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韓寒的《1988》?


推薦 千頃窪散人 的答案。
另外不考慮書中的隱喻,補充一下對故事情節的梳理,拾人牙慧,但為了保住評論,不匿名了。
這個整理,來自1988里的那些兒事。。。 一帖,作者 新緹 ,下面所寫,綜合了此貼中其他網友的討論,內容和原樓主的分析稍有不同。
==================================
一,旅程的空間線和時間線

首先 讓我先水一樓。
看看陸子野開了幾天
不喜歡看這樓的話可以跳過此樓。

P1:在說不清楚是迷霧還是毒氣的夜色里拐上了318國道。
(根據P2,此時應為凌晨的2點多,由於不知道幾號,為了方便記憶,暫定為1號,所以此時為 1號凌晨2點多。)

P2:我和1988在國道上開了三個多小時,空氣終於變得清新。我路過一個小鎮,此時天光微亮。
(天光微亮是早上時刻,此時應為1號早上5-6點左右。)

我住進了金三角洗浴城,遇見了娜娜,然後睡覺。
(記住,睡覺的時間是1號的早上。)

P8:第二天我們醒來已經傍晚了。
(我是1號早上睡覺的,睡到第二天傍晚,睡覺近20個小時,這明顯不太可能,況且前文中我只是包了娜娜白天,娜娜不可能還送我一個晚上。 這裡我想應該是醒來的時候已經傍晚了,1號的傍晚。「通宵過後早上睡覺,晚上醒來的時候,大部分人會認為此時是第二天。」)

我和娜娜被帶走,然後我先出來了。
(1號晚上被帶走)

P25:1988歷久彌新,停了一夜都沒有落灰。
(此時應為2號早上。)

P26:在最後一抹亮光里,我看見她步履複雜的從裡面走出來。
(現在是2號的傍晚。)

P90、91。
(我甩了娜娜,找了個旅館住了下來。 此時是2號的晚上。)

P106、107。
(又遇見了娜娜,吃了早飯然後上路。 3號早上)

P188:這一夜,我終於開到了目的地,我必須於明天之前到達。
(於明天之前達到,所以此時是3號晚上—4號之前)

所以我用的時間就是:
1號凌晨兩點多開了三個多小時。
2號傍晚,我開了百多公里,2號晚上,住進了旅館。
3號早上—3號晚上到達。

好,開始認真了。

下面來分析下陸子野的目的地。
本人沒有豐富的地理知識,所以只好給大家,一些參考信息。
當然本人也是以此為參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157811.htm (318國道的百科)
請參考裡面的318國道途經地

р49:已開了500多公里,第一次開了300公里,然後停了幾個月。因為迎接我朋友的時候還沒有到來,他出獄的時候變了,這次應該是正真的旅程。

р2:我和1988在國道上開了三個多小時。

р49和P2,告訴我們。
(我想起點應該是上海沒錯,文中有提到陸子野家在亭新鄉。
318國道途經地中500多km的只有一個城市,安徽安慶。
那第一次開了300公里並停了三個月的城市就是安徽宣州了。
三個多小時,從宣州開到了安慶,跑了200多公里。
陸子野的時速大概是60-70km左右。)

P81:我和娜娜遠去百多公里。
(百多公里應該是100-150km之內。
超過150km就應該說近兩百公里了。
所以100多km 加 已開的500多km ,就是600-700km。
318國道途經地只有一個安徽岳西 651km。)

接下來,就是目的地了。
P161:萬一打不通,我難過好幾百公里。
(說話地點是安徽岳西,好幾百公里,肯定不是1000公里,所以離岳西900多公里的恩施肯定就不是,因為900多公里,完全可以說成1000公里。所以目的地是湖北恩施之前。)

P125:娜娜說,其實不堵車,開一天就到了。
(說話的地點也是在岳西。
首先開一天就到了,這個一天,指的是早上開,晚上到。就是一天之內你就能到了,並非指一天一夜。
就像,我們坐車做了一上午,你會說坐了半天的車。
早上去爬山,晚上回來你會說這一天累死了。
318國道途經地中,從岳西開一天估計能開到重慶了。
因為上面證明了目的地是是恩施之前的,所以就算開一天,哪怕是開兩天,他們的目的地也只能是湖北的宜昌了以內。)


宜昌1330-651/60 大概11.32h 1330-651/70=9.5h
如果是宜昌的前一個城市,荊州的話。
1218-651/60=9.45h 1218-651/70=8.1h
按照計算的話,宜昌是對的。
但是這一天在路上還有堵車,走走停停,最後晚上到達。所以荊州的可能性也十分大。

P199,遠處就是江水,它流過宜昌、武漢、南京,最後流到上海。
如果陸子野人在荊州,那麼按照自西向東的方向說,不可能把在後面宜昌說進去,所以陸子野是在宜昌


Ps:本來我以為是重慶,因為陸子野去過重慶,然後文中娜娜對著地圖上的目的地說過,她沒去過那個地方,但是有朋友在那裡。
我後來看到,陸子野寫過海上皇宮的新聞,娜娜在那裡工作過,所以重慶不是的。


(woyowoyo:我也同意目的地是宜昌。P196頁陸子野說了這是個快500萬人的城市,前後查了查好像就宜昌比較符合(荊州人口600萬+,宜昌400萬+,其他城市體量較小)。但為什麼目的地和1988製造者是在宜昌呢)

