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音樂劇《漢密爾頓》(Hamilton)?


一個字評價:火!!有多火??商業方面和藝術方面都突破天際----包攬去年外百老匯紐約戲劇類所有能拿的獎項(今年托尼獎16項提名,拿了11個獎,據說有些製作人都特意避開同季度上新劇了 - - );已經成就百老匯當今最貴票價;奧巴馬全家來看過兩次;多用途慈善籌款專場搞過三次;美國財務部之前打算把 Alexander Hamilton 的頭像從10美元上面撤下來但是因為最近這個歷史人物太火了於是這個決定暫緩了(真的);最近大半年百老匯相關報道十篇有五篇都能跟 Hamilton 扯上關係;對美國百老匯甚至音樂劇產業的積極影響是無可否認的(此處省略主客觀業內外中英文好評100條。。。

總之:這部劇的地位是可以載入史冊級別的(業內評價最愛用的詞是 「Revolutionary」, 雙關)(2016.7.12更新加註:此文是2015年年底寫的,大概2016年年初發在知乎上。後來這部劇持續升溫,它的影響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一部音樂劇本身。。)


正題開始!長文多圖!3篇匯總(其實是我之前在豆瓣寫的..
- 劇情解構、創作背景 個人感想
- 詞曲風格和人物形象分析
- 外媒報道翻譯
- 文末附安利材料(深挖有驚喜 - -

* Lin-Manuel Miranda(以下下簡稱Lin)是 HAMILTON 這部音樂劇的詞、曲、劇本改變和飾演Alexander Hamilton 的主角。


=============== 劇情解構、創作背景 個人感想 ==============

懷才而遇——關於 Lin-Manuel Miranda 和他的 Alexander Hamilton

以前我總是反覆念叨自己為什麼沒有早點來紐約,否則就不會錯過幾年前 「Spring Awakening」, 「The Producers」, 「Billy Elliot」 這些轟動一時的好劇,至少還能看到 「A Chorus Line」, 「Anything Goes」 和幾部Sondheim 復排。我甚至強烈嫉妒比我早生十幾二十年的觀眾——他們得以親眼目睹經典第一次被搬上舞台、見證傳奇人物鼎盛時期!假如時光倒流我我我。。數次祈求時光倒流未果之後,我只能對自己說,別抱怨過去了,神劇還是會來的,跟緊新劇消息別錯過了就好。

後來我終於等到了 Hamilton. Hamilton, the American Musical.

Public Theatre 版海報

你要問我Hamilton到底好在哪,一句話真講不清楚,因為它哪都好(。。。)最初想看Hamilton本來是為了看Jonathan Groff,3月7號抽到第一排票之後還特意跑去買了花 _(:з)∠)_ 只是看完第一幕的時候就完全被這個劇震撼到了,瞬間決定應該把花獻給作者兼主演Lin-Manuel Miranda… Jon 對不住了……謝幕的時候只覺得整個卡司能量級太高,Public Theatre的舞台不夠大;雖然因為台詞太密集又缺乏背景知識,只看懂了一半,我仍然能強烈感覺到,Hamilton是個非常有野心的劇,劇組明顯是對每一個元素都精心打造很久並且力圖做出突破,讓人實在忍不住一探究竟。

「戲劇最棒的地方在於,它只是給你打開一扇門,由你自己來走完這段旅程 (What』s really exciting about theatre, is we only START a journey for you, and then YOU finish the journey) 」 ——Andy Blankenbuehler(編舞)在訪談里說的這句話我印象很深。看完Hamilton像我這種不學無術的人竟然開始看歷史書和人物傳記,甚至去檔案館博物館尋找資料,越看越是有趣,對整個美國建國史都開始著迷。。。 Ben Brantley的紐約時報評論說,Hamilton這部劇真正的明星是這段恢弘的歷史本身。那麼這段歷史的明星就是Alexander Hamilton本人。

Portrait by John Trumbull

歷史上 Alexander Hamilton 的人生十分戲劇化。他性格強勢且多愁傷感,情比金堅又鬧出外遇,群而不黨但樹大招風,成就非凡卻不被傳誦。從獨立戰爭到確立憲法、中央銀行到貿易外交,他無處不在,甚至左右了前三個總統的選舉。他的雄辯之才攻無不克但也導致了事業滑坡,最終居然死於他一直抵制的決鬥。而這一切都從一個「外來者」的出身開始。

無論簽署獨立宣言的各州代表還是參與獨立戰爭的將領,以及戰後成就了美國的政治體系的的領袖,基本都是新英格蘭殖民地貴族出身,而混跡其中的Hamilton在加勒比海上一個沒什麼文化的、被殖民者佔領來種甘蔗的小島上出生,又被父親拋棄、背負私生子之名長大。可他偏偏是個驕傲的人。在傳記作者Ron Chernow看來,正是為了擺脫窮鄉僻壤和低劣的出身,Hamilton用畢生精力改變境遇:他塑造了一個新的國家、成就一個值得驕傲的新的自己。然而從他那總是防衛過當的言辭中不難看出,Hamilton從未真正地擺脫童年陰影。

相關傳記性質作品裡總說,Alexander Hamilton才略出眾,思維超前。與其說他總能超越同僚,不如說他一直在追趕一個假想敵。他十七歲的時候終於離開小島來到紐約上大學。現在看來年齡正好,只是那個時代不少精英人物都是十四、十五歲就開始大學教育了——比如那個亦敵亦友的奪命副總統Aaron Burr. 於是Hamilton拚命上課想提前畢業還各種旁聽,似乎是要彌補「輸在起跑線上」的過去。他大概認為自己幼年得到的教育不足,戰爭期間打仗陞官、 追白富美的同時還兼顧學習地理和貿易知識。戰爭剛結束便自學法律、花了半年時間就成為優秀的律師。 但是他絕不與人討論自己的過去,也從未回到過出生地。即使成為了在政壇呼風喚雨的財政部長,Hamilton依然不能容忍任何人對他的名譽的誹謗。哪怕周圍的人信任他,而且那些誹謗言論並沒有人當真,他也要不惜一切要將對方駁倒。然而最後受到傷害的卻是自己。他過度敏感的內心裡對身份和名譽看重得近乎偏執,而這份偏執就是那個假想敵。

Hamilton 忙碌一生為的是入世的成就,但年輕的他時常流露出強烈的厭世感。他長大的小島各方面都十分落後,而且有大量黑人奴隸。在 Hamilton 十四歲給基友寫的信里說,他對所處之地極度鄙夷,對自己的境遇厭煩之至:他渴望改變,渴望一場戰爭。多虧了他母親留下的典籍,Hamilton 自幼讀到不少古羅馬英雄故事,在馬革裹屍、 贏得生前身後名的幻想中長大。對他而言死亡一點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輩子都困在這個破島上。

來到北美大陸之後,他對這片土地的感情非常矛盾。雖然對自己的名譽的捍衛容易偏激,他處理起國事卻總是十分客觀理智。艱難的戰爭時期,他努力促成中央政府,十三個州的代表都難免過度牽掛自己所在的州,而外來的Hamilton倒是很有大局觀,直接規划了聯邦制度的未來。 只是他仍然不認為這個地方接納了自己。數次受挫後,他給至交好友John Laurence的信中都有這樣的字眼:「…在這世上我沒幾個朋友…我還不如光輝地離開這個世界…這個地方不適合我」「…我討厭國會,我討厭這個部隊,我討厭這個世界,我討厭我自己。」

好在Hamilton終於遇到了與他不離不棄的賢惠妻子 Eliza (Betsy) Schuyler 和對他完全信任的上司兼最佳拍檔 George Washington. Hamilton 的愛情簡直是瓊瑤般浪漫且堅不可摧,單身狗樓主趕緊走開、不做評論(大霧)。他與華盛頓合作了十幾年,雖然彼此十分熟悉但並不是朋友般的親密無間。相反,在偉人身邊,Hamilton看到華盛頓身上很多別人不了解的缺點。華盛頓對他總有一種長輩照顧小輩的意圖,然而驕傲如Hamilton,他並不想要人照顧。不過這不妨礙二人攜手治國相得益彰。Hamilton的智慧、口才和永動機似的效率如同出鞘的利刃,在解決現實問題上所向披靡。但是他不懂得約束自己。華盛頓不那麼善於謀劃對策,卻有著卓越的膽識和決策能力。更重要的是二人都十分欽佩對方的才能,有點「英雄惜英雄,好漢識好漢」的意思。所以雖然鬧翻過一次吵架過很多次,華盛頓仍然會在他最艱難的時候表示出支持。正是依靠華盛頓在政治上的力量,Hamilton才有機會不斷將設想付諸現實。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這般賞識Hamilton,他永不消停的雄辯之才給他樹敵不少,但Hamilton並不在乎,心無旁騖地全方位整頓新成立的國家,高歌猛進將才華施展到盡頭。他忠於統一後的美國。當 Jefferson 與他爭鬥不休,他願意放棄把自己的地盤——紐約——立為首都的動議,換取早期華爾街系統的建立。他忠於自己的信仰。接到Burr的戰書,明知決鬥有危險,仍放不下名譽之爭,可也不想為此剝奪對方的生命,不得不用死亡捍衛名譽。

Hamilton 祈求過一場戰爭,於是他參與了美國獨立戰爭並領導了最光輝的一役;Hamilton 曾渴望像凱撒一樣開闢一個新的帝國,於是他促成了美國聯邦制又開啟了華爾街;Hamilton 說過要用光輝的方式離去,於是他堅守著善念和榮譽、在生命軌跡的制高點戛然而止。


(百老匯版開幕那天齣劇評前網友惡搞圖,紐約時報的評論通常是可以左右一個劇的票房走向和得獎趨勢。Leslie 即 Burr 的演員曾經出演關於百老匯幕後drama的電視劇SMASH)

對於出身底層的Alexander Hamilton來說,性格和才華讓他遇到一個又一個貴人,直到萬人之上的華盛頓,當然更重要的是他遇到了一個迫切需要變革的時代。他的頭像被印在10美元的紙幣上。Hamilton自己大概是想不到他對後世的影響。傳記作者Ron Chernow也沒有對此過多渲染。不過Lin-Manuel Miranda顯然在這一點上想了很多。

Lin 筆下的Alexander Hamilton——也是他自己塑造的舞台形象——會時不時地審視他所在的時空,甚至直面觀眾在舞台上評價歷史。第一幕飲酒明志的一首歌里, Hamilton正描述時局,突然逗比地來一句:該我登場了! (Enter Me!) 緊跟著配角們補充:這句在括弧里 (He says in parenthesis)…… 在決鬥場上,他反思自己的一生:什麼是造福後世?即使看不到這個花園枝繁葉茂的那一天,也要埋下種子 (What is a legacy? It』s planting a seed in a garden you never get to see)。 而整部劇里歌詞重複最多的一句是:你無力改變生死,也決定不了後人如何評說 (You have no control who lives who dies who tells your story).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強烈的抽離感抓住了Hamilton 這個人物的精髓。我最喜歡的一點是Lin對Hamilton內心的解讀。Yorktown戰役那首歌里他說,我設想過太多次自己死去的樣子,死亡對我而言如同一種回憶 。

「I imagined death so much, it feels more like a memory.」

不難看出,為了創作,Lin對Hamilton的一生了解得十分透徹,而且對與他生命中有大量交集的其他歷史人物也做過認真的研究。6年時間裡不知他讀過多少歷史資料,才能得心應手地寫出這40多首歌,用不到三小時的Hip-hop編織了一位國父30多年的人生、還塑造了此人生命中的伴侶和過客,同時表現出了歷史的宏偉和凝重感。這已足以讓觀者唏噓銘記。但不止如此,Lin在歌中細密地糅合進自己的歷史觀——對革命的驕傲感,對使命的責任感,對女性形象和人權表達出的尊重,對人性脆弱一面的掙扎和痛惜之情,對愛與親情的珍視和感激,對偉人形象的欽佩和對民族歷史的認同感。看完這部劇,你感覺他不但思路清晰地地給你講了個動人的故事,而且還把自己的感受掏心窩子地跟你交流了一番,講到歡喜處笑,講到動情處哭,講到得意處眉飛色舞,講到悲痛處傷心欲絕。而這,就是Hamilton最精彩的地方。

Lin-Manuel @ Richard Rodgers

那麼Lin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讓我們來解構一下他的腦洞--

Lin非常善於運用細節打動人。他在Hamilton里融入了不少經典音樂劇元素,是致敬,也是傳承。最明顯的是Les Mis 《悲慘世界》—— Lin小時候看過的第一部音樂劇。 主題方面二者都是史詩般宏大的題材,並且牽扯到一場革命。這可以說是有意選擇—— Lin的雄心壯志就是創作一部比肩Les Mis的大製作。所以他也順理成章地套用 Sing-Through (從頭唱到尾)結構加緊節奏,通過群舞合唱加強感染力。重點在於歌曲旋律方面:Les Mis塑造人物的高明之處就是旋律——人物再次出現的時候歌曲旋律也重複,或者用相似旋律連接類似的人物命運,但不是單純的reprise,而是同一主題的變奏。強調主題之餘,觀眾不會覺得膩歪,但會無意識地把前後聯繫起來。Hamilton歌曲旋律的重複利用很明顯,也很有效。

與旋律同等重要的是歌詞. Lin多次表示過對Sondheim的崇敬之情。2014年他在NYCC 復排的 「tick tick BOOM」 里飾演Jonathan幾乎就是本色出演,反正他在現實中也是像Jonathan Larson一樣崇拜桑神。創作Hamilton前期寫出幾首歌之後他還特意拿給Sondheim尋求意見。而Lin從Sondheim那裡傳承下來的便就是對歌詞和韻律的雕琢。雖說無論pop還是theatre歌曲都會強調押韻,但是極少有Hamilton歌曲這樣密集、工整又講究。所以即使有些 rapping旋律感弱,其中的節奏感和巧妙的押韻讓歌曲同樣充滿激情。

就故事結構而言,Lin思考過如何處理Hamilton與Aaron Burr之間的聯繫。從傳記里看,Burr與Hamilton並沒有太多直接的合作或者交鋒,但是二人的發展軌跡有大量重疊,而結局又是二人的極端的碰撞。於是他想到 "Evita" 里的Che,"Jesus Christ Superstar" 里的Judas,"Les Miz" 里的Javert ——讓反派來當一名敘事者,作為一個引線。於是Burr在好幾首歌的過渡中出現,並且每次都強調Hamilton的出身——別忘了,這是一切成就和陰霾的根源。

歌詞細節里還有更多的直接引用,包括 "South Pacific", "The Pirates of Penzance", Jason Robert Brown 的 "The Last 5 Years",以及好幾首Hip-hop歌曲。具體內容後一篇中有分析。

詞曲和旋律的真正目的,是加強「與觀眾溝通的意圖」——在Charlie Rose的訪談中,導演Tommy Kail和Burr的扮演者Leslie Odom Jr. 都這樣說過。這是Lin寫作的另一個特點。他很在於觀眾是否能接收到作品的用意,以及會想盡方法提供一個渠道。 Lin給2013年托尼獎直播創作的開場曲里有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主持人NPH歡騰地歌舞了一會開始rap,同時直視鏡頭(觀眾)說,

「There"s a kid in the middle of nowhere who"s sitting and living for Tony performance, singing and flipping along with the Pippins and Wiggits and Kinkys, Matildas and Mormons-es. So we might reassure that kid, and do something to spur that kid, cause I promise you all of us up here tonight, we were that kid.」
(此時此刻有個年輕人正在電視機前觀看托尼獎,跟台上這些Pippin的雜技演員、穿長靴的變裝皇后、Matilda小丫頭們和摩門教徒一樣手舞足蹈。所以咱們得讓他有信心,也給他點鼓勵,因為我敢說——在座的各位——咱們也是這樣過來的。)

永遠忘不了當時在Radio City三樓的我作為「That Kid」被觸動的感覺,隱隱聽到一樓的大咖們一陣歡呼。Lin只需要簡單幾句話就把台上台下和屏幕前後的人都聯繫起來,不僅灌雞湯還給打雞血。(請受我一拜

放到音樂劇中,溝通並不是單純地在表演中打破第四堵牆這麼簡單 (假如舞台是一個房間,面對觀眾方向的「空氣牆」叫 「the fourth wall」) 。而流行樂曲風是跟觀眾「套近乎」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用Hip-hop來講述這段歷史並不單是因為Lin擅長這種風格(不然就成了Sting… )。他的Rap加各種流行音樂和英國民謠都是貼著人物性格走。Lin說Hip-hop本身就是一種從底層走向主流的精神,Brantley的劇評形容劇里的rap是年輕人、反叛者、革命家的語言。樓主對Hip-hop了解太少說不清楚它的發展過程,但Lin的rap里那種急切、堅定和力量感放在Hamilton身上真是再合適不過。而King George III的歌曲是披頭士風格:相對當下的美國流行樂把它作為一個「過時」且疏遠的比喻相當貼切…XD

