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家們在描述歷史事件時,為什麼跟自己曾親身經歷過一樣?

史學家在描述歷史時,怎麼知道百年前那個當事人的心裡活動?根據史書上面的記載?那些有記載心裡活動的史書?是根據哪些書呢?
看了百家講壇毛佩琦講朱棣時,覺得那些史學家們在講幾百年前發生的事情時描述的跟自己親身經歷過一樣,尤其有時還會講些詳細的百年前當事人的神情和心態。也不光是指毛佩琦講朱棣這系列,像清東陵那個館長講康熙那系列也是。如果他們只是為了描述生動而更吸引聽眾,從而捏造一些心理過程,那我覺得很虛假,我不是來聽故事的。當然,想要讓他們講真實的發生過程也不可能,畢竟除了當事人,誰也沒親身經歷過,誰也不知道當事人到底怎麼想的。所以,他們是根據哪些來還原當事人的心理活動。史書?如果史書上面沒有記載這些心理活動,而他們卻描述的栩栩如生,那我真的很反感。感覺不尊重歷史當事人,也不該叫史學家了,該叫說書人了。其次,史書也是撰書人自己的觀點,也不代表當事人自己的真實想法呀,為什麼史學家還要描述的跟朱棣就是這麼想的一樣呢?!真是糾結,貌似照我這麼想,除了當事人本人,誰都不能描述他的內心真實想法了~


在嚴肅的史學論著中是不會出現這種主觀臆想的敘述方式的,國內會常常看到聽到,是因為現在國內搞歷史的還有很多半路出家甚至某些類型的文學愛好者出身的前輩,這個。。。不免讓人吐槽無能


百家講壇是個優秀的娛樂節目,類似於評書


題主的困惑讓人想起小學生做的語文閱讀理解題——「關於文中某段某句話,你認為作者當時的心理狀況是什麼?」

啊摔!我怎麼知道作者寫這句話的時候想什麼?!

老師講歷史,就說過,歷史分 歷史事實 和 歷史記載。史實即是發生的真實情況,記載是對史實的文字性記錄和描述。

一切歷史記載,都無法做到對史實的完全還原。不管是正史、野史、還是百家講壇。

梁啟超說過,「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而已。」即使是我們所謂的 正史,都不能保證對史實的完全客觀記錄,更不要苛求 百家講壇 之類搬上熒幕以普通大眾為受眾的對歷史記載進行解讀的電視節目之嚴謹性了。

文學作品總會儘力去吸引讀者觀眾。我們讀《春秋》,孔夫子用18000字記述整個魯國歷史,語言十分簡練,被稱為 微言大義。這同時造成後人讀時經常產生誤解,於是有後人對其繼續解讀補充細節,有了《春秋三傳》。
讀《史記》,就直接把書和表略過看列傳去了——全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情節,看起來多有意思。

至於電視節目上對史的過度解讀或者題主感到的對歷史的不尊重,沒必要。不過挺喜歡王立群和易中天老師的。有收視率獲名獲利還給大眾普及了歷史知識,挺好。
『』混口飯吃嘛大哥,不要這麼認真啦。『』

我覺得司馬遷老師寫的列傳也挺有想像力。

以上。


活在同時代目擊事件的人,不如只靠資料和遺物來調查的後世之人,還比較更能正確的把握住事件的本質。如果不是如此的話,歷史學就完全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同時代的人,常常陷入強烈的主觀和感情之中,而在分析及解析時犯下幼稚的錯誤。『不在場的人怎麼可能了解嘛』這種的台詞,一句話否定了人類的理性及洞察力,助長思考的停止,最少,這是對於將歷史視做一種學問的妨礙。


題主,你別忘了還有「史官」這個職業哦。


以下來自度娘
中國歷代均設置專門記錄和編撰歷史的官職,統稱史官。各朝對史官的稱謂與分類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類記錄類和編纂類兩者。史官剛剛出現的時候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很長時間,這兩者是不大分別的,後來演化出專門負責記錄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館史官,前者隨侍皇帝左右,記錄皇帝的言行與政務得失,皇帝不能閱讀這些記錄內容,後者專門編纂前代王朝的官方歷史。

