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的運動員是如何避免運動損傷的?

身邊有幾個退役的運動員朋友,從田徑的到拳擊的都有。三十多歲不少身上都有運動損傷。常見的是腰肌勞損和半月板損傷(已手術),醫生說未來的運動能力受限。
我一個舅舅以前是拳擊運動員,嚴重的腰肌勞損,才40多歲,基本幹不了任何重貨。

我很奇怪,經常可以在一些國際頂級賽事上看到不少30歲以上的老將。比如1982年出生的泰拳王播求(最近剛剛被天朝愛國裁判判負),喬治福爾曼在48歲的時候十二回合點數戰勝薩瓦雷斯,衛冕WBU重量級拳王金腰帶。

我很好奇,為什麼在國外經常可以見到一些老將活躍在頂級職業比賽的賽場上。而國內的運動員通常三十多歲就會選擇退役,而且經常還會一身的傷病。


謝邀。


傷病是決定優秀運動員運動壽命的主要因素之一。運動員一旦出現傷病可能就沒人要你了。拳擊運動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很複雜,由於拳擊的強對抗性、攻防激烈,運動動作變化多端且不規則,加上拳擊對抗是以重拳擊中對方為主要目的,所以運動損傷常伴,發生損傷的因素也有很多種。


高水平拳擊運動員的運動損傷中,排名前兩位的一定是腰肌勞損和肩袖損傷。肘部,掌指部,膝部的損傷也有,但相對較少。


腰肌勞損:拳擊運動員在出拳擊打時,脊柱的旋轉頻率是很高的,尤其是腰部的旋轉,是拳擊發力的重要環節,所以運動員腰部的承受負荷相對較大,在出拳發力和移動躲閃的過程中,需要豎脊肌的參與來協調發力,在中近距離的對抗中搖臂側閃等動作也會造成腰部的損傷。有的初學者由於技術動作的錯誤或急性損傷後沒有科學的處理都會導致這一損傷。


肩袖損傷:從不同角度用最大的力量擊打沙包或對手,很可能導致肩部損傷,如果你擊打的動作錯誤或是經常用力過猛也會導致自己的肩關節和肘關節不同程度的損傷。而且拳擊運動員在平時的力量訓練中對肩部、腰部的負荷過大,常常超過承載能力,肌肉長期疲勞,更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在實戰的出拳發力過程中,前手拳的使用頻率相對高,並且要求短促、快速出拳對抗,這種集中的用力,也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雙方近戰或摟抱在一起或纏鬥的過程中形成的爆發力和寸勁也很容易造成上肢肩關節肌肉、韌帶的挫傷,甚至脫位。

下圖是我在一次訓練中的岡上肌肌腱斷裂的診斷,當時的訓練內容是強度沙包。

現在我帶的學員中比較常見的是軟組織損傷,其中以腕關節損傷比較常見,這也是初學者相對容易出現的損傷。出現此類損傷主要是由於他們在出拳時手腕沒有扣緊,拳頭沒有攥實,護手布沒有纏好,太想發力,過度緊張或準備活動不充分,造成技術動作變形而引起的。另外,有些學員也出現過「假興奮」的狀況,「假興奮」是一種過度緊張的現象,也是造成損傷的原因。所以有經驗的教練員一定是時刻密切觀察運動員的狀態,發現有不對的地方立刻溝通,採取措施。


高水平運動員如何避免拳擊運動損傷

優秀運動員對訓練前的準備活動是非常重視的,我在給任燦燦拿手靶之前,她要做半小時以上的準備活動,其中以肩關節、腰背為主,包括下肢發力肌群的激活,動態牽拉和一些靜力的上肢小肌肉群力量增強,一般人可能做完這套準備活動就差不多就歇了。光是準備活動這些就有一定的強度了。

任燦燦:中國女子拳擊與動員,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拳擊51公斤級銀牌,連續多次獲得全國錦標賽冠軍,亞運會冠軍,世錦賽冠軍,是我國在奧運賽場上第一枚女子拳擊獎牌獲得者。

(1)主動預防運動損傷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加強易傷部位的肌肉訓練,特別是腰部、肩部肌肉力量、柔韌性的練習, 提高肌肉、韌帶的伸展性和彈性,增加關節的穩定性,從而減少易傷部位的損傷,一定一定要做好專項準備活動。

