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藝術類書籍你最推薦的一本是什麼?
前幾天提議的怕大家忘了,不一定是要2015出版的,什麼語種都可以,
關鍵詞:藝術類,一本,理由。
謝邀!@陳諾
其實要說能推薦的藝術類的書還挺多的,那就乾脆推薦我現在的手邊書吧,上兩個月去亞特蘭大買的:《Fast Forward: Modern Moments 1913 &>&> 2013》
這本書是2013年亞特蘭大的High Museum of Art和紐約MoMA合作的同名展「 Fast Forward:Modern Moments: 1913-2013」所出版的catalog,顧名思義,闡述了現當代藝術從1913年到2013年之間的潮流變化和重要藝術作品。
這本書包括評論文章和參展作品的高清印刷圖片,圖文並茂,讀來方便,可以快速地了解(美國藝術史視角里的)百年藝術演變。
首先我要安利一下亞特蘭大的這個High Museum of Art,之前聽說過,但感覺不是很有名,但是作為一個資深世界美術館愛好者,這個美術館給了我足夠的驚喜和體驗。從美術館建築設計本身,到藏品的多樣性和數量,簡直可以說是我在美國南部遊覽過的最好的美術館。有時間,我一定要單獨講一下這個美術館,拍了好多照片跟視頻,看了幾個我心中大神的名作,贊贊贊。
(我就發一張我跟我男神Anselm Kiefer的合影,目前親眼見過的最大幅的Kiefer,實物比照片大得多,整整一面牆,作品的細節就像海洋,看著叫人超級激動!)
Anyway,言歸正傳,這個《Fast Forward》是High 跟MoMA的第四次聯合辦展了,之前的合作包括:2010年的「Monet Water Lilies」;2011的"Modern by Design"; 2011年的「Picasso to Warhol: Fourteen Modern Masters".
可以說,紐約MoMA的那些鎮館之寶,像是莫奈的睡蓮,安迪沃霍爾的罐頭,畢加索的歪臉女人,馬蒂斯的Dance之類的世界名作都來過High,從印象派繪畫,到杜尚的雕塑,到當代設計,High的檔次和品位確實還是蠻高的,可以說是做到了自己「讓中南部的民眾不用北上去紐約也可以一覽世界一流藝術」的辦館宗旨。
Fast Forward這個展集合了超過130件的名家作品,包括油畫,雕塑,設計作品,短片/實驗電影,和大型裝置作品。掃一下藝術家名單,有點後悔沒有看這個展啊!包括Jasper Jones, Henri Matisse, Salvador Dalí, Georgia O"Keeffe, Jeff Koons, Rene Magritte 等大佬。
這本書的另一大看點就是它把現當代藝術發展進程的一百年分成了幾個節點,用當時的歷史文化思潮和藝術大師的作品來為你逐個闡述「藝術是如何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的。這點我很喜歡。
1913——
首先看到的是1913年,以Roger de La Fresnaye的作品為例,看到一百年前的人們開始用新的生活、新的視野來理解和審視自己的「現代」生活,不止是神聖的宗教生活、廣袤的大地、中產階級的慵懶,我們每日所經歷的日常生活、家用產品、雞毛蒜皮、飛機火車,這些都是「現代」生活的一部分。而一百年前的人們正被飛機火車等現代交通工具帶來的速度感深深著迷,所以從藝術家到作家,視覺和文學表達都在追求一種日新月異的「速度感」「變化感」,它們共同的野心就是「用最激進的手段展現和再現新發生的事物」(to represent these new subjects in radically new ways.)
要有多激進呢,想想Malevich畫的飛機,sound poetry,未來主義的繪畫和雕塑。最後出現了徹底放棄繪畫的杜尚:
杜尚把readymade帶進藝術,埋下來現當代藝術的重要根基。
還有標誌性的Boccioni的「旋風小子」(我瞎說的,原作名是Unique Forms of Continuity in Space),原作我在紐約的古根漢看過,不大,半人高,但是金燦燦的還是很炫酷。
想想這些作品都創作於1913年,大名鼎鼎的Armory Show(軍械庫藝術展)也是發生於1913年,這都是100多年前的事啊!所以西方觀眾真的對於現當代藝術的耳濡目染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要說歐洲的觀眾有深厚的藝術史和文化積澱,那麼,美國人真的就是看著這些新觀點、新形式、新挑戰長大的,所以,不要總是抱怨我們國人的藝術雷人噁心,藝術家還在模仿西方,觀眾口味和品位都沒達到,時間,我們所需要的是時間。
1929——
第二個階段是1929年,那一年達利在巴黎辦了個展,Breton對此評價道,人類可能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打開了思維的大門。藝術家不再是關注和描摹事物的表象,而是關注到人類的內心,萬事萬物在人們腦海中的反映和意義。超現實主義和佛洛伊德對整個人類文明都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上圖作品是達利的「Illumined Pleasures (plate 21), 1929"
超現實主義的心理學哲思,當然不能少了我的又一男神:Rene Magritte, 把文字的符號意義帶入到當代藝術的反思里,這也是不能不談的一塊。
同時,媒體和技術的進步讓藝術家們有了新的玩具,這段時期大量的攝影、短片、影片藝術作品出現。達利在1929年創作的實驗短片"Un Chien Andalou (An Andalusian Dog)"(翻譯成《一條安達魯狗》?)把Time-based media引入了藝術的範疇。而這個作品本身的內容也是非常radical的:
短片里,月圓之夜,一個男人扒開一個女人的眼睛,用一把剃鬚刀活生生地割入了女人的眼球。。。反正我是不敢看的,這個的生理和心理刺激太大了,我只敢默默地崇拜這個鏡頭的視覺衝擊力。但同時,這個作品的guesture也很明顯,一個大膽而激進的表態:一方面讓這隻眼睛瞎掉,一方面用外力強迫地讓你睜開眼睛,看出去。他的手法和內容都打破了傳統的「觀看」觀念和習慣,而這張照片就成為了現代藝術里的icon,「the image heralds the kinds of new vision——metaphorically blinded or mechanically magnified".
