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的防禦機制一共有多少種?
在人格心理學上看到好像有十多種來著?但是上網查居然有101種。求解,到底有多少種?哪種分類方法最正統、最實用?
《101防禦機制》一書描述了自我防禦的101種方式
後來曾奇峰和老伍針對101防禦機制,給出了更貼近國人的解釋和搞笑例子
1、投射:
曾版:你把自己的東西加到別人身上。
伍版:小男孩問媽媽:「我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媽媽支支吾吾遮遮掩掩地解釋了半天從受精到分娩的過程,兒子聽完一頭霧水地說:「怎麼會這樣?我的同桌說他是從河北來的!」
伍說:媽媽調子起高了。
2、內射:
曾版:你形成了一個他人的意象。
伍版:我要了份魚翅炒飯,用了三雙筷子楞沒找著魚翅,叫來服務員:「你能告訴我魚翅在哪嗎?」服務員叫來廚師,廚師眼珠子一瞪:「我叫魚翅!」
伍說:他人告訴你,魚翅炒飯一定是用魚翅炒的飯,其實也可以是名叫魚翅的人炒的飯。
3、幻覺:
曾版:你看到或者聽到你想聽到或者看到的,包括願望、評論、想像或者批評等,沒有現實檢驗。
伍版:看這人的臉長得多精神呀,眼睛長得跟丸子似的,耳朵長得跟餃子似的,鼻子長得跟蒜似的,頭髮跟粉絲兒似的,鬍子跟海帶似的,豆皮的嘴,蠶豆的牙,整個一個東北亂燉的腦袋。
伍說:餓狠了。
4、投射性認同:三種使用方式
a)曾版:投射了如此之多的自己給他人,以至於造成了他或者她的巨大改變;
伍版:我說的話,大伙兒是願意聽啊,是願意聽啊,還是願意聽啊?我絕不強求!
伍說:十面埋伏。
b)曾版:刺激他人產生你的不愉快情感(「痛苦的戀人夥伴」,把自己壓抑的東西投射給別人。)
伍版:人家給了我一張15元的錢!我聽說人民幣出新版的了,可好像上面印著都是毛主席呀!這上面怎麼印著芙蓉姐姐?不行!我得把這錢花出去!我到了遠郊,用這錢買了一塊錢的板栗,賣板栗的小販拿過錢看了半天,揣兜里了。我凈偷著樂了,等回家一看,人家找了我兩張七塊的!
伍說:天下大同。
c)曾版:刺激他人產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使這個人像那個曾經讓你不快的人一樣對待你。
伍版:我在酒吧喝酒,喝太多了,想上廁所,於是掏出一張紙條來寫上:「我是黑社會的,我往裡邊吐了口痰。」把這張條兒壓在我的杯子上,然後上廁所去了。回來一看,杯子沒人敢動,還在那兒,我拿起杯來又喝了一口,看見紙條上有別人寫的字:「我不是黑社會的,我也吐了口痰。」真噁心!我要先看紙條就對了。我就忘了這茬兒了,先喝了一口。
伍說:屬於沒事找抽型的。
5、投射性指責:
曾版:你因為自己的問題不公正地指責他人。
伍版:你無恥的樣子頗有我年輕時的神韻。
伍說: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6、否認:假設你自己感知到了現實:
a)曾版:本質否定:儘管現實明確存在仍加以否認。
伍版:我也想出人頭地,實在是當時太淘氣,我差400分沒考上北大。
伍說:北大逃過一劫。
b)曾版:行為中的否認:用行為象徵性地說,「那個骯髒的現實並不是真的!」
伍版:早餐里吃到刷鍋的金屬絲很正常,這正說明我們食堂是嚴格按照先刷鍋後做飯的順序操作的!
伍說:心中有佛,鐵絲奈我何?
c)曾版:幻想中的否認:堅守不正確的信念,所以不願意看到現實。
伍版:「我抽煙稍微多一點。後來看電視有個健康節目,說抽煙有害健康,容易猝死。嚇壞了我了。一咬牙一跺腳,打今天起------不看這節目了!
伍說:這是正宗的防禦。
d)曾版:言語上的否認:使用特殊的辭彙讓自己相信現實是虛假的。
伍版:我沒什麼大毛病,就是時不時鬧個小三災兒------非典、艾滋、癌。
伍說:革命的樂觀主義。
7、失區別:(自體-客體混亂):
曾版:你變成了別人要你變成的那個人。(為了避免被指責,所以和別人混在一起。)
伍版:老王賽狗愛作弊,有一次剛給狗喂完葯,被老李發現了:「你怎麼給狗吃藥?」「不是,這是鈣片兒,給你來一片,我也來一片,沒事……」
然後王先生偷偷跟狗說:「好好跑,現在除了我跟老李,沒人追得上你。」
伍說:這個謊言的成本也太大了。
8、分裂:
曾版:你認為一些人是完全可恨的,另一些人是完全可愛的。或者,你現在恨著你愛過的魔鬼。(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偏聽偏信,一葉障目)
伍版:有一個女演員主動和導演潛規則了,第二早上那女演員跳腳罵街:「你怎麼不早說你是動畫片導演啊!」
伍說:寧可錯殺,絕不放過!