(2)運動員在訓練比賽時,戴好頭盔、護齒、護襠、 手套等裝備,拳套別買假了,護手布買個好點的,頭盔買個半封閉的,保護好鼻子眼睛,減少非戰鬥性減員嘛。

(3)局部練習負荷不要過大,控制好間歇時間,分組進行訓練。

(4)運動員拳擊技術動作不正確不規範也會導致運動損傷的出現,所以要注重正確的動作和基本功的訓練,規範拳擊技術。

(5)調整好心理狀態,訓練時盡量心態放輕鬆,身體盡量放鬆。

(6)教練員和康復師儘可能更科學、更合理地安排訓練。特別是在運動員出現急性損傷後的及時措施和治療恢復。


最後有句話是看到題目時想到的:不會偷懶的運動員不是好運動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信公眾號:聖明的拳擊自習室


我很贊同有一個回答說誰也跑不掉!

福爾曼退役十年後又復出,還得了幾個拳王。他確實是一個奇蹟…年輕的時候超級暴力型,KO機器,當時泰森一般的存在,輸給阿里…復出後又成為經典技巧戰術型拳手。
但…他沒有哪一處關節是好的,特別是右腕。

職業運動員,僅我知道的。姚明再打下去就殘廢。拉里伯德嚴重的腰椎問題,暫停的時候都要趴著。魔術師嚴重的膝蓋問題。馬龍雖然出了名的肘子厲害,但是膝蓋,腳踝,手肘,都有嚴重的關節損傷。
這是籃球。(喬丹算是奇葩,僅僅只是膝蓋積水…)

其它的運動員,舉重的往往有腰椎問題,膝蓋問題倒沒那麼嚴重。

長跑運動員則是腳踝,膝蓋,胯部,都是…

總之,你只要是職業運動員,別想逃掉。總有多處你逃不掉的傷病。

精英運動員永遠只是少數,nfl只有布雷迪這一個世界聞名的四分衛,你能叫出德州人(我的主隊)主力跑鋒的名字嗎(而布雷迪也有嚴重的肩關節問題)?

我的意思是,職業運動員是逃不脫傷病困擾的,往往傷病會伴隨著他們一生。一個退役舉重運動員,無時無刻不受著腰椎問題的困擾。可是,有幾個你們能記住的頂尖運動員(往往也伴隨著更高的各類收入)。金字塔尖就那幾個人,其它人,雖然也曾有過夢想(數以十萬計),但他們最終的歸宿並不那麼好。

國外嘛,我認為你說的是發達的法制國家。這些發達國家因為科技與行業水平的高度,運動員確實耐操一些。
說起來簡單,可是這一切的起點都是因為制度。我們又如何能與之相比呢?也不能細說啊!

當然,如果你說發達國家在這方面更好,有更好的保障,也實在是不盡然。比如現在最火的nba球員之一恩比德,依然在傷病中掙扎。奧登作為當年的狀元,被認為繼奧尼爾之後美國本土最有潛力的中鋒,然並卵,被傷病側底摧毀。這都是年紀輕輕就被折磨的典型。
這玩意,我越來越覺得,暫時階段,命可能比科技發展水平更重要。


選擇不一樣。中國就是練蠱。篩出來的運動員。

也看教練是培養一個人還是利用一個人。運動方法沒有對錯,只有風險高低。


造成中國運動員過早結束運動生涯的因素很多。比如題主說的傷病。但是很多時候,中國運動員和教練,還有運動隊從根源就沒有重視這問題

比如說散打拳擊這個項目,你看看國外職業拳擊運動員是怎麼做訓練前準備的。首先纏繃帶,還用軟硅膠作為襯托物,防止拳峰損傷。或者打膠布手模兒。定期更換。如果進行對抗訓練。還要做肌肉繃帶支撐(專業術語,就是在腰背上包紮粘性膠布做肌肉支撐)
對抗訓練的護具更是非常齊全。拳擊對練,用大盎司手套(16盎司),頭盔帶護鼻的。並且訓練後,進行按摩放鬆。


