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誰關心過馬拉松賽道上的最後一名呢?


這個問題,必須答一下~

今年(2017年)4月16日寧波山地馬拉松。作為一個,只要抽籤就中不了簽的人,連續落簽了廈馬,上馬,揚馬。然後發現在3,4月份的巨多馬拉松中,寧波山馬是少有的報名不需要抽籤的,而且在寧波,離魔都又很近,果斷報(wa)名(keng)之。。。

順便介紹下跑前這段時間的狀態,工作之後,明顯跑量大幅下降,一周最多跑一次,而且以5km左右居多。上一次全馬還是一年前,上一次半馬也是半年前。

直到賽前一天,我在寧波很哈皮的吃著海鮮的時候,我爹給我打電話,說這個山地馬拉松好像難度係數很高,你要注意啊,跑不下來別硬撐啊。然後,我很自(er)信(bi)的說,又不是第一次跑馬,還能有問題? 然後,回去翻了下參賽手冊,一看完賽關門時間8小時,心想為毛不是普通的6小時,8小時,走也走完了啊,奇怪。 比賽是早上8點開始,我預算著就算難度係數大,五個小時也就完賽了,訂了個下午3點半的動車票,打算回上海在好好休息。然後就準備好衣服,開森的躺下了。

第二天一早,到了賽場,一看,為毛這麼多人帶著登山杖,有必然嘛,這群弱雞。然後,哈,還這麼多人背著能量包,你們要幹啥,野營嘛?跑個42公里至於嗎,你們。哎哎,你們穿著越野跑鞋,幾個意思啊,不嫌腳不舒服嗎?

然後,比賽開始後,跑過3km平路之後,我看到了這樣的路況

內心,什麼鬼,爬山嗎??不是說好的跑步嗎?

然後,才發現全是這樣的鬼路,一路就是翻山越嶺。第一個山頭下來,缺乏鍛煉的小腿,竟然就開始了抽筋狀況,這時候,才剛剛過10km。

從最先的跑步上山,到後面的完全靠走,再到後面的,爬個坡歇很久。伴隨著日漸中午,陽光巨好,溫度和體力都到了極限。前面依舊是一座座山頭,不停地山路上下坡,就只希望看到補給站,一路上不斷有人退賽,還有中暑被擔架抬出去的。

第三個山頭的時候,被我忽悠一起來的師弟已經出現嚴重的腿抽筋,選擇了退賽,此時是24km的補給點,後面又將是剩下的山路賽段。我猶豫了下,決定干到30km的時候再決定是否繼續,於是一個人開始接下來的賽段。此時的狀態是一跑動,小腿就會抽筋,只能採用快走的方式,盡量不歪曲小腿,大腿也已經出現抽筋的狀況了。

在28km處的時候,我遇到了此次能完事的最得力助手,看到前面一個背著補給包的小哥,看著很好說話的樣子,因為此時賽道上人已經不多了,也就一起說說話,走下去了。一路上,相互鼓勵,互相抽筋,幫助拉伸。不斷地在每個醫療點和補給點噴霧,緩解抽筋癥狀。33km往後,已經是只要出現上坡,一定會出現抽筋的極端狀況了。體力極限,完全靠意志力和覺得最後不能放棄的信念在支撐。此時,已經是比賽進行的6個小時了,我已經完美的錯過了寧波站的那輛動車,手機電量也已經耗盡。之前還能保證在快走的基礎上,每10分鐘左右行進一公里,此時需要每1公里休息5到6分鐘進行緩衝。每個補給點,依舊有最後留守的志願者在山上,給我們加油,哪怕只有最後的幾名跑者,給我們補給,噴霧,鼓勁。

支撐到38km時,我們發現以現在的速度,已經離關門時間很接近了,想加速前行,可是,全是山路,依舊很多的上坡,雙腿處於一直抗議階段,大腦一直給予抗議無效指令。翻過最後的山頭,還有接近兩公里的路程,還有15分鐘的時間。小哥說,咱們跑一段吧,還是很可能完賽的。堅持了7個多小時,果斷決定跑,結果跑出去不到200米,我的小腿嚴重抽筋,已經無法跑動。我讓他先跑,應該能完賽,此時,我已經決定放棄了。小哥說,一路都堅持過來了,必須一起啊,沒事的。便陪著我一起用走的速度忘終點前行。此時,路上已經有很多結束比賽,帶著完賽包往回走的人,和很多收拾回去的工作人員。內心只想著,無論如何,要到終點。

轉過最後一個彎,終於看到了終點,還有最後的兩分鐘關門,我撐起最後的體力,開始跑向終點。終點的志願者,看到我們,都好興奮,一起跑過來,給我們加油,告訴我們,可以的,來得及的,可以完賽的,在旁邊陪跑,助威,拍照。當然還有在終點焦急等待的師弟~