9、泛靈論:
曾版:你將人類的屬性給與非人類。
伍版:壽星:「玉帝!玉帝!~有點事兒。」
玉皇大帝:「怎麼了,壽星?」
壽星:「您有榔頭和釘子嗎?借我使使。我的梅花鹿把欄杆給咬壞了。」
玉皇大帝:「壽星,我怎麼跟你說的,那鹿你騎不要緊,你得喂呀!~」
伍說:這壽星好像隔壁二大爺。
10、去生命化:
曾版:你看到的那個人不是人,所以你不必擔憂。
伍版:上帝急了,把煙頭兒一扔,褂子一脫,一巴掌寬護心毛,胸口還紋著兩條帶魚。
伍說:這上帝挺眼熟。
11、反向形成:
曾版:你有相反的感覺。
伍版:我眼前閃過許多英雄人物的光輝形象,有一位西門大官人,專門解決青年婦女的就業問題;還有愛好攝影的陳老師(陳冠希)------
伍說:「英雄」所見略同。
12、抵消與儀式:
曾版:你做著違背良心(超我)的事情。或者你做讓自己感到內疚的事,作為彌補你又在另外的象徵形式上懲罰自己。
伍版:李四吃早點,要了兩碗餛飩,剛端上來,李四就閉眼,嘴裡念叨:「感謝上帝賜我的餛飩!」然後划了個十字架,一睜眼~:「哎!誰給我端
走了!!」李四告誡他兒子:下次記住了,聖經上寫著:吃餛飩時別人閉眼你再閉眼。
伍說:聖經啥都管。
13、隔離(情感):
曾版:你不注意自己的情感。
伍版:田二飛起來,大頭朝下奔著馬路牙子就去了,拿腦袋跟這石頭做了一個輕微的較量……田二輸了。
伍說:談笑間,哪管他血肉橫飛。
14、外化:
曾版:你認為「社會」批評你,而事實上是你感到內疚。
伍版:我們都開車回北京了,曾老師他身份比我們高,他看我們開車,瞧不起我們,自個蹬自行車回去了。
伍說:自己把別人甩了,找個理由讓自己心安。
15、轉向自身:
曾版:你對某個人生氣,轉而攻擊或者殺掉自己。
伍版: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去投鐵路(卧軌)。
伍說:本事不大,還挺暴烈的。
16、消極主義:
曾版:你拒絕合作,並且以謙卑的態度對待他人。
伍版:我要不是打不過你們,我早翻臉了。
伍說:對自身實力有清醒認識。
17、小團體化:
曾版:你通過建立關係來限定自己。
伍版:大隱隱於婚,小隱隱於床。
伍說:隱者深閨。
18、敵意的攻擊:
曾版:你進入爭鬥以隱藏不愉快的情感。
伍版:張三買了一瓶礦泉水,喝了一口,罵:「假的!」「怎麼假的?」「它兌水了!」
伍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19、替換:
曾版:你感到跟一個人親近,但卻轉變為親近另一個人或者狀態。
伍版:張三降生,他父親病倒了,回到家後,他母親很辛苦,這邊兒是丈夫,這邊兒是孩子,都得管。給這邊兒喂餵奶,那邊兒喂喂葯,喂餵奶,喂喂葯,喂喂葯,喂餵奶。他爸爸特壯,這孩子吃錯藥了。
伍說:忙中出錯。
20、象徵化:
曾版:你賦予一些心理功能以不合理的意義。
伍版:聽說夢見上天摸月亮最好,代表能當皇上,我都夢見四千多回了,咋還在這兒賣報紙呢?
伍說:我每次做夢都有艷遇。
21、凝縮:
曾版:你把完全不同的想法聚在一起,使它們成了整體。
伍版:喝著咖啡就大蒜,秋水共長天一色。
伍說: 感官統合,意境幽遠。
22、幻想形成或者白日夢
曾版:你持續地幻想一些沮喪的或者高興的場景,並且知道那是幻想。
伍版:我要報復社會,決定搶銀行,搶之前我得先研究研究那些前輩們的事迹。有一個前輩,想搶銀行,可是看錯地兒了,拿著菜刀就衝進了武警宿舍------哎呀那個慘啊!我還有一個前輩,搶之前弄了個頭套,設計挺好,可是就忘了掏倆眼兒,正過馬路,一個大卡車打那面過來,咔!一下壓死了。還有一個前輩,到了銀行,剛把槍拿出來對著銀行出納,後面四十多支槍指著他------警察發工資!
伍說:準備工作很紮實。
23、搪塞
曾版:你為了一個目的和因為某個原因撒謊。
伍版:我哪裡有什麼成功的秘訣啊?勤奮唄!我無非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喝啤酒上。
伍說:還不如喝咖啡呢。
24、閑聊
曾版:你對不知道的事情撒謊,以減少低自尊感。
伍版:我是一個植物學家,經常帶著學生去野外考察,有的學生遇到不認識的東西就得請教我:」老師這個是什麼啊?」 」我告訴你啊,這個叫黃瓜
,這個叫茄子,這個叫香菜,這個叫青椒。如果把青椒和香菜放在一起拌,就叫老虎菜。」
伍說:什麼事也難不倒,一直到老。
25、壓抑
曾版:你忘掉不應該忘掉的想法。
伍版:我想和老爺子作一門親戚,其實他女兒很喜歡我,就是女婿反對。
伍說:裝傻。
26、否定性幻想
曾版:你對發生在你面前的災難視而不見。
伍版:老父親病危正在搶救,他是個孝子啊,一看老父親這樣,蹭一下就奔床前了,只見這時老頭在那兒倒氣兒,有什麼話要說,又說不出來, 他問
:「爸爸,您還有什麼話要說?」老頭著急比劃著要筆,趕快把筆和紙拿來,老頭顫顫微微地在紙條上寫了幾個字, 然後就死了。他打開紙條一看,上
面寫著:躲開!你踩我氧氣管子了!
伍說:注意力太集中了。
27、力比多壓制(精神上的性壓制)
曾版:你對性或者武斷感到害怕,所以你變得依賴(口腔)或者固執。
伍版:他很傳統,不喜歡出去玩,就喜歡看書,屋子裡各種版本的《金瓶梅》都有------
伍說:從一而終。
28、自我壓抑三種使用途徑
曾版:a)一種功能受到干擾:你的自我功能或自我強度停止工作,所以你不能感受某事導致的不愉快;
伍版:a) 拿個蘋果洗澡去(公共浴室),為了乾淨,在(洗澡)池子里洗洗,咬一口洗一下。
伍說:無法感知洗澡水與自來水的區別。
曾版:b)退回到早年的防禦機制:你開始使用心理發展早期的防禦機制;
伍版:b)我在飯館吃面,吃出一隻蟑螂,用筷子夾起來對著老闆說:「看你怎麼辦?!」老闆臉都白了,馬上吩咐服務員:「給他換雙筷子!」
伍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曾版:c)無效的防禦措施:你的防禦在不能切斷情感,這樣的失敗通過懲罰你來減輕內疚。
伍版:c)人家有等離子電視,我也弄一個,找朋友攢(cuan二聲)的,一面牆那麼大,摩托羅拉牌兒的……看著看著沒人兒了,電視出聲音:您所收
看的電視不在服務區-----太缺德了!哪兒說理去?這300塊錢不白花了么?
