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無聊感會損害人的心理健康嗎?
之前看幾個圓桌問題的時候,都發現許多心理學的知友都強調人要在工作中獲得意義感,否則人很容易感到厭倦和無聊感。
請問這種厭倦感會對人的心理健康造成真實的損害嗎?如果是的話,影響是如何造成的呢?
題主說的這種「日常的無聊感/無意義感」,通常會被我們自己描述為「空虛」,一種空曠、缺乏意義,並且不那麼容易被語言所溝通的感受。在所有接受心理諮詢的人中,空虛/無意義感(emptiness),也是一種常見的抱怨。
那麼,如題主所問,這種空虛感到底從何而來?又會對我們的心理產生哪些影響?我們來深入的聊一聊「空虛(emptiness)」。
什麼是空虛/無意義感(emptiness)?
空虛/無意義感是對某種複雜的情感狀態的主觀描述。不同的個體對於空虛感的體驗、空虛對於他們來說的意義,都是不同的。在比較典型的案例中,來訪把空虛感描述成一種內在感受的「貧瘠」(impoverishment)——無論是好的、有愛的感受,還是糟糕的、痛苦的感受。他們會感覺到,自己內在的感覺、幻想、願望都是僵死的或者缺失的;他們還會感受到自己對外部的刺激缺乏足夠的反應、或只存在機械的反應(T. Levy, 1984)。
「信念、熱情、與他人的親近感「,被「沒有生機的感受、無聊感、和流於表面的淺薄感」所替代。他們往往感到自己與他人是區別開來的,對未來的幸福不報希望,無法愛他人關心他人,也無法回應他人對自己的愛與關懷(T. Levy, 1984)。
空虛/無意義感對一些人來說是轉瞬即逝的,對一些人來說可能是周期性的。但對一些人來說,尤其是邊緣型和自戀型的病人,空虛感可以是一種長期蔓延的感受,甚至成為病人的自我體驗中,最為基礎的一種主觀體驗。病人會感到自己被空虛感所支配(T. Levy, 1984)。
也有人在感到空虛的同時,會伴隨抑鬱、憤怒、煩躁等其他情緒;長期感受到空虛,會逐漸地影響到病人的自我評價,病人會對自己產生負面的評價,認為自己存在某些「故障」,或者不具價值。
空虛是如何發生的?
我們來談談,個體是如何發展出空虛感的?
*發展出真我的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發展出假我的孩子則不能
Winnicott(1960)提出了真我/假我(true self / false self)的概念 (Winnicott, 1960)。
真我是怎麼產生的呢?溫尼科特認為,在剛剛出生的嬰兒中,TA是沒有外部世界的概念的,如果有個足夠好的照顧者,TA就會覺得外部的世界是自己創造的,從而產生一種全能幻想(illusion of omnipotence):認為周遭的環境都是順應自己的需要產生的。比如當嬰兒餓的時候,照顧者會提供給嬰兒食物,而嬰兒覺得,食物是由於自己餓了所以出現,自己一旦不餓,食物就會消失。
雖然全能幻想聽起來過分誇大,但全能幻想會讓嬰兒感到外部世界足夠安全。嬰兒的真我就在全能幻想階段產生。嬰兒會有自發的一些姿態(gesture),這些姿態體現了一種潛在的真我;而如果照顧者給予支持性地回應,讓嬰兒保持全能的自我,嬰兒能從照顧者的反饋中感到安全與力量,並逐漸形成真我。
那些形成了真我的孩子,與「自身的感覺」有著良好的關係,他們能夠自如地感知到自己的需要、願望、恐懼、憤怒等等,並能夠順暢地讓這些「自身的感覺」被以適當的方式表達(語言、行為等)。他們能感受到自身是「活生生」的,能體會到一個「真誠的自己」是存在的。因而他們也能比較自然地產生對未來的自己的期許,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等等。
只有感受過自己意志的力量,才能覺得自己的存在是有意義的。
但是,有時候照顧者並不能滿足孩子的全能幻想,比如,照顧者錯失了孩子自發的手勢或者姿態,而用自己的手勢姿態來取代,也就是說,如果照顧者沒能識別出嬰兒的需求,而是將自己的需求強加在嬰兒身上。這樣會對嬰兒的全能幻想產生挫折(frustration):嬰兒逐漸意識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主宰,而是得依靠外界才能生存。
如果挫折適當,嬰兒可以在挫折中逐漸產生個人邊界,認識到什麼是「我」,什麼是「非我(not me)」,從而可以與外部世界產生聯結。但是挫折一旦過度,就會形成創傷:嬰兒感到外界過於危險,而真實的自我太過虛弱,所以必須用順從(compliance)照顧者的姿態,才能更好地生存,並因此發展出假我。
那些發展出假我的孩子,與自己的真實情緒是比較疏遠的。對他們來說,體會到自己的內在感受,是無效的。他們存活所需要的,是適應照料者的情緒。因此他們久而久之,對外界對自身的期待會很敏感,卻無法感受到自己的願望、需要、情感。因為缺乏一個「真實的自我」,他們也好像無從和人建立真誠的鏈接。他們感覺不到自己活生生的存在,往往也欠缺對生的渴望,對將來的自我沒有期待。他們慢慢發現,除了社會和他人對他們的期待,他們的內在是虛空的。
那麼,空虛這種情緒到底是如何作用於我們的呢?像很多答主說的那樣,空虛感和很多負面情緒一樣,都被證明與很多風險聯繫在一起。比如說,人們很多不健康的行為,都是為了從這種空虛感中逃脫而做出的。人們可能出現的用來逃避空虛的行為,包括頻繁的不良的約會、沉溺工作等等;從較短的時刻來說,人們也會做出各種衝動行為,以產生明確的情緒(無論積極或消極),用來替換「空」的感覺。
但當我們正視並明確「空虛」這一感覺(負面情緒)的時候就會發現,事實上,並不存在「好的」或者「壞的」感覺,每種感覺都有它獨特的作用與價值。而就如同憤怒、焦慮等負面情緒一樣,空虛的存在也有它自己的功能。
空虛感也有自己獨特的功能
1. 不被允許的心愿
空虛常常、甚至可以說總是,發揮著一種重要的防禦功能。
Greenson(1953)年強調說,人們有一些不被允許存在的願望,這種願望被壓抑了下去,壓抑到自己的意識都遺忘了它們的存在——這種對不被允許的願望的壓抑,是無聊感和空虛感的核心特徵。空虛,是我們主觀中能夠體會到的「缺失感」,是那些被深埋的願望、幻想的「缺失/不在場」帶來的。
空虛是一種比否認更加強大的防禦。當我們只是否認一種情感或一個願望時,我們潛意識裡需要持續地壓抑著這一點,但我們的壓抑有著特定的指向。而在空虛中,我們為了進一步深藏那些需要被壓抑的願望,抹去了所有的願望和感受——這就好像用一大片的空白來掩蓋一小塊的空白——從而讓我們更難意識到,那個從一開始想要被掩藏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T. Levy, 1984)。
於是,那些想愛而不能愛的人,那些註定會落空的期待,那些不需要嘗試就知道會失敗的心愿,都被白茫茫的虛空掩藏進了潛意識的黑暗河流中。
