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王允?
王允出身太原王氏,世代為州里冠族。【在魏晉時期,太原王氏比琅琊王氏聲名顯赫得多,琅琊王氏顯赫是東晉的事了,雖然西晉太原王發達的是王昶一支,但是根據王凌謀反反而被司馬炎平反的記載看,王凌這一支也很不簡單。】少時就有節操,志在立功。通習經傳,早晚都練習騎射,可謂是文武雙全。當時的大名士郭林宗評價他為【王佐才】,和王允成為了忘年交。東漢清議品評人物之風盛行,一旦得到名士的評價便可以在仕途上一展宏圖。如汝南許邵的「月旦評」,一旦上榜立刻身價倍增,連曹操都想獲得許邵的評價。
然而讓王允出名的卻不是同郡名士的讚揚,而是王允不畏豪強、對抗宦官。十九歲就當上了郡里的小吏,當時的小黃門也就是小太監趙津貪婪恣肆放縱,是縣裡的禍害,趙津敢這樣做也是有大太監作靠山的。王允卻天不怕地不怕把趙津殺了。宦官趁機向皇帝進讒言,漢桓帝大怒,把太守劉瓆徵到京師,關到監獄裡弄死了。可以說劉瓆做了替罪羊,王允為劉瓆送葬回到平原,為劉瓆守了三年的喪。然後回家。
後來又出仕,王允的又遇上事兒了。有一個叫路佛的人,沒有品行,太守王球卻讓路佛當官,王允不幹了,犯顏強諫,王球沒有度量,想把王允抓起來殺了,并州刺史聽說了王允的名聲後把王允闢為州駕從事,老大發話了,王球不敢違背刺史的命令。王允因此知名。而路佛也沒被任用。
三公爭相聘用王允,王允可以自個挑選去哪個。最終做了司徒府的侍御史,管監察的。中平元年(公元184)是註定被載為史冊的日子,黃巾起義發生了,漢靈帝任命王允為豫州刺史。王允任用名士荀爽【也就是荀彧的叔叔】、讓梨的孔融為從事,為了應對危機,漢靈帝解除了黨錮,大批的名士重新有做官的機會。王允討伐潁川黃巾大勝,並且和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俊一起接受十餘萬黃巾的投降。
其後得罪宦官好幾次,但是最終都無事,反正運氣出奇的好。
公元189年,漢靈帝去世,王允前往京師奔喪,當時的大將軍何進正在謀劃誅殺宦官,召來王允謀劃,任命王允為從事中郎,後來做了河南尹。漢獻帝即位後,傳太僕,又遷為尚書令。說一下尚書令,典型的職低權重。東漢實際上決策和發號施令中樞機關。皇帝的詔令由尚書草擬,官吏的任命尚書也可以過問,東漢政務均歸尚書台,其主官尚書令在制度上屬於少府,秩僅千石,實際直接對皇帝負責,總攬事權。
後來代替楊彪為司徒,守尚書令。說一句,當時掌權的不是漢獻帝而是董卓,董卓能把尚書令這樣重要的職務給王允,可見王允的城府之深、權謀無雙,他也是個老狐狸。但是這不是很重要,沒必要去詬病,可以說他為國家忍辱負重。
董卓遷都長安,王允保存了一大批的蘭台經典書籍、圖讖秘本,為文化的保存做出了巨大貢獻。到了長安,王允又上書朝廷實施漢家舊的典章制度。當時為了對付關東軍,董卓在洛陽,無論朝政大小事交給王允辦理。王允矯情依附董卓,事事附和董卓,董卓也不懷疑他。朝廷也都依仗王允。
初平二年,董卓回到長安,封王允為溫侯,食邑五千戶。王允本來不想接受,士孫瑞勸說他:你和董太師一起受封,現在你不接受是彰顯了你的高尚的節操,那麼置董太師於何地?王允無奈接受賞賜,不過是兩千戶。
