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鋸嶺》是部好電影嗎?

有人說這部電影很感人

講句得罪人的話,我倒是覺得鋼鋸嶺可能是史上最差關於太平洋戰爭的影視。原因很簡單,戰爭場面一塌糊塗,人物刻畫故事劇情也看不出出彩的地方。戰爭場面,對比血戰太平洋、硫磺島來信、父輩的旗幟、細細的紅線,這部電影完全就是小兒科。美軍日軍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除了尺度大一點裝備多一點,完全看不出比國內神劇強了多少。雙方進攻都是人海往上堆,美軍沒有空中支援,大部隊呼啦啦地往上擁。日軍人數優勢(從反擊就能看出來),沒有縱深防禦,沒有炮火對美軍火力點的打擊,沒有地下機槍暗堡和放冷槍的神射手,有的只是那一個混凝土碉堡里的三式重機槍,500rpm的理論射速和30發的彈板供彈居然還能把美軍壓制的死死的,少數幾挺九六也不形成交叉火力,直直的往前掃。半夜不偷襲天亮了才大批大批衝鋒,美軍還毫無準備一觸即潰,哨兵都吃屎去了?日軍有這人數能對後續美軍造成極大傷亡,指揮官都是小學生嗎?大批衝鋒讓我想起了太極旗,狗血。之後美軍反攻一點傷亡沒有佔領鋼鋸嶺,日軍地道寬敞得能跑火車了,手持噴火器一把燒光,完全的抗日神劇水平。日本人的瘋狂沖次鋒就能表現?看看血戰太平洋吧,看看硫磺島家書和父輩的旗幟吧,看看風語者,看看細細的紅線吧。沒有戰鬥力和智商的敵人,怎麼襯托出pvt. Doss救人的艱難和偉大。當然,此處pvt. Doss是指故事的原型,一部電影看下來我對電影塑造的pvt. Doss一點尊敬都生不出來。戰爭場面扯,故事劇情反轉生硬突兀。人物刻畫嘛,我只對雨果維文演的主角他爸有點感覺。主角作為一個從未上過戰場見過死人的新兵蛋子,一個步兵連打成戰鬥力不足32,內心毫無波動,就和我坐在電影院里看這部電影一樣。從新兵到救75個隊友的英雄的心理變化一個鏡頭不給,直接一本聖經在手天下我有的樣子,敢問收了基督教會多少錢。從報名參軍開始電影就沒有配角了,所以這部電影的主角配角塑造無疑是非常失敗的。

梅爾吉布森的幾部,勇敢的心,愛國者,我們曾是戰士和這部鋼鋸嶺,戰爭細節把握的參差不齊,但都沒有做到很好,甚至比如這部鋼鋸嶺,可以說非常不好。無腦逆襲,愛國者鋼鋸嶺。排隊槍斃,我們曾是戰士,鋼鋸嶺。一群被擊潰的民兵就因為扛了個旗子反草龍蝦兵,我們曾是戰士和鋼鋸嶺,進攻無非就是密集陣型沖。這讓我感覺梅爾吉布森拍戰爭的手法自勇敢的心就似乎沒有長進了。要說他對人物塑造,這部無非達到了史上最低水準。總感覺他在勇敢的心之後想拍戰爭大片卻始終不得要領。我們曾是戰士雖然不錯但遠遠達不到能成為經典的水平。

請問大愛這部電影的人,是沒看過好的戰爭片嗎,還是理解能力局限於國內的神劇。

根本不需要拿許多戰爭片來說事,就關於二戰太平洋的,大部分都比這鋼鋸嶺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也許他想講一個關於信仰的故事,但格局非要這麼大嗎,也許從細節來表達電影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反觀《薩利機長》,就非常良心。雖然劇本和事實有出入,但就電影拍攝來說並沒有問題。雖然短,故事也看似平淡,卻被寶刀未老的東木頭拍的驚心動魄,吊人胃口,漢克斯大叔也是演技擔當,實在是值得好評的。相信在明年奧斯卡一定會有所作為的。

