醫療正往一個好的方向發展。繼之前衛計委提出健康電子檔案與分級診療後,為支持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中央財政近期下達公立醫院改革補助資金111.24億元計劃;此外,隨著阿里「未來醫院」、騰訊「智慧醫療」以及中國銀聯「現代醫院「相繼涉足移動醫療,支付問題得以逐步解決。其中,只有支付寶是目前唯一一家實現醫保移動實時報銷,但是這種結算也是有限制的。首先,該醫院必須作為阿里「未來醫院」中的一員,且用戶必須是在該醫院定點醫保才能實時結算。儘管支付寶已經開始著手解決支付環節缺失造成流程斷裂與體驗下降,不過,受困於醫院醫保報銷監管和人力上的限制,醫保部門長期難以向移動支付領域開放介面,使得支付寶目前只能在旗下的「未來醫院」使用,使得很大一塊市場移動支付難以攻克,畢竟目前阿里的「未來醫院」數量還是有限。其次,醫保這座大山背後的行政博弈牽扯如此之大包括:人社局與衛計委,不是簡簡單單就能挪開或繞過的,支付問題需要國家政策進一步開放,才能有質的飛躍,也才能讓更多社保用戶安心地使用移動醫療。另外,醫保支付一般都要求實名認證,移動支付對接醫保IC卡較為棘手,所以在指紋驗證或人臉識別等高科技普惠大眾之前,這也是不小的難點。醫院信息系統對接第三方支付安全問題亦都必須得到重視。

但是,近期隨著保險企業不斷地向移動醫療進軍,或許在未來將衍生新的醫藥費報銷模式也不一定。且隨著政府對醫療改革力度進一步加深,政府必將對移動醫療支付開放。但同時,移動醫療企業更加應該在醫院、社區、企業、高校等加大宣傳力度,重點培養用戶習慣,使用戶了解移動醫療的價值所在,真真正正讓移動醫療解決用戶「看病難」、「看病貴」難題,這才是移動醫療的初衷所在。   


用我曾經微博上那句話來回答吧。

「中國用了幾千年才把江湖郎中整頓進編製,圈進等級制的三甲醫院。你現在用互聯網思維想把江湖騙子們復辟么?現在出醫療事故還能找醫院,你移動郎中出醫療事故找誰?生病不是專車,開錯路多付幾塊錢也算了,要是你亂開藥會出人命的。」


移動醫療未來創業想像空間非常大。
移動應用逐步解決用戶幾個需求:
1、娛樂需求
2、信息需求
3、社交需求
4、購物需求
5、服務需求
這五大需求基本上在移動互聯網上沒有太多的機會了。而下一個爆發機會就在於人們對個人健康的重視,移動醫療涉及的是用戶的方方面面的需求,包括用戶的健康問題、健身問題等等。


移動醫療目前的局面,對於已經紮根的公司,是很有前景的。而創業,看方向吧,創業看的就是創新,只要你能找到新的角度就可以。但是最好規避開涉及醫院醫生資源的項目。本人從業網路醫療行業幾年,對於醫院醫生資源的獲取難度深有體會,如果不是有一定的硬實力和關係,是基本很難拿下好資源的,沒資源,就沒支撐,項目就很難發展下去了。
而對於你的問題,我覺得基本都是項目負責人管理和運營模式沒考慮細,一股腦覺得可以就開始做了,結果遇上了許多弊端,這也是目前許多創業者的問題,經驗不足,對於項目沒辦法考慮那麼全面。


手機讓互聯網真正變成一個人人都能使用的工具。幾年前我們還會說我們去上網吧,那時候互聯網還是那裡的一個東西,現在沒有這個說法了,因為我們每天都在網上,幾乎和你每天都要喝水一樣。

互聯網打破了邊界。

今天你不舒服,你要去醫院排隊,看到醫生,醫生問診,檢查檢驗,確診,交錢拿葯回家。

以後,你昨晚的睡眠不好。今天一醒來就看到了你的健康顧問在線上給你留言:黑先生,檢測到您昨晚的睡眠時間不夠,不過您的各項指標都正常,您還有其他的不適嗎?

如果指標不正常,醫生的處置可能已經開好了,直接送葯上門。為什麼敢這麼大膽不面診就敢下處方,因為醫生還有你過往幾十年的數據。

傳統的醫院消失了,邊界消失了。

醫生專業的人可能要批評我異想天開了。我只是舉個例子,我想說的是,不用非得強調移動醫療中的移動,醫療在整個互聯網大時代下,將被重構,移動只是其中一種表現方式和實現手段。

第二個話題:醫生難道會被取代?

數年之後不知道。但是目前不太可能。醫生不僅僅是一個科學服務,還是一個人文服務。比如我見過一個很厲害的內分泌的醫生。幾十年經驗,閱人無數。病人坐在她的面前隨便聊幾句,他整個的生活畫像就浮現在醫生面前。給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治療方案,治療方案還不僅僅包括開藥檢查。還有說什麼話,怎麼說,說些什麼,什麼語氣。為什麼要這樣?因為心理因素對於治療效率的影響很大。

這種醫生,機器怎麼取代。

再多暢想一步,從小檢測你的各項數據,將疾病都殺死在萌芽,醫療也快消失了,崛起的是健康管理。


個人認為,以前的移動醫療創業項目,有一些是徹底的偽需求(比如陪診),有一些受政策影響較大(比如挂號、加號和互聯網醫院),有一些受國人互聯網習慣導致無法持續發展(比如輕問診)。
醫療是一個很重很重的行業,目前能夠變現的都是移動醫療的周邊或者特別細分的領域,比如保險、飛刀這類。
也就是說,從2014年開始的移動醫療熱,絕大多數都是不成功的嘗試。而真正的移動醫療,才剛剛開始。
另外,個人比較看好百度的醫療知識圖譜、華佗項目。


