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會無期》到底要講什麼?
看過《後會無期》之後,一直在想的,是那個養了四隻貓給電台打電話的人。第二次打電話的最後,他說自己要往前再跨出一步,影廳里有人笑了起來,但很快意識到這並不是一個笑話,於是尷尬地笑到一半收了聲。
這一幕可能是韓寒在電影中那種想在悲傷里幽默一下控制得最好的地方。
我看電影時總想起李志那句「我們生來就是孤獨」。不管是上邊說的那個給電台打電話的人,還是說了兩次自己有很多朋友的浩漢,或者是玩仙人跳卻被「救」了之後安靜地走著的蘇米,甚至演技超乎預期的啞巴孔連順,所有的人都有一種從內而外的孤獨。
這孤獨倒不大可能是因為沒有朋友,而更像是那種對生活的無力感。生活平平淡淡,功成名就和出人頭地遙不可及。喜劇永遠是自己逗自己;而悲劇,則遠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波瀾壯闊,它也像生活本身一樣平淡,平淡到我們尷尬地不知道是不是應該悲傷。我們做的一切似乎都沒有意義,我們總是和生活尷尬地合不上拍,浩漢對江河說,「你這樣的人不太適合在這個社會上生存」,這又何嘗不是在說他自己。青蛙想要從溫水裡跳出來,但是無力感,就是那個鍋蓋。
我覺得電影唯一的高潮可能是三個人乘船離開東極島片頭打出來的時候,而整個電影,則是一根緩緩燃燒的事後煙。
簡單說來就是一個現實主義者被理想主義者打臉的故事。
浩漢雖然看起來像是理想主義青年,但一路上發生的事卻使他成為了不折不扣的現實主義,最初希望能夠振興家鄉的旅遊業,卻被一鬨而散的觀眾潑了冷水;去片場探班自己的青梅竹馬,然後被「現實化了的」周沫教育一番;幫助蘇米逃跑,最後發現她們不過是一群騙子;找到了一直以來自認為交心的筆友,才知道她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好不容易決定相信路上認識的夥計,結果偷了自己辛辛苦苦攢錢買下的車。一步步打磨消滅掉他的理想,使他感悟自己不得不「面對現實」。火箭爆炸的橋段則是他現實破滅的明顯隱喻(不能叫隱喻了,簡直就是明示),溫水煮青蛙時候扣上的鍋蓋也標誌著他成為了徹頭徹尾的現實主義者(其實我很喜歡扣上的鍋蓋,但很明顯韓寒想要傳達的意思是「這是錯的」),最後和江河分道揚鑣,也恰恰是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分離。
反觀江河,雖然表面上安於現實,溫順而又知足,實際上卻帶有理想主義的影子。他反駁周沫的現實主義論調;始終堅信著蘇米的善,堅信著「旅行者」的善。嘗試以青蛙勸說浩漢。但是這個溫順的人卻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浩漢的夢想,振興了家鄉的旅遊業,也獲得了和蘇米的愛情。
顯然韓寒是想告訴我們:這個世界雖然現實的無以復加,但還是得有點理想主義的。 堅持理想不一定會贏,但過於現實一定會輸。雖然影片最後也沒給出浩漢後來的情況,但想也知道他大概會繼續碌碌無為,與賈樟柯的爭執體現了浩漢的不成熟,但幼稚不代表理想,成熟也不代表現實。馬達加斯加的存在就是表達了韓寒的選擇,也是替我們做出的選擇,個人覺得也有種用狗的選擇諷刺許多人的意思。
總的來說《後會無期》還是一部理想主義正能量的電影,與韓寒前期作品的各種無腦批判不同,更多的擺出了一種「教育少不經事之人「的意思。但是這種好意被各種抖機靈段子淹沒了,許多觀眾笑了一場之後,開始問這部片子講的是啥沒看懂。或者覺得不過是笑料的堆積沒什麼意思。逗觀眾笑顯然不是韓寒的主要目的,但卻成了他經驗不足所帶來的結果。
其實這個故事故事性很強(含劇透)後會無期其實在一開始就告訴你了,你們看到的電影其實是旅行者這本小說的故事。人物對白這麼生硬是因為這是江河在小說里編的對白,正常人哪有這樣說的。而且第四個故事阿呂。其實是江河虛構的。這也是整個故事的點睛之筆,也是大部分人沒看懂的原因。表面上故事是阿呂偷走汽車。其實是他倆發生了車禍,浩漢車毀人亡了。具體大概是撞到阿達那裡,大概從那裡開始進入江河的幻想。還記得阿呂說自己不該下雨天趕路,所以老婆死了。電影的最後他們倆真實的回憶就是一邊討論故事的結局,一邊在雨天趕路。而且在之前有阿呂故事裡說了一句翻過這個山就送你去入職了。而電影的最後真實場景也說了這句話。之前說完阿呂不久就偷車走了,結尾說完估計他們就快車禍了。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浩漢哥再也沒出現了。而且一個人沒車在最西邊人生地不熟徒步穿越沙漠他又能去哪,故事裡的分離實在是突兀奇怪,所以很可能是像少年派里與老虎的分離一樣,是虛寫。就像原小說<1988>主角告訴所有人要去開車接個朋友,其實是接朋友的骨灰。韓寒的小說魅力就在於那份騎士的孤獨。而在電影里想在第四個故事中呈現,卻沒有很好的體現出來,顯得很突兀。大家都不明白阿呂這個人的存在和他的衛星到底是在說明什麼。這也是為什麼阿呂明明是主角戲份卻那麼少,還那麼奇怪和突兀。唯一的貢獻是參與了全部的尿尿場景。如果能強化第一個和第四個故事,後會無期一定會是今年最好的類型片。其中第二個故事,也是原小說中的女主角娜娜為原型的,不過不如小說精彩。不得不提孔連順實在太亮眼了,身為一個化妝師卻是一群專業演員表演最達意的一個。那莫名其妙的小眼神實在太搞笑了。至於評價後會無期,實在是韓寒味相當重,熟悉韓寒的人都懂,這些故事都不是希望寫給你看看的,而是希望你醒悟的。韓寒就是江河,這個平凡自閉內心卻是孤獨騎士。一定程度上江河是外,浩漢是內。他們倆甚至是一個人的內外。而最後江河像韓寒一樣獲得了世俗的成功。卻一直故地重遊希望找尋丟失的內在,那個孤獨遠走的浩漢,那個孤獨的騎士。希望你們和我一起用心體會這部今年最有誠意的電影。謝謝。
本答案轉自貼吧網友,通過微信ID:金融街偵探 閱讀到
江河浩漢和馬達都死了,胡生回到東極島。東極島還是繁榮了,但與江河浩漢無關。周沫、蘇米、劉鶯鶯、阿呂各自走在各自的平凡之路上。所有人一經分別,後會無期。
以下是分析:
先來進行兩個推理,了解一下此行的背景。
從1994年的14號颱風,父親出海時浩漢10歲,鶯鶯口中的19年前,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周沫所在的某中國南部影視城的黃葉滿,蘇米口中的天氣馬上變暖地這些線索基本可推知:三兄弟出發的時間大概是2013年冬天,浩漢2013年29歲左右。此行的出發點是東極島,根據發射地點在印度,江河口中的3980公里(圖上直線距離,因為浩漢偷蛋的情節里江河拿出地圖說到了比例尺),基本可推至目的地在中印邊境的西藏南部。
人物分析。電影里,所有人都是騙子,也都被別人騙了。高明之處就在於,他們說的假話,騙了電影里的人,也騙了電影外的人。
【胡生】
胡生這站,叫鄉情。
如果你以為傻子就只是傻子,那你就錯了。
胡生其實很明白,自己根本不適合外面的世界。在周沫工作的那個影視基地,你可以看出他對外面世界的巨大陌生與疏離。所以他騙了江河浩漢,說是去抽煙,個人覺得更有可能是他自己思考了許久,見江河浩漢已走,便自己回了東極島。
依據是,浩漢打電話問賓館前台,賓館前台就沒看到過「抽煙」的這個人。當然你會反駁,前台根本懶得理他們。但是按出發前江河給胡生的指示,「無論你在哪公里走丟,只要回到原地等就可以,至於其他的,我都安排好了」。所以如果胡生在原地等,賓館、電台是一定會找到他的。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樣一句話,「大家都說我腦子有問題,他們(江河浩漢)說我是正常的。」原因很簡單。江河沒觀過世界,有著老師一樣平等待人的善良。而浩漢則是因為,胡生是東極島上唯一說他「很堅強」並且「很欣賞」他的人,所以作為本能回饋,說他腦子沒問題。
然而事實是,當胡生丟了的時候,江河浩漢根本就沒回頭找他。只是在電台廣播登了一條尋人啟事。然而事實是,當尋人電台反問浩漢所尋之人是智障否的時候,浩漢沒怎麼猶豫就回復了「啊,對」。然而事實是,甚至在江河的幻想中,鄰居周沫姐姐成名了,兄弟出書衣錦還鄉了,根本就忘了有他胡生這麼個人。至於為什麼是江河的幻想,後面說江河的時候再解釋。
胡生跑回島上,等了他們所有人3年。從島歌時的破敗荒蕪到最後的開滿煙花,都沒能再見到家鄉曾經的朋友。胡生自離開東極島的第一天晚上私自跑回家鄉,他熟悉的,沒有第二個人的東極島,找回屬於自己的平凡之路,和所有人,後會無期。
或許胡生的結局,是所有人里最好的。
【周沫】
周沫這站,叫友情。她有點像《1988》里的孟孟,但卻不是。
你身邊一定有一個叫周沫的人,她兒時同你一起成長。後來,你們分開,但是,你們都沒忘了彼此,偶爾聯繫一定會說,有機會一定一起吃個飯,或者是,要常聚常聯繫啊。
而她卻已不是當年的她:「大城市就跟這個片場差不多,沒什麼意思」,「往上爬,得靠人際關係,家庭勢力」。雖然自己只是個替身,不過依然樂觀。因為她堅信,「背井離鄉就得要出人頭地」。
其實哪有公平呢,當他們走在影視基地里時,一旁的群演三五成群的聚成一堆,替身從空中吊著威亞落地,藍色衣服的八路、綠色衣服的偽軍、黑色衣服的國軍打成一片,或許在鏡頭之外,許多正演在那邊補妝吃飯,而很多想演群眾演員的路人正在門外等待。他們之中有多少人只是為了混口飯吃,而又有多少人是真的有懷有一個演員夢。片場里,一行人穿過影視基地,其實是穿過了太多人的人生和喜怒哀樂。
在江河意淫的結局裡,她紅了,結尾船上的電視里,她成為萬千人的偶像。或許她真的紅了,因為她有一天摸透了這個行業真正的規則;或許她依舊只是個小演員,在為自己的前途努力打拚。
然而在真實的場景里,周沫騙了浩漢。
她先是試探的問了浩漢關於鶯鶯的情況。浩漢說自己「混得一般,留個念想」。看到浩漢依然對鶯鶯念念不忘,她自己找了個台階:「幸虧我10歲的時候,就及時不喜歡你了」。或許周沫10歲那年,浩漢的父親離開了浩漢,或許周沫10歲那年,浩漢開始與鶯鶯通信,從此心中只有鶯鶯。
然而喜歡就是喜歡。不然怎麼會那麼努力,去找浩漢喜歡的明星要簽名照?不然在分別時,怎麼有那麼深情的一個回眸?
