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否越來越「友好」?
就藝術的發展來說,現代藝術對受眾的鑒賞能力要求更高,諸如二十世紀後湧現的各種現代主義作品。而作品本身也蘊含了豐富的內涵,從鑒賞的角度來說並不是覺得「好看」這麼簡單的。但是,由於藝術的發展,平面上的藝術(紙面,布面之類)已經幾乎到達巔峰,藝術的發展走向多種材料(裝置,多媒體藝術之類)由於各種渠道的開放性及簡易程度,藝術似乎不太需要技藝了,可以說利用好材料人人都是藝術家。如此是否又說明了藝術實則是越來越友好的。這種「友好」對於藝術的發展是否是有利的呢?
以我的個人觀點看,藝術(Fine Art)是越來越不友好了,至少在UI上是如此。
尤其是現代藝術,觀眾能否欣賞,除了藝術品本身傳達給你的信息之外,還要求觀眾能了解藝術品的創作過程,創作上下文語境,藝術家自身的藝術過程,更重要的是藝術史本身,或者準確一點說,該藝術品在整個藝術美學浪潮中的地位。
這一點,對於電影藝術來說也是如此,專業觀眾和普通觀眾的區別在於是否能將該影片放在電影史中來讀解。現代藝術作品,如果不放在整個藝術史中去理解,是很難明白其價值的。
很多觀眾對於現代藝術的繪畫作品,裝置藝術,雕塑都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讀解,也不知道為何一些看上去毫無意義的東西能在市場上賣出天價。人們似乎覺得,現代藝術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怪胎,是一個自說自話的體系,觀眾根本無法讀解。很多經常去美術館的觀眾,還是會在比較傳統的藝術作品前駐足,因為傳統的油畫和藝術作品,觀眾覺得自己可以欣賞。
對於現代藝術,觀眾需要了解的事情就很多,比如這件作品是如何被創作出來的,創作過程也是藝術品價值的一部分,很多大型裝置藝術是強調這個的,創作過程,甚至施工和轉運的過程,都被賦予了意義。同時,還要了解藝術家自身的藝術過程,如果陳丹青現在再畫一個《西藏組畫》風格的油畫,勢必沒有他創作一幅立體派藝術作品來的值錢。
很多現代藝術的理解,不能脫離對現代哲學思潮和現代社會各種人文思考的讀解,觀眾還必須理解現代社會的很多概念,比如「異化」、「解構」、「波普」,大量複製、簡單疊加等。如果不能理解這些東西,就很難讀解以安迪沃霍爾為代表的現代藝術。比如,我們如何讀解艾未未隨機將幾百個中國人運到德國,放在一個大街上的玻璃房子里這個行為藝術?顯然,這一群不知所措的中國人面對德國的隔離和茫然,體現了中國在整個當代社會中的整體形象問題。這是一種隱喻,或者各種複雜的讀解都可以,但是很明顯,要理解這個行為藝術,必須對整個國際社會有了解才可以。
基本上,現代藝術的讀解是不能脫離對現代社會的讀解的,現代藝術如果脫離了對現代社會的隱喻和象徵,或者對比與反諷,現代藝術基本是不成立的,現代藝術的交流,基本是觀點的交流,而不是藝術品本身。但是觀眾對現代社會的各種社會現象的認知,難以承載這種要求。
藝術史的價值在於提供了藝術作品的一個標尺。現代藝術之所以叫現代藝術,就是相對於傳統藝術而言的,如果對傳統藝術不了解,自然也不能了解現代藝術。現代藝術的大部分價值,來自於反叛和解構(參見德里達的解構主義哲學),或者叫「意義消除」,對傳統藝術形式的打破和重新構建,是現代藝術的讀解的根本,如果觀眾對藝術史不了解,單純看現代藝術作品,是無法領略其妙的。
所以說,藝術越來越不友好了。謝邀。
對創作者,是越來越友好了,門檻低了。