研究過醫藥電商,算是移動醫療的一小塊。
結論是潛力大,道路難,政府至關重要。

以阿里健康App為例,使用流程是這樣的。

看起來和普通電商非常接近,都是比價下單的模式,但是阿里做這件事會涉及到的群體要複雜得多,不僅是藥店和消費者,還有政府和醫院,在此梳理了一下它們的關係,進行分析。

綠色代表準備就緒,黃色代表還在糾結,紅色代表尚未準備就緒

藥店:理論上會起到引流的作用,但是醫藥的需求對大多數年輕人來說還是屬於低頻的需求,高頻使用者以老年群體,而他們對阿里健康這種APP的接受度不高,購藥行為還是以距離和習慣為主導。所以真正能引來的流量很少,那麼藥店就缺乏幫助推廣阿里健康的動力。


消費者: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樣的方式可以省一些錢,但是應該也省不了太多,因為目前僅限於非處方葯,而且線上購買還有假藥的擔憂。如果開放了處方葯,那麼又會產生接入醫保的需求。

醫院:一旦破除以葯養醫,利益受影響最大的是醫院。目前處方葯市場基本被醫院佔據。處方葯毛利高、市場份額大,是真正養醫的部分。即使官方開放了處方葯網售,醫院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很可能不讓處方外流,直接導致線上購葯在「上傳處方單」這一環節就流產。


政府:從前面三方的分析中,我們可以捕捉到幾個關鍵詞,處方葯、假藥、醫保,這三條都對應著政府的決策——是否開放處方葯、是否准入醫保、是否開放藥品監管碼。


去年5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CFDA)公布的《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擬放開處方葯在互聯網上的銷售,從而啟動一個規模達上萬億元的醫藥電商市場,該消息給藥品零售行業帶來巨大震動。不過,時隔一年多,處方葯網上銷售的政策遲遲未能啟動,處方葯網上銷售的政策或將被暫緩。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也是受到醫院方不肯鬆手的壓力,另一方面在利益驅動下網上可能產生大量虛假處方,藥物流向無法監管(可見電子處方系統也是亟需的基礎建設之一)


即使處方葯開放,也要等藥店購葯能夠實現醫保報銷,才能真正讓處方葯消費大軍潮水般湧入。但我國的醫保還分為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大部分的錢都在統籌賬戶中。個人賬戶的錢是可提的,而統籌賬戶的錢不可提,但到藥店買葯只能用個人賬戶的資金,所以,患者還是會傾向於在醫院購葯。(這一部分其實不是特別了解,如果有錯誤歡迎指出)


至於藥品監管碼,相當於藥品的「電子身份證」,監管部門希望藉此實現藥品生產、流通、消費的全程監控。從2006年開始,「藥品電子監管網」的數據平台由中信21世紀公司(今阿里健康)運營,阿里健康能夠利用自身掌握的資源控制好假藥問題(但是兩會期間有人大代表提出異議,認為「應立即停止藥品電子監管碼系統由企業運營」,言下之意是不能由企業獨佔公共資源,矛頭直指阿里健康)。


由此可見,醫藥電商不同於打車軟體,補貼好司機補貼好用戶就能建立起市場,面對監管還能靠游擊戰躲。對於阿里健康來說政策的走向至關重要,而對藥店和用戶的補貼跟破除醫藥養醫,讓醫院心甘情願參與合作所需的補貼相比簡直是毛毛雨。


醫藥改革的領導者究竟應該是誰?

事實上,互聯網巨頭試圖插足醫療領域早有「前車之鑒」,美國的電子病歷推廣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每年,美國醫院出現的數以千計的病人死亡案例,是由本可以避免的醫療差錯造成的,這其中古董般的紙質醫療記錄要負很大的責任。事實上,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業內人士、科技公司和政府部門一直在討論以數字化醫療記錄來代替紙筆。對於醫療保健相關的信息技術行業,成功實施電子病歷堪稱是一個巨大的機遇。人們本以為信息技術公司能夠領導電子病歷的推廣,但事實是多年來,大大小小的廠商都投入巨大的資源來推行電子病歷,卻都鎩羽而歸。


第一個電子病歷系統在20世紀60年代末就出現了,毫無疑問,撲街。到了二十一世紀,硬體性能已經飛速發展,互聯網也被廣泛採用,英特爾、微軟、谷歌、西門子、通用電氣、東芝都進入過這個領域,這些努力堪稱投入巨大,林林總總——其目標定位於醫院、政府部門、僱主、病人、衛生系統……然而,即使通過這樣多樣化和高強度的努力,直至2009年,只有9%的美國醫院實施了電子病歷系統。而且,即使在這些裝備了此技術的醫療設施中,其實際使用率也遠遠低於遠期。

電子病歷的好處顯而易見,但是為什麼還被拒絕呢?