1950——
然後是50年代,一個美國藝術稱霸的階段,隨著Abstraction抽象繪畫在美國的風行,一大批藝術批評人對於這種「自由藝術」形式的吹捧,包括大型藝術教育/展覽機構的成型,美國人已經把自己的藝術家和藝術潮流深深地寫進了藝術史里。
以Franz Kline的作品為代表,一個紐約為藝術中心的藝術意識版圖徹底形成。一個追求「行為」(act)和「抽象」(abstraction)的基礎也開始生根,可以說,如今的美國藝術也還在炒這口剩飯。從Kline到De Kooning,到Mark Rothko,到Pollock,無一例外,那些被美國人奉為最偉大藝術家的人,都是這個路線。
上圖:Rothko,Number 10, 1950
在我看來,那是一段重要的時期,美國人把自己在世界美術史上的地位夯實了,隨著華爾街和麥迪遜大道的世界地位升起,第一批富起來的美國中產階級愛死了這種誰也看不懂的美國式的抽象藝術,以洛克菲勒中心為代表,大肆宣揚抽象繪畫,「我們的國度是如此的自由,以至於這樣子的藝術形式也是最正宗的藝術」。還記得Mad Men裡面有一集就是Cooper在當時花了一萬美元買了Rothko最有名的大紅色的那張畫,幾個小弟和秘書還偷偷潛入他的辦公室看這幅畫,很有意思的情節。
1961——
1961年開始,以Allan Kaprow為代表的美國藝術家,在收到了博伊斯的感召後,「行動」注入藝術,藝術注入生活的浪潮開始。Kaprow在自己每天早上刷牙的重複性運動中看到了藝術的真諦。博伊斯處處高喊,美國人是我的朋友,人人都是藝術家。支持他們的人覺得這時期是對藝術最大程度的解放和推廣,不喜歡他們的人覺得,即從這時開始,藝術就被人玩壞了,是個人都能說自己的是藝術家。
上圖中的Robert Rauschenberg,開始把生活中的瑣碎物件融入到自己的架上作品裡,一半繪畫,一半雕塑,這些物件帶著他們自身不可抹去的私人印記和文化符號,把繪畫從二維的世界硬扯到真實的時空里來,繪畫從此從牆上走了下來。
1961年,Roy Lichtenstein把漫畫和報紙拿來,Richard Hamilton開始出現Pop Art的引子,Jasper Jones也把濕答答的被褥訂在畫框里,Andy Warhol開始在畫布上用油漆噴熱水器的廣告 ,Yves Klein開始大規模推廣他的Yves藍,一個顏色就是一幅畫,還有Cy Twombly,觀眾紛紛表示,我兩歲的兒子也畫的比你好。於是,藝術從神壇上走下來,「接地氣」,成為了那個時代的主旋律。
(這是一張多麼素的Jasper Jones啊)
1988——
1988年,最為激動人心的一年,因為——我出生啦!哈哈哈哈哈——好吧,這是一個重新認知「身份」的時代,隨著70年代女權運動的勝利,大批女性藝術家開始被業界認可。整個藝術圈都在質問、解構、和重組「身份」。
很喜歡上圖中的法國女藝術家Annette Message的裝置作品,「My Vows」她把各種自己生活中的照片和日記/手辦都放在相框里,圖片里有自己的身體,也有自己情人的身體,既有男人的視角也有男人的軀幹,既有私生活中的碎片也有社會生活中的片段,這是一個重組的、碎片雜糅的女性形象,一個新社會生活中的新身份。
大量的女性藝術家也開始出現,如Kiki Smith,Jenny Holzer更是用文字,語言,信息的監管,等社會層面的影響來考量一個「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呈現和定義。
Jenny Holzer用文字直接講述她的意圖,但是,通過文字,你真的可以「讀懂」其中的意義嗎?在她的作品裡,文字和語言既是她的工具,也是她懷疑的對象。而她作為一個作者/收集者/傳遞著,對於「意義」的把握又是那麼的微弱,在她和她的讀者/觀眾之間,還隔著無數的語言和厚重的社會。
2013——