對欣賞者,其實是越來越不友好了。
多說幾句。
19世紀中葉之前,藝術品這玩意是有個標準的。雖然小市民經常不懂欣賞(導致了倫勃朗和哈爾斯們的悲劇),評論家眼光經常滯後,但大體上,看你構圖、設色、筆觸、人物這些,是個評價標準的。而且那時並不那麼鼓勵創新。
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畫展遭遇傳統評論劈頭蓋臉的痛毆,但十二年後,大家逐漸緩過來了。到20世紀,莫奈何雷諾阿們揚眉吐氣,藝術進入現代。好處是大家破除了傳統的桎梏,高更一度提倡放棄所有已有技巧來追求質樸,畢加索和馬蒂斯們可以不用拘泥於傳統而任意揮灑。
不知道是好是壞的一點是,評論家們的權威從此掃地,作品的理念和革新性被提高到了史無前例的地步。以前你規矩完成是大好事,現在你規矩完成就可能被說成沒新意。以及很重要的:現在欣賞作品,需要一定的知識和門檻了——要了解立體派的訴求,看蒙德里安的東西才會覺得他進步在哪兒。
壞的一點是,因為有些莫名其妙的作品也可以依靠詮釋來自圓其說,就有大量技藝尋常但善於忽悠的騙子來渾水摸魚。這類騙子打著革新的旗號,混跡在畫作、雕塑、音樂和詩歌圈裡,無論做出什麼,只要詮釋得當,就能哄到人。
所以,現當代藝術的門檻其實稍微降低了。你不會畫畫可以學雕塑,你不會雕塑可以弄裝置,你有創意可以搞行為藝術,你沒有想法也可以靠語言忽悠,總之,可以有更多方式參與。
但對觀賞者而言,鑒別和欣賞的難度卻越來越不友好了。
大致如此。
前衛藝術是「不友好的」,這源於它的批判性。通常情況下,前衛不但批判藝術的分配機制,同時也批判藝術自律,所以在此可以把問題概況為:「藝術是否又回歸自律。」
現代歷史會給我們這樣一種錯覺,前衛的浪潮後,總是回歸保守,之後會再次出現激進的運動,這個周期大概是十年,而曾經高舉前衛大旗的激進分子晚年也常常回歸自律。
在康德那裡,自律性 [autonomy] 指:「審美經驗和藝術活動具有一種擺脫了其他人類事務 ( 包括道德、 社會、 政治、 心理學和生物學上所要求的目標和過程 ) 而屬於它們自己的存在。」認為藝術和審美是「無目的的合目的性」,與功利的、實用的外在目的無關。當然,時至今日各方對自律的主張並不全然相同,甚至是矛盾的。自律也可以是批判的,但不是那種直接介入政治的批判,而是「直接源自審美範圍內的諸造型過程的社會批判。」
「自律」與「友好」並不完全契合。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下,社會分工明確,藝術家只是一個工種,只要契合市民社會中個體性的需求並獲得市場認可,就可以合法化。比如現代主義獲得合法性後對形式的標榜成為了新的自律。無論是「逃亡者」,或是「造反者」都無法阻止這種自律的終結,都斬不斷這條「黃金臍帶」。一方面批判資產階級文化霸權、國家權力,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依靠他們。
隨著市民社會對自由和解放的進程不斷加快,世俗性滲入到大眾文化、消費社會中,在文化的背景下,各種學科被有機的納入到藝術和審美領域,到最後形成自由流溢 [free floating] 的狀態。在今天,藝術與生活沒有高下之分,對感性的訴求更加註重個人主體性的建構。
新客觀主義 [Neue Sachlichkeit] 、yBa的「感性」[Sensation] 、激浪派 [Fluxus] 、維也納行動派、特納獎獲得者等是讓人覺得不友好的。就算是現在,也沒有多少人鼓勵像 Hermann Nitsch 那樣的行為。