2. 避免應對負面情緒(尤其是攻擊性的情緒)
當我們失去了一些愛的對象(這種失去有時是客觀的,有時是主觀體驗上的),當這種失去傷害到了個體的自我價值感,我們是會感到憤怒和抑鬱的。
尤其是,當這些愛的對象對我們如此重要,我們會被激發如此強烈的情緒。我們會想要攻擊和傷害對方,產生關於征服、敵意、嫉妒、復仇的幻想;同時我們會感到強烈的低落、沮喪、使人疼痛的抑鬱感。
而對一些人來說,空虛是這一切的一劑解藥。Fenichel早在1934年就提出,在他對邊緣與自戀病人的空虛感的研究中,他發現,這些人時常感到空虛,是因為他們用一種更彌散的、沒有太多有意識的內容的精神狀態,去替換(逃避)了那些難以忍受的痛苦的攻擊慾望與抑鬱感。
3. 空虛本身就能完成攻擊、帶來控制感
Schafer(1968)提出,大部分的防禦性的行為,都同時也是獲得一些不那麼直接的滿足感的手段。用諮詢室中的一個情景舉例:當諮詢師讓病人嘗試體會自己的感受時,病人執拗地堅持著以空虛感來回應。他們拒絕探索「體驗到任何感受」的可能性,這往往會讓諮詢師體會到「氣人、不愉快」——某種程度上,當諮詢師表現出憤怒,病人那些被空虛深埋了的敵意、憤怒、攻擊感,就轉而由諮詢師來體驗和表達了。在這個意義上,空虛的人通過堅持自己的空虛感,釋放了一部分自己內部侵略性的感受。
此外,對於那些感到空虛的病人來說,通過感到「我沒有去愛的能力」,一方面他們得以抵禦關於「被愛和親密關係壓垮」的恐懼(在愛和親密關係中,很多情緒對他們來說都過於強烈,尤其是一些和拒絕有關的信號,令他們感到無法承受);
另一方面,感受到自己在愛中的無能,滿足了他們關於殘酷、統治、剝削的願望——「我自己是關係中更冷酷的一方,我是沒有能力去愛的」,通過這種方式他們避免了「我十分愛你,你卻不愛我」的痛苦。前者讓他們感受到自身是有力量的,後者會讓他們感到虛弱和無力。
舉例來說,有一些孩子經歷過「反正是無法被愛的父母」,他們感到自己的愛和祈求是無效的,不會得到回應和滿足的。因此他們發展出了「我沒有愛的能力」的狀態,感到自己在關係中具有某種主動性和控制力(Easser, 1974)。
意識到空虛給自己帶來一些滿足感,對個體克服空虛感來說非常重要。他們需要意識,雖然這種空虛經常被他們體驗為一種「不想要」的情感狀態,他們自己某種程度上也主動尋求了它。
以上。
原文發表於 「認為自己無力去愛」滿足了他們的控制欲 | 舊文回顧:你為什麼總是感到空虛?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愚人節的真實更新 lol
針對文末的【怎麼做】部分,我寫了一篇知乎專欄文章:找到人生的意義 - 知乎專欄
--------------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首先要明確這裡被討論的「無聊」。
第一種是偶爾的無聊。這種無聊很正常,畢竟生活的主題是平凡,再有趣的事情,你做上一萬遍,也會變得沒那麼激動人心。第二種是每天都很無聊,無聊到覺得幹什麼都沒什麼意思。這種無聊就比較成問題,會進化成一種無意義感,對人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
從弗洛伊德時代開始,心理衝突就始終是一個話題。各種矛盾心態,負罪感、被懲罰感……都成為了非常重要的分析點。在弗洛伊德後來的追隨者中,關注防禦機制的ego學派和嘗試把單人諮詢變成雙人關係的客體關係學派開始擴充弗洛伊德的觀點。尤其是客體關係學派開始嘗試更多的關注人對他人的需求,和他人對人的反應。很多關於如何應對關係、如何面對他人的話題開始越來越多的在動力學取向的治療中被關注到。但是這其中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東西卻沒能得到廣泛的重視,那就是無意義感。很多學者都觀察到了這樣一種情緒,那就是沒有內疚的抑鬱情緒(guiltless depressive feeling)。
要解釋沒有內疚的抑鬱情緒,就要首先從有內疚的抑鬱情緒說起。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受:我什麼都不想做,但是心裡好忐忑啊,別人都在努力的干點什麼,只有我在浪費時間,這讓我感覺很內疚。這種抑鬱情緒多伴有自責、內疚和強烈的心理衝突。
無內疚抑鬱情緒是沒有這樣強烈內心衝突的抑鬱體驗。舉例說明:依然沒有幹勁,但是並不是很自責;感覺很多事情做也可以,不做也可以;經常感到一種很強烈的無聊,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去努力,也不知道這樣做有什麼意義。這種無聊的感覺後來被人描述為內在空的感覺(emptiness)。這種內在空的感覺,看上去像是對什麼都覺得無所謂般的人畜無害,但實際上雖然它不會讓人感到內疚,卻會讓人感到一種和內疚很接近的但是不太一樣的感覺,即羞恥(shame)。這裡所謂的羞恥感,是一種「我比別人差,我沒有什麼價值」的個人體驗。設想一下每天都無所事事的你,面對著周圍上課、實習等忙不停的同學,也肯定會產生「我比別人差,我不如他們,我好沒用」之類的對於自我的低評價。這種自我價值感低的感覺還會帶來焦慮、沮喪、低落等負面情緒。最終影響人面對困難時候的選擇,帶來主動迴避、否認現實、甚至自我隔離等負面應對方式,簡單的說,就是會讓人越來越宅,越宅越沒信心。
既然是每天都覺得無聊才會造成無意義感,那麼是不是每天多給自己找點事情做,比如說多刷刷劇打打遊戲之類的,就可以避免這種無意義感呢?事實上,這個邏輯是反過來的。並不是由於無聊的積累而讓自己產生無意義感,而是自己本身就很難在很多事情上找到意義,因此才每天都覺得無聊。也就是說你多刷劇只能讓你有點事情做,並不能改善你的內在意義感。
事實上這種無意義感,和你具體做了什麼關係不大。它的出現是由於現實的你和理想中自己之間的空白所產生的。也就是說,現實中的我,並不能讓自己感到「我很棒」,這種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就會帶來生活中的無意義感。也許現實中你已經考入一所一流的大學,擁有不錯的成績,可是這一成就並不符合你心中對於自己「不會犯錯、沒有恐懼」的高大全設定,所以儘管外人看來你很光鮮,你自己卻依然難免感到生活無聊。換句話說,無論現實的你有什麼成就,只要沒有達到內心的理想,就會滋生無意義的感受。
這種無意義感,主要來源於父母對待孩子的常見問題——忽視。這種忽視,指的並不是物理上的缺乏照顧,而是心理上的缺乏欣賞和支持。
