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是如何看待「做一個有趣之人」這種概念?


佛法是很講究圓融的,最怕的是死於句下。

了悟生死,證得涅槃,這個是學好佛法後心可以去到的狀態中的其中一種,注意,是其中一種狀態,但不是唯一一種狀態。如果以為了悟生死證得涅槃是唯一一種狀態,那就是偏執了。

應時時關照心念,諸善奉行,精進修行,那也是一種建議,這個建議是很溫和的,只是應該時時,但如果做不到時時,偶爾能做到,也很好,覺知,是有過程的,覺知的程度,執行的程度,是有高低的,精進,需要一個過程。同樣的,這個建議,也只是佛經給出的許多建議中的其中一個,若認為是唯一的建議,那就不對了。

佛法從來沒有說過不允許人去健身去讀書去學樂器等等事情。。。行動,是通過做事情去體現的,在做這些事情時,如果能夠破執,能夠於境離境,意識到事情的空,能超乎其表,不為其拘,又能意識到事情的有,能隨順其中,儘力把事情做好,就是一種圓融的做法了。

但如果在做事情時,想著」我要成為有趣的人「,人就被」我要成為有趣的人「這個念頭 禁錮了,這個念頭要丟開。只是做事情,結果如何在做事情時是不需要考慮的,因上努力果上隨緣就是這個意思。

世間法和出世法在佛法中統稱一切有為法,佛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佛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自我提升,在佛法中有個別名,叫「精進」。。。所以,題主只要不去做壞事,不去妨礙他人,做任何自我提升都是很好的。

以上是我閱讀《金剛經》、《圓覺經》、《維摩詰經》以及《金剛經講義》所得的一點體會,與題主分享。


xy.
一個未曾接觸佛法的人,我會說積極去生活。
一個在家居士,我會說時日無多,不要蹉跎。


大致區分一下,「做一個有趣的人。」這種說法暗含兩種意思。

第一種意思是:
「我做人是做給別人看的,我現在一無是處,我要讓大家看到我的有趣從而喜歡我,看到我的不平凡而仰慕我,這樣我就滿足了,快樂了。否則得話,我會很不開心的。我害怕自己變得平庸(從而被人歧視),所以我要努力奮鬥,讓自己變得有趣(不平凡)。」(一種心底的自卑情緒,我執)

第二種意思是:
「我要做我天生喜愛的事,追求想要的生活,努力上進、成長。雖然路途艱險,但我毫不畏懼。我羨慕那些有魅力的人,他們充滿了能量,我希望成為像他們那樣的人。」(一種來自本源的生命活力)

對於很多人,說出這一句話,兩種含義是交織在一起的。

修習佛法是徹底化解第一種,只留下第二種,也就是你真實的不受損耗的生命活力。


我來講個故事,是和佛教戒律「過午不食」有關的。
有一天佛對大家說,我每天就中午吃一頓飯,覺得也夠了,也不怕吃了犯困,身體也不錯,大家也這麼辦吧。
有個叫「賢護」(也叫吉護)的出家人,聽了就不願意,說我不行,一頓飯不夠我吃的。
因為那時候出家人都是去乞食,出去次數多了,會給施捨的信眾帶來困擾。佛就說,這樣吧,你中午去乞食,多盛一點,回來吃一頓,晚上餓了再吃一頓。
賢護還是不樂意。佛就說,那你中午去乞食,啥時候餓了啥時候吃,行不?
賢護怎麼都不願意,佛就不說話了,愛咋咋地吧。
後來因為大晚上的有個出家人去乞食,鬧出了事情(這也是個挺好玩的故事),弄得佛教僧團在社會上影響挺不好的,佛就說,別一天到晚凈想著吃,以後不許那麼晚去人家家裡要東西吃了,就中午去乞食一次。
結果賢護一賭氣,三個月不來見佛,不和佛說話。
最後還是佛讓阿難(佛的堂弟,人非常好,可不像西遊記里那樣)去看賢護。阿難說,佛讓我給你縫縫衣服,你別和佛賭氣啦……就勸了勸他,這事才說開。賢護比丘後來也成了聖人,得到了阿羅漢的果位。
後來有一次,佛突然開了句玩笑。因為佛的弟子們各有專長,比如阿難是多聞第一,迦葉是苦行第一等等,佛就對大家說,我諸弟子中,賢護比丘是……
飲食第一。

SO,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兩點。
第一,佛法不是乾巴巴死板板的,有時候也是活潑的幽默的。
第二,吃貨也能成聖人。

所以,為什麼不有趣?比起一個無趣之人成了聖人,難道大家不會更願意看一個有趣的人當聖人嗎?


