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對非裔的照顧是否惡化了其它少數族裔的生存環境?
經過長時間的鬥爭,非裔美國人的歧視現象非常敏感,也有很多保護或者補償其權益的措施,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對少數族裔的歧視現象是否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
------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 偏見、歧視與不公,更多關於歧視話題相關討論歡迎關注。
在某種程度上來講,肯定會有的。
舉個栗子————美國1960年代的平權運動(Affirmative action)
美國國會於1964年通過了《公民權利法》,並在此基礎上制定一系列被統稱為「肯定性行動」的法律,規定少數族裔和弱勢群體在招工、入學、企業競爭中受到「優先照顧」。
這是20世紀60年代隨著美國黑人運動、婦女解放運動和性革命等一連串民權運動興起的一項社會運動,1965年由民主黨的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發起,主張在大學招生、政府招標等情況下照顧如少數民族、女性等弱勢群體,是一個特定時期「種族優先」的法律,保障他們不會在教育及工作方面受到歧視及不公平對待。最開始是在學校里實施的,比如學校每年都有一個黑人學生的定額比例,每年必須要招收這麼多的給人學生。
說通俗點就是,哎呀你快來我們這上學吧,成績不好?沒關係,我們有優惠,專門為弱勢群體服務噠!沒錢?沒關係,我們有優惠,專門為弱勢群體服務噠!
這裡說的弱勢群體分為兩類,第一類肯定就是被拐來的黑人娃娃們,以及一些少數族裔,第二類就是「政治」上的弱勢群體,比如說女性。我們所熟悉的前美國前駐華大使駱家輝就是因此受益進入了耶魯大學,開始了人生的轉折點。
發起這場運動的目的就是為了扳回歷史上對黑人和女性的歧視,把他們在歷史上承受的痛苦折算成現實的利益。
聽上去很不錯啊,不是說看一個國家的民主程度就看他們如何對待社會底層階級么~
這一切看上去如此美好,直到……
1970年代起,關於平權運動的反對聲音出現了,大家都嘀咕著,這個活動好是好,但是有點矯枉過正了,造成了「逆向歧視」(reverse discrimination)。
吶,就是題主問題描述的那樣了。
1978年的「巴克案」(Bakke Case)打響了反對「平權行動」的第一槍。巴克是一個白人男性,連續兩年被一個醫學院拒絕錄取,與此同時,這個醫學院根據16%黑人學生的定額制,錄取了一些比巴克各方面條件差的黑人學生。巴克一氣之下上訴到美國最高法院。最高法院裁定對黑人學生實行定額制是違憲的,但仍然在原則上支持「平權行動」————最高法院雖然判定加州大學必須錄取貝基,卻認為大學「有權實行一些使學生來源多元化的政策」。
緊接著,人們對「平權行動」由嘀咕發展成了議論,議論發展成了抗議。最著名的抗議,來自1990年代中期加州州長Peter Wilson。他抗議道:「不能讓集體性權利踐踏個人的權利,我們應當鼓勵的是個人才幹。」於是他大刀闊斧地開展了廢除「平權行動」的運動。1995年6月,公立的加州大學及其九個分校廢除了錄取學生中「平權行動」。1996年11月,加州用公投的方式廢除了包括教育、就業、政府招標等各方面的「平權行動」。1997年4月,這一公投結果得到了最高法院的認可。受到加州的影響,另外十幾個州也開始蠢蠢欲動,要剷除逆向歧視的「平權行動」。
這個法案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在1965-1995年間,美國黑人家庭達到中產階級水平的比例從18%上升到40%,在管理和技術領域中的就業率增加了兩倍;到1997年,黑人、西班牙裔人、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著人佔大學生總數的比重已經只略低於其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
這個法案很典型,它對少數族裔和弱勢群體的照顧是顯而易見的,而它產生的「逆向歧視」是因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它剝削了強者的優勢資源,讓強者為弱者做出犧牲,以此來實現平等。
有一部相關的紀錄片,《等待超人》,豆瓣影評8.3,不過我還沒有看過,等這什麼時候來看一看。
主要講了什麼呢,答主去翻了翻網路上的簡介。
該片聚焦許多普通美國中學生想接受更好教育但卻無法實現這一心愿的現實,探討了美國公立教育體系現存的問題。曾幾何時,美國號稱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公立教育系統,但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裡,雖然政客們不斷強調要改善弊端叢生的教育系統,可是孩子們的教育情況始終沒有任何改觀,反而呈現令人擔憂的前景。這些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多在閱讀和數學方面存在著巨大的障礙,且平均水平大大低於地球上其他發達國家。甚至有的高中成為了臭名昭著的輟學工廠,無數少年過早進入社會,國家在一名囚徒身上的花費遠遠高於花在一名學生身上的經費。美國當前的公立教育系統,呈現著本末倒置的弔詭局面。是該積極行動起來,一掃這一領域中的弊端,還是獃獃坐在地上,等待超人的出現?本片榮獲2010年聖丹斯電影節觀眾獎最佳紀錄片獎。
該片已經被奧巴馬放給自己的孩子看了。而且該片導演的另一部作品是《難以忽視的事實》,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對一些人的政策傾斜必然會導致另利益相關的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損失,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你看,儘管咱們有些群眾整天吆喝著美國好美國好,看來美國也有跟咱們類似問題的存在啊。比如說,教育資源配置不公不均衡等等,還真不是中國特產。(這裡吐個槽,之前老有人說中國不公平啥的,但是在基礎教育這塊,算是做得比較好了,英美國家施行的精英教育,更確切的是「父母精英教育」,比咱們更要看重父母一輩的所積累的資源好嗎!怒摔)
那是否實施了這個法案,對於少數族裔和政治弱勢群體來講,就是真正的公平呢?