從圖片就可以看出,現在我們正在經歷的藝術走到了「裝置」的時代。藝術從前從牆上走了下來,現在藝術可以翻牆、打洞、穿越。藝術從曾經的二維走入三維時代,而現在則是進入四維世界,點線面、長寬高,現在還要加入「時間」這個元素。
可以說,這本書里的這一章節是最沒讀頭的,因為重要的裝置藝術家都沒有,策展方主要選取了三位青年裝置藝術在現場做了新的裝作作品。
以Sarah Sze的作品為主,裝置藝術的空間感和體驗感深深吸引了新世紀的觀眾們,科技和歷史都能在裝置藝術中得到,好看又有趣,是裝置藝術成為了美術館裡最受人歡迎的角落。
至於什麼是裝置藝術,我也寫過一個回答:當代裝置藝術有哪些流派?各有哪些代表作? - 了不起的蘇小姐的回答 有興趣的可以深度閱讀。Okay,深夜寫答案,累死我了。
最後還是要安利一下High Museum和這本書,作為一本藝術類書籍,顏值是很重要的,印刷質量極佳,又名家作品繁多,可以隨意裁剪下一張自己喜歡的用框子裱起來。就算懶得做手工,就把書本身這麼展示在書桌上,也算是個不錯的裝飾品:
------------------------
希望你們覺得有用。
如果要轉載,請私信聯繫我。
加塞特《藝術的去人性化》,對小眾藝術、現代藝術的分析和闡述可以正三觀、消誤解。
比起西方經典,我更想推薦這本中國書。
由趙廣超編著,故宮出版社出版
這套《筆記清明上河圖》,裡面包括一冊《清明上河圖折頁》以及一冊筆記帶你解讀它。
擁有了這件筆記套裝,就相當於收藏了一幅千古名畫,外加一個內行人帶你看透這幅畫、讀懂半部宋代史。
此件套裝的特別之處,不僅在於每個畫面都是純線描手繪,而在於作者根據主題,把畫面進行了歸類,並以此延伸了很多有趣的小知識。
不僅重現了我們在看畫時會忽略的小細節,也帶我們弄懂了那些原本看見了、卻看不明白的關鍵。
▲ 「香飲子」就是我們夏天必備的冷飲店;
▲ 畫里出現過的小傢具都來自哪裡?
▲ 畫里出現的交通工具(車馬牛)都被整理到了一起;
不過這樣作書,卻讓作者趙廣超本人費盡了心力,最後竟然整個人被作成了「啞巴」。
趙廣超先生
在作書之前,光是《清明上河圖》全圖,就臨了好幾遍。
每部分都細心重畫、研究每部分的透視。在臨摹的過程中,感受古人是如何感受當時的風景,意會原畫者的心胸量度。
他說,用筆去學習,這是摸透一個畫家最好的方法。
畫到後面,他甚至可以感受到哪一塊是張擇端的真跡,哪一塊由後人補充上去的。
經過好幾年時間的臨摹學習和知識儲備,才開始動手「作書」』。
把許多圖畫掃描進計算機里,再一筆一划勾描出原圖的輪廓和結構,配上文字註解,標明他想要說明的重點。
最後,在排版上,還特意遵照了古人的閱讀方式。將整套筆記自上而下、由右至左的方式進行設計。
沒想到,在做完這套筆記後,他竟然失語了。
三年來潛心寫書,讓他忘記了怎麼說話,嚴重語塞。每天都獨自面對大量的歷史資料,接觸最多的人,就是畫里那一個個不會說話的小人兒。
他作書,每個畫面他都要親力親為,每個小人兒都要自己畫出來。就像他的人生,一筆一畫都要由自己決定。
年輕時,他到法國留學,讓他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
西方文化就像寫一個8字,在畫著個曲線的過程中,必須扭腰動臀,將你的動態和感受,以表象的方式呈現出來。
而中國文化卻完全相反。看一個中國畫家的畫,他的畫風越是有力,越是激烈的筆風,畫家本人卻越是謙虛、溫和。
中國藝術就像一條橫線。把所有強烈的情感的力量收歛、隱藏,收在一條橫線里。
雖然當時他做藝術家小有所成,連美國的畫商都跑到法國去買他的畫。但他卻因為迷戀中國文化,拋下所有,回到香港當老師。想用這樣的方式,把藝術傳承給年輕人。
但是幾年後,他卻離開了學校。他發現這並不是傳承文化最好的方式。
他在這套筆記的後話里寫到:
寫《筆記清明上河圖》時我仍在教書,當時學生的反應是:這次總算看得明白。為了引起他們更大興趣,我選擇了離開大學。
他找到了一個更好的方式,也就是我們一開始說到的「作書」。
用書籍作為溝通的方式,把內心被中國文化的觸動展現出來。
?