二,年表

P22:本報訊,一位五年級四班的同學在昨天不小心……

P46:這是去年的歌,今天唱著還挺有感覺。 丁丁哥哥向我告別。
(這個時候就可以肯定丁丁哥哥是在八night 年走的,並死掉了。)

(《八月桂花香》88年上映,丁丁哥哥唱的是其主題曲《塵緣》)

P77:我要迎接……我要迎接……丁丁哥哥的周年。
最重要的是,我要等所有的女孩都穿上裙子,我就能找到,迎接究竟是誰,在我從旗杆上掉下來的那一刻,被我愛上。
(根據上面的,丁丁哥哥的周年是90年,所以這是陸子野八night年說的。
所有的女孩都穿上裙子,就是第二年夏天了,也就是90年。
在根據p22,所以八night 年的時候陸子野是五年級,
大多數孩子都是八歲上一年級,陸子野此時應該是12歲。)


(gosoul : 陸子野應該是1978年生人,而非1977,樓主認為五年級12歲,但11歲其實更大眾一些,而且韓寒本人也是11歲(按生日算)這檔。所以如果真放到時間線里,小說主體故事發生在2008年,結尾發生在2010年(現實中成書之年),準備從04年開始。 就算09年開始寫書(並已做好設定和對應)也無所謂,就是改動幾個數字的事情。)

以下按照78年出生,改動原帖內容


根據以上信息
19八night 年
陸子野 11歲 5年級。
丁丁哥哥北上,並死掉。
陸子野爬旗杆—初戀情人。

P76:1987年的一個半夜,肖華哥哥在街上溜達,被警察盤問,並搜出一把螺絲刀,入獄。

P182:其實讓肖華哥哥被關了好幾年的那台摩托車是丁丁哥哥偷的。

P31:我哥哥考取大學回來的第一周,好多……。
P23: 三年級的我選擇了一本《憤怒的葡萄》 去讀。
(八night 年陸子野五年級,那87年,陸子野就是三年級了。)

根據以上信息
1987年
陸子野 9歲 三年級
丁丁哥哥考取大學。
陸子野和丁丁哥哥偷車子。
肖華哥哥入獄。


P99:那是第二年的六一兒童節,是我留在小學裡的最後一年。

P100:更讓我悲傷的是,在她站起來的那一剎那,我清楚的看到她那條藍色裙子……怎麼能是你,劉茵茵。

根據以上信息
1990年
陸子野 12歲 六年級
找到了初戀情人。

P172:我繼續說道,但我小學沒有去追劉茵茵,直到高中,我才開始追他……我無奈道,女孩發育的比較早,我當時才1米4,她高我大半個頭,我花了五年多的時間,終於比她高了,然後我才開始追她。
(這裡說的小學沒有追茵茵的小學指六年級,因為我是六年級才知道自己喜歡的人是劉茵茵。
我花了五年多的時間比她高,追她,這便是我上高二的時候了)

根據以上信息
1995年
陸子野 17歲 高二
追劉茵茵。


P172:後來到了大學,我去了外地,她是女孩子,家人要求她留在本地的學校。

P176:我們最後一次壓馬路,我就要走了。
她說,我們約定,這條路的盡頭,十年以後的今天,我們就在那裡碰頭。

P177:劉茵茵說,我不是很明白,別人兩地戀不都是這樣么?
……茵茵我會來找你的,少則一天,多則一生,實在不行,就像你說的那樣,無論如何,十年以後,咱們在這條路的盡頭見。

(96年夏天,陸子野高三畢業。
根據P176,陸子野就要走了,應該是去上大學了,9月1號之前報到。)

根據以上信息
1996年
陸子野 18歲 高三
和劉茵茵的十年後相見。


P179:不過夏天我依然回到我的家鄉……等到我第二個夏天回到家鄉的時候,10號為我舉行了盛大的接風洗塵。
(夏天回到家鄉這裡應該指大一的暑假, 第二個夏天,指的是大二的暑假。)
(這裡不一定是指98年,也可能是97年,原文「第二個夏天」的對照物有點模糊)

P184:我先帶這個妞去飈車,一路飆到海邊,我要在海灘上辦了她……但明天,她就是我的人了,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今天幾號?7月15號,到明天,明天我就讓你知道結果。
(大二的我和10號聊天)

根據以上信息
1998年 (或1997年)
陸子野 20歲 大二 (或 19歲 大一)
7月16號 10號帶著妞去了海灘……

P128: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記者。
(工作應該是大學畢業之後,陸子野2000年夏天畢業,所以我們就直接算他畢業就工作好了,即使現在畢業即失業。)

P139:孟孟和我在一起一共一年半的時間。當時她剛剛入學。
(剛剛入學指孟孟剛剛上大學,所以陸子野畢業後就工作是可信的。)

P142:在第一年的下半學期,就有劇組找她拍戲。

P143:我三個月回來,你可得送我一個禮物啊,你有三個月的時間想。

P158:其實孟孟回到這座城市的第十二天,我才獲得自由。我選擇了不和任何人打招呼離開。

特別要注意的是
P148:我坐了半天的綠皮火車。
P132:我不能離開這個工作的原因是,我加薪了,而且我談戀愛了。
(這兩點可以說明,這個時候,陸子野還沒有1988)