當然,對於熟悉藝術史的人來說,早已習慣了這血雨腥風,尤其是批評家。所以友好與否一部分取決於自身接受程度。比如:有人當你面脫了褲子,說自己在做一個偶發藝術,這顯然是不友好的,但對久經沙場的人來說就是毛毛雨。
一件作品的現實指涉和藝術性往往不能兼得,做的太直白太不友好會被批缺乏美學意義,做的太藝術又缺乏與現實的聯繫。這種「不友好」是對內的,作為大眾市民的外人很難感受的到,但在體制內,問題卻非常尖銳,比如 Hans Haacke 的作品。直接把矛頭指向了衣食父母,這一點相當不友好,遂遭到體制的封殺。他保留了對自律藝術本體的反抗、對展覽空間的反思和對社會權力結構的揭露。這種揭露只體現事實,並非主動批判。
而大多數藝術家的作品在體制內已經可以消化,即有批評價值、美學價值,但對外則是「不友好」的,比如 Oleg Kulik 、查普曼兄弟 [Jake Dinos Chapman]、 Chris Ofili 等。
另外還有一些藝術家是對其他藝術家的「不友好」,比如 Richard Prince 的全部作品。
對於一般藝術會讓覺得不友好的原因,在這直接引用彼得·克里斯坦森 [Peter G. Christensen] 總結波基歐利 [Renato Poggioli] 的前衛四要素:
- 行動主義 [Activism] :沉迷於崇尚活力、行為意識、運動激情和超前嚮往的滋味衝動;
- 敵對主義 [Antagonism] :對現存的所有事物抱有敵對狀態;
- 虛無主義 [Nihilism] :一種「卓越的無政府主義」,「不但能夠從運動的勝利中獲得喜悅,更從克服障礙中獲得更大的快樂:捕獲對手,摧毀進行途中的路障等等;
- 悲劇情懷 [Agonism] :在一種集體的「超越現實經驗的行為主義」運動中,去「直面那為未來的成功而衝動地奉獻犧牲的自我毀滅」。
在這裡則比較簡單:刺激到了觀眾對日常行為的底線。
在關係美學影響下的參與式藝術盛行,看起來似乎是越來越友好了。但「友好」不是藝術考慮的首要因素,只是持上述幾種主張的藝術家會越來越少。
在中國,這個問題很複雜【在哪都很複雜】,而最讓人感覺不友好的自然是當代藝術了,比如張洹、馬六明、宋冬、邱志傑的後感性展等。現在,無關小組、烏托邦小組以及我想不起名字來的很多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可能會讓人感到不那麼友好,但這只是因批判所造成的額外傷害。
對有情懷的藝術家來說,友好的當代藝術聽起來像友好的朋克一樣,畢竟批判體制一直是所有藝術家的使命,不能因為它難逃體制化而不作為,這跟明知道會死就不好好活著一樣。現在目所能及的是,國家外交體制或政府美術館內很少有行為藝術和關於社會批判的作品,雙年展和政府展覽審核強度之高亦有目共睹。獨立策展人日漸式微,但偏偏國家與資本的聯姻吸引了大量藝術家,原因自不必說。他們會進入官方的院校接受專業訓練,參加官方的展覽,進入官方學術機構,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之前的前衛會被迅速的吸收,成為批量生產的帶有矯飾意味的產品。
當曾經「不友好」的前衛藝術被體制眷顧,甚至進入全國美展,並且由文化部和美協主辦時,那簡直友好的已經不能再友好了。「可以用好材料,人人都是藝術家」。這句話一點問題沒有,或者說「藝術家就是用好材料的那撥人」也可以。但通過類舉出一些話,是不是就覺會發現,你的疑問是有些問題的。
「可以跑的更快,人人都是運動員」
「可以彈好鋼琴,人人都是鋼琴家」
「可以把車開得好,人人都是賽車手」
.....