你看,很多人說要傳承中國文化,從來沒有一個人真正做到。
但是他用這種作書的方式做到了。用一本有趣的書,以小見大,讓大人、小孩願意接受、也都讀得明白。
今天我們讀《筆記清明上河圖》,不僅可以讀懂中國畫,更重要的是他打破了我們對歷史文化的成見,讓我們看到:中國畫原來可以這樣看、歷史也可以這麼有趣。
傳承文化,從了解歷史開始。保持對歷史的好奇,遠比學習歷史這一過程更為重要。
尤其是對我們現在的孩子。他們接觸的最多的就是教科書,每天都要被灌入生硬的知識。
歷史變得無趣,閱讀成為負擔。
作為大人,我們不僅應該保持對新知識的好奇,更應該為孩子開啟一個新世界,選擇一本能提高閱讀興趣的書,幫助他們保持對歷史、對文化的好奇。
看橋的上行人來來去去,看橋的人也在過橋。
——《筆記清明上河圖》趙廣超
翻開這套筆記的尾頁,趙老師畫了一群人圍在《清明上河圖》前,他們有的沉默、有的思考、有的驚嘆,就像我們收到了這份筆記後,拉開折頁看畫的場景。
而在離畫面很遠的地方,畫了一個很小很小的人,身上背著一個重重的包袱,遠遠地望著看畫的人。
趙老師把他自己也畫進了書里,一個小小的肩負重擔、孤獨地把這份文化傳承下去的人。
來強答了。答案在最後加黑處- -
2015年讀了不少鳳凰文庫·藝術理論研究系列 的書。
網店直接下單的,包裝很仔細,店家么么噠。
1.《藝術社會學》
這是一本特別不錯的,用社會學理論作為文化/藝術的研究方法的Intro Book。裡頭給出了一個有趣的範式叫做「文化菱形」,然後從藝術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兩個模塊進行探討。所以並沒有Fine Arts範疇里的案例學習,而更多電影/傳媒方向的案例。有興趣可購英文原版,中文版翻譯質量上乘,通俗易懂妙趣橫生,個人觀感是,一本接地氣兒通俗版的T.J.Clark。
長這樣:
豆瓣:藝術社會學 (豆瓣)
2.《重構抽象表現主義》
這本書在才上市幾周的時候已經被TANC藝術新聞敲鑼打鼓宣傳一遍了。不得不說推的那篇書評《由重構抽象表現主義,走進「神壇之下」的紐約畫派》實在是光彩奪目,讀罷熱血沸騰,恨不得擼起袖子來一管,哦不,來一本。我也的確當天下單(還催老闆發順豐來著),心頭湧起一股讀中文藝術理論書的喜悅感……
還沒有讀完,但就像書評說的那樣,作者對紐約畫派的分析企圖從「形式-政治」的常規以外,加入心理分析機制,包括多次提及福柯和阿爾都塞(好像還提了一發拉康),「現代生活朝理性行駛而變得沉重不堪」這樣的論調,想說明抽象表現主義的形式其實是建立在一個殘酷無望的心理基礎上。主要提及的就是pollock和rothko,還強扯一發黑色電影和中產階級男性的藝術創作,但好歹把Greenberg的形式主義論調好好批判了一番(...),我心甚慰。雖然翻譯的很清晰流暢,但是讀著有點累,感覺長句太多,有些僵硬。
長這樣:
豆瓣:重構抽象表現主義 (豆瓣)
其實最推薦的是一篇論文叫做The Artist as Ethnographer? 黑到深處到處都是粉紅,為什麼人類學就是不帶我們玩兒呢,相愛相殺一段虐戀這是何苦……
鏈接在此:http://www.corner-college.com/udb/cpro2ZgGKfArtist_As_Ethnographer.pdf
我的名字叫做紅領巾~
謝謝諾姐哈哈哈@陳諾
2015年看過的書不多也不少,貝爾廷,加塞特,呂澎啊,丹托之類的。
不過給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巫鴻編的《物盡其用》。不是說這本書有多好,而是從各個方面打動我。和我比較共鳴。
宋冬的這個作品以前就知道了,但是也就是知道,知道這個人和他的作品,並沒有深究過。
這本書可以說通過三百頁左右的篇幅讓我明白這個作品是怎麼回事。
很多人都在作品裡盡量迴避敘事性,而物盡其用卻在每個角落都強調著敘事性。一個女性一個家族風風雨雨度過一個世紀的所有印記都在這些不捨得被拋棄卻永遠排不上用場的物件當中。
我比較推薦這本書還是因為我真的挺感動的,非常明白那種不舍扔掉舊東西的感情。
倫理性非常強的一個作品,我自己非常喜歡的一本書。
非常建議買買買。
過百贊更一發/20160117(又煲了鍋雞湯。。。):
在2015年看的閑書里,有一本書很有趣,在此也給大家推薦一下。這本書不是一本藝術史專著,他用細膩的筆調、殷實的一手材料給我們展示了90年代北京藝術家聚集區東村的生動形象。