讓孩子能發展出穩定的自我價值感,對事情能夠主動找到穩定的意義並且積極前進,需要兩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父母能夠做到基於孩子的真實樣子給予巨大的欣賞。巨大這個形容詞是為了表示程度,僅僅「做的不錯下次努力」的敷衍是沒什麼大用處的。父母需要給予孩子這樣一種感受:我的爸爸媽媽認為我很好,他們欣賞獨一無二的我。這裡的關鍵不在於父母誇獎的聲音有多大,而是這種誇獎應該基於孩子的真實情況;不能是虛假無用的鼓勵或者敷衍。這個條件的滿足,就像是給一個四驅車充滿電一般,能讓孩子感到「我是有好的潛質的」。這種充滿電的狀態能夠讓孩子有勇氣去相信生活是有意義的,同時去積極探索。
第二個條件:家長能夠也展現出來足夠的「優秀」,同時願意引領孩子一起應對生活中的挫敗和焦慮。第一個條件給了孩子足夠的電力,那麼第二個條件就要指導孩子如何前行了。這種指導指的不一定是具體該怎麼做,而往往更多的是一種積極面對困難和面對自我發展限制的態度。如果家長能在這裡以榜樣的身份展示給孩子如何勇敢面對挫折,如何學會承受和積極化解失敗,孩子就能建立起對失敗的正常理解,進而順利積極地學會找到生活的意義。相反的,如果家長的反應是「反正我也不會,你自己搞吧」「你問那麼多幹嘛,不會自己看書嗎?」的直接忽視,或者是「你可千萬不能輸,輸了就什麼都沒有了」的間接忽視(通過一味地鼓吹成功,而忽視孩子需要學會如何面對失敗的需求),孩子就會產生沮喪感和自我懷疑,長久以往,喪失面對失敗的信心和勇氣,最後對什麼事情都感到厭倦和無意義。
這裡必須多強調一點,其實間接的忽略遠比直接的忽略來的更加可怕。尤其是這種觀點:你學習不好就是因為你不努力,你做不到就是因為你不努力。過分的強調努力的作用本身就是一種自大的表現,這會讓孩子產生一種「人應該什麼都能做得到」的全能感,在這種全能感的驅使下,孩子會無法接受自己的失敗,無法面對真實的生活,最後只好主動砍掉對一切的興趣,產生毫無意義感了。
那麼怎麼才能真正的戰勝這種無意義感呢?簡單來所需要兩個方面的努力:
首先要嘗試清楚的認識和理清父母曾經的忽視,以及它們對自己造成的影響。無論是第一個條件沒能滿足讓自己產生的低價值感,還是第二個條件沒能滿足讓自己感到的無能力感,都需要首先被自己清楚地看到,並且把他們在內在和自己的自我認識分離出來。也就是說要首先意識到這些是父母的教育方式讓我感到的,而並不一定是真實的。這種分離需要的並不僅僅是意識上的認識,而更多的是情感上的體驗,體驗過往經驗給自己帶來的負面感受。當情緒能被體驗到的時候,人才能真正的感到這個事情的真實性。
接下來就是重新找回自我,嘗試以自己為中心構建生活。這部分主要是在分離後,嘗試重新把自我需求、自我價值感放在首位。按照自己期待的價值感和自我需求去在生活中構建合理的、能讓自己產生這些感受的方法和途徑。和前文一樣,要達到這一點不僅僅是意識上要認識到,更加在情感上要體驗到。不僅在意識上要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更要體會到自己不被尊重時的痛苦,不被諒解時的悲傷,讓自己能夠在情感上確切的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做到行知合一,開啟構建自我的大門。
希望能對題主有所啟發。
感謝 @劉柯 的邀請,可是我真的不是圓桌問題中,強調工作中需要獲得意義感的心理學知友。不過我知道題主擔心什麼,所以決定先來些合乎胃口的。
「無聊至死」——這可不只是HBO出品的黑色偵探喜劇,同樣也是Britton和Shipley(2010)的論文標題——經常感覺無聊的人離死亡更近,尤其是腦血管疾病的致死。究其原因,或者與無聊時出現的高心率和皮質醇水平有關(Merrifield Danckert,2014),或者與無聊所帶來的缺乏運動和不健康飲食有關(Danckert,2013)。總而言之,無聊感很強通常身體也會差一些,隔三差五的頭疼腦熱也會頻繁一些(Sommers Vodanovich,2000)。
無聊可不只這一種風險。抑鬱、焦慮與無聊的關係非常緊密(Conroy et al.,2010),而伴隨著無聊感的這些負性情緒會對心理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Goldberg et al.,2011)。與之相關,無聊對心理健康的影響還體現在方方面面,職業倦怠(Dickinson Wright,2008)、學業表現下滑(Daschmann et al.,2010)、物質濫用(Belton Priyadharshini,2007)都有無聊的影子。在我們(@活力熊 @琦跡517,大三)的調查中,也「做」出來過與網路遊戲成癮的相關。而且高無聊傾向的人人際關係也會差一些(Sommers Vodanovich,2000),更容易出現各種社會適應不良的行為(Daschmann et al.,2010)。
目前來看,無聊的作用似乎和前額皮質脫不了干係(Willis,2014)。一方面是注意的渙散,從而讓認知需求有所下降(Seib Vodanvich,1998)。另一方面,Mathiak等人(2013)描述了無聊時候的神經活動,絲毫不令人驚奇的是,腹內側前額皮質的活動上升,以及杏仁核與腦島的活動下降(此處存疑)。這些證據似乎意味著,作為一種獨立的情緒(Bench Lench,2013),無聊感對心理健康的影響與其他情緒並無二致。
然而。
問題恰恰就在這兒。任何一種(負性)情緒,似乎都可以找到比這更多的證據說明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在知乎心理學越來越推崇「允許和接納情緒」的時候,宣揚通過意義感來擺脫無聊,這種對抗和掙扎就有些別樣的味道了。如果無聊確實是一種情緒(相反,Shaver et al.,1987),那它就應該享有和憤怒、焦慮或者抑鬱相同的權利才是政治正確。- 無聊有種免疫政治正確的特質α——無聊沒有意義,於外於內都沒有值得集中注意的信息(Eastwood et al.,2012)。不過,缺乏意義可不意味著沒有價值,無聊本質上就是一種對意義追求和反抗(Bench Lench,2013)。我們真的感覺無聊的時候,特別適合進行生命的反思(Fahlman et al.,2009),創造力也看起來會多那麼一點點(Mann Cadman,2014)。
- 無聊還有種免疫政治正確的特質β——你的無聊和你的無聊不是一種無聊。Goetz等人(2014)讓人詫異的將無聊分成了五種(如圖):從更接近平淡的indifferent boredom到更接近焦慮和厭惡的reactant boredom,其中四種無聊近似涵蓋了三分之一的情緒環形結構(Goetz Frenzel,2006),而剩下一種apathetic boredom和抑鬱症的癥狀更加接近。這樣說好了,工作時候每周四的無聊感和上大學時候宅在宿舍的無聊感,體驗能有多少相似的呢?
