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馬和全馬的差距有多大?
-----------------------2016年1月13日更------------------------------------------------------------------
再補充一個差異:半馬報的人多,中籤率低;全馬中籤率高....... 上個月用兩張身份證半、全各報一個,全馬中了。
在去年四場沒抽中後,新年第一發就中獎了,能彌補上次錫馬的遺憾了。 期待與跑友共享錫馬! (去年錫馬5小時50分完賽,獎牌被領完了,登記了號碼說郵寄給報名地址.... 可我是n手轉讓號啊... 錯過了一塊牌子/淚目)
------------------------10月29日更新----------------------------------------------------------------------
既然這個答案現在還有人在看,那就在文末更新一下這次北馬和泰馬的情況,前者我跑了全馬後者是半馬,成績正好能回答這個問題:) 另外本文圖片全部來自本人渣手機,請勿轉載(說得好像這些渣圖真有人轉載一樣 #@#)
-----------------------------------------------------------------------------------------------------------------
差距非常之大。如果說半馬大多數人靠意志力可以堅持下來,那全馬真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如果沒有一點兒訓練基礎,想要6小時完賽真是會斷腿的。
仔細思考一下,上知乎三年了,收穫最大的就是讓我敢跑馬了。
大約是一年半前看了一個答案,答主因為失戀+裝X而報名美帝全馬,不幸抽中,然後裸跑成功並爆照。我看到像答主那樣的大胖子都敢在國外丟臉,我這樣的小胖子還不能家門口跑一下么?於是求到一個上海馬拉松名額,並開始了魔鬼般的訓練,從兩公里開始,每天堅持,到比賽前兩周基本能做到慢跑15公里了,心中暗喜這基礎比那胖答主不知高到哪裡去,再加點兒意志力完賽不是分分鐘么~~ 長者的話這時的我還是沒有用心體會。
比賽那天,前20公里靠著跟隨4小時的美女兔子居然還算順利。20到30公里體力完全透支,每一步、每一次呼吸都像是一次分娩,最痛苦的是知道這種痛才開始了幾公里而已,於是顱腔內每個豆餅細胞都被調動起來,想像跑完後的鮮花和掌聲、想像獎牌可以玩兒一整年、想像帥氣的身姿被記者拍到評為上馬形象代言登頂人蔘癲瘋、想像我是翻越蔥嶺的唐軍將士即將在神秘的遠方國度建功;正能量中毒了就用負能量刺激,想像我在現實中各種失敗難道今天再添一朵、想像我半途而廢怎樣面對這兩個月吹下的牛X、想像我可恥退賽又如何教育剛一歲的兒子、想像我身無分文離開賽道怎麼打電話向家人求援載我回家。就這樣靠腦洞又堅持了10公里,終於看到了地獄之門~~~~
都說馬拉松是30公里之後才開始的。這時腦細胞已經燒壞,體內電解質略紊亂、脫水稍嚴重,開始見到吃喝就拿肚子吃了個12分飽略痛。最可怕的是兩條腿,前30公里的時候抽筋停下來拉一拉就可以了,30公里以後根本不敢拉伸,拉後面前面抽、拉前面後面抽,抽到了能突然直接抱腿躺倒的境界。 總之那次後面十公里就是蹣跚著走下來的,走下來也很痛苦的。 眼看著400、430、500的兔子們從身邊超過,眼看著小碎步弓著背的精瘦老爺爺從身邊超過,眼看著剛才曾用瀟洒背影勾搭過的長腿妹子從身邊超過,心中留下了悔恨的淚水。
最後是510完成了比賽。結束後終點線不可能打到車,還要坐地鐵去起點開車,進地鐵口看到好多和我一樣抱著扶手一步一喊下樓的盧瑟,不同的是我下了兩層就發明了抱著扶手後退式下樓大法,於是後面來的選手們全都用了這個姿勢2333333333
賽後請了兩天假躺家裡休息,因為膝關節踝關節真的廢了,根本站不起來。直到兩周後走路還是要忍痛慢走。
後來跑了無錫全馬,有訓練的基礎,雖然成績沒提高而且也很痛苦,但不像開始一跑就死了,賽後恢復期也縮短很多~
然後又跑了橫店馬拉松,橫店只有半馬,穿過6個影視基地,輕鬆簡直就像是免費遊園了~~當天下午又把沒去的幾個園走了一下。
這就是半馬和全馬的差距吧~
9天之後是北京馬拉松,下個月還有泰山。
真心感謝知乎讓我敢挑戰更大的世界。
找到了找到了! 就是這貨 滿滿正能量! 感謝您!第一次參加馬拉松比賽需要注意些什麼? - 趙托尼的回答@趙托尼 祝您找到新女友!
