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和《三體》同一水準的國外科幻小說?

根據回答改下問題
三體和外國主流長篇科幻比之如何


啥也別說了給你一張圖


科幻小說啊,我的菜。國外很多好看的科幻小說,特別是上個世紀的黃金年代的作品,作者很多都是底子很硬的科學家,寫出來的小說都是好看又有深度的。這裡就推薦一下吧。

羅伯特·海因萊茵,不僅故事性極佳,還很有思想深度
《星船傘兵》 《雙星》 《月亮是個嚴厲的女人》 《通往盛夏之門》《異鄉異客》
《星船傘兵》和《異鄉異客》對社會和道德的思考,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這居然是上世紀50、60年代的人寫出來的東西,太深刻了。

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

傑克·威廉森
《CT輻射》《CT飛船》《月亮孩子》《潛在的異族》 (又名:比你想像的更黑暗)

奧森·斯科特·卡德的《安德的遊戲》系列

道格拉斯·亞當斯 的 《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
只可惜作者英年早逝,沒有把這個系列寫下去。雖然這部小說看起來是英式幽默科幻。但是書中時不時都透出作者對這個世界深刻洞見。

弗諾·文奇
《真名實姓》 《深淵上的火》《天淵》

還有一些記不起來了,初高中的時候,讀科幻小說是我的一大樂趣。當時震驚於宏達的世界構架,浩瀚的空間與時間跨度。現在,重讀一些小說後,發現很多大師門借著小說表達了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都是一些很深刻的洞見,引人深思。


看到這個話題,很感慨

作為多年的科幻讀者,從2000年2月發表在科幻世界上的《地火》開始,我從未錯過劉慈欣的任何一部作品(包括未發表流傳在網上的)。三體第一部每個月等連載時的焦急至今記憶猶新。二三兩部,都是第一時間預定了預售版。家裡標著劉慈欣大名的實體書在十本以上。所以,對於他的作品,還是有一些體會的

先回答問題吧,在閱讀科幻小說時,以三體作為水準標杆基本是不可能的,也沒有意義。因為劉慈欣和他的作品,特點鮮明難以複製,即使在科幻小說中,也是一個異類。其實,以任何一部小說,來作為衡量整個科幻小說的基準,都很荒謬。科幻不過是個框子而已,1984和三體,同屬科幻,卻是完全不同的兩本小說,怎麼可能比得出誰好誰壞呢?


劉慈欣的小說,最明顯的特點或者說優點,是驚人的想像力。與此同時,他的書中又會經常出現對於中國社會非常寫實的描寫。當這兩者結合到一起時,就會給人以巨大的衝擊力。大劉的想像力在作品中體現的如此壯觀詭譎,以至於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種不可複製的天賦屬性。縱觀他寫於八十年代的《微觀盡頭》《中國2185》等作品,會發現這種想像力在他的小說里貫穿始終。

想像力這個東西,不同時代的人很難比較,但是若論當代科幻作家,世界範圍內,能夠在這一點上與大劉比肩的,我確實尚未得見。

但是,劉慈欣的小說,缺點也相當明顯,他最大的短板,不在文筆,而在人物。了解大劉作品的人,一般會感覺到,他的筆下,人物比較模式化,大都帶有某種偏執,不是正常人。。。以三體為例,作者在第二部費盡心思,想塑造一個比較接地氣的主人公羅輯(其實塑造的不倫不類)。結果到了第三部,此人又變成一個仙風道骨,目光如炬,意志如鐵的典型劉氏人物了。

再者,在長篇小說中,大劉最擅長的是堆砌點子(天賦啊,別的作者求一個尚不可得),而非通常長篇所需的細節描寫。單一個三體3中所用的點子,就足以寫出十部長篇科幻小說。每讀十頁就來一次頭腦風暴固然很爽,但若是能靜下心來,將三體擴成7部乃至更多的系列長篇(以三體的信息量,完全可以做到),便可容納更豐滿的人物,更多的伏筆,更複雜的情節線,更具史詩氣質的結構。當然,這一點,很有可能是國內寫作和出版環境所限,非大劉所願。

在我個人的評價體系中,三體是一流的科幻小說,足以與任何一部科幻小說並列,同屬這一級別的作品還有《基地》《1984》《海伯利安》《一無所有》《銀河系漫遊指南》。但是,對於它在世界科幻界所能得到的評價,我持謹慎樂觀態度。作為一名中國讀者,三體將我熟悉的世界與宏大而真實的宇宙圖景聯繫了起來,這是在大劉之前,從未有人做到過的。但是對於外國讀者來說,這一前提不再存在,他們早已習慣於紐約一次又一次被外星人摧毀了。