根據以上信息
2001年
多事之年。
01年9、10月離開這做城市,去了重慶。

(gosoul:孟孟比陸子野小六歲,所以陸子野24歲(工作兩年)才和孟孟在一起比較合理,時間算孟孟剛入學,是2002年8月左右。到了孟孟的大一第二學期,接戲,檔期三個月,出事,陸子野和孟孟分手。因為兩人在一起一年半,時間算久一點,接戲在2003年7月,陸子野去劇組在03年8月。按原定計劃,03年10月孟孟回來(陸在孟回來三天前被抓進去拘留了15天),因為報道干擾,也許會延期,但也不會延期太多。陸子野大概03年11月,離開去了重慶。 )

(ytxbzhz:P158:其實孟孟回到這座城市的第十二天,我才獲得自由。我選擇了不和任何人打招呼離開。 陸子野應該是搶了潛規則視頻並且揍了製片人,於是被治安拘留15天。製片人在孟孟回來前3天找到陸子野,然後陸子野在孟孟回來後的第12天恢復了自由。3+12=15)


P184:2006年夏天7月16日下午三時,10號和劉茵茵發生交通事故,劉茵茵當場死亡,10號在送往醫院搶救的三小時後死亡……,我也去送別了這連個朋友……老大和老大的女人死了,而我是什麼?

根據以上信息

2006年

請參考96年的事情和98年的事情,自己開始重新去理解茵茵這個人物。

(把書中我暑假回家之後和10號聊天,10號向我說她喜歡一個女人這一段和下面2006年夏天7月16日下午三時這一段 理清就好了。 很多人會認為上面那一段也是發生在06年。其實不是。)


P212:兩年以後……我收到了一個孩子。
(所以陸子野的行程很有可能是08年開始的。到底是不是呢?
首先在路上,陸子野還可以回憶06年茵茵和10號的交通事故,所以也可能是06年7月16號之後,還沒有進入07年。)

P187有這樣一句話,每到一處,都覺得自己可以把飾演了三十年的自己拋去。
(前面我們知道1987年陸子野是三年級 9歲,那出生就是在1978年。2008-1978=30
所以這件事就是2008年發生的事情。)

三,1988製造者 (原帖認為1988造車在01-03年,以下將原帖內容根據其他網友討論修改)

P49:我想要開完這一條公路卻準備了足足四年。
(那四年後,08年開始了行程,也就是說08-4=04。)

P29:我和以前的女朋友就是……我說,是啊,可我和她分手才兩個月。娜娜完全忘我了,問道,那你找她幹什麼呢? 我說,她老在外面混,認識的人多,那個時候我一個朋友進去了,我想問她認識不認識什麼人。
這個朋友很有可能就是1988的製造者。

還有就是,
P207:記住,1988的機油尺是錯誤的……,否則你就等著爆缸吧。

首先,1988出來以後,我肯定是要開的,要加油的。
如果我真的加多了,那真的就爆缸了。
那為什麼1988製造出來之後,1988製造者沒有第一時間和我說呢?
原因應該是還沒有來得及說,就進去了。
所以在1988製造者剛進去的時候,我去看他,他告訴我機油尺是錯的。

而前文P30也說了,他襲擊了化工廠。
(gosoul:孟孟,分手兩個月的前女友(襲擊化工廠那段),這是兩個人。所以,襲擊化工廠,只能推斷出,發生在離開孟孟(03年秋)→交往一些女友→和其中一任分手兩個月 這個時間段里。
  結合前面做準備的時間,襲擊化工廠的,應該就是1988製造者(或與其有關),時間在04年。 )

有人說,1988製造者是臨時工。。
這樣說來那肖華哥哥也算咯。
你看他都無法解釋為什麼半夜在外面,並且帶螺絲刀。
韓寒手稿圖中。
孟孟和孟欣童是一個人,韓寒連線示意了。
但製造者卻沒有和任何人連線。。
上面寫著1988恩人、摯友。
摯友不是同村人、發小比擬的,所以關係非比尋常。
最後,製造者是一個純純純虛構人物。

2004年
1988製造者(疑似)襲擊化工廠進監獄
陸子野做上路準備

四,三位女主人公

孟孟
P158:多年以後,我又一次看見她。我們平靜的吃了一個飯……
P159:我送她回去的時候……她說,我其實已經改行了……她充滿渴望到凝視著望著遠方的黑煙和火光,她說,我恨不能撲進去。

孟孟有一段視頻,被製作人潛規則。
我想她接下來的日子裡,應該都是太想紅了。
所以不斷被潛,不斷被耍。
最後落入柳巷。

她已經有死的心了,文中是失蹤了,多半是……。
嗯,我最喜歡孟孟。


娜娜
她因為自己媽媽而喜歡做媽媽,所以把孩子留了下來。
娜娜的媽媽一定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這在文中沒有提到過。

Ps:你看,家中的事情誰都不願意講的。
娜娜沒講過,陸子野也沒有。

而且娜娜是喜歡陸子野的。
娜娜遇見不用那個和喜歡的人會在他們洗澡的時候記住他們的號碼。
娜娜會只收陸子野十元。


娜娜似乎死了,又似乎沒死。

(麥田MCc麻雀 :娜娜看掌紋的時候說,大約只活到30歲,並且有分支,那就是小孩,分支後就不長了,娜娜前後提到,她可以再干15年,又說可以干到40歲,可以推斷出娜娜當時(至少)25歲,2年後,也就是(至少)27,而且已經生下了小孩,我想,娜娜是完整的死去了.)