---------------更新部分-----------------------------------------------------------------------------------------
今年北馬跑到28公里的時候又是右腿抽筋,之後基本是半跑半走,心知這次想刷一下自己的成績是沒希望了,只求不被關門,於是開始不停地看手機計算速度和關門時間,最後衝線顯示5小時58分。由於起跑晚了15分鐘,最後晶元成績是5小時42分,創下個人最差成績。這次無奈的貫徹了「前半程快點兒跑,後半程快點兒走」的戰術(淚目)
順便幫路上徵婚的跑友宣傳一下,有電話自己聯繫~~~ 成功了回來告訴我一下2333
老婆孩子都沒去過泰山,計劃留著兩條好腿 先玩、後跑、再玩,於是泰安馬拉松就報了個半程的,到了泰安先被霧霾怔住了~ 周六登到泰山頂勉強能看得遠一點兒,跑友都安慰明天會好,然而。。。。。 看圖吧,不是天沒亮....(別的馬拉松7;30發槍的居多,泰馬是8;30)
環山路還是值得贊一下的,幾個大上坡和大下坡也是酸爽無比。如下圖這個接近一公里的超級大上坡。 向著東嶽前進 哇咔咔
最後過線是把兒子扛在肩膀上衝過去的,一個興奮就忘記拍照留念了。槍聲成績是2小時16分,過線之後就被人群擠成渣,差點兒把兒子丟了.......... 原來是全馬的冠軍一個瘦小的黑人兄弟剛衝線~~~
總之,全馬比兩個半馬多出了1個多小時,這還是一個全力以赴,一個是爬完泰山第二天的娛樂跑。
特別提醒!!!!
聽聞上周合肥馬拉松有半馬選手終點前幾十米倒地猝死。察看了一下新聞,發現近年來馬拉松猝死的幾乎都是半馬的參賽者。 由於本人和前文提到的@趙托尼的首次馬拉松幾乎都算是裸跑,特此提醒所有心動的同學:還是在對自己身體熟悉的情況下參與馬拉松運動,裸跑什麼的實在是不值得提倡!!!!! 畢竟作為業餘愛好者,跑馬首先是意志力和享受過程的遊戲,身體鍛煉算是副產品,不要為了刷數據而傷身體。
長(慢)跑上有個很有趣的說法是:只要你具備了完成**公里的實力,那你就能完成**公里(**指大於等於5)。
就是說,如果你現在能比較輕鬆的跑下5公里,其實也基本具備完成10公里的水平。換成馬拉松,假設你已經是個半馬跑者,那你離全程馬拉松並非遙不可及——雖然在距離上整整翻了個倍。
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 跑步有故事 - 知乎專欄
我第一次跑半程馬拉松是2012年(揚州半程馬拉松,2小時14分)。比賽雖然級別是國際田聯金標,但組織只能用糟糕形容。加上天氣炎熱,自己第一次跑馬又沒經驗,前半段就很快拉爆自己,跑跑走走的。
賽後遊玩揚州,同行跑友說昨天比賽我們就經過了這裡,我卻毫無印象,可見比賽時很痛苦根本沒留意沿途景色了。
唯一記住的是看到終點那會,心裡一沉「半程都這麼痛苦,全程馬拉松要再跑這樣一個距離,搞毛啊。」
而半年後第一次跑全程馬拉松(2012年杭州馬拉松,3小時45分),一路卻相對輕鬆,順帶對杭州的好感度也提升了很多——實際上那時杭州馬拉松都沒做到封路,前半段各種上下坡難度比這兩年要大多了。
杭馬的時候特地在後面出發,前面壓著速度,後半程還超了不少人。
半馬和全馬的差距有多大?