- 無聊竟然還有種免疫政治正確的特質γ——無聊甚至是我們接觸最多,但是了解最少的情緒,也包括很多心理工作者。無聊也有病態無聊和常態無聊(Gosline,2007),也區分特質無聊和狀態無聊(Kass et al.,2001)。有些日常生活中一閃而過的無聊感是不是有必要刻意的對抗或者接納呢?真的會「無聊至死」嗎?
你們問我無聊感,我可以回答一句無可奉告。但你們又不高興,我怎麼辦?我講的意思不是讓你忍受無聊到地老天荒。你問我需不需要,我說需要。我就明確告訴你這一點。
總而言之,我們還是需要無聊,就像我們需要憤怒焦慮和抑鬱一樣。我們同樣需要承認、接納我們存在著這樣一種情緒,它意味著毫無意義,而不是直接的否認或者消極的擺脫。有些朋友,尤其是還在上學的朋友,如果你們在冗長的校園生活中出現了疲乏睏倦,不想上課甚至不想出寢室,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或者有些昏昏沉沉。先別急著診斷為抑鬱,也別急著去中醫那兒開安神補腦的藥丸,你可以只是無聊透了。
不要試圖通過《小時代》《煎餅俠》《捉妖記》或《大聖歸來》的前赴後繼的觀看,不間斷的逛街、吃飯、打麻將來對抗無聊,應急式的娛樂或極端的外部刺激(酗酒、吸毒等)雖然可以短時間的減輕無聊,但是完全不抗反彈(Eastwood et al.,2007)。除了真的讓工作、學習更富有意義感,從而達到心流體驗(與無聊相對,Wiederman,2007)之外,或許還有三個選擇,至少能讓我們從「無聊至死」的聳人聽聞中稍稍緩解一些。- 新的生活方式(Vodanovich,2003)。有規劃的作息時間,長期有計劃的健身和運動,合理而規律的飲食。這或許有些奢侈,但是對那些深陷indifferent boredom的朋友(主要是大學生)是最恰當的第一步。
- 冥想(Brown et al.,2007)。冥想需要專註於自己的呼吸和身體,向內部集中了注意。和對焦慮的減輕相類似,冥想對reactant boredom會有明顯的平緩。在不能很快的讓工作更有意義感之前,冥想是不錯的介入手段。
- 採用有想像力和意義的娛樂方式。如果不是最近「被迫」處於無聊的狀態,我似乎也沒多少願望和精力來查查資料,寫下這個回答。在知乎上不論是寫還是看,似乎都比應急式的娛樂更有意義。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無聊感是對生活缺乏意義的一種體驗,那麼生活是不是真的有意義呢?
Belton, T., Priyadharshini, E. (2007). Boredom and schooling: A cross-disciplinary exploration.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37, 579?595.Bench, S. W., Lench, H. C. (2013). On the function of boredom. Behav Sci (Basel), 3(3), 459-472.
Brittonl, A., Shipley, M. J. (2010). Bored to dea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39(2), 370?371.
Brown, K. W., Ryan, R. M., Creswell, J. D. (2007). Mindfulness: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evidence for its salutary effects. Psychological Inquiry, 18, 211?237.
Conroy, R. M., Golden, J., Jeffares, I., O"Neill, D., McGee, H. (2010). Boredom-proneness, loneliness, social engagement and depression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cognitive function in older people: A population study. Psychology Health Medicine, 15(4), 463?473
Danckert, J. (2013). Descent of the Doldrums. 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24(3), 54-59.
Daschmann, E. C, Goetz, T., Stupnisky, R. H. (2010). Testing the predictors of boredom at schoo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precursors to boredom scale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1, 421?440.
Dickinson, T., Wright, K. M. (2008). Stress and burnout in forensic mental health nursing: A literature review. British Journal of Nursing, 17, 82?87.
Eastwood, J. D., Cavaliere, C., Fahlman, S. A., Eastwood, A. E. (2007). A desire for desires: Boredom and its relation to alexithymia.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2, 1035?1045.
Eastwood, J. D., Frischen, A., Fenske, M. J., Smilek, D. (2012). The unengaged mind: defining boredom in terms of attention..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7(5), 482-495.
Fahlman, S. A., Mercer, K. B., Gaskovski, P., Eastwood, A. E., Eastwood, J. D. (2009). Does a lack of life meaning cause boredom? Results from psychometric, longitudinal, and experimental analyses.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8(3), 307-340.
Goetz, T., Nett, U. E., Frenzel, A. C., Pekrun, R., Hall, N. C., Lipnevich, A. A. (2014). Types of boredom: An experience sampling approach. Motivation Emotion, 38, 401-419.
Goetz, T., Frenzel, A. C. (2006). Pha ¨nomenologie schulischer Langeweile [Phenomenology of boredom at school]. Zeitschrift fu¨rEntwicklungspsychologieundPa¨dagogischePsychologie, 38(4), 149–153.
Goldberg, Y. K., Eastwood, J. D., Laguardia, J., Danckert, J. (2011). Boredom: An emotional experience distinct from apathy, anhedonia, or depress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30(6), 647?666.
Gosline, A. (2007). Bored? 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18, 20?27.
Kass, S. J., Vodanovich, S. J., Callender, A. (2001). State-trait boredom: Relationship to absenteeism, tenure, and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161, 317?327.
Mann, S., Cadman, R.. (2014). Does being bored make us more creative?.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6(2), 165-173.
Mathiak, K. A., Klasen, M., Zvyagintsev, M., Weber, R., Mathiak, K. (2013). Neural networks underlying affective states in a multimodal virtual environment: contributions to boredom. Front Hum Neurosci, 7, 820.