1、

先回答這一句:想成為有趣的人算是貪嗎?

佛家看來,過多的欲求都是貪愛。一有所欲,就生貪毒。想入定,想成佛,也是貪,也是阻礙成佛的緣。所以,想成為有趣的人不能說不是貪。

但這並不代表佛家不希望人成為有趣的人,佛家提倡的態度是這樣的——

我願意接受成為一個有趣的人,不排斥。

所謂「不排斥成為」和「想成為」,有很重要的差別。

前者是,當機緣到來的時候,選擇它,接受它。後者是,緣闕的時候,執著它。

佛教贊成這樣的態度:隨緣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趣,但從不追求做一個有趣的人。因為「有趣的人」這個概念是虛妄的,是無有窮盡的,追求它,就是墮入輪迴的業因。

2、

再回答:追求自己的幸福快樂,跟自利利他毫無關係嗎?

佛家不這樣認為。

自己幸福,豈不是自利嗎?

當自他的對立逐漸消泯,自利和利他是一碼事。

試想,你自己幸福,你的家人就會開心,朋友就會開心。這就是利他。他們之所以開心,因為他們並不和你對立。

也有不開心的人,就是你的宿敵,仇家。不開心是因為你和他的對立。

這種對立,可以在你這裡消除,但不一定能在他那裡消除。(這句話以及以下的部分,僅僅是方便的說法,因為接受這些,就暗含著自他對立的傾向。)

你可以不去怨恨、嫉妒一個人,但不一定能讓別人不去怨恨、嫉妒其他人。因為一切沒有主宰,你自然也主宰不了他人。

有些先儒對佛教有個很普遍又很重要的誤會,就是以為佛家是「鄉愿」。追求不得罪人,八面討好,這並不是佛家提倡的。佛家只提倡如法地行事,在緣闕的情況下,並不求消除別人對自身的誤解。

說「自利利他」,那是我們以凡俗的眼光來看待菩薩行。而菩薩的心地,從來不以「自利利他」自居。雖然菩薩一直在做自利利他的事情,但一直只把那些當作本分。

我們凡夫離菩薩的距離還很遠,談那麼高容易蹈入空虛,腳不點地。所以倒不如就如題主所說,追求做一個有趣的人——這種追求雖然有貪慾的成分在,但比起其他貪慾,它實在太輕微了,如果一個人對變得有趣的追求比對美色的追求,對金錢和名望的追求更用心,實在是過患很小的事情。

但要注意的是,什麼是真正的有趣,需要深加辨明,這是智識的問題。不是說,追求有趣就應該多看段子,會講黃色笑話,也不是多掙錢能請別人吃好吃的玩好玩的。一旦你追求有趣,有很多欲求會披上「有趣」的外衣,讓你以為自己追求的是有趣,其實追求的還是名利。


我想知道你「學習佛法,求的是了悟生死,證得涅槃,」這不是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嗎?不是「貪」嗎?都想要了悟生死了,證得涅槃了,這不是比健身、讀書,自學樂器,做國際義工,更大的貪嗎?這幾乎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貪心了吧?
呵呵……
還有,無論健身、讀書,自學樂器,做國際義工……都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讓自己成長,並不是為了成為有趣的人,如果一個人想要成為有趣的人而來做這些事情,是帶著迎合他人的心的,這種迎合也是操控的野心,所以才會有後面「有趣而不平庸」的想法。
健身、讀書,自學樂器,做國際義工……不是想讓自己不平庸,只是想讓自己更好,不是別人眼裡的更好和有趣,僅僅是自己心裡成長變化的喜悅,這是沒有野心的,因為他沒有想「不平庸」,沒有想要迎合別人的興趣,沒有想要操控任何人,也沒有想要任何人認同自己。而佛法正是訓練我們正確認識人生,讓我們知道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我們不會比別人更優秀,也不會比別人平庸,我們跟所有的眾生都是一樣的,不必迎合任何人,也不能操控任何人,做真正的自己,更好的自己,把自己活得鋥明瓦亮的,順便照亮別人,這才是自利利他,在這一點上,我看很多健身、讀書,自學樂器,做國際義工……也許比所謂的學佛的人更像一個學佛的人。