腦洞開大一點,可以用《明朝那些事》的效果來形容:歷史還是歷史,只是用大眾更能接受的語言講出來。對於年輕觀眾來說,曲風熟悉而親切,而老年觀眾/非流行樂愛好者也沒有理解障礙(據觀察中老年人看的可開心。。)。 其實早期音樂劇本身就是流行歌曲的運用:二三十年代的Jazz主導舞台,因為那個時候的流行樂就是Jazz;五六時年代民謠融入,八十年代搖滾盛行,這都與pop culture密不可分。所以與其說Lin的Hip-hop是另闢蹊徑,不如說是回歸正途。


排練照片。左起:導演 Thomas Kail, 音樂指導 Alex Lacamoire, 編舞 Andy Blankenbeuhler, 副編舞 Stephanie Klemons, 和飾演 Aaron Burr 的 Leslie Odom Jr. (Photo by Joan Marcus)

Hamilton這部劇真正的秘密武器是Lin的團隊。作為詞曲作者他與導演Tommy Kail、編舞Andy Blankenbuehler和樂隊指導Alex Lacmoire之間的合作已經超越了默契。2008年的 In The Heights是四人第一次合作,也是第一次把Hip-hop風格的音樂劇搬上百老匯,便一舉拿下最佳詞曲、最佳編舞、最佳樂隊編排獎並獲得最佳導演提名,當然也是那一季度的最佳音樂劇。

導演和編舞對劇本的完美詮釋表現Ensemble之中。除了幾首獨唱之外,Ensemble幾乎從頭到尾都在台上,演得是市井百姓,撐起了滄海桑田。舞會裡幾對佳偶翩躚,戰場上能敵千軍萬馬,扮議員圍觀諷刺國會,競選時造勢天花亂墜;給角色和聲氣勢如虹,分飾上校、保守派、情人老公(不我並沒有在寫詩、寫詩的是他們(。燈光效果的確是美得如詩如畫,從劇照中都能看出來。而Alex的樂隊簡直就是聯邦制DJ,電音搓碟與管弦樂隊交融,鼓點加上低音炮給與演員的嘴皮子一唱一和,每一聲都牽動心跳。

卡司方面相當神奇:只有三個白人Ensemble和一個Jonathan Groff,其他演員都是拉丁裔、非裔和亞裔等,而飾演英國國王的白人演員反倒像個Token,極具象徵意義。某個殖民地爭取獨立場的景里有句台詞說:Immigrants, we get the job done! 觀眾都笑了。一群少數族裔講白人祖先的故事,這在百老匯主流舞台上也是第一次。

Hamilton里出演Washington的演員Chris Jackson也是當年 In The Heights的重要配角,並且也是Lin的說唱表演團隊 Freestyle Love Supreme 的一員(這幫人的表演內容就是從觀眾給的隨機給的主題中現場創作freestyle加小品劇,頗有Improv Theatre的作風。隊里的另一個成員James Monroe Iglehart 是在迪斯尼音樂劇《阿拉丁》裡面演精靈的大胖子黑哥。。最近幾年他們的主要演出場所就是Public Theatre 旗下的 Joe』s Pub)。其他卡司里,Aaron Burr的演員 Leslie Odom Jr. 曾經在SMASH里演一個很直的基佬(?)他為了這個角色推掉了一部電視劇。Thomas Jefferson 的演員 Daveed Diggs 原本是個說唱歌手,為了這個劇取消了音樂會巡演。

左起 Daveed Diggs, Chris Jackson, Lin-Manuel Miranda, Leslie Odom Jr.

此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啊不、投資人了。

這部劇由 Public Theatre出品絕不是偶然。Hamilton 這樣一個通體Hip-hop、完全不按套路出牌、頗有先鋒氣質、野心極大的劇,自信如Lin肯定不願受到商業機制的局限,而純商業投資人估計也不敢輕易下手(去年夏天有一部Hip-hop音樂劇 "Holler if Ya Hear Me",主演就是Chris Jackson,演了不到倆月就關門了。。)。但是卡司人多,對演員要求還高,舞台又複雜,資金消耗大,小劇院做不起來。於是他們需要一個有著藝術追求並且敢於冒險、又有足夠資金的非盈利機構。

觀察一下紐約的劇團風格就會發現,在曼哈頓的內演出系統完全可以按地理位置來分,上城與下城的氣質完全不同。下城大都是先鋒激進的各族群年輕人,多元化且憤世嫉俗抽象搖滾,但是窮。舉個例子就是今年的話劇Hand to God,現實尖刻小成本沒節操,西村MCC出品。上城的大都是中產右派白人異性戀中老年夫婦,或千篇一律地指點江山,或反思第一世界問題,沉浸在大資本主義的滿足感中,很有錢。最典型的是林肯中心製作的各種劇。

Public Theatre 作為一個背景深厚的下城劇院,有先鋒進取愛藝術的理念,也有錢。他們出品的第一部音樂劇 "A Chorus Line" 就是用獨一無二的表現形式結合從未被搬上舞台的「民間」故事,當年大放異彩拯救了寬街。十年前就任的藝術總監Oskar Eustis大叔更是一直在尋求下城藝術家給戲劇形式帶來的突破,並且堅持創始人Joe Papp的原則,要讓觀眾從戲劇中找到認同感。 2013-14季度的最佳音樂劇 "FUN HOME" 是他們前一年的作品,後來進駐百老匯,把 LGBT 題材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在Hamilton之前Public Theatre 對政治歷史題材+pop culture的混合做過各種嘗試。2010年的搖滾音樂劇 「Bloody Bloody Andrew Jackson」 (講第七屆美國總統), 成功上了寬街但評價一般。2013年我看過PublicTheatre的一部政治題材hip-hop音樂劇叫 「Venice.」 劇中的大反派就是 Aaron Burr的演員Leslie Odom Jr. 演的,女主是 Jennifer Damiano (「Next to Normal」里的女兒) 。據說那部劇也是發展了好幾年,只是寫得太一般,我差點中途離場。。Oskar和Daveed 都說,Hip-hop音樂劇見過不少,但是寫得好的真沒幾部。當他們見到Hamilton的詞曲大概一眼就能看出其出眾之處了。

於是Lin的團隊遇到Oskar, 一如 Webber遇到Mackintosh,Michelangelo遇到 Medici,Wozniak遇到Steve Jobs,葛優遇到張藝謀、流浪漢李四遇到宅總、啊不。。。一如年輕的Alexander 遇到了General Washington. It』s revolutionary, re-writing the history; it』s game-changing, raising the bar for all. 哦不、這些都不是我說的,是報社劇評人在說,從開春一直說到盛夏。我只會說寬街終於蘇醒、紐約不再寂寞、刷著推特唱著歌、一萬頭迷妹奔騰而過。


7月14號Hamilton 寬街 Preview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地搞到了票,坐在二層第一排。距離去Public Theatre 第一次看過去了4個月又1周,但是樂聲中流轉著意外的親切感。

I imagined him on stage so much, it feels more like a memory.

=================== 關於融合了嘻哈和戲劇的詞曲 ===================

這篇寫得比較深,最好先聽過專輯、熟悉歌詞並且了解劇中的 double cast (同一個演員在第一幕和第二幕中分別飾演兩個不同的角色)。關於歌詞細節和歷史故事的完整分析,http://Genius.com (一個專註分析 rap 歌詞的 crowdsoursing 網站)上有個 HAMILTON 的主頁,集中粉絲智商力求把每一句里的歷史引用都找出來,並且分析全劇詞曲前後呼應的結構,還結合各種採訪資料展現主創 Lin-Manuel Miranda 寫作時的思路。此專題得到了 Lin 的高度認可。。。10月16日粉絲見面會之後 Lin 大手在網站上加了親筆批註】


筆耕不輟,口若懸河——探究詞曲中的人物刻畫和歷史細節

2015年這一年裡,此劇對百老匯音樂劇的影響、對紐約人的影響、對 A. Hamilton 其人的文化關注度影響(還有對我個人的影響。。)一言難盡。標題里這兩個詞可以用來形容歷史人物 Hamilton 也可以用來形容詞曲作者 Lin-Manuel Miranda:他花了6、7年的心思用來創作這部劇上,一個人包攬了詞、曲和劇本創作(外加主演)。在外百老匯版本上演到百老匯版本正式開幕之間,Miranda 結合觀眾反饋繼續雕琢,與早期的 workshop 版本比起來,可以說是百尺竿頭,更進好幾步。雖然劇里的舞台元素也很重要,但一切都源於詞、曲、劇本一體的完美結合,而現場帶來的體驗最後也回歸到故事本身。歌詞架構之宏大實在說不完,在此盡我所能簡要解析(來自個人腦洞+各類網路資料+ Lin 的訪談和推特)。

1. 唱詞、語速與人物塑造

劇中這個說唱橫行的世界,語速/唱詞風格是人物性格、才智的直接映射。Hamilton 唱的歌九成都是說唱,rapping 語速即是大腦轉速,台詞量代表他口若懸河筆耕不輟的狂貧性格(但其實是因為 LMM 唱不好有調的歌所以要多說(並不。。)。相比之下 Lafayette/Jefferson*[1] 的語速與 Ham 勢均力敵, Lafayette 甚至略勝一籌。LMM 自己也說過飾演者 Daveed 的說唱功底之深厚,讓他能夠放心大膽地寫好幾段語速狂飆的詞。所以 Lafayette/Jefferson 跟 Ham 並肩作戰/針鋒相對,才能匹敵。Laurens/Phillip 與 Ham 關係最親密,雖然狂飆台詞的表演略少但是歌曲風格完全一致,強調二人內心/血緣的聯繫。

第一幕里的 Hercules Mulligan 也是 Ham 的重要戰友之一,歷史上此人性格張揚愛炫耀,作為 Ham 的小跟班最愛宣傳他們的光輝事迹,因而他的說唱也是狂野外放。到第二幕里同一個演員變身 Madison 之後,他成了 Jefferson 的跟班,表現很低調,跟 Jefferson 一唱一和,二人一起打壓 Ham 時,Jefferson 說唱如子彈,Madison 哼曲兒做參謀。有趣的是 Jefferson 第二幕的開場曲風格比說唱出現的年代要早,也是用來表現他比 Hamilton 年紀大好多。

華盛頓作為 Ham 的老大哥,跟他是才能互補、政治聯盟的關係。歷史上的華盛頓將軍是個英明沉穩、善於決策的人,出場之時氣勢如虹,大將風範聲震四野。但他並不像Ham那樣長於謀劃細節,所以他rapping的段落相對少。也有一小部分快速說唱,但更多唱段是在Ham狂飆停不住的時候,來一段悠揚鎮定的旋律,雖然詞少但是字字珠璣,以理服人。觀眾喘口氣,Ham 也擦把汗。

Burr這個角色與 Ham 有著奇妙的匹敵關係。歷史人物 Aaron Burr 是個少年才俊,穩重內斂的人,智力水平跟Ham一個級別,但不像他那樣酷愛雄辯,遺留下來文章又很少。第一幕中他兼備敘述者的功能,冷眼旁觀, 「How does a xxxx」 開場+銜接主旋律反覆出現,而第二幕里他參與其中,主旋律銜接就沒有了。他的主旋律說唱節奏張弛有度,條理清晰,是一種非常冷靜的rapping,其他幾首主唱歌曲台詞密集但是以旋律為主,而且時不時來一個靜默停頓,與 Ham 的熱血連珠炮形成鮮明對比。

同樣的思路在女性角色身上也有體現。Angelica Schuyler 那首深情款款卻又狂風暴雨般的 「Satisfied」 是給我感受最為震撼的一首歌。在三姐妹出場曲中「你們要的是國家革命,我想要的是思想顛覆」 (You need a revolution, I need a revelation) 這段清脆的 rapping 凸顯大姐的智慧形象。但那只是拋磚引玉,「Satisfied」 才是屬於她的說唱盛宴。Angelica 與 Ham 互相吸引的首要原因就是彼此的才華和抱負,她的說唱語速直接體現二人如何心意相通 「match wit」 (次要原因還是看臉啊)。更加震懾人的在於整首歌的結構:婚禮祝詞喜氣洋洋 &> 倒帶回顧心路歷程 &> 一見傾心相談甚歡 &> 看透小哥想要遠走*[2] &> 妹妹幸福高於自身 &> 斬斷情思二人聯姻 &> 心中惋惜強顏歡笑 &> 轉回婚禮柔腸寸斷。一曲終了不過五分半鐘,觀眾卻歷經了一場跌宕起伏的夢,還沒回過神來 Angelica 已經黯然退場。 LMM 在 The New Yorker Festival 訪談中說,寫歌的時候好像教學生寫議論文一樣,開頭綜述然後列出證據一二三末尾再來個總結,這一段里就是著意塑造 Angelica 的有智慧、重情誼、識大體。別說 Ham 要動心我都愛上她了(。

Eliza 作為 Ham 的妻子歌曲風格與他、與大姐都不同。Chernow 的傳記里說 Eliza 的文化水平比不上大姐 Angelica,甚至寫信還會拼錯詞。在 Ham 與政敵的爭鬥中她是個被動的受害者。因而她在劇中卻沒有說唱,歌曲是輕快的旋律或纏綿的小調,突出她溫柔賢惠的淑女特質。另一方面,劇中 Ham 不向 Eliza 吐露心事*[3],卻會跟 Angelica 討論政務。不過 Eliza 的語速慢並不表示她的性格弱於 Ham或者其他人, 她純真、清澈的曲風在喧囂無盡的舞台上別具一格,也是她唱完了全劇最後一段歌詞。Burr 是劇中的敘述者,而 Eliza 是現實中記載歷史的人。

至於英王三世 King George III 就更不用說啦,歌曲風格比說唱要早一個年代,他幾乎從頭到尾都是獨唱,完全不像其他角色那樣總是有合唱和對答。這種與其他革命者「格格不入」的風格讓這個只出場了9分鐘的角色變得非常鮮明,兩國關係的對立用戲謔的方式表達出來,令人回味無窮。
-----------

*[1] 歷史上的Jefferson在公開場合是個不善言辭的人,連見到喜歡的妹子都會傻掉不好意思開口約(哈?)。但劇中人物風格是強調他在筆力和智力上的卓越表現。

*[2] 據說 Schuyler 家的五個女兒個個都太獨立自主了,以至於除了 Eliza 之外都是跟自己相愛的人私奔離家。。。不過Angelica 與 Ham 相戀沒有確鑿證據,這裡是撒點狗血增強戲劇感。事實上 Hamilton 的婚禮真正讓人傷感之處在於,他母親去世,與兄弟父親分別多年,親人沒能到場,華盛頓等戰友基友忙於公事也無瑕出席。於是新娘那邊七大姑八大姨人丁興旺,而新郎這邊卻孤身一人。

*[3] 傳記里說 Ham 很少跟人談論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了解他心事的除了幼年夥伴 Edward Stevens, 就剩下 John Laurens 了。然而 Laurens 一死 Ham 也永遠關上了心門。Eliza 在歌中唱到 「If you could let me inside your heart…」 「And if your wife could share a fraction of your time」… 側面表現二人的小小隔閡。劇中另一個細節直接體現了這一點:在 Eliza 念信講述 Laurens 的死訊時,Ham 低著頭掩飾悲傷,後來當 Eliza 表示關切時,他卻說「我還有很多事要忙」轉身走開。(不過念信這一段接在 Dear Theodosia 之後,專輯裡沒有收錄,有粉絲錄音的同學可以聽聽看。)

2. 引用分析

詞曲構建和觀眾基礎離不開前人作品。音樂風格方面引用了很多hip-hop歌曲和音樂劇歌曲。以下是PLAYBILL給出的官方列表(即得到版權許可的直接引用)。

- "Going Back to Cali," written by Christopher Wallace (The Notorious B.I.G.)
- "Juicy (It』s All Good)," written by Christopher Wallace (The Notorious B.I.G.), Jean-Claude Olivier, Sean Combs and James Mtume.
- "Party Up (Up in Here)," written by Earl Simmons (DMX) and Kasseem Dean (Swizz Beats).
- "Shook Ones Pt. II," written by Kejuan Waliek Muchita (Havoc) and Albert Johnson (Prodigy).
- "Ten Crack Commandments," written by Christopher E. Martin (DJ Premier) (ASCAP) and Khary Kimani Turner (ASCAP). 【關於毒品交易的歌。。】
- "The Message," written by Melvin Glover, Sylvia Robinson, Clifton Nathaniel Chase and Edward G. Fletcher.