顯然的,大多數人都將技術性與藝術性剝離看待,事實上,這裡的「用好材料」和「藝術表達」講的是同一件事情。
公子@張佳瑋 所認為的門檻問題,是基於美術史上的特殊時期所理解,畢竟在相對的社會意識形態上面比較,更為多樣的藝術形式放到現如今是不會與「改革」「創世」等大辭彙相聯繫,在古典的單一固有的體系失重的情況下,作為創作者的門檻問題也就無從談起了。因為失去了參照和擁有了不一樣的包容度。
至於觀賞者的門檻則是與作者、作品都毫無關係的事情。
喜好與否,如何解讀,是否購買,都完完全全是觀賞者自己的事。
話說回來,歸根結底,當代藝術的門檻是從來沒有的,不論與作者、作品,還是觀賞者。
而在理解「友好」的時候,又意識到,藝術品(廣義上,盡量剔除商品屬性)的魅力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這種略帶有人格化的看待。
一件藝術品,就是一個個體,喜不喜歡,她都在那裡。買不買下,她就那樣存在。
其實現代藝術同時也在向那個「不友好」的極端發展,可能題主沒有看出來。。。
問題中對於「友好」想表達的意思似乎是「更容易學習和掌握」,我主要針對問題描述來闡述一下我的觀點吧。
我覺得由於繪畫走到20世紀的時候,實在是到了一個非常難以突破的尷尬階段,古典主義裡面造就的那種基於透視、光影的美感,已經被過去的新古典充分嘗試,後來攝影技術又完全把這種風格帶入了另外的技術層次,所以古典美的那種「好看」幾乎完全沒什麼可玩的了。
加之印象派又把色彩的可能性玩了個夠,立體派竟然打起了維度的主意!想畫一幅好看的畫實在是夠難的,想一想在二十世紀中葉之前做個畫家可真夠受的。終於,他們當中有人認為平面上的可能性看來已經黔驢技窮了!那麼,來一場徹底的革命吧~從波普到後來各種材料以及方式的嘗試,讓今天的藝術發展到和過去完全不同的一個面貌。
這些藝術運動從表面上看都是關於材料、創作方法的嘗試和探索,但我認為他們背後的主要脈絡沒有變,那就是:追求「有效的誇大」。
我認為貫穿藝術歷史的技藝變化和探索雖然在變,但不變的核心就是追求「有效的誇大」,古典美是對寫實的誇大:比如透視法是對人眼光學投射原理的誇大,比如古典人體美是對人體比例和造型的各種誇大(完美比例,修長的背、脖子、腿),然後這些探索差不多以後,開始對一些細枝末節進行誇大,比如洛可可對細節和裝飾性的誇大,又比如中國繪畫中對人心境的誇大。
藝術看起來似乎不太需要技藝了,實際上是因為過去的技藝變成了後來的技術、工具,比如現在用三維軟體可以很容易地完成透視法的工作,那麼藝術創作者可以更專註於對造型和比例的誇大了。於是可能又會在這種技術框架下把過去的藝術史快速地重演一遍。
在這樣的思路下,我認為藝術的學習越來越難了,用題主的話說就是「不友好了」。其中,第一個難點就在於正確地理解各種技法在藝術創作中真正的作用,它們是實現誇張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另一個重要的難點就在於找尋一個全新的,過去的人還沒有充分嘗試過的具有誇大潛力的細分領域。現代藝術一直都是個妖怪,若覺得友好只是錯覺,那只是它的變形而已。打個比喻,白雪公主變灰姑娘了,你就覺得平易近人地友好了,那只是資本的獻媚,裝一下窮人解放七個小矮人。等現代藝術家大部分是電腦工程師等高技術人才,你會發現其實它還是不怎麼友好的。
首先,針對題主的所謂藝術的「友好」可以從兩個角度來闡釋,就藝術本身而言,她既是友好的而又是不友好的。藝術的不友好在於她的批判性,她對歷史的批判對現實的批判。然而很多人過分地強調藝術的批判性卻忘記了她的繼承性。然而其繼承性也在當代藝術中越來越重要。舉個栗子
被稱為中國當代藝術四大天王的徐冰 谷文達 黃永砯 蔡國強 他們無不是繼承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傳統文化為根基進行藝術創作。比如徐冰的名作《鬼打牆》採用的就是傳統拓印的方式將長城磚「複印」下來而做成的裝置。
再比如黃永砯的成名作《中國繪畫史和西方現代藝術簡史在洗衣機洗兩分鐘》。
還有蔡國強的焰火,爆炸。谷文達的水墨。都是中華文化的結晶。有人說這四個人的作品將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全部涵蓋了。同時這也是這四個人能受到國外美術界讚譽的最主要的原因。他們的創作體現的是藝術的友好性,既將藝術作為輸出中華文化價值觀的媒介。