茵茵

意思就是96年他和陸子野有一個十年的約定。。
十年後,2006年。劉茵茵死了。。。
但是卻又是和10號一起死的、
10號在98年 上了她。。。
(你完全可以猜想。茵茵這個人物。。)
-------------------
「但至少我等待過,我知道你從不會來,但我不從懷疑你彼時的真心,就如同我的每一個謊言都是真心的。但這一次,我至少是勇敢的,我承認我的朋友們也會讚許我的行為,因為他們都是這樣的人,你也許會為我流淚,但也許會說,你太蠢了。」

關於這一段,我前面有一樓說過,我可能理解錯了,這話應該不是寫給娜娜的。
現在的我更傾向於是寫給茵茵的。
首先陸子野和茵茵有一個十年的約定,06年,茵茵死了。。
最後陸子野還是到了那個約定的國道的盡頭,然後說下這樣的一段話。。


對小說的任何議論在你讀它之前都是無用的,小說是藝術,並不一定是控訴或者充滿戰鬥精神,充滿意識形態。與其問,不如去讀讀。
一個悲傷的故事,一個青春肝腦塗地的故事,一個關於堅持與放棄,關於當下社會的故事。


韓寒的1988,主要說了兩個人的故事。一個是丁丁哥哥,一個是娜娜。丁丁哥哥的故事是80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大部分都會有的一種情結(至少我有,很深刻),而娜娜,講述的是現今,社會低層人員(我並不想給社會分等級,但是這樣更好理解)為了生活目標而努力的故事。儘管故事的主體是一名妓女,但我認為可以代表一些人的想法:一生對自己沒有太多追求,望子成龍,在艱難的條件下生存,在自己所見識的世界中把自己認為最好的留給孩子,感恩,善良……作為外人可能會覺得娜娜傻,但是你沒辦法說她什麼,因為如果你設想一下如果你們處境相同,可能你找不到更好的答案。兩個故事,一個事成長的回憶錄,一個是現實的狀況與未來的期盼,這篇小說我認為寫得比三重門要好,因為三重門的題材是當時成功的一個原因(我認為放到如今可能不會成功),而這篇小說的內容更有深度,至少我是這麼理解的。


前言:寫的比較亂,因為這些文字純粹是為了應付讀書作業才寫的。可能不是很應題,但也勉強可以看一看。一些吐槽,主觀性太強,請勿模仿。

在高中時,我就看過幾遍《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無論電子版或紙質版,入手即看。後來我費盡心思,終於弄到了一本簽名版,只供自己賞玩,決計不能外借,所以素來遭受宵小的不齒和忿恨,屢屢算計要偷走我的書。而他們並非熱愛,只是愛與我作對而已。陰謀終究不能得逞。雖然看過數遍,但是實在談不上熟諗,只記得路子野開著破車,邂逅患病妓女,沿著國道向前又後退的大略。藉此機會,重溫一遍我的經典,大抵也算得上是細看了一遍。

《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被一些人定義為公路小說。所謂公路小說,就是以路途為載體反映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小說。私以為,把此書如此定義簡直太粗暴。若一部小說描述的是主人公往返於各個廁所,並在隔間內回憶過去、評述現在,豈不是要把這部小說歸類為如廁小說?依我愚見,這本書應該歸類到玄幻小說中去。
小說在順敘和插敘中交替進行。

1988是一輛破車,主人公路子野就開著它上路,去迎接他從監獄出來的朋友。這個朋友死於1988+1年,怎麼死的,我只知道死於悲劇。理想,輕易被現實率性碾碎。路子野在國道上行駛三個多小時,才離開毒霧區。畢竟這個毒霧區是他的家鄉,為什麼他會這樣難受?——空氣終於變得清新。或許是路子野得以離開這片煩心之地、暫得舒心的緣故。然而料想不到,就在路子野鬆一口氣之時,麻煩偏偏悄悄到來。她是個妓女,藝名繁多,主名娜娜;她,找上路子野。完事之後,娜娜坦白懷孕已久,說以後不會讓孩子在本地上學,因為怕在家長會見到眾多顧客。這也算是一種諷刺吧。警察破門而入,競相爭功,輕而易舉便拿下了這對男女。由於DV的鏡頭蓋沒打開,警察要求重來一遍,如貓捉老鼠,再捉一次奸。他們兩個還是獲釋,一個被罰款,一個簽合同,儼然黑色幽默。

在等待娜娜的空隙,路子野回憶兒時的時光。他東扯西扯,扯到自己爬上了旗杆,引來眾人矚目。他這種做派,和長大後的他毫無違和感。地面自然墊足了物品,就只等他墜下。還是情愫作祟,在一個這樣的人生高度之上,身裹紅旗,路子野對一個身著桃紅色格子襯衫、淺藍色裙子,扎著馬尾辮的不帶眼睛的女孩子一見情深。他自己鬆開了手,然後墜下。這預示著少年時的無畏和勇氣,倏然而逝么?我以為,真真如此。後來路子野當上眼保健操檢查員,往返於各個班級;他大有私心,總藉機尋找那個女孩子。有一天,這個女孩子出現了,卻給了他重重一擊:給他安上反革命的諢號,並讓它四散開來。人生無常,諷刺的是,最期待的事物往往最能予以自己沉重一擊。我們不是被打死的,而是被氣死的。

