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王羲之是被氣死的,這一說法,你認同嗎?為什麼網路上很多人都認為他是一個心胸狹隘的人?

剛剛看到了一個王羲之和王述的故事,很多人認為王羲之死於氣量小,容不得別人比自己強。但是,我總覺得,這樣一個坦率之人不是這樣的。他和王述的糾葛,到底是因為什麼呢?把所有的原因歸結為王羲之自作自受,是這樣嗎?


這篇文章我在2014年看到一個書法家朋友轉發,當時簡單回復了下。前些天又想起這個話題,特意寫了個長文,如果沒興趣,看前幾段就夠了。觀點如下:

原作者劉誠龍據說是湖南作協的作家,但是對歷史可能不太熟悉,全文基本都是瞎胡扯:

1、全文證明王羲之是被氣死的唯一論據引用自《世說新語》: 「右軍遂稱疾去郡,以憤慨終。」 其實有些版本的《世說新語》是這樣說的: 「右軍遂稱疾去郡,以憤慨終。」致和至雖然只有一個字不同,好像差別不大,但是意思卻完全不同了 。比如我手裡北京燕山出版社的《世說新語》的譯文是:與王述的矛盾使王羲之心情不好直到去世,不是因為矛盾,導致王羲之被氣死。這唯一的論據作者理解錯了。


2、王羲之稱病辭職是在永和11年,即355年,他死在361年或說是379年,即辭職6年或是24年後,所以說是氣死的太牽強,因為辭官的這些年王羲之已擺脫了王述,而且又活了這麼多年才死,怎麼能說他是氣死的呢?


3、《晉書》記載逸少辭職後不是抑鬱而過的更自在了,「即去官,與東土人士盡山水之游~遍游東中諸郡窮諸名山,泛滄海。」而且他自己對這幾年的生活也作過總結:我卒當以樂死!我死肯定也是開心死的啊!史書都這麼說了,還有啥好講的。

4、和王述的矛盾,從史書記載確實有王羲之的問題,王羲之憤怒的原因在於「懷祖正當作尚書耳,投老可得僕射,更求會稽,便自邈然」你王述本來是要做尚書的,你卻惦記著會稽,是故意的吧?!所以才辭職的。