巫鴻的這本書並非在為我們描繪一個全景式的90年代北京東村,而是通過榮榮的視角,以及本書的兩位主要人物:張洹和馬六明的故事為我們撰寫一部東村的自傳。而這個故事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雖幾近瘋狂,卻又觸手可及。對於我來說,這種體驗奇怪又迷人,總讓一種莫名的感動油然而生。
到義大利學習藝術是這種體驗的觸發點。你可以想像一下,當一個每時每刻都被灌輸西方藝術大師有多偉大的18歲學生,真正面對大師作品時的那種感動會是什麼樣子。我乘在去羅馬的飛機上時,想了很多。我想看見梵高的星空時,一定會被感動到哭,又或是看見貝尼尼的雕塑,被那種崇高震驚到啞口無言。我想了種種,卻沒猜到真實的樣子。
當我第一次走進義大利國家現代畫廊,看見莫奈、克林姆特和梵高的傑作在牆上鋪開,我沒有哭,反而感受到一種訝異。它們是如此的接近,就在我眼前20厘米的遠方。牆壁折為三段形成一間廳堂,梵高的樹林和莫奈的睡蓮招相呼應,而克林姆特對人性的沉思無聲地吶喊著。在這間美術館裡,西方現代傑作掛得玲琅滿目,讓人根本找不出誰是展廳的主角,它們都靜靜地呼吸著。或許是展廳布置地過於擁擠或簡陋,白立方的那種神壇效果在那時失效了。面對這些作品我沒有感到渺小,反而感覺它們是那麼地真實,真實到不完美,真實到不如畫冊動人,真實到和我一樣平凡。
後來,我總在想藝術展覽是否需要把展廳偽裝成神廟那樣純粹,是否需要讓藝術品去俯瞰世人。因為既讓人感受到它的偉大,又讓人覺得它親近,該會是一種很好的激勵,會讓更多的人愛上藝術。以至於有次上課,當老師播放了一部他得意的行為視頻時,我忍不住發笑。他將生活和藝術割離,並在一間冰冷潔白的室內猶豫該去向何方,又最後為選擇藝術而凍得瑟瑟發抖。這真得可笑。
巫鴻描繪的東村是真實的。那是一座混合著泔水味、廁所味、炊煙香的小村落。而大藝術家們那時還小,他們因為生計苦惱,所以抱團掙扎,一起創作作品。他們也要找出租房,也要買畫材,甚至對未來缺少希望。他們的作品也是幼稚的,所以馬六明後來說,那都是小時侯不懂事。但又是有力的,有力到你可以發現作品能打穿時間的界限,有力到激起我們每個人對那個時代,對青年時期的往事和回憶。
就像巫鴻說的那樣,他無法創造出那段「客觀無誤」的東村歷史。因為出於不同視角,東村的歷史是不同敘事的合奏。東村的歷史進行著的,被當事人不斷回憶、挖掘和重構。不是板上釘釘的歷史,不具有超驗性和可靠性。所以這部小書顯得如此生動和感人。
除此之外,吸引我的原因還有一部分是榮榮眼中的馬六明美到無語凝咽。
------更新線20160112-------
因為自己就是藝術行業的從業人員,所以看藝術類書籍更像是為自己補充彈藥,而不是陶冶情操。看的量很大,但大多數都是翻閱,尋找資料的過程。這樣看書就不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了。但除卻專著、全集畫冊、展覽型錄這些專業書、工具書外,藝術世界也有一些閑書。這些書的內容引人入勝、行文生動流暢,讀起來像小說一樣。今天推薦的這一本就是我在2015年反覆閱讀的一本書。
推薦這本書完全出於自己的私情。作者桑頓通過對藝術世界中的七個重要場所的貼身考察,以遊歷的目光為我們勾勒了千禧年之後的藝術世界的全貌。但等我正式在藝術世界(藝術學院-藝術家-收藏家-畫廊-藝術機構-藝術雜誌)摸爬滾打了一年多後,才對書里的內容有了更為深刻的體會。
我原本是藝術留學培訓機構的老師,每年都帶學生考學,準備作品集。接觸學生的時候,就會想起以前的自己。學子們熱烈的憧憬,那種滿是希望的眼神經常能感動我。那些認真踏實的學生對藝術的熱情看起來是不可撼動的。在學院里,也能碰見不少這樣的人,她們總是圍在一起,就連吃飯、散步、休憩時都在談論藝術或和藝術有關的事情。當我只是培訓老師的時候,我相信藝術必須是純粹的,崇高的,我在說藝術時也是充滿激情的,活力四射的,目光如炬的。我想鼓動我的學生和我的朋友投身藝術創作中去,為藝術世界添磚加瓦。