以上嘻哈歌曲我了解太少,就只能詳細解釋下面這些【音樂劇】歌曲了:

- "Nobody Needs to Know," (The Last Five Years) by Jason Robert Brown
《五年之癢》「The Last Five Years」 是2001年首演的外寬街小製作音樂劇,講述的是一對夫婦從相識相戀到分手的故事,男生正敘女生倒敘,二人歌曲穿插如對答,巧妙又動人,去年拍成電影在美國上映。「Nobody Needs to Know」 這首歌在靠近末尾出現,男方出軌時敘述心中遺憾和對妻子的歉疚。在 「Hamilton」 中這劇歌詞原封不動地出現在 「Say No To This」 的末尾,即主人公與 Maria Reynolds 幾夜情後被 Mr. Reynolds 勒索時所說。

- "The Modern Major General" (The Pirates of Penzance) by W.S. Gilbert and Arthur Sullivan.
「The Pirates of Penzance」 是1880年在倫敦首演出的輕歌劇/音樂劇,曲風歡快情節歡樂,長盛不衰被多次復排。劇中有一首語速超級快的歌——女主的老爹大將軍演唱的 「Modern Major-General.」 也許是致敬這段風格如同rap一般的十九世紀舞台老歌,Lin 把這句 "I am the very model of a modern Major-General" 放在華盛頓將軍的出場曲 「Right Hand Man」 開頭。

"You』ve Got to Be Carefully Taught" from South Pacific. Music by Richard Rodgers. Lyrics by Oscar Hammerstein II. (經典百老匯音樂劇《南太平洋》)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間接引用。

- 「Sit down, John」 (1776)
第二幕里 "The Adams Administration" 中講到 John Adams 接任第二屆美國總統後,Ham 與他筆戰,劇中 Ham 唱了一句 「Sit down, John, you fat mother-f [beeeeeeeeeep (消音) ]」 並仍下來一摞文章。 「Sit down, John」是出自另一部講述美國革命歷史的音樂劇《1776》。該劇用搞笑的方式講了當年十三個殖民地代表簽署獨立宣言的過程。主角 John Adams 是整個事件的主導,但是由於他個性強勢且急躁,走來走去催促大家贊成獨立,其他州的代表感到厭煩,於是合唱了一首《你給我坐下!》(「Sit down, John」 詳見雙語字幕電影版)雖是喜劇,《1776》中的主線情節和對主角的刻畫還是比較符合史實的。

「Sit down, John」 這句歌詞原本是一首完整的歌曲 (歌詞),跟 rap battle 風格很像,後來被縮減只剩下最後一句。事實上 John Adams 也是 Hamilton 人生中的一個重要對手。作為獨立革命早期的重要領導,Adams 自詡德高望重,一直不喜歡 Hamtilon 這個「後生小子」。雖然同為聯邦黨人,二人政見不同,加之都是傲嬌性格,他倆始終難以和諧相處。但 Adams 與 Jefferson 極為交好。Adams 成為總統之後與 Hamilton 矛盾更深,他甚至解散了 Hamilton 籌劃很久的軍隊,並且在報紙上撰文攻擊 Hamilton 的出身。Hamilton 一怒之下發表了一篇長長的文集(這篇文集就是劇中被 Ham 扔下來的那厚厚一摞)詳述 Adams 的種種不是,這恰逢在1800年的大選之前,而 Hamilton 絕不希望 Adams 連任,於是這件事被 Adams 認定是導致他落選的直接原因。

這個事件的前因後果對 Hamilton 的政治生涯影響極大。也許是因為華盛頓去世,沒人能夠指點 Hamilton 的文字子彈,Hamilton 與 Adams 的這次爭端致使 Hamilton 的聯邦黨內部分崩離析,他自己的勢力也變弱。正因聯邦黨再無強勁競選者,新任總統必然從對手民主黨中選出,而民主黨的兩個人選就是 Jefferson 和 Burr. Hamilton 也陷入兩難局面。由此可見 Adams 這個人物的重要性。回到劇中,即使劇情已經接近飽和,Lin 也硬是要提到 Adams. 其實在 第二幕開始的 「Take a break」 中 Ham 就調侃說 Adams 壓根沒有正事可做,是為二人矛盾的小小鋪墊。(更多細節可以參考HBO迷你劇 John Adams.)

- 還有一句歌詞曲調來自《悲慘世界》,小夥伴來猜一猜是哪句(。

好吧公布答案:Your Obedient Servant 裡面 「I look back on where I fail" 的旋律,跟LM裡面 I am reaching but I fall 是一樣的。不過節奏完全變了。沒錯就是這麼低調。。LMM玩個小心思致敬也是要盡量避免版權糾紛。

================= 一篇跟人合作翻譯的《經濟學人》報道 =================


這篇更側重美國人對於自己民族歷史的感情和對文化傳承的思考


百老匯式愛國精神 ——為什麼人人都想看《漢密爾頓》?

譯自 」The Economist「 的文章 Patriotism on Broadway
譯者: KARA, 小慢

"What did I miss" 結尾定格 Daveed Diggs 和群舞

音樂劇是一種精緻而小眾的藝術形式,就算是經典劇目上演,一個場次的觀眾最多也就2000人,在文化傳播速度如此迅猛的時代中這似乎已經過時。多數人連家門口的佳作都不熟悉,更別提那些只在海外揚名的劇目了。但不知何故,最近無論是美國還是英國,人人都在談論《漢密爾頓》。

美國首任財政部長的故事聽起來可不像是一個熱門劇的題材,而嘻哈音樂和非白人演員都像是被主流文化排擠的元素。但自從《漢密爾頓》一月在外百老匯首演以來竟然一票難求。如潮好評和如饑似渴的觀眾們讓這部音樂劇八月成功地在百老匯理查·羅傑斯劇院開演,未來十個月的票都售罄了。其他地方也想要分一杯羹:芝加哥明年九月會上演自己的版本;卡梅倫·麥金托什正努力於在2017年將《漢密爾頓》帶到倫敦。甚至在爭鋒相對的政壇,這部音樂劇都受到難得的統一評價:總統奧巴馬已經看了兩遍,並讚歎這部音樂劇很「驚艷」,可能是在他「政治生涯中唯一一次和迪克·切尼(共和黨人)意見一致的情況」。

究竟為什麼這麼多人都痴迷於《漢密爾頓》?部分原因在於它的主題。這位開國元勛的故事本身就跌宕起伏:出生在加勒比海,有著悲慘童年的私生子亞力山大·漢密爾頓1773年到紐約時身無分文,但他言辭犀利,英俊瀟洒,不願因自己的出身而底人一頭。經過不懈努力,他最終成為了獨立戰爭的關鍵人物和建國之父之一。作為喬治·華盛頓的得力助手,他幫助建立新政府,筆耕不輟地捍衛憲法(最高法院到現在也經常引用其作品),設立新型政府機關使國家振興,如發放國債、建立中央銀行、組建海岸警衛。他的無畏與自信成就了他但也毀了他,在新澤西死於與副總統阿倫·伯爾的決鬥中時他才49歲。

這是個吸引人的故事,只是它的光芒被同一時代的其他傳說所掩蓋。漢米爾頓對這個國家的影響比他許多同時代人都要持久的多,但他似乎有製造勁敵的「天賦」,勁敵們大多都是總統(舉國頭個桃色緋聞讓漢密爾頓無緣總統之位)。他的敵人玷污了他的名聲,掩蓋了他造福後世的功績。今年這部音樂劇大紅之前,很少有人注意到10美元上英俊的肖像就是漢密爾頓。(12月11日建議更換肖像的提議被財政部推遲,部分原因是迫於音樂劇粉絲的壓力)。

但《漢密爾頓》不僅僅是堂「歷史課」,這部音樂劇的激動人心之處在於,導演托馬斯· 凱爾用獨特的方式讓百年前的故事以嶄新的面目呈現,並使觀眾們覺得與時下的政治焦點息息相關。而林-曼威爾·米蘭達——年僅35歲的編劇/詞曲兼主演——讓這位勇敢移民者的故事變成了「美國」這個國家的故事,一個仍然「年輕、饑渴、充滿鬥志」(young, scrappy and hungry)的國家,正如從前革命先烈們親手打造這個國家時那樣。

該劇成功的重要因素還在於選角。不同於其他美國建國初期的故事,《漢密爾頓》所代表的正是時下的美國:幾百年前的人物被演員們演繹的精妙絕倫,而他們大多都是非洲裔和拉丁裔的。音樂劇一再強調美國一直是移民們奮鬥、努力的家園,這個國家的故事是每個美國人的精神財富——即使一部分人的祖先在到來時是另一些人的物質財富(指代黑人被當成財產販賣)。

更值得稱道的是音樂,它成功將幾個極少交融的元素融合起來:「十八個世紀的歷史」、「音樂劇」和「嘻哈」。當米蘭達首次提出要融合這些元素的計劃時,沒幾個人相信他能成功。雖然他在《身在高地》(一個半自傳體,講述紐約波多黎各街區的故事)中已經開始嘗試將嘻哈融入音樂劇,並獲得托尼最佳音樂劇獎,但這次他對音樂劇的設想卻更顯得雄心勃勃。羅恩·切爾諾800頁的《漢密爾頓傳記》給了米蘭達靈感(11年後重新榮登暢銷榜),他表示頭回聽到米蘭達對他說「嘻哈音樂隨書頁翻動而不斷在腦海中成形」時驚訝不已。戴維德·迪格斯(如圖),一個才華橫溢的說唱藝人在第一、二幕極為搶眼,承認他當時也持懷疑態度。「單單準確描述歷史而不落入說教的窠臼就很棘手了,」他解釋道。「但是嘻哈不同,越真實就越感人。」

但他們倆(當然還有其他人)第一次聽到米蘭達表演開場曲的初稿的時候立馬就同意加盟。阿倫·伯爾(小萊斯利·奧多姆飾,嗓音柔和)嫉妒漢密爾頓的崛起,唱著押韻的台詞登上舞台:「一個私生子!孤兒!一個妓女和一個蘇格蘭人的兒子,被上天拋棄在加勒比海上被人遺忘的小角落裡,貧窮而又悲慘!可他是如何成長為一個學者、一代傳奇的呢?」(How does a bastard, orphan, son of a whore and a Scotsman, dropped in the middle of a forgotten spot in the Caribbean by providence, impoverished, in squalor, grow up to be a hero and a scholar?)
「你聽到的是絕妙的對句和四行詩。」切爾諾說,當他聽到他的書前4頁被改編成一首長四分鐘的朗朗上口的歌時,震撼之餘立馬就同意當這個項目的歷史顧問。不久之後,米蘭達——一個政治活動家的兒子——2009年在白宮表演了該劇開場曲中的一段,奧巴馬都起立鼓掌叫好。

說唱和嘻哈已經有40年歷史了,但直到《漢密爾頓》上演,很多人才開始正視它們。有些人很驚訝,這種音樂形式具有抒情的靈巧性,竟可以將白話改編成押韻而又流暢的歌。這使得它特別適合簡潔巧妙地表達大量信息(特別是對於呈現一個出版了超過27冊手稿的偉人,米蘭達筆下的漢密爾頓比莎士比亞筆下任何人都話癆,除了哈姆雷特)。比方說,一次內閣會議時,傑弗遜和漢密爾頓就是否建立一個國家銀行展開了辯論,歌就這樣唱道:「信貸新方向,經濟潤滑劑;(質問傑弗遜)身為國務卿,怎能不看清?;聯邦要振興,勿打鎮靜劑!」 (A new line of credit, a financial diuretic, how do you not get it? If we』re aggressive and competitive the union gets a boost. You』d rather give it a sedative?」 )

與人們的預期期望相反,劇中人儘管身著古裝,但以這種形式交談非常自然。米蘭達細心打磨每個角色的台詞,使之精彩、廣博又炫酷。每聽一次,你就能發現更多的押韻和細節。作為一個完美主義者,他花了六年時間打磨台詞,劇目在百老匯上演之後,他還是反覆琢磨。凱爾說:「事實上我能在幕間休息時找林討論台詞的新想法,他的天分就是能完善我的想法並且在一個半小時後就上台用新的台詞表演。」

阿歷克斯·蘭克莫負責給樂隊配器,並且參考了米蘭達年輕時代的嘻哈音樂。比如這首《決鬥誡條》就玩笑般致敬了Notorious B.I.G關於毒品交易的歌曲The Ten Crack Commandments。而且這些取材自爵士、說唱、斯蒂芬·桑德海姆和安德魯·勞埃德·韋伯民謠的歌曲將它們的長處發揮的淋漓盡致。九月發布的電子版原聲帶馬上就登上了百老匯專輯和說唱排行榜的榜首,贏得了成千上萬沒去百老匯,但卻能夠在社交網站上找到同好的粉絲。舊金山的《滾石》(Rolling Stone)雜誌最近還將此專輯列為年度最佳專輯之一。

這部劇的優秀之處還不止這些。不同於《摩門經》《蒙提派森之火腿騎士》《製片人》這些21世紀的熱門百老匯音樂劇,《漢密爾頓》傳遞著誠摯的情感。它展現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開國元勛肖像,既有才華又有不足。傑佛遜精於謀算,但也容易沾沾自喜;漢密爾頓確實文采斐然,但也會喋喋不休甚至自毀前程。一國政治一直以來就是錯綜複雜,充滿了恩怨糾葛、勃勃野心和煽動人心的抨擊。(正如克里斯托弗·傑克遜飾演的華盛頓所言:「創業容易,守業難。」)他們不是黃金時代完美的「哲學王」,他們就是不完美的凡人,卻經過鬥爭與妥協,共同堅持民主原則,成功締造了一個新的國度。

這無疑是樂觀的看法。當美國人沉思「我是誰?」「我們的國家是怎樣的?」「作為公民我們歸屬何處?」等哲學問題時,《漢密爾頓》提供了一種易於接受的「愛國主義」——無論是對美國誕生的歷程還是未來的走向。音樂劇還展現了美國長久以來包容的、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一面。正如每個時代都會有人為捍衛正義揭竿而起,每一代人都必須找到現實的妥協方式。這個國家始終在前進,用米蘭達筆下的漢密爾頓的話說就是「待完成的宏偉交響曲」。在人們為這首交響曲譜寫新的樂章時,有些靈感就來源於百老匯的舞台 。


&>&>&>&>&>&>&>&>&>&>&>&>&>&>&>&>&>&>&>&>&>&>&>&>&>&>&>&>&>&>&>&>&>&>&>&>&>&>&>&>&>&>&>&>&>&>&>&>&>&>&>&>&>&>&>&>&>&>&>&>

想知道看百老匯是什麼體驗嗎!!

去聽卡司專輯!!(蝦米、網易、蘋果音樂都有,牆外上油管)

去看這些視頻片段!!!
2009年,Lin 剛寫好了第一首歌的初稿後在白宮表演:雙語字幕版
外百老匯(The Public Theatre) 官方片花
百老匯版片花+超長片段 【Non-Stop葯不能停字幕組】Hamilton官方片段集錦

去看豆瓣小站HAMILTON!!!http://site.douban.com/212946/room/39273805/

但是看多少材料都難以比擬現場看劇的震撼啊!!(加上外百老匯版本我已經看了5遍了(買票歷盡千辛萬苦TAT 但是有機會、有機會就來看一看吧!!!雖然現在票已經炒上天了但是、但是還有辦法的、看這裡 &>&>&> 入門貼:HAMILTON 觀劇指南(預習+購票)&<&<&<
想看抓緊、等到秋天的時候原卡就很有可能要走了哦!!!

2016.7.12 更新:這個劇在紐約的版本現在最便宜的票都是二手的$500+了,所以大家關注一下2016年9月開演的芝加哥版,2017年的全美巡演洛杉磯首站,以及倫敦西區版本吧。


謝謝@rui luo邀!我去年九月去看了這部戲,曾經發過一篇文章,做這個問題的回答簡直不能再合適啦。

百老匯新劇《漢密爾頓》為什麼如此火爆?