5、作者說王羲之心胸狹隘而早逝,魏晉人均壽命估計不會超過40,《晉書》記載王羲之活了59歲,在普遍壽命不長的魏晉,這個年紀並不算早逝。

~~~~~~~~~~~分割線~~~~~~~~~~~~

上邊是對本題的回答。以下為寫於個人公眾號的文字,與原題相關度可能沒那麼高,感興趣可以作為擴展閱讀,不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跳過。


王羲之是被氣死的?!

近來讀到一篇流傳很廣的文章,講的是王羲之因和王述產生矛盾而辭官,因王羲之心胸窄狹,最終被氣死。這是一篇想像力特別豐富的文章,也是一篇嘩眾取寵並無根據的文章。和很多雞湯文一樣,在得出王羲之是被自己氣死這個結論之後,還避免不了升華一下主題,告誡人們不要像書聖王羲之一樣心胸狹隘,落得慘死的下場。這篇文章被很多知名報刊和國字型大小的媒體以訛傳訛轉載,因為內容足夠吸引眼球,使很多不熟悉歷史的人對「書聖」印象形成反轉,所以也促使我要寫一下王羲之與王述之間的矛盾。


王羲之真是被自己氣死的嗎?當然不是!對造謠文章也曾專門列舉過很多條錯誤,但是說明王羲之不是辭官氣死,只舉兩個史實就夠了。

王羲之稱病辭職是在永和11年,即355年,他死在361年或說是379年,即辭職6年或是24年後,所以說是王羲之因辭官後鬱鬱寡歡,最終胸壑難平被氣死太牽強;

《晉書》記載逸少辭職後不是抑鬱而過的更自在了,「即去官,與東土人士盡山水之游~遍游東中諸郡窮諸名山,泛滄海。」而且他自己對這幾年的生活也作過總結:「我卒當以樂死!」我死肯定也是開心死的啊!

王羲之與王述矛盾產生始末

那麼王羲之和王述之間的矛盾是如何產生的呢?

▼ 家世顯赫均來自世家大族

王羲之和王述雖同為王姓本家,但是卻是出自兩個不同的家族,王羲之屬於琅琊王氏,王述是太原王氏。兩個家族在兩晉不同的時段都不同程度的參與了歷史的進程。


西晉時琅琊王氏先後出了元老王祥,及名士名臣王戎王衍,渡江後王導與王敦掌握實權,形成「王與馬共天下」格局,完成與司馬家共享皇權的盛舉。


太原王氏家族中王渾在西晉統一征程中參與了平吳戰爭,其子後來尚武帝的姐姐常山公主,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王述是王渾弟弟王湛的後代。王湛在西晉並無太大功績,直到渡江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太原王氏也並沒有特別顯赫,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東晉中後期。


太原王氏在東晉初本來可以有一番作為的。西晉末,王承曾在東海王司馬越最危難之際追隨他,與司馬越關係密切。而東晉元帝司馬睿之所以能做皇帝也是因為當初授司馬越之遣,晉元帝建東晉國之後對司馬越「深德之」。司馬越死後,感念司馬越的恩情,元帝甚至把自己的兒子司馬衝過繼為東海王世子。

正因為王承與司馬越的這層關係,王承在渡江之初地位被評價的特別高,「渡江名臣王導、衛玠、周顗、庾亮之徒皆出其下,為中興第一。」這裡邊除了衛玠早死,其他的幾位後來都權傾朝野,但是這些人卻都排在王承之後,可見他當時名氣之大。

但是因為王承有德而無事功,而且活的時間並不算長,所以他的兒子王述雖然靠著這層背景在上層中有一定社會地位,但是並不是特別顯達。而且在東晉歷史上「沒有一個士族,只是由於單憑先人在中朝的官宦權勢,而自然得到東晉門閥政治中的最有權勢的高位」。(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正因為到了王述這一代,先人中已經沒有事功實權,導致王述家庭成長的環境很貧困,後來他求了一個宛陵令的官位,受賄1300條被查。王導得知後派人對他說:你父親是名士你還用擔心沒有錢財,你現在委屈就任小縣尤不該如此。這是一個上級領導更是一個長輩對後輩的關照提醒,你知道王述怎麼回答的嗎?王述回答:「足自當止」,我撈夠了自然就停了。估計王導聽了會氣吐血。

這裡可以看出王述年輕的時候確實很窮,沒有見過什麼世面也沒太大的抱負,當個小官首先想著的是把求官本錢撈回來。不過後來他也遵守了足自當止的諾言,官再大一些的時候就戒貪了,與之前判若兩人,後來又因為為官清廉備受時人稱讚。

