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自己表達能力差、理解能力差,溝通能力差,每次都讓別人挑毛病,感覺做什麼頭腦都不太清醒我該怎麼辦?

我到底該怎麼辦


抱抱樓主~我表示我也是這類人。有時候理解不了他人的話和詞不達意真是很難受啊!!於是我是這樣做的,現在已經有些提高了。
1 寫日記。這個真的能提高啊!!寫了三四天我發現我的思路越來越清晰了,而且語言運用也靈活了不少。長此以往,會有很大的提升的樓主!
2.跟人說話 這個也很重要啊!不要怕說錯,說錯被指出來那就改嘛,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就是要多說話,最後一定要要總結怎麼說話能達到你想要的效果,不斷的修正,不斷的修正…
3.大量積累。你可以看書,微博,貼吧,知乎,微信…看到了一個點你就記下來講給別人聽,時間長了真的有很大的進步!
4.鍛煉。鍛煉可以提高記憶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聊天中,用腦子記下來對方說的前幾句話,讓你們的交流中心始終在一個範圍框架下(類比網路聊天),這樣你會更能察覺對方的表達意圖。說白了就是記憶力強,聯繫上下文的能力也強!
就以上這些啦!有些東西我還在實踐中,到時候有了效果後再分享~


首先確定你的智商擁有中人水平。
那麼你所以面對的問題就都能找出根源。
並且我個人認為題主並非不知道怎麼辦,而是想知道怎麼速成。因為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大家擁有差不多的智商的情況下,別人辦到了你辦不到的事,那隻能因為別人經歷了你沒經歷過的事。也許是一次演講,一次歌唱表演,一次辯論。也許是和別人一段堅實的友誼。也許是家庭的一段破碎,與堅持。而在一次次的選擇中,題主可能選擇了迴避和保護自己。如今的我們,必然是過去的我們加上我們的選擇。那麼題主真的沒救了嗎?就像我開場所說的,當然不是,只要有中人之資,就能做到。我本身也屬於內向,怕見陌生人,從小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有點敏感,跟答主其實差不了太多,但是我也做了選擇,選擇去嘗試,去積累。

有時候你不去挖掘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潛力的,從小學開始我寫作文就是一塌糊塗,到了初中也一樣,那時候每周要求寫周記,偶爾寫得好老師都會說我抄了作文選什麼的,根本不會相信我。所以每次考試我也是一看到作文就腦充血,一片空白,最後胡編亂造一點東西,堆滿字數交差。一直到初中3年紀,算是我的運氣吧,遇見了一個很好的老師,一直鼓勵我,有時候文筆爛,人家說我思想新穎。寫的羅嗦說我敘事詳細等等。於是順理成章地愛上了寫作,後來寫過很多小說(自娛自樂),還有很多意義不明的不知道什麼題材的東西,一直持續到我大學畢業。我也並不是天賦異丙,也沒有什麼突出的成績,但是至少,我從一個厭惡和害怕寫作的人,變成了一個喜歡寫作的人,對我而言就是莫大的勝利。

也許你會問,如果沒有那個老師呢,你還不是跟我一樣?可能吧,因為我沒辦法重複如果之後的生活,去探一個究竟,但是終究我是可以做到的。我的契機可能是這位老師,而你的契機會是其他的什麼,俗話說的好,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如果你不曾渴望,即便命運到了你的跟前,你也認不出他。

題主還是靜下心來好好地去積累、嘗試,指望突然頓悟,不太可能。每個人的天賦高低本來就有差異,這沒什麼好辯的,就算題主努力之後依然做不到,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人生如果都因為知道結果才行動,那永遠都沒有那一天了。如果題主表示我已經努力了,還是不行呢?那麼回到文章的開頭,一你不是白痴,二別人做的到,如果你做不到,那麼是為什麼呢?