兩天兩部電影,差距實在是有點大。要是給機長9.5的話我只想給鋼鋸嶺4分,一分給原型pvt. Doss和他的經歷,一分給雨果維文,一分給美女泰麗莎帕爾默,一分個我尊敬的演員梅爾吉布森。


對於電影情節的敘述方式,拍攝手法,我不想多說什麼,畢竟各有所好,理解能力不同。但對於你對這部電影戰爭場景的評價,我還是想評論一下。
「 美軍日軍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除了尺度大一點裝備多一點,完全看不出比國內神劇強了多少。雙方進攻都是人海往上堆,美軍沒有空中支援,大部隊呼啦啦地往上擁」,太平洋戰場上的島有多大,部隊根本展不開,你以為奪島戰鬥跟平原大縱深機動作戰一回事嗎?日軍在重點防禦區域建設的防禦體系是由坑道,地堡,戰壕等組成的非線性防禦,具我有限認知中,應該還有屯兵,彈藥物資的儲藏專用區域,而且大多設在洞穴或坑道中,在這種戰場,只能用人海往上堆,一個點一個點的清除,這還沒把四通八達的坑道及出口算進去。空中那時沒有武裝直升機,沒有精確制導彈藥,空襲和海軍艦炮對地下工事效果有多差你知道嗎?
「 日軍人數優勢(從反擊就能看出來),沒有縱深防禦,沒有炮火對美軍火力點的打擊,沒有地下機槍暗堡和放冷槍的神射手,有的只是那一個混凝土碉堡里的三式重機槍,500rpm的理論射速和30發的彈板供彈居然還能把美軍壓制的死死的,少數幾挺九六也不形成交叉火力,直直的往前掃。 」電影中不止一次出現冷槍的鏡頭,你難道能視而不見?你到底看過這部電影沒?電影篇幅有限,怎麼可能把戰場所有火力點都完整拍一遍?不斷切換的火力場景就能腦補成火力密度不夠,沒形成交叉火力?你可知道當時的日軍裝備就這點了,就這些裝備就把奪島作戰變成了絞肉機,不會真有人以為美軍傷亡都是日軍自殺式衝鋒造成的吧。
「 半夜不偷襲天亮了才大批大批衝鋒,美軍還毫無準備一觸即潰,哨兵都吃屎去了?日軍有這人數能對後續美軍造成極大傷亡,指揮官都是小學生嗎?」你聽說過在特地戰場環境下,人數密度達到一定數量級是能夠彌補火力密度的不足這種理論嗎?哨兵在人海戰術下難道是鋼鐵俠?你不要老是拿那些戰爭電影來比較,建議你多看點相關文獻和文學作品,就知道你的論點有站不住腳了。
「 日軍地道寬敞得能跑火車了,手持噴火器一把燒光,完全的抗日神劇水平。 」那玩意兒叫坑道,不叫地道,坑道在這種特殊地形的防禦體系中有著不同的演化和功能,有交通的,有屯兵的,有倉庫的,有用作指揮的,有完全人工挖的,有根據地形改造的,日軍在島上建的坑道工事不是馬其諾防線那種風格,建議去搜下歷史照片,看看坑道有沒有寬敞的。
「 看看血戰太平洋吧,看看硫磺島家書和父輩的旗幟吧,看看風語者,看看細細的紅線吧。 」討論戰爭片的真實性,不能用戰爭電影來橫向比較的,這是最起碼的嚴謹,更何況這些影視作品都是很多年前的,除非你在看過鋼鋸嶺後立即重溫這些作品,否則很懷疑你是否還能記清這些作品的細節,不要想當然。另外再多嘴一下,風語者這部電影是一部商業的不能再商業化的電影了。
一味的跟風會被當作無腦,同樣,隨意的批判不代表睿智。有些人,你跟他講電影的內涵,他就跟你說射速,彈匣這種真實性細節,你跟他講電影是反映的真實事件,那他就跟你拿爸爸去哪兒來講真實性有多麼不靠譜,動輒玻璃心,真沒意思。
最後想說的是,戰爭電影永遠不可能反映真實的戰爭狀態,拿這部戰爭片和那部戰爭片比誰更真實,更是不靠譜,畢竟藝術是對現實世界的提煉。當然這部鋼鋸嶺該給多少分,見仁見智,我不太在乎它能得幾分,也不在乎它是否能拿獎,它不完美,但從個人角度而言,儘可能的還原戰爭與探討探討信仰結合的不錯,美國人的價值觀,宗教觀我未必贊同,但至少他們乾的不錯,當今中國人不是沒信仰,而是信仰被扭曲了,信仰什麼只是表象,信仰本質是一種執念,一種精神力量,它是一種強大到可以讓人上天堂也能讓人下地獄的的力量,這無關政治,無關意識形態。