然而,粉轉路人,以及,浩漢心不在焉,這才是事實。
浩漢說粉轉路人的時候,周沫的臉上,先是笑臉,然後僵住疑惑,接著是自嘲似的淡笑,最後是巨大的失落。自信滿滿希望能讓對方喜歡,卻換來一個殘損的回應,浩漢啊浩漢,你哪怕是安慰我一下也好,為什麼就那麼忍心傷害一個喜歡著你的人?
因為對戀人,我們習慣說假話,對朋友,我們習慣說真話。所以周沫和浩漢,只能是朋友。
然後浩漢繼續補刀,說周沫「這身衣服沒剛才那件好看」,周沫終於從對浩漢的幻想中走出,「這衣服也不合身,頭髮還是假的,你以為我有的選啊」。
你。以。為。我。有。的。選。啊。周沫的悲劇就在,她沒得選。喜歡的角色沒得選,喜歡的人也沒得選,一切都是因為,走上的路讓她沒得選。
完美時不真實,真實時不完美。你看我完美時,我不過是替身。你看我不是替身時,我卻只能穿上不合身的衣服,帶上假的頭髮。
浩漢說兩人從小一起長大,但卻說不算青梅竹馬,希望兩人時常見面。周沫此時的臉上,洋溢著巨大的喜悅。沒關係,你記得我們一起長大就好,沒關係,你希望時常見我就好。
她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用真實的完美的站在兒時喜歡的浩漢面前。就像是他們在電影里第一次相見時那樣,浩漢和他就這麼互相凝望對方到出神。
她不想去接浩漢送她的花,我猜不是因為「不好拿」,而是她怕那束花侵佔了擁抱浩漢的空間。她是多麼希望和自己哪怕是曾經喜歡的人在可能是訣別的那次分別前互相擁抱。
然而只能是,朋友。所以,什麼都沒發生。周沫說去下一部戲,浩漢說去下一個地方。周沫的下一部戲,是被槍殺,是終結,是死亡,或許,也是釋然。浩漢的下一個地方,據胡生的交待,是鶯鶯,是浩漢從未見過的lover,是希望,是新生,是浩漢在外10年的支柱和動力。然而事實是,殊途同歸。
「幸虧我10歲的時候,就及時不喜歡你了」。在說這話之前,周沫用手把浩漢英俊的臉扭向自己。這個小動作像極了情侶之間信誓旦旦前的準備活動,然而周沫說出口的不是「你知道嗎,從10歲那年我就一直喜歡你」,而是她知道,只能是朋友,不然連這樣輕鬆逗弄你的機會,都沒有了。
「記得啊,要是你們以後還混得不好,可以來找我」,「混得好,你們就不會來找我了」。這話雖說是「你們」,但卻是對浩漢一個人說的。潛台詞是「浩漢,如果你落魄,我會一直等你」「浩漢,如果你成功,就去給你愛的人幸福,那個人,一定不是我」。周沫說這話時雲淡風輕,就像是對自己說一樣。
我沒有一個字說我愛你,但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都在說我愛你。因為你粉轉路人,因為你心不在我。所以,你。以。為。我。有。的。選。啊?我能做什麼?我只能默默地,凝望你,祝福你。
這份情感,像極了鶯鶯口中的「但愛,就是克制」。這克制,在片場你望我的時候,在路上我逗你的時候,在橋頭你傷我的時候,在路上我離開的時候。
周沫留下的那個美極了的回眸消失在浩漢繼續前行的路上,眼神里,是對浩漢單純而熾烈的情感,或許你的視線里早已沒有我,但我知道,你肯定會在那個方向,轉身離開。所以在你消失的那一刻,我依然可以,掛著幸福的笑。
一聲槍響,在替身小演員的平凡之路上,周沫和所有人,後會無期。
然而你是這世界上最好看的姑娘。
【蘇米】
蘇米這站,叫愛情。他有點像《1988》里的娜娜,但也不是。
蘇米也是個騙子,不折不扣的,正義的,組團來的,騙子。
同江河的相遇,就像是江河給那個賓館下的定義一樣:「順路又便宜有緣分吧」,於是此等便宜且順路的「好事」,攤給了江河。
仙人跳的過程從一開始就埋好了伏筆,此時故事雙線開展。浩漢注意到的那輛滿身泥點的黑色轎車,這便是三叔團伙的線索。
然後電影是一段複製《1988》的開房經歷:保安裹著軍大衣背對著路睡在迎客松的招牌下的沙發上?前台的服務員不知去向。我叫了一聲服務員,保安緩緩伸出手,把軍大衣往空中一撩,放下的時候那裡已經半坐著一個女服務員。服務員邊整理頭髮邊夢遊一樣到了前台後面。
於是轉角遇到愛。蘇米出場。
蘇米接到了三叔發來的暗號,就是那首《Que Sera Sera》。江河當著蘇米朗誦歌詞中文版的時候,我想不只是蘇米動了心。一個滿臉滄桑,一本正經卻浪漫文藝的「大叔」放在任何女生面前,都具有足夠的殺傷力。就著辣醬麵包的文藝大叔,讓蘇米認識到,這世上竟有在如此誘惑下依然淡然於此享受音樂美食的特立獨行的可愛之人。江河順手遞給蘇米他的黑暗料理,打斷了蘇米想要說的話。這時舒緩的鋼琴曲蓋過《QSS》,江河的單純引發了蘇米對兒時美好的思索,側臉上,浮現了與行騙相悖的美好的笑。
這一刻,不管你時妓女也好,騙子也罷。都會瘋狂對這個廚師產生莫大的好感,因為他烹飪出了,你心裡懷念的味道。
他們的相愛。一個是裝狠,一個是真純。
然後是分屬不同次元的二人光怪陸離的對話。
——老師,你喜歡腳啊?
——當你赤腳踩在地板上時,就不會有靜電了。
這樣的對話一出,便預示著二人便再無可能在一起了。最後船上的鏡頭,不過是《旅行者》里的鏡像罷了。
「江老師,我不是你的學生,你不用對每個過客負責,也別去教路人該走那條路。」,「從小到大我都是優,你叫我怎麼從良?」潛台詞是:我怎麼生活你管不著,你我不過路人。蘇米是個有故事的人,這樣的姑娘其實很難找到能說話的人。因為說出口的每句話都話中有話,可到最後你發現她通通是說給自己在聽。好像肯跟著你去到天涯海角,真要離開的時候無所牽掛。
蘇米雖然是個騙子,但本性依然有善的一方面。比如對肚子里孩子的絕對呵護。她關心麵包里是否有防腐劑,她要賺錢在國外生孩子。她的價值觀是:嫖客是錯的,去賺犯錯人的錢就是沒錯。看上去似乎有那麼一點「以邪制邪」的正義。然而在三叔眼裡,她和江河浩漢還都是孩子,因為「小朋友愛分對錯」。
她想把自己的故事都將給江河聽,這故事一定很坎坷,但無非如此:當我還是一個小女孩的時候,我問我的媽媽,我將來會成什麼樣呢?我會變美麗嗎?我會變富有嗎?她是這麼的告訴我的——568包鍾,868包夜。
於是在猶豫之後,她還是離開了江河。江河是男人,是男人就有成為負心漢王八蛋的可能。所以她最後還是踏上了三叔的車,帶著江河給予她泯然前的掙扎,走上平凡之路,與所有人,後會無期。
【鶯鶯】
鶯鶯這站,叫親情。
同樣的,也是騙子,騙了浩漢19年。
在一開始,她是我們生命中最愛的那個姑娘,而她所在的地方,叫做遠方。鶯鶯對於浩漢,在胡生一開始介紹形成的英文字幕里,就是「dream lover」。
浩漢緊張而又專註的望著鶯鶯老練的換著電燈泡,而後劉鶯鶯回頭,浩漢擠出了一絲微笑,而劉鶯鶯卻像見一個老朋友般,大大方方伸出了自己的手,自信的說出來自己的名字,浩漢伸手,卻被兩人中間硬隔著一個撞球桌阻擋了。
橫在兩個人中間的,是隱藏了19年的巨大騙局。
浩漢為了掩飾尷尬提出了來一局撞球,自信滿滿的浩漢認為拿下鶯鶯志在必得,不僅是球桌上的拿下。於是開球的他上來沒有什麼策略,就是「大力出奇蹟」,即使鶯鶯把巧克粉放在浩漢旁邊,示意讓他做好準備在出桿,浩漢也絲毫不為所動。
結果自然是換鶯鶯上手。「你先聽我說完,別問問題」第一顆球打進。
現在告訴你可能不早不晚,雖然我們認識時間久,但見面時間短。第二、三顆球打進。
19年前,9417號颱風,你父親離開了你。第四顆球打進。
你視父親為偶像,你認為他死得其所。第五顆球打進。
其實他沒死,而是來找了我和我媽。第六顆球打進。
他來換欠我們母女的債,而你也長大了。第七顆球打進。
天底下不是所有債都能還,而他對你則欠下了新債,他很想知道你的消息。第八顆球打進。
於是我們就「偶然的」認識了,我們通信,是你父親想知道你的消息。檯面上只剩最後一顆球。
然而鶯鶯打不下去了,收桿。因為,父親死了,真的是真死了。鶯鶯一直都在說,你父親。卻從沒說,咱爸。
當一場浩大的騙局在你面前被坦白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呢。憤怒,失落,委屈,還是悲傷。浩漢拿著撞球杆在一旁聽完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他一言不發看著鶯鶯一個一個打進檯面上的球,就像一層一層揭開少年時的疤。