對醫院方來說,成本是一個問題,建立電子病歷系統、系統維護、培訓員工、項目管理,這些項目加起來成本巨大;醫院寧願利用這些錢去做一些更加「可見」的改良,比如購進最新的核磁共振機;電子病歷系統永遠都擺在那裡,而且還會被改進得越來越好,越來越便宜,明年再考慮也不要緊。除此之外,醫生也不願意花時間接受培訓,改變自己的操作流程,因為這必然導致初始階段效率的下降。而對於最終的受益方患者來說,單個患者因傳統病歷受到危害的概率也小之又小。


在信息技術供應商、醫院方、醫生、患者這些參與者當中,沒有一方的收益能夠大到足夠補償其他各方的損失。這個生態系統需要這樣一個領導者:它的盈餘不受到單個患者的影響,而受到整個群體的影響,患者的整體規模越大,盈餘也就越多,保險公司、衛生保健系統、政府都符合這種條件,最大的當然是政府。


最終改變局面的是聯邦政府,奧巴馬政府在2009年介入了電子病歷領域,制定相關法律推動電子病歷,同時撥付大量資金(270億美元,而前任政府為5000萬美元),主要用於對醫院和醫生的激勵,最終電子病歷被大範圍地被建立起來。


這個案例向我們展示了領導者的重要性,它不僅要有長期獲益的遠見,有意願,還要有能力——包括財力和強制力(蘿蔔加大棒的組合),並非每一個參與者都適合扮演這一角色。雖然阿里健康的願景良好,阿里集團財大氣粗,但是面對利益關係盤根錯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醫療領域,它可能還不夠格當一個領導者。


一直困於醫療改革的政府可能也需要轉變思路。對政府來說,醫改這件大事只許對不許錯,但是這些互聯網的攻堅者們能夠用為政府試錯,不斷改進、迭代,調整方向。所以除了足夠的強制力和大量資金投入之外,政府也要善於藉助生態系統內各方的力量,通過立法、制定行業政策、費率管制等多種手段,來加速創新的進程。比如一方面完善醫生的收入制度、給予合理的利益分配;一方面開放處方葯和藥品監管碼倒逼醫院改革;同時運用互聯網大數據進行監管,讓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同時作用,屆時醫療行業的堅冰才有可能被打破。


我是廣告位:微信公眾號「創新廣角鏡」,看一看來瞧一瞧!


曾經在這裡也作答過,一模一樣的,為了方便,我直接原文搬過來了,可參考一位移動互聯網醫療企業高管面對發展困境寫的一篇長文,裡面提到了很多同行,以及一些人一些事,乾貨很多,也許可以幫助想了解移動互聯網醫療的小夥伴們。

鏈接:普通本科的學生,是否有可能成為企業高管? - 楚醫的回答

每一個人都不容易,無論是不是高管。
做好事,認真做,學無涯,一位高管朋友在面對困難時,寫下來這樣一篇文章。
說明了什麼,也許只有讀下去的人才知道,畢竟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本文作者:杏林謝記者。他當過醫生,現在是記者。有人說:他是記者,他懂醫生。「追求有良知的健康資訊」便是他的微博簽名。

註:本文原標題《山溝溝里有沒有馬列主義?一個區域互聯網醫療網站的困境與出路》
以下為正文:

對有的人來說,說話寫文章,就是做事、就是工作的一部分、就是生活中的一個環節。從事管理崗位的人對社會發聲,有意義嗎?

意義非凡。


玩互聯網的人,需要自帶流量。會發聲的管理者對企業發展會有更大的好處——邏輯思維的羅振宇在發聲、小米的雷軍在發聲、鎚子的羅永浩也在發聲、聚美優品的陳歐也在發聲……


寫一篇不錯、能看的文章,情緒最為激昂的時候不是好時候,因為話容易說冒頭;放冷了,麻木了,又是寫不出來。找到這個溫度平衡點,不容易。


作為一家區域移動醫療的核心工作人員,奔走學習是必須的。

(最近一次是億歐六月份在北京舉辦的一個會,張銳的演講)

春雨醫生張銳:我為什麼要來?

張銳的公開課,我無意間聽過兩次,最近一次是億歐六月份在北京舉辦的一個會。他依舊言語犀利,而且課件做得甚好。聽他講課,有點很多年前剛接觸于丹電視講座的感受,聽的時候很過癮,聽完了又好像還是什麼不知道。我知道,于丹是做大眾科普的,她對論語的研究只有那麼深。對張銳來說,他的商業秘密和工作進度,是不可能在大廳廣眾之下發布的。


就是在這個會上,無意拿到了王航的名片,看到名片上的頭銜是寧夏互聯網醫院負責人。我聽說的王航曾經是北京協和醫院的醫生,這在當了六年兒科醫生的我心中,有很大的親近感。一直想去好大夫參觀看看,可惜未果。


億歐這個會是下午五點多聽完的,就和同事連夜坐卧鋪到了海寧。一夜硬卧的顛簸,人困馬乏,所幸烏鎮的清晨空氣清新,我們繼續看了廖傑遠的烏鎮互聯網醫院,也聽了熱衷互聯網醫療的葯界大咖吳曉濱、王磊的感受。2014年,輝瑞製藥在京舉辦創新E療大賽,好醫網有幸入闈前十名。吳曉濱為我們頒獎合影,我在東柵的小會議里當面向吳總裁簡要報告了兩年來的進展。吳總裁笑了,拿著我的名片向周圍的人介紹。他在烏鎮會議上的一段結論我印象至深:截至目前,移動醫療無論是在業界,還是在社會,都沒有出現突破的東西。儘管如此,移動醫療作為發展方向,絕對是值得關注和投入的。

(王航演講,拍照渣畫質,請笑納)

(王航演講,拍照渣畫質,請笑納)