Merrifield, C., Danckert, J. (2013). Characterizing the psychophysiological signature of boredom.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232(2), 481-491.
Seib, H. M., Vodanovich, S. J. (1998). Cognitive correlates of boredom proneness: The role of 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 and absorption.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2, 642?652.
Shaver, P., Schwartz, J., Kirson, D., O』Connor, C. (1987). Emotion knowledge: Further exploration of a prototype approa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6), 1061–1086.
Sommers, J., Vodanovich, S. J. (2000). Boredom proneness: Its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health symptom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6, 149?155.
Vodanovich, S. J. (2003). Psychometric measures of boredom: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7, 569?595.
Wiederman, M. (2007). Why it"s so hard to be happy. 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18(1), 36?43.
Willis, J. (2014). Neuroscience reveals that boredom hurts. Phi Delta Kappan, 95(8), 28-32.
【已經無聊到把所有的參考文獻都標出來了】
感謝 @劉柯 邀請!
首先,我要道歉,這個回答拖的時間太長了。
我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也曾深有體會,但在寫這個答案的時候我才發現,很多東西在我腦子裡亂成一團,總是理不清,其實這個回答,我也並不很滿意,請多提意見吧!
——————————————————————————————————
在第一次考研失敗後,我沒有找工作,或者更確切的說,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所以選擇在家複習,再考一次。第二次很幸運地考上了。欣喜過後,就在家等著開學。後來一位朋友給我介紹了份臨時工作,工作收入不高,但非常輕鬆。每天不過就是接接電話,偶爾寫點東西而已,大部分時間都是——閑著。開始我還覺得是件不錯的差事,但在工作了兩個多星期以後,我的觀點就變了,因為我發現這份工作實在太無聊了(那會兒還沒有智能手機,有電腦但沒網路,但我後來想就是有智能手機有WIFI,大概也差不多)。到後來,每天在上班前一想到要乾熬整整一天的時間,就感到心情沉重,壓抑鬱悶。兩個月後,我實在忍無可忍,辭職了。
大概這樣的無聊感每個人都曾經歷過,無聊令人提不起興趣,無聊令人找不到想做的事情,無聊使人感到精神渙散。總之,無聊令人不快,那麼,無聊對人們的影響,僅僅限於讓人感到
「沒意思」嗎?
如果無聊這種事發生那些頭腦更聰明,想的更多,看的更遠的人身上,其影響,可就不那麼簡單了。在英劇《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炫酷的推理能力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但在沒有案子可破的時候,他成了一個壞脾氣的孩子,整天焦躁不安,抱怨無聊。在這一點上,編劇很好的與原著保持一致。在原著中,華生反對他使用古柯鹼,福爾摩斯回答說:「我不用腦力不能活。我還能為了什麼而活呢?你來站在這兒的窗旁,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可怕,陰暗,無益的世界嗎?看看那黃色的霧氣籠罩的街道,飄過暗褐色的房子。有什麼會比這種情景更透露出無望的枯燥與俗氣的意味呢?」
福爾摩斯的困擾不僅僅只是出於人物塑造與情節發展的需要,因為在夏洛克理性至上的頭腦中,除了解迷,除了破案,一切都是無聊的,一切都是沒意義的。所以他才會在剛剛解決完一個案子以後,幾乎馬上就會抱怨無聊。儘管柯南道爾讓福爾摩斯在假死期間東方的遊歷使他的個性有了成熟的發展,但隨著歲月的推移,他卻變得更加悲觀,而最終被人生的虛幻與痛苦所困。在福爾摩斯原著最後一篇故事《退休的顏料商》中,福爾摩斯對華生說:「所有的生命難道不都是可悲而無益的嗎?他的事難道不是整體的縮影嗎?我們伸手,我們攫取,但最終留在我們手中的是什麼呢?一個幻影。或者比一片幻影更糟——痛苦。」
在無聊的狀態下思考,則更會觸發無聊的「地獄模式」,就如同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在《宗教體驗之種種》一書中所述的哲學家西奧多.西蒙.朱弗羅伊的感受:「我好象感覺到了我小時候的生活:日子過的充實,象一團火。而在我眼前展現出了另外一個生命,憂鬱而孤單——那就是必將孤單地度過未來的我。只剩將我驅逐到那兒的思想與我為伴。我不禁要詛咒這帶來災難的思想。發現這些以後的那些時間是我一生中最為難過的一段時間。」
同樣,這種體驗絕非偶然。加繆《局外人》的主人公莫爾索也深有同感。他說:「什麼都不重要,我很知道為什麼。……在我所度過的整個這段荒誕的生活里,一種陰暗的氣息穿越尚未到來的歲月,從遙遠的未來向我撲來,這股氣息所到之處,使別人向我建議的一切都變得毫無差別,未來的生活並不比我以往的生活更真實。」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中寫道,斯維德里蓋洛夫告訴拉斯科尼可夫說,他夢到了永恆,就象一個小房間充滿了蜘蛛。他表達了聰明的人類最基本的恐懼之一:生命是有限,無用又無意義的。這種感覺很危險,因為它非常容易就能使人受騙,使人因此覺得生命就象夏洛克所抱怨的那樣,是狹隘,枯燥且令人厭倦的。這種感覺會在人的內心形成一種「負反饋」,讓人變得沮喪,筋疲力盡,最糟的時候甚至會自殺。