2015年8月初剛剛登上百老匯的新音樂劇《漢密爾頓》(Hamilton)被紐約時報劇評人稱為「讓人們變賣房產、抵押孩子買票來看都值得」的神作。上演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此劇便打敗諸多人們耳熟能詳的百老匯名劇,如《獅子王》、《劇院魅影》、《芝加哥》、《悲慘世界》、《媽媽咪呀》、《魔法壞女巫》等,登上熱搜榜的榜首。

這部戲從2015年2月開始在外百老匯(Off-Broadway)上演,7月中開始在百老匯預演,8月6日正式開演,場場爆滿、一票難求,官網上近三個月的票早早售罄,二手網站上一張面值為147美元的票已被炒到400美元一張(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說多了都是淚)。

《漢密爾頓》劇照

《漢密爾頓》是關於幾個年輕的造反者如何使得一個不存在的國家逐漸成形的故事,幾位美國「國父」級別的人物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喬治-華盛頓(美國第一任總統)、托馬斯-傑弗遜(美國第三任總統)、詹姆斯-麥迪遜(美國第四任總統)在這部劇中征戰沙場、撰寫憲法、探討經濟局勢,互相之間口誅筆伐,但又情深意切。雖然演員服裝和舞台設計都得到了真實的還原,但《漢密爾頓》卻不是一部讓人正襟危坐的歷史劇。這幾位由非裔或拉丁族裔的演員扮演的「國父」互相之間交流的方式居然是嘻哈音樂中的饒舌說唱!歌詞則是當下流行的街頭俚語和文縐縐的政治用語的混合體,這種既和諧又違和的感覺經常引發觀眾爆笑不止。而它之所以被稱為神作,我認為切中了以下幾個要點。

《漢密爾頓》中幾位「國父」用說唱的方式交流

首先,漢密爾頓作為不太為人熟知的開國元勛之一,他的故事正中美國社會一直以來有著強烈需求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近年來愈演愈烈的政治正確文化。作為傳記性的音樂劇劇本,《漢密爾頓》既囊括了宏大的歷史場面,也細緻刻畫了每個小人物的性格特徵以及喜怒哀樂。這讓觀眾在充滿自豪感的回顧美國建國始末的同時,更加貼近並了解劇中的人物,產生一種微妙的情感投射。比如說劇中除了漢密爾頓的政治生涯之外,還著重描寫了他與妻子、兒子的感情,美國建國第一起桃色醜聞,以及最後使他生命終結的那場撲朔迷離的決鬥疑團。歷史學家羅恩-切爾諾夫(Ron Chernow),也是撰寫漢密爾頓傳記的作者,這樣評價這部劇:「人物的戲劇性的精髓,包括他膨脹的野心、聰明的頭腦、對政績的痴迷、奮發努力的天性、滴溜亂轉的眼神,以及出現失誤的判斷力,都被表現的淋漓盡致。」一個符合市場需求的題材,和一個錯綜複雜、鮮為人知的故事,這些都是《漢密爾頓》成功的前提條件。

作者、作曲、作詞、漢密爾頓扮演者Lin-Manuel在綵排中

接下來便是音樂的大膽、多樣、非主流。此劇的作者林-曼努爾-米蘭達(Lin-Manuel Miranda),是1980年生於紐約的波多黎各裔演員、作曲家、作詞家、饒舌歌手。早在1999年時,他大二時便寫出了第一版的《身在高地》(In the Heights)。 2008年,他在《身在高地》中已經開始嘗試不同種類的音樂形式,將嘻哈、拉丁音樂等融入到音樂劇中,並獲得托尼最佳音樂劇獎。此次他在《漢密爾頓》中的做法更是「膽大包天」,一聽便知,這從頭至尾每一曲的音樂類型都與傳統意義上的百老匯音樂劇相去甚遠。節奏感極強的饒舌貫穿始終,加上Lin-Manuel一直以來最為擅長的幽默感,滿場觀眾時而和著鼓點、點頭晃腦,時而拍掌大笑、前仰後合。

2008年托尼獎最佳音樂劇《身在高地》

回溯百老匯音樂劇中的音樂類型,其實與發展迅猛的舞台和燈光設計比較,幾十年來變化很少,算是有些固步自封,導致近幾年新劇除了炫酷的舞台和電影明星的加盟之外,多少有些大同小異。起源於黑人街頭文化的嘻哈音樂,雖然在音樂產業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在主流戲劇界卻一直被拒之門外。這種音樂形式從上世紀90年代中起,已經逐漸成為美國流行樂市場的頂樑柱,並在大眾心中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再加上Lin-Manuel個人對饒舌的深刻理解,他從角色身上體會到的充滿自由的嘻哈精神,以及他將音樂與故事無縫接合的能力,使得《漢密爾頓》這部音樂劇獲得評論界和票房的雙重成功。

《漢密爾頓》另一大膽的選擇便是幾乎全部啟用黑人和拉丁裔演員,十位主演中只有一位白人演員,幾十位群舞演員中也只有一位白人舞者。百老匯音樂劇選角幾十年來一直頗受詬病,1902年被報紙用來形容入夜後百老匯大街燈火通明盛況的昵稱「白色大道」(Great White Way)也被譏諷為是形容舞台上演員膚色的詞。黑人和拉丁裔演員極少能夠登上百老匯舞台的情況在這兩年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比如「劇院魅影」的第一位黑人「魅影」,以及現在每部音樂劇的群舞中都會有且只有一位黑人。但是能夠像Lin-Manuel一樣,敢於將白人與少數族裔演員比例完全顛倒的人,在主流戲劇界幾乎還是聞所未聞。在採訪中,有人問他少數族裔扮演「國父」是否會讓觀眾因為覺得不真實而頻繁齣戲時,他說,「我們的演員表看上去就和現在的美國一樣。」 這樣的演員選擇初看有種不成功便成仁的壯烈,細想卻發現除了能增強嘻哈音樂的表現力之外,更是跟上了「無膚色差別的選角」(Color-blind Casting)為少數族裔爭取權益的潮流,以及美國愈發追求各個領域平等開放的大環境。

《漢密爾頓》中幾乎全是非裔和拉丁裔演員

在舞台形式日新月異的今天,關於戲劇內容上的創新,一直是最讓人頭疼的問題。每年五部百老匯作品中四部失敗的概率,讓音樂劇作者和投資人都更傾向於選擇中規中矩的音樂和四平八穩的題材。百老匯音樂劇作為幾乎純市場化的藝術形式,這樣保守、穩妥的選擇本身無可厚非,但是,觀眾和市場的期待不會一成不變,像2011年的《摩門經》(Book of Mormon)和今年的《漢密爾頓》這樣,分別從題材和音樂形式上挑戰傳統、顛覆認知,更是窺到了連觀眾自己都未曾察覺的需求,把握甚至引領了市場趨勢。

2011年托尼獎最佳音樂劇《摩門經》調侃摩門教教義和教徒百老匯金牌製作人肯-達文波特(Ken Davenport)這樣說,「我的公司理念曾經是這麼寫的,『我們是世界一流的,具有創新精神的之類的』……兩年前,我把它改成了『我們只做別人不能或不敢做的玩意兒』」。所以說,在這個娛樂方式普遍化與多樣化的今天,追隨著成功作品的腳步亦步亦趨,你也許可以混得不錯,但是,獨特、創新和冒險則是獲得巨大成功的唯一途徑。


Go see Hamilton. It will change your life.

從第一次聽 Hamilton 到此刻,半年,網易雲音樂記錄共 389 遍,每次仍然會聽到止不住流淚。

每個領域都有各自的 game-changer。喬布斯突破了人機互動的想像力,馬雲讓你足不出戶便能買到任何想得到想不到的商品,Elon Musk 將火箭發射變為可觸及到的事情,Airbnb 把世界每一個角落定義成你自己的家。Lin-Manuel Miranda,音樂劇界的 game-changer:在他之前,你不知道百老匯舞台上可以全是少數族裔,演員可以一路 rap 到謝幕,政治題材可以讓所有人喜愛,歷史可以如此之燃。

所有人在聽了看了 Hamilton 後都驚愕於 Lin 的智慧和能量。他們叫他天才,他們在每個社交網路創立了數不清的類似於 #linmanuelmirandaisagenius 的 hashtag。Lin 說,「I』m not a fucking genius. I work my ass off.」 他用 6 年時間寫出 Hamilton,一人包攬了劇本、詞、曲、和主演,他讓這部信息密度極高的劇(2 個半小時承載著 25000 個詞),成為 15 年百老匯的最大成功,成為比肩甚至超過當年的 Les Miserable 的偉大作品,成為 16 年 Grammys 的最大亮點和 Tony 獎的瘋狂贏家。

Lin 傾注了無盡心血在 Hamilton 上。還記得當時我花了兩個禮拜時間才仔細聽完整張專輯,弄清楚每一首歌的背景和故事。真是太喜歡 Hamilton 的詞了,那種隔段時間就有新發現的感覺讓我欲罷不能,所以這篇回答主要是針對歌詞方面的分析和感悟。其他方面其他回答已經很棒:)


以下內容從歌詞的以下幾個方面展開:重複、韻律、雙關、借鑒、引用及有趣的細節。

重複

Hamilton 的歌詞有鮮明的重複性。每次的重複,都將故事和人物或再次強調,或升華,或對比,將同一個人的命運前後發展進行聯繫和對比,或將不同人的命運栓在一起。

1. 最經典的 "How does a…" 獨白

隨著劇情發展,Burr 用這一句詞將自己對 Hamilton 的情感層層推進直至爆發。一開始,Burr 對 Hamilton 的描述還相對中立:「私生子、孤兒」;接下來,Burr 嫉妒 Hamilton 得到了 Washington 的重用、自己毛遂自薦卻被無視,在他口中 Hamilton 變成了「令人討厭、狂妄吵鬧的煩人精」……直到知道 Hamilton 把總統之票投給了 Jefferson 而不是自己,決鬥之意升起,他用了最惡劣的詞語:「外來人、無賴、婊子生的」。

每當 "How does a…" 旋律響起,觀眾便得到信號:Burr 要出場了,要開始講述歷史,講述 Hamilton 的所作所為在他這個憎恨張揚的人心裡的形象變更。

2. "Satisfied"

「滿足」是貫穿全劇的主旨,不僅 Angelica 和 Hamilton 的互動中被頻繁使用,Laurens、Burr、Jefferson/Madison 等,都提到過這個詞。

到底是誰不滿足?其實沒有人滿足。

Hamilton:對工作不滿足,永遠將工作的優先順序放在家庭前

Angelica:無法被普通的市井生活所滿足

Burr:嫉妒 Hamilton,無法接受自己與 Hamilton 的成就差距

Laurens:與 Lee 決鬥,要求滿足("The challenge: demand satisfaction")

Jefferson Madison:無法被 Hamilton 的外遇辯解滿足

Eliza:Eliza 更不能滿足。在丈夫去世後她撿起了他未完的事業,且據 Chernow 傳記中記載,Eliza 年老時,會久久盯著她丈夫的老房間,什麼也不做。(戳這裡看 Lin 在 Broadway open night 前讀這段描寫時哽咽的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Toj9Jrbkeoindex=89list=PLK1wqzZ8S6RxnrbaefBuXklU2q96HnsWp)

3. "Legacy"

"Legacy" 該怎麼翻譯呢?想了半天,覺得「名垂青史」這個詞最恰當。

如果說有什麼是 Hamilton 最在乎的,那一定是 legacy。這是他與 Eliza 的本質區別:前者窮極一生只為 legacy,甚至不惜傷害妻與子,也要將自己的外遇公之於眾,只為 "protect my legacy";後者甘於市井生活,一直心存幻想丈夫可以和自己一起平穩人生,直到第二幕才「看透」了他。Eliza 曾溫柔地對丈夫道,"We don』t need a legacy. We don』t need money." 可我們不得不目睹她讀了外遇聲明後才聲淚俱下的控訴:"You and your words obsessed with your legacies."

可 Hamilton 真的懂 legacy 么?直到臨死前,他慌張失措:"What if the bullet is my legacy?" 他自言自語:"Legacy. What is legacy? It』s planting seeds in the garden you』ll never see." 我們能說 Hamilton 名垂青史了么?我希望可以。但我更想說,是偉大的 Eliza,在他死後完成了他未完成的事業,幫他名垂青史。

P.S. 他們的兒子,繼承了父親的性格和價值觀,也在向 George Eacker 發起決鬥之約前表明了 "I shoulder his legacy with my pride"。兒子最終死於決鬥,或者說,亦死於 legacy。

4. "Narrative"

噢,偉大的 Eliza。她有身為妻子的情愫,也有身為偉人的心胸和才能。

在婚姻中,她請求丈夫:"Let me be a part of the narrative";在丈夫出軌後,她心碎難當:"I』m erasing myself from the narrative";在丈夫去世後,她沒有倒下,而是 "putting myself back in the narrative"。她採訪了每一個與丈夫共事過的士兵,她閱讀他寫過的每一篇文章,她試圖理解他的事業,她為華盛頓紀念碑的建立募資,她參加廢奴運動,她建立了紐約市第一個私立孤兒院,看著孩子們長大……她將他的故事講完。【我去哭一會

5. "So?"

一個看似簡單的 Yes/No 問題。在劇中 Hamilton 被兩個人分別問過,第一位是華盛頓,希望他做自己的左膀右臂;第二位是出軌對象的丈夫 James Reynold,希望與他達成金錢美色交易。兩次他都選擇了答應,但結局卻截然不同。

韻律

Lin 對文字非常敏感且用詞嫻熟,擅長用豐富的辭藻創作出優美的段落。作為一個 freestyle rapper,他作詞的韻律也很美,有時甚至不用聽清具體詞,單聽韻律就能感受到意境。

1. Sound Play(音律戲法 - 瞎翻的)

在我看來,全劇中最被低估的一手歌非 Farmer Refuted 莫屬。或許因為它前接強勢斯凱勒姐妹後跟嬌萌喬治三世,沒人足夠留意它。然而,歌詞里的智慧,簡直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你能感受到多少心血被注入到 Seabury 和 Hamilton 重疊的唇槍舌戰中:Hamilton 用 Seabury 自己說的話(或與之相近的詞)來反駁他,辯得天衣無縫、爐火純青、讓 Seabury 無地自容。感受一下:

2. Internal Rhyme(內部押韻)

韻律是 rap 的精髓。普通的押韻方法是在每句的末尾韻腳押上即可,而 Lin 用了大量的內部押韻(internal rhyme),在確保句尾押韻的前提下,句中不定地方也會押韻,效果是歌詞聽起來韻律感翻 N 番,內部押韻密集的地方,聽者會產生「我屮艸芔茻 what just happened???」的高潮感。

實際實施難度很高,Lin 不僅用了許多內部押韻,用詞也無比恰當,甚至經常用幾個短詞湊在一起與長詞押韻。舉幾個印象深刻的例子,瞧瞧他是怎麼 nail it 的吧。

1)Satisfied

But when I fantasize at night
it』s Alexander』s eyes
as as I romanticize what might have been
if I hadn』t sized him so quickly
at least my dear Eliza』s his wife
at least I keep his eyes in my life

多美啊……

2)Cabinet Battle #1

Thomas Jefferson, always hesitant with the president Reticent, there [isn』t a] plan he doesn』t jettison Madison, you』re [mad as a] hatter, son take your medicine
Damn, you』re in worse shape than the national [debt is in]

"isn"t a" "mad as a" "debt is in" 都能押韻……

3)Say No to This

Then I said, 「Well I should head back home"
She turned red, she led me to her bed,
Let her [legs] [spread] and said
「Stay?"

3 句話、9 次內部押韻描述了 Maria 在那個夜晚如何引誘了 Hamilton,精彩。

4)The Room Where It Happens

Then Jefferson approaches with a [dinner and] invite
And Madison responds with Vir[ginian] Insight

真是工整,"dinner and" 和 "-ginian" 都能押韻。

5)Washington On Your Side

I"m in the cabinet. I am com[plicit in]
[Watching him] grabbin" at powers and [kiss it if]
[Washington] [isn"t gon"] [listen to]
[disciplined] [dissidents] [this is the] [difference]
[This kid is] out!

韻律的頂峰來了:最後三句基本每個詞都押韻,聽 Jefferson 飈整句時感覺整個人都斯巴達了。

6)We Know

She [courted me], [escorted me] to bed
and when she had me in a corner
That』s when Reynolds [extorted me]
For a [sordid fee]. I paid him quarterly
I may have mortally wounded my prospects
But my papers are orderly!
As you can see I kept a record of every check in my checkered history
Check it again against your [list n』 see] [consistency]

我已陣亡在 Lin 的韻律里。

3. Accent Play(口音戲法 - 瞎翻的)

有的地方實在押不上韻怎麼辦?別忘了 Lafayette 是法國人,我們還可以用他的法語口音呀。在 My Shot 中,Lafayette 的出場詞如下,注意看前兩句的句末。

I dream of life without a monarchy
the unrest in France would lead to 『onarchy
Onarchy? How you say it? How you say it? Oh Anarchy
When I fight I make the other side panicky

在法語中沒有「?」這個音,法語母語的人傾向於將這個音讀成"o",於是就讓 Lafayette 把 anachy 讀成 onarchy,剛好與上一句結尾的 monarchy 押韻。

啊,Lin 實在是太聰明了,請受我 24601 個拜。

雙關/多關

文學素養頗高的 Lin 當然不會放棄在歌詞中多次使用雙關/多關。這樣的歌詞太精妙、太有玩味了。

1. 最經典:"Shot" 的多關

一個"shot",引出這麼多層含義,包裹在信息量極大的 My Shot 里,每一個 "shot" 都與其它 "shot" 無縫銜接又各有其含義,第一次聽時真想站起來鼓掌。

2. "the brother was ready to beg steal borrow or barter"

含義1)表面上:Hamilton 在貿易公司的工作

含義2)預示著:他後續再政壇的工作:a. 他 beg 許多人去讀他的論文;b. 在打仗時 steal 了英國炮彈;c. 利用 borrowed money 來建立財政制度;d. 與民主共和黨派人士 barter 美國首府的選址

3. 」Alexander Hamilton, we are waiting in the wings for you"

"waiting in the wings" 是劇院中的常用語,表示演員正在等待自己上場的提示。

含義 1)演員們在等待 Hamilton 此劇的上演

含義 2)殖民地上的人民在等待 Hamilton 來書寫歷史

4. "I walk these streets famished"

含義 1)他很貧窮

含義 2)他渴望著其它:激動、目標、信任、穩定、認可……總而言之,作為一位孤兒,他想要一個自己屬於的地方。

5. "the plan is to fan this spark into a flame"

含義 1)他希望自己能一鳴驚人,獲得認可

含義 2)美國的戰爭即將爆發,歷史即將改寫

6. "We fought with him; Me? I died for him; Me? I trusted him; Me? I loved him; and Me? I』m the damn fool that shot him."