之後國慶節期間發生的事,業內的業邊的人都知道了,不少的人是痛惜在心。到了頭七的時候,半夜看到了騰訊新聞哥王倩轉發的張銳遺孀「王小寶」祭文,更是讓人一詠三嘆、感慨良深。我至少在一線當了十餘年健康記者,人大可是搞新聞人眼中的一個高地。「王小寶」是張銳的小學妹,不知道學什麼的,她的文筆至情至性,非同常人。次日,我的同事章魚哥告訴我,他看哭了。

(王小寶寫的祭文)

每個人,都不容易。

這一次,沒有人惡意消費這件事,是一件不錯的事。沒有什麼人借心肌梗塞、壓力抑鬱來做事件營銷,也沒有什麼人誇大創業者的心理壓力來對資本進行反攻清算。


在武漢各家醫院的急診科、心內科,想找出一批三十多歲就心臟病暴發的人來,很容易。四十多歲的人,發生心腦血管意外,在人群里肯定有個概率。

而無論是一個上班在崗的,還是一個全職在家的,他面臨的心理環境、工作環境大致都逃不出以下四類:單純、複合、複雜、跨界(混亂)。創業者常年處於跨界或者說混亂的工作環境和決策環境,他容易發病或者說「發瘋」,確實是很好理解、理所應當的。創業者需要理解、支持、幫助,但不要把什麼好事壞事都拿創業來說事。每個人,都不容易。

讓生者有永恆的愛,讓逝者有不朽的名。

還是來說說移動醫療吧。

對移動醫療設定分類標準,而且設計得簡潔、準確、有用,還有點難。

先說幾個前置條件。


一、在這裡,我把移動醫療與互聯網醫療等同起來。目的是為了說話方便。移動醫療是互聯網醫療的高級階段,但不能說移動醫療是互聯網醫療的最高階段。移動醫療只是說,通過一個手機實現功能服務,或者說這些功能服務能在手機上呈現。我認為,互聯網醫療的最終階段,靠手機是遠遠不能實現的。


二、在中國,玩互聯網醫療玩得最好的就是莆系醫院及類似的醫院。他們玩得太好了,藉助百度這個入口,7*24的周到服務,終於玩到頂點——物極必反帶來的天怒人怨、眾叛親離。不乏部分有智慧的莆系負責人在多年前就開始戰略轉型,期待靠技術靠服務靠管理賺陽光的錢,這次也被拖累進去了。重拾信任,他們有更艱苦的路要走。


從產業價值來說,以百度為入口的莆系服務,就是互聯網醫療的1.0版。自然,還有一些閱讀性的健康網站,在相當長的年頭了也賺了不少錢。

三、從2006年好大夫開始,從春雨醫生開始,從挂號網開始,從好醫網開始,閱讀性醫療網站的時代過去了。功能性網站,冒出了頭,挺直了身,想掌控天下甚至也接管醫院了。看病,是一個多麼複雜的社會功能呀,這幾年都冒出了20多家互聯網醫院。儘管,這些互聯網醫院,很多只是個噱頭,只是拿到了牌照,只是實現了很微末的某一個某幾個功能。可這個名字,就看出了投資人、操作者的志向。


也有微信公號說,中國有3000多個醫療健康類APP。以上這些大的小的、活過的沒落的健康、醫療、養生、中醫、運動、育兒等等的網站、APP、微信公號,我都納入視野範圍,來談一談哪些是能活好做大的。有一部分預計可以活好,但不可能做大,就不細緻展開談。


歸納問題,首先是設定分類標準,然後是合併同類項。對移動醫療設定分類標準,而且設計得簡潔、準確、有用,還有點難。

通過移動醫療、在指導的過程中提高基層醫生的診療水平,他認為「很值」。

按產品功能分類,挂號、諮詢、買葯、慢病管理是最容易想到的。假如把客戶都看作病人或潛在的病人,以醫院為中點,可以按院前、診中、診後來分。


預診階段(院前),診前的輕問診、智能導診、精準分診,很多公司在做,個別甚至做得很大。


接診階段(診中),也就是病人來到醫院前後的一小段時間,主要是在院內(目前主要界定在門診內)的這段時間。可以做的事情有地圖導航、住宿預約、停車位導航預約、就診提醒、陪診、樓層導航。能夠直聯醫院HIS的公司還可以提供診間支付、取報告單等服務。這裡面更頂尖的公司可以打通醫保支付。

(武漢同濟醫院神經外科的郭東生教授)

隨診階段(診後),好醫網上有一名高粘度專家、同濟醫院神經外科的郭東生教授,他認為移動醫療作為隨診工具是十分有效的。一名遠在恩施的患者,開顱手術後要選擇合適時機進行顱骨複位,他花費一天時間找到大夫,大夫只是看一眼就大致知道他該什麼時候再隨診、再手術。


自然,隨診階段可以做的事情也不少,醫患互動、藥物指導、藥物配送、再次預約挂號、慢病管理、醫生上門服務等,取報告單是這個階段的剛需。

(武漢協和醫院血液科黎緯明副教授,是位羽毛球高手)

協和醫院血液科的羽毛球高手黎緯明副教授,我和他做過深談。這個來自廣西的帥哥是一個有家國情懷的好醫生,他願意為移動醫療和基層醫生付出額外的時間。他說,血液病是低發病,基層的一些醫院甚至沒有血液科,更匱乏專業的血液科大夫。很多在武漢治療回基層繼續隨訪診治的病人,往往會在用藥過程中遇到很小可他卻不理解的事情,費勁周折再次來漢十分不值。通過移動醫療、在指導的過程中提高基層醫生的診療水平,他認為「很值」。

人活著,最為核心的就是健康。所以,移動醫療需要滿足的幾乎是人的所有需求。我知道有的公司做營養餐訂製及配送服務,有的公司做護工篩選及管理服務,連我自己都曾想與法寶聯手,做患者的法律糾紛及看賬單服務。


此外,有玩硬體的測心率、測血糖、測血氧飽和度、測聽力、測健康體質等。有一次在光谷開會,聽武漢市中心醫院副院長楊國梁講,該院在嚴肅認真嘗試這一領域,還沒有看到合適的安全可靠的產品。


還有,還有,體檢網是一個大門類,中醫養生是大門類,育兒心經是大門類、女性月經是大門類、美容護膚是大門類。這幾類不深入醫療行為,用戶的投入回報可控,風險小、客單價高,或許能夠走得長遠。可是,可是,這些門類的核心競爭力,又是什麼呢?