不光中國藝術家,基本上在國際藝術界享有讚譽的藝術家都是根植於本民族文化的特性進行創作。
像日本的村上隆,他的作品就是植根於日本的二次元文化,
當然還包括藝術史里始終無法擺脫的那個字--sex,對於性的表現 荒木經惟 恐怕是做到了極點了,他把日本人對於性的近乎變態的理解帶到了國際。
這樣看下來,中國的藝術家還算是比較保守了~
所以就藝術本身來說其友好性是越來越突出,藝術對於本民族價值觀的輸出越來越重要了。
好,下面就藝術與人的關係來說,題主說的 友好 我想就是藝術變的越來越貼近人生活了,她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為了弘揚主旋律的工具,而是開始反映我們現實生活了。藝術已經超越了表達技術的藩籬,更加註重其本身所表現的含義。所以技術變的不那麼重要了。然而我想說藝術自照相技術出現後已經開始向兩個極端發展,其一端向著所謂想要超越相機的方向發展,比如美國的照相寫實主義,現在的超寫實,比如冷軍,一個用生命在畫畫的男人。其另一端向著比如印象派,後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中間有的比如分離主義,未來主義,表現主義等等,在此暫且不提)這些派別一脈相承,將技術拋棄追求前人所不曾追求過的東西。可以說這時的架上藝術已經走到了盡頭,藝術家再如何繪畫都逃不過以上畫派的影子。
然而直到有一天達達主義橫空出世,改變了世界藝術,其中最有名的當屬裝置藝術之父--杜尚,他的《泉》引入了所謂現成品這一概念,將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小便池作為藝術品展出。這一行為在當時看起來相當的荒唐而戲謔,但卻不同凡響。再此之後他又發表了一些更加戲謔的作品,比如這個《in advance of a broken arm》在一隻斷臂之前,作品同樣引入了生活中的現成品—一把鐵鏟,這一把價值5美元的鐵鏟被拍出了上百萬美元。現成品的引入看似使藝術從天上掉到了地上,和生活的關係越來越緊密,既友好,但是越簡單的東西往往越體現深厚的內涵,往往越能引發人們的思考,相對於架上繪畫來講,裝置的思想性越來越突出了,正如題主所說她更需要觀看者的思考與藝術知識的積累,從這一點來講,我個人認為反而更加不友好了。當我們看一副寫實主義的架上作品,對於觀眾來說看到他畫的是什麼,畫的像不像也就足夠了,即使想往深挖,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畫家想要給你看的是我的技巧是多麼的嫻熟,我是多麼反映主旋律呀。然而觀看一件裝置作品,觀眾的腦海里不光需要有這件作品,還需要對這個藝術家之前的作品有所了解,了解這個藝術家的生平,他的關注,他的創作來源,否則是看不懂作者作品的表達的。
據個栗子
蔡國強最近在黃浦江邊的焰火表演想必大家都看過了吧,這次是焰火表演是蔡國強的個展《九級浪》的開篇。蔡國強本身是福建人,在上海上完大學後隻身來到日本,在日本蟄伏了九年之後移居紐約,他的作品成熟於日本。以火藥,爆炸為載體進行創作,99年成為第一個在威尼斯雙年展獲獎的中國人。這次的九級浪算是對於老家福建的一種回歸,一艘從福建來的裝滿模擬動物的木船成為裝置的主體。這一件作品又像是蔡國強的諾亞方舟,象徵了顛沛與流離,象徵了生命的渴望。
所以,如果沒有對藝術家生平的了解,上海黃浦江邊的焰火就僅僅只是焰火表演,在無任何藝術性可言。如此的藝術更加地複雜,並不是下里巴人而是陽春白雪,如此又何有友好可言。
可看蔣勳的《中國藝術思想芻論》
藝術就是技術,從來如此。
藝術這東西,再友好也不是柴米油鹽。藝術的特點與禮儀相似(何意見《管子》)
古代也有古代的裝置藝術,與行為藝術的。
至於平面藝術已到窮途,我不認同。我很遺憾而已。本時代,沒有偉大的觀眾群啊。(省略許多話)
什麼是啃老,我們現在就是在啃老。
為了把這個答案邏輯理清楚,本歌還是花了一點時間和工夫的。
藝術,至少有三個核心。
一,創作者本身的觀念態度。
二,創作者對自己想法的掌控與把握能力。
三,創作者的表現手法與風格,還有創作使用的介質與材料。
真正的好藝術,對這幾者的要求都是很高的。
題主所說,是將第三點之中材料那一點的作用放大。這樣對好作品來說,確實是錦上添花,但對於不好的作品來說,影響並不會太大。
首先,創作者的觀念態度,是有水準境界高低之分的。我們不會責怪一個小學的孩子不懂微積分,因為這是需要學習的,藝術怎麼就不是一樣呢,要達到一定的藝術水準與境界,怎麼會有捷徑?