說了上邊的這些,是想說明王羲之和王述間鬧矛盾的背景,是當時兩人社會身份的不同,王羲之所在的琅琊王氏家族人丁興旺,是與皇帝共同掌權的大族,而王述所在的太原王氏家族當時人才凋敝,也無人掌握實權,所以在看重家世的東晉時代,王羲之可能根本就看不起王述及其家族。

因為門第高貴王羲之常常覺得自己高人一等,這也是王羲之家的家風。他的兒子們繼承了父親的作風,尤其是王徽之和王獻之倆,就經常看不起門第比他低、權勢不如自己的人。


《世說新語 簡傲》里就講了幾則王氏兄弟傲慢無禮的故事:第十一則、第十三則講王徽之在桓沖手下做官,長官讓他彙報工作,他經常態度傲慢,不正面回答長官。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桓沖是行伍出身,王徽之看不起他,覺得他低自己一等,即使桓沖是他的長官。《世說新語 簡傲》第十五則、第十七則講王獻之常常看不起自己的舅舅郗愔家裡的人,郗超死之前他還不敢放肆,郗超死了之後再去舅舅家就特別傲慢無禮,仰頭說話鼻孔看人。另一則講顧辟疆家裡有片園子很美,王獻之也沒經人允許就跑到他們家園子里了,顧正召集賓客在家玩,王獻之也不跟他們打招呼就在人家園子里指點江山,氣的顧辟疆大罵攆他出去。很難說兒子們的這些觀念和行為,不是父親王羲之言傳身教耳濡目染培養出來的。

▼ 兩王齊名,一個少年成名一個大器晚成

《晉書列傳第五十》講:「時驃騎將軍王述少有名譽,與羲之齊名,而羲之甚輕之,由是情好不協。」當官的時候王羲之與王述齊名,但是王羲之卻很看不起王述,這可能就像北喬峰和慕容複決斗時候的心態一樣:我王羲之大好男兒,卻與此輩齊名!打心眼裡不願別人把自己和王述放在一起比較。

王羲之看不上王述也是正常的,因為王述年到三十還不為人知,作為名士之後他起點很高但才能較低,所以人們都覺得王承這兒子智力有問題。司馬昱也曾說王述:「才既不長,於榮利又不淡;直以真率少許,便足對人多許。」可見當時對王述才能的評價並不高。

但是這話又兩說,在其本傳中又提到他年輕的時候「安貧守約,不求聞達。性沈靜」。這是性格使然,王述小時候並不是一個鋒芒畢露的人,喜好安靜對名沒有那麼高的追求,這與司馬昱的評價完全相反。這一點和他的祖父很像,他的祖父王湛年輕的時候也是個性格恬淡之人,以至於被人當作傻子,當時王濟也不很了解他的這個叔叔,每次去給爺爺掃墓的時候也不太跟他這個叔叔說話。而他這個叔叔也連帶讓他也受了不少氣。


王濟的小舅子——也就是晉武帝,每次見到他都要開玩笑問他:「你家裡那個白痴叔叔死了沒有啊?」王濟每次想翻臉,但是沒有辦法都只能忍著,王濟經常被噎的沒話說。直到有一天,王濟有機緣和這個叔叔深談,才發現這個叔叔論點精深,為人也很豪爽,就這樣和叔叔一連聊了好幾天,覺得叔叔真是仰之彌高,鑽之彌深,從此對叔叔大為敬佩。以後武帝再問他,你家裡的的那個白痴叔叔死了沒,王濟就不幹了說:我叔叔不是傻子,我叔叔的才華在山濤之下,魏舒之上。(肯定心裡也在罵,你特么才是傻子,你們全家都是傻子)人們也開始慢慢了解王湛的為人和才華。

王述明顯遺傳了他祖父的這種性格,跟不熟悉的人平時也比較不注重言談,不願意顯露自己。

王羲之和王述多少有點相似,王羲之小時候不太說話看上去呆呆傻傻,同樣也是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13歲的時候有次去拜謁周顗,周顗看著這小孩覺得他不一般,當著一群人的面割了塊牛心炙給小王羲之。在當時,第一塊牛心炙是主人給重要的賓客吃的,周顗的賞識讓王羲之開始為人所知。到了後來他也越來越受家族長輩的賞識,王導和王敦都預言他以後將會是家族後輩里最有出息的後輩。當時王敦的主薄阮裕把王家的孩子放在一起評價說:」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關於這個評價應該是《晉書》里的筆誤,《世說新語 賞譽96》里也記載了這個說法:阮光祿云:王家有三年少:右軍、安期、長豫。王承字安期,但是對於這個安期到底指誰是有爭議的,周一良《魏晉南北朝札記》中講這個安期並不是王承,而是王應。這也是更符合邏輯的,一是因為王承並不是琅琊王氏家族的,二是王承和王羲之也不是同輩人,而王應也字安期,且和王羲之、王悅是同輩堂兄弟。如果真是王承反倒好理解王羲之和王述的矛盾了:我以前和王述的爹齊名的,現在又把我和王述放在一起,我肯定看不上么。