以上說的都是從大眾的角度來看待移動醫療。而從醫務人員的角度來看,移動醫療可以分為三類:為患者服務的、為醫院服務的、為醫生(不僅僅指醫生,包括護理、病理等諸多技術崗位)服務的。


在好幾次推銷會上,我都誇獎過好醫網可以作為醫生助手:明天上午你有幾個病人,今天下午就可以知道。假如病人超過20個,你就可以提前喊上研究生陪著。假如病人少於10個,你就可以把要修改的論文帶上。由於沒有一家第三方網站可以跨平台整合數據,其實這個功能是被我誇大了。這個功能只有醫院可以實現,可醫院的哪個部門有動力來做這件事情呢?

就在剛剛過去的周六,好醫網參與了協和醫院150周年慶系列學術活動中的門急診會議。上海華山醫院門診部主任王兵講解的門診信息化、互聯網化,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能夠被超級醫院包養的移動醫療,能夠真正成為醫生助手的移動醫療,我認為是大有希望的。


自然,醫生助手又分為多個產品需求。滿足醫生的社會名望,為將來的多點執業、個人開業做鋪墊,是一類;滿足醫生的學術名望,我認為是醫生助手中最牛最強勁的功能,如何實現我扳著腳趾頭都想不出來;滿足醫生的社交需求、培訓需求、病例交流需求,也是不錯的選擇。


「移動醫療,得醫生者得天下」,無論通過什麼抓手,有較多數量的醫生活躍在這個平台上,生存發展就有了很大希望。可這好像也需要一大筆錢,而且一時半會賺不回來。我聽說,優質醫生上傳一整套病例數據,平台的獎勵就需要三五百元。

為什麼真正的互聯網公司搞不成移動醫療?

為什麼呢?因為,很花錢,很費事,還很不安全。

我想在下面這個小篇幅里解決移動醫療不是什麼的問題。

協和醫院甲乳外科的黃韜教授快成神了。因為認識得相對早,更因為協和宣傳部黃部長支援,我跟黃教授有了一些寬鬆環境的面對面地交流。黃韜教授對我的激勵是,他願意為病人花費互聯網時間。可從發展策略層面,我從他身上提煉了三個知識點:


一、輕問診沒有太大出路。


一個不相干的大夫,即使主動回答某個患者的諮詢,也不一定能討到患者的好。就診,是要命的事情,他不知道你是誰,他為什麼要聽你的話。這個病人主動向黃韜發出諮詢,其他人的回復都是「無效回復」,他想聽的是黃韜教授怎麼看。

其次,排除全國醫保沒有聯網的原因,就醫還是相對區域化的事情,當他問到你的時候他更希望找到你。山西大同礦務局醫院的一位大夫替我免費解答了某個問題,我會說這個醫生不錯,我也會想:這個醫生是不是很閑?我如何從武漢到山西找到他?

二、醫患關係緊張背景下的法務問題未解決,醫生的熱情不會高。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黃韜是在每周日晚上十點到十二點解答好醫網的病友諮詢。但他也告訴我,假如是他的老病人,他回答的會直接一些。假如是從來沒有見過的新病人,「我會十分謹慎,也就是說回答的保留一些,不能說那麼多」。


我有一位親戚是南京一家大醫院的影像科主任,他一次來漢開全國年會與我講到移動醫療。他說,上班已經十分緊張,下班後哪裡還願意再拿「碎片時間」繼續上班?即使院長批評過他,他下班後也輕易不願意做「遠程會診」的事情——雖然這家醫院在技術已經解決這個問題。「畢竟沒有在現場,沒有親眼看到病人,而且下班時的心理狀態也不是那麼飽滿緊張,這個會診意見傳過去了,假如看錯了,算誰的呢?」他問我。


三、補貼營銷的策略,兩頭都討不到好。


有一次,我看到百度醫生對武漢市中醫院做補貼。通過他的平台掛中醫院的號,免費。挂號三天內做點評和分享,平台贈送10元現金紅包。我持續觀察了一段時間,曬單的人我好像沒有看到。

從兩個角度來看。


在武漢地區,看一次門診的醫療消費,估計在兩三百元甚至更多。住一次院的醫療消費在六七千元甚至更多。為了補貼我會主動去吃一碗牛肉麵,可沒有人會為了補貼去看一次病。何況,挂號費只佔整個不可預期、不可控制的醫療消費的微乎其微。

其次,哪怕是去醫院看自己頭頂新長的一根白髮,就醫也是一件隱秘的事情,沒有人會為了十塊錢去分享朋友圈。


補貼營銷的策略,對患者幫助不大。補貼醫生,更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我說一句相對靠譜但無法提供證據的話,在武漢的優質大醫院,相當多高年資主治醫師和副教授以上,年收入應該在50萬-200萬之間。假如參與醫療投資當院長,估價達到5000萬的大夫我都見過。大平台有錢可以補貼、可以培養付費習慣,小平台要麼被拖死,要麼壓根找不到醫生。

我得出的結論是,滴滴打車的補貼模式,在移動醫療沒有效;曬單分享的模式,在移動醫療沒有效;共享經濟的模式,在移動醫療沒有效。

大醫院的好醫生,沒有服務動力,小醫院的閑醫生,沒有服務能力——誰來支撐活躍你這個平台呢?