不是的。
早在1985年,溫迪·庫普從得克薩斯一所著名的私立中學考進普林斯頓大學。做作業的時候,她發現自己覺得很簡單的功課,她來自布魯克斯地區(紐約著名的黑人區)一所公立中學的室友卻覺得很難。
因此這個困惑成了她大四論文的題目(愛思考的孩子就這麼確定了自己的論文主題 ),研究中她發現,是因為公立中學的低教學質量導致了這種差別,而公立中學恰恰是少數族裔和低收入家庭學生聚集的地方。一個明顯的事實擺在她面前:雖然弱勢群體的學生可以因為「優先照顧」進入大學,但他們此前獲取的教育資源遠遠少於強勢群體。也就是說,平權運動並沒有讓黑人等少數族裔獲得真正的平等,要想平等,起點還得提前。
1989年,庫普大學畢業,她創辦並和未來的丈夫、哈佛畢業生理查德·巴斯發展了公民組織「美國援教」(Teach For America)。後來,巴斯用一句話解釋他們最初的動力:「為什麼在美國,出身還可以決定命運?」
此後二十多年間,「美國援教」共有過14000多名成員,他們大多和巴斯夫婦一樣,畢業於「常春藤」大學,在簽訂2年的服務合約之後,自願到教育質量最差、最貧困、社會問題最多的社區任教。
這些充滿活力的年輕人給信心低落的「輟學工廠」帶來了希望。儘管2/3的人會在2年服務期滿後離開,進入其他行業,但他們以其他方式繼續貢獻——現在,「美國援教」每年接受來自高盛、谷歌、蓋普等眾多公司以千萬美元計的捐贈;還有1/3留了下來,成為教育改革的推動者,其中就包括後來創辦了全美最成功的特許學校體系KIPP(knowledge is the power program知識就是力量項目)的大衛·萊分和麥克·芬博格。
美國也有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大概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學生進入公立學校,記不太清數據了),如果說公立學校是窮學生不得不吃的大鍋飯,那這個特許學校體系就是小灶了。
根據KIPP2011年4月發布的報告,89%的KIPP學生進入了大學。這些孩子大多是自己家庭中幾代里第一個上大學的——KIPP的學生有95%是黑人或拉丁裔,85%來自低收入家庭,而全國平均來看,這樣孩子100個裡只有7個可以從大學畢業。
目前KIPP在21個州和地區開設了109所分校,受惠的「窮孩子」超過32000個。而從1990年,特許學校在公立學校系統改革受阻的背景下興起至今,已經有5000所在全美各地展開過嘗試。
「美國援教」和KIPP帶來的「鯰魚效應」,已經衝擊了陳舊的公立學校體系,並引起聯邦政府的行動:布希在2002年簽署的《不讓一個兒童掉隊法》要求各州政府追蹤每一個孩子的閱讀、科學與數學成績,確保在2014年之前達到熟練水平,「沒有一個人掉隊」;而奧巴馬上任後,乾脆將聯邦政府對於特許學校的撥款增加了一倍。
KIPP成功是因為它沒有像平權運動那樣,嚴重影響了另外一部分需要教育資源的利益相關群體。
最高法院首位黑人大法官瑟古德·馬歇爾曾指出:「美國黑人的經歷與其它族裔群體的差別不是程度上的,而是本質上的。」
因此,為了避免"逆向歧視",教育資源應該得到更優化的配置,教師隊伍得到加強等等措施都要做到位才行,少了哪一個都不行啊。
答主手機打字很辛苦噠,各位點個贊獎勵一下吧~
另:答的不好處見諒哈!畢竟咱也不是專業的~嘿嘿嘿
部分材料來源於南方周末《讓出身不再決定命運———美國教育平權運動40年》、劉瑜:「平權運動」中的程序正義與補償正義、和偉大的度娘。
又看了一遍題目,怎麼覺得自己有點跑題。。。
這個問題很奇怪,很像是白人提出來的、用來瓦解分化少數族群之間的團結的問題。
黑人在美國反歧視的鬥爭不僅僅為非裔美國人爭取了許多平等權利,也為其它有色人種爭取平等權利提供了有力支援。
連這點都看不出來的人就算受過高等教育,在人文素質上也是相當低的。當然,海外華人中這類人是多數。
所以,身為有色人士在北美,想要爭取平等的話,就應該聲援、支持美國黑人、猶太人反歧視鬥爭;且學習他們的經驗。
回到本題,黑人權利的拓展在總體上必然對其它有色人士爭取平等權利的鬥爭起到促進作用。
======================(補充分割線)======
華人在海外,由於生存壓力,文化壓力,種族壓迫,體制性歧視等諸多問題,多數人在政治上是人云亦云,沒有什麼主見,也不知道什麼對自己真正有利。選舉的時候看得最明顯。在種族歧視問題上也很明顯。
一些華人(特別是保守派的,如在美國的共和黨,在加拿大的保守黨)政客及其門客利用華人群體的低政治素質,左右他們的選票,「用了都說好」!而華人的利益究竟得到保護了么?