確實與實踐經歷有很大關係。年少時孤僻到話都講不好,對事物的排斥感 不與人言零交流,不知不覺早已對世界避之不及。那時候對方的話聽完,總會先去分析想很多才決定要不要講話,具體說什麼才好。也習慣了常年自我探討這樣的對話方式,習慣到每次先與自己說一遍再重新轉述於外界。

了解別人怎麼想,大意是很怪,怪到調頻率永遠在外。好友最開始的評價: 總感覺 總是莫名其妙 獨樹一幟。講不清 怪怪地。再轉變為越是了解卻越能體會,我想和我最後在一起的都是越是了解,卻相反越不覺得我怪的人。當然成長的經驗,早已不再徘徊於獨樹一幟,過於普遍的自來熟行為規範,穩當的持之操練,這般的武裝只為需要成為比以前更開心的自己。為此結識的友人 雖感到有些累總體很愉快。

大概過去太擅長一個人獨處,習慣於書本且流連忘返書中角色,頻繁地自我交談。身在大環境無意間常常隔出界限,完全聽不見別人說什麼,會被呼叫著: 你可以從你的世界暫時出來一下嗎?過分樂於自我交流,內心戲現在想來似乎實在太多。成型的獨立意識時期階段,前前後後最終成長為表象正常的大多數人。再不被過去開玩笑的調侃二次空間的臆想症。

從自我世界出來開始確有煩躁焦慮,四年的積累經驗,社交習慣已然是不再像過去的陌生人,又急切和熱烈的整合,整合成更完善的獨立個體。後遺症在於害怕過久獨自呆著,無法獨處會坐立不安的焦慮亢奮。再無法喜歡書本。娛樂和社交帶來的快感厥值高出乏味無聊的生活多到太多。

每個人都需要自我沉澱,最終促成一種中和的結果來維持這一生,需要的是更多的閱歷和時間。你我都相同。克服提問談及的怪圈最好方法是: 改變對事物的恐慌和排斥感,以及一定足夠的自信。一個人在現實中講不出話,卻在自己的世界裡滔滔不絕孜孜不倦,必定是自己的內心出了問題。

最應該先去戰勝的不是怎樣口若懸河,而是在心中奠定足夠的力量,慢慢厚薄積發。

當不畏懼一切放下包袱和沉重的情緒負擔,包裹得很嚴密的自己,開始 自嘲 表演 取悅 竭力剋制另一面: 聲嘶力竭的吼叫和過分的安靜,越是摔的痛越是笑得最大聲,看似在掩飾一切,只因為我怕了從前。

不知覺成為他人生活的氣氛調節。哪怕是鬧了笑話抑或失敗,扮丑的取悅別人,嘻笑怒罵地玩很開,滔滔不絕還被嫌棄的玩笑段子一點都不會感到不好意思。利用自嘲輕易脫身 笑得多愜意,別人也覺得逗逼 又把自己掛著玩。偶爾旁觀自己,始終很難取悅自己。

有句話說: 人的細胞每七年換一次,七年之後便是另一個人。而實際經驗七年大多數人都會變到不在少的次數,所以體察自己的細微變化不感到無措卻也十分有趣。寥寥見過幾回的兒時長輩覺得我內斂不愛講話,同學同事又會覺得我外向有趣只是有些敏感。他們的判斷都草率於你當下的表現,你不必改變那些自以為是的過多標籤和見解,你只需要內心平穩、足夠自信,愈發積極的侃侃而談。你了解什麼樣的人和你截然相反,什麼樣的人比你更開心,相互借鑒,當然你也可以保持自己。只是人生還那麼長,不多體驗幾種新的生活態度和行為模式,怎麼知道當下的就一定適合你。

任何都不及你的態度,積攢的實踐感受和經驗,最最重要莫過於對自我保留充分的信任。

還有答應自己 一定要多交流。


不要急於給自己貼上負面標籤,因為你追求完美、對自己有要求,所以不滿意。你認為自己有問題?其實不然。你要相信,你聽不明白的話別人也不明白,但他們不敢說出來,裝作理解的樣子。你不是理解和表達有問題,你只是很真誠。
下一次,聽不懂就一問再問,讓對方知道他的話讓正常人聽不懂;說的話對方聽不懂就一說再說,讓對方知道他理解力差且你很有耐心。
加油!記住,你沒問題,有問題的是他們。