管中窺豹的希望在哪裡?

上一段說的「不是什麼」,這一段要說的「是什麼」。

滴滴打車,還是給了我很多啟發。他玩的這一套對出行來說,是十分有效合理的,而且實現的很簡潔。三個模塊,六個字:找人、做事、交錢。

在醫療領域,大家習慣了找人——交錢——做事。如今有了平台保障,交錢和做事的位置,可以換過來玩。


所有移動醫療的公司,都是在「找人、做事、交錢」中找到自己小小的一環。現如今,所有想辦線下醫院的公司、所有申辦互聯網醫院的公司,心眼都大得想把這六個字玩全。因為,以前所有的移動醫療公司,都沒有介入醫療行為的核心——看病。

當然,在看病的時候,能把銀行引進來,能把保險賣出去,能把體檢管起來,就更好了。

最大的現金流水在看病。春雨醫生想辦N多家診所,我認為方向是對的。

找對人、做好事、交上錢。(此處省略一萬字。因為,找對人,看好病,交上錢,各可以成一長篇。)


病人在找醫生。輕問診是可以做的,重問診在隨診的時候價值更大。輕問診成建制收費需假以時日、有待醫改進一步深化。

杏仁醫生的創始人是一個會講中國話的老外,他隨口的一句話對我啟發大:美國也在做在線諮詢,他的醫患交互的醫,是指病人的家庭醫生,這個家庭醫生至少多次見過病人本人,對病人的基本情況有深度了解。在不方便見面的那一刻,採取在線諮詢是相對安全有效省時的,而且容易計費。在中國,沒幾個老百姓有自己的家庭醫生,這個場景下的互聯網醫患交互,是陌生醫患交互。信任體系沒有建立,支付體系更無從談起。這個問診,啥子時候能夠收到錢?要等!


醫生也在找病人。無論是同濟的教授,還是華山的教授,普遍反應自己專家門診接近兩成不是自己亞專科的病人,或者說不是最能體現自己診療水平的病人。如何為專家篩選出最為合適的病人,在醫生集團越來越多的時候,在多點執業越來越普遍的時候,在個人開業越來越豐盛的時候,能做醫生助手的移動醫療是有巨大價值的。這一天,也要等!

說到最後,也不能透底牌(還有董事會呢),但也不能空手道,什麼不說更加得罪人。好醫網這樣一個中等規模的區域性移動醫療網站,如何發揮他的價值呢?


我想,要堅守一條紅線、搭建二個入口、編織兩條內褲(庫)。


堅守一條紅線,就是繼續做好做優預約挂號。如今,地球人都知道預約挂號是賠錢買賣。可預約挂號是剛需,預約挂號是優質入口,預約挂號門檻很高、天然形成競爭力。好醫網一直以來的痛苦是有功能無產品,這個功能就是起步於2012年的協和醫院預約挂號。猴子掰包穀一定沒出息,在打磨產品的同時夯實功能,在優化功能的同時找准產品。

搭建兩個入口,除了微信和APP及網站入口,服務老年人的電話入口,也是必須的。


編織兩條內褲,一條是知識庫,一條是產品庫。來源於生活、來源於現實的知識庫,是BAT及平安好醫生、挂號網這樣的大平台無法在短期內實現的,這個做好了就是核心競爭力。產品庫則需求很強的商務合作和精算規劃能力,讓產品成為流量和廣告。

其次,我認為服務於某一個醫聯體或大型社區的視頻會診,是有重大價值的。這既需要行政資源,又需上千萬元的硬體投入。嚴格說,這是未來互聯網醫院的一個組成部分,做起來需要更大勇氣、更大能力。


其三,圍繞新型商業模式的社群營銷,讓自己活下去是可期的。

作者後記:謝東星,湖北醫科大學89級本科生,武漢晚報醫衛部主任記者,好醫網總編輯。此文大致花費了周日的三四個小時的時間,成稿於2016年10月17日零點17分。粗糙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各位行家批評指正,並以此向移動醫療的各位先行者、操作者致敬。

【本文轉載自微信號杏林謝記(微信號:xdxdoctor),已獲作者授權發布。發布平台為楚醫微信公眾號(hbchuyi)】謝絕轉載。


移動醫療是趨勢,源於人對全方位、全天候醫療需求的天性。但是,移動醫療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主要受制於以下因素:

  1. 醫療信息的標準化流通。不同醫療機構之間電子病歷、醫學影像等信息的標準化和統一化面臨挑戰,這受醫療本身的複雜性所影響,也與信息系統的快速更新有關。
  2. 硬體方面的挑戰,這與基礎學科、電子工業的發展相關。如炒得火熱的醫療穿戴設備沒見到幾個起色的,主要受制於生物感測器,高容量體積小的電池等。
  3. 基礎電信系統的制約。實時的遠程診斷、醫療影像的傳輸與處理等需要低延遲和高流量,暫時的4G網路還不足以支撐,所以,移動醫療也是5G的最大推動力和應用場景之一。
  4. 成本和利益分配。移動醫療有利於優秀資源的有效流動,但對於不同醫療機構,其投入產出比是不一樣的。小城市渴望通過移動醫療來獲得優秀的醫療資源,因為在地域上他們爭不過有著最好醫生和設備資源的大城市,但相反,大城市就沒有小城市那麼積極配置同樣的移動端。所以,移動醫療來還受制於地區發展不平衡、醫生專家資源的稀缺、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利益分配等。