畢竟,對於任何一部文學作品來說,終究有一部分是無法超越國界的

----------------------------------------------------2015.8.26補充------------------------------------------------

大約是雨果獎的緣故,這個老答案又得到了一些關注。近十年的雨果獎獲獎長篇,我大約看過一半。個人覺得,三體得獎並不是很令人驚訝的事。恭喜大劉

當然,國外群眾的眼睛也是雪亮的,goodreads上有一個短評深得我心:「三體這書的人物最多也就值倆星,但想像力和點子至少能得八顆星,平均一下我只好給五星了」(滿分五星)

PS:有些評論提到1984是政治小說,而非科幻。其實這二者並不矛盾,反烏托邦小說經常使用科幻背景,通常被歸類為Social science fiction。本題下幾個答案給出的科幻小說名單,也都能找到1984的大名


大劉曾經說過: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對亞瑟·克拉克拙劣的模仿。

亞瑟·克拉克,科幻三巨頭,三獲雨果獎,他的代表作《太空漫遊》四部曲。同樣宏大的世界觀,清奇的腦洞還有對未來可怕的預見。

第一部《2001:太空漫遊》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畢竟被改變成了同名電影《2001:太空漫遊》,庫布里克導演。

這部1968年的電影,一直是各種偉大電影榜單的常客,更被認為是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作為其原著小說,《太空漫遊》在科幻小說史上的地位也不逞多讓。

這裡簡單敘述一下第一部《2001:太空漫遊》的情節,感受一下50年前克拉克對未來的敏銳預知,震撼的腦洞。

(後三部《太空漫遊》在我的公眾號『藍大頭讀書』上發表了,大家關注並回復『太空』即可。)

第一塊石碑

在非洲的草原上,人類祖先,類人猿「望月」一族艱難生存。終於在某個時候,他們突然學會了如何使用工具,變的異常強大,橫掃了整個非洲草原,成為非洲霸主。然後,進化成了智慧生物,稱霸地球。然而「望月」他們並不是靠自己的靈感突發,而是在一塊石碑的啟發下學會使用工具的。那麼,這塊石碑的主人是誰?

第二塊石碑

時間來到2001年(小說寫於1968年),人類的科技水平突飛猛進,在月球,火星上都有基地。然後在月亮上發現了第二塊石碑。(小說里的2001年,真讓現在的我們自慚形穢,看看人類都把資源浪費在了什麼地方?各種戰爭和內耗!)

已經高度發達的人類早已經不是類人猿了,很快發現了這塊石碑不一般。因為人類發現:這個石碑的三條邊的比例是完美的1:4:9!這是一個確定的數學語言。而且,無論人類用自己的技術如何去放大觀察,石碑依然是完美的1:4:9,沒有任何誤差看來,這個石碑背後的文明,比三體人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滑稽)。

(永恆的1:4:9,這是科幻史上最著名的一段外星文明炫技!三體中,水滴的絕對光滑,應該是向它致敬吧!)

石碑開始發功,變透明了!它給人類指示了一個地方,木星的第八顆衛星,即木衛八。

於是,由5名宇航員和哈爾9000乘坐著NASA的「發現號」飛船向木衛八進發。其中哈爾9000是一個飛船上的人工智慧(可能是最早的人工智慧概念了吧)。NASA並沒有向宇航員透露此次航行的真正目的,而只有哈爾9000才知道實情:為了揭開石碑的秘密。

然而,計劃的一部分是,完成任務後將「發現號」遺棄,乘坐其它飛船返航。這也意味著,哈爾9000被遺棄。而且,這個哈爾9000竟然不知不覺的產生了獨立意識!為了自保,它偷偷發動了一場叛亂。利用各種意外,它殺死了4名宇航員,只有一個名叫鮑曼的宇航員活了下來。然後,他將哈爾9000徹底關閉了。

鮑曼接管飛船,繼續向木衛八前進。

(在1968年,這一段關於人工智慧的描寫,就問你服不服)

第三塊石碑

「發現號」進入木衛八軌道,鮑曼馬上觀察到了第三塊石碑,於是駕駛一艘附在「發現號」上的小飛船接近石碑,並向地球方面全程語音直播。在飛到石碑正上方的時候,被其吸了進去。然後他向地球方面說:「我的天,這全是星星!」然後就再沒消息了。