所以王羲之和王述一個是年少成名,一個是大器晚成。而年少成名往往都會有些恃才傲物的毛病,而王羲之也不例外。

王羲之生平看不上很多人,除了王述,支遁也曾在他看不起的這個名單內,《世說新語》說王羲之在會稽當官的時候,有一次孫綽說支遁這個人很擅長清談且論點新奇,你要不要見識一下。要知道支道林這個人是東晉清談界的一座標杆,當時很多清談大家都對此人奉若神明,是名流圈的天王巨星。而王羲之」本自有一往雋氣,殊自輕之「。王羲之沒見識過還是很輕視他。與王述不同的是,支遁這個人口才非凡,見到王羲之不由分說,硬是拉著他要跟他講《莊子逍遙遊》,講了幾千句論點,王羲之最終被折服了。從此倆人成了好基友,後來王羲之也帶上他一起玩耍參加了蘭亭的春遊活動。

不擅言辭的王述和同樣話不多的王羲之在一起,就沒有化解矛盾加深了解的這種基礎了。缺少了解有時候是誤解偏見產生的原因。王述沒有表現出什麼才華,但是還跟王羲之齊名,王羲之對王述不爽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但是這個疙瘩又不是王述本人直接造成的,作為旁觀者可以看出王述在兩人矛盾之初,遭受王羲之偏見的他是有點無辜的。

而我本人還是挺喜歡王述直率愣愣的性格的。


▼ 讎隙產生

兩人矛盾直接暴發是在王述守孝期間,王述是個孝子,母親死後為母守孝辭了會稽內史由王羲之代替,作為繼任者王羲之只去弔唁了一趟,之後就再也沒有登過王述家門。在當時的背景下,這種行為是禮數不周的。王述一直以為王羲之會再來,所以常常在家打掃迎接,如此等了好幾年,但是王羲之還是沒有去,因此」述深以為恨「。兩人矛盾就此產生。後來王述作了揚州刺史,因為是個負責監察的職位,王述去了各個郡但是唯獨沒有去會稽郡。王羲之認為王述本可以去朝中作尚書、老了可以當僕射,王述非惦記著要做揚州刺史成為自己的上級,擺明了是沖著羞辱我來的。這讓王羲之有點耿耿於懷,也因此做了件傻事。王羲之為了不做王述的下級,派人去請求朝廷把會稽分出去作越州,好不歸王述管。派去的人也沒有很好的表達出王羲之的意思,結果鬧出了洋相,讓王羲之一時成為人們的笑柄。出了這麼個事故,讓王羲之很不開心也時常反省。有一天,他對自己的幾個孩子說:我這個人才能並不在王述之下,可是我和他仕途卻懸殊之么大,為什麼呢?是因為你們不如王坦之啊!王坦之是王述的兒子,才華出眾與郗超並稱。時人稱讚兩人」盛德絕倫郗嘉賓,江東獨步王文度。「 文度是王坦之的字。王坦之年輕的時候跟隨桓溫,桓溫死後他和謝安共輔幼主,太原王家也是從王坦之開始走入權力中樞。

後來因為要經常面對王述作述職報告,王羲之覺得有點疲於應對,開始萌生退意。最終,王羲之就跑到父母墓前發誓辭職永不為官,從此擺脫了王述。

王羲之這個人其實挺矛盾的,他並非一個熱衷權勢的人。以前殷浩一直勸他去朝廷赴職,王羲之說:「吾素自無廊廟志,直王丞相時果欲內吾,誓不許之「。他年輕的時候跟隨庾亮,庾亮臨死前舉他做寧遠將軍、江州刺史。朝廷也多次徵召他做侍中、吏部尚書、護軍將軍他都沒有去。前邊庾亮推舉他做的是地方實權官職,後邊朝廷徵召他做的則是更接近皇權,朝廷內的文職和禁軍職位,可見當時他是很受當朝器重的,如果他去了後半生仕途也許會光明很多。而後來他與王述的齟齬則全是因為官職之爭,如果當時他慎重作出選擇,爾後可供自己選擇的退路也會有很多。人生就是這樣,一步錯步步錯,這是早期那個充滿驕傲的王羲之沒能料到的。

少年得志者往往容易蔑視和懷疑權威,因為上天賦予了他們足夠的才華,他們可以很輕易的就成功了,而另外一些人可能需要很努力才能達到。所以不要相信一個天才的成功經驗,因為成功於他們來說是沒有規律可尋的。而王羲之中年時期的不如意,其實都是在收割年少成名的那個王羲之所犯下的錯誤。

個人微信公眾號【三面人文墨】,歡迎關注批評,謝謝。


推薦閱讀:

古時候古人吃的零食有哪些,現在這些零食還存在嗎?
關於唐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
武俠小說裡面的大俠喝的是什麼酒,多少度?
為什麼港幣叫HKDollar,而不是HKPound?
古代人墮胎嗎?古代人是怎麼墮胎的?

TAG:中國古代歷史 | 歷史知識 | 王羲之 | 歷史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