伍說:死要面子。
29、現實壓抑
曾版:你關注過去的時光,不考慮現實衝突。
伍版:「爸爸,我餓!」 「又喊餓!你去年沒吃飯嗎?」
伍說:高科技,一頓飯管一年。
30、形態學壓抑
曾版:你通過做夢來迴避痛苦的現實。
伍版:最幸福的事: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最悲哀的事:睡覺睡到手抽筋,數錢數到自然醒。
伍說:於我心有戚戚焉。
31、壓制
曾版:你有目的地試圖去遺忘。
伍版:你-----你叫什麼名字?啊!什麼名字?你別說出來啊!你說出來就是罵街了!
伍說:缺德式遺忘。
32、向幻想認同
曾版:你向你喜歡的英雄一樣行事。
伍版:皇上這麼干,游龍戲鳳;我這麼干,遊街示眾。
伍說:耍流氓也要看身份。
33、向父母潛意識的和意識的希望和幻想認同
曾版:你父母禁止什麼你就做什麼,把他們墮落的願望見諸行動,並受到懲罰。
伍版:我小時候特別愛看書,尤其是文言的書,什麼西門大官人啊,金蓮啊,以及他們真摯的愛情……我好好學,好好看,長大了我好做科學家。
伍說:這孩子教育好了是個流氓。
34、向理想形象或者客體認同
曾版:你向你認為偉大的某個人一樣思考和行動。
伍版:張三:我要包養明星,我是企業家,我老起夜我!
李四:你這個腎的狀態就不要想包明星的事兒了。
伍說:影響明星休息。
35、向攻擊者認同
曾版:你虐待一個人,因為別人曾經虐待過你;這使你感覺不到痛苦的情感。
伍版:有個老師駕車闖了紅燈,被交警攔住。老師:「拜託,我教課要遲到了!」交警:「您是老師?謝天謝地!我等了二十年!你把『我再也不闖
紅燈了』寫100遍,我就讓你走!」
伍說:此恨綿綿無絕期。
36、向犧牲者認同
曾版:你通過讓自己被傷害,或者主動讓自己受傷害,以使自己的行為像某一個人。你這樣做是為了一種救贖願望,或者是排除你自己的憤怒或內疚。
伍版:有個人養了一頭豬做寵物,後來嫌太麻煩,打算拋棄它。可是每次把豬丟在外面,它都自己跑回家來。這天男主人下定決心,一大早就開車載著豬出門了,準備跑遠一點丟掉它。傍晚的時候家裡電話響了,妻子接電話,是男主人打來的,問:「豬回來了嗎?」妻子:「早就回來了!」男主人在電話里怒吼:「讓它接電話!我迷路了!」
伍說:塵緣未了。
37、向喪失的客體認同
曾版:你像一個你失去了的親人一樣行事。如果你總是收集他的紀念品而從來沒有悲傷過,那你就處於「確定的病理性哀傷」中。
伍版:你爺爺當年喊話用一個大喇叭,沒有電,就是那種鐵皮卷的,他每天都喊:「鄉親們--出來吧--,皇軍不搶糧食!」一直喊到被八路槍斃。(漢奸啊!)後來喇叭有電了,在村裡樹上掛著。你爸爸在村裡就用這個喊:「村東頭,王寡婦、李寡婦、趙寡婦,再不交電錢,我半夜踹你們家門去!」
伍說:喇叭世家,與時俱進。
38、向內射物認同
曾版:你使內射物成為自己的超我的一部分。
伍版:他們家有門風,走道兒不揀東西就算丟。
伍說:傳家之寶。
39、誘惑攻擊者
曾版:你通過色情或者阿諛奉承誘惑他人,以減輕恐懼。
伍版:小妞,給大爺笑一個!不笑?那大爺給你笑一個!
伍說:互動。
40、升華
曾版:你積极參加一種活動,這種活動可以在象徵層面使夢想成真。
伍版:我在中國科學院負責上上下下的工作,整天拿著我那個科學儀器,每進來一個人我都要問:幾樓?然後按一下。
伍說:開電梯也是中科院的,別拿豆包兒不當乾糧。
41、挑釁
曾版:你誘惑他人發生性關係或者懲罰你,或者二者同時。
伍版:這姑娘長的別提多好看了,400多斤,我說:「小妞,我抱抱你。」這女的樂了:「你對自己這麼有自信?……」
伍說:冒死一搏。
42、合理化
曾版:你找個借口來減輕張力,通常是在否認某些現實之後。
伍版:「有二尺長的龍蝦嗎?」「對不起,沒有二尺長的,只有二尺二的。」「什麼破飯店!連二尺長的龍蝦都沒有!來盤土豆絲!」
伍說:又吃了土豆絲,又不丟人。
43.窮思竭慮
曾版:你「過度分析」和「徒勞無益」地試圖解決問題。
伍版:張三:我研究了一個高科技的東西,就是這個火燒(燒餅)裡邊不加驢肉的。
李四:那不就是素火燒嗎?
張:你也聽說啦?
李:那研究什麼?這誰還不知道啊!
張:高科技!高科技!徹底粉粹驢火(驢肉燒餅)的夢想!
李:什麼連七八糟的這個!
張:改素火!素火!
李:早就有這個!
伍說:行行出狀元。
44.逆恐行為
曾版:你越怕什麼,越做什麼。
伍版:張三被綁架,綁匪給她老婆打電話要錢,他老婆一聽就急了:「哎呦你們別這樣啊!你們也別打他也別罵他,我配合,不就是要錢么,咱好商
量,我絕不報警。你說吧,不過咱們醜話說在頭裡,要是超過100塊錢,你們就撕票得了。」
伍說:當綁匪,心理素質一定要過關,什麼狀況都要預計到。
45.理智化
曾版:你被一種特殊的行為理論所激勵。
伍版:張三(因為沒錢而受辱後)站起來,奔洗手間,站在大鏡子這,拿水把臉噴濕了。呼......(長出一口氣)對著鏡子說:「你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我佩服你,憑著你奮發圖強的精神,一定會打出一片春天的。你會成功的,你會成功,祝你幸福,你一定會幸福的!」轉身出來,站在洗手間門口,噓.....(長嘆一口氣)心平靜很多。 這時打對面洗手間出來一個男的。
李四:您在女廁所待半天吶!看準了進去呀!
張:也沒人告訴我一聲呀!
李:這還用人告訴呀!