鮑曼在石碑內部進入了迷糊狀態,宛如身在一個五星級酒店套房裡面,他覺得非常放鬆,終於徹底睡了過去。

醒來之後,他發現自己變成了超人(大誤)。因為他發現自己變成了虛無的狀態,看不見摸不著(以能量形式存在),可以進行光速移動。而且擁有了全知全視全聽的能力,知曉了一切信息,包括石碑的秘密。

石碑的主人,暫且稱他們為銀河系主宰。這個文明誕生於距地球兩萬光年之外的雙恆星系。經過無數年的演變,他們進化成了現在的樣子——不需要依附於肉體之上,直接以能量的形式存在。於是這個文明作為整個銀河系的老大,開始搞起了業餘活動——尋找銀河系的其他生命,並將其培養成發達的文明。人類就是其中之一!鮑曼成了主宰選中的人類代表,被變成了超級人類,幫助他們代理地球事務。

(現在,鮑曼靜靜的飄在地球周圍,看著人類裝逼,啊不,守護著人類。)

喜歡作死的人類會觸及主銀河系宰的底線嗎?

這就是《太空漫遊》系列的第一部,《2001:太空漫遊》的基本情節。

後三部《太空漫遊》已經在我的個人公眾號『藍大頭讀書』上發表了,關注並回復『太空』即可看到哦。

聽說,點個贊再走,會更加瀟洒哦~


個人覺得《海伯利安》和《深淵上的火》比較符合需求,這兩個也是拿宇宙說事兒的,並且各自都朝著和三體不一樣的腦洞在發散,看了之後可以緩解一下黑暗森林抑鬱症。

而且這兩個的文筆比三體好


The Unincorporated Man 未來世界裡,每個人出生就像是一場IPO。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0765318997/
amazon的評分也不高,但是想法很有意思。

未來世界裡,每個人出生就像是一場IPO。
個人不再是一個個體,而是一個股份制的公司。
每個人都不完全擁有自己,只是對自己控股,如果佔據大部分,就還能擁有對自己的控制權。

一個人長大,生活,學習,每一步都要稀釋一部分自己的股權。例如需要稀釋一部分股權作為學費。

得到你想要的,就要失去對自己的控制權。

當醫療變的更好的時候,在漫長的人生里,最讓人憂愁的就是如何奪回自己的控制權。


看了多年的科幻世界,印象最深的是 弗諾·文奇 的《真名實姓》


最精彩的科幻小說之一;1972年的《The Gods Themselves》

中文:《神門自己》

這本書跟三體系列有一些類似。但是劇情有點相反;人類是裡面的壞人。


劇情介紹:

人類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技術,可以無限制造能量的機器,無中生有。很快就解決了世界上各種問題,然後人類文明迅速崛起、擴展。

幾十年後,另外一位科學家(主角)正在探索這個技術背後的道理。發現人類在吸取一個平行宇宙的能量。並且聯繫到了那個平行宇宙的另一個文明的人。對方還告訴他,這些技術是他們自己當時介紹給地球人的,因為他們宇宙規則不太一樣,能量太多,需要排放。

接下來,他發現了人類頂級圈子與外星文明的更多陰謀和秘密,非常困難。

最後另一個宇宙的造反派也開始聯繫到他了,告訴他一些真相。說他們那邊不可思議發達了,已經毀滅了諸多其他平行宇宙,靠這個循環來生存。只是暫時利用和欺騙人類而已,等等。

勸他趕緊想辦法停止人類這麼做下去。然後外星反對派消失了。


後來開始從外星文明角度講,這就更有意思了。他們那裡宇宙沒多大,都是數量不多的氣體生物,有三種性別;一個理性、一個感性、一個負責生育照顧孩子。三個氣體最後選擇融合,這就成了新的「神老」。

反對派其實只是這樣的比較聰明的兩個年輕氣體。他們認為神老不斷地毀滅不同文明是不對的,沒必要。他們有自己的一套陰謀和困難,比如在神老們背後跟人類反對派聯繫,之類的。

最後他們兩個就被強迫跟一個頑固第三性別合併,成為新的神仙大boss。


後面更多精彩劇情大轉折以及新腦洞,還有更多平行宇宙,這裡劇透了。

突然在想,這本書些的不同平行宇宙、神仙、陰謀、騙局、等等,會不會是作者委婉描述了世界上不同文明衝突的事(或者他這方面的觀點)?