但藝術家和藝術學生不一樣。等自己要為藝術創作的收支發愁的時候,才知道一味地在學院體制里搞藝術是不切實際的,也是可笑的一件事。當代藝術學院的體制其實把藝術同普通人隔離開來。即使在學院里搞得風生水起,也往往會忽略藝術創作的重要本質,與他人共鳴。反過頭來看那些學生談論的藝術,都是在藝術系統內玩的文字遊戲。像是往上冒的筍頭,你雖然在筍尖,但你永遠無法知道自己是堅硬的竹枝,是即將脫落的筍衣,還只是帶出來的泥土。再去看了不少成功藝術家的工作模式,才是恍然大悟。雖然對藝術品銷售的市場調查並非做得多麼細緻,但藝術家往往也會採納贊助人、老顧客的建議和趣味,創作一些看起來是自我複製的作品。又搜刮年輕人的勞力,讓他們為自己工作。但最最緊要的事情,如何在藝術世界站穩腳跟,即使他有心和你講,也沒有辦法解釋清楚。藝術市場是一場場演出,只有當演員全體上位時,才能開演,而多數人等不到演員姍姍來遲,就已褪去戲服,罷演了。
機緣巧合,我進入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畫廊工作。這份工作經歷比在學院里學到的東西更多。我開始和策展人、收藏家、拍賣行的行銷專家、藝術媒體人接觸。原本奉在神壇上的藝術就一下子被拽了下來,跌進凡間。所有的藝術品本來都是一件平凡的事物。所謂的光環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更多情況下,藝術家的工作只是製造圖像,孕育一個胚胎。而貼上藝術品標籤這件事,藝術品的真正成長多是其他人的工作。
收藏家以自己的趣味選擇作品並賦予其更高的價值,她們保存藝術品,讓這些被選中的幸運兒能夠發展為藝術傑作。這種收藏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藝術,很多時候是資本和身份的決逐。其中有各種各樣的競爭、交換和遺棄。畫廊和藝術機構則是孤兒院,她們把藝術品打扮的光鮮亮麗,等待別人的認養。藝術媒體和批評家又會從中干涉趣味的轉向,有時也和藝術家合謀,推廣一種趣味。博物館則是一家棺材鋪,他是年邁的收藏家和市場中的舊產品決一高低、蓋棺定論的地方。
待我正式在藝術世界工作幾年後,從學院,到藝術批評,再到更大的藝術市場的視角上,這本書里的很多內容才被我真正的讀懂。書中敘述的人和機構,不少是我們的競爭對手或合作夥伴。敘述的那些事情,比如拍賣會、藝博會、策展也是已經參與過的,從事過的事情,所以體會很深。
這本書揭露了藝術世界的真實面目。一個有血有肉,由光鮮的皮膚、遍布周身的血管和巨大的內臟組織在一起的生命體。沒有一件作品是一下子成為傑作的。都是慢慢地,在殘酷又無聊的現實中奇蹟般地被一個一個人,藝術世界中的每一個機械結構推動成為傳世之作,成為對每一時代的映射。這種機制,相比一件閃著金光的藝術天才的創作要來得更有力,更傳奇。藝術品的偉大在於人的共鳴和同情,在於人對一件平凡事物的再次發現,藝術品的成功是一場時代的合謀。
並記本人的2015。文物出版社重新翻印之張蔥玉所著《木雁齋書畫鑒賞筆記》,2000年時文物出版社曾出版過一次,一時洛陽紙貴,2010年之後,這套書在拍賣市場上基本都是以四萬元左右成交,是以又出了這一套。
張蔥玉其人及本書的重要性,請自行百度。以賽亞伯林的《浪漫主義的根源》
我對思想的源流一直很感興趣,而眾多的藝術思想中浪漫主義又是我最為感興趣者。
一般談及浪漫主義,肯定會結合18-19世紀的德國哲學和文學展開,而那個時候的哲學和文學理論,以我的水平,讀起來還是很費力的。
然而這本書是經過整理的演講集,整本書思路流暢,著眼於講清楚浪漫主義思想的本質,同時因為是演講,書面表達變少了,也沒有大篇幅的引用闡述其他理論,翻譯就比其他同類書籍容易多了。
浪漫主義是一個混用非常嚴重的概念,這本書釐清了浪漫主義的各個思想根源,如果對浪漫主義藝術感興趣,除了了解浪漫主義的藝術史,這本書我看也是不可錯過的。
個人感覺國內關於藝術品市場歷史的書比較少吧,這本書講的還挺詳細的,能對這個圈子有個大概的了解吧……
謝邀 @陳諾 。《梵高傳》。
以上就是版權頁了。懶得打介紹,所以自己看吧:《錢江晚報》:新梵高來了
理由:
不為別的,就為了整天拿梵高的生平吹噓和消遣,卻連最基礎的書信集都沒讀完,也要強行裝逼的某些人。
對,掛的就是你。
http://weibo.com/1744653127/BA1Px24sY
http://weibo.com/1744653127/Bny9sdL5Y
http://weibo.com/1744653127/A6hexo46o
大家可以看到轉發量。超過500算造謠了。
就是整天有這種人拿別人的傷疤開玩笑,還自己覺得很搞笑。
自稱愛好者的人,哪怕不成為研究者也好,至少也應該對自己所聲稱愛好的人物或事物,有點基本的尊重吧?