先說結論:無論從鏡頭運用還是敘事技巧,薩利機長都全面超越血戰鋼鋸嶺。

血戰鋼鋸嶺有以下幾個硬傷:

一,過於渲染宗教色彩。整部影片頭尾部分都籠罩著神棍的氣息。這也是梅所拍電影的一貫弊病——他本人就是個狂熱者。

二,故事嚴重脫節。前半部分的鋪墊幾乎接近毫無意義,只有主角父親故事線是必須的,挖掘了主角寧死不肯持槍的童年陰影。(從心理學角度來講,這其實是很嚴重的疾病。)至於其兄及妻子,毫無存在意義,在後半段影片中幾乎接近路人甲。

三,為了血腥視覺衝擊力,把真實的戰場變成了射擊遊戲。實際上在太平洋戰場島嶼作戰中,美軍重大傷亡絕大多數都來自於日軍的自殺攻擊,地道冷槍,甚至是惡劣環境造成的疾病,並沒有軍團作戰全軍覆沒的情況,更不要提在如此狹窄的正面上聚成一團活靶衝鋒。看這裡的時候我幾乎要替美軍喊一句「羅斯福板載!」。戰爭是血腥和殘忍的,但也是陰暗和狡猾的,這種雙方排成一排互相槍斃的場景,只存在於這種電影和抗日劇里。

個人認為,薩利機長具有衝擊奧斯卡的實力是完全毋須質疑的,短短數分鐘的故事,延長到一個半小時,每時每刻都讓觀眾屏住呼吸,哪怕是已經提前知道了結果,也是手心出汗。這種敘事功力,再配合湯姆漢克斯天生在銀屏上練就的冷麵形象,已經讓人到了毛骨悚然的地步,如果給我執導位置和團隊,恐怕我三輩子也拿不出這種佳作。


和我的感覺是一樣的。這片我在豆瓣打三星,一星給非常稀少的太平洋戰爭題材,一星給入伍訓練的配角們,一星給後面的歷史照片和老兵訪談。

戰鬥場面我是期待看到兄弟連,拯救大兵那樣的場面的,可以感覺就是個美國版《我的戰爭》。而且因為是真實人物,所以有人如果說他們記憶中日本兵就是這麼打仗的還真沒辦法反駁。你要是說戰爭親歷者也有記憶偏差估計會被噴死。但實際上就這麼個情況,我覺得使命召喚5中的沖繩關卡都比這部影片的戰鬥場面更加專業。
而且花那麼多時間描述Doss和妻子的戀愛,還不如稍微提一下77步兵師在關島和萊特島的戰鬥,讓觀眾知道,Doss的戰績絕不僅僅是在鋼鋸嶺。沃辛頓和文斯帶著的這幫人也不是初上戰場的新兵蛋子,也許主角配角們的形象能更加豐滿一點。


剛剛看了佔領鋼鋸嶺,全程沒有碰女朋友一下。好電影。


隊友被包圍,正在死戰,也許最後一支槍開火就能打退敵人的進攻,道斯堅持信仰,絕不摸槍,隊友一個個倒在血泊中。道斯無論是否活下來,一戰封聖,從此人稱聖.道斯。

後人緬懷聖.道斯時,熱淚盈眶地說:信仰的力量真他媽偉大


一部爵跡,都有那麼多人手舞足蹈。鋼鋸嶺收穫好評,也值得納悶嗎?