種族歧視問題上,華人歧視黑人、印巴人,華人歧視華人,都是現象而非個例。華人倒是不歧視白人或者看上去像白人的人。就說那個紐約菜鳥華人警察的事兒吧:許多華人在抗議的時候考慮過被槍殺黑人的美國黑人的感受嗎?是,有少數人看到了,意識到了,但是就是少數啊。
正面回答一下題目:對非裔美國人的照顧不會惡化華人的生存環境。華人不和黑人、猶太人、同性戀者、女性等弱勢群體合作,進行有效抗爭的話,華人的生存環境可能會越來越糟呢。
-------------------------------(補充分割線)---
華人移民北美,應該有百多年了;在政治上影響之微小几乎就是一個笑話。
早期華工沒受過什麼教育,完全是來賣苦力討生活的,政治素質低下也不奇怪。他們許多人字都認不全呢。
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華人新移民潮到來了。我當時猜想:新一代華移不乏受過高等教育者,或許能夠提升北美華社的政治素質。
結果:從過去十五六年來看,新一代華移中有些人根本就是「國際民工」。別看他們中一些人干著白領工,穿著洋服,開著好車,住著大宅;在心底里,他們大多和國內「民工」一樣,自卑自輕自賤。
且不說他們有部分人不了解時政、不參加投票;就說那些投票的人吧,往往被華裔或非華裔政客左右,甚至被華人網站上無聊的文字影響,投票反對自己利益的事是常有的。可悲的是,即便發生了,他們也未必知道。下一輪投票,他們會犯同樣的低級錯誤。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讓我對海外華人的政治素質有進一步的認識。非常好。以後我要做義工,知道做什麼了。
會哭的娃有奶吃,即使這個娃哭的時候還打人
實名反對那個公子重牙,誰告訴你保障他們的權利其實也保障了很多其他人的權利?如果說以前算,那麼現在根本就矯枉過正了。答主留學生。同樣的學校給黑人sat可能1600就能去了,亞裔通常要2000起。好學校更是近乎苛刻的2300+。還有一些不錯的專業諸如醫學法律,黑人更是得天獨厚的優勢。你知道亞裔多麼努力嗎?這些努力換來的還是各種好學校好專業進不了真呵呵了。總是說黑人窮黑人教育條件不好,國內那麼多苦學生不一樣清北?我說黑人就是懶!要不就承認自己笨!一方面說自己和別的人種一樣智慧,一方面又不愛努力。真是雙重標準
致公子重牙:
你聽說過Peter Liang嗎?我就說說我以前校外打黑工的一點見聞吧。
該州政府對單親媽媽有非常好的福利,生一個孩子每月七百,兩個孩子每月一千五,三個孩子兩千五,四個孩子四千每月。然而該州最低時薪當年才六塊出頭。於是我見到一個非裔婦女,帶著四個小孩,膚色長相略有差異,沒有父親,經常來買盒飯,她一個人吃一個,四個小孩分一個。
我朋友在一個飾品店工作,見到這個婦女帶著四個小孩來偷東西。
所以這個世界上可能多了四個遊手好閒小偷小摸不務正業的社會青年,他們抱怨著社會的歧視,帶著對其他人種的偏見,住著政府的廉租房,揮霍著靠生孩子得到的社保金。
然後越生越多。
他們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更不會花錢去提高自己,靠著福利打算吃一輩子,花完了就去偷搶。
有些所謂的美國福利,只與人魚,不授人以漁。於是勤快的人交了很多稅,用在了這些莫須有的地方。
跟種族無關,這樣莫名其妙的福利,滋生了一大堆的社會問題,看到這樣的人,覺得整個人類社會,都被影響了。反對公子重牙,最近美國華裔警官意外殺死一個黑人青年就是一例,更多性質更嚴重的白人警察殺人案都沒有重判,而這個華裔警官是真正的不熟練,走火,打到牆上反彈殺死的人,黑人家屬還要重判,這難道是對華裔的尊重嗎?就是不平等
像SCA5法案這樣的事情確實傷害到了華人的利益,而這個法案是照顧西裔和非裔的。
僅就大學錄取這件事來說,對華人最有利的方案是擇優錄取,完全不考慮種族等其他背景。