距離上乘以2,時間上乘以2.X。如果你能2小時跑完半馬,那全馬可能要4小時10分甚至4個半小時才能完成。這還是基於完成了針對全馬的訓練後,不然這個X還會更大。
很多半程馬拉松遇不到的問題,全程馬拉松都會遇到,並且無限的放大。
比如裝備上,半程之後才發現衣服開始摩擦皮膚,越來越疼;本來合腳的鞋子,後半程感覺越來越擠腳,還有可能出現水泡和黑指甲,穿著跑半馬很舒服的鞋子,到全馬的後半程感覺像踩石板一樣堅硬。比如身體上,體力下降配速直線往下掉,可能在某個極點每一次抬腿邁步都困難的要死,開始出現抽筋狀況。
想要從半馬蛻變成全馬,身體、裝備、心理準備、經驗都得有提升。
跑完半程馬拉松的最長訓練距離在15-18公里即可,全馬就需要最好是跑過幾次30公里左右的LSD,每月訓練量也要比半程翻番;除了距離提升,對跑姿啊核心肌肉訓練啊都要跟上,這樣距離越長,跑步的經濟性和效率才能保證;還要學會補給和處理應急情況,比如途中什麼時候吃能量膠,抽筋和撞牆了怎麼應對。
很多問題都出現在30公里以後,所以才有那句「真正的馬拉松是從最後十公里開始的」。
適合跑個5公里十公里的跑鞋應付半馬沒問題,到全程就未必那麼合適;全馬比賽中如果需要帶能量膠那還要買腰包之類的東西,半程穿著舒服的小短褲放到全程就要考慮是否會摩大腿等等;
全馬半馬的區別還有就是心態上。第一次跑半馬有可能是你參加的第一個跑步比賽,總歸會緊張或者經驗不足,對賽道上的設計,比如進站補水的講究,都不太明白。而跑全馬時你肯定參加了不止一次的比賽,也跑過長距離,心裡會有底很多。
我首個全馬的半個月之前自己跑過一個35公里,到比賽的時候知道最後的7公里才是未知的,自己就淡定很多。
而現在一共跑了十幾個全馬,說起來很丟人,最好成績就是首個馬拉松跑出來的,後來就變成跑著玩的「老油條」了。現在也基本不會去參加半程馬拉松,就跟那些老鳥們說的那樣,「全程馬拉松才是真的馬拉松。」加上出行跑馬其它費用也不低,總感覺跑個半馬有點得不償失。
雖然完賽成績倒是一如既往的慢。
————————————
c的相冊-偶爾跑步
————————————
跑步有故事 - 知乎專欄
愛燃燒 | 最專業的中文跑步運動社區 - 知乎專欄
引用某位知友的簽名——「半馬怡情、全馬傷身、超馬灰飛煙滅」
那不是顯然的么?
如果你平時只能跑10公里,比賽的時候因為興奮能跑到15公里,憑意志和半跑半走好不容易熬到21公里,後面還有21公里,你能不能堅持?再多5公里都難好不好?首個半馬田徑場刷了50圈,2小時左右,之後還有餘力,第二天身體反應還好。首個全馬今年的無錫馬拉松,訓練不夠量不系統,不過很對了一個節奏很好的阿姨,阿姨首馬335!最後我354完賽,沒有撞牆,不過35公里後簡直快倒,不過堅持了下來!到終點坐著休息了會,吃了賽後補給。然後!!!起來再動只能靠挪…挪…不過第二天就勉強排酸跑了,年輕真好…昨晚宿醉,20北馬,且跑且珍惜~感覺要跪…
北馬pb,347完賽。差距太大太大!!!