路子野和娜娜互訴往事。

此時到了討論「婊子無情戲子無義」的結界。

娜娜接客數百,勢必難以找到腹中孩子的生父。她逐個號碼撥打,明知道無結果,還是耐心撥打,可誰會承認呢?誰又夠膽承認並承擔責任呢?所以這件事不了了之。孟孟,路子野的某個前女友,是戲子,愛上了路子野,而且與他同居。他不知道她喜歡他什麼,他也不知道他喜歡她什麼。他深知這樣的姑娘就像槍里的一顆子彈,她總要離開槍膛,因為那才是她的價值,不過她總是會射穿自己的胸膛而落在別處,也許有個好歸宿,也許只是掉落在地上,而自己已經無力去將她拾起來。更難過的是,扣動扳機的永遠還是自己。製作人不僅潛規則了女朋友,還錄了像,甚至向路記者炫耀。他難過了嗎?他沒有說,只默默行動,悄無聲息地從孟孟的世界裡消失,後來吃了分手宴,告訴了孟孟這一切。孟孟說:「如果當時這段視頻能發出去,也許我早就紅了。」他們愛過,也許也恨過吧。孟孟升溫快,降溫亦快;路子野慢熱,越來越熱,卻更壓抑。他們從來都沒有第三者,若有,最大的第三者是現實。其實男人女人都是任性的,只是不對接而已,所以累覺不愛成了理所當然且最合時宜的分手理由。娜娜唯一傾情的人,是孫老闆。她感激孫老闆,崇拜孫老闆,深愛孫老闆。孫老闆教給她技藝,她要索要錢財,理由很簡單,在有些人眼裡還很可笑:「如果他給了我錢,我心裡就舒服,我們就是做生意的關係,只有我的男人可以上我不付錢,但他又不是我的男人。」有一次,孫老闆忘了帶錢,說下次再給。娜娜哭的梨花帶雨,說:「你這個白痴,你怎麼可能懂。」路子野送孟孟,在寂靜的夜裡行駛。孟孟說她改行了,路子野阻止她說話。孟孟充滿渴望地凝視著望著遠方的黑煙和火光,她說:「我恨不能撲進去。」歷經過一些什麼的人,就會對她所說明了。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夢裡浮生。人生幾何,眨眼而過。愛而痛,痛而恨,恨而悲,悲而歿?實在不能如此。人最能麻醉自己。穿著鐵鞋疾行,踩爛了釘子,只剛觸到廢鐵,就呀呀痛哭,生怕因此害了重疾。其實未必如願,而實際上釘子最為痛苦,卻總要自行鬱悶,苦等這份勁兒徐然消去。然而這份痛消去了,又會怎樣?與其戚戚,不如欣慰。忘卻過去的苦與累,留下真與誠。我時常懷念那不同的笑容,並為之平靜而愉悅。我懷念,無話不說,你儂我儂。在愛與痛的邊緣,我早就入內遠觀,那早就已經不是我的地盤,而是我的回憶的溫床。有人心系之,愈痛焉。我又何嘗不痛苦,但反轉過來,一樣痛快。無論牽絆還是煢煢,恰只一樣,那便是唯一的空缺。如今的我,目睹情侶撕逼,不得不哂笑。有人陪伴,多好啊。哥們能給的,她給不了;她能給的,哥們給不了。就算是互補吧。

這就是最大的顛覆了吧,婊子無情戲子無義,只不過是一個為了掩飾自己錯誤的說辭。婊子,戲子,他們也是活生生的人。路子野說得明白:「這對婊子和戲子都不公平,我們的一生很難對婊子動情,很難對戲子動心,縱然我對婊子動情,婊子也很少贈我真情,縱然我對戲子動心,戲子也未必還我真心。人生中各有一次或幾次,已經是活出重口味,在這樣個別的事情中,受傷害的概率當然很大,正如被女教師傷害,被女白領傷害,被女學生傷害,都是一樣的,姨子和戲子無非帶著更濃的粉底而來,讓我無從知道她們的真面目,而揣測一個人的喜怒哀樂總是容易出錯。這兩個名詞從來不是對妓女和演員這兩種職業的稱呼,而是女孩子兩種生活狀態的描述。」

於路子野,娜娜只是一個人生中的過客,本可以幫助她的生活,而不插手她的生活。他讓娜娜去酒店開房,自己悄然驅車離開。他覺得道不同,不需要更多的軌跡想交點。他要去接人,她要去找人。上天又讓他們重逢。娜娜也跑了,最後和路子野巧遇,然後繼續上路。路子野順利的接到了朋友,那是一盒骨灰。他從不掩飾他對丁丁哥哥們的崇拜。他覺得他們簡直風流蘊藉。丁丁哥哥有本事,會開摩托車,行為與眾不同,思想與眾不同,他有理想,他有信仰。路子野做過記者,他是有理想的,開始做娛樂新聞,後來做社會新聞,因為那裡不再有紅包,但那裡有權力。記者只是一個最快到達現場的旁觀者,至於文稿怎麼寫,都有格式和政治規範。不可非議,只要不歪曲事實就是最大的功勞。路子野不再從事新聞行業,丟棄了這份理想,又有什麼可惜的呢?沒有,給自己一個安慰,理想有時候也會無疾而終的。他扶起方向盤,開向遠方——不過是換了種理想的形式。而娜娜在醫院中檢測出HIV,悄無聲息地別離。

