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建築 (architecture) 的劃分類別是純藝術 (fine art)?

Wiki: Fine art, from the 17th century on, has meant art forms developed primarily for aesthetics, distinguishing them from applied arts that also have to serve some practical function. Historically, the five main fine arts were painting, sculpture, architecture, music and poetry, with minor arts including drama and dance.

建築不應該更靠近 applied art(應用藝術)么?


謝邀。
接近應用藝術的「建築」,是building而不是architecture。building就是「建築」,architecture則稱作「建築學」更確。所以,這是個典型的概念錯會的問題。

先說詞源吧,architecture出自希臘語,是從architect變來的;這architect與「建築物」並無關係,它的構成是這樣的:
archi = chief = 大;(聯想大主教 archibishop)
tect = craftsman = 匠;
於是 architect = 大匠

在古希臘,architect差不多都是技藝精湛的雕塑家,是以能夠營建神廟:完成神像、浮雕,以賦其靈。
此處感謝@劉斯坦 辟謬:古典時代的建築師並不擔當多少雕塑工作的。剩下還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對神廟有整體概念的,故稱大匠,帶頭人也。) 有他作為「大匠」一手擘畫,神廟才得以問世,故稱之為architecture:「大匠之作」也。

明暸了architecture的實現過程,其異於building的所指,就會理解為什麼architecture會理所當然的歸入「藝術」了

PS.1:直到20世紀的「現代」建築史家Nicolus Pevsner,還說過這樣一句話:The Lincoln Cathedral is a piece of Architecture, while a bike shed is no more than a building. 「林肯大教堂稱得上是一座建築作品,而一個自行車棚不過是個房子罷了。」 可見藝術史界的正統立場之固。

PS.2:但這種「建築學」與「建築」的區別,只是在西方語境中如是。事實上,就連「建築」這一漢語詞,其實都是譯名:古未有之,是日本開化時代,翻譯architecture一詞的成果,後來才傳入中國,為大眾所慣用。這是1980年代同濟大學建築學生姚赯的考證發現。

PS.3:事實上,說architecture與building的分野是在西方語境下的現象,也是很狹義的西方:英美。把architecture由一種藝術門類進而視作一種專業性的職業和領域的話,德語里對應的詞是Baukunst,直譯就是building-art:「建造的藝術」:德語系的建築,一向注重建造的內涵與品質,視為建築的本體價值;不像英美的建築界,對建築師的匠人角色較為冷漠,對建築師的知識分子角色倒很熱衷,熱衷於各種「概念」操作,各種「主義」翻新。

PS.4:中國的建築傳統中,對應architecture的一詞應該就是「營造」:1947年吧,梁思成回到闊別二十年的母校等美國諸名校,考察戰後現代主義建築思想更新後的建築教育,回國後就把新籌建的清華大學建築系,定新名為「營建系」了:他意識到建築師再也不能是兩眼只盯著作品的匠人了,應當有全面的視野,有多維度的社會參與,這也是從西方學科體系下的「建築 = 藝術」,向我們的傳統中「建築 = 綜合」的回歸。

PS.5:但是在現行語境下,「建築」還是不能用「營造」替代:因為「建築師」是負責圖紙設計,另有「建造師」來負責現場施工:分工角色就不同。英美的建築界為什麼對建造的興趣不如德語系的來得大,就是因為他們的業界規則,就是「建築師」同「建造師」(承建商)嚴重分離,前者大多不出圖房,沉溺於圖紙表達和闡釋,自然不會對建造普遍多加傾注。由於其分工細化、行業發達,所以英美的建築師展現的更多是一個指揮、調配的角色;不像瑞士的建築師,事必躬親,遠更像一個獨自負責、全能多勞的匠人。啊,你們已經讀出來了吧,瑞士人這種狀態,才是我的夢想所在……


野渡對希臘語architect的解讀字面上沒什麼,但是如果說古希臘的建築師類似雕塑家,那就誤了。古希臘的建築師不會去雕刻建築上的浮雕,神像,這些都是由專門負責雕刻的工匠完成的。建築師只需要告知雕像的大小比例就可以了,雕塑的細節是一概不管的。建築師負責的最細節的部分,止步於柱子的細部,也就是凹槽多深,弧度多大這些。建築師的職責,主要還是在空間尺度。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是古羅馬的,但成書年代在希臘化時期後不久,可以認為是從古希臘傳承下來的,書中基本沒有論及雕塑。建築師和雕刻家的關聯僅在於具有同樣的古希臘的美學追求,對比例的重視。那麼回到母題,之所以將建築算作fine-art(這個一般翻譯成美術而非純藝術),大體的說是因為在古希臘,建築,雕塑和繪畫三者都是造型技藝,並且都有美學追求,這個特徵也一直延續下來。其實,fine-art這個概念也是17~18世紀才出現的,要了解fine-art的範疇,從那個時代入手更為恰當,但考慮到其實後代的藝術觀念很大程度上都囿於古希臘,其實從古希臘入手也能說明問題。

昨天去美術館了,看到一幅畫,畫的是巴伐利亞路德維希皇帝讓建築師們建造宮殿的場景。照了兩個局部大家圍觀一下@野渡@莫莫
這是畫的搞雕刻的工匠們,貌似浮雕的更高級一點。。。

這是建築師們,很高端。。。


將建築(architecture)歸於美術(fine arts)是從17世紀中葉巴黎美術學院(英文school of fine arts)開始的,其實主要是教建築史,並不教授建築設計;當時的建築師還是師徒制。
到了18世紀建築師才有學院教育,由布隆戴爾(Blondel)在美術學院開創建築專業。這個就是後來影響廣泛的布扎學院體系(école des beaux-arts)。所以現在仍有一些學校的建築系仍然歸於school of fine arts。
將建築歸於應用藝術的也有,歸於科學技術的也有。
但是這種歸類的意義不大,還是讓建築歸於建築吧,
建築就是造房子,這個是最基本的。