在《神探夏洛克》第一集夏洛克與兇手的對決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內心的感覺帶給夏洛克怎樣的影響。那個開計程車的小老頭,成功的實施了四起謀殺,他聲稱自己也是聰明人,看到這裡,我們恐怕與夏洛克的想法一樣,根本無法信服,因為他不過是拿著把假槍嚇唬人而已。但我們很快就發現,他真的聰明。他的厲害之處是看穿了夏洛克,極為準確的抓住了他內心的弱點。他說:「我打賭你常常無聊對吧,我知道你會的。你這樣的人,這麼聰明,但你證明不了,那麼再聰明又有什麼用?」並且進一步迷惑他,說:「你會做一切,你會不惜一切代價,來擺脫無聊。」這看起來似乎平淡無奇的話,對於夏洛克卻有催眠般的魔力,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要不是華生的當機立斷,一槍擊斃兇手,夏洛克真的就吃下那粒膠囊。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夏洛克真的無聊,無聊模糊了他的意志,使他根本就無從選擇,他只能用這種方式來為自己尋找意義,就象一個快要淹死的人絕望的抓住一根稻草。
很多浪漫主義者如濟慈,雪萊,霍夫曼,諾瓦利斯,普希金,歌德……都曾因無聊帶來的幻滅感而飽受痛苦,甚至精神錯亂,或自殺。
無聊的殺傷力,由此可見。
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說,感到生活沒有意義,就是神經症(註:是神經症,不是神經病也不是精神病)。無聊會對身體和精神都產生影響。在這一點上,弗蘭克爾是絕對有發言權的,因為在二戰時期,他曾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經歷了極為殘酷的折磨與考驗。他的妻子,父母,兄弟都死在集中營里。弗蘭克爾在進集中營時,曾帶著《存在分析》一書的手稿,但不久就被發現並被毀掉了。在艱難的歲月中,他力圖重寫這本書,後來他領悟到正是這個信念支撐他活了下來。他曾親眼見過,有些囚犯一旦感到生活沒有意義,很快就死去了。
心理學家麥迪(S.R.Maddi)提出一個差不多的概念:存在神經症。這種神經症的表現是認為生活沒有意義,認為無論什麼事,都是既不真實,也不重要,還沒有價值。存在神經症最大的特點就是心情平淡和無動於衷。這樣的「患者」在開始時會時不時感到心情抑鬱,但慢慢的,抑鬱會減少甚至消失,但這並不是痊癒的表現,他們會被空虛感所縛,覺得生活沒有意義。他們很少會去選擇做什麼,如果有的話,也只是沿著最不費事的方向去進行。在生活中,他們並不會象其他心理疾病患者那樣痛苦,社會功能受限,相反,他們可以表現的不錯。他們戀愛,結婚,工作,待人寬容,與你我看不出什麼分別。但他們只是隨波逐流,體會不到真正的和深刻的滿足感和充實感。用個或許不是太恰當的比喻,他們的生活就象最原始的生物草履蟲那樣,有的只不過是刺激-反應的循環而已(感覺要有一大波中槍的了……)
我國心理學家許又新,把這種「疾病」,形象的稱為「無聊神經症。」
(或許「無聊神經症」或「存在神經症」都帶有一股濃濃的哲學味,但討論人生,討論意義感,又怎能少的了哲學呢。)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在他的一篇重要文章《論人類的某種閉目塞聽》中寫道:
「有些日子裡我們會很活躍,而另外一些日子裡我們的精力不那麼旺盛,這種現象我們每個人都很熟悉。我們都知道,在任何一天里,都有沒被激的精力沉睡在我們體內。如果精力剩餘過多,就會有所表現。我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感到好象總有一種烏雲籠罩著我們,使我們的判斷、推理和決定都達不到可能達到的最佳程度。與我們應該做到的相比,我們只能算是半睡半醒。我們的熱情被熄滅,我們的想法被抑制。我們只利用了可以利用的腦力和體力的很少的一部分。有些人的「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極端強烈,並導致了可怕的神經衰弱或精神衰弱,生活對他們來講成為一種不可能。」
「從廣義上講,人們都遠遠地生活在他們可能達到的巔峰以下,他們擁有種種的能量卻一直沒有得到使用。他們既沒有最大限度地發揮能量,也沒有表現出最佳狀態。在基本的機體功能上,以及與他人協調方面,他的生命都萎縮得如同歇斯底里患者,這比後者更不可原諒,因為歇斯底里的人畢竟是得了一種病,而對大多數人來說,不去充分地發揮自我只是一種積習——這是非常糟糕的。」
「沒有最大限度地發揮能量」可以說是無聊之害的根本原因,馬斯洛說,人類的天性被低估了。高級需要和低級需要一樣,都是人類的本能,它包括對有價值工作的需要,對責任的需要,對創造的需要,對公正與公平的需要,對值得做並喜歡做的事的需要。如果長時間讓自己處於消極鬆懈狀態,失去了對現實價值與意義的感受能力,你所見,所聽,所聞的一切,對你來說,都只成了客觀存在,而不會引起你任何的反應。
在無聊的背後,都有一個渴望掙脫牢籠的靈魂。隨著物質的豐富,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可能會越來越強烈。弗蘭克爾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去發現生活的意義。同樣,我們也有責任去讓自己的生活更充實,更有意義。
我朋友說 人不能閑 不然心會累
如果做著一件事卻看不到任何意義(包括學習、工作甚至發獃),便會質疑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便會有虛度時光的負罪感。
對於積極性來說是很大的打擊。學生黨深有體會。
無聊怎麼辦? - 知乎
很多人認為無聊會造成心理壓力,研究者發現無聊會導致皮質醇這種「壓力」荷爾蒙的分泌增加,還導致心跳加速,跟壓力的作用如出一轍。
無聊不只帶來壓力,也導致憂鬱。無聊不同於憂鬱,但無聊的人更容易憂鬱。2012年一項研究探討800多名毒癮者的危險行為,發現高度無聊的人更容易有高度憂鬱癥狀,概率為其他人的5倍。他們對周圍世界沒興趣、缺乏感覺、和生命本身及他人失去連結,這些和憂鬱症的癥狀十分相似。
我們以往認為壓力是軟弱的象徵,所以羞於承認。很多人認為內心堅強的人該有辦法面對日常壓力。要是誰面對不了,因此生病或請假,往往會推給一般人更「接受」的理由,諸如背痛或感冒,不會承認是壓力太大。?如今潮流稍微改變,儘管有些人仍不願承認自己感到壓力,但很多人都可以體諒壓力,甚至接受壓力。企業對員工的健康與安全負有法律責任,包括確保員工不致面對太多壓力。
如今壓力不再是令人羞於啟齒的事了,甚至可以說,如果你沒有感到壓力,多數人會認為你不夠忙碌或不夠重要。