伍說:方法不錯,地方不太講究。
46.社會化與疏離
曾版:你用你的社交能力使你遠離痛苦的想法。
伍版:(請外國人吃飯)吃飯了嗎?沒吃我請客,走,咱去凱賓斯基,不能丟咱中國人的臉,去凱賓斯基—旁邊那刀削麵!
伍說:看一眼凱賓斯基,吃一口面,香!
47.自我功能的本能化
曾版:你賦予一種自我功能以一種象徵性的含義。例如:「洗碗是女人的事情,」這是不合理地將一種特定的工作與性別等同起來。
伍版:為了當宇航員,我下決心要克服恐高症,於是我爬上樓頂。剛往樓頂邊一站,警察就在下邊喊:下來吧!工頭答應給錢了!
伍說:上樓頂也有不是討薪的。
48.某一種自我功能的壓抑
曾版:你將自我功能轉化為本能,並受到內疚感的衝擊,所以你關閉了這一功能。例如:你不能閱讀,因為閱讀等同於被禁止的性行為。
伍版:我們當年上學的時候,考試我門門第一,100分!不管什麼全是100,沒考老師也給協商100.我的同學比較笨,總是30啊,25啊,有一回努力,天天練!練了有一個星期,再一考—17!他去問算卦的怎麼能考好呢?人家告訴他:你之前吃一根油條、倆雞蛋就能考100分,他真聽話!吃完考去了,0分!—他先吃的雞蛋!
伍說:關閉了考試的功能。
49.理想化:你過高評價某個人,因為:
曾版:a)自卑:減輕自己不完美而導致的恥感;
伍版:甭管多大的鎖,我爸爸拿根麵條一桶就開,一包速食麵能打開一個小區。
伍說:我爸爸太厲害了,我當然達不到他的水平。
曾版:b)自戀:你將此人與你過高的自我意象(自體客體)融合起來;
伍版:他太有錢了,開一輛13個門的卡迪拉克。一聽聲音就知道是好機器,德國進口的,「突突突突」,前面就駕駛員一人,方向盤都跟別人不一樣
,平常都是圓的,他那是純銀打造,長的,兩頭彎下來,用手攥著—(三蹦子!農用機動三輪車。)
50.貶低
曾版:你瞧不起某個人,以便保護你的自尊。
伍版:怎麼跟您形容的他的長相呢?烤白薯見過吧、剛烤好的,拿在手裡太燙,一不小心沒拿住,掉地上了,那邊跑來一個小孩,穿釘子鞋,一腳踩這塊白薯上了,他這臉就跟這塊白薯似的。
伍說:不帶這麼欺負人的。
51.幽默
曾版:你到處搞笑以迴避痛苦的情感。
伍版:張三:到了你父親出殯的那天,早晨起來看這天啊,黑的跟鍋底似的!
「骨碌骨碌.....」打雷!
「喀嚓」打閃!
一看見打雷,你大哥趕緊出去,抱著樹,喊:「都躲開點,打雷了!別劈著你們啊!!」
李四:就劈他一個人兒啊!
張:好(四聲)詼諧!
李:這地方詼諧什麼呀!這地方用這個嗎?!
張:「搞笑大爺」么,就是他。他非常喜歡拿自己找樂,知道嗎?
李:那也不能抱樹去。
張:糟踐自己給大夥帶來樂趣,好人啊!
伍說:物極必反
52.具體化
曾版:你停止使用抽象思維(本來你有的);你譴責某種「化學失衡」,或者尋找一種病毒,以迴避思考那些讓你沮喪的關係。
伍版:「您是90後?您哪個部分長得像90後啊?」 「什麼叫像?!我就是90後!我90後零300多個月!」
伍說:還好不是1890後。
53.反認同
曾版:你努力變得跟父母不一樣。
伍版:張三和父親吵架。
張:我說您說這個幹什麼啊,我不混得挺好嗎?
父:別廢話,我還不知道你嗎?沾酒就醉,見事則迷,遇財起意,提筆忘字。你就一個優點,一瞧見女人眼就變數碼的了。
張:哪這麼些話啊,我就這樣,怎麼著吧?
父:你就不聽話吧!小兔崽子!
張:我說爸爸您可別說這個啊,千萬別說孩子是小兔崽子,從遺傳學說對家長不利。
父:(急了,擼胳膊挽袖子)老娘跟你拼了!
伍說:把老頭都氣成母兔子了。
54.小團體形成
曾版:你身處人群中以對抗性衝動。
伍版:復旦、同濟、交大3個男生走在上海街頭,迎面走來一個女生。
復旦的男生看了一眼,搖搖頭,走了。
同濟的男生看到後,興奮的叫:「哇,美女!」
交大的男生看到後,大聲驚呼:「天啊!她是女的!!!」
伍說:當年還好沒考上交大,驚出一身冷汗。
55.禁慾
曾版:你迴避與人交往
伍版:有的人穿著背心短褲就上街,是人嗎?還有的人穿著睡褲就出來,不自重啊。還有到游泳池你看看,還都穿個游泳衣,要臉么?露著胳膊,
露著大腿。現在泳衣做的也不好,過去的泳衣很端莊,多好啊!過去那個泳衣,扒開泳衣才看見屁股;現在這個扒開屁股才能看見泳衣。
伍說:放棄性的愉悅,享受道德上的優越感。(曾老師的註解)
56.同性客體選擇
曾版:你的同性別的「夥伴」減輕了你對同性戀刺激的恐懼
伍版:有一個導演找我,請我去拍一場裸戲,我美得屁顛屁顛地去了。回來哭的跟劉備似的:裸是裸了,跟20多個大老爺們兒在河裡演浮屍,凍死我了。
57.一種情感對抗另一種
曾版:你專註於一種情感,而迴避另一種。
伍版:「有一個好消息,有一個壞消息,你想聽哪個?」
「壞消息是什麼?」
「咱們迷路了,這地方我不認識,而且估計我們以後得靠吃牛糞過日子了。」
「那好消息呢?」
「牛糞有的是!」
伍說:主客觀世界高度統一。
58.過度抽象化
曾版:你濫用理論。如果你也否認或者重建現實,那你有可能是精神病。
伍版:「你知道關羽的父親是誰嗎?」
「不知道!」
「那你知道關羽愛看什麼書嗎?」
「孫武兵法啊!」
「對啦!孫武兵法,這孫武后邊還差一個字!」
「什麼字?」
「空啊!」
「哦,孫悟空!猴兒啊?」
「漢壽亭侯(猴)兒么!你想啊,關羽是三國時期,三國完後是兩晉,然後是南北朝,南北朝後是隋朝,隋朝完了是唐朝,孫悟空三國時教完關
羽,被壓在五指山下,500年後出來跟唐僧取經去了......」
伍說:你別說,還真有點道理。
在了解正統之前,題主需要先了解究竟什麼是防禦機制,這樣你就不會追究什麼是正統和實用了。
- 什麼是防禦機制?