國外的職業拳擊手訓練前對手部的保護

纏好後的狀態,防止拳峰損傷

國外職業拳擊手的頭盔

在看國內,能有個頭盔就不錯了,有個纏手繃帶不錯了,還填充物。散打就更別提了,很多專業隊訓練都不戴頭盔,打實戰不戴護具。認為那種行為是膽怯的表現。這種野蠻訓練造成結果就是加大運動員受傷概率。造成訓練中不必要的受傷

這就是著名的塔溝武校訓練,對,你沒看錯,就在外面土地上練習,還在那裡練習摔法,並且實戰沒護具,因為塔溝武校人多,哪有那些錢給你買護具

這是體校訓練,多少好苗子就這麼過早打廢了

其實也不是中國窮,省隊是國家出錢。根本不差錢。就是意識問題,要說窮,泰國比中國窮吧,泰拳手訓練前沒有一個不纏繃帶,訓練前都塗抹泰拳油放鬆。

泰拳手訓練前在簡陋的地方按摩塗油

再說心態問題,只要出國訓練你就會發現日本,美國很多國家職業拳擊訓練很科學,對抗訓練平時主要模擬實戰和條件實戰為主。而咱們國家隊員一打實戰跟仇人似得,使勁打,受傷概率肯定高。
再說中國舉國體制的急功近利心態。體工隊得隊員就是一台訓練機器,除了吃飯,睡覺都在高強度訓練,隊里要的是成績,所以運動員受傷了也咬牙訓練,因為體工隊淘汰制很激烈的,如果你受傷了,養傷時間長了,很容易被別人取代位置。就沒參加大賽機會了。從抓體育領導,到隊里教練,都是急功近利想要成績。運動員只能默許這種規則。換句話說中國搞體育的人多。不差你一個人,你不堅持。馬上就有人取代

再說中國醫療條件。類似於樓主說的半月板損傷和前交叉韌帶損傷,在中國手術沒問題。但是中國沒有好的專業運動康復師。往往手術完了,運動員不能恢復術前得膝蓋和關節運動能力,只能退役。當年姚明做完腳趾手術是在美國做的康復訓練。

這是我在日本留學的書,講體育包紮,就是肌肉支撐的,題主如果你舅舅當時訓練感覺腰部不舒服,有這種支撐包紮,也不會嚴重到今天地步

另外缺乏職業聯賽也是非身體原因。說白了就是沒錢賺。如果中國有很成熟職業聯賽(例如拳擊),那麼運動員有好額比賽收入可以出國治療。而沒有的話,運動員沒錢治療,又覺得再運動員也沒錢賺,不如趁著年輕趕緊退役找找別的門路。所以當然退役就早了,你看國外很多職業拳王、橄欖球明星、NBA明星。一個人靠打比賽的獎金可以住豪華別墅開豪車,娶名模和電影明星當老婆。

拳王梅威瑟炫富

拳王跟美女在一起

好在中國已經開始意識到這一點,像我本人這種學院派教練也正在成長,相信在我和更多有專業知識的教練下,未來中國職業運動員將減少無必要損傷和過早退役的事情!


需要好教練 +好治療師


比老將比得過中國王一夫?
我也不抖機靈了
首先,競技體育很少有人在巔峰退役(其實也有),後半段都是傷病不斷
外國技術好,可以很大限度延長運動員的運動生命
我國比較落後,不過在追趕了,將來會更好


我認識的頂級運動員已經領了殘疾證。
據他告訴我的,他們不只是注重練和飲食補劑,做電針都是稀鬆平常的事,至於按摩放鬆更不用說。
他們大多關節有傷,而這是經年累月高強度訓練造成的,因為不如此,就難出成績。


是否會出現運動損傷?

和運動員的技術水平沒有直接關係。

損傷類型和參加什麼運動有直接關係。

射擊的更多是長時間固定姿勢造成的肌肉勞損僵硬,而非激烈對抗造成的骨傷。

而籃球,足球,橄欖球,及搏擊項目,都屬於激烈對抗性運動,你是否會受傷,不完全在於自己的訓練水平,有一大半是對手決定的,在激烈的對抗中,沒人能保證絕對安全。

下棋的,還頸椎病哪!