路子野瘋狂亦徒勞地尋找著,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兩年以後,他收到了娜娜的孩子。就如娜娜所說的那樣,給你的,都是好的。他帶著這個屬於全世界的孩子,在天將黑的時候,發動了1988,掉轉車頭,向東而去。他的朋友會讚美他的行為,但也會哂笑,說太蠢了。

路子野何時會到達五千公里外的海岸線?我無從得知,也許沒有勇氣像他一樣,但我會繼續讚揚。

《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是一部典型的韓寒風格的小說,既沒有完整的故事,也沒有晦澀或華麗的詞句,但它就是如此吸引人。我說這是玄幻作品,是因為它描述的事物虛擬而誇張,仔細思索又會覺得是合理的。它構架了一個時空,在這個時空里,荒謬時刻上演著,警察腐敗,人情冷漠,虛偽貪婪,價值扭曲,卻還是有真性情的存在。每一個人都在演戲,每一人都不是演戲。天空海闊,卻又是那麼的壓抑,然而又不至窒息。這是一種殘酷的運行法則,讓人悶著,就這麼悶著,直至老去,枯萎。

這部小說不是學院派作品,敘事支離破碎,有些描寫還顯得猥瑣。世界本就是多元的,猥瑣無處不在,矛盾無處不在,合不合理很重要嗎?媸丑亦無處不在,我們在試圖改善,就像路子野一樣,帶著新的希望繼續上路吧。


剛看到樓上所說的丁丁哥哥可能是死於TAM,想了一下覺得這確實耐人尋味,但就通篇來看,丁丁哥哥的死亡即使死於TAM,也只能算是作者安排的一個巧合,與整書主題關聯並不大。
曆數韓寒的多步小說,政治訴求並不強烈,表現更多的是一個青年在時代下的迷思(是時代,不是這個時代,每個時代每個青年都會迷思)。 從作者在書中:我「的回憶來看,表現的更多的是作者對於生活的鬱郁與不滿。
被槍斃的朋友,死去的丁丁哥哥與10號,生下孩子的娜娜,都是讓作者羨慕的人,在作者關於流沙那段描寫之中,他直到最近才發現他是有腳的動物,而在此之前,他被流沙從東裹到西,又從西裹到東。就連一次遠行也需要經過多年的準備才得以上路。
他羨慕朋友們的勇敢,而他連衝進辦公室告訴主編老子明天就不幹的勇氣都沒有。當然這與膽大無關,但這其中作者所表露出來的鬱鬱寡歡之態叫人印象深刻。
而孟孟最後淪為和娜娜一樣的失足女,我認為這只是作者一個蹩腳的戲劇衝突,以此表現生活的殘酷實在太過牽強。
在書的結尾倒數第二段。」我知道你永遠都不會來,但我從不懷疑你此時的真心,就如同我對你的每個謊言都是真心的…… 如果我拋錨了, 那麼海岸線還有五千公里,如果我沒有拋錨,那麼我離海岸線還有五千公里,我會在那裡認識一個美好的姑娘,有一段美好的時光」
這段我視作作者對於生活的美好期望。而在末尾,迎風撒骨灰,骨灰落在身上,骨灰里有著生命里念念不往的姑娘,以及死去的丁丁哥哥,還有10號以及骨灰的主人被槍斃的朋友。他們為「我」撞破了每一堵高牆,跌進了每一條溝壑,然後告訴我,這條路沒有錯,繼續前行吧。
但你用掉了最後一次幫助的機會,再見了朋友。
這段話即是紀念,又是感傷。只是那句再見了,朋友,我想也是在預示著」我「已經準備好迎接新的東西了吧


我覺得是韓寒迄今為止最好的作品。雖然《後會無期》金句頻出,人氣爆棚,結構也緊湊了一些。但它還是有1988的影子。雖然主題不太一樣,一個迎接死亡,一個告白告別,但韓寒的作品不能僅僅從思想去看,那也太套路話化了。
《三重門》讓人驚奇的是17歲少年的文字的能力與老成的風格。
《長安亂》是對傳統武俠的挑逗。誰說武俠就必須江湖義氣,俠之大者,正義凜然,快意恩仇?我偏不!
《一座城池》我的感覺是一個24歲左右少年的傳記。遊盪,囧遇,……詼諧而又犀利的少年們的無所事事。
如韓寒講,他07年前後覺得性格變了。他覺得身為鍵盤俠的各種抨擊,暗諷,披露,揭發,呼籲,力爭……都意義不大。他覺得要有作品,而不是在那裡空談。於是《光榮日》敘述了另樣的支教,《他的國》開始了亭林少年的愛情,《1988》一面迎接死亡,一面又對這個世界有所控訴,就像結尾處,新生嬰兒「咦」的一聲疑問,她也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梁文道說,好的作品不是簡單的娛樂大眾,會讓你思考,會讓你糾結。毫無疑問,《1988》是這樣的作品。


他寫了一個社會最底層的故事,故事裡有你,有我,有他。他用最底層的故事,最底層的人物,揭露著這個社會最醜陋的疤,卻也讓我們看到最被社會瞧不起的人其實是因為社會本身對其的拋棄和遺忘而走上了逐漸被唾棄的道路;但他們身上卻有所謂的上層人早已失卻的善良和美。
小人物的悲,社會深處的惡,小人物的美。