鶯鶯把球半輕半重地塞進球網,一切塵埃落定,開門離開,「你消化一下吧」。
諷刺的是,浩漢眼中神話一般的父親,不是死在搏擊風浪中,而是喝了酒,抽了煙,點了房子,燒死了。
「每一封信都是我寫的,」所以鶯鶯在乎浩漢;「只不過後來,只剩我一個人讀了。」所以鶯鶯在乎父親。
然而2013年,鶯鶯只在這個小鎮,開了一家小撞球廳。所以她留不住弟弟浩漢。浩漢在外打拚了10年,卻只有一部車,又要送江河入職。所以浩漢載不走愛人鶯鶯。
「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就是克制」,浩漢臨走前劉鶯鶯沙啞著喉嚨告訴他這個道理。我想,浩漢對鶯鶯是放肆,而鶯鶯對浩漢,則是深沉的愛。既有男女之愛,也有姐弟之愛。
騙一個人19年,浩漢難過,鶯鶯又何嘗好受。騙人的人永遠比被騙的人痛苦,在她根本不想欺騙的前提下。命運可笑地將他們聯繫在了一起,用一種以為是偶然,但是其實是必然的方式。
「你有我的一切聯繫方式,走吧。」。潛台詞是,「我等著你回來,在任何你想回來的時候。」。
於是浩漢上路,他甚至還沒決定選擇哪種情緒接受這個現實。那個註定要錯過的好姑娘,轉身離開,在新的一桌撞球里,踏上釋懷之後的平凡之路,同所有人,後會無期。
【阿呂】
阿呂這站,叫無情。
他用高超的騙術,印證了歌詞里那句「當一部車消失天際,當一個人成了謎,你不知道,他們為何離去,就像你不知道這竟是結局。」。回頭再看,你仍然不知道他那句是真,那句是假。
我寧願相信,他說的話都是真的。
你永遠猜不到自己會在什麼時候遇見阿呂。一個計劃之中的轉彎,一次計劃之外的停泊,每一個轉角都有可能遇見未知的旅人,但又未必就是他。
阿呂,是我們每個人生命中或早或晚,遲早要出現的那個人。
他幽默,豁達,身上背負著千山萬水的情懷。他行程十幾萬公里,心中有著不為外人所知的遺憾。他生里來,死里去,看著最親愛的人離開自己,又用自我的方式將她銘記——即便那不是真的。
阿呂像一個悖論,你希望成為他,但又抗拒成為他。他說,小夥子,你應該多出來走走的。江河下意識地反抗,可是我的世界觀和你的不一樣。於是他笑了,你連世界都沒有觀過,哪兒來的世界觀。江河無從反駁。
終究無法抗拒阿呂的魅力,於是你信任了這樣的一個人。你覺得他可交,甚至願意和他一起上路。你滿心期待,準備轉身告訴他這可能是你一生中最重大的決定——接著你看到了他的背影。你不確定這是真的還是假的,只能站在原地傻傻等待,心中懷有最後的歡喜。直到他放下了所有你的行李,也卸下了你所有的期望,你到那時才相信,他給你上了一課,卻無情地收了高額學費。
或許他死了,和可笑的nt3m5p衛星一樣沒升空就炸了,因為在高溫環境下,汽油車是吃不起柴油的。或許他沒死,和旅行者1號一樣衝破太陽系,運氣好駕著騙來的車,回到東莞賣車買摩托娶個懂他的新老婆。
他到底叫呂洞賓,還是叫呂行者?總之,在放下馬達的那一刻他驅車飛馳消失,走上荒涼的平凡之路,同所有人,後會無期。
【江河】
江河這站,叫兄弟情。
胡生對江河老師的評價是:「他人很怪」。連胡生都覺得他怪,東極島民自然覺得他更怪。
自帶「說教」光環和「全知」光環。書本上的東西,他全都懂,而且有個「我教你」的口頭禪——「這是比例尺,我教你啊」,「我教你啊,麵包和辣醬……」 麵包夾辣椒,工作靠分配,不喜往上爬,從事小教12年。周沫說他不思進取。如果你跳齣電影看這麼個男人,估計哪個女的都不願意跟他,窩囊。
然而就像阿呂說的,「有時你想證明給一萬個人看,最後發現,只有一個人懂,這就夠了」,對於浩漢,那個人是胡生,而對於江河,那個人是蘇米。
三叔那條線,原計劃該是「警察」查房,然後捉姦,敲一筆竹杠。一向正氣浩然的江河表現出了一種少有的霸氣,鎖上門,踹開窗,帶著蘇米和浩漢開溜。這一切都是為了蘇米那句「你要保我」,然而在全過程中,這種霸氣只是一種看似冷靜的霸氣。因為他完全可以讓警察進來,說這是我朋友和我妻子,這樣或許胡生也就不會消失。在蘇米「你要保我」的催化下,江河激發出的是強烈的個人英雄主義情懷,為了這個一見鍾情的女子,一改以往「動口不動手」的儒士風範,做了帶她一起上路的衝動決定。於是根本來不及思索,奪窗而逃。但這逃也是非常有趣的,來看看在「身敗名裂」的危機關頭江河的整套下意識動作:先送蘇米出,再給蘇米鞋,指了奶色的車,扔出行李,再掩護隊友離開,隨後自己跳窗,拉上心愛的女生,衝上車,並一度在驚嚇中駕駛不肯讓出方向盤。這套動作考慮全面幾近完美,如果不是逃跑這個目的,那簡直可算作《如何成為一個女生心中的男神》的教科書範例。在這樣有情有義的男子面前,我想沒有哪個女生不會對他產生好感。
此時鏡頭不斷切換優雅的蘇米,緊張的江河,腿麻而龜爬的浩漢,背景音樂重復甦米敲門進入時的誘惑音樂——於蘇米這只是一個排演了不知多少遍的局,於江河浩漢則關乎「身敗名裂」。這樣的對比衝突加上背景音樂的烘托正搔到觀眾的G點,舒服的不行。
「我決定的事,不會被改變。」。江河認真了,或者,還沒回過神。但無論如何,他單純的可愛。
談談即將分別的時候。阿呂開走了浩漢的車,兩兄弟在經歷了一路和諧之後,終於在最後抑制不住自己內心的情緒,產生了強烈的矛盾。江河覺得他一定有苦衷,情有可原。浩漢覺得事實放在眼前,何必用那種話安慰自己。轉而產生了彼此價值觀的矛盾和衝突,誰都勸說不了誰,於是一場沒有結果的爭鬥在一望無垠的道路上展開了。這場鬧劇越發強烈——直到nt3m5p轟然升空,緩緩上揚,又忽然爆炸。
在江河心中,他被阿呂「你連世界都沒觀過」的話刺痛,因為說到自己痛處,所以他相信阿呂沒有說謊,有苦衷。然而看到連阿呂的夢「破碎」了,還沒邁出第一步的自己,又去和浩漢爭論什麼呢?
在這一刻,我相信不止我一個人想到《秒速5厘米》的那個片段。吐個槽,兩人打得很齣戲,即視感全無,根本不像是動手打人,這是我唯一找出的兩個男主演的不好的地方。
在火箭殘骸旁,兩人最終告別。此時江河已經發生改變,他從一開始關注「入職」到關注「橫穿整個中國」。改變他的,是阿呂,而浩漢與之剛剛相反,他的回復是「那有什麼意義呢?」。此時浩漢也已發生改變,他從關注「橫穿整個中國」到關注「意義」。改變他的,也是阿呂。
馬達一定會選擇江河,因為狗比人清楚,在沒水,沒車,沒朋友的境況下,浩漢原路折返,能不能活著走出這戈壁,都是問題。這是馬達設定的第一個必要。
馬達設定的第二個必要,就是印證江河之死。一會再說這個問題。
說說讓人覺得甚至有些生硬的「後來」。
一周目的時候,覺得這結局簡直草率。直到四周目的時候,我似乎看明白了點。
江河回到東極島時,下著大雨。然而東極島的柴伯公雕像,就是那個自由男神,居然舉著燃燒的火炬!
大雨和火,在東極島之歌的尾聲出現過短短一瞬,毫無疑問,火燃燒了一剎那,就熄滅了。然而在結尾,大雨之中火炬居然熊熊燃燒在天際。
然後是幽靈導遊的出現。全場景,只有江河一個人在山上走。
接著是無厘頭的「80集電視劇」和「觀影狂潮」,以及超越《繼承者》。這裡又有個很大的矛盾,電視連續劇怎麼能用「觀影」呢?而且,這樣天馬行空的介紹甚至扯到韓國收視,未免也太天馬行空了吧?最後導遊的話是,「要買紀念品的朋友請往這邊走」,整組畫面依然是江河和山頭。莫非是平行時空里天上的街市?
是否能這樣大膽猜測,唯一解釋的是,「後來」不過是江河《旅行者》里的鏡像。也就是把小說里的象徵性描寫語言以畫面的形式展示。柴伯公的火代表理想自由與探索之火,在現實的滂沱大雨面前依然熊熊燃燒。幽靈導遊則是反映了東極島被建設的十分繁華。
於是後面的情節也順暢了起來。在《旅行者》這部書里,江河依舊沒忘記自己鍾愛的教育事業,東極島又有了學校,於是你看到了孩子們滿街跑。船上電視里放著火了的周沫,那個理解他,告訴他人各有志的女子(浩漢則一直對江河小教12年表示不屑)。跟他之前向浩漢所承諾過的那樣(當時兩個人在沒有擋風玻璃的車裡,最後還飄來一張報紙砸在浩漢頭上),他沒有給浩漢一個結局,而是把最後留給了蘇米。船上,蘇米依偎在他的肩頭。
這是《旅行者》的結局,不是《後會無期》的結局。蘇米要出國生孩子,江河在西藏支教,同時丟失了蘇米的卡片。如果最後的「後來」是真正的結局,那麼兩人相遇的概率是多少?這部電影還會叫《後會無期》么?