跑過2013上海半馬,和14年上海全馬。
13年最多在學校跑過10K,跟著幾個同學一起報了半馬,主要是去感受一下國際賽事的氛圍。幾個人一起,一路基本勻速跑下來,不是很累,1小時50的成績也比較滿意。所以第二年膽子就大了,想都沒想就報了全馬,除了平時跑步,也沒有特別練習過長距離。還自以為是的定下400的目標。真是太年輕。前面二十幾公里,基本正常,配速控制剛剛好,後面遇到一個大橋,應該是徐浦大橋,上橋,下橋,再上橋,下橋。卧槽,一下子,崩潰了。開始覺得腳踝疼,活動兩下,又覺得膝蓋疼,走一會,又覺得腰疼,總之渾身上下都疼。走一步都是煎熬。這樣,一步一步,熬到了39公里處,遇到跑散的同學,相互加油重新開始跑起來。咬著牙跑到終點。還強撐著面帶微笑。最後用時430。發誓再也不報全馬。。。
聽說明天上馬開始報名了,心裡又痒痒了。。。400的目標
3月份完成了第一個無錫半程,210,賽前總共沒跑多久,最遠10公里大概1小時左右,結果賽完感覺自己還能跑10公里,甚至有點後悔當初沒直接上全程!
920參加首個北馬全程,前半程配速530左右,感覺自己要進400的節奏,28公里開始掉速,32公里崩盤,從腳趾到膝蓋大腿甚至背部都開始抽筋,撞牆的感覺讓你隨時想退出比賽,後來基本是走到了終點,450的成績讓我汗顏,回來後腿疼的要死,下樓得扶著樓梯,不過按摩二天好多了。
全程的撞牆體驗是我們之前的跑步完全不同,是我們不熟悉的耗能模式,燃燒脂肪供能,我想說為了全馬前面4個月我跑量都在200左右,跑了好幾個半程,加2次31公里,依然是敗的一塌糊塗,我覺得後半程的難度至少是前面的2倍加,如果半程都沒練過,直接上全程,我感覺那就是找死(╰_╯)#
很大,灰常大,特別大。
半馬只要十公里能輕鬆完成,再加一些意志力,在不顧是否受傷的前提下,肯定可以完成。全馬沒有足夠的基礎的話,鐵一樣的意志也跑不下來。
曾經天真的自信爆棚的認為半馬一小時四十分輕鬆完成,全馬就可以進4,跑了一次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拋開能力談差距,就是耍流氓啊。
這個完完全全因人而異。
比如陳盆濱這種,100天跑100個全馬的,你覺得半馬和全馬對他來說有區別么。
再比如,連1公里都跑不完的人,你覺得半馬和全馬對他來說有區別么。
要說能感受到差距的人,應該是能跑完半馬,但是絕對無法輕鬆完成全馬的人。
要想知道這部分人的感受並不難,如果把你能艱難完成的距離看做X,而你現在需要完成一個2X的距離,大概就是他們對半馬和全馬的感受咯,當然這個感受我可以告訴你,很簡單,當你跑完X然後再想想還有一個X,那麼你只會有一個想法,那就是
我好想死!!!