而其次,創作者對心中所想的準確地、恰到好處地把握與表達,也是需要智慧與能力的,而不是一堆積木的混亂搭建。
在這樣看來,要創作出真正的好藝術,還是有很高門檻的,不容易。
這就是藝術家與匠人的區別。
匠人不需要想,不需要思忖,有精湛的技術和好的材料,就夠了。
打個比方,在音樂領域,藝術家會自己用吉他創作流傳世間的好歌曲,匠人只需要飛快地爬格子。
其實,與現代裝置藝術媒體藝術相比,紙面藝術和布面藝術其實材料成本相對更低,心中有想法,買紙買筆,畫就是了。會讓人有「藝術更友好」的感覺的原因大概在於――
隨著藝術發展,藝術的傳達媒介多了起來,人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選擇更適合自己的介質。而不是局限於平面藝術。
這是好事。非常好。
而且人們購買力增強,可以投入更多成本去創作藝術,所以,這樣會感覺藝術創作的門檻降低了。
這門檻降低的程度,是外行看熱鬧的人可以更容易地進來了,而好作品可以錦上添花。
但入門級作品與好藝術的核心競爭力相比,還差很遠,更不可能代替之。
不過也有些弊端的,前面一位知友說的話很中肯,就是皇帝的新裝里的裁縫多了起來。自圓其說。
這就需要藝術鑒賞者和評論者有更高的水準,也就是張公子說的,從這個角度,門檻更高。
是裁縫,最終還是要被眼睛雪亮的小孩揭穿的。
藝術作為概念時,是對所有表現出美或者某種精神含義事物的定義。事物藝術性本身的含義是創造者表現出的思維,審美,精神含義與技藝的綜合體現。
但是藝術有具有潮流導向性,它是來源於一小撮藝術家和欣賞者發揚起來的。代表著這一小撮的思維,審美與技藝。久而久之,大眾被同化,哪怕我們並不理解此種藝術。但是潮流告訴我們這是藝術。逐漸的,我們被新的藝術形式的思維所限定。
於是我們從一種藝術形式過渡到另一種藝術思維形式的門檻的跨越,實質不就是思維,審美與技藝的第二次飛躍嗎?但並不是所有的我們所稱之為藝術的形式都是真的藝術。也許是那撥藝術家的思維審美的倒退,或是嘩眾取寵的奇技淫巧。
但是,這些稱謂,這些限定。那些稱之為藝術的事物,不都是我們自己所限定的嗎。
所以藝術的門檻實質是思維,審美與技藝的綜合限定。也就是說,藝術具有相當強的主觀性。同時,藝術必定不能是大眾化的,除非藝術的衍生物被賦予了統一的思維,審美與精神意義。
區別看待的思路跟張公子一樣,但是結論不同:
現下的藝術,對創作者來說,雖然入門門檻兒低了,但是深度創作的難度更大,其實是更不友好了。
而對欣賞者來說,接觸藝術的途徑多了,可供欣賞的藝術形式多樣了,鑒賞大大的容易起來,確實更加友好了。
誠如題目描述所說,藝術創作已經遠遠不限於紙面作品,只要有想法,創作的藝術形式簡直多樣到無所不可為藝術。藝術大門門檻之低帶來了無數質量參差的「藝術家們」,其中不乏以各種噱頭抓住輿論眼球而大肆擴張的「藝術」。
新鮮而不順服的藝術名義包裹下的作者們,與追求藝術性的藝術創作者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的人,卻實實在在的爭奪著同一塊兒生存空間。
這種競爭關係下,究竟孰優孰劣有待時間驗證,對整個藝術行業和學科畢竟都是促進進化的好事。但是生存空間的緊縮,藝術創作者想要出成績的創作行為,難度加大了千萬倍是一定的。
但是這種百花齊放的競爭給普通的欣賞者提供了更多的,接觸與欣賞藝術的可能性。因為打破了從前藝術屬於貴族、書畫是士大夫的娛樂的圈子,我們或主動或被動的目睹著藝術的進擊。
看不懂背後的思想也能看到形象,看不懂形象的還能欣賞下色彩,即便啥也看不懂,都能拽幾句看來的藝評常用語。