這或許就是江河的一場夢吧,《旅行者》中,江河的幻想的鏡像。
江河篇的最後,說說江河之死。
一開始,我以為江河不會死,他會安靜的在西藏寫字,教書。然後一個細節讓我改變了這個想法。
沒錯,就是【貓狗人】。電影里一個出現了2次的npc。摘錄貓狗人原話如下:
「我在這個城市生活6年了,可是一直沒什麼朋友。我養了4隻貓,可是大家都說應該養狗誒,男的嘛,我覺得狗啊,是一種需要陪伴的動物,我是很喜歡狗的,但是我沒有勇氣養,可是在夜晚來臨的時候,我就看著窗外的車流,我覺得這個世上這麼多人,可是沒有人想聽我說話。」
然後節目到點,貓狗人的話被停掉。
「你好主持人,我今天終於邁出了這一步,我把那4隻貓送給朋友了。我養了1條狗。」
「那我可以再邁出一步嗎?我們現在在天台上。」
這就是兩個故事:4貓換1狗+抱狗自殺。
這說的不就是江河么:怪,所以沒朋友。4隻貓,蘇米、胡生、浩漢、阿呂,換1隻狗,馬達。這不就是這條無期之路么?到了西藏,他算是邁出了一步,那我可以再邁出一步么?那個地方,除了馬達,以他的怪異,似乎叫不到朋友,而且那個地方,有幾個人能通他在一個水平線上交流?寫完了《旅行者》,他便沒有什麼期望了,蘇米不知何處,而他又是個「等著分配」「不會爭取」「不喜歡往上爬」的人,在沒有什麼動機,讓他上路。
於是這個不喜歡往上爬的人選擇下落。
「那我可以再邁出一步么?」「當然可以。」「我們現在在天台上。」
我們是江河、馬達,當然,還有他緊握著的《旅行者》里的浩漢、阿呂、胡生、周沫、鶯鶯。以及靠在他肩頭的,他再也找不到的,蘇米。
-完
整個電影充滿隱喻,隨便瞎寫……
1、三個男人從東到西的旅程指的是什麼?更多的可能是韓寒自己的寫照,胡生,浩漢,江河分別對應:最初的男孩——天真的自己1,世俗意義上的男人——入世的自己2,堅持本心的追求——希望成為的自己3……在第一次招嫖的途中,天真的自己1就消失不見了;入世的自己2開始覺得自己的車比路還寬,意指心比天高,而後屢遭挫折,最後車都丟了;自己3倒是堅持不懈,把故事延續,甚至拍成電影(是否暗合本片呢),到最後也難免物是人非。承認這些人物的設定,故事才能更好理解。有人吐槽為什麼胡生就這麼不見了?為什麼浩漢會曬錢,後來迷路又不承認自己迷路?其實這些都如此容易理解……2、主要配角都代表什麼?
陳喬恩:初戀。「人生如戲,全憑演技」,只可惜大多數情況演技還沒發揮,我們都已經被槍斃了……韓寒想說的多且雜,我只注意到兩個,一是我們總是想為初戀留些花或者禮品當作紀念,其實大可不必,二是那標誌初戀劇情落幕的槍聲我們總以為是爆胎,失去了初戀總以為自己不能前行了,其實完全不是。
王珞丹:soul mate。韓寒的《1988》 中的女主角跟王珞丹的角色重合度極高,可見韓寒對這個角色有著極深的情感。本片中也是這段最有看點。韓寒給她安排的對手戲恰恰是自己3,而且是趁自己2去洗手間的間隙認識的。自己3讀出了王珞丹心靈的潛台詞(歌詞),兩人感情升華。大膽推測是韓寒自己年輕追求事業的間隙認識了一個女子,彼此欣賞,最後不了了之後會無期了。而在後來的日子裡,自己2能曬錢,自己3能曬的唯有此女子。
袁泉:完美。一句話:完美永遠是追到同父異母的戀人——不可能實現的。而追求完美而不得之後,我們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在沉默的路上唱出那跑調的歌兒來?
鍾漢良:心靈鴉片。當失去初戀,失去soul mate,追求完美而不得時,我們就迷路了,這時候一個心靈雞湯手出現了,給我們鼓勵,勵志的一塌糊塗。自己2深陷其中,自己3則不置可否。結局大家都知道了,這個雞湯手騙走了自己2最後的所有,蓋上了他的鐵鍋蓋。最後,那個旅行者2號在空中碎成碎片,不只是終止了二人的撕打,而是宣示著自己2的理想的徹底破滅。
3、沒那麼主要的配角在說什麼?
胡亂寫,賈樟柯為什麼抖了個「柴油汽油」的忠告?暗示剛剛上路的自己2根本不清楚自己如何才能前進,突出一個無知盲目;小萌狗是幹嘛的?在主角重新振奮起來之時飛來橫禍導致翻車,最後又恰恰陪伴左右,突出一個命運無常;在勿入民宅時為什麼江河扔給浩漢一個蘋果?突出一個————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怎麼愛你都不嫌多:D
手機排版謝謝觀看~
剛剛第二次看完電影回來,就像我簽名里說的,《後會無期》說的不是情懷,是生活。
如果韓少想說情懷,
浩汗應該一舉振興家鄉的旅遊業,開著他的愛車馳騁在家鄉的新路上;
胡生就不應該被落下,兄弟三人將上演一場驚心動魄的逃脫大戲;
江河就該為了蘇米在加油站與「追兵」大戰三百回合之後金蟬脫殼亡命天涯;
無論是周沫還是鶯鶯,浩汗至少都該抱個美人歸,過上沒羞沒臊的生活;
阿呂就不會偷車,火箭也不會爆炸,他們三個成為好兄弟,仗劍走天涯;
如果韓少想說情懷。。。。。。
可惜韓少想說的是生活。
回想一下,你是不是在無數個日日夜夜給自己打氣?「這些挫折算什麼」、「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不如意」、「大丈夫何必拘泥於兒女情長」。。。但總有那麼一個臨界點,你突然發現自己怎麼就沒了脾氣,沒了當初那份倔強,沒了那份抬頭挺胸、趾高氣昂。
我曾有過江河的生活和執著,總覺得我也沒做錯什麼,卻不知不覺變成了浩汗。
折了夢想,丟了愛情,沒有事業,背井離鄉,成了一個無家可歸的野人。觀影《後會無期》時,影片結束,影院里想起了些許的掌聲。《後會無期》配得上這種掌聲,對於一個新的導演,這部作品已經算是優秀了。但是用心回味起來時,卻總覺得有一股子缺憾。
故事中,馮紹峰飾演的浩漢與陳柏霖飾演的江河,恰恰是兩個極端化的存在,浩漢是看似成熟,但性格卻充滿了年輕人的衝動,總是在有意無意的炫耀自己閱歷;而江河,看似世界觀幼稚,行為可笑,但是卻永遠保持理智的判斷。從角色設定上,韓寒顯示出了他文學的功底,能夠塑造生動的人物形象。所以整部電影,浩漢一路上四處碰壁,而江河卻在看似存在的危機中始終保持客觀與冷靜。這就是一個年輕人的兩面性,他即希望自己是成熟、客觀,但是卻總也擺脫不了衝動與稚氣。浩漢和江河,很像《搏擊俱樂部》里愛德華?諾頓與布拉德?皮特的關係。
人物是成功的,就足以給《後會無期》一個7.5的評分。可是曾經在預告片里找到的期望,卻在電影中化為水中的月亮。《後會無期》里存在一些沒有必要的情節,或者看不出寓意,或者是無始無終的。就像胡生,突然的就徹底從電影里消失了。又比如,浩漢在雨中下車,結果在掏手機的時候把錢散落在雨水裡。他為什麼出來?出來的結果就是跑到廁所里用江河的毛巾擦了擦臉。這個橋段很歡樂,可是意義呢?似乎只是因為有趣,所以多了一些搞笑的情節而已。
瑕不掩瑜,韓寒確實談了在思考年輕人的存在感:賈樟柯對著衝動的浩漢是一個典型的代溝差異,「成年人只看利弊」,所以賈樟柯那句「汽車有車不能加柴油」,就好像是對衝動的年輕人的最大嘲諷,當年輕人高嚷著世界觀與價值觀的時候,成年人或許只是慈祥的告訴你下一步你要找一個工作養活自己而已。
韓寒或許思考了很多,對於一個寫下《談革命》的人,我卻總覺得他展現的還不夠深刻,《後會無期》闡述了什麼?故鄉的不復存在?朋友的聚散?對於電影中的諸多感觸(感觸這一詞很好,是一個網友留言給予的啟發),但是感觸不是信仰,感觸就像盛夏的一根冰糕,入口一剎那的快感,不夠持久。又像把一個電腦當普通計算器,雖然功能好,卻又不是能體現全部。總有一絲的缺憾,而這種缺憾在看完《後會無期》之後,越是反芻越是覺得少了些什麼。
少了些什麼?我覺得這是時代的缺憾,如果沒有牛頓的萬有引力,恐怕也不會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科學如是,文化亦如是。這個時代,對於80、90甚至00年代的人,我們腳下沒有什麼巨人的肩膀,近百年來中國文化已經斷層且崩塌。韓寒能夠選擇如此的思考在這一代人里難得里已屬難得了。看到片尾名單,才發現這真特么是部好片!
聽著周邊的謾罵聲和贊聲,才知道了這部片子,閑的無聊純當消遣才去看了這片。故事的開頭,出乎意料的有細節,東山島好的讚揚聲音中,鏡頭指示著一片破敗的景象,讓人想起崔健的《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充滿著濃烈的叛逆與諷刺味。
整個片子處處的細節洋溢著特么的生活就是這樣,你講那麼多傑巴心靈雞湯有個蛋用,世界的真實是殘忍的,你以為的美好,都是你自己的意淫。你不知道在哪條路上被好兄弟們甩下車然後後會無期了,雖然他們種種苦衷,你不知道你孜孜不倦心裡嚮往的美好女人竟然是特么你姐,你不知道。世界的真相就是溫水煮著青蛙,發現原來青蛙是會察覺環境而逃離時候,一個鍋蓋下來!