看書要先看作者的序,很多東西都在裡面了。

其實這本書講了什麼故事你在問題裡面已經概括完了,書里除了沒講她的朋友因何而死,其他都清晰明白,他的書說實在的,故事只是個骨架,包含在裡面的情懷、細節才是血肉和靈魂,(他自己也說過,自己寫東西東一段西一段,不是嚴謹的小說寫法,不過貌似近來有所好轉) 這也反映他為什麼被更多的被稱為意見領袖而不是優秀的小說家,他的上一本書《他的國》也是類似風格,但可看性還是不錯的。

韓寒比起前些年確實成長了,文章裡面無意義的廢話相對少了,寫的東西也不再那麼單薄,逐漸從作家的青年期轉入成年期。


真正打動人的,不是華麗的辭藻和曲折的情節,而是真實的生活。1988里有細節,有情懷。


當時買的第一版,序里有句「不論我解不解衣帶,我都如此的想你,不帶們」我一直看不懂這句話,直到看了新版,原來「們」是帶了一個獨立引號,所以韓寒這話的原意是想你,而不是想你們
韓寒的語言一向是幽默的,這也是我認為在同一年代作家裡最難能可貴的,雖然這書出版在10年距今韓寒有6年沒有出過書了
我反對第一名答案,因為過度解讀了,參看韓寒的博文就知道,韓寒對於社科知識政治學方面的理解依舊處於初級入門,而且韓寒從不是草蛇灰線伏延千里的人,看看《像少年啦飛馳》和《長安亂》就知道了,他是信馬由韁的人,沒那麼大心思,像排名第一的答案,你說的不是韓寒,而且,幾乎沒有一個作家會有這種想法,為什麼,不知道你有沒有寫過小說,如果寫過,第一你會知道這很累,第二,帶著這種想法寫小說,十有八九你寫不下去
咪蒙寫過這本書的評論,她說韓寒像個古代人,不少人稱讚韓寒在本書里描寫的妓女,我要說,這也是種意淫,真實的妓女,哪有這樣的,你們能不能多去酒吧逛逛,了解了解?
韓寒的書里,包括不少作家,都給人一種看了不舒服的感覺,灰霾、愈掙扎愈陷溺,對生活失望,我覺得這書首先很有趣,其次表達了韓寒自己的一些想法,而讀者要做的是,藉助這種刺激,去自己生活


丁丁哥哥的身材很好,他和那些書獃子們不同,他喜歡體育,很早赤膊。在五月里,他就開始光著上身,對著籃球架引體向上。他可以做三十下,我可以做三下。他教我如何雙手握著籃球架上的橫杠在上面轉一圈,我一個夏天都喜歡供著籃球架打轉,我衣服的腹部都是銹水。丁丁哥哥有一次甚至把籃球架都拔了起來,換了一個地方,因為他說籃球架在的地方不好,他在學習的時候每天都要看到,讓他分心。

我相信,丁丁哥哥那天是去找了臨時工哥哥,並且把他痛打一頓。但是丁丁哥哥後來告訴我,他只是去談了談,他說打架當然能解決問題,談也能解決問題。我說,那你為什麼不像香港電影里那樣,直接就打架呢?

丁丁哥哥沉思許久,意味深長地看著我,把手放在我的肩膀上,說,因為會疼嘛。

我點了點頭。

丁丁哥哥說,他在學校里是學生會的主席,有的事情,靠談就搞定了,他有領導能力。丁丁哥哥說,那天,我去找了臨時工哥哥,問他緣由,因為像我們這種大人,是不會打彈子的。

我看著丁丁哥哥,丁丁哥哥一點頭,繼續說,果然。

我一精神,問,那是為什麼呢,他要和我們打彈子。

丁丁哥哥說,因為他要贏你們的彈子,他不光和你們打,他還和別的小孩子打,因為他要買一隻紅燈牌錄音機。

我說,嗯。

丁丁哥哥秀了一下肱二頭肌,說道,我說,你這是不可以的,你這是欺負小孩子。你要錄音機幹什麼?他說,他要錄一盤磁帶,唱一首歌寄給他的筆友。

我說,他可以去借一台錄啊。

丁丁哥哥說,總是有私心的嘛,他當然也想自己聽聽,後來我就帶他去了文化站,借了我一個朋友的錄音機。

我說,哇,文化站的人你也認識啊。

丁丁哥哥雲淡風輕道,一個朋友。

我說,那臨時工哥哥唱了一首什麼歌啊。

丁丁哥哥說,他錄了一首《塵緣》。

我說,什麼是《塵緣》啊?

丁丁哥哥說,你爸媽不看電視啊,主題歌。

我說,嗯。

丁丁哥哥哼道,塵緣如夢,幾番起伏總不平,繁華落盡,一身憔悴在風裡,回頭時無晴也無雨,漫漫長路,起伏不能由我,人海漂泊,嘗盡人情淡薄,熱情熱心,換冷淡冷漠,任多少真情獨向寂寞,人隨風過,自在花開花又落,不管世間滄桑如何......