只是損傷類型,和嚴重程度的區別。

都會不同程度的損傷,但傷後的康復,能否繼續運動,在國內外存在巨大的差距。

競技體育的體制,教練員的素質,有很多區別。


競技體育是殘酷的,成績是第一位,而不是健康,慎重選擇。

如何盡量避免?

1:相應的運動護具是必須的。

2:優先的教練,合理的訓練計劃

3:如果一定要參加激烈對抗的比賽,你需要一個團隊的保障

4:只是跑步要簡單的多,學習掌握技術能力,不要過量。


越是高水平的運動員,越需要最專業團隊的幫助,就算不能避免損傷,但卻可以延續運動生命,提高比賽成績。


國內運動員大賽各隊一般會聘請相關專業醫生,也就是隊醫來隨隊訓練,(注意是聘請,也就是花錢的,不管這個隊醫是國家隊還是省隊機關的,是要花錢的),以便及時診治運動員。專業運動員分為多個檔次,一般最高等為全運會或國家隊種子選手,這種是優先保障的,其他等次一般隊醫是不會太照顧的,為什麼,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各個大賽的獎項,一旦運動員獲獎,他的教練和相關團隊都有錢拿,而種子選手獲獎可能性最大,所以一般種子選手會有優先的照顧。

而各個運動員為了爭取名次,一般不會安心接受治療,想想NBA中科比他們為什麼有嚴重傷病還有堅持保守治療,堅持打完賽季,一樣的原因,這樣導致了他們的傷難以及時得到良好的治療。

最後,離開體育系統後,全國各地的骨外科和運動醫學的醫生水平層次不齊,且醫院診治的目的和運動隊隊醫不同。醫院中沒大毛病,沒骨折之類的,一般醫生不會太重視,因為一個長期修養可以好的軟組織傷,讓你照核磁共振和用大量的葯,很多人還可能誤解醫生的用意,且在醫院醫生看來,第一位是一定程度的健康,第二位才是保持較好的運動能力。

而專業隊的隊醫的目的是讓運動員從受傷中恢復他們的運動能力,且最後能進一步接受更多訓練來提高運動能力,以獲取運動成績。

且醫生這個職業是講究臨床診治經驗的,說實話,很多醫院醫生的診治經驗對於運動損傷並不多,但專業運動隊的隊醫一直為運動員服務,他們對於如何診療各類運動傷經驗極為豐富。這一點也很多程度決定了對於很多人的運動損傷,醫院的醫生更多是用修養加一些常見外用藥來處理不用手術的傷病。

以上是一個模糊的稍微走題的答案

高水平運動員的背後有著平常人接觸不到的醫療保障,但只有高水平這個層次。

對於一般人,作為一個經常運動,又接觸過專業隊醫和普通醫院骨外科、運動醫學的人來告訴你:遠離運動損傷,

第一,運動開始以自身體重為主,在上重量和對抗前,檢查自身有無體態問題(別真的以為古代那些戰場演化出來的門派,入門花長時間站樁是浪費時間),先調整體態

第二,正規學習專業運動動作,掌握正確運動模式

第三,運動前,放鬆肌肉,松解緊張的肌肉和筋膜,熱身(專業運動員熱身半小時以上都是正常現象)

第四,運動循序漸進

第五,結束的時候依舊放鬆和松解肌肉和筋膜

對於很多人,平時坐的時間太長,體態問題有,身上肌肉很多都是緊張狀態,這個必須要注意

如果你覺得我說的麻煩,就不要學專業運動員那樣高強度、高負荷運動,畢竟別人是靠這個吃飯的。

健身房教練很多大多停留在教你如何正確使用器械上,運動有能力要找有正規體系認證的人教運動。

對於專業隊隊醫,一般人接觸不到,且他們的服務費用較高,一些離開這個體系的醫生又在外服務,價格一次300-1000不等,一般人可以找有口碑的康復科處理,常見方式,按摩+針灸等理療