鏡頭裡有個畫面拍的好精彩,窗子邊,陽光燦爛,一個蜥蜴爬在鋼管上,當其想往邊上爬的時候,那手一抓一抓著揮舞著,然後掉下去了,當下惹的全場哈哈大笑,但這笑聲背後,卻是那麼慘烈的杯具,你總以為你可以隨手或者努力抓住的東西,就這麼抓著抓著,你掉下去了。(真佩服能拍到這麼個場景)
通篇故事裡,角色都是小人物,特別是馮紹峰的角色,「我幹了四年打漁,三年出租,又做了幼兒園2年保安,積累了大量的資源,想回到家鄉大幹一場」。這是個小人物的驕傲,這些驕傲,卻在回到家鄉後,上台沒一個人聽他的講話。
這些,都是小人物的真相,都是我們身邊不斷在經歷的真實。
以故事要闡述的價值觀而言,這片子講述的赤裸裸真實,還是個挺不錯的片子,在國內的二線影片里,它算個優等生,但以電影的可觀看性而言,相較之《一代宗師》之級,還是相之甚遠,因為通篇下來,雖然言語觸動,卻無法給人一個真正的發人深省或回味良久的點。在看看片尾錢,我給這部片子的評價就是一個二級生中的優等生。
因為有看片尾落幕的習慣,到後面才看見韓寒做了一件所有電影人都沒做過的事,他將參與過電影的所有小人物都列入了名單,真正主演的沒多少人,但參演的幕後人員卻是滿滿的幾分鐘大屏幕。汽車司機、替身、協務……很多。我看到這個部分時候,才覺這是真正的電影內容——「世界上主角就那麼幾個,成為了你們的明星,而那群群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卻是這個世界的衛星!」韓寒用電影在電影里與電影外,共同講述了一個世界的真相。在這方面,他的做法超越了所有電影人。他開闢了一條新路,這是電影創作人所未涉獵的領域,將電影與真實交接聯結。
z
轉載自圖片右下角那個微博,多提供個「過度解讀」的途徑,引號是因為我並不覺得導演是隨便拍了些東西然後誰分析一下都應當被說成過度解讀。其實看電影的時候就想到了西遊記,然後想到了這些人都是一個人,就一個念頭。當然分裂又可以解讀為各種不同分裂。
寫了一個小影評
原標題:你平凡都沒有,連一隻狗也像不了呀
《後會無期》在銀幕上放映著,就像是把韓寒從前的文字轉化成圖像,每一個看過韓寒文字的人對電影中的每一處黑色幽默都再熟悉不過了,從前是書頁中的一個分段轉角,如今是一個神情、一個動作、一出鏡頭。
「我將1988停在霓虹最亮的地方,推門進去。保安裹著軍大衣背對著路睡在迎客松的招牌下的沙發上,前台的服務員不知去向。我叫了一聲服務員,保安緩緩伸出手,把軍大衣往空中一撩,放下的時候那裡已經半坐著一個女服務員。」
當江河掀起軍大衣的一腳——未諳世事的他自然掀開了服務員臭腳的那一邊,《後會無期》的這一場景,與小說《1988》里的這一幕如卵雙生。只不過,在小說里,韓寒只能把「我」當成我,而在電影,無論是浩漢、江河還是胡生,都是韓寒的分身。《1988》中,「我」開著那部「1988」帶著從良妓女珊珊浪跡天涯,主線敘述是無力的,「我」靠著不斷回憶來推動情節發展。現實當中當然不能這樣,你看呀,身邊坐著女主角,剛剛被你日了不久,你卻在念著兒時姑娘和小夥伴。相比之下,江河要長情專註許多,僅憑著一張設計醜陋的名片,就想念蘇米三千多公里。
在路上,浩漢無需回憶,他只需面對回憶,周沫和劉鶯鶯,是自己關於愛情的美好想像。機靈的周沫,在10歲時已決定不喜歡浩漢——這是真話還是假話?如果是真話,為何最後走向「刑場」前,要回眸思念?沒有人知道,當最後周沫成為陳喬恩般的周沫,要考慮後半生時,會想起從前的浩漢嗎?
不是所有明星都像莫文蔚,不是所有的初戀都像莫文蔚的初戀。
而劉鶯鶯呢?她直接是一個謊言。每一個心存幻想的人都渴望一個寄託,劉鶯鶯比那些見光死的筆友更殘酷,她漂亮,聰明,知道「愛是克制」,她像一個掌握全局的巫女十幾年來一直把慢性毒藥餵給浩漢,至於承載著漁民「爸爸」、象徵「「勇氣」的故事更像是一個笑話。在「一桿清」的撞球桌前,有著三年計程車兩年運輸一年幼兒園保安經歷的浩漢,仿若像一個低年級小朋友,被高年級生劉鶯鶯暴打。「喜歡就是放肆」的浩漢,何曾放肆過,他只能在紙上放開尺度放肆。
「滿地都是我朋友,哪兒拉屎都有人給我送紙」的浩漢,什麼都沒抓住,哪裡有一處可以接納他人遞來的便紙?在路上,浩漢認識了「新朋友」阿呂,他又被騙了,傷心如「剛剛信任一個人就被騙」,他又被騙了,誰知道,他肯定不是第一次被騙,只是阿呂口中關於旅行、關於妻子的故事,是那麼的幼稚,又那麼的單純,就像浩漢一樣,他極力表現出一副歷經江湖的模樣,卻連江河碗里的一隻滷蛋都夾不穩。
「你好像一隻狗啊。」電影《大話西遊》最後的這句台詞,似乎就是浩漢最好的寫照。《後會無期》並沒有告訴我們浩漢去了哪裡,是否擁有一個結局。反而是「讀萬卷書,行三里路」的江河,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最後成為暢銷書作家,回到東極島,肩旁靠著剛醒的蘇米,不遠處,茁壯發育的馬達加斯加無精打采地看著海水遠去,遠去。
他連一條狗都沒有啊,浩漢去了哪裡?從前唱《那些花兒》,寫「她們都老了嗎?她們在哪裡呀?」的朴樹,在十年後《後會無期》的片尾字幕里,唱起《平凡之路》,唱「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你的平凡,找到了嗎?
2014年7月28日
原刊於微信公眾號飯讀(fanduread),署名Syem
未經許可,禁止商業轉載。
看了這麼多的回復,我突然想到了個段子
晚安魯迅:「晚安!」
語文老師:「晚安」中「晚」字點明了時間,
令人聯想到天色已暗,象徵著當時社會的黑暗,
而在這黑色的天空下人們卻感到「安」,
側面反映出人民的麻木,
而句末的感嘆號體現出了魯迅對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事先聲明:這不是一篇影評,本人不懂評影也不打算這麼做。在這裡的只有猜測下的象徵對映關係,沒有價值品評——尤其是片中的政治觀點。哦對了,另外本文涉嫌嚴重劇透,請慎重選擇是否繼續閱讀。謝謝。
前言:
簡單來說,《後會無期》比起指涉當代社會人事,更像是在描繪中國近數十年那幾場社會變遷中那些非富無權者,以及他們的處境。將漫漫長路視作時間線,這個意象算是過於「常見」,但因其直白而似乎更接近真相。
以下是簡單梳理的影片事件/人物/台詞與其隱喻的對照關係。個人見解,文字粗疏,姑且一看吧:
人物
說是非富又無權的人們,實際上也分群體,有構成。
胡生 -
農村/農民階層,多少嚮往著其他群體,被他們懵懵懂懂帶出些憧憬,但需求遠比其他人更基礎更簡單,也是在自民國這一路上最先被丟下的群體。另兩位雖然說是
一起上路的,但骨子裡和胡生根本不是一路人,也看不起他。所以既對於其走失只有敷衍了事的關心,也會在遲疑一下後還是認可胡生是「智障」。
江河 -
比起代表韓岳父,我更認為其指代中國這一路走來中的知識分子群體。當然,是窮的那群。被動、迂腐、講對錯、覺得這個有道理那個也站得住腳、猶豫不定(想想知識分子群體內部是不是各說各有理的?)。
浩漢 -
代表「大眾」,或者說市民群體或小有產者(車子是他的)。現實、精明、自覺牛逼,滿嘴半生不熟囫圇吞來的段子,以為自己看得最懂,卻是自始至終一直在被騙
的那個。另外,他在尋人廣播里對胡生的描述,活生生就是小市民對農村人的刻板印象集合:臉譜化、缺乏細緻了解、只記得大頜骨和蠢。
基本結構
告別周沫 - 戰亂初起。新青年(女學生周沫)對市民階層(浩漢)寄予期望,但最終只是一場空
蘇米的仙人跳 -
民國退居台灣。被「王八蛋」(大約是某國/某主義)不負責任搞大肚子的民國最後只能去騙百姓的錢,然後退去溫暖的地方(台灣)。最後三叔的忠告是汽油車不能加柴油——有些東西不適合中國。另外,看看有些文藝青年(江河)是多麼迷戀蘇米啊。
劉鶯鶯與父親的謊言 -
XX主義理想的幻滅(你懂的)。英雄的先輩(父親)以及似乎唾手可得的美好未來(浩漢口中「穩得很」的未來老婆劉鶯鶯)全都只是一場泡影。「你有我的所有聯繫方式」——
嗯,確實我們有XX主義的所有聯繫方式(理論著述完善),隨時可以回去。
阿呂 -
改革開放。在浩漢陷入迷茫時不約而至的「導師」——還是來自廣東的,剛進車還披著厚厚外衣遮起臉,但浩漢一句不熱么之後立刻笑嘻嘻露出真容。滿嘴跑火車,
虛實難辨。雖然車是他/他們修好的(資產效率確實是他們盤活的),但最後開著別人的車,拋開眾人揚長而去的也是他們。當然,「先富起來」之後,留了點東西
給浩漢和江河。怎麼樣,前面的事情很多人沒全部經歷,但這一幕是不是很眼熟?對此,知識分子似乎還有部分覺得可以理解和接受,但原先信得樂呵呵的小市民們直接開始破口大罵,因為「車是我的」。
火箭與爆炸 -
大國夢以及韓岳父的悲觀。在小市民和知識分子相互責怪扯皮正嗨的時候(自從有了微博),火箭所象徵的強國大國夢冉冉升起,吸引/轉移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而
導演的個人意見是,呃,會爆炸。諷刺的現實就是那荒野中的火箭殘骸,宏大壯麗,但和非富無權的大眾沒什麼關係,因為車子還是沒有,火箭又不是給一般人開的。
至此,全片的邏輯清晰貫通。需要強調的是,這些節點指涉關鍵歷史事件,但片子本身應該並不打算講什麼歷史故事,只是用辛辣筆鋒描刻在各個歷史處境下人的反應,以及他們所陷入的不自知的窘境。如果想看更多的細節來映證,請繼續向下閱讀。
事件與細節象徵解讀
離開東極島 -
中國近現代進程的開始,各個群體被迫(國土淪喪)一同向著新的時代前進。農民階層(胡生)在最初短暫地做了會兒這個時期的敘事者之後便再也沒有了話語權
——注意,胡生沒有消失,只是再也沒資格或機會當這個故事的敘述人了。在片子剛開始時,胡生明確說了自己最後看到了故事的結尾,他或者他們一直都在這個故
事里,但只是被偶爾隨意提起,更多時候是被忽視。
諷刺的是,儘管所有群體實際上是被迫上路,只有浩漢——不管是真心還是自欺欺人地覺得自己是主動上路的,自己是個變革者,並燒毀過去(房屋)以示決心,最後只是連累和坑慘了農民。
江河(知識分子)的迂腐也在此被狠狠譏諷了一番。他對胡生擔心走失的回應翻譯一下就是:
「你看地圖(XX理論)上把這條路多長,以及我們每一步該怎麼做說得很清楚了,照著做准沒錯」
「你要是走失了,維持原樣,國家/組織不會忘了你們的」
汽車 - 毫無疑問象徵著資產/財富
告別周沫 -
抗戰背景,民國服裝。周沫說「我去換件衣服」,結果出來不是便服而是從旗袍換成民國學生裝,指的什麼事情不用多說。周沫(學生)對浩漢(市民階層)滿眼期望,結果浩漢獻了一束花表示不錯,然後拜拜。
蘇米的仙人跳 -
看看咱們的知識分子多迷民國(蘇米)啊。但是之前也有說,被不負責任者搞大肚子的蘇米要離開去「沒有冬天的地方」。三叔的柴油汽油論,明白無誤。
阿呂 -
改革開放的主要獲益者或者說資本家,廣東口音是非常直接的線索。沾著改革開放甜頭的市民階層(浩漢)眼看著漸漸拉開的貧富差距(開遠的汽車),還咕噥著「路遙知馬力,再看看吧」。直譯就是:我們再堅持用用這個體制吧,說不定就又好回來了——這是不少人的心態寫照。
失了車後的爭執 -
知識分子當前在市民階層眼中的公知化。丟車之後,浩漢沒罵幾句阿呂,就開始遷怒江河,將其視作坑爹貨和替罪羊。直到浩漢開始黑蘇米(民國),江河才真的急了,顧不上讀書人的架子直接動手了。看看微博前一段時間的種種,眼熟不眼熟不?