還有,釋迦牟尼佛並沒有說「人生皆苦」,這是對佛法不徹底的解讀,釋迦牟尼佛說的是——在這世間,我們總是會感到不圓滿,不滿足與痛苦。即便體驗到快樂,我們也會因為快樂的稍縱即逝而感覺不滿,這便是苦——這跟人生皆苦是完全兩個概念,人生皆苦是說外境地讓我感覺到苦,而真正的四聖諦中的「苦諦」說的是我們內心的不滿足會造成許許多多的痛苦,換句話說,貪心給我們帶來了痛苦。所以你要解決的是貪心的問題,而不是欺騙自己說人生皆苦,因為人生也有喜樂的時候,是你的貪愛,讓苦變得更苦,讓喜樂也變成了苦,你要厭離的不是輪迴,而是貪愛,你要放下的不是輪迴,而是貪心,你要放下的不是「健身,讀書,自學樂器,做國際義工」,而是「成為一個有趣而不平庸的人」,因為「有趣」是別人覺得有趣,「不平庸」是想要超越與你同時代的其他人,這是巨大的貪心,當你的貪心放下了,你自然就會喜悅,就象那些真正熱愛「健身,讀書,自學樂器,做國際義工」的人一樣,真正地在事情的過程中感受到成長和喜悅,自然就不會再輪迴——即不再不斷地犯同樣的錯誤。

還有,釋迦牟尼佛說,離苦的唯一方法就是「四念處」,也就是止觀,當一個人在「健身,讀書,自學樂器,做國際義工」的過程中也是可以止觀的,尤其當一個人集中了他的注意力,他即便自己並不知道,但其實他就是在練習止觀,在這個意義上說,人活著本身就是在不斷地修行的,即便你自己不知道自己在修行,你也還是在修行,所以這樣的人他們必然是喜悅的,因為止觀必然會帶來喜悅。從這一點上,在這些方面頗有成就的人,他們的止觀功夫也許比一般的修行人還要更高明,更努力,更精進,一但他們有一天有緣份接觸到佛法,他們的功夫是一日千里的,因為他們平時就把功夫用到了生活中,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端的看他們有沒有因緣接觸正法,接觸「四念處」而已。所以,不要小瞧這些人,很多高人在民間。正所謂,佛在世間成。
最後,你的「不切實際的虛幻感」這其實才是最危險的事情,這種感受來自於「斷見」,這是邪見之一,之所以會有「不切實際的虛幻感」,是因為一切都是空相的嘛。呵呵……空相,是最危險的斷見。 這個世界並不是一切皆空的,你死了,這個世界仍舊因為因緣合和而存在著,就象古往今來死了那麼多人,你還是會在知乎提問一樣,你活著,雖然在不斷地變化,雖然以後會死,但是你的感受是真實的,你的情緒是真實的,儘管他們的性質是「空」,但是它是真實的。這才是佛法,這才是空明不二的道理——雖然是空的相,但是有感受,有認知,有情緒的升起和消失,升起你能知道,消失你也能知道,即便你死了,你還是會知道,但你是空相的。這不是你能夠理解的,是需要體驗到才會明白。呵呵……我只是提醒你,人生不是虛幻的,這世上所有存在的都有它存在的道理,都有它存在的因緣,也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每一個人都是來藉助這個物質世界提升心靈的,當你認為這一切都是虛幻的,你就會錯過心靈成長的機會,別說證得涅槃了,八成要虛耗人生,讀再多經,再努力地學習佛法,也不過是學習了所謂的佛法,也許一生都沒有機會摸到佛法的大門。


健身、讀書、演奏、義工,哪個不無常?所謂的「有趣」哪個不生滅?所有「有趣」最終必無所「趣」!斯有何樂?!


謝邀!

修行修的是心。這是關鍵。佛法在經書,這些是佛陀當年的開示;在論說,這些是菩薩和祖師大德們的慈悲講解。但是文字是載體,佛法更在山河大地中,也在日常迎送、待人接物、工巧技藝中,在每個念頭起落間。精髓是一切處皆可得,區別只是我們有沒有真正去體悟,還是當面錯過?多少祖師大德入處皆於日常中念頭轉處?佛陀當年亦睹明星徹悟成佛。

禪不在坐,但行住坐臥皆可是禪,不過覓之即失,已離第一義。整個三藏十二部皆是指月,持咒、念佛、誦經、放生、參禪、經行,八萬四千法門只是導人入佛知見,入不二門。

精進固然重要,聞思修缺一不可,戒定慧更是解脫之途,不過這些都是方式,為離妄證真,離貪瞋癡。覺妄即離,離貪瞋癡是在念念,在六時中。若只在打坐時只在誦經時,而他時皆是貪瞋癡,那麼這不是精進。