而「無聊」就和當年的壓力處境類似,屬於讓人恥於承認的一件事,代表某種失敗或欠缺。即便大家敞開心扉,承認自己有時(甚至經常)覺得無聊,但總會有人立刻站出來,宣稱自己「從不」感到無聊,語氣透著自豪。他們堅稱自己的時間排得很滿,性格主動積極,從來不知無聊是何物。無論這種說法對不對(我認為他們只是有處理無聊的絕佳機制而非從不無聊),他們傳達給其他人的信息一清二楚:只有消極懶散的loser才會覺得無聊。
慢慢的,我想社會終究會逐步開始正視無聊這件事,而不是通過逃避。
獎勵缺乏,神經遞質抑制,神經刺激無響應,腦不活躍,抗拒,打哈欠打飛機尋求系統激活,注意力走偏,挫敗,罪惡,頹廢
厭倦到抑鬱,無聊得想死,死了
我覺得應該會的。我記得小時候,爸爸是個充滿激情的人,他70年生,初中考上本地的師範成為一名鄉村小學老師。以前覺得他對工作和生活都充滿熱情,他認真備課,一有時間就打球,羽毛球、乒乓球,寫毛筆字,吹笛,看書,騎車和同事出去玩……總之,覺得他很忙,把自己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的,但是覺得他還是很快樂的,每天回家都樂呵呵的。可是後來,他努力工作拿了很多當地的教學獎,本來要晉陞校長被托關係的人擠下來,他為這個目標奮鬥了好幾年,不知道是看開了還是對體制失望,感覺從那以後爸爸的生活就不那麼積極加上家裡又多了很多煩心事,爸爸每天就只安於在小鄉鎮上班下班,一下班就回家也不找以前的同學打球比賽出去玩,每天回家看會兒書就睡覺。
之後,老家的小學學生越來越少,以前每個班都有幾十個學生後來每個年級就剩下個位數了,鄉下的學生都到縣城或私立學校上學,爸爸的生活就變的更加無聊透頂。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覺睡的越來越多,但他老是教育我一定要多讀書不能一輩子困在一個地方,他說他師範同學聚會,很多同學繼續讀書已經在大城市安家立業,他說他十分後悔當年沒有多讀點書。爸爸以後下班老師唉聲嘆氣,本來他還喜歡看書,可是媽媽不理解他,媽媽比較功利,老是指責他沒有用,看書也是沒用的事情,看到爸爸看書就會說他一天到晚無所事事不幹正經事,說誰誰誰又掙了多少錢,不像我爸,工資那麼低還幾乎不怎麼漲,爸爸以後回家連書也不怎麼看了,每天睡覺,以前所有的業務愛好都拋棄了,整天在媽媽的埋怨聲中度日,後來學校里幾乎沒什麼事,因為學生太少,但老爸和我說學校是他的寄託,至少在上課的時候他會不那麼焦慮與煩躁,之後爸媽的矛盾越來越劇烈,又偷偷生了弟弟,爸爸整天抽煙,生活壓力很大,但是爸爸依舊過著十分無聊閑的生活,他以前說他在混日子等死,後來幾年,爸爸得過躁狂症,住過院,我覺得自己以後大學畢業不會回老家,會在大城市漂泊,因為無聊比孤獨更腐蝕生命,它腐蝕你的激情,你的夢想,你對生活的熱愛,對新鮮事物的追求,希望以後能幫爸爸找到他想要做的事情,找到他可以對抗時間的並且積極的事情,也希望自己能豐滿無憾的活著!
無聊的時候就想擼,會影響人的生理健康。
Part A. 日常的無聊感會損害人的心理健康嗎?
首先,裝逼講究一個(-說學逗唱-)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因此,要了解自身的無聊是哪種以好對症嚇尿。
日常生活中,任何一個普通人都可能出現上述五種無聊。
如果還是沒概念,請回憶一下,
無感式無聊:大學上完課回到了寢室,要追的劇已經看完,做啥好呢,然而不知道。
走神式無聊:大學上著水課,心思一不留神開始發獃,並沒有刻意想擺脫這種感覺。
無助式無聊:大學上著水課,心裡想著吃個飯,逛個街,再看個電影,然而並不能。
反感式無聊:暑假後要收作業啦,補作業完全提不起勁,好想好想好想撂挑子不幹。
倦怠式無聊:什麼都不感興趣,不關心身邊發生的事物,六神無主,脫離社會環境。
重要的事情說兩遍,任何人都可能接替碰到過這五種無聊,處於無聊的狀態。對此,並不需要緊張不安,認為無聊是種不好的狀態、不好的情緒、不好的病。大學還不就這麼過來了嘛。相反,沒病也嚇出毛病。
其實,無聊正是兩次快樂有趣精彩活力之間的間隙、過渡。清楚這一點了以後呢,不安感是不是有所緩解了呢?無聊本身使我們的大腦在亢奮之餘得到休息,使我們的心理維持健康,而相對地,由圖可見,我們對待無聊的心態、情緒管理,將會影響我們自身決不決定損害自己的心理健康。通過調整到一個積極平和的心態,我們可以在無聊、情緒平靜的時候干一些思考春花秋月的事情。
Part B. 影響如何造成?
想過常年處於高興的狀態嗎?嗑藥可以維持滿足你的要求,不過會大小便失禁,真的嚇尿喲。再確認一下,你們想這樣嗎?答案顯然是(-拿我的尿不濕來-)不。
情緒有了波峰甜蜜的體驗(高興、亢奮、驚喜),自然會對波谷平淡的體驗感到想離開,想奔向下一個波峰。閾值有了高的對比,才有了低的存在,而閾值又在不斷刷新和提高,於是從前的高也變得相對低了,更容易厭倦。故有「我們不會因為同一個笑話笑一遍又一遍,但可以為同一件事傷心一次又一次。」一說,我們變得越來越難高興了。而大腦本能地想擺脫無聊,我們的內心不斷地意識到這點,提醒著我們現在很無聊,帶來心理疲勞。在精力遭到一層層一波波不斷的消耗以後,人就不再有活力了。無聊是閑鬧的,一閑一懶散,再想養成高度活力、集中力的狀態就困難了。
那麼,孰為有趣呢?那些清虛放鬆沒有幫助無用的東西就是有趣。會下棋能加薪不?自己足球踢不好為啥還要看足球?洗澡為什麼要唱歌?電影里演的和自己有關係不?歌詞從來沒記全為什麼還是會想聽歌?
這類短期的有趣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排遣無聊的感覺,然而對重複性的反感會某天襲上心頭,我們又一次覺得無聊像災難一樣,我們要大禍臨頭了。對此,就不難理解有人呼籲在工作獲得意義感。一方面,我們在黃金歲月中,5/7的日子裡在上班,一天的1/3、醒時1/2的時間裡在上班,如果不在工作中找點意義感,這長時間的工作就太容易讓倦怠感找上你了。
工作時的無聊如下:
走神式無聊-沒人來光顧,但不能離開自己的崗位,心思一不留神開始發獃。
無助式無聊-心裡想干好多好玩的事情,但是沒錢沒時間,只能幹等,看不到希望。
反感式無聊-老大定的指標完不成,幹活摸不著竅門,沒關係就沒有門路,月底又要工作報告了可是數據難看。
工作後的無聊如下:
無感式無聊-下班回家,要追的劇已經看完,做啥好呢,然而不知道,找起來也好麻煩。
倦怠式無聊-下班回家,累得不行,眼睛酸什麼也不想看,不想多說話。
接著一天過去,想著什麼長進也沒有,浪費了好多時間,好悔恨好煩惱,既宅又腐,前途未卜。
說回來又回到了時間管理、情緒管理、任務管理的老生常談。
讓無聊的情緒推動自己趨向下一次的高興。在無聊中靜心做好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設立小目標和小獎勵,把任務和措施思考安排得井然有序,做好意外情況的預案。
運動吃水果,每天按時補水拉粑粑,養好皮膚養足精神。如果沙漏註定要下漏,只有保障好每天增大沙量,以及睡一覺,給自己和沙漏翻個身,新一天再戰個痛!