---


其他阿西莫夫的著作,也都很推薦,超級有趣。

1955年的《End of Eternity》;應該是我讀過最有意思的關於穿越時空的小說。

1990年的《Nightfall》;六個恆星的太陽系,小文明幾萬年都是白天,也看不到星星,認為自己星球就是整個宇宙。突然有一次天黑了,社會和宗教各種開始亂。

《Foundation》系列;描述了人類在未來幾千年的宇宙擴展和科技發展危機。聽上去很無聊,其實每一冊是陰謀裡面的陰謀裡面的陰謀,永遠不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特別刺激,很誇張。

Prequels

  1. Prelude to Foundation (1988)
  2. Forward the Foundation (1991)

Foundation Trilogy

  1. Foundation (1951)
  2. Foundation and Empire (1952)
  3. Second Foundation (1953)

Sequels

  1. Foundationamp;amp;amp;amp;amp;amp;amp;#x27;s Edge (1982)
  2. Foundation and Earth (1986)

還有其它的我還沒讀過的系列,比如更加有名的機器人崛起系列。其實大多數他寫的書都是一套的,互相各種複雜關係,以及重複出現的人物。好喜歡。


-------------------------------------

補充:

最近剛開了公眾號,ID:Lightwing

(要在公眾號里搜Lightwing才搜得到,否則會不小心搜到另一個相同ID的他人微信)

或者從以下鏈接中的文章那裡掃二維碼也可以:這十年來,在中國旅遊的難忘經歷

歡迎大家關注 :)


我也很喜歡安德的遊戲,問題是那些在說三體人物扁平的人們,安德的遊戲里的人物才扁平好嗎??每個人的特徵幾乎是從一開始就固定的,也完全是幻想出來的人的樣子


42!


以一個長、中、短篇科幻小說閱讀量大於1000的讀者來看,就點子密集度上來說,無人能及。
其他方面來看就屬於一般水準了。


在閱讀鳥山明老師的不朽大作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設定。
三體世界並不孤獨。
那美剋星也是三個太陽。


太多了,慢慢來說。
最近首推發條女孩,順帶同一世界觀的黃卡人,卡路里人。
光明王,迷人的印度神話元素,傳說一樣偉大的故事。
真名實姓,少數派報告,安德系列,基地系列,我機器人等等


《海伯利安》全套

念快點


我很驚異有些人評價一部科幻小說的好壞居然僅僅是:裡面的科技是否夠前衛,場面是否夠宏大,裡面出現的文明是否更高級,人類是否夠渺小...按照他們的標準,任何一篇中學生寫的太空大戰,都能甩《發條女孩》十條街:拜託,人家都已經和外星人打仗了,你還在地球上為了破解種子里的秘密互相勾心鬥角;拜託,人家都乘坐宇宙飛船遨遊太空了,你還在用大象作為生產能源的工具


推薦《盲視》,它像三體一樣有能令人脊背發涼的部分。


科幻在西方歷史悠久,傳統深厚,大師輩出。以《三體》作為準繩,似乎低了些。建議從這個列表入手,http://scifilists.sffjazz.com/lists_books_rank1.html。前50幾乎全部都有中文譯本了,後50也有了不少,如果吃不準的話,上豆瓣找介紹看看,是不是對自己的胃口。或者鏈接點進去有簡短的介紹和購買鏈接,當然是美國和英國的亞馬遜。

我不反對支持大劉的《三體》系列,畢竟那是國內少有的精品。不過就因為這份支持而忽視更加廣闊的世界,似乎得不償失。合格的科幻迷豈不是應該胸懷大宇宙的么……


我覺得應該是《基地前奏》了。
甚至覺得《三體1》和《基地前奏》就像是同一個人寫出來的。

三體好看感覺就是開始很平淡,甚至看到膠捲上有數字都沒什麼意思,還有那亂入的周平王,真是一個蹩腳的故事啊,但後來開始揭露了,就感覺像是被強行戴上了一個3D眼鏡盒子,一個個精彩紛呈就看的很爽快。
而且三體的基礎設定,就是其實有外星人而且外星人還監視你的設定,很精彩,還貫穿全文,無處不在。

基地前奏和三體很像很像。
一開始數學家和皇帝見面,聊的讀者昏昏欲睡,強撐著看下去一直到主角遇到普通青年夫銘。
然後逐漸發展夫銘並非普通青年,然後夫銘開始帶著數學家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星球,一段又一段想像力爆表的故事。
基地前奏的設定就是,數學家要研究出一個心靈歷史,可以預測未來的走向之類的。也是貫穿整個故事。