對非裔的照顧恰恰是美國人民對非裔另一種歧視方式
因為非裔最不喜歡被人看低最喜歡錶示不滿,鄙視一下還得掏槍出來biubiubiu,所以只能撫慰他們,不小心射殺了你們的小偷是警察歧視噢,射殺混混是警察歧視噢etc,但其實對他們的照顧就在表示大家還在歧視你們噢所以才照顧你們噢。黃種人一般被歧視也不會掏槍吧,不撫慰沒關係。至少我看新聞是得出這個結論的
因為我們缺少一個我們自己的馬丁路德金。
我說不了很多,但是個人認為,在一些情況下,越是照顧,越是體現了歧視的嚴重
很簡單,把當年非裔的對待原封往亞裔身上套一遍不就完了,絕對的平等。
本人在威州生活了一段時間,有華人,越南人,黑人,印第安人,感覺並沒有歧視,但是美國北部比較好,南部可能會有歧視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其實當年的黑人運動黃種人也有摻一腳。對各族保護都是一樣的,但是你不說出來就沒人理你。你用中文跟同胞抱怨也是沒吊用滴。
套用到天朝,對少數民族尤其回族維族的照顧是否影響到了漢族的權利?
@倫家好怕怕 莫名其妙的評論加不上去,就這裡回復好了。
回復沙漠野兔的評論: 這傳說中的精神美國人?(求解釋什麼是精神美國人)
用得著你站在美國統治階級上為美國人考慮?
(不敢,平民階層而已)
現在這個社會就是誰會鬧給誰優待,我就是告訴你我自己看到的華人受到的不公待遇。
(對呀,所以@公子重牙說要加強華人的政治影響力,就應該學會鬧)
你說籠統上說的什麼黑人入學問題可能正確,
(我沒說,我一個字都沒說,我說支持補貼他們的義務教育。非要問高等教育入學問題的話,多重標準只是權宜之計,若要推翻這個多重標準,只能加強貧困學生的競爭力,即在義務教育時期進行扶植)
但是你有考慮到縮小到一個人身上是什麼感覺嗎?一個切切實實活著的人身上?
(你身上?落榜不哭,明年請加油)
而不是所謂的你讀了幾本地攤文學就覺得自己大局觀好了來指指點點。
(LA沒有地攤,如果地攤文學是個文學種類的話,恕我沒看過。我沒有指指點點,我只是覺得你的回答/反對缺乏考慮)
什麼全要從大局分析,
(那從小局分析?大局就是考慮各方面因素:歷史原因,提高全民素質,降低犯罪率等等……窮人得不到補助,導致大多考不上大學,會提高犯罪率)
那還用得著起義?
(這不黑人為他們自己起著呢,華人也要崛起,不能讓Peter 梁的悲劇重演)
士農工商雷打不動就行了呀,
(扯這幹啥?)
各司其職這不有利於社會發展嗎?
(跑題)
好笑,
(同感)
你一句對社會有利就剝削壓迫別的人種?
(幫助社會平穩,減少犯罪率,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沒想到是剝削壓迫別的人種……)
哪天你和黑人競爭的時候跟你來句
(跟任何人競爭都是競爭)
「不好意思,我們單位現在不能要你因為有黑人指標」
(我竟無言以對……好吧,我肯定會很難過,就投下一個單位唄。如果整個行業都是因為「黑人指標」拒絕我的話,那說明華人要開始「鬧」出一個「華人指標」。可是既然華人沒爭取,也不能怨黑人爭取啊,所以我們是需要政治力量啊。就算這個單位沒有黑人指標,也不一定不會把屬於我這個華人的崗位讓給一個不如我的白人)
你可一定要說一句「這有利於社會發展」,
(我會說的)
智障一個,科科
(罵人不好,科科)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明年1月1日起實施的計生法修正案(草案)?
※不抽煙不喝酒的男人怎麼在社會上生存?
※高曉松家族為什麼出了這麼多名人?
※從古至今,左手都是用於做什麼的?左手象徵著什麼?
※如果元朝清朝統治了我們算滅國,那麼秦滅六國,對於非秦國統治下區域的人民,算是滅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