還有教你做康復動作

找個能做這些的醫生不難,難就難在那個醫生有沒有足夠的診治經驗


開篇前我先說一下,我曾經是個典型的經驗主義者,我掌握的東西幾乎都是結合我自己經歷過或者看到的一些東西來判斷,後來才知道自己有多low所以我在大學中選修了一門體能訓練的課程。我也只能把我目前所學到的說出來。畢竟剛上了兩堂課的我理論知識並不是太充足。所以如果有錯誤的地方歡迎來噴我。我會儘力改正。
進入正題。


從體能訓練的角度來說,身體素質的提高是預防傷病的最佳手段。
這裡的身體素質指的是你的身體的整體素質。簡單來說就是你身體的大肌群,小肌群,深肌群,核心力量穩定靈活等能力都達到一定標準。並且不會產生代償效應(代償效應會讓動作變形,大概意思就是你在做一個技術動作時你主要收縮發力的那塊肌肉的力量不足以支撐你完成這個技術動作,這時身體其他部位的肌肉就會產生一種補償作用。比如說你在力量練習時做曲臂,如果負重過高,肱二頭肌的力量不夠。你就會彎腰,靠腰部肌肉的力量來帶起手臂。)因為很多人身體左右的力量明顯不均衡。
技術動作的準確性對於傷病預防也很重要,這對於身體的穩定,協調,靈敏,柔韌的要求都有。技術動作做對了,就不容易受傷。
還有就是準備活動的重要性不可忽視。準備活動可不是簡簡單單的頭部運動之類的,準備活動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出汗。加熱身體肌肉。這裡我推薦動態拉伸訓練。這個拉伸訓練不但可以作為高水平運動員的活動項目,對於力量薄弱的人群也能起到力量鍛煉的作用。非常好的項目,比衝擊性拉伸好的多。
然後就是訓練結束後的放鬆運動了。要藉助器械啊什麼的要求挺多,簡單的就是靜態拉伸。更好的放鬆肌肉,可以有效減少肌肉拉傷的概率。

我作為一個還在不斷摸索學習的學生能想到的預防傷病的方法也就這麼多。特別感謝我的體能訓練導師教我的這些東西。的確學到很多。大學三年裡面對我幫助最大的就是體能訓練的導師了!兩節課我就學到了這麼多東西。還是要繼續努力學習吧,如果我有什麼說錯的地方,請務必噴我。不要讓我誤人子弟。謝謝!

如果有認識我的同學看見了,你就當做沒看見,因為我身邊同學裡沒有學這個學的比我好的。我錯了你也看不出錯在哪裡。

看見有朋友說專業運動員懂得更多,可我就是專業運動員啊,我就是因為懂得太少所以才在大學的時候努力學習的。


出現運動損傷的原因有很多,肌肉力量不足,(這個對於運動員來說可能性比較小);肌肉力量不協調;本體感覺差;神經肌肉控制能力不夠;平衡協調不足;有部分運動員肌肉僵硬,只是表面肌肉發達,深層穩定肌群沒有被激活,不能很好的穩定腰椎;也有部分是體態問題,比如一個運動員胸椎靈活度不足,腰椎就要去代償胸椎去完成更多的旋轉動作,而腰椎本身的解剖結構是不適合去完成旋轉動作的,長期下來就會導致腰椎出現問題。
長期的膝關節力線對位不正確會導致膝關節關節面磨損,關節內半月板磨損。