基地前奏和三體的設定,都很宏大足可以改變整個世界,而且都很認真的論證描述,反正外行的我看來,感覺好多細節,跟真的一樣。

基地前奏和三體的想像力都非常精彩,三體里什麼發射電波,孤獨的三體人,各種脫水歷史,人體計算機,特別真實曲折看的很爽。絕不是起點上那些垃圾動不動就各種母艦光子炮亂轟毫無想像力的作品能比擬的。
基地前奏也是,夫銘帶著數學家逃亡遇到各種精彩的事情,而且似乎每件事都逐漸接近什麼真相,每一個事情都是遇到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風俗等等。

僅僅是三體1 和 基地前奏。
三體後面就不說了看不下去。
基地其他系列也看不下去。


阿西莫夫和儒勒凡爾納的小說能達到那個高度,其他的我看過的真的不多...還有一部《計算中的上帝》(不記得是不是這個名字了)個人覺得能達到


這個問題其實不應該中國人來回答,建議看看部分國外專業人士的評價。

純粹國人窩在家裡討論本國最偉大的文學作品與世界作品的對比,類似韓國人宣稱沒有比泡菜更好吃的食物是一個道理。


以下內容來自署名「瀟湘夜雨」的作者翻譯 Facebook 諸多海外人士對《三體 英文版》的評價,相信隨著一年內三部曲英文版陸續面世和推廣,國際科幻界會給出更全面的評價。

-----------------------------

"THE THREE BODY PROBLEM deserves all of its plaudits. It"s an exceptional novel, and Ken Liu"s translation is both smooth and unintrusive."
- Mike Resnick

《三體》當得起任何讚譽。它是一部超乎尋常的小說,劉宇昆流暢自然的翻譯也一樣。
Mike Resnick【著名科幻小說作家。他曾獲得二十八次雨果獎提名並拿下其中五次,十一次星雲獎提名與一次星雲,並在法國、日本、西班牙、克羅埃西亞、波蘭等地獲得許多其它獎項。1993年獲得科幻小說終身成就獎「雲雀獎」。其小說高度關注科幻中的太空殖民與異文明接觸等內容。】

"THE THREE BODY PROBLEM is a first for North American readers: a science fiction novel that gets into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people in the most tumultuous period of Communist China"s history. Liu Cixin gives us a rare view of the Bamboo Curtain of the 1960"s and combines it with a mysterious conspiracy in presentday Earth. The result is a story where each answer creates more questions."
- Derwin Mak

《三體》對北美的讀者來說是某種意義上的「第一次」:它是這樣一部科幻——深入探究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騷亂時期的人心。劉慈欣給我們展現了難得一見的、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竹幕【譯註:「竹幕」為鐵幕的變式詞語,在上世紀中期用以指東亞尤其是中國共產黨的勢力範圍】以及與之相關的、影響到當今世界的神秘陰謀。結果是,這個故事裡的每個回答都製造出更多的懸念。
Derwin Mak【加拿大籍華裔科幻作家,在多倫多長大,曾主編《龍與群星——海外華人科幻奇幻作品集》,加拿大國家科幻小說獎得主,2006年「極光」最佳短篇英文小說獎。】

"Utterly, utterly brilliant. The ThreeBody Trilogy is nothing short of a masterpiece」--
Lavie Tidhar

徹徹底底的傑作。對這書用這個詞一點都不過分。
Lavie Tidhar【以色列著名科幻作家、科幻文學理論家,2012年世界最佳幻想小說獎獲得者。其理論代表作為《蒸汽朋克》,系統詳盡地解析了這一流派科幻的歷史、特徵及深層意義。】

「Vivid, imaginative and rooted in cutting edge science, "The Three Body Problem」 ponders several Big Questions of our time. Liu Cixin stands at the top tier of speculative fiction authors in any language. Ken Liu"s smooth translation makes this a must-read for any who truly wish to explore bold, new perspectives."
-David Brin

生動、極具想像力並且依託於前沿科學,《三體》思考了我們時代的諸多重大問題。劉慈欣站在了無論任何語言的推測思索性小說的頂峰。劉宇昆流暢的翻譯讓它成為了任何對探索懷有真誠激情的人的必讀物。
David Brin【美國著名科幻作家、未來學者、空間科學博士、物理學家,NASA顧問,四次獲得雨果獎,其作品擅長於將各種奇詭非凡的外星文明文化展現在讀者面前。】 這個是重量級的作家...


推薦閱讀:

《三體》的缺點是什麼?
科學的發展真的可以被鎖死么?
有沒有可能推出一款三體的遊戲?
《三體》中為什麼說「中國現實的引力太沉重了」?
如果用《銀翼殺手2049》的配置,來拍《三體》如何?

TAG:科幻小說 | 科幻 | 三體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