題主的英文是英文,所以要從西方的角度來說明這個問題。

說一句本末倒置的話,在島國,大學的課程總的來說分為兩大部分,Arts和Science,Architecture則是在Arts門類下面。本以為學建築就是造房子,但是當看了course outline才知道自己要學的東西到底是什麼玩意。

第一學年基本上都是基礎課程,但是可別小看了基礎課程,基礎課程又細分成4門課,分別是:建築史(1900年前和1900年後),建築施工概論,建築結構設計概論、環境設計概論。第二學年則是第一學年四門課的升級版:建築史(建築理論、城市規劃理論、設計理論),建築施工,建築結構設計和環境設計。第三學年是第二學年的加強版:建築史(高級建築理論和高級城市規劃理論),結合實際案例的建築施工技術、結構分析和環境保護設計,跟建築有關的管理和法律課,建築工程(studio)和實習。從這個course outline和學校推薦的書單(其中有一本居然是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就能看出來,西方傳授的建築學可不是教你怎麼去建造建築物。我的教授在matriculation的時候就說過一句話,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咱學校的建築學可不是單單地去研究建築物,我們會思考人類、地域、材料、哲學和歷史,我們思考了這些之後我們才會去研究實際的建築物。

就我自己的理解來看,相對於結構工程和施工管理,當一個建築物的美學部分被凸顯提煉出來,我才會把這個建築物考慮為建築學的範疇,這樣一來,當然就算fine art了。從古至今,一個建築物的孕育往往都被賦予文化或者政治的符號意義在裡面,所以建築物也就成了我們去發現/了解很多古代偉大文明的一個渠道,比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和古羅馬的萬神廟。

當代的建築師我最喜歡的就是Jean Nouvel,他的作品就經常被賦予一些結合當地文化的元素在裡面,比如我最喜歡的作品:法國巴黎的Institut du Monde Arabe。正是這座由阿拉伯國家和法國共同投資的建築將Nouvel由一個活躍評論家的角色提升到他後來所享有的國際地位,建築的細節融入了很多阿拉伯元素(巴黎的阿拉伯裔移民最多,所以要掂量下分量)。阿拉伯元素的亮點就是仿造moucharabieh葉製作的窗戶,類似於相機光圈由大大小小上千組機械葉片構成,可以自由調節進光量還兼具無敵的藝術性。

再比如Ando Tadao的教堂系列(海、水、光、風)。

最後,Architecture is the only course that combines the intellectual challenge with the opportunity for creative design. 建築學不完全等價於我們日常接觸的建築物,建築是一門兼備理工技術和社科理念的完美學科,當然可不要輕易學建築,建築毀人不倦。


不列顛百科把fine arts的一個性質定義成不作為因為人類需求而存在的活動,而在寫那個百科時候的建築學,正是為了建造奢華的構造而成立的:教堂、豪宅、宮殿等等。也就是說以前的建築定義是很有權力色彩的,也很有限制。正因為如此,作為僅僅是滿足基本需求的普通建造活動,在那個時候不被劃分到建築學的裡邊去,普通民宅都不算。因為這種理解還存在,現在我還能聽到一些建築師不把住宅當做設計工作,只是覺得是賺錢的民工活。

而其實現在architecture作為學科來講,已經在迅速的擴大其外延,現在很多學校已經開始用[建造環境]"built environment" 來描述建築學:人類改造環境的一切活動。甚至有的學校開始包括虛擬環境、基礎建設、景觀、傢具,更有研究因為國家和國際政策以及全球化、商業活動而對人類生活環境的改變。誇張的說,當一個人決定在街角種一朵花的時候,這個決定背後的動機,相牽連的社會環境,以及產生的長期結果,就已經進入了當下建築學的範疇了。


謝邀。
我自己覺得歸在art裡面有個原因是因為當時巴黎美術學院的原因,是師徒制,建築沿襲的都是古典風格,而且設計圖紙非常精美,可以看下。

(在google上找的不太清晰,但是足以說明問題)
我想是有這一方面的原因。另外,以前建築在藝術方面的追求在文藝復興時期是追溯到古希臘和古羅馬的,而形式上主要是體現在形制以及建築的比例精準把握上,而這也是美學上的一個表現。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國家經濟凋敝,戰後又需要大量的住宅用房,這時候可以滿足工業化快速生產現代建築便應運而生了,這是解決的一個社會性問題。所以我個人認為,建築的劃分不應該是fine art,也不應該是 building ,應該是social 和 environment。


謝謝邀請。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理論性。建築首先肯定是屬於藝術範疇。但說它是純藝術,那我就不敢苟同了,建築發展到今天,早就不應該是純藝術了,它是非常綜合的東西,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它應該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


architecture 早就不是純藝術了。 從文藝復興起就不再是了。


arc是拱吧?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

「I call architecture frozen music.」——這前半句是德國作家歌德(Goethe,Johann Wolfgangvon 1749~1832)的英文原句翻譯
過多的就不需解釋了吧


推薦閱讀:

學建築的女生找什麼樣男朋友比較好?
水城威尼斯的木樁地基,為什麼在千年後不腐爛,反而愈久彌堅呢?
中醫,功夫,風水真的就是忽悠人的嗎?
怎样做好一个屋顶花园?在方案和材料要有哪些深入考虑?
歷史上那些沒能流傳下來的有趣的建築有哪些?它們是因為何種原因而無法流傳下來的?

TAG:藝術 | 建築 | 建築史 | 藝術史論 | 藝術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