火箭 -
大國/強國夢。不用多說了,此物一出,浩漢江河立刻不再掐架。只是最後他們也認識到,這火箭不能當車開,跟他們其實沒什麼關係。
行文至此,基本上最明顯的象徵元素都在這裡了,贊同與否任君評說。
最後說一下片中江河的形象——他充分展示了知識分子作為一個群體內在的不統一與由此造成的無力。所以江河在片中有點是非不分前後矛盾,他既會去勸蘇米從
良,大聲斥責別人「不好」,也會在車子被開走後還覺得阿呂有自己的苦衷。也因此,江河即是導演辛辣諷刺的對象,也是最後被寄予期望的人。
浩漢說要振興東極島的旅遊業,但最終完成振興的是誰呢?片中是江河,現實中是韓導,所以現實內外是交叉的,這也算是個挺巧的槽點留給大家吧。話說回來,本來的東極島計劃現在只能取消了,都怪你,韓寒。
作者:雲行雨施天下平也(這是我的新浪昵稱 = =)
日期:2014.08.01
本回答允許轉載,但請註明作者。
今天8月4日了,本來作為一個從喜歡到腦殘粉再到崇拜最後嚴重關切韓寒12年的老粉絲,我一直熱切地想在這裡寫點什麼,並且打算在看完全部被贊數較高的他人影評後才寫下我的話,而自己的生活也一直比較忙,但今天不能再等了,因為深刻地意識到……「事情不能等到做好百分之百的準備才開始去做。」(韓寒原話怎麼說來著?呵呵)
於是我看了百分之二三十吧,並且揀了這個問題先回復,那個最熱的如何評價電影《後會無期》? 自覺暫時沒能完整說出自己的觀感,因為還沒看第三次。而且,我不是電影科班出身,怕沒有實力;但誠然,被科班出身而禁錮了自己思考模式的人大有人在,而且我自認為那個帖子里完全偏離韓寒的「中心思想」,呵呵。
----------好吧,進入正題了該。----------
其實之所以選擇會這個帖子也是因為看到@smail joker 的答案和我的想法對比多數答案後比較貼近,票數也挺高的,那針對他的回答我提一些不同見解和其它補充。
對 @smail joker 答案的不同意見:
答案第一段
「溫水煮青蛙時候扣上的鍋蓋也標誌著他成為了徹頭徹尾的現實主義者(其實我很喜歡扣上的鍋蓋,但很明顯韓寒想要傳達的意思是「這是錯的」)」
——其實韓寒本來並不想這部電影里有「後來」的部分,但為了照顧市場迎合部分觀眾,還是做了一個「比較完美的ending」,這在一篇對製片人方勵的採訪中有提到(採訪鏈接懶得找行不?只要被頂數超過2我就找來,←_←,相信忠實粉絲也應該看到了,或者會強烈地想讓我找呵呵)。韓寒想表達的其實是現實,當它來的時候你再怎麼掙扎,也無力阻擋。
「馬達加斯加的存在就是表達了韓寒的選擇,也是替我們做出的選擇,個人覺得也有種用狗的選擇諷刺許多人的意思。」
——這句話對狗兒不公平~~~必須表示一下抗議!
關於所謂金句。我覺得這也是此次電影宣傳的一個小敗筆。對,宣傳,過多地揀了太多句在預告片和網路宣傳中進行宣傳,句子比例佔全劇較多,這樣造成了一個脫敏效應,影響了某個觀眾群體的觀影時的現場衝擊感,進而導致乏味感;而這個群體,即中等思考能力的粉絲,他們不像普通觀眾那麼不會思考,但也不能完全在觀影時思考每個橋段的作用甚至影片敘述結構。而對笑點較低或者不熟悉韓寒幽默方式的普通觀眾來說,雖然也有脫敏效果,但這樣的效果卻剛好能減少笑開懷的時間長度,留下大腦空間給自己思考一些東西,加強投入感。
接著是補充:
浩漢。(該段第三自然段於2014年8月10日0點22分有提高可讀性和可理解性的較大修改)
這個角色,我覺得很多影評沒有提到一些點。他是一個在社會底層浸淫多年的人物,一直幻想飛黃騰達,有如我們眼中常見到的某種人群,卻隱約有著一小顆理想主義的心,或者說,保持著某種童年的單純。不然,他不會想載江河去西部,不然,他不會想見見周沫,不然,他不會試圖想相信別人。但他為什麼最後那麼懊喪?因為社會的浸染過於強大,或者,他自己的思想不夠獨立,有著一股較輕易動搖、不夠堅持的心。最終,他還是冷漠地順從社會現實,在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支持下,他認輸了。
而這樣的浩漢,不正是我們生活中比比可見的人嗎?多少人在不知道想要什麼的時候,在對世界和自己沒有充分認識的時候,心中有著一股熱切的希望去做自己,他們不斷地撞擊著社會種種現實,直到筋疲力盡、黔驢技窮,於是開始懷疑自己、懷疑人生。最後在妥協的那一刻,會想:可能世界就是這個樣子吧,算了。
他絕對是社會裡一個主流而典型人物性格的代表,韓寒設置這樣性格的絕對主角,意在讓其在電影中代表社會中的某種主流人群,引起觀眾的強烈回應(「對哦對哦,我經常碰到這種人」)和自我審視,引起觀眾腦海里強烈的思考碰撞。浩漢他們碰到阿呂時,浩漢機警地不想幫助他而讓其上車,有如一些人碰到路上摔倒的老人;浩漢在和賈樟柯的對手中,最後急匆匆地一衝上去就想給別人一個忠告,不正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愛面子的人(特別是男人)被逼急了在扮大爺時的常態嗎;而姜還是老的辣,彷彿就是浩漢十年後樣子的賈樟柯馬上回擊出另外一個忠告,沉沉穩穩、不緊不慢,緊接著,浩漢就在車上向江河現學現賣,兀自倔強而自信地從賈樟柯那改了人家的後半句話,得出「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只分利弊」,學習了對手的「警句」卻在自己心裡仍不承認,只得被自己的好面子逼迫著自己改了半句成為自己的話,卻也不正是我們不懂事時虛榮的心理活動嗎,卻不正是我們經常遇到的某群要面子「要尊嚴」要地位的人嗎?(更多的是男性)
阿呂。
阿呂有幾個點大家也沒有提到。首先是片中有一段大概1分鐘不到的時長描述在路數塞車了,前進困難,阿呂遂主動下車和交警說了幾句,似乎也遞了什麼東西過去,於是,他們就可以從車隊中間開出,超車先行了。這或許體現了阿呂的所謂「老練」(sophisticated)。
而當大家問到那你的摩托車呢?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到阿呂閃爍的眼神,看到這個時候或許我們還不能猜到這眼神閃爍的是什麼意思。但如果細心地帶著疑問或許結合後來發生的偷車,以及剛才說的與交警交涉,或許我們知道阿呂雖然想做理想主義的人,但,在遭遇種種現實之後(比如老婆早亡),信心已經被磨去好些。而摩托,可能不是被偷,而是盤纏窘迫,賣了。當然,這是我的猜想,但這個猜想有能呼應的地方。
套話。
本片在賈樟柯角色、浩漢、周沫身上出現了大量我們在生活中常見的套話,或者說某些傳統人群經常說的話語套路。他們從長輩處聽到這些現實主義的話語模式,又在生活中加以運用講給了別人聽。裡面充斥著他們的生活信仰,但其實他們內心未必全盤接受,只要當生活現實和這些「信仰」內容互為抵觸,他們就又馬上變了信仰。在我看來,韓寒意圖通過這些出現頻率較多的套話,喚起部分對這些話較為敏感的觀眾之注意;誠然,對傳統人群是無效的,我想,這裡面應該有很多「不知道這部電影在講什麼啊」的人吧呵呵。而這些套話,顯然代表著某種經典人群,希望觀眾代入。而其他角色,包括周沫、劉瑩瑩、胡生,台詞並不具有套路感,是為了區別開來吧。
蘇米。
蘇米有一段也很少人提到。在隧道里停車後的「防腐劑」,剛才還一臉冷艷,面對防腐劑卻儼然一身母性。當然,看到這段時我們還不能判斷這是母性,我的判斷是怎麼突然楚楚可憐樣兒了,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
配合其他片段,我們應該大多數人都知道蘇米有著自己的「信仰」,即窘迫的時候,亦不想欺負好人,但可以從壞人處牟取利益,即嫖客,在沒有經濟來源的時候,為了掙錢做仙人跳而給自己找了正當性的理由。而她的家人,亦如是。韓寒設置這樣的人物,是為了體現另一群無奈的理想主義者。生活的無奈讓他們迷茫地堅持自己。
關於結局。(該段於2014年8月5日22:50補充)
結局江河通過寫書成名成利,回到東極島。且不看方勵對韓寒真正想法的評述,但是否這就意味著只有理想主義者在最後才能真正地成功?成功,真的是每個人的生活目標?不也「雖然作家浩漢先生對電視劇中部分片段對原作的修改表示抗議」(大意)?……浩漢沒想著成功,他只是在做他想做的事,所謂成名得利只是一個順手,他也肯定不是靠著名利獲取蘇米芳心。他回到了東極島,內心複雜感慨。電影中並沒有以此結局「完美」闡述了這是理想主義者的勝利,商業從業者依然打折擦邊球利用著一個理想主義者,電影如此的敘述並沒有試圖說明只有理想主義才能勝利,亦沒有說明成功是對一個人的全部人格的證明,有的,只是觀影者內心自己主動的契合。
於是韓寒通過本片想告訴我們的是什麼?