後來王允和士孫瑞、楊瓚謀劃刺殺董卓,暗地裡結交呂布,讓呂布作內應,呂布就刺殺了董卓。這時,漢室或許還有那麼一絲希望。王允太剛愎自用、聽不見去勸言。董卓死了,可是董卓的涼州部隊還存在,怎麼解決呢?最好的方法是赦免,而且王允開始也想赦免,呂布也多次勸說他,王允一向看不起呂布,只把呂布當成武夫、劍客。王允卻懷疑呂布的用心:說這些人無罪,不過是跟從主人罷了,如果說他們是謀逆之人給予他們特赦,會使他們懷疑的,這不是好方法。這個理由很彆扭。呂布勸王允把財寶分給大臣、將領用來安撫人心,王允又不許。最終王允以一年不可大赦兩次為理由拒絕赦免。
最重要的原因是李傕、郭汜聽東董卓被殺死以後,就把軍中的數百號并州人也殺了[王允也是并州人],所以王允才不會選擇和涼州集團和解,他天真認為關東軍是自己人,關東軍起兵是為了討伐董卓,如今董卓已死,最重要的是安撫關東軍.就這樣王允和呂布產生了矛盾。
王允滅了董卓後,就剛愎自用,開始自大,聽不進去權宜之計,群臣也對他有意見。
王允殺了大儒蔡邕,原因只是因為蔡邕為董卓嘆息。蔡邕因為金商門問對泄露,被宦官報復不得不亡命江海二十多年。是董卓讓蔡邕重新進入仕途,對蔡邕很是厚待,三天之內,遍歷三台。
兩漢魏晉存在二重元君主,一旦士人接受公府或者地方長官的徵召,那麼雙方之間就確立了君臣關係。所以此時期君臣的不單單指皇帝與大臣,也可以是主君和故吏。嚴耕望說: 「守相既如封君, 屬吏之於守相更有君臣之份」、 「屬吏事郡守如臣子事君父。」 呂思勉說: 「漢制: 三公得自置吏, 刺史得置從事, 二千石得辟功曹、掾史, 為所辟置, 即同家臣, 故其風義尤篤。蔡邕接受董卓的徵召就是董卓的故吏,便有君臣之義。為董卓感嘆是很正常的事情,這種事屢見不鮮,並且
為輿論所讚揚。比如田疇為主君劉虞報仇、王修哭祭故君袁譚、袁渙不為故君劉備死向曹操祝賀、鍾會司馬向雄勇敢為鍾會收屍等行為都受到曹操、司馬昭的嘉獎,當時風氣可見一斑。王允殺蔡邕實在是令人失望。
根據惠棟的爆料王允根本就是因為私怨殺人。
◎惠棟曰: 【《商芸小說》云: 初, 允數與邕會議,允詞常屈,由
是銜邕。 後允誅卓, 並收邕,眾人爭之, 不能得。 】
誅殺董卓,士孫瑞等人也有功勞,可是王允沒有賞賜他們,而是任用自己的同鄉為三輔地區的長官.
最終在處置涼州軍的問題上,王允丟了命。王允準備遣散軍隊,有人建議讓皇甫嵩領涼州軍,增強朝廷的實力,王允不許,認為那樣會使關東軍不安.當時百姓傳言,朝廷當全部誅殺涼州人,涼州軍恐怖害怕不已,在關中開始擁兵自守。他們說蔡邕不過 是和董公親厚,就被王允給殺了,今天不赦免我們,想要解散軍隊,一旦解散軍隊,明天我們就變成任人宰割的魚肉了。在這裡 不能不說到賈詡,當時賈詡也在軍中,為了自保他勸說李傕、郭汜殺長安,為董卓報仇。呂布抵擋不住,加上長安城裡蜀軍為內應,城門被打開。呂布臨走招呼王允一起走,王允拒絕了。
有人說是王允的剛愎自用失去了最後復興漢朝的希望,其實軍閥割據已然是現實,地方豪強做大,朝廷威望損失殆盡,即使涼州軍歸順,關東諸侯會聽從中央的號令嗎?怕是不能!