越愛說話的人思維越靈活。你可以每天讀幾首詩或者美文,多鍛煉說話。再與人交談就沒那麼緊張了,就算說錯話也不會很尷尬了


不要把自己想得太過完美,不要不接受你自己,不要太在乎別人怎麼說你,你僅僅是你自己,你自己……

如果有問你有何特長,你就說我的腿特長。

因為我獨立,我自信,這世上只有一個自己,一個腿特長的自己。


我以為你在說我。。。我也很心塞。工作的時候發現越來越嚴重


作為曾經的內向患者,我很能理解樓主,由於大學時所選專業是企業管理,專業要求以及所處環境中同學都是能說會道,情商挺高,我也在刻意地訓練自己的表達、理解、溝通能力,用自己的切身經驗,來給您幾方面的建議,如有偏頗,可隨時指出。

首先,這三項能力中,我認為最底層的是理解力。大道至簡,可能對方在表達過程中本身就不夠清晰,真正通透的人是可以把很難的物理問題用平實的語言講出來,白居易當年作詩正是去大街小巷把詩讀給老人、婦人、小孩聽,並根據他們的理解反饋斟酌字句,所以先別急著否定自己,首先自我肯定理解力是夠的,這份能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肯定自己而後表達力、溝通力才有自然流淌的可能。

其次表達能力,評論區說「你語文肯定不是特別好吧?很久沒讀書了是不是?多讀書吧」,誠然讀書是很好的途徑,但有句老話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讀書可以增進對各種立場的理解,開闊視野,但多讀書不等於能表達,因為表達涉及到思維化的過程,舉個例子,我們看度陰山的《知行合一:王陽明》會覺得特別通俗易懂,讀起來酣暢淋漓,但如果我們閱讀的是王陽明的原著,就會覺得古文晦澀難懂、常常卡殼,事實上前者展開的是作者思維化之後、咀嚼化之後的知識,因而知識要學以致用,需要思維化分析的過程,那麼如何刻意練習呢?

(1)閱讀時用思維導圖理清作者思路

閱讀時兩個方面:

第一,看文史類書籍,把自己置身其中問自己當時的情境與場景中自己會怎麼做,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第二,讀書的過程中可以跳出書本,看作者的寫作套路如何,如描述現象-提出問題-解答問題等,近期一篇很火的文章《優秀的女孩是沒有性生活的》以大膽、決斷的寫作風格迅速掀起一番討論,鏈接中回答對於文章框架的討論很有意思,看清寫作框架有利於我們表達時的思維與邏輯培養。

文章鏈接:如何評價簡淺《優秀的女孩是沒有性生活的》一文? - 曾加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142187/answer/277392772

(2)表達時體系化、結構化邏輯鏈條

邏輯化最簡單的是表達時「第一、第二、第三…最後」,進階路徑時嘗試用不同的維度豐富回答,如時間與空間維度、不同的利益相關者視角(政府、商家、消費者等)…。作為商科專業應屆生這方面的思維訓練可以通過案例分析、群面題來培養;維度劃分完成後嘗試用故事例子去填充,這也算是秋招季的面試心得,大家都喜歡聽故事、舉例子,表達能力培養也嘗試讓自己成為Storyteller,思考如何講故事吸引你的聽眾。最後如果對自己來說缺乏口頭練習的場景,可嘗試從寫開始,用筆尖來代替思維化的過程。

推薦:

諮詢案例分析類書籍 《Ace your case》、《Case in Point》等;

美劇《波士頓律師》,可通過案例場景學習如何理性表達觀點與說服談判;