這還要從弗洛伊德年代開始說起。
話說老佛爺當年將人格結構劃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本我負責人的享樂、生存、本能部分,超我負責人的道德部分,二者永遠呈對立狀態。同時,現實環境也在限制著本我超我的行動。例如你正在上課,到了中午12點半感覺餓得不行,於是你準備去吃飯(本我),但是你過去學習到的規範告訴你,老師沒下課你就不能先離開座位(超我),另外,即便是你跑出去了,食堂沒開飯,你也找不到什麼東西吃(現實)。
自我的存在就是為了能夠平衡本我-超我-現實三者之間的矛盾,自我採用的方法之一,便是心理防禦機制。因此在精神分析的知識體系下,防禦機制應該屬於是自我功能的一部分。
- 弗洛伊德的防禦機制
防禦機制最早並沒有太多的數量,最早弗洛伊德提出的防禦機制只有11種:
口欲期防禦:投射、內攝;
肛欲期防禦:反向形成、抵消、固著、隔離;
俄狄浦斯期防禦:置換、壓抑、退行、升華、合理化。
其中,投射是最值得我們關注的,因為在發展過程中來說,投射是人產生的第一種防禦機制,也是人們使用過的最原始的防禦。將來的一切防禦機制,都是投射的衍生物。因此還有一種較為偏激的說法,實際上只有一種防禦機制。
- 安娜的防禦機制
自我心理學的集大成者便是安娜佛洛依德。作為老佛爺的正統嫡傳,她繼承了父親的理論,但將側重點從「力比多」和性本能驅動,轉移到了自我的功能。因此當我們談防禦機制時,不可避免的要談到安娜。安娜的防禦機制,在老佛爺的基礎上有所增加。
口欲期防禦:投射、內攝;
肛欲期防禦增加:否認、攻擊轉向自身;
俄狄浦斯期防禦增加:與攻擊者認同、禁欲主義、利他主義。
- 客體關係和自體心理學中的防禦機制
精神分析史就是一部撕逼史,除了老佛爺跟阿德勒、榮格等弟子的決裂之外,還有兩位女性也在撕逼(正經的撕逼)。她們是安娜和克萊因,克萊因據說因此一直待在美國。克萊因的客體關係理論也有一些自己的防禦機制:原始理想化、分裂、投射性認同。
自體心理學中也有以幻覺化為代表的防禦機制。
(好吧這兩門學的不好,我檢討)
- 實用性(這裡是重點你們好好看一下)
作為心理諮詢師,為什麼要學習防禦機制?難道只是為了給來訪者貼一個標籤?(呀,你在否認!呀,這是你的投射吧!呀,還投射性認同?)
為了了解實用性,我們還需要搞清楚心理問題的源頭。在精神分析背景下,我們相信心理問題來自於早年的創傷,創傷將會讓一個人人格的某一部分停留在當時。換句話說,創傷會扯住人的某種防禦機制,讓人格的某一部分不再繼續發展。因此當我們發現一個人使用的主要防禦機制,是肛欲期防禦時,就可以獲得一條線索:他的創傷點有可能發生在肛欲期,然後在評估時,可以多關注當時階段的經歷。
那麼為什麼大家都不談俄狄浦斯期以後(大約是在上學後)的時期呢?因為再將來,人的一切創傷,都是再度激活了早年的創傷。
另一個概念是「防禦從」。不同的心理問題(甚至是生理問題),實際上在使用不同的防禦機制。神經症患者多使用:置換、象徵化、凝縮、壓抑、退行等防禦;強迫症多使用:反向形成、完美主義、意識化、隔離、外化等防禦;抑鬱多使用:攻擊轉向自身、和內攝物認同等防禦。
所以我們學習防禦機制,實際上是在學習診斷評估。
- 誤區
防禦機制這個詞被用爛了。在最早的概念中,防禦機制的發生過程是在潛意識層面,人們意識不到它的發生過程,經常感覺自己「下意識」當中就做出了行為。但是現在似乎將防禦機制和「阻抗」「撒謊」做了近義詞,這對於心理諮詢是無意義的——啊不,因該說是有糟糕意義的。
舉個例子,某人做了冒犯我的事情,我很憤怒,但是因為某種情況我不能釋放我的憤怒,這個過程應該被稱之為壓制;同樣的情況,當某人冒犯我後,我卻沒有任何感覺,但在某些夢境或口誤中,象徵性的表達了我的憤怒,這個過程發生在潛意識中,我們稱之為壓抑。
以上。
以下是廣告~
http://weixin.qq.com/r/ATjZwb7EgOP-rfqi920T (二維碼自動識別)
就我所知,目前尚不存在「最正統、最實用」的分類方法。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防禦機制的定義有關,按照布萊克曼的定義,防禦機制是指將不愉快的情感的某些組成部分移除到有意識的覺察之外的一種心理操作
(簡言之:防禦是指從意識層面消除不愉快情感成分的一種心理操作),無論什麼心理活動或行為,如果因有它遮擋而使你不會體驗到不愉快的情感的話,它就是防禦。按照此定義,防禦機制的種類可以有無限種,比如你在知乎提問有無最正統的防禦機制分類方法,這也可以是一種防禦——如果存在一種這樣的分類方法,就可以使你免於體驗到「心理防禦機制太多太難記」的不愉快情感,進而可以使你免於體驗到「我學不好防禦機制知識」的不愉快情感,還可以使你免於體驗到超我指責自己「對求知不夠勤奮」的不愉快感。另外,即便是布萊克曼本人,在《101種防禦》中也指出,心理防禦機制並不局限於他總結的這101種。
目前學界對心理防禦機制也有多種不同分類,有按心理成熟度的四分類法,即:
1、自戀心理防禦機制(一級防禦機制):包括否定、歪曲、外射等;
2、不成熟心理防禦機制(二級防禦機制),包括內向投射、退化、幻想等;
3、神經性心理防禦機制(三級防禦機制),包括潛抑、置換、反向形成及各種理智化的防禦機制,如隔離、合理化、抵消;
4、神經性心理防禦機制(三級防禦機制),包括壓抑、升華、補償、幽默等。
我個人比較認同的分類方法是按行為性質的分類法,我認為這種分類法更實用。
1. 逃避性防禦機制:壓抑(壓制suppression/潛抑repression),否認(denial),退行(Regression/Regressive Emotionality)。
2. 自騙性防禦機制: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儀式與抵消(ritual and
undoing),隔離(isolation),理想化(idealization),分裂(dissociation),歪曲(distortion)。
3. 攻擊性防禦機制:轉移(displacement),投射(projection)。
4. 代償性防禦機制:幻想(fantasy),補償(compensation)。