但是, 這一切都在改變。在政策上,國家衛生部積極協調醫療信息化標準建設;在成本和利益分配上,就要靠合理的商業模式以及國家的鼓勵來讓大小城市都受益;在通信上,5G將在2020年前後開始商用;最後,在硬體技術上,醫療設備公司不斷的推出創新產品,在此我舉一個例子。

繼2016年11月得到美國葯監局認證後,加拿大Clarius Mobile Health 公司生產的手持式迷你超聲儀C3和C7於2017年2月獲得了歐洲的CE認證。其中,C3超聲探頭為凸陣換能器, C7超聲探頭為線陣換能器。

圖片來源於Clarius網站

Clarius迷你超聲儀可以通過APP把圖像呈現於安卓或蘋果IOS系統手機上。這款小小的超聲系統定位於床邊診斷(Point of Care),應用範圍很廣,聚焦於:創傷的急診分診,超聲引導針刺、注射,胎兒檢查,腹部檢查,肌肉、骨骼創傷,動脈血管、外周血管檢查、生殖器檢查和兒科檢查等。技術參數如下:

尺寸:170mm×105mm×41mm

總重量:590克

超聲頻率範圍為:2MHz~13MHz

最大探測深度(L7型號):7cm

解析度:沒查到數值,Clarius聲稱急診用途的解析度足夠,但對細小組織還需要輔助設備

換能器壓電元件:192個

電池容量:7.2V/2350mAh

通訊方式:藍牙4.0 WIFI

價格:C3和C7都有基礎版本和高級版本,最低配置價格是6900美元。

作者認為,除了在醫院的床邊診斷之外,Clarius迷你超聲還可被應用於野戰醫院和戰場急救、救護車急救以及家庭戶外、探險急救。

圖片來源於網上

野戰醫院和戰場急救,用於迅速找到動脈血管、出血點、彈片等,現場包紮縫合。

圖片來源於網上

圖片來源於Clarius

救護車、戶外運動急救,用於快速確定傷情,尋找出血點、骨折處,超聲引導靜脈注射等,為進一步救護處理做準備。

相對於傳統超聲年5%左右的增長率,2017攜帶型超聲市場增長了40%(signify research)。Clarius超聲將有機會帶領移動醫療圖像的熱潮。


先說結論,你可以不喜歡,歡迎碰撞:

1.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妄圖用互聯網讓傳統醫院消失,只會讓自己先消失;

2.在中國拋開醫院玩移動醫療或互聯網醫療是自己作死。

如何解決?核心觀點:

當前環境下,互聯網醫療在中國的出路,存在於在政府、醫院和醫生利益交疊的夾縫之間。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談到「互聯網醫療」或者「移動醫療」都會補上一句「打破醫院的邊界」,更粗暴的,還會來一句「互聯網將顛覆傳統醫院,傳統醫院將徹底消失」。對這種觀點,我只想說一句,請先在醫療圈裡多學習學習在去討論醫療。

言歸正傳,醫療是什麼?為什麼互聯網可以介入醫療?

在我看來,醫療其實是分兩部分組成的。第一部分,純粹的以生理學和醫學為基礎的診斷治療過程;第二部分,圍繞診斷治療過程展開的管理、服務、支撐、保障過程。通俗點講,醫生為患者看病、動手術這就叫診療過程,患者為了見醫生一面,挂號、排隊、填表這些都是第二部分的管理過程。為什麼這麼分,很簡單,第一部分和互聯網半毛錢關係沒有,除非能做到人手一台達芬奇機器人。第二部分呢,互聯網就可以很簡單的介入了嗎?也不一定。既然是圍繞著診療過程的進行的配套行為,不把與核心的聯繫打通,怎麼接入呢?於是乎,一個響噹噹(想當然)的口號出來了:「利用互聯網手段直接打通患者和醫生之間的聯繫,顛覆傳統醫院體系」。於是乎,作死開始了。

作死第一步:補貼醫生,背著醫院偷偷的諮詢、加號,被醫院封殺。

加號最近吵的沸沸揚揚,我不評論,大家自己想。就說說諮詢。患者發現身體不舒服了,可以在線問問醫生,醫生每回答一個問題可以獲得幾塊錢補貼。然後呢?患者得到了醫生不疼不癢的幾句回答,通常最後還有一句「具體問題需要當面診斷,請前往醫院,以醫生診斷為準」。我花了錢,在線等了這麼久,就等到這麼一句話?有這個時間我不如直接周邊找個社區掛個號看看。然後呢?沒有然後。諮詢結束,後續的一切診療活動無法進行,還是要去醫院。在線醫生的診斷不能解決問題,又不能作為線下醫生的參考依據,我何必多此一舉?

反觀醫生這邊,在上班時間泡在線平台,醫院給醫生髮工資,醫生上班時間干私活,醫院能願意?醫院睜隻眼閉隻眼就算了,你佔用的可是線下患者本來就不多的就診時間!如果因為醫生玩在線諮詢導致線下就診減少,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到低是好是壞?