其實韓寒想告訴我們的是……
上一行其實是一句挺霸氣的話。韓寒想告訴我們什麼?我看真的是一千個哈姆雷特會有不同的看法。我在寫下上面這句話之前,醞釀了好幾天到底答案是什麼,我自詡和自信憑藉多年來對他所有文字和資料的浸淫,知道韓寒想要表達什麼而且我看出來了,但到最後卻覺得,大家無非都是在自己的思維體系和思想系統里去揣摩韓寒所要表達的東西,甚至寫下的影評已然可以拍成以另一條主線為發展的電影,這包括一些高票數的答案。誠然,我接下來還是會寫下自己覺得韓寒所要的表達,但最正確的答案,無疑只有他自己出來說說才知道。
韓寒試圖通過這部影片,闡述生活的種種無奈,無論劇中任何一個人物,人生是否「成功」,都充滿了不確定性,你未必能真的遵從了什麼套路的活法,就能掌握前路。這也呼應了「平凡之路」一曲。同時,這也呼應了製片人方勵在採訪里說的那些話(參考本帖第四段),韓寒本來並不准備拍攝「後來」的部分。
其實,我更喜歡 @smail joker 認為韓寒所想要表達的主旨。
就先這樣吧,可能還需要修改部分文字。於我而言時間不多,抽空寫下可能會有疏忽,這篇東西花了我至少一個半鍾,而其中我的思考形成到打字輸入是選擇比較快的模式的,所以未免是完美的。現在是12點半,該繼續施行」早睡「鍛煉計划了。寫下這篇,是對自己內心一個表達動機的交代,也是對多年嚴重關注並給自己造成重大人生影響的人的一個致敬。謝謝韓寒!
(轉載請向我獲得授權)
所以和我猜到的一樣······大部分沖著韓寒的名氣去的,然後鬧了一肚子火
韓寒的這部電影···或許在專業分類上來講是稱不上電影的作品···卻是一部非常非常優秀的作品
整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是 這就是韓寒的風格···治癒之前那個逗逼的一座城池···表示什麼都不想說
平凡 這是幾個平凡人的故事 浩漢 江河 胡生 劉鶯鶯 所有人 除了主角以外的所有人 都和過客一樣 匆匆來臨 匆匆離去 這並不是太過草率的做法 而是 在這裡把很多東西做了一個縮影 你身邊的朋友 戀人 很多遇見過的人 總會匆匆離去 甚至會來不及見到最後一面
這也是浩漢最後說的那句話
當你和一個人告別的時候 一定要大聲說出來 因為這有可能是你們說的最後一句話 當你和一個人告別的時候 一定要多看這個人一眼 因為這有可能是你們見過的最後一面
在《後會無期》開機以來,我就一直在留意著片場的動態,覺得片場的生活真是歡樂多,誰說一定要華麗麗才是男神?我覺得浩漢和江河在裡面要多帥有多帥,這才是我們生活實實在在的嘛。
7月24號,後會無期,終於啟動了!不知道為什麼,心裡又是激動又是興奮,那種期待好像是我自己拍的電影那樣,這種感覺前所未有,因為我向來不怎麼喜歡看電影 ,而《後會無期》 成為了例外。在上映的這幾天里,我每天晚上最後做的一件事就是上微博看看《後會無期》動態;每天早上第一件事還是上微博看看《後會無期》,想想,除了對我男朋友這麼上心以外,還真沒什麼讓我如此上心關注過……
今天是周末,終於有時間來看《後會無期》了,寫觀後感的這一刻,等了好久。可是當我看完並且聽完《平凡之路》後,我竟然覺得無法形容自己心情和感想。逛了街,吃了小野愛吃的雪糕後,我才慢慢回過神來,我真的看完《後會無期》了嗎?似夢似幻……
電影裡面的台詞,很多我都在岳父微博看過了,當在電影中再次聽到,依然觸動心靈,大概是因為場景配合台詞演繹得淋漓盡致吧!胡生,第一個出現是他,這是我看了電影才知道有這個角色,他一直在等,等著他心中的兄弟,就算這樣,我想他應該是快樂的吧,起碼他有信仰,起碼他真的回到了原地等,這是現實世界裡不可多得的情義…… 這部戲裡面,太多錯過的好姑娘,儘管戲裡她只是說了幾句話,儘管只有一個回眸,她的眼神足以讓你遺憾一生,可是電影裡面的兒女私情都沒有結局,不管愛與不愛,都是後會無期,你不會知道這個轉身就已經是永遠……
周沫說:如果你們混得好,是不會來找我的。我忽然好像看見了身邊很多人的影子 ,不是嗎?浩漢要去下一個地方,周沫拍下一部戲,你的陽關道,我的獨木橋,後會無期……
劉鶯鶯說: 你有我所有的聯繫方式。這句話,到底有多少的無奈?可是你們這段感情,一開始就註定沒有結局,你明知道後會無期,可是你依然沒有說出再見……
蘇米,568包鍾,868包夜!你應該慶幸遇到江河吧,就算你沒有機會講你的故事,你卻成為了江河一生的故事,這個比你從小就是優驕傲多了,如果這個電影叫《相聚有時》 ,結局你一定是逃了飛機 來到江河身邊,因為,萬年才修得李大仁,好好珍惜哦……
啊呂到底去了哪裡?他是一個浪子,想必生命中都是過客,每一個故事都是路過的風景,他追求的是永無止境。
江河和浩漢,最佳搭檔,可是由始至終你們的志向都不一樣,一路向西,一路在失去,一路患難見證了你們的情義。 浩漢說過:我這人滿地是朋友,不管我在哪裡拉屎,都有人給我遞紙。但是在分別的時候,連狗都沒有選擇他,浩漢最後一句:狗的壽命只有14年,總比情義這東西長。看著他往沙漠走回去的背影,江河啊江河 ,如果你知道這就是結局,你會怎樣?
最後,當你回到最初的地方,已經不是最初的樣子 ,人生總是後會無期,但是人們總是想永不永不說再見······
《後會無期》:讓我們一同來過度詮釋》(知呼首發聲,送給韓寒和《後會無期》
形而上學,主要來點電影以外的,因為導演是韓寒;再選幾個濃墨重彩的切入點稍作分析,因為別的專業深刻影評實在太多咱不班門弄斧。
電影本身3.5星,儀式感和韓寒本人5星。
韓寒是一種現象。他是當代青年的反叛文化標杆,荒涼逗比地追逐著理想和自由,卻帶著我們一同陷得越來越深,滿目荒涼,卻頗為心甘情願。
韓寒的《後會無期》,把韓寒粉絲和其他跟風者一同拉進影院。這種陣勢,比電影本身的故事、成色、技巧等等,更有代表意義也更耐人尋味。
韓寒玩的是行為藝術,他本人和他的韓迷,這麼多年來,一同在無限悲涼的訴說著種種無奈。以至於我們已經走到,自認韓寒當「國民岳父」的年紀。電影,只不過是一種更為極端直觀的形式,用蒼茫視覺和前路漫漫衝擊著我們的內心。
誇張一點說,你甚至不用去看,至少不用認真去看《後會無期》。放心,這並不妨礙你愛韓寒和明白他要講述的故事。看看韓寒自己和他這些年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就可以了,他從電影開始之前就已盡數告訴了你。
又有人說了,照您這論調,那你肯定是要評論韓寒和小四。
那你可就不厚道了。你問肖恩康納利和孫紅雷你更喜歡哪個我可以接受,因為我承認頂級馬爹利XO和街邊烤串啤酒確實各有所愛。
但你要問韓寒和郭敬明哪個更拽,《後會無期》和《小時代》哪個更好,那我就不屑於回答了。等等,我又反悔了我還是評價一下吧。
這問題提得不對,因為討論韓寒,我們只討論美酒與美食,就算我們一幫小眾在茅草屋下切磋思想也照樣是自得其樂。
而殺氣騰騰挾《小時代》受驚趕來的烏合之眾,您走差地兒了。不遠處有一個金碧輝煌雕樑畫棟的公共廁所,上用鎏金字體手繪「哇哈哈CB鈣奶」,那邊才是討論便秘和拉稀究竟哪個更刺激的理想之地。
自始至終,《後會無期》如同韓寒其他的所有作品,怪誕不羈,特立獨行。
《後會無期》和韓寒其他作品以及韓寒本人一樣,和數量可觀的小眾韓迷一樣,自始至終在訴說著一個故事,訴說著以他本人為代表的,我們80後的故事,那是絕望的狂歡。
韓寒這些年沒有長進,它無需長進。因為他是一個天生老辣的執著天才,不思進取,也無從長進。他生活和思考得過於用心,所以看起來永遠漫不經心。他執著得近乎可笑,由一個原點開始,他一再反叛一再捍衛一再追問,卻無奈發現很多東西沒有答案,很多人最終後會無期。真應了那一句「你原本想解釋給一萬個人,結果卻只有一個人在聽,這便已經足夠」。
熟悉電影的人,多少會感到這部電影有伍迪艾倫和昆汀塔倫蒂諾的無賴色調黑色幽默。但他絮叨得不如艾倫徹底,深刻得也不如昆汀混蛋,所以說他不是大師。韓寒只是韓寒,僅此而已。
但你要問我更喜歡誰,無疑還是韓寒。
韓寒是一個早熟的嬰兒,他很可怕。
他就比我和同齡人大幾歲,但他在高中時代寫就了《杯中窺人》,我們在大學之後才能略懂的一部作品。他年輕時代的《三重門》,《一座城池》,我至今不敢妄言完全看懂。
當然作為一個秉性向韓寒看齊的人,這些作品我就腦海里留些印象不會再重新去翻看,或者有些壓根沒看過。因為我懶。和江河比我是另一個極端,是行萬里路破半本書,只不過偶爾翻翻名著開頭看看文藝雜評,有些許偽裝色。
韓寒更霸道,他老人家是寫著寫著就不想寫了,或者說故事中的人物讓他給寫忘了,他很不屑於給我們一個哪怕並不正統的結尾權作交代。我們這批思維怪異的韓迷,卻由衷歡喜。
他是一個晚熟的成年人,他很不幸。
他依舊不屑於相信曾經自己不相信的,可他也愈發懷疑自己曾經相信的。他曾孤軍奮戰(那些包括我在內的高中生當年就是個屁,不對,在傳統教育面前我們屁都不是,或者說頂多是個毫無聲息的悶屁,我們為他搖旗吶喊卻微不足道。正因為韓迷當年愛莫能助,所以如今愈發揚眉吐氣),他在曾經的將來,如今看來遙遠的過去,及時讓全中國曾說他是垃圾的語文老師閉嘴。但他註定漂泊。他用成功獲得認可,他不再被「傳統文化人」和「靈魂設計師」視作垃圾,可他最終發現生活本質卻實在是個垃圾。
一如功成名就的「江河」,等待他的是更為徹骨的黑暗。逃離孤島,卻墜入大海。故鄉繁華,靈魂荒蕪。儘管貧窮和歧視已經遠離,儘管有「蘇米」的陪伴。