5. 建設性防禦機制:認同(identification),升華(sublimation),幽默(Humor)。
6. 其它防禦機制:情感隔離(Isolation of affect),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固著(Fixed),利他(Altruism)。
(以上兩種分類內容引自六度心理諮詢的《常見的22種自我防禦機制》,鏈接:常見的22種自我防禦機制(六度心理諮詢) )
真正要了解防禦機制,還是推崇《心靈的面具:101種心理防禦》,書中分得更細,比如對認同(identification)就細分為與幻想認同、與父母潛意識或意識中的願望/幻想認同、與父母潛意識或意識中的願望/幻想認同、與攻擊者認同 、與受害者認同、與喪失的客體認同、 與內射物認同,等等。
事實上,如何分類真的不太重要,我們對防禦的處理,關鍵在於追究來訪者在防禦什麼?為什麼防禦?而至於對方是怎麼防禦的、該歸類為何種防禦,這相對不那麼重要。
最後附101種防禦清單(內容引自《心靈的面具:101種心理防禦》):
口欲期(0-3歲)
1. 投射(Freud 1894;Willick,1993):你將你自己的東西歸結在別人身上。
2. 內射(Freud,1917;A. Freud,1936,1992;Sandler,1960;Meissner,1970;Volkan,1976):你形成一個他人的影像。
3. 幻覺(Garma,1969;Arlow和Brenner,1964):你看見或聽到一些你在試圖不去思考的東西——願望、意見、幻想或者批評——不具有現實檢驗。
肛欲期(1.5-5歲)
4. 投射性認同(Kernberg,1975):這個術語有三種常見使用方式:
a) 投射了如此多的你自己在另一個人身上以至於你對他或她產生巨大的曲解。
b) 刺激他人使他產生你的不愉快情感(「苦難的戀愛夥伴」)。
c) 刺激他人使他產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表現得像那個曾經使你感覺如此糟糕的人一樣。
5. 投射性指責(Spruiell,1989):你因為自己的問題而不公正地指責他人。
6. 否認(A. Freud,1936;Moore和Rubinfine,1969):假定你自己已經感知到了現實(現實感是有功能的):
a) 本質否認:即使有大量的證據證實其存在仍對現實加以否認。
b) 行為上的否認:通過行為象徵性地表達出:「那個令人厭惡的事實並非真的!」
c) 幻想中的否認:堅持錯誤的信念那麼你就不必看到現實。
d) 言語上否認:使用一些特殊的字眼使你自己相信現實的虛假性。
7. 失區別(自體-客體融合)(Mahler,1968):你變成了他人要你成為的那個樣子。
8. 分裂(Kernberg,1975):你把某些人看成是完全敵對的(McDevitt,1985),而把另外的人看成是完全可愛的。或者,你現在痛恨你愛過的魔鬼。
9. 泛靈論(Freud,1913;Mahler,1968):你把人的屬性賦予非人類實體上。
10. 去生命化(Mahler,1968):你所看到的那個人不是人類,所以你不需要擔憂。
11. 反向形成(A.Freud,1936;Gorelik,1931):你感覺到相反的。
12. 撤消與儀式:你違背自己的良心(超我)。或者你做一些自己感到內疚的事情,而後用另外一種象徵性的行動懲罰自己來贖罪。
13. 隔離(情感的)(C.Brenner,1982a):你沒有覺察到情感的感覺。
14. 外化(Glover,1995):你認為「社會」會批評你,而事實上是你感覺到內疚。
15. 轉向自身(Freud,1917;A.Freud,1936):你對某人感到生氣,但是卻反而攻擊/殺死你自己。
16. 消極主義(Levy和Inderbitzin,1989):你拒絕合作,並且居高臨下地對待他人。
17. 分隔(Freud,1926):你阻止自己進行聯結。
18. 敵意的攻擊(Symonds,1946;McDevitt,1985):你進入爭鬥狀態以掩藏不愉快的感受。
第一生殖器期(2-6歲)
19. 置換(Freud,1900a;Arlow和Brenner,1964):你對一個人有某種感受,但是把它轉移到了另外的人或情況上面。
20. 象徵化(Freud,1900a;Arlow和Brenner,1964):你賦予心理功能的某些方面不合理的涵義。
21. 凝縮(Freud,1900a;Arlow和Brenner,1964):你把完全不同的相近的想法焊接到一塊兒。
22. 幻想形成或者發白日夢(Raphling,1996):你有意識地想像一個憂愁或愉快的情景,並且知道那是一個幻想。
23. 搪塞(Karpman,1949):你為了一個原因而故意撒謊。
24. 虛構(Spiegel,1985;Target,1998):你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撒了謊,以緩解低自尊感。
25. 壓抑(Freud,1923;Arlow和Brenner,1964):你忘記了沒有想要忘記的想法。
26. 否定性幻覺(Wimer,1989):你對於就發生在你面前的令人憂愁的事件視而不見。
27. 力比多退行[性心理退行](Freud,1905,1926):你對性和獨立自強感到害怕,所以你反過來變得依賴(口欲)或者頑固(肛欲)。
28. 自我退行:這個術語有三種使用方式:
a) 對功能造成干擾:你的自我功能或自我力量停止發揮作用,以致於你無法感受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
b) 倒退回較早期的防禦機制:你開始使用出現於發展早期階段的防禦機制。
c) 無能的防禦活動:你的防禦未能關閉情感,而這種失敗通過懲罰你來減輕內疚感。
29. 現時退行:你把注意力放在早年的時光以便不去想到當下的衝突。
30. 形態學退行(Arlow和Brenner,1964):你通過做夢來迴避痛苦的現實。
31. 壓制(Werman,1985):你故意試圖忘記。
32. 與幻想認同:你表現得像你喜愛的英雄或女英雄一樣。
33. 與父母潛意識或意識中的願望/幻想認同(Johnson和Szurek,1952):你做你父母禁止的事情,把他們墮落的願望付諸行動,然後受到懲罰。