如今,完全隔離在藝術之外的人幾乎不存在了,全民都在藝術浩浩蕩蕩的包夾下擁有了些許審美能力,無論其水平,都是提高了生活中藝術的參與度,平民化的藝術,對我們大眾來說,都簡直不能友好更多了。
總結起來大概這樣的:
現在生存在藝術圈子裡,搭邊兒的也算上,藝術如此膨脹的環境實在太不友好,生存和夢想都看不清前路。
但對於跟藝術沒有利害關係的大眾們,藝術廉價了親民了面孔多樣了,看著還挺好玩的嘛~
題主的問法似乎是從創作者角度而言,從材料方面而言的這種友好其實並沒有多大意義,泛用材料其實不能保證出來的就是藝術品,個人觀點偏向保守,藝術有門檻,多數人跨不進或者走不遠,現在的現象是跨進門檻或者能站到門口的越來越多。藝術還是要有道的,跟多能跨進門檻的終其一生也只能是匠之至。
wiki百科對友好的定義是:
親近友善
顯然,藝術的多媒質化並沒有讓人們更親近它,也沒有讓人們覺得它更面容和善而易於接觸。相反,正如題主所言,現代藝術對受眾的鑒賞能力要求更高,現代藝術的流派也是異常豐富:
現代藝術主要包括了野獸主義、立體主義、未來主義、表現主義、俄國的至上主義與構成主義、荷蘭的風格派、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波普藝術等。
題主說:
藝術的發展走向了多種材料,由於各種渠道的開放性及簡易程度,藝術似乎不太需要技藝了,可以說利用好材料人人都是藝術家。
而題主忽視了一個事實:藝術媒質的擴容,某種意義上講,恰恰加大了藝術的難度。人們千百年來習慣了在紙張、石膏、木料、布面等傳統媒質上創作,而往往在新興媒質上進行這種沒有前人鋪路的創作時更需要足夠的勇氣、精良的準備、過硬的技藝、對新材料特性的深入了解和不斷的日復一日的前期實踐。而人們在欣賞時,也會由於對承載現在主義的新材料缺乏基本的了解,變得更加外行——一方面,人們對藝術的解讀能力會下降;另一方面,熱衷於新媒質的藝術家一旦沒有驚世駭俗的創新,沒有曉暢明晰的表述功底,也沒有高超非凡的意境傳達能力,就更加容易被冷落和邊緣化。
題主口中的友好,我冒昧地揣度一下,似乎是借用了最早出現在計算機製造和銷售業里後來普遍用於信息科技的用戶友好(user-friendly)的概念。我從這個角度來粗淺地分析一下吧(職業病,嗚)。
在國外較早的研究文獻里,大致有以下幾種較為原始的理解:
- 用戶友好系統是容易理解、容易使用的系統。
- 用戶友好系統是面向無經驗用戶的系統,它的主要目的是為未經訓練的或初學使用的用戶服務。
- 用戶友好系統是具有人際友好交往特徵的系統。
其中,爭議最大的是第二條,我們就不作為參照項。
首先比對第一條。正如前文所言,現代藝術因為流派繁多、思想前衛、表達內涵時更注重內心意志和感官體驗(這和現代哲學、美學、城市文明的快速發展也密切相關),所以往往顯得更晦澀難懂。從另一方面來講,也恰好迎合了學科專門化的趨勢。
所以,從第一條出發,現代藝術無所謂越來越友好。
然後比對第三條。也如前文所言,作者與欣賞者之間因為信息的嚴重不對等(藝術鑒賞能力上、藝術學識上、藝術發展的把握和現代相關哲學美學的認知上、對新材料的熟悉程度上),裂開了一道鴻溝。藝術越來越孤芳自賞,大眾越來越搖頭嘆息:
這群人瘋了。
所以,從第三條出發,現代藝術無所謂越來越友好。
綜上,題主,新媒介的大量湧入,並不能降低藝術的門檻。不能讓藝術變得淺明易懂,意蘊深刻(極少的大師才能做到),往往稀奇古怪的裝置容易讓人覺得過於抽象不知所云,而多媒體藝術(其他將日常生活物件作為介質的藝術)又可能會讓人覺得落入俗套:
這他媽也叫藝術?