許多人聽到這裡都忍不住拍桌吧。Lin,幹得太漂亮!經典的由於一人分飾兩角引起的雙關用法。稍想一下每個人在兩幕中的身份和對應的詞,會發現它是如此完美契合到每個角色,同時也是神劇透:

"We fought with him": 第一幕中的 Lafayette Mulligan 是 Hamilton 的兄弟,與他一起打仗;第二幕的 Jefferson Madison 是 Hamilton 的政敵,與他作對。

"Me? I died for him": 第一幕中的 Laurens 在戰爭中被殺害;第二幕中的 Philip 為了父親的名譽死於決鬥。

"Me? I trusted him": Washington 一直信任 Hamilton,將他視作自己的左膀右臂。

"Me? I loved him": Eliza 是 Hamilton 的妻子;Angelica 是 Hamilton 的紅顏知己 / 暗戀者;第二幕中的 Maria 是 Hamilton 的情婦。

"Me? I』m the damn fool that shot him": 湊個熱鬧,just Burr.

7. "Blow us all away"

哈哈,我很喜歡的雙關。

含義 1)Dear Theodosia 中,Hamilton 和 Burr 對自己的孩子的溫情寄盼

含義 2)Blow Us All Away 中,Phillip 與 Jefferson 和 Madison 的老婆們調情【嘖嘖,Phillip 可以啊!】,用了很挑逗的語言("How about when I get back, we all strip down to our socks?"),此後合唱用很 saucy 的語氣唱了一句 "Blow us all away",真是讓人想入非非嘖嘖嘖嘖。

借鑒

劇中有不少詞和旋律有借鑒其它音樂劇中的橋段,不少出自 Lin 自己 2008 年的 Tony 獎作品 In the Heights。以下是我熟悉的:

1. 旋律借鑒

1)Eliza 的 "Let me be a part of the narrative"

旋律與 In the HeightsPacencia y Fe 一歌中 "It"s hotter at home in La Vibora" 一句一致。

2)Eliza 的 "Angelica"s arriving today"

旋律與 In the HeightsBlack Out 一曲中 "guard this with your life" 一句一致。

3)King George 的 "You"re on your own"

旋律與 Les Mis 中 On My Own 一曲中 "but only on my own" 一句很相似。

4)Burr 的 "I look back on where I faild"這句地球人都知道,旋律與 Les MisJaviert』 死前說的 "I am reaching but I fall" 一句一致。

2. 韻律借鑒

1)押 "-er" 韻

got a lot father by working a lot harder
by being a lot smarter
by being a self-starter

熟悉 In the Heights 的人可能很快聯繫到 Nina 爸爸的獨唱 Inutil

I』m proud to be your father
cause you work so much harder
and you are so much smarter

2)自我介紹方法

I am the A-L-E-X-A-N-D-E-R we are meant to be

a)借鑒 the Notorious B.I.G 在 Going Back to Cali 中介紹自己的方式:

It』s the N-O-T-O-R-I-O-U-S, you just, lay down, slow

b)Lin 在 In the Heights 中也用過 「letter+r, we are…」 的方式寫過詞,見主人公 Usnavi 的詞:

D.R. P.R. We are not stoppin"

直接引用

Lin 真的讀了許多相關的書籍和信件,劇中一些歌詞直接引用了真實史料中的原文(或做了少許改動)。

1)"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來自 Thomas Jefferson 的獨立宣言。

2)"I』ll never be satisfied" 來自 Angelica 寫給 Hamilton 的信,有稍作改動。原句:

You are happy my dear friend to find consolation in 「words and thoughts.」 I cannot be so easily satisfied.

我們可以看到,「不易滿足」這點其實是 Angelica 先提出的。

3)"Will you relish being a poor man"s wife, unable to provide for your life?"

來自 Hamilton 1780 年給 Eliza 的信。

4)"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來自 Thomas Jefferson 的獨立宣言。

5)"The charge against me…with his knowing consent" "I had frequent meetings… at my own house"

來自真實的 Hamilton 發表的醜聞冊子。

6)"Best of wives and best of women"

來自 Hamilton 寫給 Eliza 的最後一封信。

7)The world was wide enough for both Hamilton and me」

來自 Burr 晚年口述。

有趣的細節

1. "the ten dollar founding father without a father"

作為建立了財政制度的美國首任財政部長,Hamilton 出現在10元美鈔上無可厚非。現在 10 元紙幣面臨重新設計,Hamilton 的頭像有可能被撤下,但(有可能)由於此劇影響過於之高,Hamilton 不會被撤下了,反而 20 元的版面可能會重新設計。Lin 在 Twitter 上證實了這一點:

(Yay!!!)

2. "moved in with a cousin, the cousin committed suicide"

Hamilton 的表哥被 Hamilton 的哥哥 James Hamilton Jr. 描述為「瘋子」:一個養活著自己的黑人情婦和私生子的破產生意人。表哥的自殺方式很戲劇化:既捅了自己也向自己開了槍。然而音樂劇中表現的形式是他上吊自盡,或許是因為這樣更容易在舞台上表現?看起來少一些血?

3. "America forgot him"

在格萊美期間,"who is Alexander Hamilton" 在 Google 的搜索量增長了 4 倍,更加佐證了「美國將他遺忘」。

4. "Laurens I like you a lot"

Hamilton 的確非常喜歡 Laurens,以至於歷史學家們在爭執二者是否有一些超越友情的感情。

Lin 也在 Twitter 上承認,這句詞的確有這方面暗示:

此外他也在 tumblr 上轉發過一些關於 Hamilton 和 Laurens 的腐作。

5. Story of Tonight 是否真的是向 Drink With Me 致敬?

大家聽到 Story of Tonight,都忍不住聯繫到大悲中的 Drink With Me,畢竟 Lin 是有名的大悲真愛粉。但 Lin 在 Twitter 否認了我們的猜測。

6. Schuyler Sisters

本來沒有這首歌,導演 Tommy Kail 聽了 HelplessSatisfied 後建議,讓斯凱勒姐妹早點出現("let』s meet them before Hamilton does"),才有了這首歌。這首歌也是 Lin 和 Tommy 給紐約的情書。

7. "Hey~hey~hey~hey~"

幾個即將去舞會的士兵嘗試與姑娘 flirt。Lin 在採訪中說,唱這一句詞時,他基本上是在用眼神強姦(eye fuck)觀眾席前兩排【為了這句也得買前兩排的票啊【並沒有錢

8. 32000 96000

Stay Alive 中,"3200 troops in New York Harbor" 一句唱了3遍,32000 x 3 剛好等於 96000,無意中致敬了 In the Heights 中的經典曲目 96,000。但實際上 Lin 寫詞時並沒有故意這麼干,還是團隊中的小實習生髮現的。

9. 魔力數字 "7"

1)Hamilton 在想像自己的死亡時總是強調死神離他 7 尺之遠("…seven feet ahead of me?")

2)Hamilton 死時,留下了 7 個孩子

3)至其死亡的決鬥發生在當日 7 時

4)致兒子 Phillip 死亡的決鬥,倒數數到 7 時對方便開了槍

5)Eliza 教 Phillip 鋼琴時,每次也是用法語數到 7,然後 Phillip 就會自己 change the melody("I change the melody every time")

6)Phillip 去世前,也是剛好數到 7

10. That Would Be Enough

這首 Eliza 向 Hamilton 訴衷腸的歌是 Lin 最快寫完的一首,只用了 45 分鐘。在與 Emma Waston 的採訪中 Lin 提到,當時他把它唱給妻子聽,邊唱邊落淚。Vanessa 問道:噢…這是你希望我對你說的話么?Lin 答到:不,這是我想對你說的話。

所以這首歌可以算是 Lin 對 Vanessa 的情書。

11. "I see George Washington smile"

劇中此時 George Washington 的確在笑,但嘴巴是合上的。歷史記載,Washington 很少張嘴笑,因為牙齒很醜。【……

…………

一部偉大的著作能挖的點實在太多,我被鋪面而來的精妙不斷擊中。感謝 Lin。引用 Leslie Odom Jr. 在 Tony 最佳男主角的獲獎詞:

LIN-MANUEL, GOD BLESS YOU. REALLY.
You"ve given us a new vision of what"s possible.
I thank God for your mission.
I thank God for the calling of your life.

最後,允許我代表天下迷妹說一句:All hail Lin-Manuel Miranda.


感謝大家的仔細閱讀。真的很長,我收集資料和寫它們的確也花了不少時間,實在是出於真愛,感謝知友們的認可。很開心大家喜歡 Hamilton,喜歡音樂劇。感覺心裡像開了一朵花:)


感覺自己正在目睹另一部堪比Les Miserables的作品載入歷史。

---------------------------------
好想看+1

沒有看過現場,只看過偷錄和專輯,大大小小的採訪刷了很多。要評價這個劇可以用各個角度誇個三天三夜。

是不是好劇,肯定是!

音樂是作曲人Lin-Manuel一貫拿手的嘻哈曲風,在上一部Tony獎大熱門的音樂劇《In The Heights》中已經嶄露頭角。當時的《In the heights》獲得了Tony獎13個提名和4個獎項,在提名音樂劇中居於榜首。兩部劇相對比,因為題材的不同,Hamilton的編曲更為細膩,更為恢宏,很多大段的音樂比如《Yorktown》裡面,音樂的著眼點不僅是故事本身,還展現了歷史的畫面。而嘻哈的部分也絲毫不違和,將真實歷史中的故事和貼近現代生活的解讀銜接的天衣無縫。這種反差容易讓人想到另外一部音樂劇《搖滾莫扎特》,同樣都是由現代的曲風詮釋一個有歷史感的故事。

毫無違和感的原因也在於題材本身。Hamilton在美國的建國歷史上比較特殊,作為開國人之一,沒有做過總統,傳記或者研究也是比較少。在當時的歷史中口碑不是很好,因為出身問題不能夠和Washington和Jefferson相比。現在的美國社會傾向民主黨的人越來越多,在建國之初的時候卻沒有如今開放的輿論環境,保守的共和黨還是佔據主要的地位。於是Hamilton其人,沒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卻有足夠的視野和遠見。這種對比本身就非常適合用充滿叛逆感的嘻哈音樂解讀。

從劇本的角度來說,Lin-Manuel大部分的靈感來自Alexander Hamilton的傳記,但在全劇中的結構也是取捨有當。Ham以及全劇的第二男主角、故事敘述者Aaron Burr的關係像是Jean Valjean和Javert的關係,二者有重疊也有足夠的衝突。Burr和Ham的性格像是兩個極端,一個是進取激進的,一個是保守等待的,所以在面對同樣的歷史事件,兩個人採用了完全不同的方法。這種差異推動著整個故事在前進,即便在純聽歌曲的時候,都能夠感覺到戲劇的衝突。Hamilton的歌曲傳達了整部劇的價值觀、劇情發展、人物特點,傳唱度可聽度也都非常高,所以在沒有全劇錄像出來的時候,已經靠錄音圈了很多粉了。

正好最近聽了很多國內的原創音樂劇,感覺很多歌曲都是純粹的抒情,單獨拿出來不錯,但是劇中如果沒有這些歌曲也不會影響進度。這大概是國內音樂劇還要攻克的一點。

劇中其他人物塑造也非常精鍊,毫無拖沓的地方。除了雙男主Ham和Burr,建國前Ham的朋友Lafayette代表法國對美國的幫助,Laurens代表了青年人,Hercules代表底層(奴隸),三個角色代表了三種不同的力量,而不僅是Ham的三個朋友而已。所以這部劇其實加上替補Ensemble也只有二十多個演員(現在是33位),但是創造出的舞台效果相當於其他四五十個演員的劇。

說到角色的扮演,很多劇,包括飽受爭議的哈利波特舞台劇,都將Hamilton當作Color-blind的代表。劇里的主要角色幾乎都是由非裔/拉丁裔演員扮演,兩位扮演者Renee和Daveed接受採訪的時候都說過,從未想過自己能夠扮演Angelica Schuyler/Jefferson的角色。但在看的時候,觀眾一點也不會因為華盛頓是拉丁裔演員扮演的就覺得齣戲,才是這部劇比較厲害的地方。現在的觀眾對種族的觀點越來越開放,加上演員的才華足夠出彩,都是原因之一。

Hamilton的另一個非常圈粉的地方就是Lottery的表演Ham4Ham,讓很多沒有機會看到現場的粉絲也能夠看到不違法的現場表演。Ham4Ham也是非常能夠體現CastCreative的才華的演出,這本來是一個劇後彩蛋,現在已經比很多電視常規節目更受歡迎。H4H裡面有Ladies翻唱《My Shot》,King Georges翻唱《Schuyler Sisters》,樂隊現場演奏,編舞即興舞蹈,也有各路大咖來客串,無形中就豐富了Hamilton,讓人不僅期待舞台上的表現,也期待舞台下的互動。

總之6月份Tony Awards又要頒獎,作為可能無法觀看現場的粉絲,只能默默期待Hamilton能夠獲得更多的獎項,再次成為最大贏家。


上周剛剛去現場看完,神劇就是神劇,越看越愛,附上repo:

真的非常幸運,尤其看到消息說剛剛拿到Tony男主的Leslie Odom Jr.也要和Lin-Manuel Miranda (LMM,林聚聚)一起離開劇組,真的算是看到Original Broadway Cast (OBC) 的現場絕唱了,而且還同時等到兩位主演的stage door,拿到簽名,吃土一年的高價票也是值了,更何況現場與什麼偷錄相比真是雲泥之差。


買票的問題後面細講,我票源是cancellation,找的排隊黃牛,加上排隊費真的不便宜,就是身在紐約而且沖著LMM最後幾場的情況下狠心買的。拿到票的時候還真是有點激動,排隊入場的隊伍就足夠壯觀了,以往路過都是各種羨慕嫉妒恨,這次收穫別人艷羨的眼神,還是蠻開心的。


Roger 劇場還是很大的,也可能是爆滿的原因,人格外的多,廁所隊伍尤其長。建議女生中場放棄,或者去隔壁Marriot酒店二層。因為是premium,座位真是不錯,orchestra中間,既能看清演員面部表情,整個舞台全景也能盡收眼底。有個小插曲是我的票正好就是旁邊的一對老夫婦退的,他們朋友身體不佳沒能趕來,pity for him, but good for me though!


燈一暗,全場就騷動起來,然後就是最著名的開場曲,所有主要演員除了King George都一一亮相,觀眾掌聲就沒停。直到「What』s your man?」——LMM出來報名字必須全場沸騰,因為掌聲經久不息,和原聲比,兩句間已經加了幾拍,但是觀眾根本停不下來,結果第二遍的「my name is Alexander Hamitlon」根本聽不清啊。雖然之前格萊美上看過官攝,但很多道具,人物安排,動作編舞的細節都是之前沒看到的,精彩得目不暇接!不知道是不是特意安排,Lin退場的時候竟然齣戲了!和指揮打笑。果然非科班演員出生,虧我還為他托尼輸給同台對手Aaron Burr不平呢,哈哈。


說到Aaron Burr,不到現場都不知道Leslie多麼辛苦,不但有自己的各種solo,對唱,還要肩負全場旁白串場,幾乎出現在每一number,妥妥的全劇第一主演啊。標題人物Hamilton相比幾乎全是以被講述著的身份出現,典型的雙男主設定,甚至Aaron Burr塑造更多,更立體,角色剖析也更深入。至於Leslie的托尼,贏LMM實至名歸,不過n提不中的Danny Burstein (《屋頂上的小提琴家》Fiddler on the Roof) 確實遺憾,趕上神劇。


不過全場最吸粉最搶戲的並不是倆主角,而是一人分飾兩角(Lafeyette, Jefferson)的Daveed Diggs。難怪是今年托尼前呼聲最高預測最穩的演技獎得主,只要他在台上就是焦點,擁有最討喜的人設,最生動的演繹,還有最快最爆的rap,和最騷最拽的jazz,單單為了他我都想再去看一次。雖然之前希望小喬拿獎,看完後真的無話可說。


沒有趕上小喬Jonathan Groff的King George應該是最大遺憾了。他因為HBO的Looking和Fincher新劇而提早離開劇組——哎,我心心念念的OBC啊。不過新卡Rory O』Malley也很給力,很多小動作小表情,雖然只有幾分鐘戲份,頑固迂腐逗比的英王形象真是深入人心。


Eliza的演員Phillipa Soo是半個華裔,亞洲面孔拿到主演也是不易,尤其是白人角色黑人音樂的設定。不過首次上寬街就提名托尼,現在又戰勝」汪妹子」Samantha Barks (LesMiz)拿下新劇Amelie的寬街主演,算是炙手可熱了。雖然角色本身設定沒有姐姐Angelica出彩,但唱功和情感真是充沛。兩場生離死別的兩場,真是一張嘴就唱哭一片。就連史上最催淚單曲「Unimaginable」現場因為合唱人多,反而沒有她的獨唱感動了。剛剛拿下托尼的姐姐Renee和Leslie一樣都帶著得獎光環,演的超級賣力。


整個劇很緊湊,兩個半小時毫無尿點,而且也必須不能有,畢竟每秒鐘的票錢在那裡呢。而且rap的語速在那裡,所以建議看之前過一遍原聲和歌詞,有個歌詞註解網站genius強力推薦,林聚聚真人也會出沒呢。


故事雖然以Hamilton為主線,但每個配角都有亮點和華彩,來鮮明形象。而所謂的反派Burr和Ham正好對應硬幣雙面,整個戲的主線矛盾就從兩個人的情仇交葛與價值觀的碰撞,引出英雄惡人的思辨,最終留下who lives,who dies, who tells your story的哲思


最後要說最牛逼的編劇編曲。無論歌詞還是旋律真的超級經典,現場看完更是各種洗腦音樂編排模式上其實很傳統,幾乎全程按照致敬大悲的套路來:音樂劇經典的什麼對唱(」A little fall of rain」 —"Stay Alive" (Reprise)),重唱("The Confrontation」 —"Farmer Refuted」),大合唱(「One more day」 —「Non-Stop」),再現等,都融合進來。不過音樂形式上卻以黑人音樂為主體,信手拈來,獨立反抗的熱血青年與憤慨激揚的rap天作之合,女性情感戲則是騷靈,Jefferson這種留洋人士就是靈動爵士,而所謂反面喬治王則一副披頭士范的英倫慢搖,極盡諷刺。音樂形式與人物性格和發展巧妙融合,令人叫絕


關於買票,現在北美有紐約和芝加哥兩個地方公演預售開票,下半年應該還有單獨巡演,但是還沒有出票。具體說下紐約,目前能買的就四種途徑,原價票只能amex金卡在開票的時候在ticketmaster上搶,而且下次放都是明年四月以後的票了;stubhub現在最低都要1500+,不過7月9號LMM和Leslie離開後有所回落;十美元的lottery基本上不要指望了,每天10000+人搶20張;所以如果著急看原卡的只有cancellation一個選擇,不過要排50+小時。我個人是找的排隊中介ole line,如果兩張premium還是比stubhub合算不少。


謝謝邀請。

目前的評價就是:好想看啊!畢業之前哪怕買全價票也要看一回呀!