34. 與理想形象或客體認同(Jacobson,1964):你像某個你認為偉大的人一樣思考和行動。
35. 與攻擊者認同(A.Freud,1936):你以虐待的方式對待一個人,因為有人曾經用虐待的方式對待過你。這保護你免於感覺到憤怒。
36. 與受害者認同(MacGregor,1991):你表現得像另外一個人,通過允許或者尋求自己的受害。你這樣做是作為一種救贖的願望或者是為了竭力擺脫你自己的憤怒或內疚。
37. 與喪失的客體認同(Freud,1917):你表現得像一個失去了的所愛的人一樣。如果你保存紀念品而且從來沒有去哀傷,那麼你已經得了「確實的病態哀悼」(Volkan,1987a)。
38. 與內射物認同(Sandler,1960):你使一個內射物成為你超我的一部分。
39. 對攻擊者的誘惑(Loewenstein,1957):你以性或者諂媚的方式誘惑某個人以緩解恐懼。
潛伏期(6-11歲)
40. 升華(A.Freud,1):936你從事於一個象徵性地代表著一種幻想的活動。
41. 挑逗/挑釁(Freud,1916;Berliner,1947;C.Brenner,1959,1982a):你使他人跟你發生性關係或者懲罰你,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42. 合理化(Symonds,1946):你製造借口來緩解緊張,通常是在否認某些現實之後。
43. 窮思竭慮:你「過度分析」和「絞盡腦汁」試圖解決問題。
44. 逆恐行為(Blos,1962,1979):你越是害怕什麼,你就越是做什麼。
45. 理智化(A.Freud,1936):你非常投入且苦惱於一個異常的行為理論中。
46. 社會化與疏遠(Sutherland,1980):你用你的社交能力來分散你的注意力使你遠離痛苦的想法。
47. 自我功能的本能化(Hartmann,1955):你給一種自我功能賦予象徵性的含義(例如,「洗碗是女人的工作」不合理地把某種類型的工作等同於性別)。
48. 自我功能的抑制(Freud,1926):你本能化的自我功能跟內疚發生衝突,以致於你關閉這個功能(例如,你無法閱讀因為閱讀被等同於禁止的性活動[Anthony,1961])。
49. 理想化(Kernberg,1975;Kohut,1971):你過於看重某人因為:
a) 自戀(Freud,1914a):減輕因為你的缺陷而引起的羞愧感
b) 自戀(Kohut,1971):你將一個人跟你自己高估的自體影像(「自體客體」)融合在一起
c) 愛:為了不體驗到失望
d) 移情(Freud,1914b):他們就像你幼年時的一個美好的父母那樣。
50. 貶低:你瞧不起某個人為的是維護你自己的自尊。
青春期和以後 - 第二生殖器期
(13-20歲以後)
51. 幽默(Zwerling,1955;Vaillant,1992):你用到處開玩笑來避免痛苦的感受。
52. 具體化(Blos,1979):你停止使用抽象化思維(你所擁有的);你責怪某種「化學失衡」或者尋找一種病毒來避免想起人際關係使你感到苦惱。
53. 不認同(Greenson,1968):你試圖讓自己不跟你的父母之一相似。
54. 團體形成(Freud,1921):你圍住你自己以防止性衝動。
55. 禁欲主義(A. Freud,1936):你避免跟人們接觸。
56. 同性客體選擇:你的同性「夥伴」緩和對異性刺激的恐懼。
雜類
57. 一種情感對另一種情感(Ackerman和Jahoda,1948):你把注意力放在一種情感上面以迴避另一種。
58. 高度抽象化:你濫用理論。如果你還否認並重構現實,那麼你多半是精神病性的。
59. 緘默:你停止講話以避免被看穿。
60. 饒舌:你說太多,但是並不詳細或切題。
61. 迴避:你遠離某些情境因為它們所產生的衝突。
62. 被動:你在面對攻擊時自動採取一種依從的或者惟命是從的態度。
63. 自大感/全能感(Freud,1913;Kohut,1971;Kernberg,1975;Lachmann和Stolorow,1976;Blackman,1987):你是上帝送給地球的禮物,擁有特殊的力量。
64. 轉被動為主動:「你不能開除我;我辭職!」你控制你自己的受害。
65. 軀體化(Kernberg,1975;Deutsch,1959):你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以避免跟口欲、性慾、或敵意衝動之間的衝突。
66. 正常化(Alpert和Bernstein,1964):你使自己相信你是正常的,儘管存在著明顯的精神病理。
67. 戲劇化:你在自己的言談中注入了情緒以緩解關於被注意的衝突。
68. 衝動化(Lustman,1966):你利用性、進食、或者敵意來緩解緊張或不愉快的情感。
69. 物質濫用(Wurmser,1974):你用調合物來鎮壓不愉快的情感。
70. 粘人(Schilder,1939):緊緊地抓住一個拒絕你的人。
71. 哀怨:不停地抱怨,你沒有看到自己願望中的幼稚的特性受到照顧。
72. 假性獨立:你變成了獨行俠,不允許任何人幫助你。
73. 病理性利他主義(A.Freud,1936):事實上是投射和與受害者認同:你否認口欲慾望,並把它投射到貧困者身上,然後代理性地感到被滋養。
74. 點煤氣燈(Calef和Weinshel,1981;Dorpat,2000):你導致別人變得精神失常或相信他們自己是精神失常的。
75. 最小化:你意識到一個痛苦的現實但卻有意地輕視這個現實。
76. 誇大(Sperling,1963):你在某件事情上渲染得太過頭了。
77. 普遍化(Loeb,1982):為了不去憎恨某個人,你把他看成是邪惡集團的一部分。
78. 現實重構(Freeman,1962):你重塑一個狀況,在否認現實之後。
79. 移情(Freud,1914b;A. Freud,1936;Loewenstein,1957;Marcus,1971,1980;Blum,1982):你將對既往情境和人際關係的記憶轉移到一個當下的人身上。然後你使用舊的防禦來忘記過去,或者通過象徵性地再次經歷它或改寫結果來征服它。