終於,終於,我們結束了最後的一點距離,小哥以爬行的姿勢過線,我(對,就是白衣服那個胖子)提前關門時間48秒完賽。

讓我感動的是,志願者和工作人員們都堅守到了最後一刻,記得這是所有跑馬中,終點線前收穫最多歡呼和掌聲的一次,賽後還接受了官方採訪。


最後三名合影~

只要自己不放棄,這些人都會在這裡等你,最後一名,不一樣的經歷,得到的關心一點也不比其他人少,甚至更多一些~

(堅持下來了,你還有心情去想誰去關心你,這時候唯一要去關心的是自己的腿還能不能用,還有錯過了動車,我怎麼回去,明天還要上班/(ㄒoㄒ)/~~)


心機小TIP:如果沒實力跑第一,請跑最後一名,也會有很多露臉機會的~~

重要提示:跑馬需謹慎,平常需鍛煉,比賽勿硬撐,身體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


今年的合肥馬拉松
講真,就因為看了這個,合馬也被列入我的必跑名單


真正好的馬拉松賽事,都會給第一名和最後一名同樣的待遇,這才是最好的人(宣)性(傳)關(亮)懷(點)啊。這點歐美的賽事往往深諳其中之道,做的非常出色。那些最後一名衝線時也並不孤單,終點處仍有很多人在等著他們。


比較印象深的最後一名:


塞德里克-金 Cedric King

一個美國老兵,前82空降師老兵,在阿富汗踩到地雷失去雙腿。他參加過多次波士頓馬拉松,2014年紐約馬拉松陪著癌症患者一起最後一個踏上終點的計時毯。當時天色已黑,距離開賽過去了9.5個小時。

在終點很多人等著他們過線。紐約馬拉松關門時間是8.5小時(實際上這個比賽並沒有關門時間,8.5小時指賽事提供服務的時間,超過時間後你也可以繼續跑,只是補給啊計時毯啊什麼已經撤,但終點一直在那,也有組委會的人在那等),後半程有一些人陪著他們跑/走。


塞德里克-金戴著假肢,途中還掉過很多次。他們最終衝線時的照片↓↓

可以看到還是有很多人在等著他們,終點也沒拆掉,他們也會收穫自己的一塊完賽紀念獎牌。


塞德里克-金也參加過波士頓馬拉松(不止一次),有一次成績是7個半小時。不是最後一名,身後還有一些人。

也參加過迪斯尼馬拉松,成績顯示差不多7.5小時。

邁克爾·梅拉梅德Maickel Melamed

這哥們要更出名一些,他患有先天性的肌肉萎縮,今年41歲。2011年Maickel開始跑馬。11年紐約馬拉松他用了15小時22分鐘跑完,12年他又跑了柏林馬拉松,後面還跑了波士頓馬拉松,等等。

13年芝加哥馬拉松用了16小時46分。


嚴格意義上不能說這哥們是「最後一名」,因為本來參賽也有點像外卡特殊選手,全程有團隊陪著他。最初他報名參加的時候,紐約馬拉松賽事組織者以身體原因拒絕了他的申請,後來在一個國際組織的幫助下才獲得了參賽資格。

對一個肌肉萎縮者來說,走完也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還有一個印象比較深的是今年採訪布拉格馬拉松組委會:https://zhuanlan.zhihu.com/p/22525059?refer=runningstory 問到賽事有什麼亮點時,組委會說了件今年賽事最後一名的事,恰好這最後一名是個中國人,上海姑娘:

布拉格馬拉松的關門時間設計成7小時,這可以讓很多選手以很坦然的心態去完成比賽,但對一些人來說跑完馬拉松仍是不小的挑戰。終點前幾百米,我們安排了一些旗手,他們每人扛著一面參賽國的國旗為選手加油,最後一個選手跑過來時。旗手們會跟在他身後一起跑過終點,現場DJ也會邊陪跑邊加油。
今年比賽的最後一名來自上海,小姑娘說她途中曾幾次想放棄,最後這段全場的加油讓她特別感動。

塞德里克-金 Cedric King 邁克爾·梅拉梅德Maickel Melamed 這樣的「最後一名」在美國一些馬拉松上並不少見,他們有些是身體有缺陷的人,有些患了絕症,有些是身體創傷的老兵,也有比如親歷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之後的倖存者,他們一方面都代表了一些慈善基金/身後團體的形象和精神,一方面也確實很努力很艱辛的去跑/走完馬拉松,組委會對這些人都很照顧,也給予很多人性關懷,事後大型的媒體報道也會很多。

而像布拉格馬拉松這種就有點是賽事方的小巧思,我看過這段最後一名衝線的小視頻,確實很感人也很振奮。布拉格馬拉松的主席還會在終點與每個完賽者記賬慶祝,這讓人對賽事徒增了很多好感。


之後報道一些國內馬拉松我也留在賽道上,6小時關門時間後多數比賽忙著收拾,志願者也都差不多結束工作,那些跑在最後的人慌慌張張準備衝線完賽,有時候看到覺得挺遺憾。如果組委會的一些工作能再堅持半個小時,終點多安排一些人迎接那些跑在最後的人,不管情感層面還是賽事口碑上也許都不一樣了。