健身也好,學一門手藝或者樂器也好,觀賞電影也好,爬山游泳,攝影跳舞也好,要時刻觀察自己念頭,察覺貪瞋癡即離,那麼就不礙事。

學佛是在生活中的點滴去悟入,可以是經典,也可以是任何一件日常事中悟入。修行絕對不是死寂沈悶,與世隔離。君不見《壇經》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覓兔角。」?煩惱即菩提,若無煩惱即亦無菩提可證,一切皆如如。若無世間法何來出世間因?

只要不被影塵所牽,不被貪瞋癡所驅,不被假我所瞞,不作輪迴因,心常出離,菩提心慈悲心常俱,則何樂而不為呢?


「做一個有趣之人」非「做一個有趣之人」,是名「做一個有趣之人」。


說目的也可以,我更喜歡另一個詞——發心。

要變成一個有趣的人,為何?

要擁有豐富的、不平凡的人生,又是為何?

守本心,而不著相。


事實上,你有這樣的想法挺好,你在糾結在問就說明你在觀察自心。接下來的文字只是個道理罷了,摸索修持還需在日常多下功夫體悟。學習佛法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樹立正確的見地,而不是只是聽聞隻言片語來片面的理解意思,推薦你看看宗薩欽哲仁波切的書《正見》,相信你的收穫會更多。

接下來分別從大的面向和枝節處說一下:

佛法是大智慧、大自在之學,是真理亦是本質。若能對其核心「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實相無相」能有觸摸,便能於世間行走,有獨立的人格,有穩固的價值觀、世界觀、宇宙觀,有真空妙有的體悟,有超脫二元對立之志,有對三世因果的深刻解讀,有對「萬法唯心」的觀感,有對這個世界幻化構成的了了分明,天地與我本同在,萬物與我一體的遼闊觀感,我未曾有,何故執我得失,眾生本佛,一念無明痴罷了,於是念念慈悲喜舍,行持不離菩提,未曾自利逐私心,一片丹心在玉湖;於世間之毀譽、得失、苦樂、榮辱,不擾其心,寵辱不驚,隨緣行事罷了;更於世間所學,凡能度化眾生,皆欣喜學之,以善巧方便當機之智,化煩惱為甘露,化痛苦為智慧,化悲哀為菩提。所觀所感所行所悟,念念不離菩提,慈悲度世,物我兩忘,三昧皆空,本自具足之智慧、慈悲、善巧從本源處源源不斷自發而生。身心內外,通達無礙,寂靜澄明,無事,不起一心;用事,起心之時已空,於世間一切事、一切時,內在通達、圓融無礙,謂之「無窮般若心自在,語墨動靜體安然」,謂之「往複無際,動靜一元,超言思而迥出,其為法界歡。如性空指滿月頓落百川,如虛空之千燈一多無礙,窮理盡性,昭廓心境,汪洋沖融」...超言思,而絕塵慮,蔚然之大觀,大雄大力大境界,豈是你我凡夫之心凡夫之眼所感所見。

大的面向談完了,也可以從枝節小處說起:

六祖壇經所言:佛法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覓兔角。世人未曾深入經藏,了達佛法精髓,僅憑日常所看之「善男信女」「空談佛法」「求佛求財」之人讀佛法,便已經是去道甚遠。更有甚者,不悟佛法,僅憑隻言片語,來作為自己「逃避」「私心」「懦弱」的借口。

佛法並不是讓你逃避這些事項,或者不去觸摸世界,而是要你無論做一切事,都是心無礙,都是對本質本性了了分明,具有菩提迴向力的,於一切時、一切事,寵辱不驚,從容坦蕩。如同心經所指,既見到其「色即是空」的一面,也見到其「空即是色「的一面。

正如宗薩欽哲仁波切說:你應該清楚的知道這是個遊戲,並且還很認真很投入的去玩這個遊戲,不過你的心卻不執著任何事(有執著就會有痛苦)。如果讓你當國家總統、企業家可以造福更多的眾生(慈悲菩提之心,非求自利之心),那麼盡情的去爭取。