書摘:
http://weibo.com/1647172887/D98XADXTe
-------------------------
譯者感言:
沈語冰:梵高真的親手結束了自己流星般的一生嗎?
宋倩:咆哮的藝術
何衛華:梵高:人性與技術的抗爭以上。
我選 Alva No? 的《Strange Tools: Art and Human Nature》。
(沒有惡意,但不限定 2015 年出版這問題就等於「有什麼推薦的藝術書」,那何必在措辭中加 2015?)大家的學術氣息都很濃厚啊!
很好很好
謝謝 @陳諾邀請,學術上視專業程度,上到佶屈聱牙的專著下到開心圖個樂的藝普書,看了不少,也有不少可以推薦的,想來跟大家都多少會有些重合,就不贅添了。
今年看得印象最深刻的倒不是一本正經的藝術類書籍,而是大名鼎鼎的聽聞已久的édouard Levé(愛德華·勒維)的《著作》。
也給不認識勒維的同學們稍微普及一下,édouard Levé是個法國作家,藝術家,半路出家自學成才的藝術家,也寫過幾本好玩的書,比如《自畫像》,一本不分段的小說;比如《著作》,裡面記述了藝術家500多個沒實現的「藝術點子」;再比如說《自殺》,用第二人稱講述了童年夥伴的自殺經歷,但在交稿後十天,作家真的自殺了。
聽說過很久這本書,但一直沒見過真容。一次不小心在學校圖書館看見了,便看了看。總得而言,500多個「藝術點子」,都算是比較符合概念藝術創作規律的,不乏一些好玩兒、有效又簡單的點子:
比如第一個就是:
寫一本包含作者所有沒有實現的想法的書(即為此書);
又或者,第二個:在沒有參照的情況下,憑記憶手繪一份帶國家的世界地圖,在繪製過程中,國家的邊境將被改變,也可能會遺忘掉一些國家,以此創造出一個新的世界。
第十四個:在地窖里散落著一些《舊約》的書頁,再過一個月之後,書頁上會有蜂鳥生活過的痕迹(沒明白為什麼地窖里會有蜂鳥),再將這些痕迹所囊括的辭彙,書寫一篇文章。
或者第三十個:在沒有米尺等計量工具的前提下,完全憑知覺搭建一棟房子。房子在搭建完成後,大體上看應該還是過得去的,但是細細看來,就會存在很多問題,門窗是歪的,樓梯是隨意搭建的等等。
又或者第三十九個:列出一份自己最喜愛的1000個單詞的清單,再找20篇自己討厭的文章,將這1000個單詞替換進去,這20篇文章就合乎情理地變成了一篇荒誕可笑的新文章。
等等等等。
總之,還是挺有意思的。甚至有一些點子會讓人眼前一亮,想實現出來,但畢竟是人家的「點子」。這就提出了一些也很有意思的問題:藝術家們是否真的負責提供「點子」就可以了呢?已經被提出但是沒有被實現的「點子」(或者概念)又在藝術創作里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在長久的時間以後,它是否還具有被人實現的價值?一旦被實現後,又會在藝術里具有什麼樣的效力?
勒維自己稱,曾經創作過大量的抽象油畫,卻又大多被自己銷毀了,但是留下的攝影作品還不少,也出過攝影集,他的作品大都是這樣的:
就是類似如此,「劇場式」、「表演式」的作品,由演員重新塑造某些特定的情節,從另一個維度反應真實-文學性創作的指導-詼諧荒誕的表演等等,但與影像或行為作品中類似的創作方法不同的是,照相作品最終呈現的已然是特定場景下時間的一瞬間,因此其需要在圖像層面上最大程度安排信息,類似於古典神話題材的油畫——它需要觀眾在面對圖像時,各種符號能有效喚醒觀者對於事物的特定記憶,意思就是——你一看就得知道是怎麼回事兒。
藝術家創作中對於文字-敘述-故事等創作手段的偏好,以及我們能從勒維《著作》中未實現的點子里看到「文字」和「文本」對於其作品構成的重要性程度,更別提在文學創作上的概念嘗試,讓我們可惜道,這是一個有意思的藝術家,只是去世了。
而其實《著作》中的很多「點子」都被實現了,以及和藝術家在攝影實踐上的創作的聯繫,藝術家去世後被實現的也多為攝影作品,蓬皮杜藝術中心也曾以此為主題策划過展覽。比如勒維關於「巴黎」和「叫巴黎的別的地方的巴黎小鎮」。
貌似《著作》一書沒有中文版的?原文法語,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作為學生的小推薦:
《藝術寫作簡明指南》([美]希文·巴內特(Sylvan Barnet,張堅 等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年8月第一版,為原書第十版翻譯。看序感覺是國美在用的教材?)