換我我也行。
所以,題主,利用好了藝術,確實,人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但是不見得就會有更多的人能利用好(我的觀點,傾向於更難)。最多,也只是利用好了一張會扯淡的嘴皮子罷了。
這是藝術嗎。
不,當然不是。可當你發現一個在藝術展上時而侃侃而談時而破口大罵作指點江山狀還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人時,抓拍他的誇張動作和唾沫橫飛,作成組圖,發給刊物編輯,取名為『藝術人生』或『中國好聲音』。
這貨就成藝術了。
對了,記得用單反。
........................................................捂臉逃走的分割線..............................................................
隨感而談,歡迎專業和非專業知友指正,誠懇接受批評。
以上,感謝閱讀,歡迎補充,謝絕謾罵。我倒是覺得藝術越來越抽象難懂了。。
藝術不可能越來越友好。
你所謂的友好,不過是在物質條件各方面遠超過去的現代社會,越來越多人對於藝術的誤解......
藝術之所以是藝術,就是在於在的不可理解性,它又怎麼會友好呢?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
取決於藝術家的選擇。
題主所謂藝術之友好,其本質更傾向於日常生活審美化,是審美泛化和消費主義下的異形產物。
藝術這東西,不好說
一般說,藝術從生活中來,然後向兩個極端靠攏,一種就是陽春白雪,你不懂我才更容易忽悠你,一種就是下里巴人,秒懂,但是過後很空虛,1024.
偉大領袖教導我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這很好,因為群眾雖然購買力不夠,但是架不住人多啊,現在都注重屌絲,為何? 人多、人傻、錢雖然不夠但是願意掏出來
當然,還有從群眾中來,踢開群眾的那種,人少,但是價格高,所以也能取得平衡
是否越來越友好呢?
看你的生活水平,社會在發展,我們活在這樣一個不斷進步的年代,總是不斷看到之前看不到的東西,但是也總是摸不到那個無形的天花板並不是友好,而是更多樣性。也並不是更容易懂,其實你只是有點兒自己的理解就覺得自己可能懂了。現在的藝術並不像以前的純粹的架上繪畫那麼單一,更多的是思想的 觀念的,所以,對鑒賞能力的要求更高一些。魚龍混雜的「藝術圈」你真的能真正做到辨別什麼才是藝術嗎,特別是中國這樣混亂的市場混亂的圈兒。
所以說,不是一本書更厚了,就更好懂了,而且更多不好懂的東西出現了,每個字你覺得都認識,組合在一起你就蒙圈了。
你還覺得它更友了好嗎?
什麼什麼主義,什麼什麼表達,見鬼去吧,說人話!
藝術的疏離感和優越感是大眾自己造成的,和現代藝術是否能讓藝術更友好,親民無關,【適得其反好么,不需要技巧亂畫一通就親民了?這麼會忽悠這麼要表達意義怎麼不去禍害文學?】就好像照相技術發明之前美國人人對於寫生都不陌生,為了把美好的景色帶回來,就好像村裡吹葉片的小孩,不稀奇,誰吹的好,大家稱讚幾句,藝術真的不稀罕,你們要把它搞稀罕,怪誰? 創作者創作時帶著趣味,觀賞者喜歡,讚賞。此為藝術,但搞出一堆看不懂的東西,忽悠一通,還不允許批評界評論,否則就是不夠逼格,這簡直是反人類,是對觀眾的綁架,對繪畫發展史的無視阿,通俗藝術萬歲阿!
推薦閱讀:
※2015 藝術類書籍你最推薦的一本是什麼?
※不懂藝術史看不懂藝術作品是一種損失嗎,或者不需要懂理論,只要喜歡的某件作品就夠了?
※中國美術學院的藝術史論是什麼樣的?
※這篇文章里的「人肉相機」作畫方法是怎麼實現的?有人來解釋一下么?如果可能的話,最好給出一個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