很多人都認為佛法與痛苦是掛鉤的。事實上,佛法不是說人生是苦,而是在教導眾生看清楚痛苦的起因、因緣果,不被習氣、無明所迷惑,從而能跳脫出來,不做心的奴隸,不被痛苦情緒業力所控制,不被分別妄想所顛倒,不被現象的得失榮辱紛擾自己的心,回到自己的本質,回歸本自具足的佛性,從而能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

此外,佛法可以讓你做一個有趣的人嗎?如果真的對佛法核心的見地有所領悟,你將是一個非常好玩的人,所見非見,又所見即見。試想一下如果你能夠深入的了解到我們的世界如何構成,心內心外的世界是如何投射的,內心的概念、標籤、好惡、習氣、經驗、動機是如何影響你的,你才有可能從這些標籤、對立、習氣、概念的束縛跳脫出來,俯視世間,而不是被一些名相所束縛。只有當你更加了解「空性」,「虛實」的關係,懂得真空妙有的一些理論,那麼你的創意潛能、你對世界的認知、你看世界的視角都會有更加本質的認識,也會更加靈活巧妙。

整個世界、人生在你眼中並非固有概念的,而是靈動、活潑、廣闊無邊的,那時你將會發現當下無處不在的樂趣,對這個世界充滿欣賞,對每件事都有著無比的珍惜與投入,怎能不有趣呢?


何謂有趣的人?

真正的大V,視贊如浮雲。

一絲不苟的考據,不帶成見的思索,心平氣和的答題,虛懷若谷的交流。無心爭鋒,卻有萬千粉絲。

他們都是有趣的人,更重要的他們都是認真且虔誠的人。

他們或許不是佛教徒,但卻比很多號稱佛教徒更好的在踐行佛道。

佛家講四大皆空,但誰都無法一步登天。循序漸進吧!先空掉你的浮躁,排除一切雜念,專心做好該做的事,比如成為一個大V!

這就是在修行了。

共勉。


如果你深入過佛法,你應該會發現佛陀說的大部分有關於解脫的東西,都是與世俗追求是相反的。
所以看你個人發心,如果你只是想過有趣的生活,然後偶爾學佛修行,凈化下心靈,自然也無不可。也是與佛結下了甚深因緣,一聲南無佛,皆以成佛道嘛。
但是,如果真的是想走向解脫,那麼放棄是必然的。因為從佛法看來,世俗一切,完全是顛倒的,無意義的。如果沒有深切的認識到這一點,體會過這種恐懼,是不會走向覺悟的。學佛是大丈夫事,是一以貫之的,不是調劑,也不是偶爾的放鬆或者享受安靜的生活之類。
當然我說的是真正的修行,我自己也沒有做到。