——————————

跑步有故事 - 知乎專欄


第一次參加的馬拉松是二零一三年亞瑟士的北京西山山地半馬。


當時才跑步一個多月,腿上帶傷,大概是跑了最後一名,當我到終點的時候,好幾個全馬選手已經衝線了,我抵達終點,領取完賽包時聽見工作人員嘀咕,聲音還不小,說——這麼晚才到。


我默默拿了包,心情複雜地走人。


在今年的 UTMB 雅荻跑步直播秀終點裡才知道,原來在一些比賽中是有 DNQ ( Do Not Qualified ) 這樣一種提法的。這是一種 DNF ( Do Not Finished ) 之外的「完賽」。


今年的武漢馬拉松,最後一名完賽的,武漢市長給頒了獎。這是國內少見的給最後一名做點什麼的比賽。看來武漢馬拉松真的學習了很多國外的比賽案例。

另外印象中還有深圳大鵬馬拉松,我2015年跑的那年,最後臨近關門的選手,都是由萬科的總裁郁亮去發的獎牌。


有些人吶,就是國外的月亮圓一百倍。張口閉口國內怎麼怎麼樣,國外怎麼怎麼樣。即沒有調查研究,也沒有親身經歷,張口就來。

拿我參加的吉林馬拉松來說。三個超時選手死活不上收容車。最後警察,救護人員,志願者,一邊勸他們上車,一邊給他們加油,一邊跟在他們三個後面完賽。還在吉馬官網上留下了這樣一張紀念照。

大概我參加的比賽少吧,也許其他的國內賽事都是特警拿著警棍,卡著時間等著把超時選手抓上收容車。另外,馬拉松是競技運動,不是廣場舞,不是廣播體操。超時棄賽是理所當然的!尊重規則,不給人添麻煩,是跑者基本禮儀。尊重比賽就是尊重自己!


然而我覺得可能是太多人提了這個問題,所以大家都去關注最後一名。
那麼新的問題來了,我們為什麼不去關注倒數第二名呢?


不明白為什麼要關心最後一名??(難道年底評優秀給第一名的發獎品最後一名的也該有??)常言說幾分汗水幾分收穫平時不鍛煉關健時哪能出好成績??今年大馬我認識一位老爺子幾屆大馬參與者今年7O多歲完賽成績516,如此的完賽成績怎能不讓那些最後一名汗顏??!


不知道,反正我連第一名是誰都不關心。


強行答題。
參加過眾多馬拉松,從2012年廣馬開始,成績從4h內一直掉到了5h40...,最近一次的馬拉松是2016年的廣州馬拉松。那一年我一度極為懈怠,根本沒有達到馬拉松訓練的量。卻由於慣性報了全馬。(五年跑者不需要抽籤)
在比賽當天,各種不適感來得比以往更早更猛烈。抽筋是小事,我一度眼睛模糊,完全看不清眼前的,疑似中暑癥狀。當時的我在17km處已經知道不可能在6h內完成,心裡也勸說自己放棄。收容車一直跟在我後面,車上還有另一個基友在對著我吼,場面一度很困難。
然後我也沒上收容車,慢慢走走跑跑,行人非常多,車輛也開始到處跑,路邊都是拿著完賽牌牌的歸者。
好在身邊還有其他的人,一個妹子也準備走完全程,那時候大概34km吧已經6個小時了,我們就一邊聊天一邊愉快的走走停停到了終點,期間討論了電影和機器人智能....也遇到了因為我隨口說了句好想吃飯而給我們買蛋黃派吃的大叔(可是忘了買水,服務站也沒水了,完全吃不下),還遇到了以前外聘教的學生,大喊老師加油。總之最後500m還是跑過去了,腳已經疼崩。最後時間7h25mins,最差的一次。
今年廣馬,我學乖了,準備報一個半馬緩解一下,廈門或者深圳馬拉松再去全馬吧。
強行一張。(漢馬上色彩斑瀾的我)


有些馬拉松賽道涉及的道路比較複雜,加上路權的問題,不可能沒限制的讓人在馬路上跑吧,所以設置關門時間除了是層門檻也是要把路權還給原來的用路人


約翰.史蒂芬.阿赫瓦里


初中高中測跑步,我總是最後一個,結果連老師都忘了還有一個人,沒有成績,這個時候感覺自己很被忽視,這個跑馬拉松的最後一名是一樣的。


等我去跑個最後一名然後再來回答這個問題


大眾關心是榮譽,你身邊的人才會關心你。


那些正常人,沒做好準備,沒有系統的鍛煉,全憑一腔熱情,和不要命的堅持,跑了最後一名,我覺得是對比賽的不尊重。


推薦閱讀:

晚上跑步相當於慢性自殺,這句話對么?
冬天跑步需要什么装备?
跑步運動中「配速」這個指標的意義是?
想跑半程馬拉松,現在的水平該如何訓練才能提高?
為什麼我每次做完靜蹲後,接下來幾天感覺膝蓋不順甚至有彈響?

TAG:跑步 | 馬拉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