最後附上課後作業,拿出一張紙在無聊的時候好好想想無聊時適合自己乾的事。
走神式無聊:
無助式無聊:
反感式無聊:
無感式無聊:
倦怠式無聊:
--
參考答案以後更
究極的空虛,感覺自己已經是聖人的等級了,做什麼都沒有意思,只有當與朋友一起時才會暫時忘記
我給一個心理學上的解釋好了。心理學中的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表明人的幸福感(well-being)與三個基本的需求密切相關,這三個心理需求是自主(做我們自己想做的事),能力(能夠掌控環境、感覺自己有效),聯繫(與周圍的人形成連接、滿足自己對愛和歸屬的需求)。如果這三個心理需求得到滿足,我們的幸福感將顯著提升,如果這些需求受到抑制,我們的幸福感則顯著降低。
而你提到的無聊感就是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狀況,通常在一些特定的活動中(比如長時間看電視、使用社交網路)都會使人陷入無聊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心理需求無法滿足,如果久而久之個體甚至會出現焦慮、抑鬱等疾病。
當然,對這個問題還可以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理解,無聊狀態、焦慮狀態、心流狀態(可參見心理學中著名的心流理論)一定對應的是大腦不同的活躍區域,然後這些活躍區域會刺激你的身體釋放相應的激素,比如腎上腺素、壓力荷爾蒙等等,進而影響你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如果還有問題,我們可以繼續交流。
J博士(公眾號:J博士的心理實驗室)
http://weixin.qq.com/r/snXy6mPEfj4BrSeJ9yCg (二維碼自動識別)
個人認為這個問題很複雜,它涉及到無聊感、意義、快樂、身心健康等,且每一個主題都很有挑戰性,我也感覺能力有限,沒法說透。就說點有關無聊感的想法吧,前面有大神將無聊感劃分的很細,我第一次接觸,受教了。我想絕大多數人(不敢說全部)生活中都會有那麼一些時間感覺無聊,比如現在我放下手頭的工作來回應問題,從某個角度看,它也是我此刻無聊的表現,這個就是前面有人提到的常態無聊,它是我們神經系統在長時間接受某一刺激後的自然反應,它有休息和修復的作用,而且還是一個重新組織的機會,推動我們去做一些其它事情。但如果這種無聊的時間持續時間太長,特別是長時間處於無助式、反感式和倦怠式無聊時,身心健康一定會受到損害的。這要引起自己的高度關注了,需要調整現在的生活,不然身心健康將受到更為嚴重的傷害(如抑鬱、持續疲勞感等。 上文馮老師從文獻角度做了詳細列舉)。
很多人在無聊時會找一些其它感興趣的事情做,這種方法對無感式無聊、無助式無聊和走神式無聊效果不錯,但對其它形式的無聊可能起相反作用。以自己為例,當我出現反感式無聊和倦怠式無聊時,經常會玩遊戲,但玩著玩著內心變得更煩悶,因此這個時候,身心都需要休息,而不是換個方式的神經刺激。有一些方法可以減少這兩種無聊感,如禪修、冥想等。禪修並沒有增加刺激量,但它提高了我們的敏感性。有研究表明,那些長期進行禪修的人,他們更容易在平常熟悉的事情中找到不一樣的驚喜,更容易保持平和積極之態度。
至於為啥會出現傷害,可以將內心能量視為一定量的,無聊感會壓抑或透支內心能量。暫時的壓抑和透支都可以恢復,但時間過長就難以恢復了。
總而言之,無聊感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平常地就如同吃飯一樣。如果只是暫時性的無聊感,無論哪種都不會影響身心健康。但如果出現長時間的無聊感,請務必進行自我調節或尋求幫助。
無聊其實可以視為對當前生活缺乏具體目標的一種心理狀態,一般出現在原本的目標達到了或者發現原來的目標達不到的情況下(感到生活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在這種狀態下長期生活會導致人因為感受不到自己在成長而可能對生活產生挫敗感,體會到這種挫敗感時,最常見的後續行為是尋找社會支持,如男生喜歡的網路遊戲和女生喜歡的聊微信,其本質上都算是在尋找社會支持——找他人互動。所以這也提供了一種解決無聊的有效方式:——談戀愛…… 當然如果本身已經有一個票友了那也可以考慮再談一個(大霧)保證藥到病除—。—
說回正題,如果長期對生活感到挫敗的話就有可能漸漸對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即我們常說的抑鬱(早期)或者由於生活不規律(無聊生活中的常態,常由捨不得離開手機及電腦引起)而引起的身體亞健康。
所以面對無聊,最根本的方法在於找到自己目前想做的是什麼——找到生活的目標。而不是在別人(父母、老闆、老師)的要求下按照一個標準去重複完成簡單的工作,或者日復一日過著相同的生活。即便環境不允許,只能每天完成重複的工作也可以試著找出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使自己幹起來更有效率;或者更進一步試著打破一些常規按自己會感覺有趣的方式去完成一次工作。生活上的話,具體可以試試整理自己的房間或通過網購買一些不錯的牆紙等來材料自己動手布置生活環境。這些改變有助於一個人獲得對生活的一種控制感,進而提升自信心,有意圖進一步去嘗試其他事情的底氣。
當你走到這一步的時候你會發現無聊其實早已經離你而去。
空虛會腐蝕人的心智
我感覺……會的,無聊時間長了,就越來越討厭忙碌,同時也會使人陷入低沉萎靡
同時……無聊的時候腦子還不會閑著,總是喜歡陷入沉思【捂臉】,有時候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真的可以打擾我的生活……-
現在很多年輕人每天對著電腦過日子,在遊戲里各種問候別人全家,精神頹廢,看點島國動作片,拿著紙巾就上衛生間,在社交軟體上意淫姑娘,放假了整天待在家裡玩電腦也不會餓死,還得到了精神上的自我滿足,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你說無聊會不會有危害。
無聊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細節,是碎片。可歌泣,可拋棄。
推薦閱讀:
※在中國想要一直單身會面對怎樣的壓力?
※很努力地學習、一點點進步,然後達到了一定層次,發現頂上還有很多優秀的人遠勝自己,怎麼面對這種落差感?
※恐怖片相比於喜劇片更能緩解壓力嗎?
※過年期間,如何禮貌而不尷尬地回絕家裡安排的相親?
※如何才能釋放自己,做事總是擔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