貼一篇劇評,去年夏天百老匯上演時候看了,寫給《戲劇與影視評論》,雙月刊,南京大學文學院和中國戲劇出版社聯合創辦。

需要強調的是,漢米爾頓並非不太為人知曉的國父。作為美國金融體系的奠基人,以及身世經歷的戲劇性和跌宕起伏,是國父中有名且特別的一位。

《戲劇與影視評論》第八期之「別處看戲」:龍荻 - 「十美元上的國父沒有父親」
2015-09-18

「十美元上的國父沒有父親」
──評音樂劇《漢密爾頓》


大多數人想到歷史劇,尤其是講美國獨立建國、有些「神話」時代主題的,很容易先入為主進入思維定式,覺得這樣的戲無外乎用冗長的對白,用過於書面的英文宣講和辯論自由民主和憲政。然而,最近在百老匯大熱一票難求的音樂劇《漢密爾頓》(Hamilton)中,編劇和主演林-曼紐爾·米蘭達(Lin-ManuelMiranda)則顛覆性地用了嘻哈說唱為主的方式,演繹了國父漢密爾頓傳奇的一生。對於曾專業學習美國歷史的我來說,看這齣戲是不需要事先補習歷史的,之所以萌生去看的興趣,正是覺得用說唱來述說那一段歷史興許是個好主意,好奇該如何說唱才能出彩,看完之後覺得,此劇如此來演,倒是恰恰好。

在美國的建國之父之中,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的經歷是傳奇,也是例外。漢密爾頓是其母親和情人的私生子,生在加勒比海小島上,之後被蘇格蘭生父拋棄。他10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了,財產被母親的合法丈夫收走,在家裡朋友的幫助下,留下了34本書給漢密爾頓兄弟。後來他們被表親收養,但沒過多久,表親也自殺了,最後他被賞識他的聰穎和才華的有錢的好心人養大。在離開海島被送往新大陸讀書之前,漢密爾頓一邊做工一邊苦讀,迷上了閱讀和寫作。小島上的生活已經容不下這個天資聰穎、好學又極其上進的孤兒。他來到了紐約,憑藉自己的努力就讀於國王學院(今天的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當了律師。

不到30歲的時候,漢密爾頓參加了獨立戰爭,成為華盛頓的助手。在所有參加制憲會議的國父中,他是最年輕之一,且出身最是卑微(本傑明·富蘭克林出身也算一般,但富蘭克林的父親至少是小業主),沒有家底的他,不像傑斐遜等國父擁有莊園和奴隸。制憲會議之後,為了讓憲法通過,漢密爾頓和約翰·傑伊、麥迪遜一起寫了上百篇的《聯邦黨人文集》,其中三分之二都由漢密爾頓寫成。建國之後,漢密爾頓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財政部長,架構了美國金融體制的雛形。在他和與他有著多年摩擦的亞隆·伯爾(Aarron Burr)決鬥身亡之前,他的大兒子就已死於決鬥。漢密爾頓不僅是國父里少有的出身海外的人,也是最年輕的幾個參加制憲會議的人之一(時年34歲),同時還是建國後第一樁政治性醜聞的主角。歷史學家羅恩·切爾諾(Ron Chernow)用了600多頁的篇幅來書寫漢密爾頓短暫的一生,其中,漢密爾頓從私生子到新大陸的20年經歷,歷史學家用了40頁來描述。在音樂劇《漢密爾頓》里,漢密爾頓49年的生命(他的確切出生年份存在爭議,一種說法是1755年,一種說法是1757年)用了兩個多小時來演繹,而在概括書中前40頁內容的第一首4分鐘的歌里,林-曼紐爾·米蘭達唱道:「十美元上的國父沒有父親。」也正是這支歌,打動了傳記作者羅恩·切爾諾,他答應成為該劇的歷史顧問。

這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音樂劇《漢密爾頓》分上下兩幕,以獨立戰爭建國的時間線劃分,最後的錄音專輯裡收錄了上下兩幕46首歌曲。故事的主要敘述者是和漢密爾頓關係複雜的亞隆·伯爾,也就是最後和漢密爾頓決鬥時打死漢密爾頓的人。亞隆·伯爾和漢密爾頓之間的矛盾、兩人政治經歷的相近以及迥異性格的對比,成為除了歷史背景以外,串起音樂劇的另一條更為感性的主線。出身優渥世家的亞隆·伯爾雖然求學和成為律師的經歷和漢密爾頓相似,但他卻沒有像漢密爾頓那樣在獨立戰爭和建國初期建功卓著平步青雲;同時,如果說漢密爾頓的脾性直接甚至好鬥,那麼亞隆·伯爾的步步為營和精打細算的性格就跟漢密爾頓完全相反。總之,在音樂劇中,漢密爾頓和亞隆·伯爾一直在事業和仕途上有比較,但亞隆·伯爾總是不如漢密爾頓的人生風生水起。在第一幕開場由亞隆·伯爾主唱的歌曲中,他唱道:「十美元上的國父沒有父親……而我就是那個打死他的人。」當然,漢密爾頓本人的出身和經歷在所有國父中都是個例外,引起出身好許多的伯爾的嫉妒也是難免。

第一首歌通過亞隆·伯爾唱出了漢密爾頓人生前20年的經歷,而第三首歌《我的機會》(My Shot)則是由漢密爾頓自己來唱出自己的性格,那句反覆重複的「我不會放棄我的機會(I am not giving up my shot)」唱出了漢密爾頓果敢甚至是魯莽的性格特點:只要有機會就要上,能發言就一定要把話說完,得理不饒人。

熟悉美國歷史的觀眾自然了解美國獨立戰爭和建國建制的時代背景,而對於不熟悉美國歷史的觀眾來說,此劇通俗易懂、重點恰當的台詞也給人粗淺了解這段歷史的機會。而劇中關於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部分都是由喬納森·格羅夫(Jonathan Groff)扮演的國王一個人獨唱表演,國王穿著皇袍、戴著皇冠,用甲殼蟲樂隊風格的歌曲唱出對殖民地鬧獨立的憤怒以及無奈,這種音樂風格的轉變,非常形象地表現了用英國視角解讀的獨立戰爭的誘因和大陸部隊遇到的英國的壓力和阻礙。此外,由於其他的許多角色都要唱到rap,因此大部分的演員都是拉丁裔或者非洲裔的說唱歌手。比如飾演傑斐遜的演員就是很著名的饒舌歌手戴維德·迪格斯(Daveed Diggs),他為了參加演出,特地調整了自己的全球巡迴演唱會檔期。起用黑人歌手來飾演國父並不多見,甚至也挑戰觀眾的接受度。因為即使是在歷史學界,歷史學家們用了近兩百年的時間,在通過DNA證明之後,才承認了在黑人群體和口述歷史裡已經廣為接受的、傑斐遜和女奴有染且有子嗣的事實。但音樂劇的選角並沒有引起質疑和反對,從演出的效果和觀眾的反應來看,處在當下美國種族矛盾深沉,問題頻頻暴露,人們開始深刻反省潛藏的種族問題的時期,這樣的表演與其說是一種挑戰,不如說是趕了巧。

此外,這部劇的特點似乎也和近年來美國歷史學界研究美國早期史方向的轉變有關,即更注重把「建國之父」們描述為一個個豐滿複雜的人,而不是一個個完美無缺高尚的神。比如,在這出音樂劇中,漢密爾頓的感情生活,他和著名的斯凱勒(Schuyler) 姐妹(當時紐約最富有的家族)的友情和愛情,他的婚姻,以及建國之後讓他承受罵名的政治性醜聞,都在劇目中佔了很大的比重。這些劇情不僅成功地將漢密爾頓描述成一個複雜的人,同時也能在情節的安排上保持一種完整和平衡,不僅演繹了有關一個國家建立和建制的政治辯論,同時也講到了人的感情──感性的內容無疑更能吸引女性觀眾。而對漢密爾頓感情上的豐富經歷和衝動的演繹,也從另一個方面印證了他性格里多情且感性的一面。

除了在內容和人物的塑造上可圈可點的地方頗多之外,這齣戲的舞台設計和燈光都無可挑剔,燈光的設計也是為了配合這種快速的節奏感而設計,表現出一種令人興奮的動感,但又不會讓人不安或者喘不過氣來。儘管整齣戲的節奏緊湊,貫穿始終歌詞都是嘻哈和流行樂快速唱出,但觀眾並不會感到應接不暇的疲憊感,反倒讓人覺得和那個動蕩時代的節奏、和漢密爾頓的急性子是合拍的。

從今年2月此劇在公共劇院(Public Theatre)首次上演以後,各大媒體和劇評人都給出了迄今為止的最高好評。《紐約客》在2月就發表長篇特寫介紹主創林-曼紐爾和這部劇的誕生過程;在百老匯正式開演之後,《紐約時報》周末版的《T風尚志雜誌》(T Magazine)「夏日文娛刊」給了林-曼紐爾一個封面。主編還在刊首語中寫道,一開始她十幾歲的兒子是十分抵觸和家長一起去看一個歷史劇的,但是看完以後,他告訴當主編的母親說他要看5遍。理查德·羅傑斯劇院正式開演以後,《紐約時報》的劇評人寫道,這部戲真的有傳說中的那麼好,他建議人們把房子抵押、把孩子出租都要去看戲。現在這部戲已經一票難求,各大購票網站上到9月底都只能買到價格在兩百美元以上的戲票,最高有四五百美元一張的。

我以為,這出音樂劇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它是忠於歷史的改編;第二,它是個人經歷、城市經歷和國家歷史的一個縮影和體現;第三,在這個時代,用這樣的方式和演員來演繹,能夠獲得更大觀眾群體的共鳴和追捧。

首先,這部劇的誕生從表面上看是出於偶然和衝動,但實際卻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編劇和作詞林是在書店偶然看到這本長達600多頁的漢密爾頓傳記,一時興起買下書來,那時他剛剛結束了上一出獲得托尼獎的戲的工作,開始構思下一齣戲。他在去墨西哥度假的時候帶上了這本書,看了書前面的部分後,他發現漢密爾頓的人生很適合用嘻哈唱出。於是他找到傳記作者、著名的歷史學家羅恩·切爾諾,邀請他當這部歌舞劇的歷史顧問。在林-曼紐爾唱第一首歌之前,歷史學家也是滿腹狐疑,因為用嘻哈唱一個國父的生平實在讓人難以想像,大家的思維定式是國父的故事應該用很嚴肅的方式來演繹。然而,林-曼紐爾打著響指唱完了這支歌以後,羅恩·切爾諾被說服了。於是,從2006年林-曼紐爾開始醞釀這部劇開始,切爾諾就擔任起了這部劇的歷史顧問。大概是因為用到了如此專業的歷史顧問,我們最後看到的戲才會是這樣一種當代音樂和戲劇元素完美反映歷史史實的樣子。

所謂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則是和林-曼紐爾的成長經歷有關。和不是生在美國的國父漢密爾頓的經歷類似,林-曼紐爾是來自加勒比海的第二代波多黎各移民。他的父親在讀博士的時候來到紐約,來美國之前幾乎不會說英語。父親努力打拚養家,後來在林-曼紐爾少年時代開了一家面向拉美裔政客的政治諮詢公司。林-曼紐爾中學考進了紐約著名的亨特學校(這所免學費的學校是全紐約聰明孩子擠破頭都想要考入的,如果中學考進這所學校就讀,學生和父母的榮耀感甚至多過考上常青藤盟校)。林-曼紐爾是他小時候長大的街區唯一考上好中學的孩子,而他在中學所有的朋友幾乎都是猶太人,因為在他長大的年代,大部分考上這所學校的都是猶太人。林-曼紐爾的父親並不是那種一心努力賺錢而忘記了孩子教育的人,他是一個忠實的歌劇觀眾,看過無數歌劇。由於收入並不豐厚,他只能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帶他看百老匯的三個著名大戲《歌劇魅影》《悲慘世界》和《貓》。在父親的影響下,林-曼紐爾從小就對歌劇音樂劇產生了興趣。而他長大的街區則使他接觸了許多流行樂和嘻哈音樂,最後奠定了他的創作風格和偏好。而他能夠將嚴肅的政治歷史事件用琅琅上口又準確的嘻哈歌詞來表述,也多少和他高中時在父親的諮詢公司實習,幫政客寫宣傳語的經歷有關。如此一來,林的求學經歷和成長經歷,使他註定成為一個興趣廣泛綜合且閱讀頗廣的人,這也就是他可以根據一本偶然購得的漢密爾頓傳記,最後將之變為一台膾炙人口的音樂劇的原因吧。

除了編劇和主演的移民經歷和漢密爾頓的移民身份相近外,《紐約客》的文章里甚至說這部劇和奧巴馬的經歷也有共鳴之處,因為奧巴馬也有一個不是美國人的父親,也是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然後從政。而漢密爾頓也是在制憲會議中代表紐約的建國之父,作為這個移民城市最著名的移民,他和城市的歷史關係也是特殊的。也許這也是此劇在紐約大獲成功的原因之一。

然而,最重要的是,除卻這些歷史和個人經歷的關係,此劇能獲得成功和廣泛的認可,主要還在於從作詞到編曲都大膽而恰當地運用了當代流行樂元素與演繹歷史之間的張力,在於大膽使用著名黑人饒舌歌手和眾多少數族裔演員來演繹看似神聖不可侵犯的白人建國之父的經典故事之間的反差。說到底,吸引人們特別是年輕觀眾走進劇院去面對一個看似嚴肅的歷史人物主題的音樂劇,主要還是因為這台音樂劇本身具有時代氣息的創造性風格。歷史的敘事因藝術的魅力更加充實而豐滿。


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配圖版見: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k1NTkyNQ==mid=2247483723idx=1sn=f7a320b9cc26d1c6af01c62f984a0505#rd

華爾街之父的"建國大業":《漢密爾頓》與美國夢

2009年5月12日,林-曼努爾·米蘭達(Lin-Manuel Miranda)踏上美國白宮「詩歌與音樂之夜」的舞台。「我正在寫一張嘻哈音樂專輯,」他拿著話筒興奮地說,「這是張概念碟,講述的是一位我認為代表了嘻哈精神的人物——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

台下響起笑聲,人們以為他在開玩笑。

「你們儘管笑吧,但這是真的!」米蘭達說。在鋼琴伴奏下,他用說唱講述漢密爾頓的生平。觀眾們開始認真起來。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笑意越來越濃,一旁的第一夫人米歇爾也情不自禁地跟隨節拍打起了響指。但當米蘭達嚴肅地唱出「亞歷山大·漢密爾頓,他的名字叫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時,觀眾們還是忍不住為財政歷史與說唱音樂的反差大笑起來。

2016年6月12日,當米蘭達在美國托尼獎的現場直播中堅定地唱出「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我的名字叫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時,迎接他的不再是鬨笑,而是震耳欲聾的歡呼。

在象徵美國戲劇界最高榮譽的托尼獎頒獎典禮上,《漢密爾頓》毫無懸念地橫掃最佳音樂劇、最佳。。等?個獎項。此前,它早已包攬了普利策最佳戲劇獎、格萊美最佳音樂劇專輯獎等諸多大獎,主創米蘭達更是奪得史密森學會歷史類創造力大獎、喬治·華盛頓特殊成就獎等歷史相關獎項。在2015-2016的頒獎季中,《漢密爾頓》成為了美國戲劇界最閃耀的一顆星。

