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卡夫卡筆下的飢餓藝術家?

我查閱了大量文獻,也了解到卡夫卡的《飢餓藝術家》的主旨,是對於物質追求的諷刺,以及對於飢餓藝術家這樣一種擁有自由思想與對藝術追求與不懈這樣一種精神的歌頌。
但是,當我第一遍讀這篇小說時,我感受到的卻是「飢餓藝術家」擁有一種病態的思想,他被關在籠子里,自己追求者自己心中的藝術,拚命證明給別人看自己是真能忍受「飢餓」。他是跟著大眾的興趣走的,他渴望得到大眾的理解,他是麻木的......
我知道這樣一種理解與作者的意圖不符,但這是我讀本文的第一感受,不知這樣一種理解是否恰當?
望高手指點。


「其實他自己明白,飢餓表演極為簡單,是世上最容易做的事。」體驗飢餓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只要不吃飯就行。但是為什麼唯有藝術家這樣的人才能做出這般簡單的挨餓行為呢,那是因為沒人願意承擔痛苦啊。飢餓本質上是生理上的狀態,但是一旦個體的感受到了臨界點便會作用於心理,肉體的需求便會撕裂人的內在無限放大於精神需求。因此,挨餓表演可以視為藝術家意志力的戰鬥。

人的痛苦承受能力同樣是有限的,因此為了轉移身體上的痛苦,藝術家為自己構建一個「英雄」般的藍圖——通過表演挨餓讓大家認識這門藝術獲得名望並渴望有朝一日能通過跨度時間更長的「挨餓表演」在「挨餓表演史」上留名。實質上這種願景很單純,可是到了飢餓所帶來痛苦越愈加深的時候,肉體的震顫就反饋到了藝術家的人格上,所以藝術家身上逐漸充溢著「毀滅式的狂熱」。

還有,我對題主對藝術家「麻木」的看法是不認同的。當一個人被一種外在的事物所吸引,它會催使被吸引的人產生出一種使命感——為了達到至美。任何藝術家和他的藝術作品說到底最終展示的還是藝術家的人格。藝術家最後說了自己之所以挨餓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對得上自己口味的「食物」,換句話說,這世上所有的「食物」都不值得被他食用,他為此感到「不滿」。而他無法想像世人竟然能忍受這些稱之為「食物」的糟糠並且還能得到「滿足」。所以,挨餓表演之於藝術家是一個對抗世界的行為。有意思的是當藝術家對自己本該40天後持續表演的想法被經理否決後內心的波動」同愚昧抗爭,同這個愚昧的世界抗爭是徒勞的。」這裡,藝術家表達了更明確的決心:他不想跟人爭辯或者表達自己的藝術觀,他決定自己實踐。

「大人們看主要是圖個消遣、趕趕時髦」,渴望理解並不跟藝術所傳達的內容相悖啊,關鍵的是你展現內容得讓別人懂啊,就比如我說「存在主義」,你跟我扯「薛定諤的貓」一樣。「飢餓表演」這門怪藝術幾乎沒什麼人想要認識和理解,大家來觀看說到底就是圖個新鮮圖個樂子。藝術家的使命就是為世人表現他眼中的「世界」,而世人的冷漠造就藝術家心理上的孤獨——不被理解。藝術家那些瘋狂的想法除了有使命感的滲入還有這樣的因素。


挨餓表演本質上就是死亡表演,這場表演需要一個人能承受橫跨自己一生的時間那麼多的痛苦,最終走向死亡。想想看,為何書中那麼多表演者中只有藝術家為自己的表演拉上了尾聲呢。

ps:都是象徵喻啊.....


推薦閱讀:

卡夫卡在某篇日記中寫到: 「我就是中國人,並在回家。」這句話寫於哪一年?是在什麼背景下寫下的?
《海邊的卡夫卡》中涉及哪些音樂?
如何解讀卡夫卡的《鄉村醫生》?
卡夫卡的小說《審判》中,最後 K 與教士的對話中講了一個法律之門的故事,這個故事到底有什麼含義呢?守門人又代表著什麼?

TAG:弗朗茨·卡夫卡FranzKafka | 文學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