他收起了鋒芒,但他更加迷茫,卻永不膽怯。
這思維也太凌亂了。我本身就不愛隨大溜寫影評。
落個俗,華麗麗的分割線。
~~~~~~~~~~~~~~~~~~~~~~~~~~~~~~~~~~~~~~~~~~~~~~~~~~~~~~~~~~~~~~~~~~~~~
~~~~~~~~~~~~~~~~~~~~~~~~~~~~~~~~~~~~~~~~~~~~~~~~~~~~~~~~~~~~~~~~~~~~~~~~~~
~~~~~~~~~~~~~~~~~~~~~~~~~~~~~~~~~~~~~~~~~~~~~~~~~~~~~~~~~~~~~~~~
如下疑似影評~
幾個背影,似曾相識。
江河入海,功成名就,茫然無措
不多說,只說結尾。陳柏霖飾演的的江河,是用最樸素的真理和行動完爆浩漢的。在人生的浩瀚江河中,他們兩個只不過是我們追求純粹夢想旅途中的兩個極端幻象。
任由再邋遢的外表,也蓋不住江河英氣的顏。這種顏,早就比《藍色大門》的青澀還要帥酷勁爆,只不過頗為讓人心疼。故事最終,江河功成名就,穿了一襲白衣,貌似道袍,又像極日本武士。他捍衛了自己的理想,他觀過了世界,他甚至重塑了一個烏托邦,他也終有財力實力精力來精心修飾自己的顏。他的臉愈發乾凈,他的眼進一步蒙上灰塵。換言之,他的眼神由求索奔波時期迷茫頹廢負隅頑抗,演變成如今無盡的空洞絕望。他由肉體的漂泊,進入的靈魂的無枝可依。他曾經讀萬卷書,如今他終於行萬里路,他把荒蕪廢棄的「東極島」建成夢想之地,他保留了地理上的故土,他目睹精神家園被一幫殘暴無腦的遊客用無知野蠻侵佔,他手足無措,他無動於衷。
這幫朝聖的遊客,或許並不知道這位「受盡欺負的中國臉」,便是這座烏托邦的締造者;亦或許他們知道坐在旁邊的人是誰,只不過他們不看重人和人的心路歷程,無論是他人的還是自己的。他們只在乎成就和浮華,他們更在乎到此一游,他們不知疲倦的用齷齪在他人的精神領地撒野又渾然不知。
曾經孑然一身的江河如今是否更快樂?曾經,現在,有人理解過他嗎,或者至少努力走進過他的內心?他的漂泊命中注定,儘管他的身邊依偎著他的「蘇米」。
每個成熟的男人,都曾經歷過人生中的蘇米,於是我們成了有故事的人
貌似分析江河的調子有些陰暗,那我們就用更為陰暗的筆觸來窺探一下蘇米,以毒攻毒治癒一下。
亂入點個人情懷,蘇米的扮演者是王珞丹,而我生命中的過客中,有人總是說自己像王珞丹,還說是公認的像。
王珞丹不同於傳統審美,她由於青春的臉和青春劇很得年輕粉絲待見,但絕不包括當年的我,我壓根沒仔細看過王珞丹啥樣。因為我幾乎煩透了小清新、喜洋洋以及小四。
但如今的短髮王珞丹變成長發蘇米,人家改頹廢風塵路線了,突然讓人心碎般珍視。很多東西都隨風去,風塵未必不凈土,清純也許是碧池。如今想想她是像王珞丹,可是人生後會無期,會再見,但不會刻意。僅此真誠祝願她和她們好運。正所謂「他日重逢,我將何以和你。以眼淚,以沉默。」
哎呀跑題了。言歸正傳。
蘇米這個人,是江河的一個註解。很遺憾,我說過韓寒是一個早熟的嬰兒,文采天生老辣,內心至今流浪。他用最逗比樸素的語言掩蓋他的犀利才華,他用似笑非笑回應你我他的不安。活脫一個雙面人,肉體和靈魂雙重走在兒童與成年人之間。
所以韓寒是以江河,以自己,以一個堅定而又疑惑的成年男人的口吻和視角,在闡述這個故事。所以我發現,朋友中表示完全看不懂,「沒有結尾」難以接受的人們,女性居多。
給我最深刻印象的,是蘇米「暈車」之後,江河讓她用麵包擦嘴,畫面傻得讓人心碎。想必老男孩們都從中看見了自己的影子。最終,英雄抱得美人歸,但這「大團圓」凄美窩心。青春易逝,青春已逝,她最終依偎在你身邊,與你共赴這趟茫茫無期的漂泊旅途。這個旅途比《千與千尋》的水上列車要恐怖得多,因為成長之後是成熟,成熟之後是孤獨絕望,縱然可能會頗為幸運滴伴隨著感情慰藉和世俗認可。
在這裡我又把天才和凡人的段位差距重新感受了一遍:我用兩秒鐘的時間追問他們是否在一起。就這兩秒鐘,註定了我是凡人。不過讓我洋洋得意的是,我也姓韓,真的。所以說可能身為本家的我攻陷「岳父」的可能性最大。但地球人都知道這只是個無厘頭玩笑,按此邏輯,俺們愛的不是娘子實則岳父,因為這個逗比想必若干年後老得掉渣,依然可以嚴肅滴和你重複著各種辛辣小道理,樂此不疲,一如陳柏霖童鞋不朽的顏。
筒子們沒關係哈,做不鳥天才岳父也無妨,後天努力也可以滴,甚至更膩害。比如球場上的齊達內,比如下文要說的賈樟柯。
我相信江河和蘇米在一起了,卻無從解答「艾瑪我又(不)相信愛情了」這個終極問答。他們或者是結婚之後共同登船出海(遊玩),或者是命中注定偶遇,然後順理成章眾望所歸在一起。但遺憾的是,生活不是肥皂劇,愛情不會圓滿,更何況圓滿的愛情也不會給你完美的人生和想要的結局。蘇米在海上蜷縮得如此無助,他的精神歸宿江河讓她依靠,卻也慌亂地半斤八兩,他們眼神空洞到難分伯仲,似睡非睡詭異至極。
整部電影都是茫茫大地和「後會無期」,因為生活真的後會無期,縱使你再努力抓住。
彪悍的三叔,由可憎到可愛
卧槽我可以說《功夫》裡面最出彩的角色是馮小剛友情出演的斧頭幫大哥嗎?一句「還有誰」,讓我們承認剛哥確實流弊。
可以與之匹敵的王牌導演反串,竊以為只有此片之中的賈樟柯。
這貨成就無須贅述,他被大師們譽為「亞洲電影的一道閃電」。關鍵在於這犢子舉重若輕,一共才閃過幾個鏡頭,搶戲的趕腳卻比當年頗為努力的孫紅雷還囂張,以致驚世駭俗。
我感覺韓寒和賈樟柯相比,就像李賀和杜甫非得讓你分個高下,這種比較實在忒沒意思。總體來看他們都是神人。
於是我嬸嬸地記住了,「汽油車不能加柴油」這句忠告。
電影中的名言警句,人生中的條條框框、傳世經典實在太多,但記起來太累。正如蘇米所說「我聽過很多大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倒不如記住這句最簡單的忠告,人生路上莫做馬路殺手,切忌玩帥不成,傷人傷己。
總評點什麼好呢?
開篇點到了酒。宕開一筆。世界這麼多元,你無須刻意認可別人的想法,也請不要玩命兜售你的心靈雞湯。就好比說,紅酒我不鍾愛拉菲,真的最喜歡澳洲的奔富。
而韓寒這個「岳父」,壓根就是一杯烈酒,還潔身自好不和別的表兄弟們混成絢麗的雞尾酒。是什麼酒呢?同樣英雄主義和個人理想主義,不如苦艾般的姜文霸道,不逢迎龍舌蘭、朗姆、杜松子、伏特加的簡單,稱不上馬龍白蘭度那樣的干邑。他渾身帶刺,非得嚇退一幫人,再先把擁躉折磨得夠嗆,最後才透出他的溫婉回甘敦厚可愛。竊以為,他只是一杯在同群中照樣桀驁不馴的威雀,那是一杯不修邊幅卻透著華麗嘆息色調的波本威士忌。
用頹廢告慰無助撫慰靈魂,縱使後會無期,就讓我們勇敢地對生活對愛的人紛紛告白,然後揮手作別,繼續漂泊下去。
太平洋的第一縷海風,吹來告別的消息,三個從此沒有故鄉的年輕人,開啟一段橫穿大陸的旅程。都市、小鎮、高山、叢林、荒漠,他們感受猝不及防的動心與難以
名狀的傷心,遇見那些他們只配錯過的女孩,一樣流浪無家的動物,善惡莫測的傳奇旅人。一次次的告白與告別交織起這段旅程,勾勒出幾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後會無期說的是經歷帶給人的改變。其實中間兩個主角的感情戲是意義最大的也徹底改變兩個主人公的道路。
江河:從車上和蘇米說「你路還長」讓他從良的直白式教書老師。到後來鍾漢良把車偷走時,他說「
或許他有什麼苦衷」的理智旁觀者。
浩瀚:從一個對自己自信過度的人,到與鶯鶯碰頭後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後,自己的世界完全塌了,不再盲目的相信自己,因為他認清了事實,所以他說出了自己6年到底做的是什麼。這裡跟最後「我認識很多人」是一個強烈對比也鋪墊了後面他的孤獨,讓人認清到最後水煮青蛙時他的直白粗狂的表達自己對世界的認知。
浩瀚整場戲總共說了兩句我認識很多人,一開始說的時候底氣足在跟別人炫耀,欺騙別人,但最後說的低聲下氣只為欺騙自己,孤獨的回頭走。這其實就是我們經歷過許多後發現,其實我們並沒有改變自己,只是改變了對世界的看法,從而去適應,我們並不能因為自己出去走走了,然後就發現自己真的改變了多少,只能說,我們看了外面的世界,見識了很多人很多事,所以我們開始反思自己,開始與孤獨共處,開始成熟。最後像朴樹唱的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擁有著一切 轉眼都飄散如煙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其實,我不太懂看電影,但我覺得,電影,只要自己看了有共鳴令自己有反思的就是好電影,看過許多評論,我不知道真假,但在我的世界裡,後會無期就是一部令我會看了一次後會再看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的電影。因為我在裡面看到了自己
矯情版《人在囧途》
看你自己是什麼,還有你想知道什麼。
推薦閱讀:
※在哪一瞬間,你意識到自己長大了?
※海賊王有哪些經典台詞讓你深有所悟?
※為何紅顏易凋零,莫非真的是上天妒怨?
※做人很「包子」的性格弱點在哪裡,怎麼克服?
※人生該選擇看淡世俗、寵辱不驚,還是應該大起大落,飽歷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