第三,溝通力。溝通或者與人相處時多給予對方肯定,多站在對方視角考慮問題,試著向對方提問從而正向鼓勵對方說,創造更多的共同點,經常喊對方的名字強化你們之間的聯繫。另外特別指出的是,肯定對方不代表老好人,誇的點需要是真實的,不然對方會覺得你的讚美不可靠。舉個例子,某天心血來潮換了髮型,明明一剪傻三個月,額頭較窄的我並不適合空氣劉海,可我有個朋友還是說你新換的空氣劉海好好看,長此以往我可能不太願意去詢問她的審美意見,相對能夠捋順我的說法應該是誇我的發質、發量或者其他,明確地表達空氣劉海可能初看有點不習慣,不過還好畢竟是次嘗試,上述說法不加分,至少不減分。

推薦:卡耐基《人性的弱點》

最後呢,想跟樓主說無需為自己的不完美難過,人生而不完美,或許溝通、表達、理解力上稍顯薄弱,但是或許你具有很強的數據敏感度、愛心與同理心爆棚,這些都是你的特質,接納這些不完美,然後慢慢讓自己變的更好。這也是最近看TED《脆弱的力量》給我的啟發,最後用《脆弱的力量》的一句話結尾,「What made us vulnerable made us beautiful",你很棒,值得被愛。


身邊就有一位大姐是這樣,嘟嘟一大堆聽不懂說什麼,說話沒重點,表達非常差。可以嘗試說話之前考慮一下,組織語言,說清楚事情,快想慢說。多看書多記錄多分析,總會提升的,人生就是要不斷自省,克服自己的不足,就是成長進步,慢慢發現自己越來越好。


多讀書。加油哦


深有同感 從上學到工作都覺得自己的蒙的,身邊的人都說我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我後來想真的有這種感覺,我的說話別人不理解,別人說的話我要反應一陣。總覺得自己比較另類


我也很困惑,但是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別人能做到為啥我就不能,所以一起加油,因為我更不甘心以後和他們一樣,我要比他們更好!


溝通的時候努力記住開頭階段你們講的話把握住主題;中間的部分基本就是一問一答,保持對敏感詞的注意;努力理解結尾的話,結尾的話一般都是總結的,提出建議和下一步怎麼做的。
閑聊就很隨意就好了 知道啥說啥


感覺跟樓主情況差不多。我主要是理解能力有問題,比如收到客戶的郵件,卻還要用自己的語言改寫成一個問句讓客戶再確認一下。感覺好丟人啊,像個蠢貨一樣。有時和別人面對面的交談,也會要求對方重複一下剛才說過的話,然後自己回味一下。不是走神,而是真的沒聽懂。這種情況確實好苦惱!!!


你好,感謝你的信任。感覺你的心裡負擔好重,對自己這般的評價,會讓你束手束腳吧,不敢去大展拳腳,總有很多的擔憂和不安。首先我們需要去弄清楚,這些評價,達能力差、理解能力差,溝通能力差,是客觀的事實,還是自己主觀的評價呢?回想一下,有沒有成功的事例,自己表現還不錯的經歷?是否真的像自己主觀評價那樣呢?因文字有較大局限性,希望以上分析對你有所幫助。存真心理小曹老師。


百樣米養百種人,一定可以找到懂你,能領會你的人。
言歸正傳,做事、說話前不著急,多想一想,用同理心模擬一下場景,想像如果別人這樣說,你會怎麼理解,反向思考。


行動是良藥。


最近你可能休息不好 也有可能你處在一個比較周圍人比較強的環境裡邊


我也一樣,表達能力很差。說出來的話沒條理,而且總感覺詞不達意,不能很準確的把自己想表達的意思表達出來。最主要的是用詞很猶豫,要麼不知道用什麼詞,要麼不知道幾個詞裡面用哪個詞更好,猶猶豫豫,表達起來真糟心!


誰有改善的經驗來分享一下


推薦閱讀:

在國內怎樣找到好的心理治療途徑?
老婆被拘留,出來後我該怎麼安慰她?
狂躁症如何治療?
我應該恨我的父母嗎?
長了十多年的痤瘡,還在繼續,每天做些什麼才能擺脫這種絕望的心境?

TAG:心理學 | 心理治療 | 溝通 | 表達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