這是我對兜率天評論的回復,覺得與題目相關,就更新在答案里吧!

~~~~~~原答案
也許離題了,我只是說自己看到你這段話的感受。

一言以蔽之,我們都沒有感到生死無常的緊迫性。不能深刻的體會到什麼叫做如救頭燃。我們的心多散亂,總有這樣那樣的想法升起,然後受其左右。心念不純,不能制心一處,多是懈怠。佛法難聞,我們今已聞,但也不曾有什麼迫切的想法,總覺得時間還很多,口說無常,卻不曾真正的恐懼。如果路上見到一條毒蛇,我們或者會立馬躲開,但是我們總是深陷而不知,如溫水煮青蛙。佛經多說我今見聞得受持,有時候想起,真是愧對這幾個字,深愧佛恩。沉淪長夜,真正只能怨自己。


成佛的法華經 開悟的楞嚴經 明了一切法不離自性 都是自心所現 心量打開 時時刻刻觀照 定力加深 必能轉境 明了法法平等 見到一切法都是自己 心中不喜不悲 不快 不樂 是最大的快樂 是清凈本然 佛性一如 信解萬法不離自性 心量打開 煩惱淡化 將煩惱當下就是菩提自性 時時刻刻觀照 習慣形成 成就萬德 諸佛之習 清凈本然 法法不離自性 心中的每一個念頭 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都是自性 雖有妄想 業習 念念在道的緣故 明了煩惱就是菩提 菩提永存 煩惱淡化 直至成佛 一路涅槃門也 魔王大怒 干擾修行人 心若不動 清凈琉璃 安忍不動 如大地 念念覺照本性 魔王也是如來 也是成就自己的定力 好也好 壞也好 法法都是自己 哪有他 都是自己 心外無法 法外無心 不從外得 心就是法 法就是心 心法不二 不生不滅自性 隨緣顯現一切法 吃飯也好 喝水也好 法法平等 心中泰然 寂然常照 光明自性 自然顯現 心中光明 照耀一切 此為法布施也 一切與自己一個本體 自己起心動念影響一切 如來藏心加持一切 末法時代 眾生心貪 嗔痴 等等惡習 護持國土 則國土崎嶇不平 阿彌陀佛國 凈如琉璃 當下印證眾生心清凈 什麼心會有什麼果報 隨眾生心 應知所量 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佛者見佛 心若凈 到廁所 也是菩提 法法不離自性 聽經聞法是一大事 若不聞法 盲目修習 如無頭人 瞎撞 不能到達終點 就如佛所說 忘失菩提心 行魔業也 明理為要 悟後起修 為一大事 楞嚴經 講聞思修 我們應該依法修行 阿彌陀佛


你說要成為一個有趣的人,這是從別人的角度來評價的,如果轉換成自己的角度,大概是成為一個自己快樂,並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人。

就拿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來說,這個目標看起來好像沒有問題,但麻煩在於,如果你一心想著成為快樂的人,是實現不了的。人生中悲觀離合是常有的事情,沒有人能在任何時候都保持快樂。為了追求快樂,而排斥其他的情緒,會帶來更多痛苦。只有你接受各種常見的情緒,不再排斥後,才能擁有情緒的主動權,但這時你就不會拘泥於快樂這一種情緒了。

人生無常,想維持一種固定的狀態是不現實的,就像讓大海中的一片樹葉靜止不動。認識到波浪的無常,就不會追求某一種固定的狀態,而是順勢而為。


"為而不爭"——老子
老子所說的大道 也符合佛法所說的 一切要注重自己的 發心發心 發心 重要的事兒說三遍
活在許許多多的境遇里當然要做很多事兒 重要的是你以什麼樣的發心 做這件事兒 直到事情完結 保持這樣的初心
老子說的 為而不爭 就太符合做諸事的發心標準了
為而不爭 你就能做到順其自然 就不會有過多需要糾結的點
舉個例子:
工作 然後 很多人會想為爭得某某而工作 其實你就抱著 該工作而工作 該努力 而努力
至於後面的願望和這個事兒疊加的部分 去掉 不用想。。。
純粹地做這個事兒 因為你遇到了這個問題
只是抱著解決遇到的問題的發心。。。
佛教只是說要抱著這樣的發心而已 至於你做什麼 佛教沒有限制滴。。。
做個有趣的人 你的發心是什麼呢?


人都做不好,怎麼做佛?

修佛也是分層次,分階段的,最忌好高騖遠,明明還是小學生,卻關心博士的科研課題,明明沒有入門卻要追求生死解脫。

對於修佛來說,戒是節流,保證不惹新因果,積德修行才是開源,開源才是修佛第一步。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你想成為「有趣而不平庸的人」時,你已經「無趣且平庸」了,這是一種「執」。
當你不會為了「有趣不平庸」而生活,自然而然的快樂起來時,你就ok了


為什麼一定要給自己一個標籤呢。「一個有趣的人」這還不是最終別人給你的評價。你啊,還是太在意別人的目光了。不過也是,在世間不關注別人的看法,不跟隨大流是不可能的。
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把該做的做好,不要想那麼多就行。
做好事跟佛法沒有衝突吧。法常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而且你所說的他們做國際義工不是自利利他的事么。菩薩六度萬行。持戒,布施,精進,忍辱,禪定,智慧。哪一個行持都有趣。
「厭離輪迴」,說得好聽,你現在解脫得了么,能馬上往生么,福報夠么。不要什麼都沒有拿起就說要放下。別人是經驗,你拿來當口頭禪。自己都不知法味只樂,何以有趣。多多讀書。


重要的是,你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解脫輪迴呢?貪和嗔和痴一樣,作用是能在未來招感苦受,使輪迴綿綿不斷。而世俗的知識,樂器,義工不能使我們脫離輪迴,結果只能是推動輪迴,所以相對解脫輪迴來說,這些可以理解為貪。

如果不想解脫輪迴,喜愛輪迴,那麼這些相對其他一些好的行為還是不錯的

所以就看你的目的了


推薦閱讀:

現在的道士還有成仙的想法嗎?
腹肌撕裂者和8分鐘腹肌哪個好?
把智能機換成老年機以此戒掉手機依賴症可行嗎?
當自己頹廢的時候怎麼激勵自己?

TAG:成長 | 佛教 | 佛法 | | 自我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