如何以美國財政之父為題材寫一部音樂劇?如何用流行音樂中的嘻哈說唱表現兩百多年前的政治事件?如何將沉重的歷史劇搬上娛樂至上的百老匯?如何將女性和少數族裔寫進由白人男性主導的傳統歷史敘事?米蘭達的構思,無論在題材上還是在形式上、從商業角度還是從政治角度,聽上去都荒謬可笑。但從白宮演出到托尼獎頒獎的七年中,米蘭達不僅完美回答了這幾個問題,更與團隊一起創造了百老匯史上的奇蹟。

《漢密爾頓》講述的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夢"故事。開場曲揭開了全劇主題:"一個雜種、孤兒、蘇格蘭佬和蕩婦的兒子,被上天扔進加勒比某個無名之地,貧窮、骯髒。他是怎樣成為一位英雄、一名學者?」後來,劇中旁白又用同樣的節奏唱出另一段歌詞:「一支烏合之眾組成的髒兮兮的志願軍,怎麼會打敗一個超級大國?我們是怎麼從泥沼中凱旋歸來,是怎麼高高地揮舞國旗、離開戰場?」

《漢密爾頓》並未一一展示美國建國曆程中的大事件,但漢密爾頓本人從貧苦孤兒到國家領袖的崛起之路,與美國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建立獨立國家並最終成為世界強國的過程遙相呼應。
漢密爾頓出生在西印度群島,由於私生子的身份無法接受正規教育,但卻自學成才。當地人被他的才氣打動,籌款送他到北美大陸讀書。在國王學院(今哥倫比亞大學),他很快嶄露頭角。在獨立戰爭中,他加入紐約民兵團,立下戰功,受到喬治·華盛頓的賞識。戰後,他進入邦聯議會,踏上政壇。此後幾十年,他參與制訂美國1787年憲法、聯合撰寫《聯邦黨人文集》、擔任美國首任財政部長、創立美國國家銀行和鑄幣局,奠定了美國憲政和金融體系。他創辦的聯邦黨作為美國首個政黨,與托馬斯·傑弗遜和詹姆斯·麥迪遜的民主共和黨針鋒相對,成了美國兩黨制的雛形。然而,在一場由私怨引發的決鬥中,不到五十歲的他被時任副總統亞倫·伯爾槍殺。

漢密爾頓的生平為觀眾了解美國早期歷史提供了極好的切入點:他的旺盛經歷和勃勃野心,以及最後的意外死亡,都令這位年輕國父充滿了戲劇色彩;他從軍和從政的雙重經歷更令觀眾直觀地看到了歷史上建國與治國的不易。

但僅僅講述"主旋律"的美國夢是不夠的。對美國民眾來說,美國建國史的主要事件和人物耳熟能詳,甚至有些陳詞濫調。中小學校都將其作為公民教育的基本部分,書店裡充斥著偉人的大部頭傳記——《漢密爾頓》的原著也是其中之一。自2009年茶黨運動興起以來,不少美國保守派更是高舉「國父」(founding fathers)大旗,批判當代美國背離了建國之初的價值觀。茶黨的反對者則斥「國父」們為「死去的白人男性」(dead white men),揭露他們的人生污點,抨擊偉人史觀對女性和少數族裔的忽略。美國最高法院在動用憲法進行裁決時,也常對「國父」們制訂憲法的本意爭論不休。美國建國雖已兩百多年,但如何闡釋當時的歷史仍與當今政治息息相關。

在種族矛盾激化的今天,米蘭達以「國父」之一漢密爾頓為核心改編這段歷史,未免有為保守派張目、大搞英雄崇拜之嫌,似乎有點不合時宜。但米蘭達非但直面這些質疑,還大膽地對美國建國史進行了重新詮釋。

《漢密爾頓》講述的並不是只屬於白人的歷史。儘管劇中人物在歷史上都是白人,但劇組在招募演員時,並未限定演員的膚色,甚至有意選擇少數族裔擔任主演。在首演劇組裡,除米蘭達作為拉美裔飾演漢密爾頓外,還有黑人飾演的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弗遜和詹姆斯·麥迪遜、華裔飾演的漢密爾頓夫人等等,只有象徵保守的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由白人飾演。

貫穿《漢密爾頓》全劇的也不是18世紀的歐洲古典音樂,而是起源於20世紀黑人文化的嘻哈音樂。米蘭達認為,只有說唱歌曲能在最短的時間裡表達最多的內容,對筆耕不輟的漢密爾頓來說,說唱最適合表達其理想。同時,嘻哈音樂來源於社會底層,與漢密爾頓的卑賤出身和當時美國的窮困處境對應,又體現了漢密爾頓等美國革命者打破殖民統治、銳意革新的反叛精神。舞台上,由少數族裔演員扮演的偉人們舞步矯健,跟隨鼓點妙語連珠,大炫人聲口技(beatbox),甚至爆出粗口,看似離經叛道,但又無比適合這個關於美國革命和早期移民的故事。

最能體現出《漢密爾頓》特色的,莫過於劇中國務卿傑弗遜和財政部長漢密爾頓的兩場內閣辯論。黑人飾演的總統喬治·華盛頓手持麥克風,像說唱比賽主持人一樣激情澎湃地宣布辯論開始:「女士們先生們,你們今晚本可以去任何地方,但你們來紐約市加入了我們!你們準備好參加內閣會議了嗎?」黑人飾演的傑弗遜和拉美裔飾演的漢密爾頓在起鬨聲中展開了一場說唱之戰,辯論美國政府是否應該發行國債、建立國家銀行管控經濟。此後,他們又以同樣形式辯論美國是否應該協助法國對抗英國。大政府與小政府的優劣、內政與外交的平衡,都由兩位演員在說唱決鬥中一一陳述,既展示了歷史,又令人聯想到當代政治,且趣味十足,毫無枯燥之感。

米蘭達做出的另一項革新,則是將女性寫入了美國建國史。當時從軍從政的都是男性,米蘭達無法歪曲歷史、強行加入女性角色,但這並不妨礙他塑造出獨立智慧的女性形象。劇中漢密爾頓的妻子伊麗莎白和她的姐妹同樣為美國革命歡欣鼓舞,甚至直接指出《獨立宣言》對女性的忽略:「等我見到傑弗遜,我會叫他把女性寫進《獨立宣言》的續篇!」伊麗莎白的姐姐安吉莉卡愛讀托馬斯·佩恩的著作《常識》,夢想尋找一位能在智力上與她匹敵的丈夫,此後更是成為漢密爾頓的摯友,與他在書信中談論政治和思想。

最為可貴的是,全劇以漢密爾頓的童年開始,卻以漢密爾頓夫人伊麗莎白的晚年結束。劇終,華盛頓、傑弗遜、麥迪遜等人紛紛追念漢密爾頓的政績,但最後昂著頭來到舞台中央的是伊麗莎白:「我將自己重新放入歷史進程。我不再在眼淚中浪費時光,而是繼續活了50年。」伊麗莎白的人生並未因為漢密爾頓的死亡而結束,她列舉了自己此後所做的工作:採訪與丈夫並肩作戰過的士兵,閱讀丈夫上千頁的寫作,為華盛頓紀念碑籌款,公開反對奴隸制,建立紐約第一座私人孤兒院,撫養了上百位孤兒……「到我去世的時候,我做的足夠多了嗎?他們會講述我的故事嗎?」她的提問也許會讓許多歷史學家汗顏。伊麗莎白堅強地延續亡夫的事業,但作為女性,她總被漢密爾頓的光環掩蓋,僅僅作為「國父身後的女人」逐漸被歷史遺忘。米蘭達借伊麗莎白之口提醒觀眾,在人們熟悉的「偉人敘事」背後,還有許多像伊麗莎白一樣默默無聞但同樣偉大的女性,她們也以各自的方式推動歷史發展,為社會留下了豐富的遺產。

米蘭達借少數族裔和女性角色批判了傳統史觀,但他也坦然承認《漢密爾頓》呈現的歷史並不完整,指出了史學界尚存的爭議。1790年,漢密爾頓與政敵傑弗遜和麥迪遜共進晚餐,在餐桌上達成妥協:漢密爾頓支持傑弗遜等人將美國首都從紐約遷到弗吉尼亞,建立華盛頓特區。作為回報,傑弗遜等人也將支持漢密爾頓的國債法案。這起談判對美國的命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晚餐的細節、談判的過程卻迷霧重重。米蘭達無法在劇中省略這起重大事件,便通過旁白告訴觀眾:「沒有人真的知道黨派們是怎麼同意的,還有他們在每場博弈中犧牲了哪些棋子。我們只是假定這件事發生了,但在事情發生時,房間里沒有其他人。」米蘭達沒有因為史料的欠缺而自由發揮、假裝自己講述的是歷史真理,而是留給觀眾無數個問號,告訴人們:歷史中往往有許多偶然和意外,當事人的主觀動機常常不為後人所知,在史料限制下,任何歷史敘事都難以做到完全連貫。米蘭達的自我批判令歷史研究者玩味,也助他避免了人們對他神化漢密爾頓的懷疑。

《漢密爾頓》無疑刻畫了一個令人崇拜的偉人形象,但它並沒有把漢密爾頓塑造成一個高大全的神。作為普通人,漢密爾頓同樣有血有肉、充滿性格弱點。他個性張揚不知收斂,大談追求理想、青史留名,無法理解隨波逐流的同輩人亞倫·伯爾,還多次嘲笑伯爾沒有信仰,一次又一次在無意中激起伯爾的嫉妒和自卑。最終,漢密爾頓在與伯爾的決鬥中死去,扣動扳機的伯爾擔負全責,但兩人截然相反的性格早在他們初識時埋下了悲劇的種子。

漢密爾頓私人生活的污點也無法迴避。忙於工作的漢密爾頓漸漸忽視了家庭的責任,無暇與妻兒吃飯,也不願陪家人外出度假,即便親友勸他休息,他仍滿腦子想著要國會通過他的提案。此後,他受瑪麗亞·雷納德斯夫人誘惑,遭到對方丈夫敲詐,捲入美國政治史上最早的性醜聞之一。劇中醜聞敗露後,伊麗莎白的憤怒、安吉莉卡的批評、政敵的幸災樂禍,無不提醒觀眾,在不顧一切往上爬的過程中,漢密爾頓也失去了許多重要的東西。

像任何人一樣,漢密爾頓犯過錯,也受過傷。當漢密爾頓的兒子菲利普為捍衛父親的名譽在決鬥中死去後,米蘭達寫下了全劇最令人動容的唱段之一:「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他,一個人獨行、自言自語,請你憐憫他,他在學會接受不可想像的事實。」漢密爾頓失去了往日的銳氣,他只是一個在悲劇面前脆弱不堪的普通父親,悔恨自己的過失,乞求妻子的原諒,遺憾與兒子錯失的時光。舞台上,不久前喜得一子的米蘭達眼中含淚;舞台下,不少剛剛還拍著大腿大笑的觀眾泣不成聲。

《漢密爾頓》之所以打動人心,是因為它講述了一個關於人性的故事。劇中的漢密爾頓是一個鋒芒畢露的革命者、一個高瞻遠矚的政治家、一個堅守信仰的理想主義者,也是一個頭腦發熱的年輕人、一個意志薄弱的男人、一個滿懷歉疚的父親。他的多面性拉近了觀眾與這位兩百多年前的領袖的距離,觀眾對這位「國父」的景仰、遺憾和同情,最後都化為對他作為一個普通人的理解。

漢密爾頓追求美國夢的奮鬥史也並不局限於政壇,對美國觀眾來說,類似的美國夢故事完全可以在任何人身上發生。因此,《漢密爾頓》的根本目的並不是為本國民眾上一堂開國史,而是採用「美國夢」為母題,恰巧由一位政治人物當主角而已。

《漢密爾頓》對人性的強調使其避免了政治歷史相關文藝作品容易遭遇的困境:僅僅枯燥地羅列歷史事實,或是空洞地高呼政治口號。但米蘭達對歷史和政治的敏銳把握更提升了《漢密爾頓》的思想內涵。一方面,米蘭達認識到傳統史觀的局限,儘可能加入女性的視角,反省了研究者根據有限史料還原歷史的過程。另一方面,他挑選了美國政治中最具爭議的歷史題材之一——國父們的建國史,將其重新包裝成一個移民追求理想的「美國夢」故事,通過嘻哈音樂和少數族裔演員,直指當代「美國夢」的危機。

《漢密爾頓》立意高遠,但也深深紮根於本國的流行文化。米蘭達多次向美國知名作品致敬:既有Jay Z、Eminem等歌手的嘻哈歌曲,也有羅傑斯與漢莫斯坦(Rogers and Hammerstein)的經典百老匯音樂劇。同時,他又對美式英語運用自如,寫出的說唱歌詞幽默而韻味十足,充滿文學美感。「80後」米蘭達懂得美國年輕人的喜好,他利用「80後」、「90後」乃至「00後」容易接受的音樂和語言,將許多原本對歷史和音樂劇不感興趣的觀眾帶進百老匯。

《漢密爾頓》的成功也源於主創團隊對觀眾的信任和要求。在一個人心浮躁的社會,觀眾真的願意買票觀看一部歷史正劇嗎?他們聽得懂兩百多年前的政治經濟辯論嗎?他們看得出《漢密爾頓》對歷史記憶的反思嗎?米蘭達和同事們沒有因為這些問題而氣餒,也沒有為媚俗而大肆篡改歷史、戲說八卦。相反,他們迎難而上,為觀眾上了一堂生動的歷史課。也許這是因為他們相信,只要他們呈現出一場高水平的演出,觀眾就會願意認真思考《漢密爾頓》的深意。他們也對觀眾提出了要求:要求美國民眾銘記歷史、關心政治,因為只有這樣,大家才能將劇中的「美國夢」與現實聯繫起來,追求各自的理想,建設共同的國家。

當然,沒有米蘭達驚人的才華和勤奮、劇組的默契合作,以及成熟的商業運作,《漢密爾頓》都很難取得今天的影響力。米蘭達在音樂、文學、歷史、政治等領域遊刃有餘,才得以融合多種元素,寫出全劇的豐富內涵。劇組上下從演出到舞美都可圈可點,在快節奏的現場表演中忙而不亂,而該劇的宣傳營銷不僅帶來了高票房,更帶來了空前的社會關注。儘管《漢密爾頓》講的是政治,但它的本質仍是一部文藝作品。僅在藝術上,它已成了百老匯新的里程碑。是它的藝術成功說服觀眾走進劇場,也在無形中幫助他們接受了劇中的價值觀。

《漢密爾頓》的副標題是「一部美國音樂劇」,它講述的是美國歷史,隱喻的是美國政治,運用的是美國文化,宣揚的是美國價值。它也許很難被引進到其他國家(包括其他英語國家),因為那裡沒有同樣的政治文化土壤。但所有國家都有各自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傳統,都有無數故事和人物可以挖掘。如何做到娛樂與思想並重,如何結合本國文化和歷史,如何還原過去又立足當下,如何紀念故人但避免造神……《漢密爾頓》也許能為我們提供一些啟示。

正像劇中漢密爾頓在死前的獨白所說:「遺產是什麼?它就像你在地里播下一顆種子,卻永遠看不到它變成一座花園。我寫下一首歌的開頭,但這首歌將由他人唱完。」前人創造的歷史已成往事,但講述那些歷史卻是後人的責任,而在嘗試講述的過程中,我們也在創造著今天的歷史。


謝邀!

很遺憾我還沒有看過,連偷錄的也沒有看過,特別想看。

20160319更新-

聽過了Hamilton的專輯,感覺心上開出了一朵花。。。


音樂好 人設好 選角好
引領美國所有Tumblr使用者全方位地刷屏美國建國史
每首歌的歌詞都非常符合歷史事實和人物性格,例如Aaron Burr的「Wait for it」可以讓人想起他的(唯一)一句名言:
Never do today what you can do tomorrow. Something may occur to make you regret your premature action.

似乎全劇唯一一處完全不合史實的是在「Satisfied」里Angelica Schuyler說她的父親沒有兒子,而實際上她有一個叫Philip Jeremiah Schuyler的哥哥的。


可以說Hamilton是一部音樂劇神作,能和Chicago的音樂比肩,也能和Elisabeth的劇情媲美。


唯一的敗筆就是沒有我的男神Benjamin Franklin(不


格萊美入坑,人不在美帝誰告訴哪裡可以看完整音樂劇視頻_(:3」∠)_


「Game Changer」是評論界描述音樂劇《漢密爾頓(Hamilton)》最常用的詞。如果說把 Hip-Hop 引入到音樂劇是創舉的話,林-曼努爾·米蘭達(Lin-Manuel Miranda)的《漢密爾頓》肯定不是第一個這麼做的。起碼米蘭達本人在2008年的處女作《在高地(In The Heights)》已經牛刀小試。真正讓人耳目一新的是他竟然用這種音樂去唱兩百多年前美國國父們的故事。

這是什麼概念呢?當漢密爾頓意氣風發地在街頭演說,鼓動民眾反抗宗主國的時候,莫扎特才20歲左右。如果要用當時的音樂去描繪漢密爾頓的生活,洛可可式的曲子再合適不過了。而且,精通法語的漢密爾頓對於當時的交誼舞也相當在行。你能想像這個戴著假髮,跳起舞來一步一頓,一板一眼的人突然跳起來「Yo, Yo, check-in-out」嗎?