作為非藝術史/工作室藝術專業的學生,我不太確定寫作課在國內的專業藝術教育中是否得到了有效開展,但是我確實曾在雜誌、展覽冊子、各種網站上看到過一些讓人很難說作者上過藝術寫作課的文字,不管是藝術家自述還是評論,寫得很隨意,乍看充滿「大詞」,細看卻缺乏必要信息,無法看TA具體要描述怎樣的生命體驗,怎麼著就靈魂創傷了,不知道那作品怎麼就表達了一種怎麼樣的敘事,怎麼樣就是物質性或是有種什麼樣的精神性內在力量,等等。
這種時候認認真真上一門藝術寫作課或者自己找本認真誠懇的藝術寫作教材就很關鍵,而我覺得這本就很好,大到藝術寫作的學習者會遇到的「形而上」問題,例如「為何要寫作」,「闡述的開放性」,小到寫論文時如何核查網路資源的可靠性(事實上寫作規範的一部分倒是適用性有限,因為是圍繞英文來寫的,跟寫作手冊差不多),還有一些看起來細枝末節但非常重要的方面例如「drafting的方法」,「如何考慮不同讀者而改換措辭」都有所涉及,是一本行文樸素、可讀性高的教材。內容安排很實際,從如何描寫作品的形式方面,到形式分析的幾種思路,到具體一些文體例如展覽review怎麼寫。延伸閱讀信息豐富,在12章包含了例如資料庫清單、文獻索引目錄等。本書英文版多年前答主在某國外十八線藝術繫上課時被推薦過,這個中文版是2014年出版的,除幾處術語譯得比較奇怪外(non-objective painting=非客觀性繪畫?canon=標準作品?),翻譯流暢,編排美觀自然。
當然以何種方式描述自己的作品是人的自由,像沃霍爾前期那樣訪談就說「是」和「不」也沒啥不行,但是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看,寫作很多時候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給自己理清思路。看了個作品,人人有自己的想法,旁人自然不知道你體會到什麼,但很可能在下筆之前,你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體會到什麼。原來看過一篇Paul Graham(辦YC孵化器,寫《黑客和畫家》的那個人)討論寫作技術的文章,裡面說: 「寫作比我們大部分人認為的要重要得多。寫作不僅傳遞想法,它本身產生想法。如果你寫得爛,懶得寫,你會錯過大多數寫作會帶來的想法。……一篇文章中80%的想法是寫著寫著才產生的。而動筆時候50%的想法最後都被發現是錯誤的。」這很在理。
所以需要寫,需要表達,需要在保留開放性的前提下,努力說服別人相信自己的那一種體會是有料有道理的。玩文字遊戲本身是在拓展語言的可能性,但總玩遊戲,甚至為了湊作業/裝13/矇騙其他專業同學的感情等等的原因而惡意地用術語和奇怪的形容詞拼湊出一堆自欺欺人的東西,長久下來自己的思想也會是一團糟,不成體系,這總歸是不好的。
總之我個人覺得,大部分情況下,語言還是用來和人交流的,應該通向意義,而不是阻塞意義——雖然阻塞意義的文字也有它自己的功用,但當語言描述的對象都虛實難探的時候,還在語言上和人捉迷藏,學問還是不這樣做為好吧。
陳丹青《局部》
frame ink
插畫,電影,動畫,場景,氣氛圖必備教材
tb幾十就有原版,微博@victor-cloux 還有漢化眾籌版,
不要說2015,我2010就開始用,始終好用,估計能用30年
謝 @陳諾 邀。
如果說推薦一本的話,
我推薦這本《當代藝術之爭》,by 馬克·吉梅內斯(Marc Jimenez),北京大學出版社。
這是一本適合初步讀過藝術史(起碼大綱)的人讀的一本書。
解決了一些人們常討論的問題,比如:
什麼是當代藝術,語境(藝術界)是什麼,有哪些危機,審美、態度、觀念,等等。對當代藝術存有誤解的,但是又對藝術感興趣的可以讀讀。
《中國建築簡史》 梁思成
淘寶有賣
人肉CAD,就問你服不服。
藍圍巾男人 (豆瓣)
作為弗洛伊德的粉絲,能夠看到一本這樣詳實記錄他創作過程,日常生活的書。實在是太幸福了。
一公分 (豆瓣)
好看,看著很帶勁。好像自己有了畫家畫畫的無限快感。大部分藝術家換了個地方畫畫,風格和理念都會有所改變。劉曉東不會,記得陳丹青說他是有動物那樣的眼光。所以去到哪,畫面還是一樣酣暢淋漓。
貢布里希的《藝術的故事》
藝術學院的學生應當人手一本。什麼語種都可以?好兇猛!
推薦閱讀:
※不懂藝術史看不懂藝術作品是一種損失嗎,或者不需要懂理論,只要喜歡的某件作品就夠了?
※中國美術學院的藝術史論是什麼樣的?
※這篇文章里的「人肉相機」作畫方法是怎麼實現的?有人來解釋一下么?如果可能的話,最好給出一個操作流程。
※如何理解克萊夫貝爾的「有意味的形式」?