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黃河流域有很多湖泊和河流么,比如鴻溝、滎澤等,為什麼這些都消失了就留下了地名?


降雨量、泥沙沉積、人工活動。
先說小的例子,本地90年代中期,鄉鎮還會組織村裡生產隊「上河工」,就是一家出一個男勞力,自帶糧食,到隔壁鄉里或者縣裡清淤。本地是淮河上游平原的村鎮,每次攤派河工都是夜裡出發,父親在傍晚開始準備十天半月的換洗衣服或者準備攤派的架子車、繩子等工具,然後在村口匯合,車轔轔馬蕭蕭,由村長、生產隊長連夜帶走。然後不經意間,某個夜裡,父親就會回來啊,帶著臟髒的衣服和淤泥、汗臭回來,媽媽要連夜生活做飯,燒水洗澡,我則從床上爬起來,透著炊煙看著父母忙碌的身影,這時候父親往往會從臟衣服里拿出幾個糖疙瘩或者一包菱角、幾根甘蔗、幾個本地的梨子蘋果什麼的。
為什麼要上河工呢,因為農村水利建設啊,雨季要讓上游水庫排水、春秋農忙要灌溉和排水。要保證本地的水稻生產要蓄水、為保證防洪要排水,農村嘛,就是這些回事。於是17歲前沒有見過淮河的我,一直以為我們附近星棋散布的池塘、縱橫相連的水渠、無處不在的溝洫,讓我們也配得上魚米之鄉。雖然池塘不過200平米,水渠寬也就十幾米、溝洫則只有一米寬。
印象中,2000年開始,沒有派河工的事了。05年左右,我家門前池塘開始乾涸,很快淤泥使得2米深的池塘變成一米不到的大水泊了;附近10米的水渠也成了5、6米的水溝,至於溝洫,已經沒有了痕迹。我們處在淮河上游的平原,並沒有風沙大啊,水土流失也不嚴重,又沒有山,只是莊稼地里的土壤沖刷、只是沒有上河工定時清淤,很快就沒有池塘了。
至於降水,很少了,95年前後,村裡只有零星幾家人在地勢高、取水不便的地方種植玉米,各家普遍種植水稻和紅麻(紅麻需要很多池塘漚爛才能剝離出纖維,算是經濟作物,麻桿是燃料。),現在水稻種植的很少了,一是糧價太低,一斤水稻不足一元錢,二是成本高,雨水少、池塘不能蓄水,灌溉困難。所以大量水田變成旱地了,玉米、旱稻取代了水稻。
——————————下面是河流————————————————
《水經注》里記載洛陽有一條谷水,現在洛陽市區西工區附近有「谷水西」的公交站牌,但是洛陽本地的同學也不知道谷水在哪了,還是一位當地的老師告訴我們谷水流經洛陽的位置。洛陽號稱八水彙集,大約有伊洛瀍澗等八條河流經過。如今的洛河,修建了好幾座橡皮壩截留河水,保證城市生活生產用水,春季枯水期洛河是能見到河床的。去過龍門石窟的應該曉得石窟前面的伊水,之前山洪時候經常埋到石窟的半山腰,有一個標杆還記錄伊水的洪峰高度,現在伊水也經常斷流,常有遊客從河床溜進景區。
洛陽市區有個老城區,說是有個河流經過,看著只有三四米寬,河岸全是磚石堆砌,河床是水泥砌成,才算保留了老城的一條河流。
千百年的水流、湖泊,可能不知不覺就自然淤積了。有時河流改道、大洪水,又衝出一條條河溝。自然造化,大致如此。


首先鴻溝是運河,並不是天然河流。由於它是溝通黃河到淮河的運河,所以自然也逃不過黃河泥沙淤積的命運。
至於滎澤,它是濟水上的湖泊,和濟水一樣,被黃河侵奪以後毀滅了。
須知濟水可是中國古書中的四大河,江河濟淮之一。然而濟水在被黃河侵奪河道以後,現在能留給我們的僅僅是濟陰、濟南這樣的地名。

實際上北到海河,南到淮河,這個廣闊的扇面上,許多江河湖泊都逃不過被黃河影響的命運。你問這一片消失的河湖去哪了,結果多半都是黃河的鍋。比如水泊梁山因黃河而起,但在北宋滅亡之時杜充人為掘開黃河導致黃河改道,水泊梁山也逐漸乾涸。
這個歷史事件也毀滅了淮河下游,由於黃河帶來的泥沙淤積,淮河甚至失去了獨流入海的水道,無處可去的河水在盱眙以東瀦留,南下長江。原來的小洪澤湖擴大為大洪澤湖。從此淮河下遊人民就只能忍受洪水和鹽鹼化之苦。
解放後修建的蘇北灌溉總渠、淮沭新河和淮河入海水道,才使得淮河在800年後重新有了自己的入海水道。


毫無疑問,除了氣候影響和河流自然擺動造成湖泊消亡,人類才是最大的因素,秦漢才多少人,唐宋乃至明清到現在多少人口。洞庭、鄱陽、洪澤縮小,包括湖北的千湖之省的名號名存實亡,都是例子。


推薦閱讀:

古代文人真的可以在月光下好風景喝點小酒時隨口作詩,出口成章嗎?
蘇聯解體對俄羅斯有什麼好處?
楊貴妃到底有多漂亮?她和唐玄宗到底是真愛?還是只是唐玄宗喜歡她的容貌?
史學家們在描述歷史事件時,為什麼跟自己曾親身經歷過一樣?
元和四個汗國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TAG:歷史 | 地理 | 秦朝 | 漢朝 | 先秦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