作死第二步:自己開醫院,號稱互聯網醫院,和公立醫院競爭

剛才說了,醫生上班時間泡平台會被醫院封殺,那我自己請醫生開醫院,然後放到互聯網上行了吧?咱們捋捋邏輯。自己開醫院,招聘專業醫生,提供在線諮詢。然後呢?告訴患者到我開的互聯網醫院看病,地址.....電話.....。拜託,這和普通的醫院開個官網放個諮詢熱線有什麼區別?哦,你醫院多,而且開放各地醫院接入。呵呵,你都自己開醫院了,和其他醫院是競爭關係,還想讓別人接入然後幫你引流?做個網站或者APP才幾個錢?我三甲醫院不在乎!自己玩!你有互聯網醫院的平台,我公立醫院也有,我公立醫院有的名醫你互聯網沒有。你倒說說看,我公立醫院憑什麼加入你的互聯網平台?什麼?你要直連醫生?抱歉,醫生的工資,職稱,考核都是我公立醫院管,他上你的平台試試?!

作死第三步:到處鼓動醫生多點執業,等待遙遠的春天

必須承認,多點執業是大勢所趨。但是,大勢所趨的事情多了去了,真正實現的有幾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如果醫生多點執業了,現在佔據主導地位的公立醫院怎麼辦?在這個醫生身上已經投入的成本怎麼辦?辛辛苦苦用我大醫院的平台培養出來的醫生,憑什麼就因為一個多點執業就被你互聯網摘桃子?

那就一起等著吧,看誰錢多慢慢熬,熬到多點執業開放的一天,熬到大醫院無法限制醫生的一天。勇士們,十年八年而已,原上帝與你們同在。

既然多點執業可望不可及,醫生大規模走出大醫院更是遙遙無期,那怎麼辦呢?我的觀點:


機會僅存在與醫院和醫生利益交疊的夾縫之間

夾縫在哪裡?回到最開頭我斗膽給醫療活動進行的分類:診療類活動和診療事務類活動。診療類活動是醫院的核心,完全在線下,誰碰醫院砍誰。那診療事務類活動呢?哪些是可以放到互聯網上的?最簡單的例子,預約挂號。雖然這個點已經被嚴重透支,但他實實在在的切入了醫院醫療流程的總流程里。那還有哪些是可以挖掘的事務類的點呢?大家一起來想想吧,我正在做,做好了再和大家分享。

總結一下也就一句話:

與其想暴力突破醫院,打通患者和醫生,不如借力醫院,鼓動醫生互聯網化

至於怎麼借,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期待我正在努力的這個方向也能成為其中一仙。


我看了下作者的描述,看來你從事的移動醫療行業是以醫生為流量路口的,這個入口的難度大,難以保證醫生的粘性,同時與目前大醫院的醫生收入相比,在上面的收入不具有吸引性。其實移動醫療行業的流量入口除了有醫生外,還有以患者或亞健康人群為入口的APPs,如掌上藥店,今年可以算是移動醫療行業的元年,一切的未知數還是很多是,而且這個行業絕對是一個靠國家政策吃飯的行業,所以只要邊走邊看,不過我還是很期待這個行業的大發展!僅為個人看法,如有問題歡迎相互交流。


利益相關: 500強外資製藥企業市場部從業者+ 移動醫療沉溺者。

隨口一說,都是淚眼汪汪。。。

太多人講願景,那我就差異化的講點實操問題。

一、互聯網時代的流量迷思: 醫生不難找,患者去哪兒找!
1.獲客難——診前:醫療太低頻,病種分散。人們本身又是諱疾忌醫,哪有買買買那麼好誘發。說好的強需求易獲客呢。
2.獲客難——診後:做診後的會說,通過醫生抓患者,解決獲客問題。然而,醫生為何幫你獲客?要麼幫他出人工,管患者;要麼有補貼。診後付費意願並不高。
那麼,問題就來了,給醫生提供額外服務,人工成本高;給補貼,良性自循環遙遙無期。或者設計一個絕妙工具,超好用,醫生都願意主動用,貌似還沒出現這樣的工具。

二、醫療服務也像搞對象: 說好的兩情相悅,你儂我儂呢!
1.患者願意付出的成本,遠低於供給方的期望;理論上是沒有請不來的人,只有開不出的籌碼(當然籌碼有多種);
2.線上難產生信任、信心;
3.病種多,難匹配。線上流程只能做到大顆粒度的標準化。
三、線上撮合好,找下限制多。
1.線上流量到線下簡直是大浪淘沙;
2.公立醫院秩序神聖不容侵犯;
3.難標準化,優化更難了。
四、關於變現
繼續探索,改日細說。

隨手敲些東西。深感現有移動醫療探索者會發現更多問題,也會解決更多問題。

探索者就是打怪升級的道路,加油吧!


目前剛醫學院畢業,在國企做醫藥代表,以後的目標還是移動醫療,共勉!


除了噱頭還是噱頭,有經驗的醫生不屑於網路問診,沒經驗的醫生只能回答皮毛,患者求醫本就是想能最快知道病情,以求放心,網路醫療一兩天見不到回復,傻子才等你回復。網路問診完了,還是得去醫院,去了醫院,醫生還是會從頭問一遍,檢查一遍病情,還不如去醫院挂號時直接問挂號護士,方便快捷,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央視的「最美醫生」評選?
如何看待新聞《95歲老兵跳樓身亡》?
普通家庭遇到不治之症怎麼辦?
为什么国内没有医疗健康领域的顶级互联网公司?
俄羅斯等國家的免費醫療是真的嗎?財政怎麼負擔的起的?

TAG:移動醫療保健 | O2O | 醫療行業 | 移動醫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