跑過全馬。暫時沒跑過半馬。在到達半馬21公里時整個人狀態還是輕鬆舒服的,越到後面30公里以後真的就是靠信念在支撐。再一公里,過了那棟樓,過了那個點,超過前面那個女生,終於看到里程數了,很好,還有幾公里,終於還剩下一公里,五百米…
就是這樣一點一點支持自己跑完全馬的。
全馬主要是練習比較麻煩。
人的極限跑量是日常跑量的三倍,一般稍微有跑步經驗的人來說,每天慢跑5至7公里,周末跑個10公里,心情好的時候再跑個LSD到16,7公里都是很容易達到的。對於半馬訓練,7公里左右的日常跑量幾十分鐘,周末16公里的80%強度疲勞訓練兩小時以內足夠輕鬆完成,不會影響正常休息,不需要特殊的時間安排。
而全馬至少需要日常一個多小時13,4公里的跑量,周末還得花上幾個小時跑上32公里左右做80%的疲勞耐受,枯燥,痛苦,乏味,很多人也不一定有這個條件和時間。
印象里村上春樹備戰全馬的時候就是提前兩三個月從每天10公里慢慢增加到16,7公里,經常跑27,8公里以上的長距離練習。對他這樣的老練業餘跑者來說,超過10公里的日常跑步也已不是享受,而是一個需要磨練和忍耐的過程了。
有個相對容易的練習方法是多跑LSD,long slow distance,距離長,速度慢,以能講話的跑速跑上三個小時或者32公里,不要在乎速度。因為全馬最大的障礙是距離,由身體疲勞帶來的抽筋,脫水,腹瀉之類意外。多跑幾次長距離身體適應了80%的疲勞後就會有耐受和儲備,不會出現撞上從未體驗過的真空距離。
以上是針對跑完全程的方式,如果只是去體驗一下也有很多人靠走,2小時跑完半程後半程還有4小時,很充裕。
跑就是了,跑自己喜歡的距離。鍛煉一年多,最長一次在夜晚跑過20公里。參加寧波半馬,第五公里就不適了,太陽曬得發慌。第10公里抬不起頭,低頭慢跑。17公里開始感覺腳痛,18公里開始小腿抽筋,20公里上橋下橋用走,想把鞋扔掉(腳指痛,與鞋無關,鞋很寬鬆)20-21公里,走一段跑一段靠毅力完賽。用時2:09,最後五公掉速歷害,有一半在走。 完賽後,感覺整個腳與腿都不對勁了,拉伸都做不了了。靜坐了一個小時,喝了三四瓶飲料後才緩過勁來。 這就是半馬的感覺,跑全馬的意思是接著再跑個半馬,完賽的可能性是0%。 現在隔天一次·10KM,配速530,很舒爽。 答主體重87KG,1.78M. 全馬遙不可及。
-------﹌﹌﹌﹌﹌﹌﹌﹌﹌﹌﹌﹌﹌﹌﹌﹌﹌﹌
今天完成了首次全馬,2年過去了,遙不可及的目標實現了。
朋友跑的半馬,我跑的全馬,他跑完後喊我去吃飯,他在前面生龍活虎,虎虎生威,威風八面,八面玲瓏,我在後面跛著腳直呼:哥,能不能等等我,我走不了……
參加過半馬 ,也在操場刷過30公里,刷完之後讓我徹底理解了半馬和全馬有多大差距,半馬好歹跑的時候還能想著提提速, 爭取個好看點的成績啥的,刷30公里時,前20公里我一路聽著相聲相當悠閑,可是沒有想到20公里以後疲勞程度簡直幾何級增加,刷到後面那個叫一個悲慘世界!走路心率都160!只要不是走,心裡一想跑,腳稍微一邁,手臂輕輕一抬,就算只是作個想跑的姿勢, 心臟就疼,2步一邁,心率直接上165,再來2步——簡直要炸了,就是這個時候走路的心率已經相當於平時的慢跑,而慢跑的心率相當於平時的較快速度的奔跑,這種負擔真真切切的體現在心臟劇烈膨脹的痛,之前一直覺得自己是這塊操場的小霸王,只要我不想停止,我可以一直跑,但是這次不行了,不但走了,而且居然是走都走不下去了,媽蛋,還好不是參加比賽,自己瞎刷而已,跑完直接放棄了短期內想直接參加全馬的計劃,飯還是要一口一口吃,全馬不是腦子一熱就能跑的,意志力已經不能力挽狂瀾了,身體承受不住,普通人不好好準備一段時間,沒戲。現在跑步熱,人們好像忘了馬拉松也曾是讓人仰望的極限運動了,我跑半馬的時候也忘了,覺得就一跑步比賽而已,但全馬一定能讓你想起來,教你做人。
總得來說半馬和全馬根本就不是一個難度的比賽
差距大到一個跑完還挺天真,哼,我也行,另一個跑完的狀態是:已被摧毀,你們行你們上。
補個圖,台詞當然是:我想起那天夕陽下的奔跑,和我逝去的青春2333
確實懷念那個時候不顧一切在操場單刷七十幾圈的自己,這麼單調的運動卻是現在時常出現在我的腦海中的,以懷念的視角覺得馬拉松其實簡直是豐富度滿足感多到爆的運動,距離越長感觸越深,所以全馬我是早晚要跑的,待考研結束,全馬必破!