史官們對於「君舉必書」的態度頗為認真。中國古代的史官有「秉筆直書」好傳統,尤其是司馬遷這樣一個特殊的史官,成為後世史官競相繼承的品操和史德。他們都知道"史之為務,申以勸誡,樹之風聲","夫所謂直筆者,不掩惡,不虛美,書之有益於褒貶,不書無損於勸誡"(劉知幾:《史通》)。因此,對帝王們的言行,隨時都要記錄下來,不管你"舉"得對不對,都要"直書其事"。那怕把屠刀架在脖子上,也要說真話,不說假話。"寧為蘭摧玉折,不為蕭敷艾榮",絕對不能"蘭艾相雜,朱紫不分"。

帝王和史官,一個要"自稱我長"、"掩惡揚善",一個要"直書其事,不掩其瑕";一個要文過飾非,一個要"君舉必書";一個要為自己樹碑立傳,一個要對後人"申以勸誡"。兩種目的,兩個標準,南轅北轍,形成兩種力量的尖銳矛盾和較量。較量的結果,常常是權力壓倒亢直者,屠刀強過筆杆子。在封建君主專制下,史官們屢遭厄難,原因就在這裡。


排名第一的@AragornJ 的分析非常好,所以我把回答改了,因為他已經更好的回答了題主的問題。

另外要補充的就是,使用第一人稱著書的史學家也不是沒有,但極少,近期比較有名的當屬史景遷。他是一個有爭議的史學家,爭議就在於第一人稱,比如《康熙》,有一些專家諷刺他是「說故事的」史學家。但應該看到他的每一本書都盡量使用存世的史料,上窮碧落下黃泉,無字無來歷。但史料之間終歸有縫隙的,不能盡述之處,仍需史學家做出延展,但那也是合理的推理,而非杜撰。


雖然我們可能更喜歡更真實的歷史。
但是真實的歷史怎麼講啊,文字和語言跟現實本來就有不可調解的偏差……
所以,真的沒辦法,我們就將就將就吧……


事實是,就算是朱棣,他也說不準自己做決定的時候是怎麼想的,是什麼場景

歷史猛地一看似乎挺正規的,但是說到細節的話大多數都是文學作品了,後人像猜謎一樣去猜測當時的情況,有些歷史著作當小說看也未嘗不可。

不要糾結,有時候雖然看情節覺得想像力驚人,但是根據當時的情況判斷一下,大致也就是那個樣子


原因有兩點:第一為了作品更加豐滿,史官可能會有一定的想像和誇張;第二中國文人都有著書立說的傳統,而大部分歷史大事的親歷者往往就是這些文人。在宮廷之中又有專門的史官去記載皇帝和大臣的一言一行,所謂」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如果他自己都不能表現的在現場一樣,你又怎麼會相信他呢?


第一歷史永遠無法還原。歷史的意義就在於解讀就在於其主觀性,就個人而言,歷史親歷者的人生才是最值得挖掘的。所以說我個人感覺到口述歷史的意義要遠遠大於客觀還原歷史客觀本身。【我一邊打著這些字 一邊看著專業是:MKT】


史學家講歷史前就不能先科普一下穿越么?


史學家不是作家。文章的創作是要有加工的。


對於乾癟的史實人家可以增加一部分情節來使其潤澤呀,不然百家講壇怎麼讓大家明白呢,史學家本來也是對歷史有獨到的見解的。


這個問題有點做作,沒什麼價值,就像為什麼放屁的聲音分好幾種,他們在放屁前有選擇嗎一樣。。


說句老實話,歷史這個東西,沒有絲毫參考價值。因為影響它真實性的因素太多,在我看來,它和流傳於坊間的神話寓言、俚語小說沒什麼區別,最大的區別是經過官方和掌握當時話語權的集團所認定的。


真正的史學家和刑警、偵探、csi一樣,通過匯總、整理各種線索,利用邏輯推理,再加上一點想像,形成證據鏈,高度還原事發過程,並探究前因及後果。真正的史學研究,造假是及其困難的,相當於寫一本大家都相信的架空史詩級著作。普及型讀物就是完全另一個概念了。


不好意思,你以為百家講壇講的是歷史,其實人家講的就是故事


吹牛B不上稅


史學家也是作家


推薦閱讀:

元和四個汗國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春秋戰國時期的「士為知己者死」,是英勇俠義,還是愚蠢?
秦朝為什麼會二世而亡,背後有哪些值得深究的問題?
莊子有什麼治國才能,為什麼楚王要聘他為相?
亞歷山大和秦始皇對於知識與文化的做法是否對以後的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TAG:歷史 | 歷史事件 | 歷史學 | 明成祖朱棣 | 歷史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