他最終以身殉國。讀到這段文字還是很感動,儘管王允有很多缺點,但是他對國家忠貞之志不曾改變過 。死前王允曰:「若蒙社稷之靈,上安國家,吾之願也。如其不獲,則奉身以死之。朝廷幼少,恃我而已,(朝廷謂天子也)。臨難苟免,吾不忍也。努力謝關東諸公,勤以國家為念。
王允死時五十六歲,三個兒子和族人全部遇害,只有哥哥的兩個兒子逃脫。
--------------------------------------------------------------------------------------------------------
王允就如趙烈文評價恭親王奕:「聰明信有之,亦小智耳」,有心殺賊回天乏術;
王允玩陰謀詭計厲害,正大光明就不行;處理一州一縣的政務很漂亮,處理一國要務有心無力,
能說明王允能力的一件事就是誅殺董卓(殺賊容易善後難啊,在某種程度上,王允在重蹈何進的覆轍)
王允誅殺董卓,類似於司馬懿誅殺曹爽,都是陰謀詭計,但結局截然不同,
- 司馬懿殺賊,自己取天下
- 王允殺賊,至少沒有定天下
司馬懿能迅速安頓好曹爽的人馬,以防止生變,但是王允不能;王允最大的錯是沒有安置好董卓的部下,將一個很好處理的政治問題理解為法律問題,將小事變成了大事
對於董卓的部下,這種體量巨大的群體,最好的辦法是兩個:
- 利用,將這支部隊整編成為自己的基本部隊,用於統一天下,就如曹操利用青州兵起家;當初毛澤東不就是利用偽軍、投降的國軍來爭奪天下的嗎?抗美援朝的部隊大部分都是投降的國民黨部隊;
- 「首惡必辦、脅從不問」,如果不能利用他們,就安頓好他們,馬上赦免他們的罪過,而且迅速安頓他們,以免生變
遺憾的是,王允兩者都沒做,猶豫不決直接直接逼反了這支部隊,也葬送了自己;
王允處理的好的話,完全可以改變歷史的走向,可惜,王允沒這個能力
王允比較適合當法院院長、公安部部長這類政府官僚,但是絕對不勝任宰相這類定天下的政治角色
「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政治人物若缺乏歷史厚重感,最終連現實感也會喪失------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不辨人心所向,不明歷史潮流走向,極有可能犯下「顛覆性錯誤」。
王允的錯誤在幾千年後的辛亥革命就重複了一次,直接導致了滿清的顛覆;
當然,三十年前,差點重複了一次此人在歷史中雖然露面機會較少,但表現卻相當出彩。
僅舉一例:
董卓強迫漢獻帝遷都,這麼大的事從籌劃提出到付諸行動,前後不過幾個月時間,諸事雜亂無章,甚至於前後方的接應、人員的安置等,都根本沒有預案。而且,董卓自己並沒有跟隨大部隊出行,只是派親信武將半護送半脅迫成行。
但是,王允於其中卻統籌有力,兼顧內外,深受各方信賴(「允外相彌縫,內謀王室,甚有大臣之度,自天子及朝中皆倚允」)。
這樣的才能,是標準的宰相之才。只可惜,董卓一來不會用,二來甚至都無法拉攏,這不能不說是董卓自己的問題。(這裡再插一句:曹操後來的主要謀士之一——荀攸,當時也在長安。只不過那時候他還沒有顯現出運籌帷幄的能力。)
而沒有人才,從來都是領導問題和體制問題。
以上,節選自個人文章:董卓之死--沒有皇帝的命,就別得暴君的病,王允出場不多,但有,歡迎戳。
深負天下之望
缺乏基層經驗,簡單問題考慮的太複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