全馬是跑者的終極夢想和嚮往。
說個自己的。
參加過神馬,沒跑完,自己跑步最多到過27KM。
參加過徒步百公里,也只是到了50KM就走不了了。
基友們都覺得100Km走路或者跑步哪裡這麼累,媽蛋陪我走了10km之後,都他媽開車在簽名點等我的節奏了。
不廢話個人感受,先說跑步,15km之後基本上內褲襪子全部濕透了,然後跑起來感覺連肝都在燃燒,雖然不停的補水,但是還是有些難受。27KM那次屬於參加比賽加幸福、同時基友在16KM的地方幫我準備了一套換洗衣服和跑鞋,同時還有補給品才跑過來的。
徒步百公里,30KM之後走路其實特別痛苦,尤其是腳掌都起泡了,還不能換怕弄破了。到了50KM水泡都破了,沒辦法救停下來了,本來想繼續的。但是每一步都是鑽心的疼。
兩次參加完第二天都睡死過去了,真希望不要星期天來,周一動都動不了啊,只能請假了。
你們自己體會有多難,參加完一次之後才知道挑戰極限果然都是痛苦並快樂的事情,不過具有成就感。
廈門馬拉松,在半馬終點基本沒人管你,全馬跑完了有獎牌證書巧克力餅乾牛奶礦泉水毯子還有車接送~
以馬拉松志願者身份,局外人來說,在大賽的終點站 ?半馬還可以看到各種秀的跑者,而全馬看到都是累成狗的跑者!
能跑下半馬就能完成全馬(請注意我的用詞)。
我第一次跑馬是14年的北馬,之前雖有跑步的習慣,但是最長距離也沒跑過15km(繞我們學校圖書館及主樓一圈1.2km,最長跑過12圈)。
首馬就報了全馬,雖然順利完賽,但是累得非常,渾身酸痛持續了一個禮拜,相較秦皇島跑完第二次全馬第二天就可以到處蹦噠簡直不要痛苦太多。
雖說完成了兩個全馬,但是沒有一次是跑完的,總要走一段。村上君說,馬拉松是跑的運動,不是走的運動。接下來的太馬還有北馬希望可以跑完,也希望可以創造PB。
所以我覺得只要平時堅持鍛煉,有長跑的習慣,對自己身體也有一定的了解,半馬跟全馬的區別也不過是數字的大小而已。
很多人都認為全馬比半馬困難,就我個人的體驗來說,我認為半馬相對更難。
從半馬的關門時間來說,半馬還是比較要求配速的,你不可能像全馬那樣抱著「一路小跑著」就能完賽的心態。因為這個配速,很多人就是在半馬的路程上出事的,比如猝死、昏厥、抽筋、腹痛、磨泡等。
一般人的乳酸門檻都發生在半馬的路程上,過了這個門檻,剩下的就是堅持。可以說,全馬經歷的所有痛苦,半馬幾乎一個都不會少。全馬33公里之後才顯本事,但如果你是一路不停跑到33公里的話,剩下的9公里可以一路走到終點也能完賽(以關門時間6個小時計)。
我沒有跑過半馬,第一次全馬是2012年參加廈門馬拉松的時候,因為半馬不計成績,到終點後發給你一個證書,你自己寫成績,也沒有獎牌,為了得到一個機打的完賽證書和獎牌,就跑了全馬。
以上建議只適合堅持了3個月以上常規跑步訓練的業餘朋友。
跑過10k之後就直接上全馬,30k之後已經感覺世界崩潰了。半馬傷腿,全馬傷心
推薦閱讀:
※參加2016秦皇島馬拉松是一種什麼體驗?
※中長跑以後,腿很酸屬於正常現象嗎?
※参加2015杨凌马拉松是什么体验?
※跑完人生第一場馬拉松是怎樣的體驗?
※經常跑馬拉松是慢性自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