才想起來我之前馬了這個,作為一個AT(athletic tainer)在讀學生以及一名永遠上不了場的替補球員。可以說一下感受吧。
一名世界級的運動員背後都有一整支的團隊來服務他,包括營養師團隊,康復師團隊,訓練師團隊,藥劑師團隊(大家不要噴我,一個世界級的運動員大部分都會服用藥物,不被反興奮劑機構檢測出簡直簡單)等等,每個團隊的分工都非常明確,但是又不能脫離掉某一項,需要各個團隊之間互相配合,來維持運動員壽命。這就需要說到這些團隊中的工作人員的專業度了,在這些專業比較發達的美國幾乎不可能結束了本科專業的學習就投入到工作中的,原因就是在本科專業中我們需要學習大量的基礎內容比如exercise science(運動科學),pre-med(醫學預科)biology(生物)等等來為以後碩士階段的學習打基礎,碩士階段的課程就可以接觸到這些相對專業的內容了,於是相對國內的來說大部分運動康復專業或者運動員訓練專業在本科階段畢業後就可以投入到工作中去,個人認為這是對運動員最大的不負責任,首先他們有的只是專業內容而沒有需要承托這些專業內容的基礎內容,這是非常致命的缺點。再加上美國的這些協會對於證件的考核指標非常嚴格。比如AT來說需要順利畢業的話需要在一名已經認證了的AT手下工作滿100小時。但是國內大部分這些辦法證件的機構大都為私立機構,付錢上課考核發證兩周甚至有一些7天就能拿到這張證件,這也是為什麼經常可以看到體育新聞里可以看到說什麼什麼球隊從國外聘請了一支專業的體適能團隊,很少能夠看到從國內聘請的團隊。那可能有人會問我!體院畢業的那些人去哪兒了呢!?工作能力強的或者的確有水準的康復師訓練師大部都依舊在體校的編製內帶一些年輕的運動員。而那些草草畢業的,花錢花一個月考幾張含金量很低的證件去健身房當個銷售順便當個教練,或者自己開一個小工作室
(先去吃飯,下次想到什麼更什麼)


nba里各種受傷後迅速恢復的一大把

比如螺絲(雖然實力大不如前,但比起普通人已經是神跡)
比如利文斯頓
比如嘮嗑

普通人如果受同樣傷以後基本就一輩子遠離籃球了

靠的就是康復體系(手術水平 復健運動)和頂級的營養師

中國在這方面的人才實在太少太少…


為什麼會運動損傷,因為肌肉的力量不足而導致在做某一個動作的時候損傷了肌肉,人體結構就像是一根繩子,繃緊了最弱的那股繩就會斷.
避免運動損失的根本就在於加強自身那裡薄弱練那裡.還有就是不作死。


練啊 把肌肉練到極致 詹姆斯很少受傷


謝邀~

基本頂級的運動員會有一個非常專業的康復師團隊,是一個團隊為一個人服務

高水平運動員所具備很多專業的運動能力

核心力量,平衡穩定性,本體感覺,肌肉耐力等等。

這些都是防止你在激烈的對抗比賽中出現運動損傷的重要保護


首先高水平運動員就是在不斷挑戰自己的身體極限,運動強度都是超負荷。在這種情況下還是還是每天都在進行,日積月累,身體怎麼會不反抗。其次,你看到國外有很多老將還活躍在戰場上,其實他們的身體也承受著種種傷病,只是是不是對他的那項運動是致命的,還有在訓練的時候不僅會提高運動員的肌肉力量,關節力量也是每天都要進行的。


您好 運動員的訓練強度之大是遠非普通運動的 但還有一點大家忽視了那就是一個運動員意志品質 中國人多那麼所以競爭就大某一個運動員出現傷病影響訓練很有可能就被別人後來居上 而且國內比賽的體制和國外是不同的很多時候運動員可惜的不是傷病而是有能力卻得不到比賽的機會所以被迫退役 而國外的職業拳擊產業發展的已經很成熟了 像泰森 帕奎奧他們都出身貧困 打職業拳賽可以給他們帶來生活的來源所以豐厚的出場費刺激著選手即使有傷病也會有去打 我們國內 的拳擊產業近幾年才開始發展 發展速度是很快的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機會讓拳手有比賽打 作為一名拳擊運動員我也很期待這一天


告訴你靠基因你信嗎。。
運動損傷無法避免,如果真要說避免的方法就是注意各個動作發力的正確性。
因為每項運動在長期的發展中都會形成一套標準的動作,這些動作是經過時間的考驗的,具有很強的保護因素在裡面。
所以我猜啊,你這些有傷病的朋友,有一半是發力不正確,動作不標準造成的。另一半就是基因了。這個真沒避免辦法。


白話一點,就算能罰球線起跳扣籃,也要多邁一步踩線保護自己。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漫畫《明日之丈》中的矢吹丈?
別人不敢打自己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為什麼拳擊手容易得帕金森綜合症?
準備業餘拳擊實戰,如何提高體能(耐力)?
如何提高直拳技術?

TAG:健身 | 運動損傷 | 運動員 | 拳擊 | 自由搏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