但米蘭達覺得可以。他甚至覺得這種音樂反而是最能表達漢密爾頓生平的形式。究竟是什麼讓他這樣想?我們也許應該問一個更基本的問題:為什麼他會想寫一部關於一個長期不受關注的美國國父的音樂劇?


漢密爾頓最讓人熟知的身份是美國第一人財政部長。每個美國人都見過他的肖像,在10美元紙幣上。但大多數人對他的認知恐怕也僅此而已,甚至這樣的認識也差點沒了:原本美國打算把漢密爾頓的頭像從10美元上換掉,換一個女性上去(符合當前美國性別平等的思潮)。如果不是這部音樂劇的異常火爆挽救了漢密爾頓,那麼開場曲《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這句歌詞都要改了。

The ten-dollar Founding Father without a father/ Got a lot farther by working a lot harder/ By being a lot smarter/ By being a self-starter/ By fourteen, they placed him in charge of a trading charter

漢密爾頓不為人所知的原因恐怕和他當年的政敵有關。亞當斯、傑斐遜、麥迪遜都跟他政見衝突。而後兩位在美國建國史上幾乎是半人半神的地位,所以漢密爾頓在他們筆下就被塑造成一個追逐名利、保守濫權的人。而漢密爾頓的英年早逝也讓他沒有像別的國父那樣有大把的時間展現自己非凡的天賦。然而無可否認的是,無論是欣賞完整部音樂劇,或者是看完厚重的,羅恩·切諾(Ron Chernow)的《漢密爾頓》傳記原著,沒有人不會被漢密爾頓這異乎尋常的聰慧與勤奮給震撼。他的生平經歷,也是所有美國國父中最為傳奇的。


聰明、勤奮、傳奇經歷,這三點足夠讓一個人饒有興趣地看完一個人的傳記,但未必足夠讓人有勇氣耗費七年時間將其改編成一部音樂劇。我想,漢密爾頓的移民身份是促使米蘭達動筆的重要原因。


林-曼努爾·米蘭達雖然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卻非常自豪于波多黎各後裔的身份。在處女作《在高地》的故事裡,他飾演另一個加勒比海國家,多米尼加的移民。整部戲劇就發生在「華盛頓高地(Washington Heights)」,也是他從小生活的地方。知道了這點也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在《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開頭第一句他會特彆強調漢密爾頓是加勒比海移民的身份:

How does a bastard, orphan, son of a whore and a/ Scotsman, dropped in the middle of a forgotten/ Spot in the Caribbean by providence, impoverished, in squalor/ Grow up to be a hero and a scholar?

同鄉之情是不是?


歷史上的漢密爾頓長期因為自己的移民身份被歧視:當時有很多政敵攻擊漢密爾頓不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因此參加美國獨立戰爭肯定居心不良,是為了自己私利。這讓漢密爾頓非常憤怒和沮喪。在獨立戰爭最困難的時候,他甚至真的懷疑過自己的「美國人」身份,猶豫過是否要離開。

如果沒看到這段史實,我無法想像在這個徹底的「移民國家」尚未建國期間,竟然會有「移民問題」。


在2016年托尼獎頒獎典禮上,漢密爾頓劇組的原版卡司演出了《約克敦(翻天覆地)(Yorktown (The World Turned Upside Down))》。其中有一句歌詞讓全場會心一笑:

Immigrants: We get the job done

這顯然是米蘭達的有意創作。


當今很多極端恐怖分子都是第二代移民,他們沒有父母那一輩努力融入當地社會的經歷,相信自己已經是「當地人」。可社會卻並未給他們相等的認同,引發了身份矛盾。米蘭達給了一個非常積極正面的表率:正視甚至擁抱自己的移民身份,並展現自己的才華和自信,獲得社會的賀彩——正如同漢密爾頓當年做的那樣。


毫無疑問,無論是漢密爾頓的妻子、同僚還是開國元勛華盛頓,米蘭達全都離經叛道地選用了不符合歷史的亞裔、非洲裔、拉丁裔演員是刻意為之的。他就是希望給台下坐的清一色白人中產觀眾們看一部不一樣的開國故事。


繼續深究這部音樂劇的更多細節,我們會發現米蘭達在劇中加入了更多呼應當今「政治正確」主旋律的元素。在特朗普擁躉眾多,反「政治正確」思潮漸盛的美國,這部曲風特別的歷史正劇讓人毫不討厭,反而回味無窮,是最讓我欣喜的地方。


謝邀……
之前下過偷錄,但是一直覺得這類故事主題就是開國元勛、革命情懷,很難讓我急著去看(好吧,是「聽」……),所以我下完了放著一直沒有管它。
剛剛吃完樓上的安利。吃完了才去聽。聽了僅一遍……
我無法呈現有乾貨的評價,就說說感想吧:

1、這歌詞……信息量大得我看中文翻譯都跟不上!!!!
唱詞內容和歷史劇之間有濃濃的違和感。言語戲謔、玩世不恭,價值觀卻異常正經。
……很神奇哦。
劇目的亮點似乎也在於對所塑造角色的這些戲謔和評述。

2、音樂方面,我看的劇不多。這部劇我下意識拿去比的是Jesus Christ Superstar。
這樣隨便聽一輪下來,並沒有遇到像JCS裡面 The Temple 一樣旋律很抓我的音樂。(my shot算一半,但是……大量balabala風格重複的唱段讓我有一種疲勞感。

3、短時間內我大概無法看現場。短時間內看起來也沒有錄像。
我覺得單純聽原聲帶去評價劇場戲劇是不客觀的。
至少,我越來越覺得音樂可以不是音樂劇的重點……整體效果才是。
音樂只要不讓人難以忍受就行了。
所以我現在光聽,聽得沒有任何情緒反應也正常。
有些事情是可以接觸多了get到了什麼情緒點,條件反射,因為開始產生情緒而喜歡上的……
此時,對音樂的共鳴,和一開始對旋律和風格的印象可以沒關係。

4、內容信息量對我說來過大。我不知道故事的重點在哪。
所以也只能默默圍觀樓上大家安利的說法(寫得好好!!!):

鏈接:如何評價音樂劇Hamilton《漢密爾頓》? - 小慢的回答

歷史上 Alexander Hamilton 的人生十分戲劇化。他性格強勢且多愁傷感,情比金堅又鬧出外遇,群而不黨但樹大招風,成就非凡卻不被傳誦。從獨立戰爭到確立憲法、中央銀行到貿易外交,他無處不在,甚至左右了前三個總統的選舉。他的雄辯之才攻無不克但也導致了事業滑坡,最終居然死於他一直抵制的決鬥。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這般賞識Hamilton,他永不消停的雄辯之才給他樹敵不少,但Hamilton並不在乎,心無旁騖地全方位整頓新成立的國家,高歌猛進將才華施展到盡頭。他忠於統一後的美國。當 Jefferson 與他爭鬥不休,他願意放棄把自己的地盤——紐約——立為首都的動議,換取早期華爾街系統的建立。他忠於自己的信仰。接到Burr的戰書,明知決鬥有危險,仍放不下名譽之爭,可也不想為此剝奪對方的生命,不得不用死亡捍衛名譽。

Hamilton 祈求過一場戰爭,於是他參與了美國獨立戰爭並領導了最光輝的一役;Hamilton 曾渴望像凱撒一樣開闢一個新的帝國,於是他促成了美國聯邦制又開啟了華爾街;Hamilton 說過要用光輝的方式離去,於是他堅守著善念和榮譽、在生命軌跡的制高點戛然而止。

導演和編舞對劇本的完美詮釋表現Ensemble之中。除了幾首獨唱之外,Ensemble幾乎從頭到尾都在台上,演得是市井百姓,撐起了滄海桑田。舞會裡幾對佳偶翩躚,戰場上能敵千軍萬馬,扮議員圍觀諷刺國會,競選時造勢天花亂墜;給角色和聲氣勢如虹,分飾上校、保守派、情人老公(不我並沒有在寫詩、寫詩的是他們(。燈光效果的確是美得如詩如畫,從劇照中都能看出來。而Alex的樂隊簡直就是聯邦制DJ,電音搓碟與管弦樂隊交融,鼓點加上低音炮給與演員的嘴皮子一唱一和,每一聲都牽動心跳。

但他們倆(當然還有其他人)第一次聽到米蘭達表演開場曲的初稿的時候立馬就同意加盟。阿倫·伯爾(小萊斯利·奧多姆飾,嗓音柔和)嫉妒漢密爾頓的崛起,唱著押韻的台詞登上舞台:「一個私生子!孤兒!一個妓女和一個蘇格蘭人的兒子,被上天拋棄在加勒比海上被人遺忘的小角落裡,貧窮而又悲慘!可他是如何成長為一個學者、一代傳奇的呢?」(How does a bastard, orphan, son of a whore and a Scotsman, dropped in the middle of a forgotten spot in the Caribbean by providence, impoverished, in squalor, grow up to be a hero and a scholar?)
「你聽到的是絕妙的對句和四行詩。」切爾諾說,當他聽到他的書前4頁被改編成一首長四分鐘的朗朗上口的歌時,震撼之餘立馬就同意當這個項目的歷史顧問。不久之後,米蘭達——一個政治活動家的兒子——2009年在白宮表演了該劇開場曲中的一段,奧巴馬都起立鼓掌叫好。

這使得它特別適合簡潔巧妙地表達大量信息(特別是對於呈現一個出版了超過27冊手稿的偉人,米蘭達筆下的漢密爾頓比莎士比亞筆下任何人都話癆,除了哈姆雷特)。比方說,一次內閣會議時,傑弗遜和漢密爾頓就是否建立一個國家銀行展開了辯論,歌就這樣唱道:「信貸新方向,經濟潤滑劑;(質問傑弗遜)身為國務卿,怎能不看清?;聯邦要振興,勿打鎮靜劑!」 (A new line of credit, a financial diuretic, how do you not get it? If we』re aggressive and competitive the union gets a boost. You』d rather give it a sedative?」 )

傑佛遜精於謀算,但也容易沾沾自喜;漢密爾頓確實文采斐然,但也會喋喋不休甚至自毀前程。一國政治一直以來就是錯綜複雜,充滿了恩怨糾葛、勃勃野心和煽動人心的抨擊。(正如克里斯托弗·傑克遜飾演的華盛頓所言:「創業容易,守業難。」)他們不是黃金時代完美的「哲學王」,他們就是不完美的凡人,卻經過鬥爭與妥協,共同堅持民主原則,成功締造了一個新的國度。

根據這些信息,看起來Hamilton看點在於這些戲劇性情節的氣勢和效果,主旋律和正能量,製作方的歷史觀,以及美國人對愛國主義的認同感;
而且還在於細節非常多,雕琢得很好,它的梗和故事內容一時半會兒搞不明白。

當然,這是胡猜,我說到底是沒有理由評價這齣戲的。

如果有新的想法,我再繼續更新。希望以後能看現場。
(完了引用的乾貨比個人廢話字還多。不要摺疊我……啊啊啊啊……爬走了)


看到這個問題就去找了,對照著歌詞完完整整聽了一遍。

已哭成狗。
完全能理解為啥一票難求,這個題材,這個演繹,絕了。


我不知道我有沒有資格寫下這個答案。
我是在b站看槍版的。如果有能力,真想去美國看現場。
以下是我的雜亂觀後感:


《漢密爾頓》
第一幕
開場太酷,漢密爾頓出場全場唱歡呼。
小喬撅嘴好甜!"I"ll kill ur friends and family to remind you of my love ."笑傻。
婚禮致辭那段,satisfied,超級心疼姐姐。
sugar daddy對他好好啊。「你不能控制誰生誰死誰訴說你的故事。」
小喬每次出場都好少女,還跺腳哈哈哈。特別敷衍的說"awesome 哇哦"
john狗帶了QAQ
「我永遠不會知足」漢密爾頓和姐姐好像啊嗚嗚嗚

可能是因為歌曲本來就是快節奏的關係 並沒有覺得劇情拖沓 第一幕虐我的是姐姐的祝詞 漢密爾頓對華盛頓的叛逆對話和john的狗帶。末尾處sisters一左一右「你為什麼還不滿足」「你永遠不知滿足」簡直是爆炸。

第二幕
漢密爾頓和thomas辯論的rap好酷。
妹妹幫phillip bbox那個笑死了。
姐姐回來探親的合唱啊啊啊。
港真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白色相簿 ?然後第三個妹子出場了 ?然後被第三個妹子的老公敲詐了
對著burr模仿華盛頓"talk less smile more"好妖嬈哈哈。
感覺burr有點可憐啊。
lmm哭的時候好心疼啊。醜聞爆發之後大家都幸災樂禍了。Thomas尤其得瑟233姐姐都不開心了。
卧槽兒子也狗帶了??
兒子狗帶之後漢密爾頓對妹妹唱"that would be enough "終於滿足了嗎。天啦心疼妹妹。
死前走馬燈啊卧槽,lmm簡直是在暴走。
漢密爾頓和burr簡直是相愛相殺…
最後一首歌"who lives who dies who tell ur stories" 和之前華盛頓讓漢密爾頓出戰前的告誡相對應,唱的我流淚QAQ

第二幕不如第一幕振奮,多是講哈密爾頓之後的坎坷和犯的錯誤。我第一幕很喜歡姐姐的。到後來哈密爾頓死後妹妹和姐姐訴說他的故事,創立孤兒院才覺得妹妹也是很棒的啊 lmm好幾次飆戲,他和burr決鬥的那一場好棒啊哭哭。心疼死了。


喜歡Hamilton的可以看下Jesus Christ Superstar 韋伯最好的音樂劇我覺得不是貓也不是什麼歌劇魅影 而是這部在當時也非常具有開創性的但奇怪的是在國人中不是很有名的JCS 用rock opera的方式呈現耶穌和猶大的故事 歌詞字字珠璣 充滿了政治暗諷和無政府主義反當權者特徵 用搖滾樂這種「冒犯上帝」的音樂貫穿整部劇 歌曲都燃的讓人熱淚滿眶 電影版很經典 還有法國丹麥巴西韓國超多個版本(我偏愛法國巴西耶穌的顏哈哈)12年Arena Tour還把故事帶到現代變成Occupy Wallstreet版本引入了Twitter等社交媒體毫無違和感


不是教徒的我那麼熱愛JCS大概就是因為它的核心是追求自由內心反專制吧並且用搖滾表現出來~這一點和我愛Hamilton是相同的只不過換成嘻哈rap哈哈哈

猶大之吻鎮樓!?( ′▽`)


我來簡短的評論一下吧

聽完一整張碟,我哭了。而且是淚水壓制不住地哭。上大學學美國史的時候根本沒在意過Hamilton,然後我現在卻盯著白牆聽著故事哭。

因為整碟循環,目前我已經可以唱rap了。

蝦米有全碟 不謝

好激動我還想加一張男神的照片。


15年在紐約就沒買到票。作為一個只聽過專輯的Chernow原著黨來簡單答一下。

  • 音樂感人,五顆星。
  • 喜歡裡面對於AH的personal的地方的演繹。比如Satisfied 比如「why do you never learn to take your time」 比如「why do you write like you are running out of time」 比如"it"s quiet uptown「 比如「what is my legacy」——如果你對原著和歷史有相對深的感情,這些personal的細節的還原是相當戳淚點。
  • 不太贊成政治觀點的演繹,太過迎合今日標準 aka 政治正確。比如AH只是不像TJ等人一樣蓄奴 他是北方工業黨利益的代表者 但他的思想先進度和abolitionist還差得很遠。此外AH活到現在,其經濟政策也是更偏向共和黨而不是民主黨。推特上有人發「these kids like Hamilton and they"re for Bernie」表示諷刺——AH的經濟政策明顯是大資產階級路線嘛。
  • 刨去政治傾向和噓Pence事件不說,是部好劇。
  • 想看又買不到票的同學可以看花絮製作篇《Hamilton"s America》和Ron Chernow的原著。~Hamilton"s America (2016) 中英字幕
  • 附上一個Chernow爺爺在紀錄片里的解說出境

利益相關:正史AH粉和切諾粉,十年音樂劇粉(不怎麼聽rap)


最愛helpless,聽了無數次,那種濃濃的愛讓人感到無比溫暖。pippa和lin化學反應很強


完美,真是太完美,每句台詞歌詞都包含了無數細節,真是難以想像如此龐大的工作量作者是秉著多少強大的熱情和心血才將其構建起來。


推薦閱讀:

本來沒有接觸過音樂劇的 大二在讀學生 想畢業後申請英國的學校讀音樂劇會不會很難?
百老匯演員是如何做到邊跳邊唱還這麼穩呢?
如何評價寶塚現役的六位TOP?
西區伉儷在音樂劇領域是指什麼?

TAG:歷史 | 美國歷史 | 音樂劇 | Hamilton音樂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