80. 解離:(1)你忘記了關於你自己的完整面貌。如果你把它命名為Butch,你多半是精神病性的(Frosch,1983;Gardner,1994)。(2)你讓某個人來定義你,然後駁回他或她的想法(Whitmer,2001)。
81. 恐光症(Abraham,1913):你對光迴避,以迴避你的窺視色情癖(偷窺)衝動。
82. 冷淡(Greenson,1949):你對於參加到一個活動中沒有任何特別的興趣。
83. 恐嚇他人—欺凌(Knight,1942;Blackman,2003):你使他人處於戒備狀態中以緩解你自己的焦慮。
84. 彌補不足(Ackerman和Jahoda,1948):你驅逐那些比你更加整合的人。
85. 心因性抽搐(Aarons,1958):抽動以緩解緊張/憤怒。
86. 內省(Kohut,1959;Fogel,1995):你全神貫注於一些內在沉思以緩解緊張或迴避外在現實。
87. 有保留的同意(Abend,1975):你表達了部分的同意,作為一種迴避叛逆情緒的方式。
88. 自我弱點的本能化(Blackman,1991a):你給自己在情感容忍度或衝動控制方面的弱點賦予了一個性別內涵(雄性的或雌性的)。
89. 不真實(Akhtar,1994):你偽造事實,大概是習慣性地。
90. 超合理性(Spruiell,1989):你使用次級過程來迴避情感。
91. 含糊(Paniagua,1999):你隱藏細節。
92. 超唯美主義(Paniagua,1999):你陷入到美和真理中,迴避現實或情感。
93. 膚淺:你毫不猶豫地說著話,但是並沒有想要表達很多。
94. 軀體暴力(Glasser,1992):你「作廢了這個客體」,終止你的仇恨。
95. 與受傷客體認同(Kitayama,1991):你仿效自己所認識的受傷小鳥(而且有時候是所愛的)。
96. 形式上的退行(Freud,1900a;Blum,1994b):你停止用邏輯的、時間導向的思維。
97. 超警覺:你總是隨時留意著,即使是在完全沒有必要時。
98. 時間置換到未來(Akhtar,1996):你想像著「只要……」或者「有朝一日……」
99. 疲勞:你感到疲憊,但是你沒有軀體疾病。
100. 率直(Feder,1974):你誠實而且坦率,但是這點掩飾了你實際的想法和情感。
101. 將自我批判轉向客體:你批評其他人而不是訓斥你自己。
防禦機制是精神分析理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早提出防禦機制的自然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但他沒能將防禦機制系統整理。
最早系統整理防禦機制的是安娜·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最小的女兒,她的整理成果見她的《自我與防禦機制》一書。
這之後防禦機制的種類不斷增長,數不勝數。101種防禦機制也不過是一個精神分析家自己的整理罷了,實際上還要多。安娜曾經有這樣的觀點,只要是自我用以起防禦衝突、焦慮等作用的都是防禦機制。所以可想而知防禦機制有多少…
目前接受度較高的是對防禦機制進行分類,而不是羅列。防禦機制的分類也各有各的辦法,有人按發展階段分(發展階段各個流派還有不同觀點),有人按心理功能水平分,如科恩伯格(我比較傾向於這一種)。
按心理功能水平的分類如下:
精神病性:以否認為基礎的防禦機制群;
邊緣性:以分裂為基礎的防禦機制群;
神經症性:以壓抑為基礎的防禦機制群;
健康的功能水平:成熟的、靈活的防禦機制。
我曾經在一本課外讀物上看到過關於心理防禦機制的內容,也沒考證,題主就姑且作為參考吧。
共有十種,
1,壓抑作用,把想法壓抑到潛意識中。
2,否認作用,組織痛苦的事情進入潛意識。
3,移情作用,把一種引起焦慮的衝動投注改還為另一種不引起焦慮的投注。
4,自居,認同作用,個體潛意識的模仿,把一個他欽佩或崇拜的人的特點當作是自己的特點,用以掩飾自己。
5,升華,將本能衝動或慾望轉移到為社會所許可和接受的目標和對象上。
6,文飾,自我接受,超我寬恕,由此掩飾真實動機和理由
7,投射,把內心不被允許的態度行為慾望推給別人或其他事物。
8,反向,為掩蓋某慾念而採取與之相反的行為。
9,固著,行為發展停滯和反應方式刻板化。
10,退化,個人遇到困難以明顯的幼稚方式來應對。
reference真忘了,如果有什麼冒犯立馬刪除。
不能很貼切老實回答題目。→_→
防禦的內容比防禦的形式更重要吧。
防禦是自我的功能:(1)防止一部分或全部的不愉快情感。(2)是願望的扭曲,妥協,抽象的表達。(3)是超我的禁止。
個人看來,用了什麼防禦機制並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分析防禦機制背後的情感是什麼,有什麼功能,有啥繼發得益,在什麼情境下更為重要。
之前發的豆瓣版本作者設置僅自己可見,所以更新了百度文庫上的版本
常見的22種自我防禦機制_百度文庫
太長了記不住………………
寫《心靈的面具》和《101個心理治療難題》的作者Jerome Blackman,2012年來北京講課時,曾經說過 之所以說防禦機制有101種,是西方人對於101這個數字的偏好,其實防禦機制有無數種和各種方式。所以理解人們和自己是如何防禦自己的情緒才是正路。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心理防衛機制,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fence_mechanisms。
有本書好像叫《
101種心理防禦機制》,但其實說到底就一種,反向形成。教材里講防禦機制也就是舉例,把最有特點的講出來,看書里有26種,來自《長程心理動力學心理治療》里的表格。
推薦閱讀:
※你有沒有從美夢中醒來,現實中失望地難以承受得的體驗?
※被醫生確診為輕度憂鬱症 家裡人說我胡鬧 說現在社會每個人去查都是輕度憂鬱 是真的嗎?
※北師大珠海分校怎樣啊?
※為什麼嬰兒睡覺的時候,習慣舉著雙手?
※我們的幸福感(幸福指數)差異不大,那努力的意義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