一部電影是好是壞,都是個人角度的問題。題主從很多方面去考評,劇情設置呀,人物塑造呀,戰爭常識呀,武器種類呀,云云。可對相當多的人來說,他們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看得過癮,看得爽,就是好片。而不會去考慮背後的種種因素。

我承認題主的考評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但這也是因為題主愛好戰爭電影的緣故吧。相當多的人不過是為了放鬆娛樂,我看個電影你還要我考慮它劇情人物武器?

題主不必困擾。非要解釋的話,我認為這是圈子不同的緣故。正所謂,我見眾人多low逼,眾人見我應如是。換個領域,題主又何嘗不是被專業人士瞧不起的眾人呢?

以上。



說的太好了,痛快淋漓。同意給4分。只能說全片中規中矩,要是拿獎,也是多斯本身的光芒。


無法更贊同。。。大家一水的好評。是都沒看過戰爭電影么。不說電影了。比兄弟連和太平洋戰爭都差得遠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


影片中有幾個場景深深震撼了我:

1. 道斯一邊把救下的戰友放下,一邊不停念叨著「主啊,求求你,幫我多救一個」;

2. 配置空氣懸掛+光學防抖的拖動式帆布雲台,使士兵瞄準射擊更加精準;

3.自帶水平儀+陀螺穩定儀+背置式無需捆綁型固定綁帶的懸索擔架,道斯隨意躺在上面,吊上吊下卻異常穩定平順。


昨天喝醉了看了&<你的名字&>
今天看了&<血戰鋼鋸嶺&>

今天清醒的很,
更覺得乏味
由於本來的故事就很短小
多斯 赤手空拳在一次戰鬥里
救了蠻多人
且毫髮無傷...

這樣一個小概率事件
如何講述90分鐘,真需要點本事
男主能達成這一切只是運氣
別扯信仰
於是前面鋪墊的感情,訓練
全是卵的
跟男主能無傷救人點關係都沒...

實際全片就20分鐘
而且這20分鐘也很荒誕....
男主跑到日軍據點裡!
還救了個小日本!
還在據點從白天呆到晚上!
還全身而退!
這劇情我也是醉...

媒體大肆渲染的戰爭場面也如題主所說
無論拍的多真實
戰鬥本身還不如手撕鬼子..
人物處理幼稚
開始介紹了一些有特點的人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反正都是些可有可無的人
跟可有可無的關係
故事本身太差
斷斷續續的...一茬沒一茬的

梅爾吉布森拍過最好的電影應該是 啟示錄
他就適合 故事線簡單,人物關係單純
場面宏大,見面就是乾的電影

這個宗教偏執狂的故事,要麼給鳥人導演
要不給昆丁,再不濟給李安
他拍真心怪怪的
通篇唯一沒亂掉的線就是聖經
這部與其歸納為戰爭片
還不如歸納為宗教片
反正梅爾吉布森最近跟宗教不清不楚的...

回家路上
我還想&<你的名字&>片段...


大眾期待的是好故事,好故事講得爛一點兒又如何呢?


推薦閱讀:

血戰鋼鋸嶺真的那麼優秀么?
《血戰鋼鋸嶺》男主戴斯蒙德.道斯的哥哥後來怎麼沒表示了?
電影《血戰鋼鋸嶺》美日兩軍的武器裝備存在多大差距?
如何看待電影長城的豆瓣評分比mdb評分低1.1分,血戰鋼鋸嶺的豆瓣評分比imdb高0.5分?
血戰鋼鋸嶺中如果美軍士兵們都像道斯doss堅持不殺人的信仰而日軍不變,那結果如何?

TAG:血戰鋼鋸嶺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