我打斷了丁丁哥哥,笑道,哈哈哈哈哈哈,臨時工哥哥也會唱歌,臨時工哥哥也會唱歌。

我沒有意識到,那一刻是丁丁哥哥在唱歌,這是我第一次聽他唱歌,但是我卻打斷了他,丁丁哥哥看著我說,漫漫長路,起伏不能由我。

我跟著唱道,漫漫長路,起伏不能由我。

丁丁哥哥說,這是去年的歌,今年唱著還挺有感覺。
(答主註:《塵緣》是電視劇《八月桂花香》主題曲,上映於1988年)

我跟著說,挺有感覺!

丁丁哥哥答應在那個夏天教我足球中的假動作,丁丁哥哥說我踢球太老實了,往左就是往左,往右就是往右,你的身體已經告訴了對手一切。你要把球踢好,要把球控制在自己的腳下,就要學會假動作,你眼睛看著右邊,身體晃向右邊,你伸出右腳,大家都以為你要往右去了,突然之間,你的左腳一發力,你其實是向左去了,你就把大家都騙了,踢球過人一定要做假動作。等我回來我就教你假動作。

丁丁哥哥在春天收拾好所有的行囊,握著一張火車票向我告別。

我說,丁丁哥哥,你要去南方還是要去北方啊。

丁丁哥哥說,我要去北方

我說,哇,帶我一起去吧。

丁丁哥哥說,不行,你太小了。

我說,我坐火車不用錢的。

丁丁哥哥說,不行,你太大了。

我說,丁丁哥哥,你去做什麼啊?

丁丁哥哥說,我去和他們談談。

我說,你和誰談談啊?

丁丁哥哥唇邊露出微笑,急切地說,這個世界。

我說,哇噢。

把加粗字體看一遍,你就知道書名由來和貫穿全書的思想了。


丁丁哥哥 幾個丁幾個口、1988之後、羅大佑的那首歌在什麼時候放映、他去北方 他要談談、

詳情百度 丁丁哥哥之死、


最近才看這本書,很多問題並沒看懂,總覺得作者想表達些什麼,還有很多事情沒有答案的,然後去豆瓣看點評才真正明白作者1989年,丁丁哥哥的死表達的是什麼,然後一直在網上找,想要知道這個事件…,原來,這個敏感話題…原來我們社會所知道的事情,大多數已經過濾過的了。更多是看到了社會人民對現實的無奈吧。


像1988那樣,帶著過去受的傷,灌上現在用的油 ,開完未走完的路。1988的車上,我想他和世界應該談的很淡。


《1988》這本書在我看來有他一定的含義,這從最後幾頁就能看出來,雖然講的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司機和一個妓女的回憶錄但卻是韓寒對人生的一些看法和感悟。愛,應是這本書的主題,書中說「他們像風一般的奔跑 或是撞毀在一座高牆,或是跌倒在一道深壑,然後他們對你說朋友我之能幫你到這了,剩下的路要靠你自己走了」這是一種愛的洗滌,因為他們用生命為你指明了道路,他們告訴你「上路吧,朋友,這條路是對的,但你已經用過了一次幫助的機會,再見了朋友」這是一種愛,一種存盪在世界中博大的愛,這種愛用犧牲換來了傳承,換來了掙脫這世界呼吸一口海風的權利,而作者相信總會有一天,在生命的延續里,在強者用生命搭建的愛傘下,世界會美好。那司機走了那麼久,回憶了那麼多痛苦和心酸但最後卻是對新的生命的結尾。1988它帶著那始終未曾露面的朋友的骨灰,帶著心中對逝者的懷念與感受中朋友在身邊未曾遠去的靈魂一起,還有那嶄新的對世界發出疑問的生命,在海風中把骨灰拋灑。這一路的人心一路的積蓄壓抑和對這世界蒙濛霧中高牆倒塌後第一縷伴著海風的氣流衝擊的感受一併噴發出來,我想到這裡那些什麼的知識都不重要了,因為我們需要愛世界需要愛,這就足夠了,這就是我對這本書的看法。


跟光榮日啊一座城池啊不同,這是韓寒很用心的一篇小說,刻畫的很深刻,看完感覺特別壓抑。


《1988》,文中不乏韓寒個人價值觀的突顯以及性格的彰顯。21萬字,連貫有如一氣呵成,語言幽默直白露骨,有著他對這個社會的理解和對某些社會現象的披露。情不自禁與維多利亞的《島》對比,顯然,韓寒的作品還是缺少維多利亞那沉厚的文化底蘊和歲月的沉澱。當然,文中也有引人深思的哲言和經典語錄,刻錄了一個現實的世界。但與童話世界的所謂心靈雞湯相比,我還是比較接受前者。


差不多,開著老車去接一個要出獄的老友的骨灰。中途與一個底層的將來打算要把孩子送到國外朝鮮讀書的妓女的過程,不斷回憶小時候爬旗杆的往事。。
中間夾雜了自己的荒誕故事和中國近來的許多點滴社會問題


在社會底層努力生活的人是如此悲哀。 娜娜的遭遇渲染了整個故事的悲涼風格。 在看這個故事的過程中,我似乎覺得自己就是那個司機,如果是我,我想我也會和他做同樣的選擇……


生活由無數個不一樣的片段組成!


推薦閱讀:

作家是怎麼給小說里那麼多角色起名字的?
麥田裡的守望者中,怎麼理解主角對公園裡的鴨子無比在意?
作家寫作有哪些好玩的習慣嗎?
小說十三萬字,兩千點擊,是否撲街?
卡佛的《收藏家》讀完雲里霧裡,誰給分析分析。?

TAG:小說 | 韓寒 | 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